李芸暗中鬆了口氣,同時也有了新的想法。
這個時代雖然生產力落後,但是不乏有錢人,就像平鎮文家,越是有錢的人家越是在乎健康,如果藥膳能夠被他們所接受,那麽,也是跟不錯的賺錢方式呢。
當然,她主要的興趣在於人工種植藥材,用自己的能力解決一部分人吃不起藥的問題。不管是製作中成藥也好,還是製作藥膳也好,都是為了她的種藥大計籌集資金。
明之軒道:“那你說說看,今晚你準備用那些藥材來煲湯呢?你選用這些藥材的道理又在哪裏呢?”
提及專業知識,李芸立即來了精神,滔滔不絕起來:“我準備用淮山、枸杞、玉竹和沙參這幾種藥材來煲湯。淮山有健脾胃、滋腎益精、益肺止咳等功效,枸杞有養肝、滋腎、潤肺等功效,玉竹有養陰、潤燥、除煩、止渴等功效,沙參有清肺化痰、養陰潤燥、益胃生津等功效,這幾種藥材搭配在一起,煲出來的湯味道好,滋補而不燥熱,正是適合現在秋天空氣幹燥的時候喝。”
明之軒邊聽邊點頭,滿眼都是讚賞之色:“聽你說的這麽好,我都等不及想要喝了。”
徐氏插嘴道:“芸兒,娘不知道怎麽弄呀?”
李芸看了一眼明之軒,難得好脾氣地道:“等一會兒我跟二弟三妹試完衣服,我就去準備煲湯,一個時辰就能夠喝了,很快的。”
明之軒眼睛晶亮,充滿期待地道:“那我可就等著品嚐芸芸的手藝咯!”
二弟等得不耐煩,搖著李芸的手道:“大姐,我們去試新衣服啦!”
李芸反手將二弟的小手握住,又伸手牽過三妹,道:“好啦,現在就去。”
徐氏目送自己的三個兒女手牽著手進了房間,這才微笑著進了廚房,忙活起來。
☆
王氏走到半路,正好看到葉氏和幾個婆娘坐在一起一邊做針線活兒一邊閑聊。
葉氏是李家二房的,跟王氏是堂妯娌。以前王氏因為有李長順這個優秀的兒子,鼻孔朝天,沒少在葉氏麵前炫耀。如今李長順沒了,王氏沒了依仗,正是葉氏將以前所受鳥氣一並奉還的機會,逮著機會就奚落王氏。
王氏裝作沒看到葉氏,葉氏卻不放過她,大聲喊道:“喲,堂嫂,去你兒媳婦家啊?王大石又給你兒媳婦送了好多東西去呢,快點兒去,遲了,東西都被藏起來,你可什麽也撈不到了!”
一眾婆娘嘻嘻笑起來,王氏恨得牙癢癢的,一口唾液呸了過去:“亂說什麽?我是去看孫子的!再胡說,信不信我撕爛你的嘴?”
葉氏拍了拍胸脯,故作姿態道:“我好怕啊!”
跟葉氏交好的羅氏接口道:“有個漂亮的兒媳婦就是好,不但想要什麽有什麽,說起話來腰杆也硬呢!”
王氏淬了毒一般的眼神朝葉氏和羅氏紮去,尖聲道:“你家小孩不想上學堂了是不是?惹毛了我,就是在明先生麵前說句話的事兒!”
羅氏立即閉嘴,葉氏也訕訕地低下了頭。
大家都知道,明先生是李芸請來的,如今就住在徐氏家中。李芸好歹是王氏的孫女,肯定會站在王氏那邊。另一方麵,她們的話把徐氏也給編排了,萬一傳到明先生的耳朵裏,肯定會對她們有看法的。
王氏氣呼呼地加快了腳步,遠遠的看到王大石趕著牛車從李芸家院子裏出來,忽然想起王大石擲地有聲的話,她心中有些發虛,鬼使神差地藏了起來,等王大石走得遠了,定了定神,才又往李芸家走去。
徐氏和阿福正在廚房裏用鹽醃肉,徐氏聽到動靜,轉頭一看,見是王氏,心中有些驚疑不定。
她連忙擦幹淨手,走了出去:“娘,您來啦?”
王氏眼睛一瞪:“這不是廢話嗎?明明看到我,還要問,怎麽,不歡迎我來?”
徐氏賠笑道:“哪能呢!您坐,我給你端杯茶來。”
李芸眉頭皺了皺,心中厭煩。這個王氏,才消停了幾天,今天又來鬧哪樣?
李芸牽著剛換上新衣的二弟和三妹出來,見明之軒居然也換了新衣,更顯得他唇紅齒白,豔光逼人。
明之軒搔首弄姿地對李芸燦爛一笑,眼中盡是“快誇我帥”的自得神色。
李芸目光在他身上一觸即收,轉過目光,看向王氏。
“明先生,你也在呢。”王氏見了明之軒,語氣倒算客氣。
明之軒帶著疏離點了點頭,身上自有一股高傲之態。
王氏訕訕笑了笑,一眼望過去,見李芸眼神帶著敵意,二弟和三妹用陌生的神情看著她,不由得心中怒意又升了起來,大聲道:“怎麽,見了奶奶,連聲招呼都不打?你們娘是怎麽教你們的?”
再不願意,王氏確實是李芸的祖母,李芸隻得喊道:“奶奶。”
二弟和三妹這才跟著喊了一聲。
王氏見二弟和三妹都穿著新衣,心中越發肯定了趙氏的話。她最清楚,徐氏手裏根本沒錢,絕對買不起新衣服。
王氏越想越覺得不妙。
王氏之前將徐氏的錢都搜刮走,又指使李芬時不時的拿走徐氏的東西,除了她貪財刻薄的性格使然,她也是為了李三考慮,想把徐氏逼到絕路。徐氏沒錢吃飯,便會乖乖聽她的話,乖乖地嫁給李三。
如今王大石頻頻向徐氏示好,那可不妙。她雖然不喜歡徐氏,但徐氏已經進了門,便生是李家人,死是李家鬼,即便徐氏不嫁李三,她絕對不允許徐氏嫁給外姓人。
“娘,您喝茶。”徐氏端了茶出來遞給王氏,小心問道,“不知您過來有什麽事兒?”
“我是有事。”王氏剛才在明之軒那兒受了冷遇,心中不爽,語氣便有些不太客氣,“明先生,老身有話要跟自家兒媳婦兒說,你在這兒,可不太方便。”
這個時代雖然生產力落後,但是不乏有錢人,就像平鎮文家,越是有錢的人家越是在乎健康,如果藥膳能夠被他們所接受,那麽,也是跟不錯的賺錢方式呢。
當然,她主要的興趣在於人工種植藥材,用自己的能力解決一部分人吃不起藥的問題。不管是製作中成藥也好,還是製作藥膳也好,都是為了她的種藥大計籌集資金。
明之軒道:“那你說說看,今晚你準備用那些藥材來煲湯呢?你選用這些藥材的道理又在哪裏呢?”
提及專業知識,李芸立即來了精神,滔滔不絕起來:“我準備用淮山、枸杞、玉竹和沙參這幾種藥材來煲湯。淮山有健脾胃、滋腎益精、益肺止咳等功效,枸杞有養肝、滋腎、潤肺等功效,玉竹有養陰、潤燥、除煩、止渴等功效,沙參有清肺化痰、養陰潤燥、益胃生津等功效,這幾種藥材搭配在一起,煲出來的湯味道好,滋補而不燥熱,正是適合現在秋天空氣幹燥的時候喝。”
明之軒邊聽邊點頭,滿眼都是讚賞之色:“聽你說的這麽好,我都等不及想要喝了。”
徐氏插嘴道:“芸兒,娘不知道怎麽弄呀?”
李芸看了一眼明之軒,難得好脾氣地道:“等一會兒我跟二弟三妹試完衣服,我就去準備煲湯,一個時辰就能夠喝了,很快的。”
明之軒眼睛晶亮,充滿期待地道:“那我可就等著品嚐芸芸的手藝咯!”
二弟等得不耐煩,搖著李芸的手道:“大姐,我們去試新衣服啦!”
李芸反手將二弟的小手握住,又伸手牽過三妹,道:“好啦,現在就去。”
徐氏目送自己的三個兒女手牽著手進了房間,這才微笑著進了廚房,忙活起來。
☆
王氏走到半路,正好看到葉氏和幾個婆娘坐在一起一邊做針線活兒一邊閑聊。
葉氏是李家二房的,跟王氏是堂妯娌。以前王氏因為有李長順這個優秀的兒子,鼻孔朝天,沒少在葉氏麵前炫耀。如今李長順沒了,王氏沒了依仗,正是葉氏將以前所受鳥氣一並奉還的機會,逮著機會就奚落王氏。
王氏裝作沒看到葉氏,葉氏卻不放過她,大聲喊道:“喲,堂嫂,去你兒媳婦家啊?王大石又給你兒媳婦送了好多東西去呢,快點兒去,遲了,東西都被藏起來,你可什麽也撈不到了!”
一眾婆娘嘻嘻笑起來,王氏恨得牙癢癢的,一口唾液呸了過去:“亂說什麽?我是去看孫子的!再胡說,信不信我撕爛你的嘴?”
葉氏拍了拍胸脯,故作姿態道:“我好怕啊!”
跟葉氏交好的羅氏接口道:“有個漂亮的兒媳婦就是好,不但想要什麽有什麽,說起話來腰杆也硬呢!”
王氏淬了毒一般的眼神朝葉氏和羅氏紮去,尖聲道:“你家小孩不想上學堂了是不是?惹毛了我,就是在明先生麵前說句話的事兒!”
羅氏立即閉嘴,葉氏也訕訕地低下了頭。
大家都知道,明先生是李芸請來的,如今就住在徐氏家中。李芸好歹是王氏的孫女,肯定會站在王氏那邊。另一方麵,她們的話把徐氏也給編排了,萬一傳到明先生的耳朵裏,肯定會對她們有看法的。
王氏氣呼呼地加快了腳步,遠遠的看到王大石趕著牛車從李芸家院子裏出來,忽然想起王大石擲地有聲的話,她心中有些發虛,鬼使神差地藏了起來,等王大石走得遠了,定了定神,才又往李芸家走去。
徐氏和阿福正在廚房裏用鹽醃肉,徐氏聽到動靜,轉頭一看,見是王氏,心中有些驚疑不定。
她連忙擦幹淨手,走了出去:“娘,您來啦?”
王氏眼睛一瞪:“這不是廢話嗎?明明看到我,還要問,怎麽,不歡迎我來?”
徐氏賠笑道:“哪能呢!您坐,我給你端杯茶來。”
李芸眉頭皺了皺,心中厭煩。這個王氏,才消停了幾天,今天又來鬧哪樣?
李芸牽著剛換上新衣的二弟和三妹出來,見明之軒居然也換了新衣,更顯得他唇紅齒白,豔光逼人。
明之軒搔首弄姿地對李芸燦爛一笑,眼中盡是“快誇我帥”的自得神色。
李芸目光在他身上一觸即收,轉過目光,看向王氏。
“明先生,你也在呢。”王氏見了明之軒,語氣倒算客氣。
明之軒帶著疏離點了點頭,身上自有一股高傲之態。
王氏訕訕笑了笑,一眼望過去,見李芸眼神帶著敵意,二弟和三妹用陌生的神情看著她,不由得心中怒意又升了起來,大聲道:“怎麽,見了奶奶,連聲招呼都不打?你們娘是怎麽教你們的?”
再不願意,王氏確實是李芸的祖母,李芸隻得喊道:“奶奶。”
二弟和三妹這才跟著喊了一聲。
王氏見二弟和三妹都穿著新衣,心中越發肯定了趙氏的話。她最清楚,徐氏手裏根本沒錢,絕對買不起新衣服。
王氏越想越覺得不妙。
王氏之前將徐氏的錢都搜刮走,又指使李芬時不時的拿走徐氏的東西,除了她貪財刻薄的性格使然,她也是為了李三考慮,想把徐氏逼到絕路。徐氏沒錢吃飯,便會乖乖聽她的話,乖乖地嫁給李三。
如今王大石頻頻向徐氏示好,那可不妙。她雖然不喜歡徐氏,但徐氏已經進了門,便生是李家人,死是李家鬼,即便徐氏不嫁李三,她絕對不允許徐氏嫁給外姓人。
“娘,您喝茶。”徐氏端了茶出來遞給王氏,小心問道,“不知您過來有什麽事兒?”
“我是有事。”王氏剛才在明之軒那兒受了冷遇,心中不爽,語氣便有些不太客氣,“明先生,老身有話要跟自家兒媳婦兒說,你在這兒,可不太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