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老石一臉殺氣:“把人綁了,拖到院子裏。我既是一村之長,定會秉公論斷,絕不偏袒一方。”
“是。”阿福找了條繩子,將李三綁起來,拖到院中,扔到冰冷的地上。
明之軒道:“阿福,去查看一下,看李三放的是什麽藥煙。”
阿福應了,不多時,拿了一些燃燒未盡的物品回來遞給明之軒。明之軒湊在燈光下辨認片刻,道:“村長,此藥名叫洋金花,無論人畜,吸了洋金花燃燒時的煙,都會昏睡不醒,需用濕布冷敷額頭來解除藥性。難怪李三之前要用濕布蒙住口鼻。這藥有些毒性,我去叫醒李芸他們,如果昏睡太久,恐怕傷身。”
明之軒假意在李芸房間的門上敲了幾下,李芸要裝作被迷昏了,自是不能回應。明之軒從窗戶跳了進去,隻見李芸坐在黑暗中,對他微微一笑。
明之軒覺得腦中有些眩暈,不是被藥熏的,不是被酒醉的,而是被李芸的笑容閃的。
她對他笑了,她對他笑了!她的眼神,她的笑容,默默地訴說著,她已經漸漸放下心防,她開始信任他了!
李芸的笑容不過短短一秒鍾,明之軒卻扶著窗沿嘿嘿傻笑,忘乎所以。幸福來得這麽突然,讓他有些找不到北。
李芸皺眉,不知這家夥為何突然大腦短路,上前踢了他一腳,示意他辦正事要緊。
明之軒回過神來,臉上的笑意卻沒停止,眼神嫵媚地看著李芸,就連聲音也似乎化為一汪春水。
“李芸,快醒醒!”
李芸無語,他的聲音媚意十足,王老石聽了,會怎麽想?
“嗬!明之軒,你怎麽在這裏?”李芸裝作剛醒過來的樣子,驚聲問道。
明之軒自是按照二人默契的腳步往下演:“出事了,快起來。我把伯母也喊起來。”
依次叫醒徐氏和二弟三妹,自是一陣忙亂。
徐氏得知事情經過,心中後怕不已。還好她沒有睡在那邊,不然的話,她肯定已經被李三強取豪奪了。
徐氏渾身哆嗦,麵色蒼白,半晌才道:“芸兒……現在怎麽辦?”
李芸抿了抿唇,帶著戾氣道:“天作孽猶可恕,自作孽不可活!李三死性不改,他該死!”
徐氏咬了咬嘴唇,心中拿不定主意。一會兒想著李三是李長順唯一的弟弟,應該再給他一次機會;一會兒又恨李三一而再再而三地欺辱於她,分明是不給她活路。
李芸心中煩躁,知道徐氏是個沒主意的,心腸又軟,再讓她考慮下去,最後肯定會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放過李三。
“娘,隻怕你肯放過李三,村長也不肯善罷甘休!且等著看吧!”李芸不再等待徐氏的答案,轉身打開房門。
徐氏連忙穿衣下床,想要出去,卻想到自己發生這樣的事,始終覺得難為情,便在門口停了下來,舉步不定。
“娘!”二弟和三妹睡眼朦朧,隱隱覺得事態嚴重,下意識地撲到母親懷中尋求保護。
徐氏摟住二弟和三妹,低聲安慰道:“沒事,娘在這兒,一會兒無論發生什麽事,都不要怕,知道嗎?”
“知道。”二弟三妹點點頭,緊緊靠著徐氏。
王老石循聲望來:“侄媳婦啊,剛才明先生已經把事情經過都給你說了吧,你是苦主,李三始終是你李家的人,要怎麽處理,主要得看你的意見。”
徐氏方寸大亂,楚楚可憐地道:“叔,我……我也不知道該怎麽辦……”
王老石加重了語氣,道:“發生這樣的事,肯定得報官。你若是要報官,我明日便將李三送到鄉上,再由鄉上送去縣衙,總會給你一個交待的。要是你不想報官,也行,那是你自家的事情,不過呢,李三這種作奸犯科的人,我們六合村是萬萬留不得的,得打斷了腿,驅逐出村,這輩子再不準跨進六合村的地。”
李三已經跛了一條腿,再將另一條腿打斷,可以預見,他以後隻能匍伏在塵埃裏,成為最為低賤的乞丐,飽一餐餓一餐,過著與野狗爭食的悲慘生活。
李芸暗中冷笑,若不是她設計讓王老石牽扯其中,讓他惡心了,他恐怕會拿著腔調說“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吧?畢竟,王老石想要在年底縣裏的評比中獲得“孝廉村”的榮譽稱號,若是出了李三這樣的大案,便沒有資格評選孝廉村了。
徐氏咬了咬唇,道:“我……我聽芸兒的,芸兒說怎麽辦,就怎麽辦。”她竟是將李芸當做了主心骨,從物質上到精神上都把李芸當做了一家之主。
王老石也知道徐氏軟弱,隱隱聽說李芸當了家,如今當真證實,還是有些驚訝。不過這是李芸家的事,他也不便多做評價,皺眉道:“李芸才九歲――”
“九歲怎麽了?”李芸從廚房舀了一瓢水出來,“俗說話,有誌不在年高,無誌空長百歲。我年紀雖小,卻懂是非,知曉道理,這就夠了。”
王老石眉毛揚了揚,想起自家八歲的孫子王小石,天天就知道玩耍,和九歲的李芸一比,簡直就是一個地下一個天上,心中有些不是滋味。
帶著被李芸賭住話的氣悶,王老石往簷坎上一坐,抱著看笑話的態度道:“好,我就看你如何處理。”他就不信了,李芸這個丫頭片子,當真能處理得來這樣的大事?反正他在李三那兒受了氣,即便李芸不報官,要私了,他是萬萬不能輕易放過李三的。
“是。”阿福找了條繩子,將李三綁起來,拖到院中,扔到冰冷的地上。
明之軒道:“阿福,去查看一下,看李三放的是什麽藥煙。”
阿福應了,不多時,拿了一些燃燒未盡的物品回來遞給明之軒。明之軒湊在燈光下辨認片刻,道:“村長,此藥名叫洋金花,無論人畜,吸了洋金花燃燒時的煙,都會昏睡不醒,需用濕布冷敷額頭來解除藥性。難怪李三之前要用濕布蒙住口鼻。這藥有些毒性,我去叫醒李芸他們,如果昏睡太久,恐怕傷身。”
明之軒假意在李芸房間的門上敲了幾下,李芸要裝作被迷昏了,自是不能回應。明之軒從窗戶跳了進去,隻見李芸坐在黑暗中,對他微微一笑。
明之軒覺得腦中有些眩暈,不是被藥熏的,不是被酒醉的,而是被李芸的笑容閃的。
她對他笑了,她對他笑了!她的眼神,她的笑容,默默地訴說著,她已經漸漸放下心防,她開始信任他了!
李芸的笑容不過短短一秒鍾,明之軒卻扶著窗沿嘿嘿傻笑,忘乎所以。幸福來得這麽突然,讓他有些找不到北。
李芸皺眉,不知這家夥為何突然大腦短路,上前踢了他一腳,示意他辦正事要緊。
明之軒回過神來,臉上的笑意卻沒停止,眼神嫵媚地看著李芸,就連聲音也似乎化為一汪春水。
“李芸,快醒醒!”
李芸無語,他的聲音媚意十足,王老石聽了,會怎麽想?
“嗬!明之軒,你怎麽在這裏?”李芸裝作剛醒過來的樣子,驚聲問道。
明之軒自是按照二人默契的腳步往下演:“出事了,快起來。我把伯母也喊起來。”
依次叫醒徐氏和二弟三妹,自是一陣忙亂。
徐氏得知事情經過,心中後怕不已。還好她沒有睡在那邊,不然的話,她肯定已經被李三強取豪奪了。
徐氏渾身哆嗦,麵色蒼白,半晌才道:“芸兒……現在怎麽辦?”
李芸抿了抿唇,帶著戾氣道:“天作孽猶可恕,自作孽不可活!李三死性不改,他該死!”
徐氏咬了咬嘴唇,心中拿不定主意。一會兒想著李三是李長順唯一的弟弟,應該再給他一次機會;一會兒又恨李三一而再再而三地欺辱於她,分明是不給她活路。
李芸心中煩躁,知道徐氏是個沒主意的,心腸又軟,再讓她考慮下去,最後肯定會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放過李三。
“娘,隻怕你肯放過李三,村長也不肯善罷甘休!且等著看吧!”李芸不再等待徐氏的答案,轉身打開房門。
徐氏連忙穿衣下床,想要出去,卻想到自己發生這樣的事,始終覺得難為情,便在門口停了下來,舉步不定。
“娘!”二弟和三妹睡眼朦朧,隱隱覺得事態嚴重,下意識地撲到母親懷中尋求保護。
徐氏摟住二弟和三妹,低聲安慰道:“沒事,娘在這兒,一會兒無論發生什麽事,都不要怕,知道嗎?”
“知道。”二弟三妹點點頭,緊緊靠著徐氏。
王老石循聲望來:“侄媳婦啊,剛才明先生已經把事情經過都給你說了吧,你是苦主,李三始終是你李家的人,要怎麽處理,主要得看你的意見。”
徐氏方寸大亂,楚楚可憐地道:“叔,我……我也不知道該怎麽辦……”
王老石加重了語氣,道:“發生這樣的事,肯定得報官。你若是要報官,我明日便將李三送到鄉上,再由鄉上送去縣衙,總會給你一個交待的。要是你不想報官,也行,那是你自家的事情,不過呢,李三這種作奸犯科的人,我們六合村是萬萬留不得的,得打斷了腿,驅逐出村,這輩子再不準跨進六合村的地。”
李三已經跛了一條腿,再將另一條腿打斷,可以預見,他以後隻能匍伏在塵埃裏,成為最為低賤的乞丐,飽一餐餓一餐,過著與野狗爭食的悲慘生活。
李芸暗中冷笑,若不是她設計讓王老石牽扯其中,讓他惡心了,他恐怕會拿著腔調說“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吧?畢竟,王老石想要在年底縣裏的評比中獲得“孝廉村”的榮譽稱號,若是出了李三這樣的大案,便沒有資格評選孝廉村了。
徐氏咬了咬唇,道:“我……我聽芸兒的,芸兒說怎麽辦,就怎麽辦。”她竟是將李芸當做了主心骨,從物質上到精神上都把李芸當做了一家之主。
王老石也知道徐氏軟弱,隱隱聽說李芸當了家,如今當真證實,還是有些驚訝。不過這是李芸家的事,他也不便多做評價,皺眉道:“李芸才九歲――”
“九歲怎麽了?”李芸從廚房舀了一瓢水出來,“俗說話,有誌不在年高,無誌空長百歲。我年紀雖小,卻懂是非,知曉道理,這就夠了。”
王老石眉毛揚了揚,想起自家八歲的孫子王小石,天天就知道玩耍,和九歲的李芸一比,簡直就是一個地下一個天上,心中有些不是滋味。
帶著被李芸賭住話的氣悶,王老石往簷坎上一坐,抱著看笑話的態度道:“好,我就看你如何處理。”他就不信了,李芸這個丫頭片子,當真能處理得來這樣的大事?反正他在李三那兒受了氣,即便李芸不報官,要私了,他是萬萬不能輕易放過李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