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近年關,大家便整天的呆在家中,打掃房間,準備年貨,也沒閑著。
下午,淅淅瀝瀝地下起雨來。
“汪!”雪球提醒有客來訪,正在整理藥房的李芸轉頭望去,隻見李世顯打著一把傘站在院門外,神色焦急。
“雪球,回來。”李芸走到門口,“大伯公,有事?”
李世顯進了院子,焦急地搓著手道:“你曾伯公突然病了,病得很厲害,你快去看看。”
李芸有些為難道:“大伯公,我隻懂抓藥,不懂看病。如今明之軒不在,我也沒辦法呀。”
李世顯求道:“李芸,不管好歹,你先去看看好不好?能治就治,實在治不了,我們再想辦法往鎮上送。隻是,如今天下著雨,去鎮上的路不好走,來回折騰,怕也會耽誤事。”
徐氏從屋裏出來,也道:“芸兒,你就去看看吧,好歹盡力。”
李芸抿了抿唇,暗自猜測,李一沐突然生病,肯定是被葉氏氣的。她雖然不會診脈,但是對於許多疾病的基本判斷還是有的,去看看也好。她雖然對李一沐沒有多少好感,但他並非罪大惡極該死之人,她不能見死不救。
見了李一沐,李芸果然證實了自己的猜測。隻見他半身不遂,口鼻歪斜,講話也不利索,是典型的因為暴怒而引發的中風之症,如果治療不及時,可能會有性命之憂。
仔細地詢問了李一沐的症狀,用手探了他的手心的溫度,又看了他的舌苔,李芸對他的病情有了全麵的了解。隻是,隻靠望聞問,沒有切,要開出最為合適的藥方,卻是不能。
李芸心中遲疑不決,遲遲不能下筆。
李世顯非常著急:“李芸,我爹到底能不能治?”
李芸閉了閉眼睛,道:“我再看看。”
李一沐的情形拖不得,她不願就此放棄。
她睜開雙眼,伸出三根手指搭在李一沐的手腕之間,然後深吸了一口氣,閉上雙眼,用心體會脈搏的跳動。
診脈的理論知識,她還是很紮實的。隻是,因為前世身體觸感的遲鈍,令她對診脈失去了信心,以至於空有理論,而無實踐經驗。
閉上眼睛,便似乎與外界的紛紛擾擾斷了關聯。這一刻,她的全部身心,都在那三根小小的指頭上。
鼓起勇氣再次嚐試,她以為她會再度遭受打擊,不料,指尖卻清晰地傳來脈動的節奏。
李芸猛地睜開雙眼,不可置信地染上狂喜。老天垂憐,上一世的遺憾,竟在這一世得到圓滿。她清楚的知道,她現在的觸感,非常的敏銳,能夠捕捉到脈搏的任何一個細微的波動!
見到李芸喜上眉梢,李世顯激動起來:“李芸,是不是我爹沒事了?”
“呃――”李芸收斂笑意,人家病得快死了,她這樣高興,不合時宜。
頓了頓,她正色道:“曾伯公這是怒極攻心以至於中風,我先開一劑藥方,緩解他的病情,可保他三天之內暫無大礙。至於後麵的治療,我有心無力,還是要另請高明。”
她雖然能夠診脈了,但是她心中難免忐忑,沒有師父在場,她不敢相信自己的診斷,隻能按照保守療法,緩解病情,給病人爭取更多的治療時間。
李世顯鬆了口氣,道:“沒有性命之憂便好。李芸,這次要多謝你了。今天天色已晚,我明天再送我爹去鎮上看大夫。”
李芸搖搖頭:“曾伯公現在不能移動,去鎮上路途遙遠顛簸,要是引發大腦血管爆裂,那可就回天乏術了。”
這個時代,還沒有開腦顱的外科手術。
李世顯急了:“那怎麽辦?”
“這樣,明天一早我讓小刀駕車帶你去鎮上請大夫,有馬車代步,走得快,也好走些。”
“李芸,我該怎麽感謝你才好?”李世顯熱淚盈眶,“你救了我爹,就是我的恩人,以後有什麽事要幫忙的,你盡管開口,我總會還了你這個情。”
李芸搖搖頭,她救人又不是為了貪圖別人的回報。
“這是我應該做的,你記得給我診金就行了。”她公事公辦的口吻,“曾伯公是因為太過生氣才病倒的,你們要記住,千萬不要讓他再受刺激,要知道,情緒的好壞,很多時候可以決定病人的生死。”
李世顯長長歎了口氣,搖頭道:“還不是我爹糊塗,聽信了葉氏的話,讓我放走王氏母子鬧出來的禍事?我以前真是小瞧了那葉氏,想不到她心計竟然那麽深,把我們父子耍得團團轉,現在還把我爹給氣病了。我爹當了那麽久的族長,過了年就會風風光光的退任,如今被逼著退了,臨到頭來也惹了一身騷,難怪他會這麽生氣。我也不知道要怎樣安慰他。”
李芸抿了抿唇,王氏的小動作,她早就告訴了李一沐,李一沐自己不夠聰明,著了別人的道,能怪誰?李世顯也糊塗,李一沐讓他放走王氏母子,他便照做,也不想想後果?
李世顯話音一轉,憤憤道:“葉氏那臭娘們,她害的我們這麽慘,我不會讓她好過的!”
李芸靈光一閃,所謂敵人的敵人就是朋友,隻要葉氏倒黴,她就喜聞樂見。她用不經意的口吻問道:“你打算怎麽辦?”
李世顯怔了怔,又長長歎了口氣,搖頭苦笑:“現在還能怎麽辦?李世德已經當上族長了,他如果沒有重大的過錯,是不能罷免他的族長之位的。我隻能走一步看一步了。”
“大伯公,我說句不該說的話。”李芸眼中精光一閃,“你要是能把族長的位置從他手中搶回來,曾伯公一高興,說不定這病就不藥而愈了。”
現在就讓葉氏得瑟幾天,讓她爬上天,爬得越高,摔得越重。
“這我也知道,可是我不知道怎麽做啊,現在大家對我們家都很有意見,就算李世德不當這個族長,也輪不到我們家。”
“大伯公,我倒有個辦法,可以讓你當上這族長。”李芸微微勾了勾唇,朝李世顯招招手,讓他附耳過來,如此這般地說了一遍。
李世顯聽罷,滿臉喜色,點頭道:“好,大伯公就聽你的,族長的位置我倒不稀罕,就是忍不下心中這口惡氣。”
“好了,該去抓藥了,曾伯公的病不能等太久。”李芸收拾了紙筆,“大伯公,你隨我去拿藥吧,路上我再跟你說說喝藥期間要注意的事項。”
李芸跟李世顯撐著傘往回走,路過王家,趙氏正端了一盆水出來倒,見到李芸二人,笑了笑,打招呼道:“李大伯,忙啥呢?”
李世顯放慢了腳步,愁眉苦臉道:“我爹病了,這不,讓李芸來給看看。”
“你爹身體不是挺好的嗎,怎麽病了?”趙氏露出八卦的神色,“是不是給那誰氣病的?”
“嗬嗬。”李世顯嗬嗬兩聲,並沒有回答,趙氏卻露出了然於胸的神情。
李家族長之爭可是最近村裏最為火爆的八卦話題,如今李老族長被氣病了,那可是件大新聞,這下子,她又要話題好聊了!
她眼珠一轉,看著李芸,套話道:“李芸,你可真厲害,沒有明之軒,照樣能替人看病。明之軒這次走了,還回來嗎?”
李芸的目光冷冷朝趙氏斜乜了過去,明之軒不回來,關她什麽事?
趙氏被那目光盯得有些發毛,訕訕笑了笑,轉身往回走:“你們忙,嗬嗬,我也要忙。”
她回到屋子,等李芸和李世顯走遠,狠狠往地上呸了一口痰,低聲罵道:“小蹄子,有什麽了不起的?等你將來嫁到我們家,看我到時候怎麽調教你?”
趙氏想著李芸嫁過來,讓李芸給她賺錢,她便可以翹腳享受,心情不好的時候還可以對李芸呼來喝去,讓徐氏看她的臉色,趙氏一點也沒有做白日夢的自覺,越想越美,忍不住嗬嗬笑起來。
“小石,過來,娘有話問你。”這段時間王小石放學後總是往李芸家跑,她還一直沒有問他們進展如何呢。
正在寫功課的王小石將筆放下,緊張而不情願地朝趙氏慢慢挪了過去。
趙氏眼中怒氣一閃而過,她是他娘,他這是什麽態度?
但是想到自己的大計,她扯出一個笑容,特意將聲音放柔和,將王小石拉到自己身邊,撫了撫他的腦袋,道:“娘就是跟你聊聊天,你怕什麽?娘難道會吃了你不成?”
趙氏極少有這麽溫柔的時候,王小石怔了怔,心中激動起來,結結巴巴道:“娘,我、我沒怕。”
“娘問你,這些日子你經常去李芸家,她喜不喜歡跟你玩?”
王小石的臉紅了紅,搖了搖頭。
“什麽?她不喜歡你?”趙氏的聲音突然拔高,王小石錯愕地抬頭看著她,她意識到自己的失態,連忙將音量降低,將聲音放輕柔,“你不是經常去她家玩嗎?她怎麽會不喜歡你呢?”
王小石道:“我每次去,明先生都會輔導我的功課,我沒時間跟李芸玩呢。現在明先生回家了,阿福哥也跟明先生一樣,給我布置好多作業,我每次去,他都要問我呢。”
至於李芸喜不喜歡他嘛,他相信,李芸是喜歡他的。要是李芸不喜歡他,當初他跟二弟打架的時候,李芸也不會為了幫他而讓自己受傷。隻是,他麵皮薄,不好意思在自己娘麵前講這些。
“蠢!”趙氏恨鐵不成鋼道,“他們這是故意不讓你跟李芸玩,你就不會趁阿福上課的時候去找李芸?”
王小石急道:“我才不要逃課!娘,你教我學壞,你不是好娘!”
“你說什麽?”趙氏一巴掌拍在王小石腦袋上,揪住他的耳朵,“敢說老娘不好?老娘還不是為你著想?讀讀讀,書有什麽好讀的?還能給老娘讀個舉人回來?要不是你爹你爺爺你大伯都支持你,老娘才不會讓你去讀什麽狗屁書!再這麽讀下去,變成書呆子,將來娶不到媳婦,可別怪娘沒提醒過你!”
“娘,疼,放手!”王小石嗷嗷叫,卻是據理力爭,“我要讀書,我要考秀才然後考舉人,等我考上秀才,我就去向李芸提親,她會嫁給我的!”
“好,這可是你說的。”趙氏放開王小石,“明年,你要是沒給老娘考個秀才回來,你這書就別讀了!”
王小石低下頭,手指攪著衣角,覺得鴨梨山大。
第二天,小刀駕車帶李世顯去鎮上請了大夫來。
李芸第一次自己診斷病情,心中忐忑,生怕有問題,得知鎮上大夫來了,便立即前往李一沐家,向那大夫討教。
那大夫叫周斌,四十來歲,是鎮上另一家藥房德仁堂的老板。德仁堂規模較小,賣的藥比春暉堂少許多,也便宜許多。在平鎮,周斌算得上是仁心仁術,在窮苦人家之中很有聲望,李芸略有耳聞。
李芸到的時候,周斌剛替李一沐把完脈。
李芸將來意說明,周斌不由得滿臉震驚,道:“這位李大哥說已經給老人家服了一劑藥,原來是你開的?”
李世顯已經將李芸開藥的事向周斌事先說明了,周斌隻知道開藥之人很年輕,但沒想到竟是這麽年輕,而且,還是一個小姑娘。
李芸淡定地道:“是我開的。昨天情況危急,所以我大膽開了藥方。這位周伯伯,這是我開的藥方,也是我第一次獨自下診斷,不知您能不能替我看看,我開的是否有問題?”
說罷,將自己寫的診斷和藥方遞過去。
周斌接了過來,看了一遍,神色激動地問道:“你今年多大?”
“嗬嗬,我今年九歲,過了年就十歲了。”
“妙啊!”周斌撫掌笑道,“小小年紀,就有這等醫術,老夫佩服!你的診斷都對,方子也很不錯,不過,用得保守了些。天麻、鉤藤和黃芪這三味藥,劑量須得加倍。嗯,再加一味附子,功效更好。”
李芸汗顏:“謝謝周伯伯指點,我第一次診脈,比較緊張。”
周斌和顏悅色道:“我可以叫你芸兒嗎?”
李芸微微一笑,名字不過是個代號:“可以。”
“芸兒,我知道你的醫術都是跟你爹學的,如今你爹不在了,你還想繼續學習醫術嗎?如果你想繼續學,我可以收你為徒,不知道你願不願意?”周斌起了愛才之心,語氣越發的和藹。
李芸感激的笑了笑,道:“謝謝周伯伯。我想要繼續學醫,可是我娘和我弟弟妹妹離不開我,所以,隻能辜負周伯伯的美意了。”
拜師學醫是一件很嚴肅的事情,如果她拜周斌為師,便需要常年追隨周斌左右,這是目前的她做不到的。
周斌難掩失望之色,卻大度地道:“沒關係,既然我們做不成師徒,那就交個朋友怎樣?以後,有機會來鎮上,就來找周伯伯,有什麽難題,周伯伯可以跟你切磋切磋。”這小姑娘日後前途不可限量,周斌非常看好她。
周斌毫不藏私,認真指點李芸,讓李芸對他產生了好感。幾番話下來,李芸覺得周斌是可以結交的坦蕩君子,於是爽快地點頭,狡黠地眨眼道:“周伯伯不嫌棄,李芸求之不得。以後我的藥房缺了什麽藥,便去找周伯伯買,周伯伯一定要給我算便宜些呀!”
“便宜些那是肯定的。”周斌換上一副可憐兮兮的樣子,“不過,小店利薄,芸兒可不要砍價砍太狠了,讓周伯伯血本無歸呀。”
周斌說罷,看著李芸哈哈大笑。李芸也會心的笑了起來。
開好了藥方,周斌朝李世顯招手:“這位李大哥,你過來,我幫你診下脈。”
李世顯搖頭:“我的身體沒什麽不舒服的,就不用了。”
周斌笑道:“我不收你的錢,免費的。”
李世顯一聽不要錢,立即笑嗬嗬地過來,把手伸到脈枕上:“那就謝謝周大夫了。”
周斌給李世顯診完脈,站起身來,指著凳子笑道:“芸兒,你來。”
李芸心中一喜,知道周斌是要當場指導她,連忙過去坐下,仔細替李世顯把了脈。第二次把脈,李芸沒那麽緊張了,沒用多會兒功夫,便把手收了回來,道:“好了。”
周斌和藹道:“你說說,你都診到了什麽?”
李芸信心滿滿地道:“右寸脈細數,病人的肺有陰虛內熱之症。大伯公,你是不是最近手腳心會發熱,容易覺得口渴,夜間幹咳無痰,偶爾會咳醒?”
李世顯驚訝道:“是的。”
鄉下人不到病倒床上,一些看起來不嚴重的小問題,都沒放在心上。口渴了就多喝點水,幹咳幾聲也不影響什麽,因此李世顯覺得自己沒問題。
李芸仰頭看著周斌,心中有些雀躍,問道:“周伯伯,我說的對不對?”
周斌笑著點頭,道:“你說的很對,不過,右關的脈象並非正常,你再看看。”
李芸連忙伸手指搭在李世顯的右手腕,這次,她慎重了又慎重,良久,才道:“是,微微有些虛脈,我剛才太大意了。”
周斌滿意地點頭,捋著胡須欣慰道:“孺子可教也!”
下午,淅淅瀝瀝地下起雨來。
“汪!”雪球提醒有客來訪,正在整理藥房的李芸轉頭望去,隻見李世顯打著一把傘站在院門外,神色焦急。
“雪球,回來。”李芸走到門口,“大伯公,有事?”
李世顯進了院子,焦急地搓著手道:“你曾伯公突然病了,病得很厲害,你快去看看。”
李芸有些為難道:“大伯公,我隻懂抓藥,不懂看病。如今明之軒不在,我也沒辦法呀。”
李世顯求道:“李芸,不管好歹,你先去看看好不好?能治就治,實在治不了,我們再想辦法往鎮上送。隻是,如今天下著雨,去鎮上的路不好走,來回折騰,怕也會耽誤事。”
徐氏從屋裏出來,也道:“芸兒,你就去看看吧,好歹盡力。”
李芸抿了抿唇,暗自猜測,李一沐突然生病,肯定是被葉氏氣的。她雖然不會診脈,但是對於許多疾病的基本判斷還是有的,去看看也好。她雖然對李一沐沒有多少好感,但他並非罪大惡極該死之人,她不能見死不救。
見了李一沐,李芸果然證實了自己的猜測。隻見他半身不遂,口鼻歪斜,講話也不利索,是典型的因為暴怒而引發的中風之症,如果治療不及時,可能會有性命之憂。
仔細地詢問了李一沐的症狀,用手探了他的手心的溫度,又看了他的舌苔,李芸對他的病情有了全麵的了解。隻是,隻靠望聞問,沒有切,要開出最為合適的藥方,卻是不能。
李芸心中遲疑不決,遲遲不能下筆。
李世顯非常著急:“李芸,我爹到底能不能治?”
李芸閉了閉眼睛,道:“我再看看。”
李一沐的情形拖不得,她不願就此放棄。
她睜開雙眼,伸出三根手指搭在李一沐的手腕之間,然後深吸了一口氣,閉上雙眼,用心體會脈搏的跳動。
診脈的理論知識,她還是很紮實的。隻是,因為前世身體觸感的遲鈍,令她對診脈失去了信心,以至於空有理論,而無實踐經驗。
閉上眼睛,便似乎與外界的紛紛擾擾斷了關聯。這一刻,她的全部身心,都在那三根小小的指頭上。
鼓起勇氣再次嚐試,她以為她會再度遭受打擊,不料,指尖卻清晰地傳來脈動的節奏。
李芸猛地睜開雙眼,不可置信地染上狂喜。老天垂憐,上一世的遺憾,竟在這一世得到圓滿。她清楚的知道,她現在的觸感,非常的敏銳,能夠捕捉到脈搏的任何一個細微的波動!
見到李芸喜上眉梢,李世顯激動起來:“李芸,是不是我爹沒事了?”
“呃――”李芸收斂笑意,人家病得快死了,她這樣高興,不合時宜。
頓了頓,她正色道:“曾伯公這是怒極攻心以至於中風,我先開一劑藥方,緩解他的病情,可保他三天之內暫無大礙。至於後麵的治療,我有心無力,還是要另請高明。”
她雖然能夠診脈了,但是她心中難免忐忑,沒有師父在場,她不敢相信自己的診斷,隻能按照保守療法,緩解病情,給病人爭取更多的治療時間。
李世顯鬆了口氣,道:“沒有性命之憂便好。李芸,這次要多謝你了。今天天色已晚,我明天再送我爹去鎮上看大夫。”
李芸搖搖頭:“曾伯公現在不能移動,去鎮上路途遙遠顛簸,要是引發大腦血管爆裂,那可就回天乏術了。”
這個時代,還沒有開腦顱的外科手術。
李世顯急了:“那怎麽辦?”
“這樣,明天一早我讓小刀駕車帶你去鎮上請大夫,有馬車代步,走得快,也好走些。”
“李芸,我該怎麽感謝你才好?”李世顯熱淚盈眶,“你救了我爹,就是我的恩人,以後有什麽事要幫忙的,你盡管開口,我總會還了你這個情。”
李芸搖搖頭,她救人又不是為了貪圖別人的回報。
“這是我應該做的,你記得給我診金就行了。”她公事公辦的口吻,“曾伯公是因為太過生氣才病倒的,你們要記住,千萬不要讓他再受刺激,要知道,情緒的好壞,很多時候可以決定病人的生死。”
李世顯長長歎了口氣,搖頭道:“還不是我爹糊塗,聽信了葉氏的話,讓我放走王氏母子鬧出來的禍事?我以前真是小瞧了那葉氏,想不到她心計竟然那麽深,把我們父子耍得團團轉,現在還把我爹給氣病了。我爹當了那麽久的族長,過了年就會風風光光的退任,如今被逼著退了,臨到頭來也惹了一身騷,難怪他會這麽生氣。我也不知道要怎樣安慰他。”
李芸抿了抿唇,王氏的小動作,她早就告訴了李一沐,李一沐自己不夠聰明,著了別人的道,能怪誰?李世顯也糊塗,李一沐讓他放走王氏母子,他便照做,也不想想後果?
李世顯話音一轉,憤憤道:“葉氏那臭娘們,她害的我們這麽慘,我不會讓她好過的!”
李芸靈光一閃,所謂敵人的敵人就是朋友,隻要葉氏倒黴,她就喜聞樂見。她用不經意的口吻問道:“你打算怎麽辦?”
李世顯怔了怔,又長長歎了口氣,搖頭苦笑:“現在還能怎麽辦?李世德已經當上族長了,他如果沒有重大的過錯,是不能罷免他的族長之位的。我隻能走一步看一步了。”
“大伯公,我說句不該說的話。”李芸眼中精光一閃,“你要是能把族長的位置從他手中搶回來,曾伯公一高興,說不定這病就不藥而愈了。”
現在就讓葉氏得瑟幾天,讓她爬上天,爬得越高,摔得越重。
“這我也知道,可是我不知道怎麽做啊,現在大家對我們家都很有意見,就算李世德不當這個族長,也輪不到我們家。”
“大伯公,我倒有個辦法,可以讓你當上這族長。”李芸微微勾了勾唇,朝李世顯招招手,讓他附耳過來,如此這般地說了一遍。
李世顯聽罷,滿臉喜色,點頭道:“好,大伯公就聽你的,族長的位置我倒不稀罕,就是忍不下心中這口惡氣。”
“好了,該去抓藥了,曾伯公的病不能等太久。”李芸收拾了紙筆,“大伯公,你隨我去拿藥吧,路上我再跟你說說喝藥期間要注意的事項。”
李芸跟李世顯撐著傘往回走,路過王家,趙氏正端了一盆水出來倒,見到李芸二人,笑了笑,打招呼道:“李大伯,忙啥呢?”
李世顯放慢了腳步,愁眉苦臉道:“我爹病了,這不,讓李芸來給看看。”
“你爹身體不是挺好的嗎,怎麽病了?”趙氏露出八卦的神色,“是不是給那誰氣病的?”
“嗬嗬。”李世顯嗬嗬兩聲,並沒有回答,趙氏卻露出了然於胸的神情。
李家族長之爭可是最近村裏最為火爆的八卦話題,如今李老族長被氣病了,那可是件大新聞,這下子,她又要話題好聊了!
她眼珠一轉,看著李芸,套話道:“李芸,你可真厲害,沒有明之軒,照樣能替人看病。明之軒這次走了,還回來嗎?”
李芸的目光冷冷朝趙氏斜乜了過去,明之軒不回來,關她什麽事?
趙氏被那目光盯得有些發毛,訕訕笑了笑,轉身往回走:“你們忙,嗬嗬,我也要忙。”
她回到屋子,等李芸和李世顯走遠,狠狠往地上呸了一口痰,低聲罵道:“小蹄子,有什麽了不起的?等你將來嫁到我們家,看我到時候怎麽調教你?”
趙氏想著李芸嫁過來,讓李芸給她賺錢,她便可以翹腳享受,心情不好的時候還可以對李芸呼來喝去,讓徐氏看她的臉色,趙氏一點也沒有做白日夢的自覺,越想越美,忍不住嗬嗬笑起來。
“小石,過來,娘有話問你。”這段時間王小石放學後總是往李芸家跑,她還一直沒有問他們進展如何呢。
正在寫功課的王小石將筆放下,緊張而不情願地朝趙氏慢慢挪了過去。
趙氏眼中怒氣一閃而過,她是他娘,他這是什麽態度?
但是想到自己的大計,她扯出一個笑容,特意將聲音放柔和,將王小石拉到自己身邊,撫了撫他的腦袋,道:“娘就是跟你聊聊天,你怕什麽?娘難道會吃了你不成?”
趙氏極少有這麽溫柔的時候,王小石怔了怔,心中激動起來,結結巴巴道:“娘,我、我沒怕。”
“娘問你,這些日子你經常去李芸家,她喜不喜歡跟你玩?”
王小石的臉紅了紅,搖了搖頭。
“什麽?她不喜歡你?”趙氏的聲音突然拔高,王小石錯愕地抬頭看著她,她意識到自己的失態,連忙將音量降低,將聲音放輕柔,“你不是經常去她家玩嗎?她怎麽會不喜歡你呢?”
王小石道:“我每次去,明先生都會輔導我的功課,我沒時間跟李芸玩呢。現在明先生回家了,阿福哥也跟明先生一樣,給我布置好多作業,我每次去,他都要問我呢。”
至於李芸喜不喜歡他嘛,他相信,李芸是喜歡他的。要是李芸不喜歡他,當初他跟二弟打架的時候,李芸也不會為了幫他而讓自己受傷。隻是,他麵皮薄,不好意思在自己娘麵前講這些。
“蠢!”趙氏恨鐵不成鋼道,“他們這是故意不讓你跟李芸玩,你就不會趁阿福上課的時候去找李芸?”
王小石急道:“我才不要逃課!娘,你教我學壞,你不是好娘!”
“你說什麽?”趙氏一巴掌拍在王小石腦袋上,揪住他的耳朵,“敢說老娘不好?老娘還不是為你著想?讀讀讀,書有什麽好讀的?還能給老娘讀個舉人回來?要不是你爹你爺爺你大伯都支持你,老娘才不會讓你去讀什麽狗屁書!再這麽讀下去,變成書呆子,將來娶不到媳婦,可別怪娘沒提醒過你!”
“娘,疼,放手!”王小石嗷嗷叫,卻是據理力爭,“我要讀書,我要考秀才然後考舉人,等我考上秀才,我就去向李芸提親,她會嫁給我的!”
“好,這可是你說的。”趙氏放開王小石,“明年,你要是沒給老娘考個秀才回來,你這書就別讀了!”
王小石低下頭,手指攪著衣角,覺得鴨梨山大。
第二天,小刀駕車帶李世顯去鎮上請了大夫來。
李芸第一次自己診斷病情,心中忐忑,生怕有問題,得知鎮上大夫來了,便立即前往李一沐家,向那大夫討教。
那大夫叫周斌,四十來歲,是鎮上另一家藥房德仁堂的老板。德仁堂規模較小,賣的藥比春暉堂少許多,也便宜許多。在平鎮,周斌算得上是仁心仁術,在窮苦人家之中很有聲望,李芸略有耳聞。
李芸到的時候,周斌剛替李一沐把完脈。
李芸將來意說明,周斌不由得滿臉震驚,道:“這位李大哥說已經給老人家服了一劑藥,原來是你開的?”
李世顯已經將李芸開藥的事向周斌事先說明了,周斌隻知道開藥之人很年輕,但沒想到竟是這麽年輕,而且,還是一個小姑娘。
李芸淡定地道:“是我開的。昨天情況危急,所以我大膽開了藥方。這位周伯伯,這是我開的藥方,也是我第一次獨自下診斷,不知您能不能替我看看,我開的是否有問題?”
說罷,將自己寫的診斷和藥方遞過去。
周斌接了過來,看了一遍,神色激動地問道:“你今年多大?”
“嗬嗬,我今年九歲,過了年就十歲了。”
“妙啊!”周斌撫掌笑道,“小小年紀,就有這等醫術,老夫佩服!你的診斷都對,方子也很不錯,不過,用得保守了些。天麻、鉤藤和黃芪這三味藥,劑量須得加倍。嗯,再加一味附子,功效更好。”
李芸汗顏:“謝謝周伯伯指點,我第一次診脈,比較緊張。”
周斌和顏悅色道:“我可以叫你芸兒嗎?”
李芸微微一笑,名字不過是個代號:“可以。”
“芸兒,我知道你的醫術都是跟你爹學的,如今你爹不在了,你還想繼續學習醫術嗎?如果你想繼續學,我可以收你為徒,不知道你願不願意?”周斌起了愛才之心,語氣越發的和藹。
李芸感激的笑了笑,道:“謝謝周伯伯。我想要繼續學醫,可是我娘和我弟弟妹妹離不開我,所以,隻能辜負周伯伯的美意了。”
拜師學醫是一件很嚴肅的事情,如果她拜周斌為師,便需要常年追隨周斌左右,這是目前的她做不到的。
周斌難掩失望之色,卻大度地道:“沒關係,既然我們做不成師徒,那就交個朋友怎樣?以後,有機會來鎮上,就來找周伯伯,有什麽難題,周伯伯可以跟你切磋切磋。”這小姑娘日後前途不可限量,周斌非常看好她。
周斌毫不藏私,認真指點李芸,讓李芸對他產生了好感。幾番話下來,李芸覺得周斌是可以結交的坦蕩君子,於是爽快地點頭,狡黠地眨眼道:“周伯伯不嫌棄,李芸求之不得。以後我的藥房缺了什麽藥,便去找周伯伯買,周伯伯一定要給我算便宜些呀!”
“便宜些那是肯定的。”周斌換上一副可憐兮兮的樣子,“不過,小店利薄,芸兒可不要砍價砍太狠了,讓周伯伯血本無歸呀。”
周斌說罷,看著李芸哈哈大笑。李芸也會心的笑了起來。
開好了藥方,周斌朝李世顯招手:“這位李大哥,你過來,我幫你診下脈。”
李世顯搖頭:“我的身體沒什麽不舒服的,就不用了。”
周斌笑道:“我不收你的錢,免費的。”
李世顯一聽不要錢,立即笑嗬嗬地過來,把手伸到脈枕上:“那就謝謝周大夫了。”
周斌給李世顯診完脈,站起身來,指著凳子笑道:“芸兒,你來。”
李芸心中一喜,知道周斌是要當場指導她,連忙過去坐下,仔細替李世顯把了脈。第二次把脈,李芸沒那麽緊張了,沒用多會兒功夫,便把手收了回來,道:“好了。”
周斌和藹道:“你說說,你都診到了什麽?”
李芸信心滿滿地道:“右寸脈細數,病人的肺有陰虛內熱之症。大伯公,你是不是最近手腳心會發熱,容易覺得口渴,夜間幹咳無痰,偶爾會咳醒?”
李世顯驚訝道:“是的。”
鄉下人不到病倒床上,一些看起來不嚴重的小問題,都沒放在心上。口渴了就多喝點水,幹咳幾聲也不影響什麽,因此李世顯覺得自己沒問題。
李芸仰頭看著周斌,心中有些雀躍,問道:“周伯伯,我說的對不對?”
周斌笑著點頭,道:“你說的很對,不過,右關的脈象並非正常,你再看看。”
李芸連忙伸手指搭在李世顯的右手腕,這次,她慎重了又慎重,良久,才道:“是,微微有些虛脈,我剛才太大意了。”
周斌滿意地點頭,捋著胡須欣慰道:“孺子可教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