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
好歹徐渭不曾到府,幼桐白白地嚇出了一身冷汗,連帶著一晚上都沒睡踏實,閉上眼睛就是他削瘦的影子。
都說不能做虧心事,幼桐於徐渭卻是虧了心的。無論如何,到底是母親親自定下的婚事,對方又不是欺男霸女的紈絝,沒有反悔的道理。更何況,照文顏話裏的意思,那徐渭待她確確實實是赤誠之心,而她卻一心欺騙,引得他千裏奔喪,打擊至此,繞是她心硬似鐵,如今卻難免愧疚不安。
第二日精神便有些萎靡不振,幼桐索性借口頭痛在屋裏躺了一天。文顏過來看她,帶了不少零碎玩意兒過來,說是京城裏送來的。幼桐曉得這定是她那位未婚夫婿特意送來討好她的,心裏甚覺好笑,隱隱地,又生出幾分羨慕來。
因實在不好意思讓文顏老陪著她,第二日幼桐便自覺地“好轉”了。正是小年,府裏忙著準備祭灶,除了幾位小姐,大夥兒都忙得團團轉,到了晚上,老太太使人過來喚,說是要一起用飯。
崔府人多,各房都有自己的小廚房,便是幼桐這邊也開了火,平日裏燒個熱水煮個甜湯什麽的甚是便宜。但因今兒是小年夜,自然要一家團聚。幼桐換了衣服,桃紅色滾銀邊短襖配同色繡花百褶長裙,豔麗又喜慶,直看得一旁伺候的慧英連連誇讚道:“平日裏小姐穿得還是太素了,今兒這樣才真真地富貴逼人。”
幼桐笑道:“哪能天天這麽穿,渾身透著一股子銅臭味,不曉得的還以為是哪裏來的暴發戶。”
慧英正色道:“那可不同,若是旁人這麽穿,自然是俗,可小姐您不一樣,便是一身素衣,渾身上下也透著一股子貴氣。要不,怎麽隻有您才是崔府九小姐呢,這身份血統可是半點也作不得假。”
幼桐隻笑不語,心道她若是曉得麵前的九小姐不過是個西貝貨,這恭維的話又怎麽說得出口。
因穿得隆重,頭上自然也不能太素,慧巧便給她梳了個繁複的堆雲髻,髻上用珠釵點綴,罷了,又搬了首飾匣子出來,撿了兩隻金步搖要給幼桐戴上。幼桐一見那金步搖的成色就有些頭發暈,趕緊製止了,讓她去摘了支新開的臘梅,將梅花剪下,小心翼翼地插在發髻間,更襯得人比花嬌。
最後還是抵不住慧巧好說歹說,套了兩個玉鐲子在手上,爾後由慧英慧巧引領著去了正院大廳。
幼桐到得早些,便先在屋裏用些茶點,老太太身邊的鄭媽媽最擅長做糕點,擺出來待客的芙蓉糕和核桃酥都是絕品,便是在錢塘養刁了嘴的幼桐也忍不住多吃了兩塊。左右這種宴席都不是吃飯的地方,還不如先把肚子填飽,剩得一會兒餓得前胸貼後背。
眾人也陸陸續續地到了,文顏見了她,立刻湊過來坐一起,兩人說說笑笑的,極是熱鬧。文清卻是到得晚,穿得也素淨,一臉的漫不經心。三夫人見狀,臉上便有些不好看,隻因老太太和妯娌們都在場,不好發作,狠狠瞪了她一眼後,便去陪著老太太說話。
族學也已經停了,崔家年幼的孩子們都過來給老太太磕頭,一個接著一個地說些吉祥話兒,逗老太太開心。幼桐環顧一眼,意外地沒有看到崔維遠。心裏正猜測著這光景他究竟去做什麽要事,一旁的文顏也疑惑地小聲開口道:“怪了,五哥怎麽不在?”
幼桐端起杯子輕輕吹了一口,熱氣氤氤氳氳地浮上來,遮住她明亮的眼,“誰曉得,許是有要事。”話剛落音,門外就傳來下人通報的聲音,“五少爺與徐公子到了。”
幼桐心裏忽然一顫,有種異樣油然而生,仿佛預料到什麽一般,偷偷抬頭望去,頓時呆住,渾身的熱血都在這一瞬猛地湧向頭頂,腦子裏一片轟隆聲,震得她連根本聽不清周圍人們的聲音。也不知呆了多久,她才漸漸緩過神來,慢慢地抿了一口茶,又慢慢地放下杯盞,垂首坐好。
這回的徐公子卻是徐渭,他比上回幼桐在湖州看到時精神好些,但還是削瘦,穿了身銀灰色滾緞邊長袍,頭發整整齊齊地束在頭頂,眼睛黑而亮,鼻梁挺直,嘴角含笑,瞧著文質彬彬的樣子,渾不似傳說中百戰百勝的大將軍。
徐渭朝老太太行過禮,又與座上諸位長輩見禮,最後才和平輩兄弟姐妹們點頭示意。老太太笑得合不攏嘴,一麵讓下人趕緊搬了椅子過來,一麵關切地問起徐家諸位長輩的身體狀況。
徐渭俱一一答了,最後與崔維遠一通落座。也不知是巧合還是故意,他偏偏就坐在了幼桐身邊,還客氣地朝幼桐點頭微笑。
幼桐卻被他臉上的笑容晃得一顆心快要吐出來,擠出僵硬的笑容回了,然後眼觀鼻,鼻觀心,一副老僧坐定的淡然神態。偏偏徐渭還不放過她,待下人上過茶後,他仿佛有意無意地低聲問道:“這位想來就是九小姐了,在下徐渭。”
幼桐低聲低地應了聲“是”,沒敢看他,想了想,又繼續小聲道:“早聽十妹說起過徐公子大名。”
徐渭朝她點點頭,沒再多說什麽。幼桐隻低著頭不看他,腦子裏亂糟糟的,一片空白。
文顏忽然湊到幼桐耳邊小聲道:“你瞧瞧八姐姐,那雙眼睛恨不得掛在徐大哥身上,這麽多人,羞也不羞。”
幼桐聞言朝對麵文清看過去,果見她一汪秋水眨也不眨地盯在徐渭身上,眸中情意深深,毫不遮掩。隻可惜徐渭仿佛沒有看到一般,一直側身與崔維遠說話,還時不時地與遠處的維風、維成搭上兩句,偏偏就是不去看文清一眼。
連文顏性子這麽大大咧咧的人都發現了異樣,更不用說廳裏的其他人了,老太太雖未說話,但看向文清的眼神中難免帶了些厲色,偏生文清所有的心思都在徐渭身上,根本就沒發現。
三夫人終於坐不住了,悄悄伸手過去狠狠掐了她一把。
文清吃痛,發出“呀”的一聲痛呼,頓時將眾人目光都吸引了過去,包括徐渭,都用一種詫異的眼神看著她。文清到底是女兒家,臉皮薄,頓覺麵上無光,臊得一臉通紅,委屈地摸了摸三夫人掐她的傷處,眼中淚光閃閃,仿佛隨時要淌下淚來。
徐渭卻視若無睹地轉過臉來,正正好對上幼桐偷看的眼神。他嘴角微勾,眼中便一點點蕩出笑意來。幼桐心顫了一顫,心跳得厲害,哪裏還敢再看他,低頭捧著杯子狠狠喝了一大口茶。
這一頓飯吃得食不知味,等老太太一走,幼桐便急匆匆地也要跟著告辭離去,偏生文顏不讓,非拽著她的衣袖讓她陪著一起喝酒,又說晚上還有煙花,怎麽也不肯讓她回去休息。
這麽拉拉扯扯的反而更加惹人注意,幼桐無奈,隻得認命地跟著她。因長輩們都陸續離場,剩下的都是些年輕人,屋裏氣氛便沒那麽拘謹。除了未到場的六少爺崔維泰和被三夫人生拉硬拽地帶走的文清之外,崔家年輕一輩的差不多都到場了。幼桐也是頭一回見到這麽多“兄弟姐妹”,長相又大多相似,根本認不清誰是誰,一時頭大。
好在她並不引人注意,年輕的男孩子們都湊到徐渭那一堆兒說話,姐妹們則以文顏馬首是瞻,吱吱喳喳的,也不知到底聊些什麽這麽好笑。
許是幼桐心裏有鬼,總覺得徐渭時不時地朝她看一眼,目光中仿佛帶著些許看透一切的清明。這讓幼桐更加地坐立不安。
崔家兄弟們對徐渭的軍中生活十分感興趣,尤其是三少爺維清,一臉向往,聽到驚險處,激動得起身大聲道:“大丈夫就應奔赴戰場,保家衛國,英勇殺敵,戰死沙場,馬革裹屍而還。”
“三哥這話可千萬莫要被三嬸聽到,要不,仔細你的皮。”文顏聽得維清高談闊論,忍不住插言道:“三嬸還盼著你高中狀元、光宗耀祖呢,你倒好,竟然滿腦子打打殺殺,要是被三嬸曉得了,看你怎麽收場。”
雖說世家子弟大多蒙蔭出仕,但而今崔家畢竟不同往日,門第雖高,在朝堂中的勢力卻遠不及其他士族,就以年輕這一代來說,而今出仕的也不過大少爺維茂和五少爺維遠兩人。像維清這樣三房嫡子,想要出頭便唯有科舉一途,故三夫人平日裏對維清要求極為嚴格,特特地從京城請了位致仕的老翰林回府教他,除了睡覺吃飯,大多數的時候都將維清關在書房裏,連大門都甚少出。
眾人聞言齊齊大笑,顯然對維清的境況都十分清楚。
維清有些羞惱,又不好衝著文顏來,氣得一臉通紅,隻好拉著徐渭轉移話題道:“徐大哥,你現在身體可曾痊愈了?上回就聽五弟說你害病瘦了不少,卻不想竟瘦成這樣。不過是個女人,大丈夫何患無妻,你看我們家這麽多姐姐妹妹,誰不是如花似玉,總有比那位餘小姐美貌的。不說旁人,就說我那八妹妹,容貌便是一等一的好,你隻要開口,老太太沒有不同意的。”
他倒是一番好心,卻不想徐渭馬上變了臉色,正色道:“三弟不要亂開玩笑,平白的壞了八小姐的名聲。再說,餘小姐雖未過門,我心裏頭卻是將她當做妻子看待的,絕非尋常女子。這一日未曾見到她的屍身,我便當她還活著,豈可再論婚事。”
幼桐在一旁聽著,心中巨震,仿佛不認識一般盯著徐渭看了半晌。徐渭也不經意地將目光從眾人麵上掃過,經過幼桐臉上時,微微一頓。
“可——”維清還想再說什麽,一旁的崔維遠趕緊拉住他,搶先道:“三哥喝了酒,慣愛說胡話,徐大哥你莫當真。”
徐渭笑笑,說了句“不打緊”,不再看幼桐,又與崔家諸位兄弟說起話來。
好歹徐渭不曾到府,幼桐白白地嚇出了一身冷汗,連帶著一晚上都沒睡踏實,閉上眼睛就是他削瘦的影子。
都說不能做虧心事,幼桐於徐渭卻是虧了心的。無論如何,到底是母親親自定下的婚事,對方又不是欺男霸女的紈絝,沒有反悔的道理。更何況,照文顏話裏的意思,那徐渭待她確確實實是赤誠之心,而她卻一心欺騙,引得他千裏奔喪,打擊至此,繞是她心硬似鐵,如今卻難免愧疚不安。
第二日精神便有些萎靡不振,幼桐索性借口頭痛在屋裏躺了一天。文顏過來看她,帶了不少零碎玩意兒過來,說是京城裏送來的。幼桐曉得這定是她那位未婚夫婿特意送來討好她的,心裏甚覺好笑,隱隱地,又生出幾分羨慕來。
因實在不好意思讓文顏老陪著她,第二日幼桐便自覺地“好轉”了。正是小年,府裏忙著準備祭灶,除了幾位小姐,大夥兒都忙得團團轉,到了晚上,老太太使人過來喚,說是要一起用飯。
崔府人多,各房都有自己的小廚房,便是幼桐這邊也開了火,平日裏燒個熱水煮個甜湯什麽的甚是便宜。但因今兒是小年夜,自然要一家團聚。幼桐換了衣服,桃紅色滾銀邊短襖配同色繡花百褶長裙,豔麗又喜慶,直看得一旁伺候的慧英連連誇讚道:“平日裏小姐穿得還是太素了,今兒這樣才真真地富貴逼人。”
幼桐笑道:“哪能天天這麽穿,渾身透著一股子銅臭味,不曉得的還以為是哪裏來的暴發戶。”
慧英正色道:“那可不同,若是旁人這麽穿,自然是俗,可小姐您不一樣,便是一身素衣,渾身上下也透著一股子貴氣。要不,怎麽隻有您才是崔府九小姐呢,這身份血統可是半點也作不得假。”
幼桐隻笑不語,心道她若是曉得麵前的九小姐不過是個西貝貨,這恭維的話又怎麽說得出口。
因穿得隆重,頭上自然也不能太素,慧巧便給她梳了個繁複的堆雲髻,髻上用珠釵點綴,罷了,又搬了首飾匣子出來,撿了兩隻金步搖要給幼桐戴上。幼桐一見那金步搖的成色就有些頭發暈,趕緊製止了,讓她去摘了支新開的臘梅,將梅花剪下,小心翼翼地插在發髻間,更襯得人比花嬌。
最後還是抵不住慧巧好說歹說,套了兩個玉鐲子在手上,爾後由慧英慧巧引領著去了正院大廳。
幼桐到得早些,便先在屋裏用些茶點,老太太身邊的鄭媽媽最擅長做糕點,擺出來待客的芙蓉糕和核桃酥都是絕品,便是在錢塘養刁了嘴的幼桐也忍不住多吃了兩塊。左右這種宴席都不是吃飯的地方,還不如先把肚子填飽,剩得一會兒餓得前胸貼後背。
眾人也陸陸續續地到了,文顏見了她,立刻湊過來坐一起,兩人說說笑笑的,極是熱鬧。文清卻是到得晚,穿得也素淨,一臉的漫不經心。三夫人見狀,臉上便有些不好看,隻因老太太和妯娌們都在場,不好發作,狠狠瞪了她一眼後,便去陪著老太太說話。
族學也已經停了,崔家年幼的孩子們都過來給老太太磕頭,一個接著一個地說些吉祥話兒,逗老太太開心。幼桐環顧一眼,意外地沒有看到崔維遠。心裏正猜測著這光景他究竟去做什麽要事,一旁的文顏也疑惑地小聲開口道:“怪了,五哥怎麽不在?”
幼桐端起杯子輕輕吹了一口,熱氣氤氤氳氳地浮上來,遮住她明亮的眼,“誰曉得,許是有要事。”話剛落音,門外就傳來下人通報的聲音,“五少爺與徐公子到了。”
幼桐心裏忽然一顫,有種異樣油然而生,仿佛預料到什麽一般,偷偷抬頭望去,頓時呆住,渾身的熱血都在這一瞬猛地湧向頭頂,腦子裏一片轟隆聲,震得她連根本聽不清周圍人們的聲音。也不知呆了多久,她才漸漸緩過神來,慢慢地抿了一口茶,又慢慢地放下杯盞,垂首坐好。
這回的徐公子卻是徐渭,他比上回幼桐在湖州看到時精神好些,但還是削瘦,穿了身銀灰色滾緞邊長袍,頭發整整齊齊地束在頭頂,眼睛黑而亮,鼻梁挺直,嘴角含笑,瞧著文質彬彬的樣子,渾不似傳說中百戰百勝的大將軍。
徐渭朝老太太行過禮,又與座上諸位長輩見禮,最後才和平輩兄弟姐妹們點頭示意。老太太笑得合不攏嘴,一麵讓下人趕緊搬了椅子過來,一麵關切地問起徐家諸位長輩的身體狀況。
徐渭俱一一答了,最後與崔維遠一通落座。也不知是巧合還是故意,他偏偏就坐在了幼桐身邊,還客氣地朝幼桐點頭微笑。
幼桐卻被他臉上的笑容晃得一顆心快要吐出來,擠出僵硬的笑容回了,然後眼觀鼻,鼻觀心,一副老僧坐定的淡然神態。偏偏徐渭還不放過她,待下人上過茶後,他仿佛有意無意地低聲問道:“這位想來就是九小姐了,在下徐渭。”
幼桐低聲低地應了聲“是”,沒敢看他,想了想,又繼續小聲道:“早聽十妹說起過徐公子大名。”
徐渭朝她點點頭,沒再多說什麽。幼桐隻低著頭不看他,腦子裏亂糟糟的,一片空白。
文顏忽然湊到幼桐耳邊小聲道:“你瞧瞧八姐姐,那雙眼睛恨不得掛在徐大哥身上,這麽多人,羞也不羞。”
幼桐聞言朝對麵文清看過去,果見她一汪秋水眨也不眨地盯在徐渭身上,眸中情意深深,毫不遮掩。隻可惜徐渭仿佛沒有看到一般,一直側身與崔維遠說話,還時不時地與遠處的維風、維成搭上兩句,偏偏就是不去看文清一眼。
連文顏性子這麽大大咧咧的人都發現了異樣,更不用說廳裏的其他人了,老太太雖未說話,但看向文清的眼神中難免帶了些厲色,偏生文清所有的心思都在徐渭身上,根本就沒發現。
三夫人終於坐不住了,悄悄伸手過去狠狠掐了她一把。
文清吃痛,發出“呀”的一聲痛呼,頓時將眾人目光都吸引了過去,包括徐渭,都用一種詫異的眼神看著她。文清到底是女兒家,臉皮薄,頓覺麵上無光,臊得一臉通紅,委屈地摸了摸三夫人掐她的傷處,眼中淚光閃閃,仿佛隨時要淌下淚來。
徐渭卻視若無睹地轉過臉來,正正好對上幼桐偷看的眼神。他嘴角微勾,眼中便一點點蕩出笑意來。幼桐心顫了一顫,心跳得厲害,哪裏還敢再看他,低頭捧著杯子狠狠喝了一大口茶。
這一頓飯吃得食不知味,等老太太一走,幼桐便急匆匆地也要跟著告辭離去,偏生文顏不讓,非拽著她的衣袖讓她陪著一起喝酒,又說晚上還有煙花,怎麽也不肯讓她回去休息。
這麽拉拉扯扯的反而更加惹人注意,幼桐無奈,隻得認命地跟著她。因長輩們都陸續離場,剩下的都是些年輕人,屋裏氣氛便沒那麽拘謹。除了未到場的六少爺崔維泰和被三夫人生拉硬拽地帶走的文清之外,崔家年輕一輩的差不多都到場了。幼桐也是頭一回見到這麽多“兄弟姐妹”,長相又大多相似,根本認不清誰是誰,一時頭大。
好在她並不引人注意,年輕的男孩子們都湊到徐渭那一堆兒說話,姐妹們則以文顏馬首是瞻,吱吱喳喳的,也不知到底聊些什麽這麽好笑。
許是幼桐心裏有鬼,總覺得徐渭時不時地朝她看一眼,目光中仿佛帶著些許看透一切的清明。這讓幼桐更加地坐立不安。
崔家兄弟們對徐渭的軍中生活十分感興趣,尤其是三少爺維清,一臉向往,聽到驚險處,激動得起身大聲道:“大丈夫就應奔赴戰場,保家衛國,英勇殺敵,戰死沙場,馬革裹屍而還。”
“三哥這話可千萬莫要被三嬸聽到,要不,仔細你的皮。”文顏聽得維清高談闊論,忍不住插言道:“三嬸還盼著你高中狀元、光宗耀祖呢,你倒好,竟然滿腦子打打殺殺,要是被三嬸曉得了,看你怎麽收場。”
雖說世家子弟大多蒙蔭出仕,但而今崔家畢竟不同往日,門第雖高,在朝堂中的勢力卻遠不及其他士族,就以年輕這一代來說,而今出仕的也不過大少爺維茂和五少爺維遠兩人。像維清這樣三房嫡子,想要出頭便唯有科舉一途,故三夫人平日裏對維清要求極為嚴格,特特地從京城請了位致仕的老翰林回府教他,除了睡覺吃飯,大多數的時候都將維清關在書房裏,連大門都甚少出。
眾人聞言齊齊大笑,顯然對維清的境況都十分清楚。
維清有些羞惱,又不好衝著文顏來,氣得一臉通紅,隻好拉著徐渭轉移話題道:“徐大哥,你現在身體可曾痊愈了?上回就聽五弟說你害病瘦了不少,卻不想竟瘦成這樣。不過是個女人,大丈夫何患無妻,你看我們家這麽多姐姐妹妹,誰不是如花似玉,總有比那位餘小姐美貌的。不說旁人,就說我那八妹妹,容貌便是一等一的好,你隻要開口,老太太沒有不同意的。”
他倒是一番好心,卻不想徐渭馬上變了臉色,正色道:“三弟不要亂開玩笑,平白的壞了八小姐的名聲。再說,餘小姐雖未過門,我心裏頭卻是將她當做妻子看待的,絕非尋常女子。這一日未曾見到她的屍身,我便當她還活著,豈可再論婚事。”
幼桐在一旁聽著,心中巨震,仿佛不認識一般盯著徐渭看了半晌。徐渭也不經意地將目光從眾人麵上掃過,經過幼桐臉上時,微微一頓。
“可——”維清還想再說什麽,一旁的崔維遠趕緊拉住他,搶先道:“三哥喝了酒,慣愛說胡話,徐大哥你莫當真。”
徐渭笑笑,說了句“不打緊”,不再看幼桐,又與崔家諸位兄弟說起話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