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奇怪的還是,王厚手裏握著一杆鐵槍,劉仲武拿著一把扇子,種師道提著雙錘,劉法則背著一把舊刀。


    怎麽看他們都不象是來開會的,而是象來殺人的。


    如果你再留心一點,雖然是五個人在走,卻隻有童貫一個人的腳步聲傳出來,其它四個人的腳就象踩在棉花上一樣,一點聲響都不會發出。


    在離喜房不到一丈的時候,隻見劉法和劉仲武一個縱身,就象倆隻鳥一樣,飛上了喜房的東西屋頂,這麽高的房子,如果是一位正常的人,就是爬梯子,也得爬一陣子,看起來,劉仲武和劉法都不是正常的人。


    更讓人吃驚的還是,種師道竟然象隻飛龍,一步就跨過了喜房屋頂,落到了喜房的後邊地下才站住。


    王厚則持槍而立,就站在喜房的門口,象個值夜班看門的大叔。


    有這麽四個人在房子外邊值夜班,童貫晚上睡覺的時候,一定會感到很安全。


    “陝西四將”這是幹什麽呢?難道真得怕晚上童貫辦事的時候有人會來打擾?


    童長官呀,你怕別人打擾你,你就不怕他們四個打擾你嗎?


    童貫推門而入,喜房內紅燭閃爍,一張精工細作的大紅喜床映入童貫眼瞼,坐在床邊上一位蓋著大紅蓋頭的新娘子正是童貫的三夫人杜鵑。


    杜鵑的姿態優雅,她的雙手垂在腿間,她坐得很端正,因為她的背挺得很直。


    當一個女人背挺得很直的時候,她的胸也就挺得更高。


    童貫隨手輕輕帶上門,站在門邊,童貫的表情很平靜,目光很複雜,內心卻很不安。


    童貫當然注意到了杜鵑挺得很高的胸,不過,讓童貫不安的是他的腦海中再次嗅到那股非常特別的香氣,這是一種童貫在見到杜鵑之前從未聞到過的花香,這股花香就是杜鵑身上散發出獨有的香味,非常淡,淡到幾乎嗅不到。


    童貫的嗅覺和觸覺是非常靈敏的,知道這一點的人隻有他自己,童貫隻要嗅過任何一種他曾經嗅到過的味道,他就會永遠記住,而且永不會錯。


    這是童貫第三次嗅到這種香味,第一次是在熙州城外扶棺時候嗅到的,因為當時是冬天,童貫很快就確定了香味的來源;第二次是在杜鵑說那句話――“等熙州滿山杏花開遍的時候,你再來吧。”的時候。


    這是一種能讓全世界男人嗅到就會沉醉的香,如果不是童貫的嗅覺過人,他肯定也會和這種香味無緣。童貫記住了這種味道,並為這種味道癡迷和不安。


    “夫君,你來了。”杜鵑的聲音甜美又溫馨。


    童貫心裏一顫,他隻是“嗯!”了一聲,算是回答。


    “為什麽站在門口不過來,難道我很可怕嗎?”杜鵑的聲音柔情如水,讓童貫心又狂跳了起來,童貫費了很大勁才再次鎮定下來。


    “夫君,你怎麽了?”也許杜鵑發覺童貫的反常,她問。


    “有一個問題,我不知道該怎麽說。”童貫遲疑了一下,答道。


    “我們都是夫妻了,你還有什麽要隱瞞我的嗎?”


    童貫苦笑,他說道:“我並沒有什麽可以隱瞞你的。”


    “你的意思是我有什麽隱瞞了你?”杜鵑看起來是個聰明的女人。


    “我可沒有這麽說。”童貫言不由衷。


    “我是一個簡單的女人,今天可是我們的好日子,有什麽事不能明天再說嗎?你一定累了,這麽晚了也該休息了,不如你過來揭開我的蓋頭,我們睡覺吧。”


    杜鵑的話很平靜,但極具媚惑,讓童貫剛剛平靜的心“砰砰!”又開始狂跳起來,他產生了跑過去揭開杜鵑蓋頭的衝動,但他沒有動,童貫是一個具備自製能力的人。


    “我可以給你講個故事嗎?”童貫決定和杜鵑說實話。


    “好呀,新婚之夜新娘子聽老公講故事,該是多浪漫的一件事情呀,嗬嗬,夫君快過來,不如我們趟著,你講我聽,怎麽樣?”


    酒不醉人人自醉,花正流香香暗流,真是擋不住的誘惑呀。


    暗香湧動,童貫感到有點口幹舌燥,他擦了下鼻尖上的汗。


    “你如果不想躺著講,就坐下來吧,站著很辛苦,夫君請坐。”杜鵑非常關心的說道。


    童貫這次沒有再猶豫,他的腿已經軟了,走到喜房中間那張擺著一壺酒和倆個杯子的桌子邊,坐下後,童貫這才發現他們還沒有喝交杯酒呢,不過,他還有比喝交杯酒更重要的事情要辦。


    是不是睡覺呢?


    當然不是睡覺,而是童貫要講的那個故事。


    十一月初三日,地下十丈的一間石屋子裏,牆上燈架上的倆隻蠟燭閃著昏黃的光,一張圓圓的石桌子上放著一把大水壺和五個碗,五張石杌子上分別坐著童貫、王厚、劉仲武、劉法、種師道。


    “十一?三石屋秘密會議”進行中……


    童貫皺著眉頭說道:“我發現一個女人有問題。”


    “是誰?”劉仲武問。


    “杜鵑。”童貫回答。


    “杜鵑是誰?”劉仲武又問。


    “石頭的老婆。”童貫回答。


    “石頭又是誰?”劉仲武又一次問。


    “石老爹的養子。”童貫耐心的解釋。


    “石老爹又是誰?”劉仲武再次問道。


    童貫笑了,他沒有回答。


    王厚接過話題,他說道:“石老爹是熙州‘都造院’在籍的一位石匠,據說全家死於戰禍,他收養了同樣也是全家死於戰禍的杜鵑和石頭,後來,到了熙州。石頭在石老爹去世後入了軍籍,戰鬥勇敢,犧牲的時候是軍中一名都頭。杜鵑替石頭養了倆個兒女,在給石頭送葬的那天,和童置使在熙州城門外,不期而遇,後來,童置使又順便參加了石頭的葬禮。”


    劉仲武馬上說了一句:“童長官愛兵如子,扶棺送葬的故事早已經象風一樣傳遍了陝西大地,聽到這件事的人,無不感動。”


    王厚立即瞪著劉仲武說道:“你都知道了還問這麽多?”


    “我隻是想快點知道童長官為什麽會懷疑一個讓人可憐的女人。”劉仲武答道。


    “石頭的死,有點蹊蹺。”王厚說道。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水滸之星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西夏古獸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西夏古獸並收藏水滸之星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