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遼國宋魏國王耶律和魯斡的兒子,就是耶律淳,他是天祚皇帝耶律延禧的叔父,是以越國王的身份出任東京留守又兼任南府宰相。


    遼國按行政區域把全國劃分為五京道,就是上京臨潢府、東京遼陽府、南京析津府、中京大定府、西京大同府。


    大遼國的東京道管轄的地區是渤海國的故地。渤海國曾經是大唐的一個屬國,當時它在北方算是一個大國,它的東南海岸線就有上千裏,與日本國隔海相望。後來被遼太祖耶律阿保機征服,變成了大遼國的東京道。


    看看這爺倆――耶律和魯斡和耶律淳父子管著大遼國五分之二行政區域的軍政事務,所以,在“耶律皇族”中目前他們是首屈一指的代表人物。


    有“皇族”,就會有“王族”,大遼國的“王族”有很多,除了耶律姓氏之外,最著名的當然要算“蕭”這個姓氏了。


    老蕭家又被封王的人,就是“蕭氏王族”。


    大遼國的“蕭氏王族”和“耶律皇族”早已經血濃於水,融為一體了,幾乎耶律一族的男人,沒有不娶蕭家的女人,既使沒有娶蕭家女人,至少他媽也會姓蕭,更多的則是耶律家的男人的母親和老婆都姓蕭。


    比如說,大遼國在位時間最長的聖宗皇帝耶律隆緒和壽命最長的道宗皇帝耶律洪基還有現任的天祚皇帝耶律延禧,他們無一例外的母親都姓蕭,皇後也都姓蕭。


    當偶然發生的次數多了,就變成了必然了。


    所以,“蕭氏王族”通常又被稱為“蕭氏後族”。


    一個和皇族關係一直這麽密切的後族,在曆史上真得絕無僅有。


    所以,老蕭家的人,注定會在大遼國很出名。


    現在來說說天祚皇帝耶律延禧的這一朝最出名的老蕭家。


    大遼國天祚皇帝耶律延禧的皇後是蕭奪裏懶,她在耶律延禧還當“皇太孫”的時候,就嫁給了他,她不僅長得很好看,而且也非常有心計,象她這種女人,通常是不可能犯什麽錯誤的,所以,以前她是王妃,現在就順理成章的成為皇後。


    耶律延禧最寵愛的是女人不是皇後,而是元妃,元妃也姓蕭,她的名字叫蕭貴哥,她正好是蕭皇後的妹妹。


    蕭貴哥出落得是國色天香,千嬌百媚,這麽美侖美奐的人兒,一定會是人見人愛,不過,她已經名花有主,芳草發芽了,那些想鬆鬆土的人,就換個地方吧。


    蕭貴哥十七歲就被天祚皇帝封為元妃,象這種僅靠臉蛋就抓住君王身心的女人,一般會被稱為因色得寵。


    可話又說回來,曆史上除了無鹽女鍾離春因為醜才當上皇後以外,還有哪個皇後或妃嬪不是因色得寵的呢?


    所以,一個人,長得好看,很關鍵。


    因為,這世界上無論男的女的,沒有不愛美的。


    用另一種比較通俗的說法就是:沒有一個人是不好色的。


    “食色,性也!”連聖人也很無奈。


    大遼國的官製分為北府和南府,北府為尊。


    皇帝以下,在宋朝是宰相的權最大,在遼國則以北府樞密使的權最大。


    現任的北府樞密使也姓蕭,就是蕭奉先,他正好是元妃的親哥哥,爵封蘭陵郡王。


    前邊說過了,遼國的南府宰相是耶律淳兼任的,北府宰相則是個漢人,叫李處溫,他是蕭奉先一手提撥上來的幹部,所以,李處溫是蘭陵郡王的人,自然對蕭奉先的耳提麵命,是言聽計從。


    綜上所述,遼國現在爵位最尊貴的一家是耶律淳父子,權力最大的則是蕭奉先兄妹一家。


    大遼國的老蕭家,一門顯貴,無過於此。


    當然了,大遼國還有很多的其它的“耶律皇族”和“蕭氏王族”,隻不過沒有這倆家這麽顯赫罷了,老樹盤根,根深才能蒂固、枝繁才能葉茂。


    蕭奉先是個麵子比較大的人,因為史書上記載他是“外寬”,外寬嗎,就有點臉大的意思,臉大就是麵子大。


    能做到高官的沒有一個是個簡單的人,蕭奉先就不簡單,他為人機敏、辦事果決,精於算計,深得大遼國天祚皇帝耶律延禧的信任,權高位重。


    用四個詞概括一下蕭奉先,就是:掌權,愛財,管事,坑人。


    怎麽到處都是坑人的人,這世界真要命!


    為什麽要提耶律淳、蕭奉先、李處溫呢?


    這和晉王察哥出使大遼國有關係。


    晉王察哥身為西夏國中重臣樞密使和“一品堂”堂主,相當清楚遼國各位著名政治家的情況,比如象權力大小,職責所在,個人愛好……等等。


    耶律淳、蕭奉先、李處溫這些人,在大遼國都是身居要職,能量巨大,是那種說一句話都會引發自然災害的人。


    晉王察哥身負皇兄使命,宋夏議和,請遼幫忙。他十分清楚,要想在遼國辦成這件事,這三個人哪個也不能得罪。


    晉王察哥拜見的第一個人就是遼國北府宰相李處溫。


    李處溫,析津人,析津就是幽州,是大遼國南京的治所。他是一個有文化的人,不過,晉王察哥掌握的情報顯示,李處溫最喜愛的並不是文化,而是金錢。所以,在拜見大遼國北府宰相李處溫的時候,晉王察哥毫不例外的備了一份厚禮。


    契丹人崇尚太陽,日從東出,所以,“捺缽”行宮中的禦賬門就向東開,這樣他們可以更方便的看到太陽並且迎接太陽。


    大宋國不同,大宋國皇門是向南開的,如果遼國人對太陽是崇拜,宋國人對太陽更多的則是利用。


    畢竟,在一天的時間中,太陽在南邊的時間要比在東邊的時間更長一些。


    捺缽行宮禦賬的北邊有一片巨大的宮賬,就是李處溫辦公的地方,因為,在皇帝的北邊,所以才會叫“北府”。


    北府很大,李處溫在自己官帳中熱情的接待了晉王察哥。


    李處溫非常認真的傾聽了晉王察哥所說的每一句話,頻頻點頭,對於晉王察哥提出的要求,卻絕不表態。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水滸之星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西夏古獸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西夏古獸並收藏水滸之星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