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內皇城端門樓高三層,宏偉巍峨,在端門樓上層,彩旗飄飄,儀仗整齊,班直威武,侍立兩旁。正中黃羅寶蓋下團龍禦座上端坐著的正是大宋國第八代年輕的國家領導人——徽宗天子趙佶。
趙佶頭戴冠冕,身著龍袍,腰係玉帶,足登雲履,龍姿翩躚,帝心飛揚。在他身邊伴駕的當然是一臉智慧的當朝宰相蔡京,在趙佶身後還站著的則是一臉深沉的大內總管楊戩。
趙佶坐在端門樓的禦座之上,向下頻頻揮手致意,端門下百姓也是向上拜舞,山呼萬歲,歡聲雷動,此起彼伏。
君臣互動,與民同樂,舉城歡騰,莫過於此。
在中層樓上,站列著自然是趙家的王族、各姓的公侯,還有三省六部的官員,禮部尚書宿元景和禮部侍郎當然在列。
在下層的位置上,則是由大宋禮賓官員陪伴的諸國使節,還有很多退而不休,上不去也下不來的官員也站在這一層,和遼國正使耶律大石、副使兀顏光,西夏國正使李至忠,還有回鶻、大理、高麗、吐蕃等國使者一同在樓上觀禮。
耶律大石和李至忠緊挨著,由上而下,縱目而望,隻見端門外大街上的大宋國老百姓,全城總動員,人來人往,熙熙攘攘,那叫摩肩接踵、人頭攢動,真是嗬氣成雲、揮汗成雨,簡直是人山人海。
耶律大石和李至忠互視一眼,不約而同讚歎了一句:“大宋的人可真多呀!”
就在這時,大街上一匹快馬疾馳而過,直奔端門而來,馬上一人在端門前不等停下,象隻燕子般從疾奔的馬上飛身而下,落地時一個蜻蜓三點水,三個起伏,穩穩的立在路邊,那匹馬這才止住步,抬蹄嘶鳴。
頓時引來山呼海嘯般的一陣叫好聲。那個人沒有停留,急急忙忙進了端門又登上樓梯,直到禦座前,跪倒行禮,高聲報道:“蕃王擾拶受降隊伍已經進城了。”
趙佶聽了,喜不自勝,龍顏大悅,他對著身邊的宰相蔡京說道:“擾拶進京,西蕃無憂了。”言畢,忍不住的哈哈大笑起來。
蔡京也是笑逐顏開,一臉喜悅,楊戩則是似笑非笑,皮笑而肉不笑。
東京汴梁城得勝門裏,一隻由五百騎兵護衛著四輛馬車組成的隊伍,緩緩馳來,這就是蕃王擾拶降宋的隊伍。
這隻大宋騎兵,無論是馬,還是人,全是精心挑選的,現在他們衣甲擦的鋥亮,鞍馬洗的刷白,個個精神抖擻,人人威武不屈,顯得兵強馬壯。
騎兵隊伍領頭一員戰將,頭頂銀盔,一身戎裝,騎一匹塞外青驄馬,佩著一柄青鋒劍。更是威風凜凜,相貌堂堂。這位將軍不是別人,正是童貫特派護送蕃王擾拶入京歸降、官拜捧日軍都指揮使的高俅。
四輛馬車每輛都是四駕馬,一名馬夫執鞭,一位官員押車。由先至後,一輛跟著一輛,馬車裏坐著的就是擾拶的一家人。
四輛馬車押車官員正是在洮州勝利完成“大姐說了算”行動任務的四位大內高手——“月字門”門主大姐如花,長老二姐似玉,長老三妹若雲,護法四妹含冰。
“月字門”四位大內高手凱旋而回,為人處事卻非常的低調,她們無一例外的進行了化妝,粘了須,變身為四位一點也不起眼普通大宋官員。
這也難怪,她們都是長期戰鬥在敵後的地下工作者,懂得利用各種“偽裝”來隱瞞身份。
蕃王擾拶和他的弟弟丁咓、兒子索朗三個人此時就坐在第一輛車內。
“人真多呀!”有點瘦弱的索朗的目光充滿了好奇,車窗外的一切——樓宇、人物、服裝,猶其是各式各樣的廣告牌,都讓他感到新奇。
威嚴的擾拶麵無表情,方口緊閉。
長得象個好人的丁咓很鎮定,他象是突然想起來什麽一樣,說道:“索朗,我想把‘飛花指’傳授給你。”
“真的?”索朗一臉的驚喜,他用目光征詢了一下擾拶的意見。
擾拶瞪了一眼丁咓,“你想幹什麽?”
丁咓笑了,他說道:“我看索朗這孩子,骨格精奇,是個練武的奇材,所以,我決定明天就把‘飛花指’傳授給他。”
“練武奇材?”擾拶咽回下句:“我怎麽沒發現。”
索朗興奮的說了一聲:“謝謝叔父。”
丁咓又對著擾拶說道:“大哥,你把‘流雲腳’也傳授給我侄子吧,他一定會比我們更有成就。”
“你就能裝好人!明天,他還有明天嗎?”擾拶心裏罵了一句,很不高興的說了一聲:“明天再說吧。”
車隊仍然在緩慢的前進著。
第二輛車上坐著擾拶的四位王妃。
大王妃臉上的刀疤還是那麽醒目,二王妃戴著一個眼罩,三王妃戴著一頂麵紗,四王妃則戴著那個“大妃項鏈”。
四王妃幾次把頭伸出了窗外,左看右看,對窗外一切事物都充滿好奇和興趣,時爾招手,時爾驚呼,興奮的差一點就“翻身的農奴把歌唱”了。
這下可見了世麵了,東京城果然比洮州城熱鬧多了,四王妃一下就愛上了這座城市,她知道自己不是來旅遊的,而是來定居的。
一個連好感都沒有的城市,怎麽可能讓她購房置業,安心定居呢?
四王妃不知又見到什麽稀罕了,指著窗外一驚一乍的叫了起來:“姐姐們,快看。”
“四妹,你就不能安靜一下。”三王妃一邊說著,一邊好奇的順著四王妃的手指往窗外看去,她似乎沒發現什麽新奇的事件,不由的問道:“哪呢?”
四王妃手伸出窗外,“看,就是那個女人,長得可真醜,晚上出來一定會嚇死人。”
三王妃訕訕的收回了目光。
四王妃突然發現自己又說錯話了,趕緊捂上嘴。
大王妃表情嚴肅的說了一句:“四妹,把你的手拿回來。”
“幹什麽?”四王妃小心的問,不過還是乖乖的把窗外的手縮了回來。
四王妃現在很聽話,猶其聽大王妃的話,因為,大王妃是一位讓她尊敬的女人。
“哐!”的一聲,左邊的窗門被關住了,當四王妃把臉掉向另一邊的時候,“哐!”的一聲,右邊的窗門也被關住了。
趙佶頭戴冠冕,身著龍袍,腰係玉帶,足登雲履,龍姿翩躚,帝心飛揚。在他身邊伴駕的當然是一臉智慧的當朝宰相蔡京,在趙佶身後還站著的則是一臉深沉的大內總管楊戩。
趙佶坐在端門樓的禦座之上,向下頻頻揮手致意,端門下百姓也是向上拜舞,山呼萬歲,歡聲雷動,此起彼伏。
君臣互動,與民同樂,舉城歡騰,莫過於此。
在中層樓上,站列著自然是趙家的王族、各姓的公侯,還有三省六部的官員,禮部尚書宿元景和禮部侍郎當然在列。
在下層的位置上,則是由大宋禮賓官員陪伴的諸國使節,還有很多退而不休,上不去也下不來的官員也站在這一層,和遼國正使耶律大石、副使兀顏光,西夏國正使李至忠,還有回鶻、大理、高麗、吐蕃等國使者一同在樓上觀禮。
耶律大石和李至忠緊挨著,由上而下,縱目而望,隻見端門外大街上的大宋國老百姓,全城總動員,人來人往,熙熙攘攘,那叫摩肩接踵、人頭攢動,真是嗬氣成雲、揮汗成雨,簡直是人山人海。
耶律大石和李至忠互視一眼,不約而同讚歎了一句:“大宋的人可真多呀!”
就在這時,大街上一匹快馬疾馳而過,直奔端門而來,馬上一人在端門前不等停下,象隻燕子般從疾奔的馬上飛身而下,落地時一個蜻蜓三點水,三個起伏,穩穩的立在路邊,那匹馬這才止住步,抬蹄嘶鳴。
頓時引來山呼海嘯般的一陣叫好聲。那個人沒有停留,急急忙忙進了端門又登上樓梯,直到禦座前,跪倒行禮,高聲報道:“蕃王擾拶受降隊伍已經進城了。”
趙佶聽了,喜不自勝,龍顏大悅,他對著身邊的宰相蔡京說道:“擾拶進京,西蕃無憂了。”言畢,忍不住的哈哈大笑起來。
蔡京也是笑逐顏開,一臉喜悅,楊戩則是似笑非笑,皮笑而肉不笑。
東京汴梁城得勝門裏,一隻由五百騎兵護衛著四輛馬車組成的隊伍,緩緩馳來,這就是蕃王擾拶降宋的隊伍。
這隻大宋騎兵,無論是馬,還是人,全是精心挑選的,現在他們衣甲擦的鋥亮,鞍馬洗的刷白,個個精神抖擻,人人威武不屈,顯得兵強馬壯。
騎兵隊伍領頭一員戰將,頭頂銀盔,一身戎裝,騎一匹塞外青驄馬,佩著一柄青鋒劍。更是威風凜凜,相貌堂堂。這位將軍不是別人,正是童貫特派護送蕃王擾拶入京歸降、官拜捧日軍都指揮使的高俅。
四輛馬車每輛都是四駕馬,一名馬夫執鞭,一位官員押車。由先至後,一輛跟著一輛,馬車裏坐著的就是擾拶的一家人。
四輛馬車押車官員正是在洮州勝利完成“大姐說了算”行動任務的四位大內高手——“月字門”門主大姐如花,長老二姐似玉,長老三妹若雲,護法四妹含冰。
“月字門”四位大內高手凱旋而回,為人處事卻非常的低調,她們無一例外的進行了化妝,粘了須,變身為四位一點也不起眼普通大宋官員。
這也難怪,她們都是長期戰鬥在敵後的地下工作者,懂得利用各種“偽裝”來隱瞞身份。
蕃王擾拶和他的弟弟丁咓、兒子索朗三個人此時就坐在第一輛車內。
“人真多呀!”有點瘦弱的索朗的目光充滿了好奇,車窗外的一切——樓宇、人物、服裝,猶其是各式各樣的廣告牌,都讓他感到新奇。
威嚴的擾拶麵無表情,方口緊閉。
長得象個好人的丁咓很鎮定,他象是突然想起來什麽一樣,說道:“索朗,我想把‘飛花指’傳授給你。”
“真的?”索朗一臉的驚喜,他用目光征詢了一下擾拶的意見。
擾拶瞪了一眼丁咓,“你想幹什麽?”
丁咓笑了,他說道:“我看索朗這孩子,骨格精奇,是個練武的奇材,所以,我決定明天就把‘飛花指’傳授給他。”
“練武奇材?”擾拶咽回下句:“我怎麽沒發現。”
索朗興奮的說了一聲:“謝謝叔父。”
丁咓又對著擾拶說道:“大哥,你把‘流雲腳’也傳授給我侄子吧,他一定會比我們更有成就。”
“你就能裝好人!明天,他還有明天嗎?”擾拶心裏罵了一句,很不高興的說了一聲:“明天再說吧。”
車隊仍然在緩慢的前進著。
第二輛車上坐著擾拶的四位王妃。
大王妃臉上的刀疤還是那麽醒目,二王妃戴著一個眼罩,三王妃戴著一頂麵紗,四王妃則戴著那個“大妃項鏈”。
四王妃幾次把頭伸出了窗外,左看右看,對窗外一切事物都充滿好奇和興趣,時爾招手,時爾驚呼,興奮的差一點就“翻身的農奴把歌唱”了。
這下可見了世麵了,東京城果然比洮州城熱鬧多了,四王妃一下就愛上了這座城市,她知道自己不是來旅遊的,而是來定居的。
一個連好感都沒有的城市,怎麽可能讓她購房置業,安心定居呢?
四王妃不知又見到什麽稀罕了,指著窗外一驚一乍的叫了起來:“姐姐們,快看。”
“四妹,你就不能安靜一下。”三王妃一邊說著,一邊好奇的順著四王妃的手指往窗外看去,她似乎沒發現什麽新奇的事件,不由的問道:“哪呢?”
四王妃手伸出窗外,“看,就是那個女人,長得可真醜,晚上出來一定會嚇死人。”
三王妃訕訕的收回了目光。
四王妃突然發現自己又說錯話了,趕緊捂上嘴。
大王妃表情嚴肅的說了一句:“四妹,把你的手拿回來。”
“幹什麽?”四王妃小心的問,不過還是乖乖的把窗外的手縮了回來。
四王妃現在很聽話,猶其聽大王妃的話,因為,大王妃是一位讓她尊敬的女人。
“哐!”的一聲,左邊的窗門被關住了,當四王妃把臉掉向另一邊的時候,“哐!”的一聲,右邊的窗門也被關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