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個士兵挨軍棍的過程是這樣子的:
“報告長官,我發現了一群麻雀飛進城內。”士兵匯報。
“這群麻雀都落到哪了?”高俅問。
“都落到黃花庵裏的老梧桐樹上了。”
“有多少隻?”高俅又問。
“我數清楚了,一共是五十八隻。”說實話,這個士兵還是比較負責的,他情報工作做得相當紮實。
讓這位兵士沒想到高俅還有一個問題在等著他,高俅是這麽問的:“這群麻雀有多少隻公的,有多少隻母的呀?”
這個士兵當時就被問哭了,他抹著淚回答:“報告長官,我分不清楚麻雀的公母呀?”
“連公的母的都分不清楚,你的情報還有什麽價值,再加二十,打四十軍棍!”
於是,第三個士兵就這樣挨了四十棍子,皮開肉綻,直接昏了過去。
這之後,高俅派出去的士兵再沒人去管什麽麻雀了,就是看見也假裝沒看見,所以,也就沒有人再挨軍棍了。
大概在第三個士兵剛昏過去的同一時間,武勝軍節度觀察留後、湟州知州“鐵槍小王”王厚將軍抵達熙州後,到官署拜見童貫,童貫親自出衙門迎接,劉仲武、劉法陪同。
王厚一邊行禮,一邊笑哈哈的說道:“恭喜我的司空大哥、賀喜我的司空大哥!”
童貫連忙糾正了一句,“兄弟,你開什麽玩笑呢,哥哥還不是司空,我現在是檢校司空。”
王厚解釋,“所謂‘檢校司空’,當然是‘就是司空’的意思。”
童貫和劉仲武、劉法三個全笑噴了,原來“檢校司空”還可以這樣解釋呀,王厚臉皮可真夠厚的。
第四天清晨的時候,有一個便衣報告說黃花庵中飛出了一隻黑色的鴿子,因為不知道飛到哪了,差一點沒有報告。
“立即跟我去抓人,把裏邊所有的人都給我抓起來!不管是道士還是和尚。”高俅怒吼一聲。
黃花庵當然沒有什麽和尚和道士,隻有三個剃了光頭的尼姑,是老、中、青三結合,年紀老的是年紀大的師父,年紀大的是年紀小的師父,那個最年輕的小“師太”卻是這個庵的住持,法名“黃花”。
這三個師太立即被毫不留情的五花大綁摁倒在地。
高俅惡狠狠的問了一句:“你們誰是‘白鴿’?”
“我們是人,又不是禽獸,真心聽不懂你在說啥,什麽白鴿、黑鴿……黑貓、白貓,都是什麽呀?”“黃花”小師太沉著冷靜的回答。
“我知道你不會承認。”高俅冷“哼!”一聲,又怒喝一句,“帶走!”
“阿彌佗佛!我們可都是法外之身,出家修行之人,是不受俗法約束的。”老師太講道理。
“善哉!善哉!你們憑什麽抓我們,我們可是注冊僧人,受到法律保護的。”中年師太是質問。
“放開我們,貧尼要到衙門告你們去。”小師太最厲害,在威脅。
這些東西在高俅麵前都不好使,沒人和她們羅索了,她們被塞上嘴巴套進三個麻袋裏直接抗走了。
回到“王五客棧”高俅叫來了那三個挨了棍子的士兵,他先是用威脅的目光掃了他們一眼,然後說道:“交給你們一個任務。”
三個士兵又驚又怕,跪在地下連頭也不敢抬了,心裏直打鼓,“什麽任務呀?千萬別又和棍子有關呀。”
真是怕什麽就來什麽,高俅的交待的任務可沒有什麽好任務,全和棍子有關。
高俅“當啷!”一聲丟下一根棍子,說道:“三個師太交給你們了,給我狠狠的打!如果你們問不出來什麽,就準備接著挨棍子吧,這次是八十軍棍,你們能不能告訴我是打算完成任務呢,還是打算挨棍子呢?”
那三個人差點又哭了,他們一臉苦相,“我們保證完成任務。”
黃花庵的尼姑落到這三個人手裏還有個好呀,“王五客棧”這一天,哭爹喊娘的慘叫聲響個不停,一直到了黃昏時候才徹底停了下來。
熙州“一品堂”的一位“白鴿”副堂主“黃雀”身份暴露,就是黃花庵的那個小師太。
不能不說,小師太的抗打擊能力相當強,棍子打折三根都沒讓她說出什麽,可惜的是,審問她的那三個挨過棍子又怕再挨棍子的“禽獸”最終扒光了她的衣服之後,她在一瞬間崩潰了。
小師太還是個“大閨女”呢,要不怎麽會起個“黃花”的法號呢,她死都不怕,但不能臨死前被玷汙了自己的清白。
那時候的貞節烈女咋就那麽多呀!
“黃花”……噢!對了叫“黃雀”才對,她把什麽都交待了,所有關於“一品堂”的秘密全部交待出來了,其實她知道的很有限,她這個堂口加上她一共隻有三個人,就是這三個“師太”。
那倆個歲數更大更老一點的師太,甚至都是頭一次聽說“一品堂”這個詞,不過,她們的確接受了“黃花”住持安排下來的很多任務,她們根本就沒想到自己還有幸成為“白鴿”堂的一名在冊“特務”,這下好了,全部落網。
既便高俅知道“黃雀”的身份後,也沒有挖出更多有價值的情報,關於“白鴿”,“黃雀”甚至連的她麵都沒見過,她們之間傳遞消息和接受命令全靠鴿子進行的。
如果非要有一條情報顯得很重要,就是“白鴿”放飛的鴿子是白顏色的,其他人放飛的鴿子是黑顏色或者灰顏色的。
得不到有價值的情報不重要,重要的“黃雀”是“一品堂”的人,而且還是一位“白鴿堂”的副堂主,這就夠了,高俅立即將調查成果報告給了童貫。
高俅匯報到最後,無限惋惜的說了一句:“可惜沒抓到‘白鴿’,‘白鴿’不是胖嫂就是王五,或者倆者都是,現在可能是個拄著個拐棍的老太婆,甚至……有可能還是其它什麽人,這家夥會易容,而且……可能真得還會飛。”
成功破獲西夏“一品堂”潛伏多年的一個“特務組織”,這在大宋曆史上都是頭一次,這讓童貫喜出望外,他親切的拍著他的肩膀說了一句:“兄弟,你又立功了。”
“報告長官,我發現了一群麻雀飛進城內。”士兵匯報。
“這群麻雀都落到哪了?”高俅問。
“都落到黃花庵裏的老梧桐樹上了。”
“有多少隻?”高俅又問。
“我數清楚了,一共是五十八隻。”說實話,這個士兵還是比較負責的,他情報工作做得相當紮實。
讓這位兵士沒想到高俅還有一個問題在等著他,高俅是這麽問的:“這群麻雀有多少隻公的,有多少隻母的呀?”
這個士兵當時就被問哭了,他抹著淚回答:“報告長官,我分不清楚麻雀的公母呀?”
“連公的母的都分不清楚,你的情報還有什麽價值,再加二十,打四十軍棍!”
於是,第三個士兵就這樣挨了四十棍子,皮開肉綻,直接昏了過去。
這之後,高俅派出去的士兵再沒人去管什麽麻雀了,就是看見也假裝沒看見,所以,也就沒有人再挨軍棍了。
大概在第三個士兵剛昏過去的同一時間,武勝軍節度觀察留後、湟州知州“鐵槍小王”王厚將軍抵達熙州後,到官署拜見童貫,童貫親自出衙門迎接,劉仲武、劉法陪同。
王厚一邊行禮,一邊笑哈哈的說道:“恭喜我的司空大哥、賀喜我的司空大哥!”
童貫連忙糾正了一句,“兄弟,你開什麽玩笑呢,哥哥還不是司空,我現在是檢校司空。”
王厚解釋,“所謂‘檢校司空’,當然是‘就是司空’的意思。”
童貫和劉仲武、劉法三個全笑噴了,原來“檢校司空”還可以這樣解釋呀,王厚臉皮可真夠厚的。
第四天清晨的時候,有一個便衣報告說黃花庵中飛出了一隻黑色的鴿子,因為不知道飛到哪了,差一點沒有報告。
“立即跟我去抓人,把裏邊所有的人都給我抓起來!不管是道士還是和尚。”高俅怒吼一聲。
黃花庵當然沒有什麽和尚和道士,隻有三個剃了光頭的尼姑,是老、中、青三結合,年紀老的是年紀大的師父,年紀大的是年紀小的師父,那個最年輕的小“師太”卻是這個庵的住持,法名“黃花”。
這三個師太立即被毫不留情的五花大綁摁倒在地。
高俅惡狠狠的問了一句:“你們誰是‘白鴿’?”
“我們是人,又不是禽獸,真心聽不懂你在說啥,什麽白鴿、黑鴿……黑貓、白貓,都是什麽呀?”“黃花”小師太沉著冷靜的回答。
“我知道你不會承認。”高俅冷“哼!”一聲,又怒喝一句,“帶走!”
“阿彌佗佛!我們可都是法外之身,出家修行之人,是不受俗法約束的。”老師太講道理。
“善哉!善哉!你們憑什麽抓我們,我們可是注冊僧人,受到法律保護的。”中年師太是質問。
“放開我們,貧尼要到衙門告你們去。”小師太最厲害,在威脅。
這些東西在高俅麵前都不好使,沒人和她們羅索了,她們被塞上嘴巴套進三個麻袋裏直接抗走了。
回到“王五客棧”高俅叫來了那三個挨了棍子的士兵,他先是用威脅的目光掃了他們一眼,然後說道:“交給你們一個任務。”
三個士兵又驚又怕,跪在地下連頭也不敢抬了,心裏直打鼓,“什麽任務呀?千萬別又和棍子有關呀。”
真是怕什麽就來什麽,高俅的交待的任務可沒有什麽好任務,全和棍子有關。
高俅“當啷!”一聲丟下一根棍子,說道:“三個師太交給你們了,給我狠狠的打!如果你們問不出來什麽,就準備接著挨棍子吧,這次是八十軍棍,你們能不能告訴我是打算完成任務呢,還是打算挨棍子呢?”
那三個人差點又哭了,他們一臉苦相,“我們保證完成任務。”
黃花庵的尼姑落到這三個人手裏還有個好呀,“王五客棧”這一天,哭爹喊娘的慘叫聲響個不停,一直到了黃昏時候才徹底停了下來。
熙州“一品堂”的一位“白鴿”副堂主“黃雀”身份暴露,就是黃花庵的那個小師太。
不能不說,小師太的抗打擊能力相當強,棍子打折三根都沒讓她說出什麽,可惜的是,審問她的那三個挨過棍子又怕再挨棍子的“禽獸”最終扒光了她的衣服之後,她在一瞬間崩潰了。
小師太還是個“大閨女”呢,要不怎麽會起個“黃花”的法號呢,她死都不怕,但不能臨死前被玷汙了自己的清白。
那時候的貞節烈女咋就那麽多呀!
“黃花”……噢!對了叫“黃雀”才對,她把什麽都交待了,所有關於“一品堂”的秘密全部交待出來了,其實她知道的很有限,她這個堂口加上她一共隻有三個人,就是這三個“師太”。
那倆個歲數更大更老一點的師太,甚至都是頭一次聽說“一品堂”這個詞,不過,她們的確接受了“黃花”住持安排下來的很多任務,她們根本就沒想到自己還有幸成為“白鴿”堂的一名在冊“特務”,這下好了,全部落網。
既便高俅知道“黃雀”的身份後,也沒有挖出更多有價值的情報,關於“白鴿”,“黃雀”甚至連的她麵都沒見過,她們之間傳遞消息和接受命令全靠鴿子進行的。
如果非要有一條情報顯得很重要,就是“白鴿”放飛的鴿子是白顏色的,其他人放飛的鴿子是黑顏色或者灰顏色的。
得不到有價值的情報不重要,重要的“黃雀”是“一品堂”的人,而且還是一位“白鴿堂”的副堂主,這就夠了,高俅立即將調查成果報告給了童貫。
高俅匯報到最後,無限惋惜的說了一句:“可惜沒抓到‘白鴿’,‘白鴿’不是胖嫂就是王五,或者倆者都是,現在可能是個拄著個拐棍的老太婆,甚至……有可能還是其它什麽人,這家夥會易容,而且……可能真得還會飛。”
成功破獲西夏“一品堂”潛伏多年的一個“特務組織”,這在大宋曆史上都是頭一次,這讓童貫喜出望外,他親切的拍著他的肩膀說了一句:“兄弟,你又立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