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繼遷對西夏最大的功績就是挽救了西夏,挽救了老李家,用“挽狂瀾於既倒,扶大廈之將傾”來形容他一點也不過份。


    李繼遷的時代,夏屬地還叫“定難軍”,在名義上是歸大宋統治的,當時的領導人是李繼遷的族兄李繼捧,他是定難軍節度使。


    李繼捧是個務虛的人,他一定被大宋開國宰相太師趙普的許諾衝昏了頭腦,他覺得當個軍閥割據一方,不符合曆史發展的潮流和趨勢,國家的統一、民族的融合才是大勢所趨,人心所向。


    李繼捧毅然決然帶著唐僖宗賜給祖先拓拔思恭的丹書鐵券,還有夏、綏、銀、宥、靜五州領地入闕投降。


    當時宋國已經產生了第二代國家領導人,是太宗皇帝趙光義,那個人是個好大喜功又有腦子的人,“削藩鎮之權”一直就是大宋建國後的一項基本國策,現在天上突然掉下來這麽一大塊“陷餅”,他欣然接受了李繼捧的投降。


    白給的會不要?隻有沒腦子的人才會不要。


    投桃報李,太宗皇帝趙光義對李繼捧也非常的慷慨大方,厚賞白金千兩、帛千匹、錢百萬——大宋建國初期的錢可比徽宗天子趙佶這個時期的錢要值錢的多的多。


    趙光義賜李繼捧姓趙,名保忠,授彰德軍節度使,之後,大宴群臣。


    大宋朝廷一片歡呼雀躍,大臣們齊聲高讚,“偉大光榮地、英明神武地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舉國歡慶,以為西北太平可期,以為天下太平可期。


    曆史總是在最關鍵的時候會出現一個最關鍵的人物,這個人一定可以改變曆史的進程,能改變曆史進程的人,通常被稱之為偉人。


    這個人本來應當是李繼捧,他肯定會因為獻降夏地被載入史冊。


    那時候,大宋將有望統一西北,宋軍將不會缺馬,曆史進程以後都會改寫,李繼捧毫無疑問的是這出大戲的主角,可惜,他不是。


    在這個曆史節點,出現了另一位更加重要的人物,他改變了李繼捧和趙光義所做出的一切努力,讓他們的所有努力付之東流,就象曇花一現,恍如南柯一夢,這個人就是李繼遷。


    如果曆史上沒有李繼遷這個人,肯定不會有西夏國了,也許連李自成這個人都不會有了,一個人能影響到五百年後的曆史,可見這個人的影響有多巨大。


    不過,曆史是不會出現也許的,曆史是指已經發生了並被載入史冊中的事情,曆史就是曆史。


    李繼遷敏銳的看出李繼捧這種投降主義路線的危害性,傳承百餘年的夏地,將歸於他人之手,到時候將任人宰割,亡國滅種,為期不遠。


    李繼遷是個務實的人,他認為土地是根本,我人雖然可以跟你改姓趙,但土地絕不能跟你也姓趙。


    根本一丟,如同無源之水,無本之木。就會變成牆頭茅草,任風飛揚;水上浮萍,隨波逐流。


    李繼遷沒有投降,也沒有坐視不管,他選擇中途逃回故地,他不是要做一個簡單的逃亡者,他誌存高遠,心胸開闊,忍辱負重,臨危受命,他發誓要奪回祖宗留下的屬於他們老李家的土地。


    李繼遷這個人的所作所為,按現在的說法他屬於典型的一個民族分裂分子。


    李繼遷和大宋鬥,他的力量差得遠呢,除了他是拓拔思恭的後代,敢於拚命鬥狠留下一點點小威望以外,那陣子他什麽都沒有,於是,他向大遼國表示臣服。


    李繼遷是個聰明人,和每一個聰明人一樣,當自己力量不足的時候,就會尋求外部力量幫助,這叫“借力”。


    當時大遼國的國家領導人是遼聖宗耶律隆緒,耶律隆緒也是一位比較特殊的皇帝,他創造了倆項曆史,一是親政時間最晚——在位二十八年後才正式親政,二是大遼國在位時間最長,他當了五十年的皇帝。


    既使這樣,耶律隆緒還是沒有他媽蕭太後有名。


    蕭太後就是那位害得楊家將滿門盡是忠烈一家子全是寡婦的遼國最著名的女人蕭燕燕,所有知道楊家將的人都知道有那麽個女人。


    李繼遷取得了遼國人的信任,他被遼國聖宗皇帝耶律隆緒授予定難軍節度使、夏銀綏宥靜五州觀察使、都督夏州諸軍事,並如願以償的娶到大遼國的義成公主耶律汀。


    李繼遷可不是一個無能之輩,他弓馬嫻熟,機智勇敢,經過艱苦卓絕的英勇奮戰,屢戰屢敗,屢敗屢戰,在關鍵的時刻大敗宋軍,最終逼迫大宋割還了銀、夏五州——是“割還”不是“割讓”,李繼遷收回了祖業,完成了西夏轉危為安的曆史轉變。


    之後,李繼遷被遼國聖宗皇帝耶律隆緒封為夏國王,成為西夏曆史上第一位夏王。


    李繼遷的一生是戰鬥的一生,是勇敢的一生,是光輝的一生。他戎馬一生,他喜歡刀頭舔血、喊殺震天的戰鬥場麵,最終李繼遷在與吐蕃的平涼之戰中左眼中箭,傷重不治而亡。


    李繼遷是戰死的,一個真正的戰士,最後會死於戰場之上。


    李繼遷死後葬於西夏王陵,李元昊建國稱帝後,追諡李繼遷為神武皇帝,廟號太祖,陵墓為裕陵。


    五百年後,李自成……,算了,還是別提他了吧,說農民不是農民,說皇帝還那麽短命。


    每一個太祖皇帝都會有非同一般的故事,他的經曆絕不會從平庸開始,又結束於平庸,看看李繼遷就知道了,他絕對不是一位平庸的人。


    李繼遷在西夏曆史上,無疑是一位偉大的人。


    .


    李乾順的目光緩緩轉移,他的目光又落在了太宗皇帝李德明的聖像上麵。


    太宗皇帝李德明是一位承前啟後,繼往開來,發揚光大的一位君主。


    李德明的時代西夏已經做大了,“尾大不掉”就是形容類似於西夏這種比較特殊的情況的。


    大宋拿西夏沒有更好的辦法對付,除了戰就是和。


    大宋當時的第三代國家領導人是真宗皇帝趙恒,他是一位有些懦弱,喜歡詩文,追求和平的皇帝,就象對待遼國一樣,對待西夏他也選擇了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水滸之星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西夏古獸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西夏古獸並收藏水滸之星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