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季總在輪回,嚴冬過後必是溫暖的春天。
筱雨撩開厚重的門簾往外望去,臉上露出一個欣喜的笑容來:“最近天兒越來越暖起來了,再過段日子,積雪也要融化了吧?春天也快要來了。”
正努力練習著針線的羅氏聞言笑道:“是啊,等開了春,又有得忙了。”
筱雨不懂農事,等開了春,歸他們姐弟的田產多半也要賃出去讓別人租種。
想到這兒筱雨遲疑了一下,問羅氏道:“三嬸,三叔忙得過去嗎?要是忙得過來,除了你們的田以外,我那份也讓三叔給種了吧?大家平常怎麽算就怎麽算,也省得我再尋別人租種了。”
羅氏忙不迭點頭道:“你三叔忙得過來,他還正說呢,覺得田少了不夠他伺候。”
羅氏和秦招壽早就想跟筱雨提這個事,倒是筱雨先開了這個口。
秦家分家之後,秦招壽分得的田地的確要比沒分家前種的田地要少得多。往年靠著秦招福兄弟三個和秦斧伺候全部的田地,四個人都還覺得綽綽有餘,現在分出其中四分之一給他,就麵積上來說,的確還不夠秦招壽看的。
羅氏爽快答應下來,筱雨便也算是擱下了一樁心事。
筱雨回了屋裏,戴上暖耳湊過去看初霽。自那日去鎮上醫館後回來幾天,謝明琛托人給她帶了一本《草藥本誌》,是圖文注解的入門草藥書,毫無疑問這是給初霽帶的。開了春初霽就要去謝家醫館學本事,這本書顯然是給初霽打基礎用的。
筱雨自然是感念謝明琛想得周到細致,初霽就更不用說了,當知道這是謝明琛給他的書之後,初霽就將書看做寶貝似的,輕易不給人。就連筱雨想要摸一摸,初霽都一臉糾結地望著她,一副生怕她把書給摸壞掉的樣子,讓筱雨忍俊不禁。
於是接下來的冬天,初霽就變成了一個“書呆子”,每日裏多半的時間都是在看那本《草藥本誌》,任誰看了都要誇他“手不釋卷”。
因為是圖文注解的,上麵的圖和文字筱雨相信初霽已經牢牢印在腦海裏了,隻不過這孩子並不識字,並不知道書上講的是什麽。
他就這樣看了一個月,好像是反複地背誦和溫習過之後,終於有一天找上了筱雨,輕扯了她的衣擺說:“姐姐,教我。”
他拿著那本《草藥本誌》,清澈明亮的眼睛望著筱雨,直讓筱雨心軟到了骨子裏。
有事情做,這個冬天便極好打發時間了。筱雨教初霽認字識藥材,潔霜就在一邊待著乖乖做針線。羅氏忙活家務事,閑下來了便跟潔霜取取經,也學著精進自己的繡技。大牛小牛兩兄弟帶著長虹玩兒,小泥巴則是在幾人懷裏不斷倒手。
而作為這個家裏唯一的成年男丁秦招壽,他倒顯得無聊許多,每日做得最多的活便是鏟雪。他曾跟筱雨提過能不能趁著這會兒沒事修幾個隔間,等開了春喂牲畜什麽的,筱雨倒是同意了,但他提過之後又沒下文了。
筱雨家中從前隻養過雞,家中畢竟隻有宋氏一人,煮家裏的吃食便已經很困難了,更別提還要為那些牲畜備糧。後來秦招祿和宋氏失蹤了,家裏僅存的幾隻雞也都被秦招福和陳氏給劃拉了去。
筱雨倒是很希望能養些家禽家畜,秦招壽提過之後她就等著秦招壽動工,可幾天後秦招壽卻還是一點行動都沒有。
“三叔,你不是說要修幾隔間喂牲畜嗎?”筱雨覺得奇怪,便問秦招壽道:“這幾天天氣都不錯的,三叔你怎麽還沒動工?”
羅氏也疑惑地望向秦招壽,她是第一次聽說這件事。
秦招壽長長歎了口氣,道:“三叔想了想,這事兒還是算了吧。修隔間倒是不妨事兒,我一個人就行,可要買那些牲畜苗子,可要花好大些錢。三叔三嬸是拿不出這麽些錢來的,筱雨你好不容易才攢這些錢,還是留著的好,別就都給花光了。今年冬天過得是不錯,可也要防著今後吃了上頓沒下頓……這事兒還是緩緩吧。”
羅氏動了下嘴皮子,徒然歎了口氣,想來也是覺得白有那麽多空地,卻不養牲畜有些可惜。
筱雨則是笑了聲,說:“三叔不用替我省著,再說現在不是還沒到買牲畜苗子的時候嗎?三叔盡管把地方給飭出來,等開了春,牲畜苗子子咱們一定給買上。”
秦招壽和羅氏都朝筱雨望去,兩人眼裏都帶了點兒希冀。
沒分家前秦家也是養了好幾種牲畜的,如今家裏沒點兒雞鳴豬哄的,的確讓秦招壽和羅氏不習慣。“六畜興旺”這個詞並不是白說的,家裏有養家禽家畜,瞧著也覺得是日子過得紅火的表現。撇開拿禽畜賣錢的因素,這也著實是一個盼頭。
“就這麽說定了,三叔你閑著沒事就拾掇吧。左右這片的空地也多,圈多大塊地兒也沒人管。”筱雨比劃了兩下,道:“也省得三嬸天天嘮叨說你不做事兒了。”
秦招壽頓時尷尬一笑,點了個頭說:“既然筱雨你這樣說了,那三叔也沒什麽好顧慮的,等會兒三叔就瞧瞧地方把地皮給劃出來。”
筱雨在秦家村的生活,仍舊在有條不紊地進行中。
同樣的時間,大晉京城。
午時剛過,楚老公爺方用過晚膳,大老爺和二老爺一左一右地伺候著他回房休息了。丫鬟婆子長隨小廝們氣都不敢喘大聲,規規矩矩地該做什麽做什麽。
大夫人邱氏和二夫人邢氏半蹲著,餘光注意著楚老公爺走出她們的視線,方才一個賽一個端莊地站起身,各自的貼身丫鬟識趣地挨了上來站在一邊,好像旁邊多站一個人氣勢就高一層似的。
邱氏言笑晏晏:“聽說弟妹你娘家堂妹給曾將軍添了麟兒,真是可喜可賀啊。我這兒備了份兒薄禮,弟妹到時候幫我捎帶去曾家吧。”
邢氏儀態萬方地微微一笑,輕言細語地道:“大嫂真客氣,我先替我堂妹謝過大嫂了。哎,說起來那也是她的福氣和運氣,曾將軍都已花甲之年了,我堂妹還能給曾將軍添個兒子,也是我邢家有福。”
邱氏臉上的笑便有些掛不住了,但她到底還是維持著笑臉,說:“說的正是。”
邢氏倒又是微微歎了一聲,同情地看向邱氏:“話說回來,大嫂和小姑還是互相冷著對方嗎?小姑這來京城也快半年的時間了,依我看啊,大嫂還是別跟小姑僵著了。陳年舊事,何必掛在心上呢,說到底咱們也是一家人不是。”
“……說的是。”
邱氏僵硬地回了一句,借口自己院裏還有些瑣碎事要處理,結束了和邢氏的對話。
邢氏微笑著目送邱氏離開,等人不見了,方才眉毛一挑,歪頭瞅向沒什麽存在感的三夫人顏氏,笑道:“三弟妹覺得我說得在不在理?”
顏氏點了個頭,淡笑道:“二嫂說的是,小姑來京半年,除了來家幾次陪著父親吃飯閑聊,便再也沒上門過。都是自家親兄妹,不用鬧得那麽僵。”
邢氏滿意地頷首,輕咳一聲說:“三弟那兒還要三弟妹你照顧著,我就不跟你多說了。一會兒我還要去曾府看望我堂妹。”
顏氏笑道:“二嫂盡管去吧,我也備了份薄禮,已經讓碧秋捎給玉翠了。”
邢氏更加滿意顏氏的“上道”,說:“成,那我待會兒問玉翠要禮單。我這便去了,三弟妹你忙吧。”
顏氏起身目送邢氏離開,方才施施然地離了座。一邊候著的碧秋趕了上來落後她半個身位,隨著她一同回院子。
主仆二人說話十分小聲。
“曾家那邊的反應,你可打聽清楚了?”顏氏麵上帶笑,聲音卻有些冷:“二房最近因著這事兒可十分囂張啊……”
曾家雖然不是什麽公爵家族,但曾家權勢滔天,在大晉的地位可謂以說是如日中天。曾家靠軍功上位,單看曾家能擁有一支獨立於皇家的“曾家軍”,便可知道曾家的勢力到了何種地步。
二夫人邢氏的堂妹因貌美被曾家掌家人曾將軍納入府裏做姨娘,二人相差三十多歲的年紀,花甲之年的曾將軍竟然老來得子,這自然是讓曾將軍欣喜若狂的事情這標誌著曾將軍還老當益壯呢!
曾將軍高興了,功臣邢姨娘自然是受寵非常,風頭正盛。邢家這門“親家”也是沾光不少,邢氏自然也因為娘家的厲害而挺直了腰杆子。正所謂,一人得道,雞犬升天,大抵就是這個意思了。
碧秋眼神也沒挪開,淡笑著小聲回答顏氏道:“曾將軍自然高興,不過也就曾將軍高興罷了。一介庶子,還是個奶娃娃,能否平安長大還未知。二夫人張狂地過早了。”曾將軍的正妻、妾房,還有已有的嫡子庶子,不見得也為曾將軍新添一子高興。
顏氏掩嘴輕笑一聲,搖了搖頭:“她得意的可不止她堂妹爭氣這件事。小姑明顯疏遠大房,親近二房,二房手裏握著的砝碼可就更多了。”
碧秋低聲應了聲:“是。”
“父親自入冬時害了場病,身體是一日不如一日了。”顏氏略有些憂心:“就怕父親撐不下去。”
這話碧秋不好隨便應聲,便也隻能緘默。
顏氏低語:“也不知道兒什麽時候才能回來……”
筱雨撩開厚重的門簾往外望去,臉上露出一個欣喜的笑容來:“最近天兒越來越暖起來了,再過段日子,積雪也要融化了吧?春天也快要來了。”
正努力練習著針線的羅氏聞言笑道:“是啊,等開了春,又有得忙了。”
筱雨不懂農事,等開了春,歸他們姐弟的田產多半也要賃出去讓別人租種。
想到這兒筱雨遲疑了一下,問羅氏道:“三嬸,三叔忙得過去嗎?要是忙得過來,除了你們的田以外,我那份也讓三叔給種了吧?大家平常怎麽算就怎麽算,也省得我再尋別人租種了。”
羅氏忙不迭點頭道:“你三叔忙得過來,他還正說呢,覺得田少了不夠他伺候。”
羅氏和秦招壽早就想跟筱雨提這個事,倒是筱雨先開了這個口。
秦家分家之後,秦招壽分得的田地的確要比沒分家前種的田地要少得多。往年靠著秦招福兄弟三個和秦斧伺候全部的田地,四個人都還覺得綽綽有餘,現在分出其中四分之一給他,就麵積上來說,的確還不夠秦招壽看的。
羅氏爽快答應下來,筱雨便也算是擱下了一樁心事。
筱雨回了屋裏,戴上暖耳湊過去看初霽。自那日去鎮上醫館後回來幾天,謝明琛托人給她帶了一本《草藥本誌》,是圖文注解的入門草藥書,毫無疑問這是給初霽帶的。開了春初霽就要去謝家醫館學本事,這本書顯然是給初霽打基礎用的。
筱雨自然是感念謝明琛想得周到細致,初霽就更不用說了,當知道這是謝明琛給他的書之後,初霽就將書看做寶貝似的,輕易不給人。就連筱雨想要摸一摸,初霽都一臉糾結地望著她,一副生怕她把書給摸壞掉的樣子,讓筱雨忍俊不禁。
於是接下來的冬天,初霽就變成了一個“書呆子”,每日裏多半的時間都是在看那本《草藥本誌》,任誰看了都要誇他“手不釋卷”。
因為是圖文注解的,上麵的圖和文字筱雨相信初霽已經牢牢印在腦海裏了,隻不過這孩子並不識字,並不知道書上講的是什麽。
他就這樣看了一個月,好像是反複地背誦和溫習過之後,終於有一天找上了筱雨,輕扯了她的衣擺說:“姐姐,教我。”
他拿著那本《草藥本誌》,清澈明亮的眼睛望著筱雨,直讓筱雨心軟到了骨子裏。
有事情做,這個冬天便極好打發時間了。筱雨教初霽認字識藥材,潔霜就在一邊待著乖乖做針線。羅氏忙活家務事,閑下來了便跟潔霜取取經,也學著精進自己的繡技。大牛小牛兩兄弟帶著長虹玩兒,小泥巴則是在幾人懷裏不斷倒手。
而作為這個家裏唯一的成年男丁秦招壽,他倒顯得無聊許多,每日做得最多的活便是鏟雪。他曾跟筱雨提過能不能趁著這會兒沒事修幾個隔間,等開了春喂牲畜什麽的,筱雨倒是同意了,但他提過之後又沒下文了。
筱雨家中從前隻養過雞,家中畢竟隻有宋氏一人,煮家裏的吃食便已經很困難了,更別提還要為那些牲畜備糧。後來秦招祿和宋氏失蹤了,家裏僅存的幾隻雞也都被秦招福和陳氏給劃拉了去。
筱雨倒是很希望能養些家禽家畜,秦招壽提過之後她就等著秦招壽動工,可幾天後秦招壽卻還是一點行動都沒有。
“三叔,你不是說要修幾隔間喂牲畜嗎?”筱雨覺得奇怪,便問秦招壽道:“這幾天天氣都不錯的,三叔你怎麽還沒動工?”
羅氏也疑惑地望向秦招壽,她是第一次聽說這件事。
秦招壽長長歎了口氣,道:“三叔想了想,這事兒還是算了吧。修隔間倒是不妨事兒,我一個人就行,可要買那些牲畜苗子,可要花好大些錢。三叔三嬸是拿不出這麽些錢來的,筱雨你好不容易才攢這些錢,還是留著的好,別就都給花光了。今年冬天過得是不錯,可也要防著今後吃了上頓沒下頓……這事兒還是緩緩吧。”
羅氏動了下嘴皮子,徒然歎了口氣,想來也是覺得白有那麽多空地,卻不養牲畜有些可惜。
筱雨則是笑了聲,說:“三叔不用替我省著,再說現在不是還沒到買牲畜苗子的時候嗎?三叔盡管把地方給飭出來,等開了春,牲畜苗子子咱們一定給買上。”
秦招壽和羅氏都朝筱雨望去,兩人眼裏都帶了點兒希冀。
沒分家前秦家也是養了好幾種牲畜的,如今家裏沒點兒雞鳴豬哄的,的確讓秦招壽和羅氏不習慣。“六畜興旺”這個詞並不是白說的,家裏有養家禽家畜,瞧著也覺得是日子過得紅火的表現。撇開拿禽畜賣錢的因素,這也著實是一個盼頭。
“就這麽說定了,三叔你閑著沒事就拾掇吧。左右這片的空地也多,圈多大塊地兒也沒人管。”筱雨比劃了兩下,道:“也省得三嬸天天嘮叨說你不做事兒了。”
秦招壽頓時尷尬一笑,點了個頭說:“既然筱雨你這樣說了,那三叔也沒什麽好顧慮的,等會兒三叔就瞧瞧地方把地皮給劃出來。”
筱雨在秦家村的生活,仍舊在有條不紊地進行中。
同樣的時間,大晉京城。
午時剛過,楚老公爺方用過晚膳,大老爺和二老爺一左一右地伺候著他回房休息了。丫鬟婆子長隨小廝們氣都不敢喘大聲,規規矩矩地該做什麽做什麽。
大夫人邱氏和二夫人邢氏半蹲著,餘光注意著楚老公爺走出她們的視線,方才一個賽一個端莊地站起身,各自的貼身丫鬟識趣地挨了上來站在一邊,好像旁邊多站一個人氣勢就高一層似的。
邱氏言笑晏晏:“聽說弟妹你娘家堂妹給曾將軍添了麟兒,真是可喜可賀啊。我這兒備了份兒薄禮,弟妹到時候幫我捎帶去曾家吧。”
邢氏儀態萬方地微微一笑,輕言細語地道:“大嫂真客氣,我先替我堂妹謝過大嫂了。哎,說起來那也是她的福氣和運氣,曾將軍都已花甲之年了,我堂妹還能給曾將軍添個兒子,也是我邢家有福。”
邱氏臉上的笑便有些掛不住了,但她到底還是維持著笑臉,說:“說的正是。”
邢氏倒又是微微歎了一聲,同情地看向邱氏:“話說回來,大嫂和小姑還是互相冷著對方嗎?小姑這來京城也快半年的時間了,依我看啊,大嫂還是別跟小姑僵著了。陳年舊事,何必掛在心上呢,說到底咱們也是一家人不是。”
“……說的是。”
邱氏僵硬地回了一句,借口自己院裏還有些瑣碎事要處理,結束了和邢氏的對話。
邢氏微笑著目送邱氏離開,等人不見了,方才眉毛一挑,歪頭瞅向沒什麽存在感的三夫人顏氏,笑道:“三弟妹覺得我說得在不在理?”
顏氏點了個頭,淡笑道:“二嫂說的是,小姑來京半年,除了來家幾次陪著父親吃飯閑聊,便再也沒上門過。都是自家親兄妹,不用鬧得那麽僵。”
邢氏滿意地頷首,輕咳一聲說:“三弟那兒還要三弟妹你照顧著,我就不跟你多說了。一會兒我還要去曾府看望我堂妹。”
顏氏笑道:“二嫂盡管去吧,我也備了份薄禮,已經讓碧秋捎給玉翠了。”
邢氏更加滿意顏氏的“上道”,說:“成,那我待會兒問玉翠要禮單。我這便去了,三弟妹你忙吧。”
顏氏起身目送邢氏離開,方才施施然地離了座。一邊候著的碧秋趕了上來落後她半個身位,隨著她一同回院子。
主仆二人說話十分小聲。
“曾家那邊的反應,你可打聽清楚了?”顏氏麵上帶笑,聲音卻有些冷:“二房最近因著這事兒可十分囂張啊……”
曾家雖然不是什麽公爵家族,但曾家權勢滔天,在大晉的地位可謂以說是如日中天。曾家靠軍功上位,單看曾家能擁有一支獨立於皇家的“曾家軍”,便可知道曾家的勢力到了何種地步。
二夫人邢氏的堂妹因貌美被曾家掌家人曾將軍納入府裏做姨娘,二人相差三十多歲的年紀,花甲之年的曾將軍竟然老來得子,這自然是讓曾將軍欣喜若狂的事情這標誌著曾將軍還老當益壯呢!
曾將軍高興了,功臣邢姨娘自然是受寵非常,風頭正盛。邢家這門“親家”也是沾光不少,邢氏自然也因為娘家的厲害而挺直了腰杆子。正所謂,一人得道,雞犬升天,大抵就是這個意思了。
碧秋眼神也沒挪開,淡笑著小聲回答顏氏道:“曾將軍自然高興,不過也就曾將軍高興罷了。一介庶子,還是個奶娃娃,能否平安長大還未知。二夫人張狂地過早了。”曾將軍的正妻、妾房,還有已有的嫡子庶子,不見得也為曾將軍新添一子高興。
顏氏掩嘴輕笑一聲,搖了搖頭:“她得意的可不止她堂妹爭氣這件事。小姑明顯疏遠大房,親近二房,二房手裏握著的砝碼可就更多了。”
碧秋低聲應了聲:“是。”
“父親自入冬時害了場病,身體是一日不如一日了。”顏氏略有些憂心:“就怕父親撐不下去。”
這話碧秋不好隨便應聲,便也隻能緘默。
顏氏低語:“也不知道兒什麽時候才能回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