筱雨從來沒有在意過李明德家中之事,雖然也通過李明德與餘初的好友關係,和餘初曾經提及李明德的隻言片語而猜測過李明德也是個有故事的人,但乍一聽人說李明德是“無父無母的單身漢子”,筱雨又覺得有些心酸。
謝過那位婦人,筱雨便依著她說的,去了巷口幾家人,挨家詢問李明德的去向。誰知走了五家,五家都是說跟李明德從來沒有什麽交集。
隻有個一瘸一拐的老太婆聽得筱雨問那李姓後生,點頭稱讚說:“那後生是個好的,那日我老太婆跌倒了,坐在半道上挪不動步,還是那後生送我去醫館瞧傷,還替我老太婆出了銀錢,最後還一路把我老太婆給送回來,我給他銀錢他也不收,真是個好後生。”
筱雨已經問了幾家,都說隻知道那邊有個獨身住著的李姓漢子,卻從沒有跟他有過來往,這會兒聽見這位老人說的話,筱雨當然非常高興,趁熱打鐵地問道:“婆婆,那您知道他去哪兒了嗎?”
老太婆“啊”了一聲,說:“他搬走了?”
筱雨頓感一盆涼水當頭澆下,對著老太婆無奈地笑了笑,道:“是啊,搬走了。”
老太婆歎口氣:“也是,住這些屋子怕是也要好些銀錢,他又沒個正經活計……”
筱雨哭笑不得地打斷老太婆,道:“婆婆,李大哥是有正當活計做的,您怎麽說他似乎遊手好閑似的……”
老太婆點頭道:“他是個好後生,但也的確遊手好閑的啊,每日早出晚歸,也沒見他有什麽進項,家裏啥東西都不添,空著手去,空著手回來。要不是日子過不下去,怎麽會就住了這沒多長時日就又搬走了?哎,老太婆我還該把他幫我付的那些銀錢還給他,這後生沒銀錢也不說跟來跟我老太婆要……”
老人家一說起話來便嘮叨,她兒子媳婦見筱雨神情尷尬,便扶著老太婆回屋了。筱雨告了辭,心神頓時鬆懈下來,心裏冒出的第一個想法是真的不知道李明德的消息了。
然而緊接著,第二個想法就冒出來了李明德從藥膳館的案子完了之後就一直不見人影,正好藥膳館的案子經辦之時,餘初來了信。每每餘初來信都是兩封連著來,一封是給李明德的,一封是給她的。這次她收到的信中顯得餘初有些萎靡不振,說不定另一封給李明德的信裏,餘初把自己的狀況講得更清楚呢?難道是因為這樣,李明德才招呼都沒打一聲,就匆匆前去尋餘初去了?
可這樣想,筱雨又覺得不大對。再如何急著去找友人,也不至於把自己住的地方都給賣了吧?
筱雨想不通,尋人又未果,最後也隻能回了客棧。
鳴翠見筱雨心不在焉,有心想提些話題給筱雨提提神,便問她道:“不知道姑娘什麽時候動身?”
筱雨“哦”了一聲,回道:“姐姐說是後日,明日我們好好休息休息,路上必定顛簸。”
鳴翠笑道:“姑娘多休息才是好的,奴婢跟著少爺來,已經適應了。”
筱雨擺擺手:“若有馬匹,我到時候便騎馬好了,省得坐在馬車裏邊,悶著不說,渾身都給顛得骨架疼。”
鳴翠聽筱雨這話卻是十分吃驚,詫異地道:“姑娘會騎馬?”
“會一些,正好這一路也能趁機多學學馭馬之術。”
筱雨喝了半杯茶,示意鳴翠道:“我走了些路,有些累了,這便躺會兒。你要是不困,就回我家中瞧瞧,看現在家中什麽境況了。”
鳴翠趕緊應了,見筱雨自己在脫鞋,忙上前去幫著,卻是掩飾不住臉上的笑意,打趣筱雨道:“姑娘雖然和老爺鬧了那麽一場,但到底記掛家人。”
筱雨含糊地應了一聲,說:“你回去看看,回來說給我聽。”便是側了身子朝裏,果真就靜靜睡去了。
鳴翠的打趣落了空,她卻也絲毫不覺得氣餒,一點也不乏困地簡單收拾了一下就出了客棧,朝筱雨家中去。
筱雨下午這一覺睡得很沉,等到醒來,已經明顯感覺氣溫降低了。正是夕陽將至的時候,整個天邊都是紅彤彤的。
鳴翠百無聊賴地坐在矮榻上繡著花,見筱雨醒了,忙上前笑道:“姑娘這一覺可睡得真長。”
筱雨按了按有些發昏的太陽穴,一邊坐起身穿戴,一邊自嘲道:“大概和昨晚上喝了酒也脫不了幹係。”
穿戴完畢,筱雨坐到了桌前,卻見桌上放著一封厚遝的信,頓覺疑惑,問道:“這是什麽?”
“奴婢今日回去,潔霜姑娘悄悄給奴婢的,說是有人送來的給姑娘的信。”鳴翠給筱雨倒了碗茶,又出門去高聲吩咐店小二準備晚飯,這才回來等著筱雨詢問。
筱雨拿了信,心裏撲通撲通地加速跳動了幾下。
又是一個月的時間,這樣一封厚厚的信……難不成餘初轉性了?
她穩住心神,慢慢將外麵的信殼給抽掉,裏麵仍舊有一封封得好好的信封,上麵清楚地印著筱雨的名字。
隻是……這個字並不是餘初那種力道剛勁,一筆一劃都瞧著有氣勢的筆跡。
鳴翠見筱雨凝神深思,不用筱雨詢問她便說道:“潔霜姑娘悄悄把這封信給奴婢的時候說,這封信是昨晚上送來的,當時收著信的是夫人。夫人瞧了信封上姑娘的名字,便拿了另一個大一些的封套把這整封信都裝進去了,幾次想將信投到火爐裏燒掉,卻也沒燒。後來潔霜姑娘想著這本就是寫給姑娘的信,所以便趁著夫人不注意偷偷拿了出來,想著找個機會給姑娘,正好碰見奴婢回去,便讓奴婢交給姑娘。”
筱雨頓了頓,倒是不問這封信的事,反而問起鳴翠家中的情況。
鳴翠微微皺了皺臉,說:“夫人和潔霜姑娘還有兩位公子瞧著還好。不過……”
“不過什麽?”筱雨側頭道:“老太太發病了?”
鳴翠看了筱雨一眼,輕聲道:“聽潔霜姑娘說,老爺和夫人那日幫著老太太清理了身子,老太太晚上又犯了病,端食給她的老爺被老太太很是吐了一身口水,還被追著打了一番。老爺不敢跟老太太動手,也隻能任由老太太打罵,最後老太太累了,這才算完。”
筱雨微微一笑,全當聽了個有趣的故事,笑道:“以後這樣的日子起碼還要有一年呢。”
正感慨著,屋門卻被人叩響,店小二在外邊兒道:“鳴翠姑娘在嗎?”
鳴翠忙應了一聲,店小二聲音有些發抖:“有、有衙門的人找,找秦東家……”
鳴翠立刻去開了門,見門口站著個與自己年紀相差不大的小子,穿著一身捕快衣裳。鳴翠問道:“這位差爺尋我家姑娘何事?”
那人對鳴翠點了個頭,也不答她的話,徑直便走進了屋。鳴翠還沒來得及嗬斥,就聽筱雨驚訝地道:“秦樂?”顯然二人是認識的。
秦樂表情嚴峻,望著筱雨道:“你可要早做打算,你家這下又要有麻煩了……”
筱雨聽得雲裏霧裏:“什麽麻煩?”
秦樂也不拐彎抹角,直接道:“今早上諭旨到了衙門,皇上為慶賀登基十年,又加上江夏國等幾個小國成功被收歸朝廷,派官員管治,且這十年來無外敵滋擾,國泰民安,所以大赦天下,凡是刑期三年之下的,都可以提前釋放。”
秦樂頓了頓,道:“如此一來,你那大伯和大伯娘可就要出獄歸家了,還有你那大伯娘的那些娘家人……要是他們對你起了歹念,想必你的日子不會安生了。”
筱雨眼神一暗,低聲問道:“此話當真?”
“我騙你做什麽?遲早你也會知道的,我來跟你說,你好心裏有個準備。”秦樂捏了捏手:“你那大伯娘可不是個省心的人,又是坐過牢的女人,以後她會怎麽樣對你可不好猜測,你凡事多長個心眼兒總是沒錯的……好了,我還有事,就不跟你多說了,你自己拿拿主意。”
秦樂來得急,走得也急,拋下這麽一個新消息,很快人就不見了。
鳴翠在一邊聽了全,她也知道筱雨有這麽一對因為害她而下了獄的伯父伯母,聽這捕快說得那麽嚴重,鳴翠的心也被提了起來:“姑娘,這……”
“諭旨是從朝廷到各個治官管轄的地方這樣一級一級傳下來的,挨著京城近的地方想必已經人人皆知了,可像雨清鎮這樣離得遠的地方,也隻可能是衙門裏的官員先知道,然後張榜告知百姓,最後才將那些人給放出來。這其中有個時間過程。”筱雨沉吟道:“若是在大家知道之前,這些人就都被放出來了,那的確是打人一個措手不及。”
鳴翠心中一凜:“怪不得那位秦捕快讓姑娘早作打算,要是他們突然回去,我們沒個準備,恐怕不好應付……”
筱雨點頭道:“的確,所以時間不等人,別耽擱了。我和你兵分兩路,去將這件事告訴家裏人。”
鳴翠立刻應了,她去家中告知秦招祿和宋氏,而筱雨則去車馬行直接租了匹馬,駕著馬朝著秦家村奔去。
謝過那位婦人,筱雨便依著她說的,去了巷口幾家人,挨家詢問李明德的去向。誰知走了五家,五家都是說跟李明德從來沒有什麽交集。
隻有個一瘸一拐的老太婆聽得筱雨問那李姓後生,點頭稱讚說:“那後生是個好的,那日我老太婆跌倒了,坐在半道上挪不動步,還是那後生送我去醫館瞧傷,還替我老太婆出了銀錢,最後還一路把我老太婆給送回來,我給他銀錢他也不收,真是個好後生。”
筱雨已經問了幾家,都說隻知道那邊有個獨身住著的李姓漢子,卻從沒有跟他有過來往,這會兒聽見這位老人說的話,筱雨當然非常高興,趁熱打鐵地問道:“婆婆,那您知道他去哪兒了嗎?”
老太婆“啊”了一聲,說:“他搬走了?”
筱雨頓感一盆涼水當頭澆下,對著老太婆無奈地笑了笑,道:“是啊,搬走了。”
老太婆歎口氣:“也是,住這些屋子怕是也要好些銀錢,他又沒個正經活計……”
筱雨哭笑不得地打斷老太婆,道:“婆婆,李大哥是有正當活計做的,您怎麽說他似乎遊手好閑似的……”
老太婆點頭道:“他是個好後生,但也的確遊手好閑的啊,每日早出晚歸,也沒見他有什麽進項,家裏啥東西都不添,空著手去,空著手回來。要不是日子過不下去,怎麽會就住了這沒多長時日就又搬走了?哎,老太婆我還該把他幫我付的那些銀錢還給他,這後生沒銀錢也不說跟來跟我老太婆要……”
老人家一說起話來便嘮叨,她兒子媳婦見筱雨神情尷尬,便扶著老太婆回屋了。筱雨告了辭,心神頓時鬆懈下來,心裏冒出的第一個想法是真的不知道李明德的消息了。
然而緊接著,第二個想法就冒出來了李明德從藥膳館的案子完了之後就一直不見人影,正好藥膳館的案子經辦之時,餘初來了信。每每餘初來信都是兩封連著來,一封是給李明德的,一封是給她的。這次她收到的信中顯得餘初有些萎靡不振,說不定另一封給李明德的信裏,餘初把自己的狀況講得更清楚呢?難道是因為這樣,李明德才招呼都沒打一聲,就匆匆前去尋餘初去了?
可這樣想,筱雨又覺得不大對。再如何急著去找友人,也不至於把自己住的地方都給賣了吧?
筱雨想不通,尋人又未果,最後也隻能回了客棧。
鳴翠見筱雨心不在焉,有心想提些話題給筱雨提提神,便問她道:“不知道姑娘什麽時候動身?”
筱雨“哦”了一聲,回道:“姐姐說是後日,明日我們好好休息休息,路上必定顛簸。”
鳴翠笑道:“姑娘多休息才是好的,奴婢跟著少爺來,已經適應了。”
筱雨擺擺手:“若有馬匹,我到時候便騎馬好了,省得坐在馬車裏邊,悶著不說,渾身都給顛得骨架疼。”
鳴翠聽筱雨這話卻是十分吃驚,詫異地道:“姑娘會騎馬?”
“會一些,正好這一路也能趁機多學學馭馬之術。”
筱雨喝了半杯茶,示意鳴翠道:“我走了些路,有些累了,這便躺會兒。你要是不困,就回我家中瞧瞧,看現在家中什麽境況了。”
鳴翠趕緊應了,見筱雨自己在脫鞋,忙上前去幫著,卻是掩飾不住臉上的笑意,打趣筱雨道:“姑娘雖然和老爺鬧了那麽一場,但到底記掛家人。”
筱雨含糊地應了一聲,說:“你回去看看,回來說給我聽。”便是側了身子朝裏,果真就靜靜睡去了。
鳴翠的打趣落了空,她卻也絲毫不覺得氣餒,一點也不乏困地簡單收拾了一下就出了客棧,朝筱雨家中去。
筱雨下午這一覺睡得很沉,等到醒來,已經明顯感覺氣溫降低了。正是夕陽將至的時候,整個天邊都是紅彤彤的。
鳴翠百無聊賴地坐在矮榻上繡著花,見筱雨醒了,忙上前笑道:“姑娘這一覺可睡得真長。”
筱雨按了按有些發昏的太陽穴,一邊坐起身穿戴,一邊自嘲道:“大概和昨晚上喝了酒也脫不了幹係。”
穿戴完畢,筱雨坐到了桌前,卻見桌上放著一封厚遝的信,頓覺疑惑,問道:“這是什麽?”
“奴婢今日回去,潔霜姑娘悄悄給奴婢的,說是有人送來的給姑娘的信。”鳴翠給筱雨倒了碗茶,又出門去高聲吩咐店小二準備晚飯,這才回來等著筱雨詢問。
筱雨拿了信,心裏撲通撲通地加速跳動了幾下。
又是一個月的時間,這樣一封厚厚的信……難不成餘初轉性了?
她穩住心神,慢慢將外麵的信殼給抽掉,裏麵仍舊有一封封得好好的信封,上麵清楚地印著筱雨的名字。
隻是……這個字並不是餘初那種力道剛勁,一筆一劃都瞧著有氣勢的筆跡。
鳴翠見筱雨凝神深思,不用筱雨詢問她便說道:“潔霜姑娘悄悄把這封信給奴婢的時候說,這封信是昨晚上送來的,當時收著信的是夫人。夫人瞧了信封上姑娘的名字,便拿了另一個大一些的封套把這整封信都裝進去了,幾次想將信投到火爐裏燒掉,卻也沒燒。後來潔霜姑娘想著這本就是寫給姑娘的信,所以便趁著夫人不注意偷偷拿了出來,想著找個機會給姑娘,正好碰見奴婢回去,便讓奴婢交給姑娘。”
筱雨頓了頓,倒是不問這封信的事,反而問起鳴翠家中的情況。
鳴翠微微皺了皺臉,說:“夫人和潔霜姑娘還有兩位公子瞧著還好。不過……”
“不過什麽?”筱雨側頭道:“老太太發病了?”
鳴翠看了筱雨一眼,輕聲道:“聽潔霜姑娘說,老爺和夫人那日幫著老太太清理了身子,老太太晚上又犯了病,端食給她的老爺被老太太很是吐了一身口水,還被追著打了一番。老爺不敢跟老太太動手,也隻能任由老太太打罵,最後老太太累了,這才算完。”
筱雨微微一笑,全當聽了個有趣的故事,笑道:“以後這樣的日子起碼還要有一年呢。”
正感慨著,屋門卻被人叩響,店小二在外邊兒道:“鳴翠姑娘在嗎?”
鳴翠忙應了一聲,店小二聲音有些發抖:“有、有衙門的人找,找秦東家……”
鳴翠立刻去開了門,見門口站著個與自己年紀相差不大的小子,穿著一身捕快衣裳。鳴翠問道:“這位差爺尋我家姑娘何事?”
那人對鳴翠點了個頭,也不答她的話,徑直便走進了屋。鳴翠還沒來得及嗬斥,就聽筱雨驚訝地道:“秦樂?”顯然二人是認識的。
秦樂表情嚴峻,望著筱雨道:“你可要早做打算,你家這下又要有麻煩了……”
筱雨聽得雲裏霧裏:“什麽麻煩?”
秦樂也不拐彎抹角,直接道:“今早上諭旨到了衙門,皇上為慶賀登基十年,又加上江夏國等幾個小國成功被收歸朝廷,派官員管治,且這十年來無外敵滋擾,國泰民安,所以大赦天下,凡是刑期三年之下的,都可以提前釋放。”
秦樂頓了頓,道:“如此一來,你那大伯和大伯娘可就要出獄歸家了,還有你那大伯娘的那些娘家人……要是他們對你起了歹念,想必你的日子不會安生了。”
筱雨眼神一暗,低聲問道:“此話當真?”
“我騙你做什麽?遲早你也會知道的,我來跟你說,你好心裏有個準備。”秦樂捏了捏手:“你那大伯娘可不是個省心的人,又是坐過牢的女人,以後她會怎麽樣對你可不好猜測,你凡事多長個心眼兒總是沒錯的……好了,我還有事,就不跟你多說了,你自己拿拿主意。”
秦樂來得急,走得也急,拋下這麽一個新消息,很快人就不見了。
鳴翠在一邊聽了全,她也知道筱雨有這麽一對因為害她而下了獄的伯父伯母,聽這捕快說得那麽嚴重,鳴翠的心也被提了起來:“姑娘,這……”
“諭旨是從朝廷到各個治官管轄的地方這樣一級一級傳下來的,挨著京城近的地方想必已經人人皆知了,可像雨清鎮這樣離得遠的地方,也隻可能是衙門裏的官員先知道,然後張榜告知百姓,最後才將那些人給放出來。這其中有個時間過程。”筱雨沉吟道:“若是在大家知道之前,這些人就都被放出來了,那的確是打人一個措手不及。”
鳴翠心中一凜:“怪不得那位秦捕快讓姑娘早作打算,要是他們突然回去,我們沒個準備,恐怕不好應付……”
筱雨點頭道:“的確,所以時間不等人,別耽擱了。我和你兵分兩路,去將這件事告訴家裏人。”
鳴翠立刻應了,她去家中告知秦招祿和宋氏,而筱雨則去車馬行直接租了匹馬,駕著馬朝著秦家村奔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