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福一個村莊的大事,多半都要涉及到惠及村中絕大多數村民這一利益需求,就筱雨目前的能力來說,要辦到這樣一件大事,其實還是有一定的難度她才買了那麽多在外人瞧來沒必要買的地,其實已經是一件幫扶秦家村人的舉動。隻可惜,雖然出發點是她自己想囤地,但造福村人的效果不顯著,秦家村人眼睛都盯著她許諾的那二十兩銀子辦的事。


    那麽,這一筆銀子到底辦什麽事好呢?


    二十一世紀的普遍標語是,要想富,先修路。可秦家村的村道貫通東西,瞧著倒也算平整,馬車牛車都能走,還需要怎麽修?除非她有水泥瀝青什麽的把村道給澆灌上,讓道路成現代的馬路那般,行車速度肯定大幅提高可這明顯不現實,更何況修路一途,程序繁瑣,工期太長,二十兩銀子的善銀更是達不到辦成的要求,她還得繼續往這上麵投錢。


    同理,修橋一途也不好走。秦家村是有一條河,可河對麵沒什麽人煙,河上連個擺渡的船夫都沒有。撇開修橋所需的人工、時間、金錢來說,就這目的,修橋也是毫無意義。


    筱雨這般想著,趕到鎮上去便直接回了藥膳館,喚了秦二毛坐到了藥膳館大堂最裏邊的角落裏商量。


    秦家村裏其他人她都不甚熟悉,她也不想去詢問那些名義上她的“長輩”,免得被人一頓說教。要尋人給建議,她更傾向於求助於她的朋友。


    作為土生土長的秦家村人,秦二毛無疑是個很好的選擇。


    將事情經過大致講了一遍,筱雨道:“我就是想讓你給我個方向,做什麽事情既能一勞永逸,讓村裏人滿意,又不用多花太多的時間和精力。當然,銀錢方麵即便是超出二十兩,隻要不多,我負擔得起,我也願意。早些把這個事情給翻篇,我才有精力去做別的。”


    秦二毛想了想,搔了搔頭道:“你突突然這般問,我一時也不知知道有些什麽好的……”


    “沒事,你慢慢想,我……”


    “呀,筱雨你也在店裏?”筱雨還沒說完,就聽到秦樂的聲音。回過頭一看,可不就是秦樂?他沒穿捕快衣裳,倒是穿著常服,旁邊跟了個與他同樣身量的男子,筱雨也認識,是秦泰。


    筱雨對二人點了個頭,碰見熟人總不好把人給撇到一邊去,便也請他們坐下,喚了小二給兩人斟茶,端上兩盤小點心。


    “可是巧了,秦泰難得到鎮上來,正好今日不是我當值,我就帶著他出來逛逛,剛好走到你這藥膳館,就帶了他過來。”秦樂笑嘻嘻地喝了口茶,咂了咂嘴道:“可是筱雨,你不是在村裏家中待著的嗎?什麽時候回鎮上來了?”


    筱雨道:“才剛回來,這就遇到你了。”


    秦樂嬉皮笑臉地挑眉說:“你看,這就是緣分。”


    說著,秦樂衝著秦泰擠眉弄眼,明眼人都能瞧得出來他的意思。


    秦泰微微紅了臉,看了下筱雨,見她還是那副淡然的模樣,似乎沒聽見秦樂說什麽。一抹沮喪便浮現在了秦泰的眉頭。


    見筱雨沒什麽反應,秦樂也就見好就收,咳了咳收了那副曖昧的神態,正經問道:“如今你買了地,可有什麽打算?”


    筱雨搖了搖頭,道:“馬上過冬了,先緊著這個冬天過了再說吧,土地也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成。”


    “這倒是,隻是我爹也看了那些地,說是肥力真不好,就怕種了東西下去沒什麽收成。”秦樂歎了一聲,“你之前決定要買地,怎麽也不再好好想想。”


    “我想清楚了的。”


    筱雨簡單地結束了這個話題,倒是問秦樂道:“你說,如果這會兒你還在村裏,有個善人想要出一筆銀子幫助秦家村人,你最希望這善人做什麽事?”


    秦樂被問得一愣:“善人?”


    “你就說,造福於秦家村的大事,你最希望是什麽?”


    “這個……我還真沒想過。”秦樂認真地思考了會兒,道:“如果是村裏孩子們想要的,肯定是個學塾。”


    開辦學塾這一點筱雨倒是也想過,她示意秦樂繼續。


    秦樂道:“咱們村裏的娃想要念書可是相當困難,一則村裏沒像樣的學堂,娃們想要讀書習字也沒個去處。二則我們村窮,也請不起教書先生,娃們家裏也交不上束。如果這善人能夠出銀子在村裏辦個學塾,尋個好的教書先生教咱們村裏娃子讀書習字,束少收一些,好歹能讓娃們家裏能負擔得起,這就是個大善舉了。”


    秦二毛聞言也附和道:“的,的確,村裏還是有,有好多聰明娃,沒先生教,就隻能埋,埋沒了。筱雨你要不就,就幫著村裏辦個學塾?”


    “筱雨你辦學塾?”秦樂愣了下,想了想後方才恍然大悟:“我之前聽我娘說你會拿銀子出來做造福秦家村人的事兒,我還沒怎麽放在心上,沒成想這是真的?”


    筱雨苦笑了下:“真的,隻是裏正現如今不讓我直接出銀子,而把這事情全都推到了我身上來了。我拿著很難辦。”


    秦樂打了個響指:“那就辦學塾吧!”


    筱雨搖了搖頭道:“我也想過辦學塾,可這件事雖然功在當代利在千秋,卻不是最緊迫的。何況即便是學塾辦起來了,教書先生也尋到了,當真會有那麽多的孩子進去念書嗎?能交得起束的家庭很少,即便真的去讀了,未來做官的可能太低。就我看來,孩子們的父母不大會為了一個可能性極小的成功而讓孩子放棄他們本該承擔的養家糊口的重擔。他們應該更願意讓孩子能夠踏踏實實下地種田,收獲糧食,能夠讓日子過得再好一些。”


    大晉的科舉製度還不成熟,寒門子弟即便是念再多書,沒有引薦渠道,也隻能明珠蒙塵。雖然如今鹹寧帝已經在推廣起能夠讓寒族子弟也能入朝為官的科舉製,但畢竟要改革官場察舉舉薦,多半被世族大家壟斷的沉珂舊習,尚需要一定時日。在這光明沒能普照天下之前,愚昧落後的村人不會冒險讓他們的孩子踏入這一條路在他們的認知上,讀書,那是有錢人做的事。


    筱雨的話讓秦樂沉默了,半晌後他才喃喃道:“你說的有道理,晨風哥認字念書,我娘雖然羨慕,讓我多跟晨風大哥接觸,學學他說話,趁機能認識幾個大字,但也不過是希望我瞧上去多些別人家兒郎沒有的書卷氣,娘她從來沒說讓我也去念書……”


    秦泰輕輕拍了拍秦樂的肩,道:“辦學塾的事情因為有太多不可預測性,那這個想法就擱置了吧。再想想別的。”


    筱雨苦笑道:“想過了,沒有一件合我心意的。”


    四人便沉默了下來,這事的確難辦,裏正給筱雨出了個大難題。


    半晌後,秦泰忽然出聲道:“……不然,辦個善堂吧。”


    “善堂?”筱雨來了興致,直起身來問道:“什麽善堂?”


    被筱雨這般看著,秦泰微微有些緊張。他咳了咳,清了下嗓子方才道:“村裏每年冬天都會凍死人,每年氣候轉暖的時候辦喪事的人家總有那麽幾家甚至十幾家,去世的多半都是老人和小孩。如果你辦一個善堂,讓那些家中太冷冰,沒處取暖的人家住,讓他們挨過一個冬天,這對秦家村人來說,也是一個大善舉了。”


    秦樂眼睛一亮,連連點頭說道:“秦泰這想法很不錯!如果哪一年過冬秦家村人沒人凍死,不單是對村民,對村長,就是對龍知縣,那也是極大的好事!”


    官員任期業績評斷中,有一項就是在職期間,人口數量的變化。像秦家村這樣每年都會有因饑餓、寒凍而死人的村落,要是從某一年起不再有人因這些原因而亡,那便是一項極大的功業。


    秦二毛是賬房,聽到這提議便開始算賬。他雖是個結巴,但算起賬來卻不含糊,念起賬來嘴皮子也變得十分利索。


    “建善堂就需要建個大房子,工期算半年的話,在村裏也就需要十兩銀子左右。冬日取暖需要燒柴燒炭,柴火用量按每日二十斤算,三個月寒冬期總共需要約兩千斤,換算成銀兩約四兩銀。供人住,按一百個人算,需要一百床厚棉被,合計五兩銀……總共加起來二十兩綽綽有餘。”


    秦泰還道:“善堂的地方不需要再動土修建,村裏祠堂夠寬大,隻要稍加修葺一下就行。比起其他地方來,村裏人想必更加願意在祠堂裏過冬吧。隻要供暖不斷就可以了。”


    秦樂點頭道:“沒錯,祠堂的位置好,聽說最初祠堂的選址可是請了好些個風水師傅來瞧的,正處在村子中間位置,這樣大家來往也更方便。”


    三人都說完了,全都看向了筱雨。筱雨緩緩放下手上的茶杯,摩挲著茶杯口邊緣,輕聲道:“住的問題解決了,那,一日三餐怎麽辦?讓他們的家人各自做好了冒著天寒地凍的惡劣環境出門給他們送來,還是,我來提供?”


    一句問話頓時將三個男子都給難住了。


    秦二毛很快算起了賬,抿抿唇道:“算一百個人的話,供他們吃喝,一個冬天需要花費至少十兩銀子。”


    “不算多。”筱雨笑了笑:“建善堂的錢省下來,正好提供這些開銷。不過”


    筱雨話頭一轉:“這麽好的事情,善堂一開,恐怕全村人都要趕著進善堂了吧。”


    秦樂陷入了沉思。


    處理不當,恐怕會引發更大的麻煩。


    他看向筱雨問道:“你有什麽好的想法阻止全村的人都進善堂?”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有山有水有點田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浮波其上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浮波其上並收藏有山有水有點田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