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國公府的國公爺夫人赫連氏雖是楚晉之的生母、楚彧的親祖母,但筱雨和她走得並不近。.tw[]
這位國公府堂堂的女主人隻有三老爺一個兒子,但她對三老爺卻似乎並無太多關切愛護之情。延續到楚彧身上,也不見這位祖母對楚彧有多麽疼愛有加。
筱雨進楚國公府之後,同赫連氏見麵、相處的機會還趕不上和大太太、二太太相處的時間。
在筱雨的認知中,這位老太太那便是一個可有可無的存在——她在老公爺麵前永遠沉默寡言,唯老公爺的命令馬首是瞻,似乎還從來沒有過什麽情緒。老公爺屋中那麽多美貌丫鬟,她也沒有任何不滿或者鬱卒。她每日陪伴在老公爺身邊,也不知道她到底是個什麽想法。
筱雨覺得她挺神秘的。
這樣一位高高在上、平日對她都沒有什麽特殊關照的長輩,得知了她臥病封院的消息,卻在第一時間趕來探病,這由不得筱雨不吃驚。
叢媽媽頷首催促道:“五奶奶趕緊回去吧,傳話的丫鬟跑得氣喘籲籲的,估摸著老太太要走到您那屋去了。”
筱雨點點頭,腳下的步子邁得更大了些。等她趕回到屋裏躺下沒多久,丫鬟便來報說老太太到了。
筱雨讓人將帷帳給放了下來,將自己和帷帳外隔離開。她吩咐叢媽媽和秋蘭,讓她們就守在她旁邊,見機行事,莫要讓老太太瞧出破綻。
筱雨並沒有深究她自己這種下意識的行為和吩咐,時間也容不得她多想。
剛囑咐完兩人,赫連氏便進了屋來。
赫連氏的年紀比老公爺小不了多少,老公爺瞧著形銷骨立,一看便沒多少活頭,但赫連氏卻並不顯得太老。她的年齡還未過花甲之齡,瞧上去很是慈祥和藹,給人一種親和之感。但因為她時常生病,所以整個人一副病弱的模樣。
可即便如此,從麵相上看,她還是會比楚半山活得更長。
“祖母勿怪,咳咳……”筱雨佯裝咳嗽兩聲,道:“秋蘭,請老太太坐……”
赫連氏溫和地道:“你別顧及我,安心躺著。”
秋蘭搬來繡墩,赫連氏在帷帳外坐了,語氣有些憂心:“好端端的怎麽就病了呢?還讓人封了院子,這又是何故……”
筱雨歎息一聲,有氣無力地道:“大概是天寒,受了凍,身子便有些不爽利……至於封院子,咳咳,還請祖母勿怪孫媳小家子氣,孫媳實在是不想和大伯母二伯母打交道……”
赫連氏氣息微頓:“這話怎麽說?她們都是你的長輩。”
“筱雨自然知曉她們乃是長輩……”筱雨哀聲一歎:“可大伯母口出惡言,竟詛咒我大哥早已身亡;二伯母更是言說我們三房獨木難支,話裏話外暗示我無法為夫君延續血脈。筱雨雖並不是愛惹是生非之人,但憑誰聽了這等言論,還能以笑臉相迎?”
筱雨搖搖頭:“況且孫媳此舉恐是多此一舉,大伯母和二伯母,還有幾位嫂子,不一定會來探望孫媳……”
赫連氏聽得一歎:“你這孩子何苦這般要強,她們想說什麽,由她們去說便罷,在意她們所說的,何嚐不是自己受苦。”
筱雨應了一聲:“祖母說的是,孫媳隻是……隻是心中不忿罷了。待病好,自不會再封了院子不許人進。”
赫連氏讚許地點點頭,又問筱雨道:“都到了要臥床的地步,可有傳大夫來瞧?大夫怎麽說?”
“未曾。”
筱雨搖頭道:“孫媳本就略通一些醫術,雖說醫者不自醫,但不過小病小痛,這點兒症狀孫媳還是瞧得出來的。不過隻是因為天涼受寒,再加上大伯母二伯母的中傷之語,孫媳心中鬱結,因此才發了病,倒並不凶險。勞累祖母惦記,真是孫媳的過錯。”
“你這孩子,別將罪責攬在自己身上。”赫連氏歎息一聲:“你兩位伯母也過門二三十光景,她們是何樣人,祖母都瞧得分明。被他們言語所傷,倒的確不值得。此病之後,你心中可要澄明,萬不要將她們說的話放在心上。”
筱雨點點頭:“孫媳謹遵祖母教誨。”
赫連氏滿意地點頭,環視了筱雨的居住一圈,笑道:“自你過門,我們祖孫倆還沒好好說上話。今日正逢我得空,你也臥床,想來也是百無聊賴。祖母就在這兒陪你說說話,可好?”
筱雨心裏當然不想赫連氏在此處久待,她更想回問赫連氏,平日裏她都怎麽“沒空”了。
但長輩出言,她不能語出懷疑,更別說麵前這位乃是親祖母。
“自然是好。”筱雨當即語露歡喜,連連點頭:“祖母經的事多,孫媳還要仰仗祖母多教導孫媳才是。”
赫連氏微微一笑,起身想要撩開帷帳。叢媽媽趕緊攔住,恭敬道:“老太太,五奶奶受了風寒,老太太還是莫要和五奶奶對著說話罷,免得五奶奶再將病傳給老太太。”
“是啊祖母,要真是如此,孫媳可是要愧疚難當。”
赫連氏頓了頓,收回手道:“祖母隻是覺得,瞧著你說話更好些。既然如此,那便就這樣聊家常吧。”
筱雨輕咳兩聲,喚道:“秋蘭,快去給祖母泡碗養生茶。”
秋蘭趕緊應聲,筱雨對赫連氏抱歉道:“祖母前來與孫媳說了這般多話,孫媳卻連杯茶都忘記給祖母上,還望祖母莫要介懷。”
赫連氏笑道:“整日飲茶,也不差你這的一盞。隻你身體快快好轉,比什麽都強。”
赫連氏雙手跌在腿上,問道:“孫媳婦,這幾日怎的沒見著彧兒?你臥床養病,他人在何處?”
筱雨心中一凜,嘴上卻是漫不經心地道:“回祖母話,五爺前幾日去會見幾個好友,昨個兒深夜悄悄回來過,鬧……鬧了孫媳一晚,今兒天不亮便又走了。孫媳也無從去問,他去了哪兒。”
赫連氏若有所思地點點頭:“這孩子,隻小時在我身邊養著,後來這些年也沒見過他幾次,與我已不親近了……”
赫連氏說到這兒頗有唏噓之感,筱雨心裏微有不悅。
既隻得這一個孫兒,她這做祖母的怎麽就不能保他周全了?更何況赫連氏瞧著,也並非是那等愚蠢之輩,能任由自己兒子、孫子都受到生命威脅……
筱雨撇了撇嘴,正要假意勸兩句,腦海中卻忽然電光火石一閃。
她似乎——想到了什麽,不同尋常的地方。
這位國公府堂堂的女主人隻有三老爺一個兒子,但她對三老爺卻似乎並無太多關切愛護之情。延續到楚彧身上,也不見這位祖母對楚彧有多麽疼愛有加。
筱雨進楚國公府之後,同赫連氏見麵、相處的機會還趕不上和大太太、二太太相處的時間。
在筱雨的認知中,這位老太太那便是一個可有可無的存在——她在老公爺麵前永遠沉默寡言,唯老公爺的命令馬首是瞻,似乎還從來沒有過什麽情緒。老公爺屋中那麽多美貌丫鬟,她也沒有任何不滿或者鬱卒。她每日陪伴在老公爺身邊,也不知道她到底是個什麽想法。
筱雨覺得她挺神秘的。
這樣一位高高在上、平日對她都沒有什麽特殊關照的長輩,得知了她臥病封院的消息,卻在第一時間趕來探病,這由不得筱雨不吃驚。
叢媽媽頷首催促道:“五奶奶趕緊回去吧,傳話的丫鬟跑得氣喘籲籲的,估摸著老太太要走到您那屋去了。”
筱雨點點頭,腳下的步子邁得更大了些。等她趕回到屋裏躺下沒多久,丫鬟便來報說老太太到了。
筱雨讓人將帷帳給放了下來,將自己和帷帳外隔離開。她吩咐叢媽媽和秋蘭,讓她們就守在她旁邊,見機行事,莫要讓老太太瞧出破綻。
筱雨並沒有深究她自己這種下意識的行為和吩咐,時間也容不得她多想。
剛囑咐完兩人,赫連氏便進了屋來。
赫連氏的年紀比老公爺小不了多少,老公爺瞧著形銷骨立,一看便沒多少活頭,但赫連氏卻並不顯得太老。她的年齡還未過花甲之齡,瞧上去很是慈祥和藹,給人一種親和之感。但因為她時常生病,所以整個人一副病弱的模樣。
可即便如此,從麵相上看,她還是會比楚半山活得更長。
“祖母勿怪,咳咳……”筱雨佯裝咳嗽兩聲,道:“秋蘭,請老太太坐……”
赫連氏溫和地道:“你別顧及我,安心躺著。”
秋蘭搬來繡墩,赫連氏在帷帳外坐了,語氣有些憂心:“好端端的怎麽就病了呢?還讓人封了院子,這又是何故……”
筱雨歎息一聲,有氣無力地道:“大概是天寒,受了凍,身子便有些不爽利……至於封院子,咳咳,還請祖母勿怪孫媳小家子氣,孫媳實在是不想和大伯母二伯母打交道……”
赫連氏氣息微頓:“這話怎麽說?她們都是你的長輩。”
“筱雨自然知曉她們乃是長輩……”筱雨哀聲一歎:“可大伯母口出惡言,竟詛咒我大哥早已身亡;二伯母更是言說我們三房獨木難支,話裏話外暗示我無法為夫君延續血脈。筱雨雖並不是愛惹是生非之人,但憑誰聽了這等言論,還能以笑臉相迎?”
筱雨搖搖頭:“況且孫媳此舉恐是多此一舉,大伯母和二伯母,還有幾位嫂子,不一定會來探望孫媳……”
赫連氏聽得一歎:“你這孩子何苦這般要強,她們想說什麽,由她們去說便罷,在意她們所說的,何嚐不是自己受苦。”
筱雨應了一聲:“祖母說的是,孫媳隻是……隻是心中不忿罷了。待病好,自不會再封了院子不許人進。”
赫連氏讚許地點點頭,又問筱雨道:“都到了要臥床的地步,可有傳大夫來瞧?大夫怎麽說?”
“未曾。”
筱雨搖頭道:“孫媳本就略通一些醫術,雖說醫者不自醫,但不過小病小痛,這點兒症狀孫媳還是瞧得出來的。不過隻是因為天涼受寒,再加上大伯母二伯母的中傷之語,孫媳心中鬱結,因此才發了病,倒並不凶險。勞累祖母惦記,真是孫媳的過錯。”
“你這孩子,別將罪責攬在自己身上。”赫連氏歎息一聲:“你兩位伯母也過門二三十光景,她們是何樣人,祖母都瞧得分明。被他們言語所傷,倒的確不值得。此病之後,你心中可要澄明,萬不要將她們說的話放在心上。”
筱雨點點頭:“孫媳謹遵祖母教誨。”
赫連氏滿意地點頭,環視了筱雨的居住一圈,笑道:“自你過門,我們祖孫倆還沒好好說上話。今日正逢我得空,你也臥床,想來也是百無聊賴。祖母就在這兒陪你說說話,可好?”
筱雨心裏當然不想赫連氏在此處久待,她更想回問赫連氏,平日裏她都怎麽“沒空”了。
但長輩出言,她不能語出懷疑,更別說麵前這位乃是親祖母。
“自然是好。”筱雨當即語露歡喜,連連點頭:“祖母經的事多,孫媳還要仰仗祖母多教導孫媳才是。”
赫連氏微微一笑,起身想要撩開帷帳。叢媽媽趕緊攔住,恭敬道:“老太太,五奶奶受了風寒,老太太還是莫要和五奶奶對著說話罷,免得五奶奶再將病傳給老太太。”
“是啊祖母,要真是如此,孫媳可是要愧疚難當。”
赫連氏頓了頓,收回手道:“祖母隻是覺得,瞧著你說話更好些。既然如此,那便就這樣聊家常吧。”
筱雨輕咳兩聲,喚道:“秋蘭,快去給祖母泡碗養生茶。”
秋蘭趕緊應聲,筱雨對赫連氏抱歉道:“祖母前來與孫媳說了這般多話,孫媳卻連杯茶都忘記給祖母上,還望祖母莫要介懷。”
赫連氏笑道:“整日飲茶,也不差你這的一盞。隻你身體快快好轉,比什麽都強。”
赫連氏雙手跌在腿上,問道:“孫媳婦,這幾日怎的沒見著彧兒?你臥床養病,他人在何處?”
筱雨心中一凜,嘴上卻是漫不經心地道:“回祖母話,五爺前幾日去會見幾個好友,昨個兒深夜悄悄回來過,鬧……鬧了孫媳一晚,今兒天不亮便又走了。孫媳也無從去問,他去了哪兒。”
赫連氏若有所思地點點頭:“這孩子,隻小時在我身邊養著,後來這些年也沒見過他幾次,與我已不親近了……”
赫連氏說到這兒頗有唏噓之感,筱雨心裏微有不悅。
既隻得這一個孫兒,她這做祖母的怎麽就不能保他周全了?更何況赫連氏瞧著,也並非是那等愚蠢之輩,能任由自己兒子、孫子都受到生命威脅……
筱雨撇了撇嘴,正要假意勸兩句,腦海中卻忽然電光火石一閃。
她似乎——想到了什麽,不同尋常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