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第24章 :劉芒哥的偶像是楊廣
穿越原始社會收割天下 作者:千乘萬騎動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由於有芒部落是個內陸部落,不可能長途跋涉到海邊去曬鹽,而唯一能得到食鹽的辦法就是和來自沿海部落的商隊交換,可即使用大量的陶器和皮貨與對方交換,每次也隻能得到少得可憐的一點食鹽,付出的代價非常大,甚至直接影響到了有芒部眾們的生活質量。
有的書有朋友是不是在想為什麽劉芒哥不搶了那些沿海來的商隊呢?
兄弟,你太牛了,你怎麽會想到這麽好的辦法,真是流氓所見略同啊,我崇拜你!
劉芒哥起初的想法和兄弟你一樣,幹脆搶了這些商隊算了,但後來想想這種辦法實際上是行不通的,因為這些商隊每年也來不了內陸幾次,一旦遭到搶劫,他們就更不敢來了,那就等於阻斷了鹽路,今後也就徹底沒有鹽吃了。
殺雞取卵的辦法雖然可以很快吃到雞蛋,但沒有了產蛋的母雞,別說是雞蛋,恐怕以後連雞屎也沒得吃了!
兄弟,看來你隻有流氓的體魄,卻沒有流氓的頭腦啊!
交換和搶劫都不是長久之計,唯一的辦法就是自己想辦法生產食鹽,可有芒部落比不得那些沿海部落,人家隻要利用閑暇時間把海水想辦法弄到石灘上曬著就不用管了,平常日子依然可以上山打獵下海打魚,曬鹽屬於摟草打兔子兩不耽誤的事,根本就不需要額外付出太多時間和勞動力。
有芒部落離海邊少說有幾百公裏,不但要派出專門的人員去曬鹽,來回和曬鹽期間還需要消耗大量的食物,所付出的成本比交換隻多不少,去海邊曬鹽這條路看來肯定是行不通的。
劉芒哥原來很不理解為什麽曆朝曆代官府都要控製食鹽貿易,食鹽在沿海產地可是比沙子貴不了多少的東西,為什麽要下那麽大力氣控製呢?
現在他終於明白了,原來古代沒有汽車、火車等交通工具,唯一可以長途販運的馬車又沒有解決四輪轉向問題。
古語雲千裏不販糧,說的就是這個道理,一匹馬或是幾匹馬拉的雙輪車拉上一車糧食跋涉幾千裏地,車上的糧食根本就不夠一個來回人吃馬喂的,就更別說靠賣糧食賺錢了。這就是為什麽曆朝曆代都十分重視漕運的原因,隋煬帝楊廣甚至寧可冒著亡國的危險都要開鑿大運河。
我們都知道隋煬帝楊廣是夏國曆史上最偉大的皇帝――沒有之一,劉芒哥最崇拜的偉人也偏偏是楊廣。如果劉芒哥想在眼前這個原始社會做出一番偉大成就,他就要找一個古代的偉人作為自己的模板,楊廣有幸就成了這個人!
楊廣三歲封晉王,總管柱國和並州,十四歲授武衛大將軍兼柱國、河北道行台尚書令,不滿十八歲就統帥三軍南征北戰,他一生當中平南陳、定鎮江、退突厥、鎮並州、親征吐穀渾、三征高句麗,統一了華夏,開鑿了大運河,開創了科舉製度,對後世做出的傑出貢獻可謂前無古人後無來者,如果哪朝哪代的皇帝能做到他的十分之一,都會被稱為千古聖君了。
可就是這樣一位胸藏文韜武略,精通詩文音律,凡事親體力行,有著先知卓見的一代偉大帝王,就是因為開鑿了一條造福後世的大運河竟然被後世之人汙蔑成了弑父奸妹的昏君,最後還被心懷不軌的宇文化及等叛將勒死在了揚州行宮中,真是可悲可歎啊!
後世有人評楊廣道:“隋煬不幸為天子,安石可憐作相公。若使二人窮到老,一為名士一文雄。”意思是說,不幸的楊廣做了皇帝,可憐的王安石做了宰相,如果上天讓這兩人出身普通人家,一直窮到老,一個肯定是名士,一個肯定是文雄。
可見楊廣才華之橫溢,本性並不邪惡,隻是他不巧做了皇帝,天下剛剛平定人心不穩,人民剛脫離戰亂還沒有得到多少休養生息的時間,天下各地封疆大吏皆想稱王,在這個時候選擇開鑿大運河顯然時機不對,偏偏用人又出現了問題,給那些素壞狼子野心之人以借口,豈有不亡國之理!
肅肅秋風起,悠悠萬裏行。
萬裏何所行,橫漠築長城。
豈合燕雀誌,聖人之所營。
誓樹萬世策,憐此億兆生。
詎敢憚焦慮,高枕於上京。
北河見武節,千裏卷戎旌。
山川互出沒,原野超忽窮。
撞金止行陣,鳴鼓興士兵。
千乘萬騎動,飲馬在長城。
塞外秋雲昏,關山月朦朧。
緣嚴驛馬上,烽火發乘空。
借問長城侯,單於入朝請。
濁氣靜天山,晨光照闕宮。
釋兵仍振旅,八荒皆歸並。
功歸清廟前,萬載稱英雄。
劉芒哥每每讀起楊廣大氣磅礴的《飲馬長城窟行》,總有種英雄扼腕的感慨。
扯得有點遠,不說楊廣了,咱還是回來繼續說劉芒哥要為有芒部落尋找食鹽的事吧!
說到哪了?哦,好像說到千裏不販糧了吧!
糧食可以吃本地產的,可大部分內陸地區不出產食鹽,必須得靠長途販運。一旦經過幾千裏長途跋涉,再便宜的東西到了銷售地價格也會大幅度上升。比如一分錢一斤的東西,經過長途運輸,成本就變成了一塊錢,那麽商人就想賣兩塊錢,有時候商品的表麵價格所體現出來的並不一定是商品本身的價值,有可能大部分都是中間環節所產生的附加值。
不能去海邊曬鹽,那還有什麽辦法呢?
劉芒哥想到了地下蘊藏豐富的礦鹽,但礦鹽一般都在幾百米的地下,是由海水因地殼運動而深埋進地下,又受到受到強烈擠壓和經過岩漿高溫作用而形成的,原始人類根本就沒有開采礦鹽的能力。
最好是能找到一處露天鹽礦,雖然鹽是易溶物質,非幹旱地區不可能存在露天鹽礦,但不代表土壤裏沒有鹽分,夏國解放以前的農民甚至是紅軍和八路軍不是一直采用鐵鍋熬土製鹽的方法獲得食鹽嗎!
劉芒哥知道,亞洲地區分布著大量的鹽土地貌,雖然鹽土有很多種類,有些地區土壤中所含的鹽分還對動植物有毒副作用,但隻要找到主要含鹽成分是氯化鈉的鹽土,這個問題就迎刃而解了。
【未完待續】
有的書有朋友是不是在想為什麽劉芒哥不搶了那些沿海來的商隊呢?
兄弟,你太牛了,你怎麽會想到這麽好的辦法,真是流氓所見略同啊,我崇拜你!
劉芒哥起初的想法和兄弟你一樣,幹脆搶了這些商隊算了,但後來想想這種辦法實際上是行不通的,因為這些商隊每年也來不了內陸幾次,一旦遭到搶劫,他們就更不敢來了,那就等於阻斷了鹽路,今後也就徹底沒有鹽吃了。
殺雞取卵的辦法雖然可以很快吃到雞蛋,但沒有了產蛋的母雞,別說是雞蛋,恐怕以後連雞屎也沒得吃了!
兄弟,看來你隻有流氓的體魄,卻沒有流氓的頭腦啊!
交換和搶劫都不是長久之計,唯一的辦法就是自己想辦法生產食鹽,可有芒部落比不得那些沿海部落,人家隻要利用閑暇時間把海水想辦法弄到石灘上曬著就不用管了,平常日子依然可以上山打獵下海打魚,曬鹽屬於摟草打兔子兩不耽誤的事,根本就不需要額外付出太多時間和勞動力。
有芒部落離海邊少說有幾百公裏,不但要派出專門的人員去曬鹽,來回和曬鹽期間還需要消耗大量的食物,所付出的成本比交換隻多不少,去海邊曬鹽這條路看來肯定是行不通的。
劉芒哥原來很不理解為什麽曆朝曆代官府都要控製食鹽貿易,食鹽在沿海產地可是比沙子貴不了多少的東西,為什麽要下那麽大力氣控製呢?
現在他終於明白了,原來古代沒有汽車、火車等交通工具,唯一可以長途販運的馬車又沒有解決四輪轉向問題。
古語雲千裏不販糧,說的就是這個道理,一匹馬或是幾匹馬拉的雙輪車拉上一車糧食跋涉幾千裏地,車上的糧食根本就不夠一個來回人吃馬喂的,就更別說靠賣糧食賺錢了。這就是為什麽曆朝曆代都十分重視漕運的原因,隋煬帝楊廣甚至寧可冒著亡國的危險都要開鑿大運河。
我們都知道隋煬帝楊廣是夏國曆史上最偉大的皇帝――沒有之一,劉芒哥最崇拜的偉人也偏偏是楊廣。如果劉芒哥想在眼前這個原始社會做出一番偉大成就,他就要找一個古代的偉人作為自己的模板,楊廣有幸就成了這個人!
楊廣三歲封晉王,總管柱國和並州,十四歲授武衛大將軍兼柱國、河北道行台尚書令,不滿十八歲就統帥三軍南征北戰,他一生當中平南陳、定鎮江、退突厥、鎮並州、親征吐穀渾、三征高句麗,統一了華夏,開鑿了大運河,開創了科舉製度,對後世做出的傑出貢獻可謂前無古人後無來者,如果哪朝哪代的皇帝能做到他的十分之一,都會被稱為千古聖君了。
可就是這樣一位胸藏文韜武略,精通詩文音律,凡事親體力行,有著先知卓見的一代偉大帝王,就是因為開鑿了一條造福後世的大運河竟然被後世之人汙蔑成了弑父奸妹的昏君,最後還被心懷不軌的宇文化及等叛將勒死在了揚州行宮中,真是可悲可歎啊!
後世有人評楊廣道:“隋煬不幸為天子,安石可憐作相公。若使二人窮到老,一為名士一文雄。”意思是說,不幸的楊廣做了皇帝,可憐的王安石做了宰相,如果上天讓這兩人出身普通人家,一直窮到老,一個肯定是名士,一個肯定是文雄。
可見楊廣才華之橫溢,本性並不邪惡,隻是他不巧做了皇帝,天下剛剛平定人心不穩,人民剛脫離戰亂還沒有得到多少休養生息的時間,天下各地封疆大吏皆想稱王,在這個時候選擇開鑿大運河顯然時機不對,偏偏用人又出現了問題,給那些素壞狼子野心之人以借口,豈有不亡國之理!
肅肅秋風起,悠悠萬裏行。
萬裏何所行,橫漠築長城。
豈合燕雀誌,聖人之所營。
誓樹萬世策,憐此億兆生。
詎敢憚焦慮,高枕於上京。
北河見武節,千裏卷戎旌。
山川互出沒,原野超忽窮。
撞金止行陣,鳴鼓興士兵。
千乘萬騎動,飲馬在長城。
塞外秋雲昏,關山月朦朧。
緣嚴驛馬上,烽火發乘空。
借問長城侯,單於入朝請。
濁氣靜天山,晨光照闕宮。
釋兵仍振旅,八荒皆歸並。
功歸清廟前,萬載稱英雄。
劉芒哥每每讀起楊廣大氣磅礴的《飲馬長城窟行》,總有種英雄扼腕的感慨。
扯得有點遠,不說楊廣了,咱還是回來繼續說劉芒哥要為有芒部落尋找食鹽的事吧!
說到哪了?哦,好像說到千裏不販糧了吧!
糧食可以吃本地產的,可大部分內陸地區不出產食鹽,必須得靠長途販運。一旦經過幾千裏長途跋涉,再便宜的東西到了銷售地價格也會大幅度上升。比如一分錢一斤的東西,經過長途運輸,成本就變成了一塊錢,那麽商人就想賣兩塊錢,有時候商品的表麵價格所體現出來的並不一定是商品本身的價值,有可能大部分都是中間環節所產生的附加值。
不能去海邊曬鹽,那還有什麽辦法呢?
劉芒哥想到了地下蘊藏豐富的礦鹽,但礦鹽一般都在幾百米的地下,是由海水因地殼運動而深埋進地下,又受到受到強烈擠壓和經過岩漿高溫作用而形成的,原始人類根本就沒有開采礦鹽的能力。
最好是能找到一處露天鹽礦,雖然鹽是易溶物質,非幹旱地區不可能存在露天鹽礦,但不代表土壤裏沒有鹽分,夏國解放以前的農民甚至是紅軍和八路軍不是一直采用鐵鍋熬土製鹽的方法獲得食鹽嗎!
劉芒哥知道,亞洲地區分布著大量的鹽土地貌,雖然鹽土有很多種類,有些地區土壤中所含的鹽分還對動植物有毒副作用,但隻要找到主要含鹽成分是氯化鈉的鹽土,這個問題就迎刃而解了。
【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