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第28章 :環形陷坑陣
穿越原始社會收割天下 作者:千乘萬騎動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第二天,因為用不到那麽多人手挖陷坑,劉芒哥就留下了十幾名女人在家裏負責割草喂牲畜,同時也打掃一下營地裏的衛生。
為了減少蚊蠅滋生和疾病傳播,劉芒哥特別注意營地裏的衛生,除了兒童,成年人一律禁止隨地大小便。他還讓人在懸崖邊用木板搭建了一個簡易廁所,便池直通懸崖下麵,這樣就改變了營地裏到處是糞便的髒亂環境。
剛開始的時候,部落裏的人還有些不適應,因為他們已經習慣了沒有規章製度的自由散漫生活,甚至夜裏都是在山洞裏的角落就地解決內急問題。
沒有規矩不成方圓,劉芒哥為了讓大家自覺遵守他立下的規矩,每天都會派一個人輪流負責值日打掃營地裏的衛生。大家因為都感受到了打掃衛生的辛苦,同時也感受到了環境清新的好處,慢慢也就習慣了有規矩的生活。大家開始越來越注意個人的衛生,不但學會了洗臉,還偶爾去小溪裏洗個澡,並且主動監督其他人的自私行為,漸漸地營地裏的麵貌就有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安排好營地內的事物,劉芒哥就率領大隊下山圍獵去了。
當劉芒哥帶領部眾來到頭天偽裝好的陷坑前時,發現在其中一個陷坑裏陷住了一大三小四頭野豬,另外的一個陷坑裏竟然同時陷住了一頭大型麋鹿和一隻平原猞猁獸。
猞猁獸是一種新進化的大型貓科動物,樣子有些像猞猁,但個頭比東北虎還大。
麋鹿已經被猞猁獸吃掉了將近一半,看來是陷坑先陷住了麋鹿,麋鹿又引來了猞猁獸。
劉芒哥讓眾人用長矛將猞猁獸殺死,派十幾個人連同四頭生擒的野豬一起先送回營地,當然那半頭麋鹿也不能浪費,一並帶了回去。
重新偽裝好陷坑,劉芒哥將剩下的一百七十多人分成了兩組,讓芒乾帶領八十人去十公裏以外再開辟一處陷坑陣,因為獸群的活動並沒有什麽規律,今天在這裏明天又去了那裏,單靠一處陷坑陣捕獵畢竟局限性太大,如果能在十公裏方圓內在四個方向同時擁有陷坑陣,這樣以後就可以根據獸群的出現地點和行進的方向自由掌握捕獵區域了。
環形陷坑陣還有另一個好處,因為在每一處陷坑陣中間都有寬闊的通道,每天都會有大量的野生動物從通道間進入環形陷坑陣中間區域,即使不是每天都派出大量人手圍獵,單憑碰運氣多少也會有些收獲,隻要經常派人來檢查和維護一下陷坑就可以了。
分派完任務,劉芒哥便率領剩下的八十多人開始圍獵了,雖然人手不多,但因為不用花費時間挖陷坑,時間的充裕完全可以彌補人力上的不足。
到了下午,劉芒哥他們已捕獲了百十隻動物,有盤羊,黃羊,獐子,梅花鹿等,甚至還捕獲了兩頭亞洲大羚牛、。看看收獲還不錯,挖掘陷坑的人也完成了既定工作,劉芒哥就讓大家提前收工了,因為劉芒哥知道,這些日子不是建造畜欄就是挖掘陷坑,部眾們都很辛苦,他想讓大家早點休息。
雎鳩關關,唱於河畔。
捕魚采蚌,佐我佳宴。
黃鳥喈喈,啼聲婉轉。
載歌載舞,意舒心歡。
葛草萋萋,碧葉田田。
是刈是劐,織我衣衫。
野鹿呦呦,鳴於長原。
參差美芹,生於林間。
天地物豐,養我生年。
日月星辰,佑我平安。
人們抬著獵獲物,唱著歡快的歌曲,高高興興地回營地去了。
一晃又是一月有餘,由於經常出去打獵,有芒部落的畜欄裏已經有了數百頭牲畜,不但在原來的畜欄裏增加了亞洲野生黃牛等食草動物品種,還在原來的畜欄旁邊新建了一個馴養野豬的畜欄,裏麵已經蓄養了一百多頭野豬。
最令人可喜的是,原來捕捉回來時就已經懷孕的一些動物有的甚至已經產下了幼雛。
因為蓄養的牲畜越來越多,劉芒哥每天隻輪流派出一百名左右的部眾出外漁獵,其他人都留在營地裏負責養殖牲畜和做一些手工活,像什麽編筐窩簍、燒製陶器、熬製食鹽等工作。而且每人每十天還可以輪流休息一天,人們不但第一次有了節假日的概念,還可以利用假日放鬆一下身心或是搞一下個人衛生。
劉芒哥又讓婦女們大量采集野生線麻、苧麻和葛草,這三種東西在原始社會時期可是寶貝。線麻纖維可以編織結實的繩索,苧麻和葛藤纖維可以用作紡線。事實上劉芒哥所穿越到的這個原始社會,在一些比較大的部落裏已經有人懂得了利用這幾種植物的纖維手工搓製麻線和繩索,甚至有些地方已經出現了用麻線手工編織的衣物,隻是因為手工編織太費時費力,沒有直接穿獸皮省事,這種技術還一時無法普及罷了。
劉芒哥也清楚,沒有紡織工具,單憑手工搓線根本就無法獲得用於織布的大量麻線。
但這並不能難倒劉芒哥,因為他小時候在一些農村同學家裏見過那種用動物骨棒製成的小紡錘。老人們把一根搓好的麻線係在紡錘中間的鉤子上,再在麻線上續接麻纖維,然後轉動自然下垂的紡錘,紡錘就可以憑借慣性代替人力工作,隻要把紡好的麻線纏在紡錘上,就可以繼續續接麻纖維了,周而複始,很快就會得到一大團粗細均勻的麻線,效率可以比手工搓線提高幾倍甚至十幾倍。
靠打獵為生的原始人身邊並不缺動物骨棒,沒有鐵絲,可以利用帶杈的竹枝做鉤子。劉芒哥先試做了一個紡錘,試驗一下效果還不錯,然後就讓大家照樣子製作,沒用半天時間就製作了一百多個紡錘。
從此以後,芒部落裏熱火朝天的防線工作就正式開始了。
其實劉芒哥前世在一些課外書和影視劇中還見過那種小型的手搖小紡車,製作原理並不複雜,隻是由一個小木架和一個搖輪還有一個紗錠組成的,生產效率比紡錘還要高。但他現在還不急於製作這種紡線工具,雖然利用石刀石斧製作這樣一個小紡車也用不上多少時日。
【未完待續】
為了減少蚊蠅滋生和疾病傳播,劉芒哥特別注意營地裏的衛生,除了兒童,成年人一律禁止隨地大小便。他還讓人在懸崖邊用木板搭建了一個簡易廁所,便池直通懸崖下麵,這樣就改變了營地裏到處是糞便的髒亂環境。
剛開始的時候,部落裏的人還有些不適應,因為他們已經習慣了沒有規章製度的自由散漫生活,甚至夜裏都是在山洞裏的角落就地解決內急問題。
沒有規矩不成方圓,劉芒哥為了讓大家自覺遵守他立下的規矩,每天都會派一個人輪流負責值日打掃營地裏的衛生。大家因為都感受到了打掃衛生的辛苦,同時也感受到了環境清新的好處,慢慢也就習慣了有規矩的生活。大家開始越來越注意個人的衛生,不但學會了洗臉,還偶爾去小溪裏洗個澡,並且主動監督其他人的自私行為,漸漸地營地裏的麵貌就有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安排好營地內的事物,劉芒哥就率領大隊下山圍獵去了。
當劉芒哥帶領部眾來到頭天偽裝好的陷坑前時,發現在其中一個陷坑裏陷住了一大三小四頭野豬,另外的一個陷坑裏竟然同時陷住了一頭大型麋鹿和一隻平原猞猁獸。
猞猁獸是一種新進化的大型貓科動物,樣子有些像猞猁,但個頭比東北虎還大。
麋鹿已經被猞猁獸吃掉了將近一半,看來是陷坑先陷住了麋鹿,麋鹿又引來了猞猁獸。
劉芒哥讓眾人用長矛將猞猁獸殺死,派十幾個人連同四頭生擒的野豬一起先送回營地,當然那半頭麋鹿也不能浪費,一並帶了回去。
重新偽裝好陷坑,劉芒哥將剩下的一百七十多人分成了兩組,讓芒乾帶領八十人去十公裏以外再開辟一處陷坑陣,因為獸群的活動並沒有什麽規律,今天在這裏明天又去了那裏,單靠一處陷坑陣捕獵畢竟局限性太大,如果能在十公裏方圓內在四個方向同時擁有陷坑陣,這樣以後就可以根據獸群的出現地點和行進的方向自由掌握捕獵區域了。
環形陷坑陣還有另一個好處,因為在每一處陷坑陣中間都有寬闊的通道,每天都會有大量的野生動物從通道間進入環形陷坑陣中間區域,即使不是每天都派出大量人手圍獵,單憑碰運氣多少也會有些收獲,隻要經常派人來檢查和維護一下陷坑就可以了。
分派完任務,劉芒哥便率領剩下的八十多人開始圍獵了,雖然人手不多,但因為不用花費時間挖陷坑,時間的充裕完全可以彌補人力上的不足。
到了下午,劉芒哥他們已捕獲了百十隻動物,有盤羊,黃羊,獐子,梅花鹿等,甚至還捕獲了兩頭亞洲大羚牛、。看看收獲還不錯,挖掘陷坑的人也完成了既定工作,劉芒哥就讓大家提前收工了,因為劉芒哥知道,這些日子不是建造畜欄就是挖掘陷坑,部眾們都很辛苦,他想讓大家早點休息。
雎鳩關關,唱於河畔。
捕魚采蚌,佐我佳宴。
黃鳥喈喈,啼聲婉轉。
載歌載舞,意舒心歡。
葛草萋萋,碧葉田田。
是刈是劐,織我衣衫。
野鹿呦呦,鳴於長原。
參差美芹,生於林間。
天地物豐,養我生年。
日月星辰,佑我平安。
人們抬著獵獲物,唱著歡快的歌曲,高高興興地回營地去了。
一晃又是一月有餘,由於經常出去打獵,有芒部落的畜欄裏已經有了數百頭牲畜,不但在原來的畜欄裏增加了亞洲野生黃牛等食草動物品種,還在原來的畜欄旁邊新建了一個馴養野豬的畜欄,裏麵已經蓄養了一百多頭野豬。
最令人可喜的是,原來捕捉回來時就已經懷孕的一些動物有的甚至已經產下了幼雛。
因為蓄養的牲畜越來越多,劉芒哥每天隻輪流派出一百名左右的部眾出外漁獵,其他人都留在營地裏負責養殖牲畜和做一些手工活,像什麽編筐窩簍、燒製陶器、熬製食鹽等工作。而且每人每十天還可以輪流休息一天,人們不但第一次有了節假日的概念,還可以利用假日放鬆一下身心或是搞一下個人衛生。
劉芒哥又讓婦女們大量采集野生線麻、苧麻和葛草,這三種東西在原始社會時期可是寶貝。線麻纖維可以編織結實的繩索,苧麻和葛藤纖維可以用作紡線。事實上劉芒哥所穿越到的這個原始社會,在一些比較大的部落裏已經有人懂得了利用這幾種植物的纖維手工搓製麻線和繩索,甚至有些地方已經出現了用麻線手工編織的衣物,隻是因為手工編織太費時費力,沒有直接穿獸皮省事,這種技術還一時無法普及罷了。
劉芒哥也清楚,沒有紡織工具,單憑手工搓線根本就無法獲得用於織布的大量麻線。
但這並不能難倒劉芒哥,因為他小時候在一些農村同學家裏見過那種用動物骨棒製成的小紡錘。老人們把一根搓好的麻線係在紡錘中間的鉤子上,再在麻線上續接麻纖維,然後轉動自然下垂的紡錘,紡錘就可以憑借慣性代替人力工作,隻要把紡好的麻線纏在紡錘上,就可以繼續續接麻纖維了,周而複始,很快就會得到一大團粗細均勻的麻線,效率可以比手工搓線提高幾倍甚至十幾倍。
靠打獵為生的原始人身邊並不缺動物骨棒,沒有鐵絲,可以利用帶杈的竹枝做鉤子。劉芒哥先試做了一個紡錘,試驗一下效果還不錯,然後就讓大家照樣子製作,沒用半天時間就製作了一百多個紡錘。
從此以後,芒部落裏熱火朝天的防線工作就正式開始了。
其實劉芒哥前世在一些課外書和影視劇中還見過那種小型的手搖小紡車,製作原理並不複雜,隻是由一個小木架和一個搖輪還有一個紗錠組成的,生產效率比紡錘還要高。但他現在還不急於製作這種紡線工具,雖然利用石刀石斧製作這樣一個小紡車也用不上多少時日。
【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