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第82章 :選址
穿越原始社會收割天下 作者:千乘萬騎動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建設新營地的第一步也是最關鍵的一步就是選址,最好是選擇一處平緩的高地,既不能離水源地太遠也不能因雨季的洪水泛濫而產生內澇。
通過幾個月的觀察,劉芒哥大體已經看中了一塊土地,那就是山下臨時營地偏西南方,現在建有畜欄和軍隊訓練場的那塊東西狹長二十幾裏,南北也有十幾裏的高崗平川地。
那裏雖然也是瀚河平原的一部分,但由於位於那魯山山脈南麓,海拔比毗鄰的瀚河平原平均高出了幾十米,雨季絕沒有內澇之患,北麵的那魯山山脈又可以有效地阻擋冬季來自北方的寒流,前有廣闊的可用於放牧和開墾耕種的瀚河平原,西距由那魯山南麓折返向南再向東的瀚河水源地也隻不過七八公裏,可謂是一處建造城市的理想寶地。
按理說以有芒部落現在的人口數量要建造一個新營地根本就用不了這麽大麵積的土地,之所以要選擇這麽大一塊土地作為有芒部落的新營地建造地址,劉芒哥還是有所考慮的,那就是不能隻看到眼前的需要,而是要著眼於未來。劉芒哥希望有芒部落的新營地未來能發展成一個繁華的大都市,成為世界上首屈指可數的經濟政治文化中心之一,成為四方民眾心心向往和頂禮膜拜的精神聖地。
而要想建造一座城市,並非靠一日之功就可以完成的,因為城市是一個各種功能齊全的綜合社會體係,從基礎建設的硬件措施到人文建設的軟件設施哪一樣都不能忽視,民宅、政府機關、商業街、學校、醫院、軍營、驛館哪一樣都不能少。
劉芒哥想從建設有芒部落的新營地開始,再一步步地把這裏建成一座繁華的大都市。
說幹就幹,劉芒哥第二天就帶著參謀長芒乾、後勤部長芒炳和工兵排全體戰士到山下丈量土地去了。
劉芒哥把全部漁獵工作都交給了副團長湯雷,此時的湯雷已不再兼任一營營長,原一營副營長芒桑已被提升為一營營長,副營長則由剛剛加入有芒部落的妘漢擔任。
按理說妘漢是原有妘部落女王手下的第一衛士,能力並不在芒桑之下,但因為他剛剛加入有芒部落,還沒有為部落做出過任何貢獻,也沒接受過任何正規化軍事訓練,恐手下部眾不服,劉芒哥並沒有為妘漢安排更高的職位,何況部落裏暫時也沒有更高的空缺職位了。
盡管隻是一個副營長,但已經令妘漢相當滿意了,畢竟他隻是一個剛剛加入有芒部落的流浪漢,一上來就被任命為副營長,這已經大大超出了他的預想。如果不算女兵營,副營長這個職位在有芒部落可是僅次於芒大王和芒乾、湯雷、芒炳、芒桑四大金剛的最高職位了。按妘漢最初的想法,他隻為有芒部落帶來四名勇士,如果能被任命為一個副排長他也就知足了。
劉芒哥卻不這麽想,如果他將來娶了妘婕公主做王妃,妘漢就成了他未來的表大舅哥,怎麽也算得上自己人,等將來部落壯大了,怎麽也得任命他做個師長軍長什麽的。再說通過自己觀察,妘漢這家夥的能力似乎並不在自己手下的八大金剛之下,雖然不能做芒乾和芒炳那種需要動腦子的工作,但做個軍事主官還是沒問題的。
一行人來到山下,從畜欄所在地向東放眼望去,隻見一片高崗平川地赫然呈現在眾人麵前,這片平川地東西狹長,南北稍窄,除了長有一些稀疏的落葉喬木和低矮的灌木叢以外,剩下的就是一片漫無邊際的荒灘了。
劉芒哥對芒乾和芒炳道:“你們看,這裏背倚那魯山山脈,右傍浩蕩的瀚河水源地,向東可直達沿海地區,向南可前出遼闊的瀚河平原,既可以發展畜牧業,也可以發展種植業,北麵那魯山山脈上的原始森林還可以為我們提供大量建設新營地的木材,這裏正是一處建設我們新營地的理想之地,不久的將來,這裏就將有一座嶄新的城市拔地而起。”
由於芒乾和芒炳這幾天一直和劉芒哥在一起研究有關建設新營地的事宜,對城市的概念已經有了一些初步了解,所以對劉芒哥的話並不感到驚奇。再說許多已經發生的事例足以證明,芒大王的的確確是無所不能的,隻要他想幹的事,沒有一件是不能實現的,芒大王帶給人們的驚喜多了,人們也就不再感到驚奇了。反正隻要聽芒大王的話,生活就會變得越來越好,有芒部落也會變得越來越強大,他們為有劉芒哥這樣一個無所不能的大王而由衷地感到自豪。
土地丈量的結果很令劉芒哥滿意,那裏確實是一塊適合建造新營地的理想場地。
接下來的幾天,劉芒哥便和芒乾、芒炳留在劉芒哥的山洞裏設計新營地的圖紙。說是圖紙其實沒有紙,隻是用木棍和染料把圖形畫在了一張經過熟製的柔軟羊皮上。
由於所有街道都是按正南正北正東正西布置,方方正正的倒也好設計,沒用幾天功夫,一張新營地的基建圖就在劉芒哥的手中設計完成了。
整個營地布置了七橫八縱共十五條街道,有芒部落的“政府”辦公機關也就是芒大王的“司令部”設在營地的正中心,前麵是府南大街,後麵是府北大街,東麵是府東大街,西麵是府西大街。
府南大街南麵是人民廣場,府北大街北麵是劉芒哥的寢宮“芒宮”,人民廣場、司令部、芒宮坐落在新營地的南北中軸線上。府東大街東麵是軍事本部,府西大街西麵是未來的政務院,軍事本部、司令部、政務院坐落在營地的東西中軸線上。
鑒於前世的大城市一到雨季就會發生內澇積水現象,劉芒哥特別注意對城市的排水係統的建設,每條街道兩側都深挖了一條寬大的排水溝,排水溝內兩側用石塊砌牆,上麵用厚實的木板進行遮蓋,這隻是一時的權宜之計,劉芒哥想等到有了鐵質工具就去那魯山上開采些花崗岩石板,把排水溝上的木板都換成堅固結實的石板。
【未完待續】
通過幾個月的觀察,劉芒哥大體已經看中了一塊土地,那就是山下臨時營地偏西南方,現在建有畜欄和軍隊訓練場的那塊東西狹長二十幾裏,南北也有十幾裏的高崗平川地。
那裏雖然也是瀚河平原的一部分,但由於位於那魯山山脈南麓,海拔比毗鄰的瀚河平原平均高出了幾十米,雨季絕沒有內澇之患,北麵的那魯山山脈又可以有效地阻擋冬季來自北方的寒流,前有廣闊的可用於放牧和開墾耕種的瀚河平原,西距由那魯山南麓折返向南再向東的瀚河水源地也隻不過七八公裏,可謂是一處建造城市的理想寶地。
按理說以有芒部落現在的人口數量要建造一個新營地根本就用不了這麽大麵積的土地,之所以要選擇這麽大一塊土地作為有芒部落的新營地建造地址,劉芒哥還是有所考慮的,那就是不能隻看到眼前的需要,而是要著眼於未來。劉芒哥希望有芒部落的新營地未來能發展成一個繁華的大都市,成為世界上首屈指可數的經濟政治文化中心之一,成為四方民眾心心向往和頂禮膜拜的精神聖地。
而要想建造一座城市,並非靠一日之功就可以完成的,因為城市是一個各種功能齊全的綜合社會體係,從基礎建設的硬件措施到人文建設的軟件設施哪一樣都不能忽視,民宅、政府機關、商業街、學校、醫院、軍營、驛館哪一樣都不能少。
劉芒哥想從建設有芒部落的新營地開始,再一步步地把這裏建成一座繁華的大都市。
說幹就幹,劉芒哥第二天就帶著參謀長芒乾、後勤部長芒炳和工兵排全體戰士到山下丈量土地去了。
劉芒哥把全部漁獵工作都交給了副團長湯雷,此時的湯雷已不再兼任一營營長,原一營副營長芒桑已被提升為一營營長,副營長則由剛剛加入有芒部落的妘漢擔任。
按理說妘漢是原有妘部落女王手下的第一衛士,能力並不在芒桑之下,但因為他剛剛加入有芒部落,還沒有為部落做出過任何貢獻,也沒接受過任何正規化軍事訓練,恐手下部眾不服,劉芒哥並沒有為妘漢安排更高的職位,何況部落裏暫時也沒有更高的空缺職位了。
盡管隻是一個副營長,但已經令妘漢相當滿意了,畢竟他隻是一個剛剛加入有芒部落的流浪漢,一上來就被任命為副營長,這已經大大超出了他的預想。如果不算女兵營,副營長這個職位在有芒部落可是僅次於芒大王和芒乾、湯雷、芒炳、芒桑四大金剛的最高職位了。按妘漢最初的想法,他隻為有芒部落帶來四名勇士,如果能被任命為一個副排長他也就知足了。
劉芒哥卻不這麽想,如果他將來娶了妘婕公主做王妃,妘漢就成了他未來的表大舅哥,怎麽也算得上自己人,等將來部落壯大了,怎麽也得任命他做個師長軍長什麽的。再說通過自己觀察,妘漢這家夥的能力似乎並不在自己手下的八大金剛之下,雖然不能做芒乾和芒炳那種需要動腦子的工作,但做個軍事主官還是沒問題的。
一行人來到山下,從畜欄所在地向東放眼望去,隻見一片高崗平川地赫然呈現在眾人麵前,這片平川地東西狹長,南北稍窄,除了長有一些稀疏的落葉喬木和低矮的灌木叢以外,剩下的就是一片漫無邊際的荒灘了。
劉芒哥對芒乾和芒炳道:“你們看,這裏背倚那魯山山脈,右傍浩蕩的瀚河水源地,向東可直達沿海地區,向南可前出遼闊的瀚河平原,既可以發展畜牧業,也可以發展種植業,北麵那魯山山脈上的原始森林還可以為我們提供大量建設新營地的木材,這裏正是一處建設我們新營地的理想之地,不久的將來,這裏就將有一座嶄新的城市拔地而起。”
由於芒乾和芒炳這幾天一直和劉芒哥在一起研究有關建設新營地的事宜,對城市的概念已經有了一些初步了解,所以對劉芒哥的話並不感到驚奇。再說許多已經發生的事例足以證明,芒大王的的確確是無所不能的,隻要他想幹的事,沒有一件是不能實現的,芒大王帶給人們的驚喜多了,人們也就不再感到驚奇了。反正隻要聽芒大王的話,生活就會變得越來越好,有芒部落也會變得越來越強大,他們為有劉芒哥這樣一個無所不能的大王而由衷地感到自豪。
土地丈量的結果很令劉芒哥滿意,那裏確實是一塊適合建造新營地的理想場地。
接下來的幾天,劉芒哥便和芒乾、芒炳留在劉芒哥的山洞裏設計新營地的圖紙。說是圖紙其實沒有紙,隻是用木棍和染料把圖形畫在了一張經過熟製的柔軟羊皮上。
由於所有街道都是按正南正北正東正西布置,方方正正的倒也好設計,沒用幾天功夫,一張新營地的基建圖就在劉芒哥的手中設計完成了。
整個營地布置了七橫八縱共十五條街道,有芒部落的“政府”辦公機關也就是芒大王的“司令部”設在營地的正中心,前麵是府南大街,後麵是府北大街,東麵是府東大街,西麵是府西大街。
府南大街南麵是人民廣場,府北大街北麵是劉芒哥的寢宮“芒宮”,人民廣場、司令部、芒宮坐落在新營地的南北中軸線上。府東大街東麵是軍事本部,府西大街西麵是未來的政務院,軍事本部、司令部、政務院坐落在營地的東西中軸線上。
鑒於前世的大城市一到雨季就會發生內澇積水現象,劉芒哥特別注意對城市的排水係統的建設,每條街道兩側都深挖了一條寬大的排水溝,排水溝內兩側用石塊砌牆,上麵用厚實的木板進行遮蓋,這隻是一時的權宜之計,劉芒哥想等到有了鐵質工具就去那魯山上開采些花崗岩石板,把排水溝上的木板都換成堅固結實的石板。
【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