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著暗淡無光的住宅紋飾,方元忍不住感歎起來,時間果真好比一把殺豬刀,刀刀戳心見血啊。不僅人擋不住,房屋建築也一樣敗在刀下。


    在方元感歎之中,眾人也在村民的引領下,輕快走過了天井,來到了正堂廳裏。這是一個寬敞的大廳,有八根柱子支立四方,有四麵八方的寓意。


    當然,最重要的還是大廳正前方,那裏供奉了村民的祖先牌位。在牌位的後頭,則是一幅三寶佛平麵木雕。


    所謂三寶佛,也有橫縱之分。橫三寶佛,那是指中央釋迦牟尼佛,東方藥師佛,西方阿彌陀佛。縱三寶佛,則是過去燃燈佛,現在釋迦牟尼佛,以及未來彌勒佛。


    現在村民家裏供奉的就是縱三寶佛,寬大的平麵板如屏,在能工巧匠的巧手淺雕繪刻下,三尊大佛跌坐其中,可謂是寶相莊嚴,十分肅穆。


    不過經過多年的香火供奉,在煙火的熏陶下,三尊大佛自然也有幾分烏黑。再加上村民可能有些懶,或者不敢對佛陀不敬,所以平時極少清掃灰塵,以至於淺雕上蒙了一層厚灰,讓人有種不忍直視的感覺。


    反正其他人打量了兩眼,就不再多看了。


    此時,村民取杯倒水,一一分發給方元等人。做了這事之後,他才笑道:“範大爺,你稍等一下,我去把書冊拿來。說實話,我文化不高。爺爺寫的筆記,又是那種繁體字,我也看不太明白,一會兒還要您老多多指點。”


    “好說,好說。”範離笑道:“你去拿來吧,大家等著呢。”


    村民點了點頭,立即轉身而去。過了幾分鍾,他才匆匆走了回來,手上多了幾本書冊,而且是那種比較古老的裝線書。


    類似這樣的裝線書,方元自然不也陌生。他外公傳下來的風水筆記,有不少就是用宣紙裁剪成頁,然後折成蝴蝶形式,再裝釘縫線成冊的書。


    古代的書籍,不管是印刷版本,還是手抄本,基本上是這樣的形式。


    這個時候,看到村民把書冊拿出來,範離立即迎了上去,伸手道:“給我看看。”


    “範大爺,你小心點兒,這些東西放久了,有些酥脆。”村民提醒一聲,就把幾本書冊交到範離手上。


    “放心,我懂。”範離接過書冊,也沒有急著翻看,而是一本一本的擺在幹淨的桌麵上,然後仔細端詳封皮上的文字。


    其他人也紛紛湊了上來,低頭一同觀看。


    古人裝書,非常的講究。每一頁大小相等,外麵還要包上封皮,免得拿書的時候蹭去了書頁上的文字內容。


    另外在封麵上,肯定還要書寫一些文字,免得與其他書冊混淆了。這是古人的智慧結晶,經過許多代人的積累總結,才有了現在大家看到的書籍模樣。


    “遊氏家譜。”


    “茂堂筆記!”


    從封麵的文字就可以知道,村民並沒有撒謊,書冊的確是很久以前的東西,字體工整,用毛筆書寫而成,不過由於藏得久了,筆墨有幾分暗淡,充滿了古樸的意味。


    一番打量之後,範離伸手翻開青藍色的封皮,其中裏頭的書頁已經發黃,而且有一點點發毛起絲的痕跡。也難怪村民讓大家小心輕拿輕放,不然真的很容易毀了書冊。


    眾人把家譜放到一邊,直接細看筆記書冊的內容,發現開篇是村民爺爺對於自家情況的一些綜述。比如說自己這一支遊氏族人的起源、發展,還有現狀。


    方元看了以後,才知道原來閩南遊氏,竟然是發源於王氏。五代十國年間,閩國君主由於殘暴,賣官鬻爵,橫征暴斂,後被部下發動兵變所殺。然後閩國就陷入了長年內亂之中,閩國王室子孫紛紛融入民間,改王姓為遊……


    這個村子的遊氏一支,就是當年閩王的後代。當然,這到底是真是假,就無從考證了。反正人家就是這樣說,而且脈絡分明,由不得你不信。


    總而言之,遊氏一脈在閩南生根發芽,分居各地,傳到第五代,到了明中期,有族人參加抗倭隊伍,並且立下了汗馬功勞,得到了朝廷的嘉獎,成為一鎮總兵。


    那位總兵,就是村子的始祖,他調任在附近為官,然後帶上族人遷移過來,擇地聚居,安居樂業,開枝散葉,才有了現在的村子。


    既然是擇地聚居,自然少不了風水師的蹤跡。村民爺爺在筆記上也記述明白,當年那個總兵為了能夠興旺家業,特意請人到贛州重金請了一位享譽盛名的大風水師回來,讓他幫堪定村落的選址。


    那個風水師經過三個月的跋山涉水,終於在茫茫群山之間,相中了這個地方作為村子的選址,並且親自規劃布局,忙碌了一兩年的時間,才算是把村莊布局構建完成了。


    從這裏就可以知道,古代風水師雖然受人尊崇,但絕對是無功不受祿,既然受了主家的托付,拿了人家的禮金,那麽肯定是要嘔心瀝血,不辭辛苦,殫精竭慮,努力的幹活,這樣才不會敗了自己的聲名。


    反正忙得吐血,村落風水格局才算是完成了。總兵過來驗收,風水師自然詳細解說了村子的風水形勢,告訴他這裏是祥雲捧月之勢。


    周圍的群山輕慢飄渺如祥雲繚繞,將中間大如圓盤的山穀護衛托起,溪水潺潺,蜿蜒匯聚成水中之月,絕對是上等的風水福地。在這裏安家落戶,子孫能人輩出,一代更比一代強。


    闡述完畢之後,風水師還留下一首題詩。祥雲捧月群山中,有緣福命識羞容。吉日良辰陰陽和,子孫俊傑耀西東!


    一番評點下來,總兵大為滿意,重賞了那個風水師之後,就高高興興帶著族人居住下來,然後繁衍數百年,直到村民爺爺這一代。


    “祥雲捧月?”看到這裏,範離眉頭一皺,轉頭道:“方師傅,是這樣嗎?”


    “……不太像!”方元遲疑道:“祥雲倒是可以理解,應該是村旁的山勢。但是水中之月,難道是村中的池塘麽?”


    “那池塘原來不是池塘,而是一個小湖泊……”村民插嘴道:“你們看下去就知道了。”


    “哦。”


    方元和範離再看,隻見關於那個風水師布置的風水局,村民的爺爺也有一些介紹,盡管不算多麽的詳細,但是也足夠他們了解那個風水局的全貌。


    原來在數百年前,村子的情況比現在好多了。山清水秀的,的確有湖泊。祥雲捧的月,就是如月一般的湖泊。按照那個風水師的布置,村落圍湖而建,把湖泊納入村子的範圍內,然後形成一個回字形,就是所謂的捧月之勢。


    幾百年間,村落的百姓,就是依照那個風水師的規劃,一步一步的紮實發展,子孫繁衍。期間真的是出了不少人才,不敢說高官顯貴什麽的,但是知縣、知府也不在少數。


    但是花無百日紅,人無千日好,風水輪流轉,到了清末,村中的風水形勢就已經潰散了。往日清澈的湖泊已經幹涸,潺潺繞流的溪水也已經枯竭。特別是清帝退位,進入民國時期,村子百姓不僅沒得到多少好處,相反還由於軍閥之間的爭鬥,徹底陷入困境之中。


    就在這時,一個姓蕭的年輕人遊曆來到了村中,向村中的老人討了一碗茶喝,這就是村中變革序幕的開始,轟轟烈烈,地覆天翻……


    “是他,我就說了,絕對是他。”看到這一段內容,範離整個人就興奮起來,眼睛冒光,滿臉紅光,十分的激動。


    “你別激動呀。”方元輕笑道:“我們知道是他,不過更加好奇,他是怎麽改變村子的風水敗局,使之扭轉形勢的。”


    “對對對。”裴老人深以為然:“老弟,你要是不想看下去,就麻煩讓一讓,我們接著看。”


    “誰說不想看了。”範離冷靜了下來,又捧著筆記如醉如癡的繼續翻閱起來。


    在村民爺爺的筆記中,對於那個年輕人的描述很少,並且在行文之中,好像有一點莫名古怪的味道,給人一種似嫉似恨,似羞似怒,又不得不服的感覺。


    範離看了幾段話,然後就笑了,對旁邊的村民說道:“你爺爺當年,肯定是被打臉了。”


    “啥?”村民呆了一呆,不太明白範離的意思。


    倒是方元了然一笑,多多少少有些感同身受。蕭神仙當年,年紀輕輕的,自然容易受到其他人的輕視,不信任他的實力。估計村民的爺爺就是覺得他嘴上**,辦事不勞,置疑他有沒有能力改變要中的風水狀況。


    後果肯定不必多說,村民爺爺的臉肯定是被打腫了。掩過飾非,這是人的本性,村民的爺爺肯定不會在自己的筆記中自曝其短。但是在行文中流露出來的意味,也足夠讓人揣測出他的心態。


    當然,這些也不重點,最關鍵的還是村民的爺爺,應該是全程參與了村中改造風水形勢的工作,所以對這件事情有了比較詳細的記載。


    盡管村民的爺爺不是專業風水師,對於改造風水的一些布置,處於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的狀況,但是具體的步驟卻詳盡的記述下來了,這可是絕密的檔案資料啊。rs


    s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宅師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燭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燭並收藏宅師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