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時間:2014-01-27
李熙這天是請魏謨過來吃個便飯,一則他覺得魏謨這個很有意思,是個可交之人,二來也是有事求他,唐朝是詩歌的王朝,不懂詩歌難以稱得上是個文化人,李熙倒不想去爭什麽文化人的頭銜,不過若不會詩歌連結婚這種事關一生幸福的事也會遇到麻煩的話,李熙就不得不慎重對待了。
唐代的婚俗裏好幾個場合需要吟詩,這對李熙來說無疑是個巨大的挑戰。崔府是高門大族,門客中高手如雲,給崔鶯鶯做伴娘的姑娘小姐們也少不了有擅長吟詩的,屆時一個個跳出來,豈不要了自己的好看,怎麽辦,請救兵吧。
自己不會吟詩,伴郎會自然也可以,可是李熙所能認識的人中會吟詩的還真不多,劉默彤認識幾個字不假,吟詩卻是外行,李老三壓根就不會,還不如自己呢。崔玉棟倒是會,可那是大舅哥,能做自己的伴郎,石雄嘛,這廝早已經帶著他的婆娘,挑著家產趕去赴任去了,一副八輩子沒當過官的架勢。
李德裕倒是個大才子,隻是年紀大了些,郭無憂,哼哼……
想來想去,李熙認識的人中也就魏謨合適了,人家雖然是名門之後,可卻是進士出身,能當進士的人,沒兩把刷子行嗎?行了,就他了,他要是覺得自己頂不出去,允許他請外援,文人勾搭文人那還不是一勾搭一大票,至於勞務費,哼哼……
君子之交淡如水嘛,自然是沒有的。
除了自己不會李熙打聽過這個時代舉行婚禮有幾樁麻煩事,
陪魏謨在正堂喝了杯茶,魏謨是個閑不住的人,反而攛掇李熙陪他出去訪友,李熙為難地說:“你們要是作詩,我可不去,免得丟人現眼。”
魏謨道:“嗨,沒事吟那玩意幹嘛,我帶你去看鬥狗,靈州那邊來了幾個老客,帶了兩條威武大將軍,特麽的把長安城殺了個血流成河,不看可惜了。走。”
拽著李熙去了,一路呼朋喚友,到了東市的鬥狗場,人數不下三十來人,正巧那鬥狗場又是錦衣社名下產業,恰巧郭仲恭又在,彼此一引薦,原來都認識,於是就更熱鬧了。那場鬥狗比賽最終以長安本地的“虎賁將軍”完勝而告結束,眾人歡呼雀躍。
心情舒暢的郭仲恭在長安城有數的高檔酒樓“摘星居”做東宴請魏謨和魏謨勾引來的一幹狐朋狗友,李熙以半個主人身份作陪,嘻嘻哈哈鬧了大半天。
傍晚時分,李熙在錦衣社幾個夥計的扶持下回到楊宅,一進門他就唬了一大跳,內內外外裝飾一新,正堂前搭設的席棚高端大氣十分上檔次,光彩綢就不知道用了多少匹,李熙覺得很滿意,如此也該把楊家的家底耗光了吧,讓那個勢力的女人狗咬豬尿泡空歡喜一場,也是件很開心的事嘛。
李熙鑽到席棚裏,裏裏外外瞅了一眼,愈發覺得滿意,用料講究實在,撐持棚頂的柱子都是用整根筆直的鬆木,表外還纏繞著彩綢,這麽結實的棚子,即便是大雨磅礴也足以應付吧,就算是來一陣箭雨……
“老三,三哥。”李熙望見崔玉棟和李老三兩個人正站在席棚前,背負著雙手,衝著新搭建的席棚指指點點,李老三身穿一件繭綢長衫,戴了一頂文士帽,看起來十分精神。
見了李熙,李老三表功似的說道:“你這出去半天,我到京兆府和兩縣替你跑了一趟,裏裏外外都打點好了,到時候迎親的馬車想走哪邊就走哪邊,絕無一個人攔你的。”
李熙聽了這沒頭沒腦的一番話,心裏直犯嘀咕,不明他什麽意思。
崔玉棟笑道:“別管他,你隻管做你的新郎官便是,別的事有我們操心呢。”
李熙道:“那就多謝兩位兄長了,小弟酒喝的太多,有些頭暈,先回去躺一會,晚些再來陪兩位兄長說話。”
崔玉棟道:“不必管我們了,我們馬上就走,回頭還去找劉老大商量事呢。”
別過二人,直入後園,尋沐雅馨不見,想到她如今被老夫人派了差事,隻怕一時半會兒也不得有空,李熙便自己扯了條被子蓋在肚子上,和衣躺在床上睡了。頭一沾枕頭就起不來了,這枕頭是李熙回長安的第二天打發旺財特意找裁縫做的,軟綿綿的十分舒服。
本來想著隻小睡一會就去給老夫人道晚安,結果這一覺就睡到了二日天光大亮。
李熙坐在床上發了會呆,回想自己昨晚有沒有做夢說夢話,記不清了,應該沒有,夢是經常做,但說夢話的習慣似乎從來都沒有。
靴子和外衣已經被人脫下來了,內衣什麽的卻沒動,沐雅馨坐在梳妝台前對鏡貼花黃,昨晚她和崔府管家為了采買婚宴上所需一應物品一直忙到一更天,而老夫人那邊因為幾個街坊老鄰居過來看望,絮絮叨叨也說完了,兩個人一忙就把他給忘了。
待發現李熙時,見他睡的正香甜,二人都不忍叫醒他,隻讓沐雅馨幫他脫了靴子和外衣,服侍著他歇了。
李熙來到沐雅馨身後,伸出雙臂環著她,取了一隻步搖往她頭上插,沐雅馨不肯,抿唇微笑道:“別鬧了,我今兒還要忙呢,戴這勞什子路也別走了。”
李熙還是堅持給她插上了,道:“戴這個也是一個警醒,免得你狂蜂浪蝶似的亂跑。”沐雅馨很不樂意地啐道:“我倒想端端正正地坐著受用呢,可惜了,我是個苦命的人,清閑不得。”李熙劈手將她搬轉過來,額頭抵著她的額頭,一隻手就順溜地鑽入她的兩對玉峰之間,本來也隻是想效仿文人雅士們拿它們暖暖手,怎奈定力不夠,手一觸碰到那兩對顫酥,李熙便是心裏一蕩,一時再也經受不住,拖著沐雅馨就要上床。
“別鬧,別鬧,我還有好多事要忙呢。”
“你不正想得清閑嗎,回頭我去跟老夫人說,把你的差事卸了,專門陪我。”
“這樣不好吧……”
“好!好的很。”
沐雅馨半推半就,李熙拉拉扯扯,二人正在這黏黏糊糊的時候,冷不丁外麵有個婦人連聲呼喊沐雅馨,口中稱的是沐管家。李熙回門外的婦人道:“這裏沒有沐管家,隻有一位沐夫人。你找錯地方了。”外麵那婦女聞聲知趣地改了口稱夫人。
沐雅馨慌慌張張推開李熙,從床上掙起來,一麵理妝容,一麵紅著臉應道:“胡大娘別聽他胡說,我可不是什麽夫人。你好等等我就來。”
整好了衣裳,紅著臉對李熙說:“好好將養著吧,明兒跟你的正牌夫人賣弄風騷去。”說罷唯恐李熙不悅,趕忙湊上來獻了個香吻。
李熙在書房裏一直呆坐到旺財來叫他吃飯,向楊老夫人問了安,李熙盤腿跪坐下來,雖然很不舒服,但想到昨天發生的那件尷尬事,李熙覺得還是得忍耐,入鄉隨俗,在大唐的天空下討生活,這點基本功還是要的。
不待老夫人發問,飯後李熙就主動地把昨天“長安虎賁將軍大戰靈州老客”的事摘要稟報了一遍,說的繪聲繪色,說的臉不紅心不跳。
老夫人聽完,微微點頭,說道:“今天就別出去了吧,好好將養著,明天有你受的呢。”
李熙道:“有件事,我正要請示阿婆,崔家小娘子今年才十二歲,還要好幾個月才到十三,我以為是不是晚兩年等到她長到十五六歲才圓房。”
楊老夫人道:“這件事我跟崔家夫人和你戚大娘她們都商議過,鶯鶯這孩子出身家境好,自小就沒受委屈,身子骨壯健著呢,比那些普通人家的十三四歲孩子差不到哪去。阿婆明白你的好意,不過清河崔家的女兒嫁過門來,你把她冷落到一邊,那崔家的麵子往哪放?明晚你們仍舊要圓房,至於將來你帶著她去了南邊,生人生臉的,誰又管得了你。”
李熙明白了,老夫人這才是和稀泥的高手呢,既給了崔家的麵子,又成全了自己的良心。解決了這個不算難題的難題,李熙一身輕鬆地回到書房,今天他是不打算出去了,表麵上是要養精蓄銳,備戰明天,實際上也並非無事可做。這書房裏的所有留下楊讚筆跡的東西都必須悄無聲息地毀去。
楊讚是個超級宅男,沒有朋友,沒有詩會應酬,在客棧牆上題詩的可能性也為零,隻要毀掉了他的老巢,那麽從此以後自己就完全徹底地替代了他。
李熙小心翼翼地搜索著每一個角落,把一切帶有楊讚痕跡的東西收攏起來,裝在一個布口袋裏,白天火化它們太紮眼,晚上拿到花園裏悄悄地焚屍滅跡方為正道。
收拾完這一切,已經過了大中午,難得一個清閑時光,泡了碗茶,沒放鹽沒放薑絲,茶葉沒有研磨成細粉,完全是用一千多年後的地道泡茶法炮製。
搬了把新買的胡椅,李熙靠坐在朝陽的窗前,眯著眼,翹著腿,哼著不知名的小曲,計算著明天能收到多少賀禮,盤算著晚上怎麽去捉弄那個害羞的小姑娘,嗯,這樣的日子,才是我心目中奢侈糜爛的貴族生活嘛。
這樣的日子,我很喜歡。
李熙這天是請魏謨過來吃個便飯,一則他覺得魏謨這個很有意思,是個可交之人,二來也是有事求他,唐朝是詩歌的王朝,不懂詩歌難以稱得上是個文化人,李熙倒不想去爭什麽文化人的頭銜,不過若不會詩歌連結婚這種事關一生幸福的事也會遇到麻煩的話,李熙就不得不慎重對待了。
唐代的婚俗裏好幾個場合需要吟詩,這對李熙來說無疑是個巨大的挑戰。崔府是高門大族,門客中高手如雲,給崔鶯鶯做伴娘的姑娘小姐們也少不了有擅長吟詩的,屆時一個個跳出來,豈不要了自己的好看,怎麽辦,請救兵吧。
自己不會吟詩,伴郎會自然也可以,可是李熙所能認識的人中會吟詩的還真不多,劉默彤認識幾個字不假,吟詩卻是外行,李老三壓根就不會,還不如自己呢。崔玉棟倒是會,可那是大舅哥,能做自己的伴郎,石雄嘛,這廝早已經帶著他的婆娘,挑著家產趕去赴任去了,一副八輩子沒當過官的架勢。
李德裕倒是個大才子,隻是年紀大了些,郭無憂,哼哼……
想來想去,李熙認識的人中也就魏謨合適了,人家雖然是名門之後,可卻是進士出身,能當進士的人,沒兩把刷子行嗎?行了,就他了,他要是覺得自己頂不出去,允許他請外援,文人勾搭文人那還不是一勾搭一大票,至於勞務費,哼哼……
君子之交淡如水嘛,自然是沒有的。
除了自己不會李熙打聽過這個時代舉行婚禮有幾樁麻煩事,
陪魏謨在正堂喝了杯茶,魏謨是個閑不住的人,反而攛掇李熙陪他出去訪友,李熙為難地說:“你們要是作詩,我可不去,免得丟人現眼。”
魏謨道:“嗨,沒事吟那玩意幹嘛,我帶你去看鬥狗,靈州那邊來了幾個老客,帶了兩條威武大將軍,特麽的把長安城殺了個血流成河,不看可惜了。走。”
拽著李熙去了,一路呼朋喚友,到了東市的鬥狗場,人數不下三十來人,正巧那鬥狗場又是錦衣社名下產業,恰巧郭仲恭又在,彼此一引薦,原來都認識,於是就更熱鬧了。那場鬥狗比賽最終以長安本地的“虎賁將軍”完勝而告結束,眾人歡呼雀躍。
心情舒暢的郭仲恭在長安城有數的高檔酒樓“摘星居”做東宴請魏謨和魏謨勾引來的一幹狐朋狗友,李熙以半個主人身份作陪,嘻嘻哈哈鬧了大半天。
傍晚時分,李熙在錦衣社幾個夥計的扶持下回到楊宅,一進門他就唬了一大跳,內內外外裝飾一新,正堂前搭設的席棚高端大氣十分上檔次,光彩綢就不知道用了多少匹,李熙覺得很滿意,如此也該把楊家的家底耗光了吧,讓那個勢力的女人狗咬豬尿泡空歡喜一場,也是件很開心的事嘛。
李熙鑽到席棚裏,裏裏外外瞅了一眼,愈發覺得滿意,用料講究實在,撐持棚頂的柱子都是用整根筆直的鬆木,表外還纏繞著彩綢,這麽結實的棚子,即便是大雨磅礴也足以應付吧,就算是來一陣箭雨……
“老三,三哥。”李熙望見崔玉棟和李老三兩個人正站在席棚前,背負著雙手,衝著新搭建的席棚指指點點,李老三身穿一件繭綢長衫,戴了一頂文士帽,看起來十分精神。
見了李熙,李老三表功似的說道:“你這出去半天,我到京兆府和兩縣替你跑了一趟,裏裏外外都打點好了,到時候迎親的馬車想走哪邊就走哪邊,絕無一個人攔你的。”
李熙聽了這沒頭沒腦的一番話,心裏直犯嘀咕,不明他什麽意思。
崔玉棟笑道:“別管他,你隻管做你的新郎官便是,別的事有我們操心呢。”
李熙道:“那就多謝兩位兄長了,小弟酒喝的太多,有些頭暈,先回去躺一會,晚些再來陪兩位兄長說話。”
崔玉棟道:“不必管我們了,我們馬上就走,回頭還去找劉老大商量事呢。”
別過二人,直入後園,尋沐雅馨不見,想到她如今被老夫人派了差事,隻怕一時半會兒也不得有空,李熙便自己扯了條被子蓋在肚子上,和衣躺在床上睡了。頭一沾枕頭就起不來了,這枕頭是李熙回長安的第二天打發旺財特意找裁縫做的,軟綿綿的十分舒服。
本來想著隻小睡一會就去給老夫人道晚安,結果這一覺就睡到了二日天光大亮。
李熙坐在床上發了會呆,回想自己昨晚有沒有做夢說夢話,記不清了,應該沒有,夢是經常做,但說夢話的習慣似乎從來都沒有。
靴子和外衣已經被人脫下來了,內衣什麽的卻沒動,沐雅馨坐在梳妝台前對鏡貼花黃,昨晚她和崔府管家為了采買婚宴上所需一應物品一直忙到一更天,而老夫人那邊因為幾個街坊老鄰居過來看望,絮絮叨叨也說完了,兩個人一忙就把他給忘了。
待發現李熙時,見他睡的正香甜,二人都不忍叫醒他,隻讓沐雅馨幫他脫了靴子和外衣,服侍著他歇了。
李熙來到沐雅馨身後,伸出雙臂環著她,取了一隻步搖往她頭上插,沐雅馨不肯,抿唇微笑道:“別鬧了,我今兒還要忙呢,戴這勞什子路也別走了。”
李熙還是堅持給她插上了,道:“戴這個也是一個警醒,免得你狂蜂浪蝶似的亂跑。”沐雅馨很不樂意地啐道:“我倒想端端正正地坐著受用呢,可惜了,我是個苦命的人,清閑不得。”李熙劈手將她搬轉過來,額頭抵著她的額頭,一隻手就順溜地鑽入她的兩對玉峰之間,本來也隻是想效仿文人雅士們拿它們暖暖手,怎奈定力不夠,手一觸碰到那兩對顫酥,李熙便是心裏一蕩,一時再也經受不住,拖著沐雅馨就要上床。
“別鬧,別鬧,我還有好多事要忙呢。”
“你不正想得清閑嗎,回頭我去跟老夫人說,把你的差事卸了,專門陪我。”
“這樣不好吧……”
“好!好的很。”
沐雅馨半推半就,李熙拉拉扯扯,二人正在這黏黏糊糊的時候,冷不丁外麵有個婦人連聲呼喊沐雅馨,口中稱的是沐管家。李熙回門外的婦人道:“這裏沒有沐管家,隻有一位沐夫人。你找錯地方了。”外麵那婦女聞聲知趣地改了口稱夫人。
沐雅馨慌慌張張推開李熙,從床上掙起來,一麵理妝容,一麵紅著臉應道:“胡大娘別聽他胡說,我可不是什麽夫人。你好等等我就來。”
整好了衣裳,紅著臉對李熙說:“好好將養著吧,明兒跟你的正牌夫人賣弄風騷去。”說罷唯恐李熙不悅,趕忙湊上來獻了個香吻。
李熙在書房裏一直呆坐到旺財來叫他吃飯,向楊老夫人問了安,李熙盤腿跪坐下來,雖然很不舒服,但想到昨天發生的那件尷尬事,李熙覺得還是得忍耐,入鄉隨俗,在大唐的天空下討生活,這點基本功還是要的。
不待老夫人發問,飯後李熙就主動地把昨天“長安虎賁將軍大戰靈州老客”的事摘要稟報了一遍,說的繪聲繪色,說的臉不紅心不跳。
老夫人聽完,微微點頭,說道:“今天就別出去了吧,好好將養著,明天有你受的呢。”
李熙道:“有件事,我正要請示阿婆,崔家小娘子今年才十二歲,還要好幾個月才到十三,我以為是不是晚兩年等到她長到十五六歲才圓房。”
楊老夫人道:“這件事我跟崔家夫人和你戚大娘她們都商議過,鶯鶯這孩子出身家境好,自小就沒受委屈,身子骨壯健著呢,比那些普通人家的十三四歲孩子差不到哪去。阿婆明白你的好意,不過清河崔家的女兒嫁過門來,你把她冷落到一邊,那崔家的麵子往哪放?明晚你們仍舊要圓房,至於將來你帶著她去了南邊,生人生臉的,誰又管得了你。”
李熙明白了,老夫人這才是和稀泥的高手呢,既給了崔家的麵子,又成全了自己的良心。解決了這個不算難題的難題,李熙一身輕鬆地回到書房,今天他是不打算出去了,表麵上是要養精蓄銳,備戰明天,實際上也並非無事可做。這書房裏的所有留下楊讚筆跡的東西都必須悄無聲息地毀去。
楊讚是個超級宅男,沒有朋友,沒有詩會應酬,在客棧牆上題詩的可能性也為零,隻要毀掉了他的老巢,那麽從此以後自己就完全徹底地替代了他。
李熙小心翼翼地搜索著每一個角落,把一切帶有楊讚痕跡的東西收攏起來,裝在一個布口袋裏,白天火化它們太紮眼,晚上拿到花園裏悄悄地焚屍滅跡方為正道。
收拾完這一切,已經過了大中午,難得一個清閑時光,泡了碗茶,沒放鹽沒放薑絲,茶葉沒有研磨成細粉,完全是用一千多年後的地道泡茶法炮製。
搬了把新買的胡椅,李熙靠坐在朝陽的窗前,眯著眼,翹著腿,哼著不知名的小曲,計算著明天能收到多少賀禮,盤算著晚上怎麽去捉弄那個害羞的小姑娘,嗯,這樣的日子,才是我心目中奢侈糜爛的貴族生活嘛。
這樣的日子,我很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