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時間:2014-03-22
走到半道,沐春和阮承梁就趕了過來,沐春手提一杆血淋淋的長刀,敞著胸懷,走的滿頭大汗,阮承梁亦滿頭大汗,左臂用布條吊在胸前。二人一見李熙就下跪請罪。
李熙下馬扶起,道:“罪不在你們,是我輕敵了,沒想到他們竟然還會玩突襲。”問戰況如何,沐春道:“眼看就要捉住王家兄弟和張孝先,江西營趕來插了一手,明為幫忙,實為搶功,弟兄們不服氣爭執了起來,結果趁亂讓王家兄弟跑了,隻捉到了張孝先。”
李熙大喜道:“那兩個跑了也無所謂,有這個姓張的在,大事無憂矣。”
去與宋叔夜和曾世海回合後,各家約束兵馬,打掃了戰場,一麵派輕銳追逐王家兄弟,主力則回大營。遇到鬱秀成,李熙隨口說讓他審審抓住的四個小卒。鬱秀成不明所以,以為是四條大魚,大刑一亮,四人屁股尿流,問一答十。不想還真套問出了重要情報。四人中為首的一個叫毛樂,是老貓的老鄉,論輩分還是老貓的侄兒。
保安軍攻打營寨時,王氏兄弟讓老貓護著張孝先先退,到約定好的地點等候。毛樂充作奇兵埋伏在營左山窪,老貓恐其找不到大隊,密告他若與大隊走散,可去龍興縣鉛穴山會合。鬱秀成推斷王氏兄弟將去鉛穴山。
李熙從各營抽掉精銳兩百人交給鬱秀成,令其秘密前往鉛穴山埋伏。
三日後,鬱秀成傳來消息,在鉛穴山活捉王弼、王喜兄弟等數十人。消息傳來,滿營歡騰。一向老成持重的李德裕抱住李熙,連讚奇功一件。
王弼、王喜、老貓等人被押赴保安軍內軍營,交由親兵隊看管。李德裕勸將三人早日處決免生後患,李熙心中不忍,遲疑不決,郭仲恭也勸其早下決斷。李熙這才硬起心腸,讓人備下一桌酒席,請三人赴宴。
王喜坐下提起筷子就走,大口肉,大口酒,嚷嚷著不做餓死鬼,老貓麵如灰土,低著頭一言不發,王弼端坐默默無語。張孝先呼了口氣,勸王弼和老貓說:“平山侯好心好意為我等送行,豈可辜負了。”
操起筷子品了一口醬鴨,連讚好味道,聲言比老貓手藝不差。老貓聞言捂麵而泣。王喜喝了一大口酒,捶著桌子喝道:“哭什麽哭,大丈夫時運不濟,死就死了,十八年後又是一條好漢。”王弼訕訕地笑了笑,端起酒杯麵向李熙說道:“造化弄人,今生做了仇人,但願來世能做兄弟。”
王弼飲盡杯中酒,勸老貓吃菜。
王喜嘴裏大嚼牛肉,端起酒杯向李熙說:“這輩子咱們做了仇人,下輩子咱們還做仇人,到你臨死前我還你一頓酒。”
老貓嚎啕大哭。張孝先擎著酒杯,對李熙說:“當初若不在葛家莊相遇,也就沒有今天的難堪了。我這輩子最大的憾事就是當初不該去找姐夫借錢,要是直接去韶州做你的書記,人生又是另一副模樣。平平庸庸雖然不甘心,卻總勝過出來害人。”
老貓泣道:“我們做賊也是被迫無奈,我們願意擒殺癩頭李,將功折過,下半輩子哪怕充軍天涯做個囚徒呢。”
王喜啪地將一根肉骨頭朝老貓砸來,罵道:“沒出息的東西,腦袋掉了碗口大的疤而已。與其窩窩囊囊活過下半輩子,老子寧可今晚就死了。”
肉骨頭砸在老貓麵前,砸碎了幾個碗碟,湯汁濺了老貓一臉。老貓哭了,不敢再吭聲。王喜用袖子把嘴一擦,朝李熙拱拱手,說:“多謝賞酒賜肉。我回去洗淨脖子,等著砍頭。”
一頓飯,李熙一言未發,一杯未飲。飯後鬱秀成請示怎麽處死,李熙道:“打發他們快點上路吧。”
這時阮承梁來報,李德裕請其去見。李熙吃了一驚,李德裕在營中雖然地位最高,但有事一向都是他來見自己的,此番怎麽反過來了?
一問才知長安有客人到,阮承梁自作聰明地說:“我察看過了,身上沒帶兵器,那人個子也不高大,應該沒事。”李熙瞪了他一眼,阮承梁問道:“我又說錯話了嗎?”李熙道:“沒有,你做的很好,身為親兵隊長自然要保證我的絕對安全,任何人來見我都應該這樣。”
阮承梁大受鼓舞,不解地問:“那你為何要瞪我一眼?”李熙又白了他一眼,沒吭聲。
來者是汪覆海,一身青衣,頭上包塊帕子,見了李熙起身問安。李熙笑道:“我猜汪兄來嶺南必有大事,有用得著兄弟的地方盡管開口。”
汪覆海道:“請平山侯趕緊下到軍令,刀下留人。”
李熙吃了一驚,趕忙打發阮承梁去傳命暫不殺王氏兄弟和張孝先等人,這才問汪覆海來意,李德裕起身要走,汪覆海道:“是為公事,中丞聽聽無妨。”
汪覆海道:“廣州城被圍,天子一個月後才知情,勃然大怒,責問宰相為何不報,宰相也委屈,下麵不報,他又怎麽知道。天子又責問樞密使為何不報,樞密使也委屈。可是天子盛怒之下,誰敢自辯,思來想去,讓義父給內尋訪司打個招呼,動用在嶺南的尋訪使看看能不能得到一些紮實的內幕。二位或也知道,義父在內尋訪司隻是掛了個空名,一個人也調動不了無奈隻好打發我過來。嶺南之大,我能認識的也就二位了。故而冒昧來求告二位,給點內幕消息,既解了天子之憂,也解了內外許多臣工的危難。”
李德裕道:“嶺南戰情瞬息萬變,距離長安又阻隔千山,消息不暢也是有的。”汪覆海歎道:“天子憂心百姓,操切之下,責累內外臣工。咱們誰又能說什麽呢,可掌禦天下的天子不知道天下發生了什麽事,豈非一大笑話。故而兩位務必得伸出手來,幫幫水深火熱中的內外臣工們,好歹熬過這一關吧。”
李熙道:“那是自然,就請汪兄在營中住下,由李中丞一支妙筆將嶺南大要描述個清楚八百裏急遞入京,好讓天子安心,內外臣工順心。”
汪覆海大喜,起身拜謝。
李德裕深知自己這一支筆的重量,早早地就回去琢磨怎麽寫才能讓天子安心、內外臣工順心的法子去了。
李德裕走後,汪覆海問李熙:“王氏兄弟和張孝先為何要殺,可是知道了什麽不宜讓外人知道的秘密?”
李熙便將張孝先意欲北竄江西、湖南,被保寧軍擊破大營捕獲的前後說了一遍,最後說道:“李文饒建議為免夜長夢多,索性將他眾人都殺了,我以為他三人反叛朝廷早晚也難逃一死,早死晚死都是死,不如一刀砍了幹淨。這才要殺他。”
汪覆海道:“果真就這些?”
李熙道:“汪兄這話什麽意思?”
汪覆海道:“平山侯是我義父看重的人,我也不當你是外人,我就直言相告。你和郭駙馬在潮州走私鹽鐵,在廣州城下販賣軍械的事可早就傳到京裏去啦。”
李熙大驚失色,訕訕道:“汪兄,你,你可別開玩笑,完全沒有的事。”
汪覆海道:“你不說,我就不問,希望隻是個傳言。”
李熙搓著手笑道:“其實事情完全不像傳言的那樣,潮州因為大亂商道斷絕,百姓們沒鹽吃,一個個麵黃肌瘦,做活沒有力氣,我嘛就從私商那買了一批私鹽,平價賣給百姓,以為救急,所得的利潤全部充作軍餉。百姓們造反時,把鋤頭和犁鏵都拿去融化了打造兵器,春耕開始沒有犁,我想這地要是又荒上一年,說不定夏秋又要鬧民變,故而從私商手裏購得一些鐵給百姓們打造犁鏵,用於春耕,除了回收成本,一文不賺。所謂走私雲雲,或是有人誤會,或是小人故意構陷。汪兄可要為我辯白呀。”
汪覆海微笑道:“那廣州城下販賣軍械的事,你又怎麽說?”
李熙道:“軍械是我營中打造出來暫時用不著的,友軍軍械匱乏,我又不忍看著他們拿著竹槍上陣,故而就周濟了一些給他們。”
汪覆海道:“我可聽說你的軍械賣的價格不低呀。”
李熙道:“那沒辦法,我誌大才疏,不善管理,成本居高不下,不賣貴點血本無回啊。”
汪覆海點點頭,歎道:“看來果然是有人誤會你,唉,我也說嘛,一位侯爵,一位駙馬,豈能幹這種發國難財的勾當嘛。”
李熙讚道:“汪兄高見,這世道就是這樣可惡,我們在前線拚死拚活落不到好,有人袖手旁觀,還盡說風涼話,還好有汪兄這樣深明大義之輩,仗義執言,才未讓宵小之輩得逞,哈哈哈,喝茶,喝茶。”
李熙喝茶時手直發抖,看起來汪覆海對他和郭仲恭走私鹽鐵、軍械的事是一清二楚的,他裝糊塗不追究,隻怕另有所求。
果然,汪覆海道:“如此說來,這三個人並非是因為知道什麽內情才要死的了?”
李熙擺手道:“完全沒有,殺他們,完全是防患於未燃,汪兄若是不信,可將他們帶回長安細細審問,然後再明正典刑。”
汪覆海道:“那樣也好,我此番來嶺南總也不能空手而歸,就拿他們幾個回去麵見天子,話從他們嘴裏說出來,比你我李中丞都更動聽。”
李熙驚道:“汪兄真要帶他們回京?”
汪覆海道:“怎麽?不妥嗎?要是有什麽隱情你早說,我絕不勉強。”
李熙支吾道:“那倒不是,隻是這三個人太……”
“哈哈哈……”汪覆海大笑,“你呀,太謹慎啦。若他們手上有幾千弟兄,你怕他們作亂,可眼下不過是三個囚徒,又能翻起什麽風浪?你不放心,可以派親信一路押送。反正我是不怕的。”話鋒一轉,汪覆海又道:“也罷,你擔心兵荒馬亂出意外,那麽我就把他們帶到韶州,我請馬監軍一起審問他們,證詞上有了馬監軍的畫押,天子也是信得過的。審完之後我把人交給張相公,借他的刀砍去他們的腦袋。三個死人,你總該放心了吧。”
李熙有句話想問汪覆海,為何要去韶州找監軍馬存亮作證呢,廣州不也有個監軍嗎,陳弘誌兼職市舶使,百分百的天子親信,就做不得證嗎?
這話他沒問出口,內官也是官,官場裏的人際關係有多麽複雜,誰能捋的清,仇士良跟陳弘誌和馬存亮誰更親,他哪裏知道呢。
李熙打發鬱秀成和沐春一起押送王弼、王喜、張孝先、老貓等八人啟程去韶州,臨行之時,汪覆海問李熙當日出京時仇士良送他禮物可曾帶在身邊。李熙從脖子上取下那塊物什,大小形製跟趙曉送他的那枚獨角犀牛角飾相仿,不過這塊用沉香木雕琢的動物是一隻目光銳利的隼。
隼和鷹是內尋訪司派出的耳目標誌,區別在於“鷹”類似於職官,有上官有下屬,有具體擔負的職責;“隼”則類似於散官,無具體職分,有事則報,無事則閑。
汪覆海道:“義父月前已由內訪司左判官晉升為右內訪使,你有事可以直呈內訪使。內訪司雖然不是什麽大衙門,卻是天子的耳目和爪牙,還是有許多便利的。”
汪覆海走了,李熙的心忽然變得空蕩蕩的,有一些莫名的煩躁。
……
三天四夜的大火後,廣州城化為廢墟。
獵物獵殺殆盡後,一部分捕獵者就成了獵物,清海軍兵馬使範昌傑獵殺了雷州大鹽梟“風雷王”班濡,他把獵物的腦袋拴著馬尾巴上,驅趕著“風雷王”的三十個美貌“王妃”和四百輛擔財物得意洋洋返回大營,卻不幸地在番禹城西遭到“鎮海王”姚嘸佟的伏擊,範昌傑全軍覆沒,自己的腦袋拴在了姚嘸佟的馬尾巴上。
看起來他的獵手地位還不穩固。
要當獵手就得掌握打獵的基本技能,譬如射箭,李熙的箭隻能近距離誤傷耕牛,故而他就不是一個好獵手,所幸他有自知之明,沒有打腫臉充胖子。群雄爭當獵手之際,他獨帶親兵三百,四個警備團和右奇兵團去了古鬥村碧波灣,以協防為名把嶺南水師營地給占了。
嶺南水師指揮使朱汾被李熙誘至紫石戌後軟禁,群龍無首,斷糧達兩個月的嶺南水師在得到李熙承諾供給軍糧後,宣布整建製歸入保安軍麾下,廣州城已毀,節度使自殺,清海軍的淪落隻是早晚的事,朝廷下一步很有可能以保寧軍管治嶺南各軍,及早投奔新東家,既有軍資糧草供應,還能占個好位置,何樂而不為呢。再說清海軍是軍,保安軍也是軍,都是朝廷的軍隊嘛。
得到嶺南水師相助,李熙如虎添翼,他決定參與廣州城下的捕獵活動,目標鎖定鎮海王姚嘸佟,此人心狠手辣,兵強馬壯,所得財物最多,若是能將他斬落馬下,下一步,保安軍不敢說是嶺南諸強之首,但一定是首富之師。
姚嘸佟的基地在東莞縣寶山之南的太平島上。李熙以一千擔金珠賄賂清海軍寶山營,使其答應切斷路上通道,阻止姚嘸佟回兵馳援巢穴。
一切準備停當後,保安軍傾巢出動,對姚嘸佟的老巢發動了攻擊。嶺南水師有大小戰船三百條,水兵四千人,除去不能戰,和必要的留守,得戰艦一百八十條,水兵一千二百人,保安軍各營精銳兩千六百人,以六倍於敵的優勢發動了突襲。
李熙坐在嶺南水師最大的戰艦“南洋”號上,一邊喝著茶一邊觀看濃煙滾滾的太平島,時而焦急,時而無聊地等候了兩天一夜。
太平島終於被攻克,寶藏沒有想象的那麽多,用一百條船運了一天不到就運完了,倒是“鎮海王”在島上囤積的軍械多的嚇人,粗略估算足足可以裝備一萬人!
李熙把軍械就地封存,貼上保安軍的封條,留待嶺南新節度使上任接收。
姚嘸佟聞之根據地丟失,一反常態地沒有率兵來報複,而是帶上親信數百人,乘上二十幾條大海船揚帆出海向東南方向去了,李熙急遣嶺南水師追擊。
追出廣州灣後海上起風暴,戰艦被迫返航。
姚嘸佟敗逃後,其營地堆積如山的財貨就成為獵物和獵手們共同覬覦的目標,於是圍繞著這座位於番禹縣桂清鎮的大營,各方展開了一場殊死搏殺。
“南天王”農婆弄最先敗陣,不僅沒吃到肉,自己的肉反而被別人割了一塊又一塊,恨得“南天王”直嚷著要投江。
各方勢力經過慘烈搏殺後,保寧軍神策營最終勝出。
“菩薩將軍”宋叔夜陣斬蠻族大首領黃少福,生擒“南天王”農婆弄,一口吞下這座蘊含著無窮無盡寶藏的“鎮海王”藏寶庫。
另一個參與角逐者江西營指揮使曾世海落敗,回營途中被“破山王”張仃發從側翼偷襲,臂中一箭,回營後便昏迷不醒。
曾指揮結義兄弟出營為大哥報仇,尋“破山王”不著,撞上了“大耳尖”胡尖,一場混戰,“大耳尖”孤身逃竄。江西營斬獲極豐。
官軍的節節勝利,終於讓天下盟的總盟主、副總盟主和盟主們意識到,當初拒絕張孝先的建議是多麽的愚蠢。剿賊的官軍是膿包,搶賊的官軍真是比老虎還凶。
為了避免喪身虎口,“大魏天子”曹曛向北竄逃,“破山王”張仃發向東北突圍,“大漢天子”劉禹向西突圍,“大周天子”則自去尊號,悄然失了蹤。
保寧軍湖南營和河東營在從化縣境內設伏,以逸待勞給予“大魏天子”當頭棒喝,陣斬大司空、韓國公曹楚,擒獲“大魏皇後”馮氏及“風華公主”曹鑰。曹鑰是曹曛的妹妹,張孝先的妻子,和她的皇帝哥哥一樣也是個癩頭。
李熙在東莞境內設伏準備咬“破山王”一口,嘴張開了,牙齒也磨尖了,“破山王”卻沒來,無意間嚇了大魏皇帝的大舅哥馮乜一大跳,大魏國丞相驚惶之餘把天子的樂班、儀仗和全副鹵簿丟棄不要,孤身竄入山中。
廣州城下獵手和獵物的故事還在演繹中……
三天四夜的大火徹底摧毀了廣州城,這座昔日的南國之都,而今隻剩一片廢墟,城中幾無一間完好的建築,不過四麵的圍牆依然堅挺,依然高大,依然向世人訴說著南國之都曾經的繁盛和光榮。
和李熙一樣想進城去看看的人並不在少數,門隻有四座,四座門前就密密麻麻地擠滿了人,因為爭搶入城,常常發生小規模毆鬥。
李熙來到城下,望著城門洞裏塞的滿滿的人,眉頭一蹙,正要走開,阮承梁不知道從哪弄來一輛推車,車上堆滿了薪柴,離著城門還有三十丈遠的地方,他把薪柴點燃了,烈火熊熊而起,阮隊正大吼一聲:“走水啦!”推著柴車朝城門奔了去,四下一片混亂,擠在城門洞不能動彈的士卒,一見火車來,頓時拚命往裏擠,在擠倒踩傷數十人後,被堵死了近半個時辰的城門終於又暢通了起來。
李熙進了城,走在黢黑的街上,滿眼是焦黑的殘垣斷壁,刺鼻的煙火味。
廢墟上還是有人在走動的,勝利者站在斷牆上指指點點,哈哈大笑。李熙看到了幾具被燒焦的屍體,一個男人的胳膊被燒的焦黑,還冒著青煙。一個老年男人半截身子埋在土裏,半截身子匍匐在外,手臂因為伸的過長已經人踩爛,骨肉分離,白的骨,紅的肉,發亮的是筋脈。一條排水溝裏橫七豎八躺滿了屍體,有男人有女人還有兒童。看到了一具無頭屍,衣料華美,應該是個女人,腰肢很細,還很年輕。一棵榕樹上至少吊了三十個人,人人赤身。節度使府門前的牆根下摞著幾摞人頭,分不清是賊還是官。
李熙走入節度使府,正堂已倒塌,原建樹大纛的地方插著一杆長槍,槍頭飄揚著女人華麗的褻褲。一口井裏不知道塞了多少屍體,一具屍體的頭在井裏,腿在外麵,大腿和屁股上密密麻麻射滿了箭。
來到了一個破敗的小花園裏,原節度使府的一名仆役指著一片瓦礫說:“崔尚書讀書處。”指著另一處瓦礫說:“崔尚書殉國處。”再指著園中一口水井說:“諸位如夫人殉節處。”
李熙默然一歎,向瓦礫和水井各鞠躬三次,轉身,目不斜視,一路出了廣州城。
走到半道,沐春和阮承梁就趕了過來,沐春手提一杆血淋淋的長刀,敞著胸懷,走的滿頭大汗,阮承梁亦滿頭大汗,左臂用布條吊在胸前。二人一見李熙就下跪請罪。
李熙下馬扶起,道:“罪不在你們,是我輕敵了,沒想到他們竟然還會玩突襲。”問戰況如何,沐春道:“眼看就要捉住王家兄弟和張孝先,江西營趕來插了一手,明為幫忙,實為搶功,弟兄們不服氣爭執了起來,結果趁亂讓王家兄弟跑了,隻捉到了張孝先。”
李熙大喜道:“那兩個跑了也無所謂,有這個姓張的在,大事無憂矣。”
去與宋叔夜和曾世海回合後,各家約束兵馬,打掃了戰場,一麵派輕銳追逐王家兄弟,主力則回大營。遇到鬱秀成,李熙隨口說讓他審審抓住的四個小卒。鬱秀成不明所以,以為是四條大魚,大刑一亮,四人屁股尿流,問一答十。不想還真套問出了重要情報。四人中為首的一個叫毛樂,是老貓的老鄉,論輩分還是老貓的侄兒。
保安軍攻打營寨時,王氏兄弟讓老貓護著張孝先先退,到約定好的地點等候。毛樂充作奇兵埋伏在營左山窪,老貓恐其找不到大隊,密告他若與大隊走散,可去龍興縣鉛穴山會合。鬱秀成推斷王氏兄弟將去鉛穴山。
李熙從各營抽掉精銳兩百人交給鬱秀成,令其秘密前往鉛穴山埋伏。
三日後,鬱秀成傳來消息,在鉛穴山活捉王弼、王喜兄弟等數十人。消息傳來,滿營歡騰。一向老成持重的李德裕抱住李熙,連讚奇功一件。
王弼、王喜、老貓等人被押赴保安軍內軍營,交由親兵隊看管。李德裕勸將三人早日處決免生後患,李熙心中不忍,遲疑不決,郭仲恭也勸其早下決斷。李熙這才硬起心腸,讓人備下一桌酒席,請三人赴宴。
王喜坐下提起筷子就走,大口肉,大口酒,嚷嚷著不做餓死鬼,老貓麵如灰土,低著頭一言不發,王弼端坐默默無語。張孝先呼了口氣,勸王弼和老貓說:“平山侯好心好意為我等送行,豈可辜負了。”
操起筷子品了一口醬鴨,連讚好味道,聲言比老貓手藝不差。老貓聞言捂麵而泣。王喜喝了一大口酒,捶著桌子喝道:“哭什麽哭,大丈夫時運不濟,死就死了,十八年後又是一條好漢。”王弼訕訕地笑了笑,端起酒杯麵向李熙說道:“造化弄人,今生做了仇人,但願來世能做兄弟。”
王弼飲盡杯中酒,勸老貓吃菜。
王喜嘴裏大嚼牛肉,端起酒杯向李熙說:“這輩子咱們做了仇人,下輩子咱們還做仇人,到你臨死前我還你一頓酒。”
老貓嚎啕大哭。張孝先擎著酒杯,對李熙說:“當初若不在葛家莊相遇,也就沒有今天的難堪了。我這輩子最大的憾事就是當初不該去找姐夫借錢,要是直接去韶州做你的書記,人生又是另一副模樣。平平庸庸雖然不甘心,卻總勝過出來害人。”
老貓泣道:“我們做賊也是被迫無奈,我們願意擒殺癩頭李,將功折過,下半輩子哪怕充軍天涯做個囚徒呢。”
王喜啪地將一根肉骨頭朝老貓砸來,罵道:“沒出息的東西,腦袋掉了碗口大的疤而已。與其窩窩囊囊活過下半輩子,老子寧可今晚就死了。”
肉骨頭砸在老貓麵前,砸碎了幾個碗碟,湯汁濺了老貓一臉。老貓哭了,不敢再吭聲。王喜用袖子把嘴一擦,朝李熙拱拱手,說:“多謝賞酒賜肉。我回去洗淨脖子,等著砍頭。”
一頓飯,李熙一言未發,一杯未飲。飯後鬱秀成請示怎麽處死,李熙道:“打發他們快點上路吧。”
這時阮承梁來報,李德裕請其去見。李熙吃了一驚,李德裕在營中雖然地位最高,但有事一向都是他來見自己的,此番怎麽反過來了?
一問才知長安有客人到,阮承梁自作聰明地說:“我察看過了,身上沒帶兵器,那人個子也不高大,應該沒事。”李熙瞪了他一眼,阮承梁問道:“我又說錯話了嗎?”李熙道:“沒有,你做的很好,身為親兵隊長自然要保證我的絕對安全,任何人來見我都應該這樣。”
阮承梁大受鼓舞,不解地問:“那你為何要瞪我一眼?”李熙又白了他一眼,沒吭聲。
來者是汪覆海,一身青衣,頭上包塊帕子,見了李熙起身問安。李熙笑道:“我猜汪兄來嶺南必有大事,有用得著兄弟的地方盡管開口。”
汪覆海道:“請平山侯趕緊下到軍令,刀下留人。”
李熙吃了一驚,趕忙打發阮承梁去傳命暫不殺王氏兄弟和張孝先等人,這才問汪覆海來意,李德裕起身要走,汪覆海道:“是為公事,中丞聽聽無妨。”
汪覆海道:“廣州城被圍,天子一個月後才知情,勃然大怒,責問宰相為何不報,宰相也委屈,下麵不報,他又怎麽知道。天子又責問樞密使為何不報,樞密使也委屈。可是天子盛怒之下,誰敢自辯,思來想去,讓義父給內尋訪司打個招呼,動用在嶺南的尋訪使看看能不能得到一些紮實的內幕。二位或也知道,義父在內尋訪司隻是掛了個空名,一個人也調動不了無奈隻好打發我過來。嶺南之大,我能認識的也就二位了。故而冒昧來求告二位,給點內幕消息,既解了天子之憂,也解了內外許多臣工的危難。”
李德裕道:“嶺南戰情瞬息萬變,距離長安又阻隔千山,消息不暢也是有的。”汪覆海歎道:“天子憂心百姓,操切之下,責累內外臣工。咱們誰又能說什麽呢,可掌禦天下的天子不知道天下發生了什麽事,豈非一大笑話。故而兩位務必得伸出手來,幫幫水深火熱中的內外臣工們,好歹熬過這一關吧。”
李熙道:“那是自然,就請汪兄在營中住下,由李中丞一支妙筆將嶺南大要描述個清楚八百裏急遞入京,好讓天子安心,內外臣工順心。”
汪覆海大喜,起身拜謝。
李德裕深知自己這一支筆的重量,早早地就回去琢磨怎麽寫才能讓天子安心、內外臣工順心的法子去了。
李德裕走後,汪覆海問李熙:“王氏兄弟和張孝先為何要殺,可是知道了什麽不宜讓外人知道的秘密?”
李熙便將張孝先意欲北竄江西、湖南,被保寧軍擊破大營捕獲的前後說了一遍,最後說道:“李文饒建議為免夜長夢多,索性將他眾人都殺了,我以為他三人反叛朝廷早晚也難逃一死,早死晚死都是死,不如一刀砍了幹淨。這才要殺他。”
汪覆海道:“果真就這些?”
李熙道:“汪兄這話什麽意思?”
汪覆海道:“平山侯是我義父看重的人,我也不當你是外人,我就直言相告。你和郭駙馬在潮州走私鹽鐵,在廣州城下販賣軍械的事可早就傳到京裏去啦。”
李熙大驚失色,訕訕道:“汪兄,你,你可別開玩笑,完全沒有的事。”
汪覆海道:“你不說,我就不問,希望隻是個傳言。”
李熙搓著手笑道:“其實事情完全不像傳言的那樣,潮州因為大亂商道斷絕,百姓們沒鹽吃,一個個麵黃肌瘦,做活沒有力氣,我嘛就從私商那買了一批私鹽,平價賣給百姓,以為救急,所得的利潤全部充作軍餉。百姓們造反時,把鋤頭和犁鏵都拿去融化了打造兵器,春耕開始沒有犁,我想這地要是又荒上一年,說不定夏秋又要鬧民變,故而從私商手裏購得一些鐵給百姓們打造犁鏵,用於春耕,除了回收成本,一文不賺。所謂走私雲雲,或是有人誤會,或是小人故意構陷。汪兄可要為我辯白呀。”
汪覆海微笑道:“那廣州城下販賣軍械的事,你又怎麽說?”
李熙道:“軍械是我營中打造出來暫時用不著的,友軍軍械匱乏,我又不忍看著他們拿著竹槍上陣,故而就周濟了一些給他們。”
汪覆海道:“我可聽說你的軍械賣的價格不低呀。”
李熙道:“那沒辦法,我誌大才疏,不善管理,成本居高不下,不賣貴點血本無回啊。”
汪覆海點點頭,歎道:“看來果然是有人誤會你,唉,我也說嘛,一位侯爵,一位駙馬,豈能幹這種發國難財的勾當嘛。”
李熙讚道:“汪兄高見,這世道就是這樣可惡,我們在前線拚死拚活落不到好,有人袖手旁觀,還盡說風涼話,還好有汪兄這樣深明大義之輩,仗義執言,才未讓宵小之輩得逞,哈哈哈,喝茶,喝茶。”
李熙喝茶時手直發抖,看起來汪覆海對他和郭仲恭走私鹽鐵、軍械的事是一清二楚的,他裝糊塗不追究,隻怕另有所求。
果然,汪覆海道:“如此說來,這三個人並非是因為知道什麽內情才要死的了?”
李熙擺手道:“完全沒有,殺他們,完全是防患於未燃,汪兄若是不信,可將他們帶回長安細細審問,然後再明正典刑。”
汪覆海道:“那樣也好,我此番來嶺南總也不能空手而歸,就拿他們幾個回去麵見天子,話從他們嘴裏說出來,比你我李中丞都更動聽。”
李熙驚道:“汪兄真要帶他們回京?”
汪覆海道:“怎麽?不妥嗎?要是有什麽隱情你早說,我絕不勉強。”
李熙支吾道:“那倒不是,隻是這三個人太……”
“哈哈哈……”汪覆海大笑,“你呀,太謹慎啦。若他們手上有幾千弟兄,你怕他們作亂,可眼下不過是三個囚徒,又能翻起什麽風浪?你不放心,可以派親信一路押送。反正我是不怕的。”話鋒一轉,汪覆海又道:“也罷,你擔心兵荒馬亂出意外,那麽我就把他們帶到韶州,我請馬監軍一起審問他們,證詞上有了馬監軍的畫押,天子也是信得過的。審完之後我把人交給張相公,借他的刀砍去他們的腦袋。三個死人,你總該放心了吧。”
李熙有句話想問汪覆海,為何要去韶州找監軍馬存亮作證呢,廣州不也有個監軍嗎,陳弘誌兼職市舶使,百分百的天子親信,就做不得證嗎?
這話他沒問出口,內官也是官,官場裏的人際關係有多麽複雜,誰能捋的清,仇士良跟陳弘誌和馬存亮誰更親,他哪裏知道呢。
李熙打發鬱秀成和沐春一起押送王弼、王喜、張孝先、老貓等八人啟程去韶州,臨行之時,汪覆海問李熙當日出京時仇士良送他禮物可曾帶在身邊。李熙從脖子上取下那塊物什,大小形製跟趙曉送他的那枚獨角犀牛角飾相仿,不過這塊用沉香木雕琢的動物是一隻目光銳利的隼。
隼和鷹是內尋訪司派出的耳目標誌,區別在於“鷹”類似於職官,有上官有下屬,有具體擔負的職責;“隼”則類似於散官,無具體職分,有事則報,無事則閑。
汪覆海道:“義父月前已由內訪司左判官晉升為右內訪使,你有事可以直呈內訪使。內訪司雖然不是什麽大衙門,卻是天子的耳目和爪牙,還是有許多便利的。”
汪覆海走了,李熙的心忽然變得空蕩蕩的,有一些莫名的煩躁。
……
三天四夜的大火後,廣州城化為廢墟。
獵物獵殺殆盡後,一部分捕獵者就成了獵物,清海軍兵馬使範昌傑獵殺了雷州大鹽梟“風雷王”班濡,他把獵物的腦袋拴著馬尾巴上,驅趕著“風雷王”的三十個美貌“王妃”和四百輛擔財物得意洋洋返回大營,卻不幸地在番禹城西遭到“鎮海王”姚嘸佟的伏擊,範昌傑全軍覆沒,自己的腦袋拴在了姚嘸佟的馬尾巴上。
看起來他的獵手地位還不穩固。
要當獵手就得掌握打獵的基本技能,譬如射箭,李熙的箭隻能近距離誤傷耕牛,故而他就不是一個好獵手,所幸他有自知之明,沒有打腫臉充胖子。群雄爭當獵手之際,他獨帶親兵三百,四個警備團和右奇兵團去了古鬥村碧波灣,以協防為名把嶺南水師營地給占了。
嶺南水師指揮使朱汾被李熙誘至紫石戌後軟禁,群龍無首,斷糧達兩個月的嶺南水師在得到李熙承諾供給軍糧後,宣布整建製歸入保安軍麾下,廣州城已毀,節度使自殺,清海軍的淪落隻是早晚的事,朝廷下一步很有可能以保寧軍管治嶺南各軍,及早投奔新東家,既有軍資糧草供應,還能占個好位置,何樂而不為呢。再說清海軍是軍,保安軍也是軍,都是朝廷的軍隊嘛。
得到嶺南水師相助,李熙如虎添翼,他決定參與廣州城下的捕獵活動,目標鎖定鎮海王姚嘸佟,此人心狠手辣,兵強馬壯,所得財物最多,若是能將他斬落馬下,下一步,保安軍不敢說是嶺南諸強之首,但一定是首富之師。
姚嘸佟的基地在東莞縣寶山之南的太平島上。李熙以一千擔金珠賄賂清海軍寶山營,使其答應切斷路上通道,阻止姚嘸佟回兵馳援巢穴。
一切準備停當後,保安軍傾巢出動,對姚嘸佟的老巢發動了攻擊。嶺南水師有大小戰船三百條,水兵四千人,除去不能戰,和必要的留守,得戰艦一百八十條,水兵一千二百人,保安軍各營精銳兩千六百人,以六倍於敵的優勢發動了突襲。
李熙坐在嶺南水師最大的戰艦“南洋”號上,一邊喝著茶一邊觀看濃煙滾滾的太平島,時而焦急,時而無聊地等候了兩天一夜。
太平島終於被攻克,寶藏沒有想象的那麽多,用一百條船運了一天不到就運完了,倒是“鎮海王”在島上囤積的軍械多的嚇人,粗略估算足足可以裝備一萬人!
李熙把軍械就地封存,貼上保安軍的封條,留待嶺南新節度使上任接收。
姚嘸佟聞之根據地丟失,一反常態地沒有率兵來報複,而是帶上親信數百人,乘上二十幾條大海船揚帆出海向東南方向去了,李熙急遣嶺南水師追擊。
追出廣州灣後海上起風暴,戰艦被迫返航。
姚嘸佟敗逃後,其營地堆積如山的財貨就成為獵物和獵手們共同覬覦的目標,於是圍繞著這座位於番禹縣桂清鎮的大營,各方展開了一場殊死搏殺。
“南天王”農婆弄最先敗陣,不僅沒吃到肉,自己的肉反而被別人割了一塊又一塊,恨得“南天王”直嚷著要投江。
各方勢力經過慘烈搏殺後,保寧軍神策營最終勝出。
“菩薩將軍”宋叔夜陣斬蠻族大首領黃少福,生擒“南天王”農婆弄,一口吞下這座蘊含著無窮無盡寶藏的“鎮海王”藏寶庫。
另一個參與角逐者江西營指揮使曾世海落敗,回營途中被“破山王”張仃發從側翼偷襲,臂中一箭,回營後便昏迷不醒。
曾指揮結義兄弟出營為大哥報仇,尋“破山王”不著,撞上了“大耳尖”胡尖,一場混戰,“大耳尖”孤身逃竄。江西營斬獲極豐。
官軍的節節勝利,終於讓天下盟的總盟主、副總盟主和盟主們意識到,當初拒絕張孝先的建議是多麽的愚蠢。剿賊的官軍是膿包,搶賊的官軍真是比老虎還凶。
為了避免喪身虎口,“大魏天子”曹曛向北竄逃,“破山王”張仃發向東北突圍,“大漢天子”劉禹向西突圍,“大周天子”則自去尊號,悄然失了蹤。
保寧軍湖南營和河東營在從化縣境內設伏,以逸待勞給予“大魏天子”當頭棒喝,陣斬大司空、韓國公曹楚,擒獲“大魏皇後”馮氏及“風華公主”曹鑰。曹鑰是曹曛的妹妹,張孝先的妻子,和她的皇帝哥哥一樣也是個癩頭。
李熙在東莞境內設伏準備咬“破山王”一口,嘴張開了,牙齒也磨尖了,“破山王”卻沒來,無意間嚇了大魏皇帝的大舅哥馮乜一大跳,大魏國丞相驚惶之餘把天子的樂班、儀仗和全副鹵簿丟棄不要,孤身竄入山中。
廣州城下獵手和獵物的故事還在演繹中……
三天四夜的大火徹底摧毀了廣州城,這座昔日的南國之都,而今隻剩一片廢墟,城中幾無一間完好的建築,不過四麵的圍牆依然堅挺,依然高大,依然向世人訴說著南國之都曾經的繁盛和光榮。
和李熙一樣想進城去看看的人並不在少數,門隻有四座,四座門前就密密麻麻地擠滿了人,因為爭搶入城,常常發生小規模毆鬥。
李熙來到城下,望著城門洞裏塞的滿滿的人,眉頭一蹙,正要走開,阮承梁不知道從哪弄來一輛推車,車上堆滿了薪柴,離著城門還有三十丈遠的地方,他把薪柴點燃了,烈火熊熊而起,阮隊正大吼一聲:“走水啦!”推著柴車朝城門奔了去,四下一片混亂,擠在城門洞不能動彈的士卒,一見火車來,頓時拚命往裏擠,在擠倒踩傷數十人後,被堵死了近半個時辰的城門終於又暢通了起來。
李熙進了城,走在黢黑的街上,滿眼是焦黑的殘垣斷壁,刺鼻的煙火味。
廢墟上還是有人在走動的,勝利者站在斷牆上指指點點,哈哈大笑。李熙看到了幾具被燒焦的屍體,一個男人的胳膊被燒的焦黑,還冒著青煙。一個老年男人半截身子埋在土裏,半截身子匍匐在外,手臂因為伸的過長已經人踩爛,骨肉分離,白的骨,紅的肉,發亮的是筋脈。一條排水溝裏橫七豎八躺滿了屍體,有男人有女人還有兒童。看到了一具無頭屍,衣料華美,應該是個女人,腰肢很細,還很年輕。一棵榕樹上至少吊了三十個人,人人赤身。節度使府門前的牆根下摞著幾摞人頭,分不清是賊還是官。
李熙走入節度使府,正堂已倒塌,原建樹大纛的地方插著一杆長槍,槍頭飄揚著女人華麗的褻褲。一口井裏不知道塞了多少屍體,一具屍體的頭在井裏,腿在外麵,大腿和屁股上密密麻麻射滿了箭。
來到了一個破敗的小花園裏,原節度使府的一名仆役指著一片瓦礫說:“崔尚書讀書處。”指著另一處瓦礫說:“崔尚書殉國處。”再指著園中一口水井說:“諸位如夫人殉節處。”
李熙默然一歎,向瓦礫和水井各鞠躬三次,轉身,目不斜視,一路出了廣州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