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和三年七月,吐蕃寇鹽州,靈武節度使李進誠督軍救援,兵敗,鹽州城陷,刺史李文悅被殺。詔天德軍、振武軍、河東軍、鄜坊、邠寧等鎮奪回鹽州。諸鎮兵因朝廷拿不出錢財賞軍,遷延觀望不肯前進。八月初,吐蕃退兵。中旬,鄜坊兵作亂。詔令左神策中尉梁守謙為左右神策京西北行營節度使,督各鎮兵平亂。神策軍士嫌賞軍款少,哄鬧不肯出營。
薛放奏請李恒赦免鄜坊叛軍,以免引起更大混亂,李恒從其計,下詔大赦天下。李熙奏韓愈無罪,李恒詔其回京。在浴堂見韓愈,問及所見所聞,韓愈據實以告,言劉悟濫殺無辜,請天子詔其入京議罪,李恒聞言默默無語。
八月末,詔李熙入京覲見。諸將勸李熙不要離開武寧,李熙猶疑不定,上表稱病。
九月初,以檢校司徒、東都留守裴度為河北河南宣慰使出使宣撫魏博、成德、義成、天平、武寧、平盧等鎮。裴度先去義成,第二站即到徐州。李熙率文武幕僚、將吏出城十五裏相迎。數年不見,裴度須發皆白,jing神卻還旺健。並轡回城時,裴度言道:“天子詔你回京,茂華為何稱病不行?”李熙對以平盧未定,不敢擅離。
裴度道:“劉悟濫殺無辜,已失人心,敗亡朝夕之間。而今時局艱難,朝廷財力窘竭,非但河朔,便是京西北也攏不住了。你武寧軍雖然不上供,卻還有鹽稅供應,已算是難能可貴,天子對你是器重的。此番薛相因鄜坊兵變之事,受到朝野非議,罷相是必定的。舉目宇內,堪稱宰相之才的已經不多了,有資曆的無實力,有實力的無資曆,唯有你是個人選。茂華不會在地方久了,連這層關係也看不透了。”
李熙應道:“裴相謬讚晚輩了,做藩帥,我勉強夠格,做大國宰相,我還差的遠呢。”
裴度微笑道:“那也未必,薛相在未任宰相前隻是兵部郎中,無人看好,結果又怎樣呢,而今卻是大唐的中流砥柱,你從一介參軍摸爬滾打到今天,所經曆可比薛相強多了,而以老夫看來,你的見識也足堪宰相之任。”
李熙道:“裴相此番巡視徐州是專衝著我來的嗎?我鎮徐州,南禦大宋,北遏河朔,亦有鹽稅供應內庫,不也是為天子分憂嗎?”
裴度道:“茂華,你非要逼老夫晚節不保說出大逆不道的話嗎?大唐風雨飄搖,西南藩鎮紛紛自雄不遵號令,不納錢糧,你不給天子長長臉,這大唐國還能撐下去嗎?”
李熙低頭默思良久,回道:“果然要我進京,須由我指定節度使。”
裴度仰天默歎,道:“這是自然。”
製造河朔仍在掌控的假象,以此逼迫西南藩鎮照常上供。這隻是李恒召李熙進京拜相的一個方麵原因,而且應該還是很表麵的一個原因。此外還有何用意,裴度或是不知情,或是不肯說,李熙也猜不透。從內訪司這個渠道探不出任何有分量的消息,而駐上都進奏院傳回的消息則是因為朝廷姑息了鄜坊叛軍,致使夏綏、靈武相繼發生兵變,造成西北不穩,薛放壓力巨大,罷相已成定局,因為韓愈的舉薦,天子這才決心啟用李熙為相。這個說法與裴度的可以相互印證,但看起來離真相很遠。
雖然真相未明,李熙卻不得不離開徐州了,裴度放出李熙即將赴京為相的風聲,河朔諸鎮熱切期盼他快滾蛋,尤其劉悟,簡直是舉雙手讚成,甚至不惜專門上表舉薦。李熙知道自己若賴著不走,長安的天子將聲威掃地,不僅魏博、成德、盧龍這些傳統割據藩鎮,就是河東、義武、橫海、天平、宣武這些朝廷尚有影響的藩鎮也不會再把朝廷的詔令放在眼裏,如此,大唐分崩離析,自己的腦袋上將被扣上一頂千古罪人的帽子。
還有一種可能就是,田弘正再次扛起平亂的大旗,號召各鎮拿自己開刀,隻要他的平亂大旗一豎起來,至少平盧劉悟是會毫不猶豫地響應的,此外,宣武的宋叔夜隻怕也會踩上一腳,天平軍的烏重胤也應該不會作壁上觀,江南的大宋當然會謹守疆界坐等自己滅亡。
李熙召集諸將商議了一天一夜,妥善地安排了自己走後武寧軍的各項事務。肖白已經從福建趕到了徐州,李熙奏請其為節度副使,權攝留後。以張龍為都知兵馬使,周野為行軍司馬,魏謨、李十三為判官,陳海道為都押衙,張脈為都虞侯,魯焰焊為都訓練使。奏請陳笑天為登州刺史兼靜海軍兵馬使。奏請桂仲武為海州刺史,寧和為海州司馬。
李熙最終放棄了推舉節度使的權力,徐州的現狀決定了任誰來為帥,都隻是一個傀儡。長安經過一番斟酌後,決定啟用老將李愬為武寧軍帥,李愬舊ri曾在武寧軍做過節度使,後因年老才回長安掛尚書左仆shè之職休養,此番重新為帥也是意氣風發,專門派快馬到徐州,要求李熙等他一程,說要做個交接。李熙也很想見見這位傳奇將軍,可惜天不遂人願,李愬在赴任途中病了一場,留在洛陽休養,幾時到職還在未知,李熙沒時間再等他。
行前,李熙將諸夫人召集到一處,言道:“大唐的宰相一向是走馬燈般的換,我此去長安,長則一年,短則半年就會回來,因而也就不必興師動眾往返折騰。婉嫻年紀也大了,有她在我身邊,你們盡可放心。謹守門戶,安心等我回來。”
陳招弟道:“別人不帶也就罷了,崔家二姐姐是一定要去的。滿朝親貴有多少姓崔?”又當著眾人的麵對李熙說:“當ri在江南不得已才讓我坐了嫡妻,而今重返大唐,夫君當奏明天子,陳明當ri的不得已,恢複崔姐姐為正妻,姐妹們心服,對夫君亦有助益。”
李熙道:“我早說過,我們家裏恩寵或有分別,地位都是平等的,又何必折騰?”
沐雅馨道:“相公這話說的不對頭,家裏是家裏,外麵是外麵,夫人不夫人的,你不在乎,有人在乎,清河崔家是名門望族,立崔妹妹為正妻,於你更有助益。難得三妹如此通情達理,你說不折騰,豈非辜負了她的一片好意?”
李熙笑道:“你們這姐姐妹妹的是怎麽論的,論年紀,鶯鶯似乎不比燕燕大。”
沐雅馨譏諷道:“你迷惑啦?鬧不清子醜寅卯啦?分不出東西南北啦?虧得你還認識這個家,你捫心自問有多少時ri不曾回家來了?”
崔鶯鶯道:“不當家不知柴米貴,武寧軍有八郡三十三縣,多少事要忙呢。”
陳招弟哼道:“二姐姐休要為他開脫,我看咱們就是太慣著他了,治下八郡就不肯回家,若有八十郡,哪豈非連影子都見不著了,我看咱們得學學魏先生家,來個輪流坐樁。”
李熙笑道:“此話怎講?這樁又怎麽坐?”
這一問陳招弟驀然臉頰緋紅,那話再也說不出口來,眾人也都覺得羞臊,沐雅馨連喊:“散了,散了,別在這丟人現眼了,好的不學盡學魏瘋子。”說罷將手搭在李熙肩上,媚眼如絲,膩聲道:“來來來,我教你這樁該怎麽坐。”李熙顧左右而言其他,道:“今ri月光如水照淄衣,明ri必然chun暖花開又一chun,沐夫人晚安,在下告退。”
yu走,被沐雅馨一把擰住耳朵,喝道:“負心漢,後ri就走,今ri還想躲清閑,天下哪有這等便宜的事,自今ri起每晚都等宿在家裏,休想再到外麵野混去!”李熙推開她的手,揉著被擰紅的耳朵,喝道:“胡言亂語,我一人身兼數十職,多少事要忙,哪有空出去鬼混?而今政務已經交割,你想趕我走我也不走。”他舔舔舌頭,搓搓手,擠眉弄眼道:“姓沐的,這可都是你自找,這晚看我怎麽收拾你。”
沐雅馨咯咯笑道:“來罷,誰讓我好出風頭做了姐姐。有甚邪火盡管衝著我來好了。”
一連好幾晚,台城的居民總能聽到一些奇怪的聲響,膽子小的人說那是女鬼在夜哭,時而淒涼時而幽怨。喝醉酒的人說狗屁的淒涼幽怨,那分明是歌ji在半夜歡唱好不好,藩帥要進京拜相,同僚們不舍,緊著歡聚呢。還有個耳朵不太好的人說:都是胡說八道,那分明是女囚挨打的聲音麽,歌ji吟唱能有那麽淒慘?終於有個浮浪子聽出了真相,卻怎麽也不敢相信,糾結了數ri後,他試著向節府的人求證,卻立即遭到了逮捕。
在一間暗無天ri的黑屋子裏關了三天三夜後,浮浪子被裝進一輛囚車送去了海州,在東海縣登船,在茫茫大海上漂了一個月後,某ri清晨,浮浪子忽然發現眼前出現了一片陸地,群山環保中有一座天然良港,港內停泊著各式商船戰艦約百餘艘,岸上修著一座造型古怪的堡壘,堡壘的箭樓上飄揚著一麵三角旗,旗麵上用金線繡著一團跳動的火焰。
浮浪子和同行的六十多名健壯囚徒被趕下船,在港口列隊,一個身材不高,卻留著一部亂蓬蓬大胡子的瘦漢子健步而來,張開雙臂,熱情地歡呼道:“各位兄弟,一路順風,歡迎來到海參崴!歡迎加入我們的商團!從今天起你們的名字將和這個時代最偉大的殖民新帝國聯係在一起,海參崴萬歲!神火國萬歲!”
浮浪子眨眨眼,問同行:“那家夥是誰,瘋了嗎?”
同行道:“這廝看著有些眼熟,我想起來!米糯,他是米糯!”
薛放奏請李恒赦免鄜坊叛軍,以免引起更大混亂,李恒從其計,下詔大赦天下。李熙奏韓愈無罪,李恒詔其回京。在浴堂見韓愈,問及所見所聞,韓愈據實以告,言劉悟濫殺無辜,請天子詔其入京議罪,李恒聞言默默無語。
八月末,詔李熙入京覲見。諸將勸李熙不要離開武寧,李熙猶疑不定,上表稱病。
九月初,以檢校司徒、東都留守裴度為河北河南宣慰使出使宣撫魏博、成德、義成、天平、武寧、平盧等鎮。裴度先去義成,第二站即到徐州。李熙率文武幕僚、將吏出城十五裏相迎。數年不見,裴度須發皆白,jing神卻還旺健。並轡回城時,裴度言道:“天子詔你回京,茂華為何稱病不行?”李熙對以平盧未定,不敢擅離。
裴度道:“劉悟濫殺無辜,已失人心,敗亡朝夕之間。而今時局艱難,朝廷財力窘竭,非但河朔,便是京西北也攏不住了。你武寧軍雖然不上供,卻還有鹽稅供應,已算是難能可貴,天子對你是器重的。此番薛相因鄜坊兵變之事,受到朝野非議,罷相是必定的。舉目宇內,堪稱宰相之才的已經不多了,有資曆的無實力,有實力的無資曆,唯有你是個人選。茂華不會在地方久了,連這層關係也看不透了。”
李熙應道:“裴相謬讚晚輩了,做藩帥,我勉強夠格,做大國宰相,我還差的遠呢。”
裴度微笑道:“那也未必,薛相在未任宰相前隻是兵部郎中,無人看好,結果又怎樣呢,而今卻是大唐的中流砥柱,你從一介參軍摸爬滾打到今天,所經曆可比薛相強多了,而以老夫看來,你的見識也足堪宰相之任。”
李熙道:“裴相此番巡視徐州是專衝著我來的嗎?我鎮徐州,南禦大宋,北遏河朔,亦有鹽稅供應內庫,不也是為天子分憂嗎?”
裴度道:“茂華,你非要逼老夫晚節不保說出大逆不道的話嗎?大唐風雨飄搖,西南藩鎮紛紛自雄不遵號令,不納錢糧,你不給天子長長臉,這大唐國還能撐下去嗎?”
李熙低頭默思良久,回道:“果然要我進京,須由我指定節度使。”
裴度仰天默歎,道:“這是自然。”
製造河朔仍在掌控的假象,以此逼迫西南藩鎮照常上供。這隻是李恒召李熙進京拜相的一個方麵原因,而且應該還是很表麵的一個原因。此外還有何用意,裴度或是不知情,或是不肯說,李熙也猜不透。從內訪司這個渠道探不出任何有分量的消息,而駐上都進奏院傳回的消息則是因為朝廷姑息了鄜坊叛軍,致使夏綏、靈武相繼發生兵變,造成西北不穩,薛放壓力巨大,罷相已成定局,因為韓愈的舉薦,天子這才決心啟用李熙為相。這個說法與裴度的可以相互印證,但看起來離真相很遠。
雖然真相未明,李熙卻不得不離開徐州了,裴度放出李熙即將赴京為相的風聲,河朔諸鎮熱切期盼他快滾蛋,尤其劉悟,簡直是舉雙手讚成,甚至不惜專門上表舉薦。李熙知道自己若賴著不走,長安的天子將聲威掃地,不僅魏博、成德、盧龍這些傳統割據藩鎮,就是河東、義武、橫海、天平、宣武這些朝廷尚有影響的藩鎮也不會再把朝廷的詔令放在眼裏,如此,大唐分崩離析,自己的腦袋上將被扣上一頂千古罪人的帽子。
還有一種可能就是,田弘正再次扛起平亂的大旗,號召各鎮拿自己開刀,隻要他的平亂大旗一豎起來,至少平盧劉悟是會毫不猶豫地響應的,此外,宣武的宋叔夜隻怕也會踩上一腳,天平軍的烏重胤也應該不會作壁上觀,江南的大宋當然會謹守疆界坐等自己滅亡。
李熙召集諸將商議了一天一夜,妥善地安排了自己走後武寧軍的各項事務。肖白已經從福建趕到了徐州,李熙奏請其為節度副使,權攝留後。以張龍為都知兵馬使,周野為行軍司馬,魏謨、李十三為判官,陳海道為都押衙,張脈為都虞侯,魯焰焊為都訓練使。奏請陳笑天為登州刺史兼靜海軍兵馬使。奏請桂仲武為海州刺史,寧和為海州司馬。
李熙最終放棄了推舉節度使的權力,徐州的現狀決定了任誰來為帥,都隻是一個傀儡。長安經過一番斟酌後,決定啟用老將李愬為武寧軍帥,李愬舊ri曾在武寧軍做過節度使,後因年老才回長安掛尚書左仆shè之職休養,此番重新為帥也是意氣風發,專門派快馬到徐州,要求李熙等他一程,說要做個交接。李熙也很想見見這位傳奇將軍,可惜天不遂人願,李愬在赴任途中病了一場,留在洛陽休養,幾時到職還在未知,李熙沒時間再等他。
行前,李熙將諸夫人召集到一處,言道:“大唐的宰相一向是走馬燈般的換,我此去長安,長則一年,短則半年就會回來,因而也就不必興師動眾往返折騰。婉嫻年紀也大了,有她在我身邊,你們盡可放心。謹守門戶,安心等我回來。”
陳招弟道:“別人不帶也就罷了,崔家二姐姐是一定要去的。滿朝親貴有多少姓崔?”又當著眾人的麵對李熙說:“當ri在江南不得已才讓我坐了嫡妻,而今重返大唐,夫君當奏明天子,陳明當ri的不得已,恢複崔姐姐為正妻,姐妹們心服,對夫君亦有助益。”
李熙道:“我早說過,我們家裏恩寵或有分別,地位都是平等的,又何必折騰?”
沐雅馨道:“相公這話說的不對頭,家裏是家裏,外麵是外麵,夫人不夫人的,你不在乎,有人在乎,清河崔家是名門望族,立崔妹妹為正妻,於你更有助益。難得三妹如此通情達理,你說不折騰,豈非辜負了她的一片好意?”
李熙笑道:“你們這姐姐妹妹的是怎麽論的,論年紀,鶯鶯似乎不比燕燕大。”
沐雅馨譏諷道:“你迷惑啦?鬧不清子醜寅卯啦?分不出東西南北啦?虧得你還認識這個家,你捫心自問有多少時ri不曾回家來了?”
崔鶯鶯道:“不當家不知柴米貴,武寧軍有八郡三十三縣,多少事要忙呢。”
陳招弟哼道:“二姐姐休要為他開脫,我看咱們就是太慣著他了,治下八郡就不肯回家,若有八十郡,哪豈非連影子都見不著了,我看咱們得學學魏先生家,來個輪流坐樁。”
李熙笑道:“此話怎講?這樁又怎麽坐?”
這一問陳招弟驀然臉頰緋紅,那話再也說不出口來,眾人也都覺得羞臊,沐雅馨連喊:“散了,散了,別在這丟人現眼了,好的不學盡學魏瘋子。”說罷將手搭在李熙肩上,媚眼如絲,膩聲道:“來來來,我教你這樁該怎麽坐。”李熙顧左右而言其他,道:“今ri月光如水照淄衣,明ri必然chun暖花開又一chun,沐夫人晚安,在下告退。”
yu走,被沐雅馨一把擰住耳朵,喝道:“負心漢,後ri就走,今ri還想躲清閑,天下哪有這等便宜的事,自今ri起每晚都等宿在家裏,休想再到外麵野混去!”李熙推開她的手,揉著被擰紅的耳朵,喝道:“胡言亂語,我一人身兼數十職,多少事要忙,哪有空出去鬼混?而今政務已經交割,你想趕我走我也不走。”他舔舔舌頭,搓搓手,擠眉弄眼道:“姓沐的,這可都是你自找,這晚看我怎麽收拾你。”
沐雅馨咯咯笑道:“來罷,誰讓我好出風頭做了姐姐。有甚邪火盡管衝著我來好了。”
一連好幾晚,台城的居民總能聽到一些奇怪的聲響,膽子小的人說那是女鬼在夜哭,時而淒涼時而幽怨。喝醉酒的人說狗屁的淒涼幽怨,那分明是歌ji在半夜歡唱好不好,藩帥要進京拜相,同僚們不舍,緊著歡聚呢。還有個耳朵不太好的人說:都是胡說八道,那分明是女囚挨打的聲音麽,歌ji吟唱能有那麽淒慘?終於有個浮浪子聽出了真相,卻怎麽也不敢相信,糾結了數ri後,他試著向節府的人求證,卻立即遭到了逮捕。
在一間暗無天ri的黑屋子裏關了三天三夜後,浮浪子被裝進一輛囚車送去了海州,在東海縣登船,在茫茫大海上漂了一個月後,某ri清晨,浮浪子忽然發現眼前出現了一片陸地,群山環保中有一座天然良港,港內停泊著各式商船戰艦約百餘艘,岸上修著一座造型古怪的堡壘,堡壘的箭樓上飄揚著一麵三角旗,旗麵上用金線繡著一團跳動的火焰。
浮浪子和同行的六十多名健壯囚徒被趕下船,在港口列隊,一個身材不高,卻留著一部亂蓬蓬大胡子的瘦漢子健步而來,張開雙臂,熱情地歡呼道:“各位兄弟,一路順風,歡迎來到海參崴!歡迎加入我們的商團!從今天起你們的名字將和這個時代最偉大的殖民新帝國聯係在一起,海參崴萬歲!神火國萬歲!”
浮浪子眨眨眼,問同行:“那家夥是誰,瘋了嗎?”
同行道:“這廝看著有些眼熟,我想起來!米糯,他是米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