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也深,李涵卻毫無睡意,他做夢也沒想到自己會登基做皇帝,做大唐的皇帝,可是這個皇帝做著有什麽意思?
李涵望著黑黢黢的宮殿,心裏充滿了煩悶,他幽幽一歎,穿著睡袍繼續在空蕩蕩的寢殿裏遊蕩。門開了,先皇留給他的唯一忠心可靠的親隨宦官趙曉帶著三個熟透了的宮女走了進來,三人站成一排,低著頭,挺著胸,戰戰兢兢又興奮異常。
洛陽宮裏的宮女數量並不比大明宮少多少,不過質量就差的多了,玄宗以後,大唐天子長居長安,洛陽這個陪都也就成了擺設,與之相應,宮裏的宮女也就成了擺設。不過矮子裏麵也能挑將軍,幾千宮女裏麵選幾個看的過眼的並非難事。
就眼前這三個宮女來說,也稱得上是國sè天香一類。奈何皇帝並不欣賞,他煩躁地揮揮手,連聲說:“去去去,休在這礙小王的眼。”
趙曉趕緊把三名宮女趕了出去,關了門後,他提醒李涵說:“聖上又口誤了,您是大唐的天子,怎麽還能自稱小王呢。”
李涵歎了口氣,無力地說道:“朕這個天子,哼……總覺得比真天子差了點什麽。”
趙曉伏地跪拜道:“國事維艱,請天子忍耐。”
“忍耐,忍耐,朕除了忍耐還能做什麽,隻有忍耐了。”李涵彎腰扶起趙曉,說:“先皇留給朕的就你一個忠臣了,你推心置腹的說,朕會不會成為大唐的亡國之君?不許敷衍!”
趙曉思忖片刻,回道:“大唐國運急轉之下,隻是近十年間的事,藩鎮割據混戰,然民心並不厭唐,隻要小心維持,大唐不會亡,陛下不會成為亡國之君。”
“小心維持?朕已經很小心維持了,李熙進京,朕恨不住出郭相迎,朕三ri一賜宴,賜他在禁內騎馬,劍履上殿,讚拜不名,這些做的還不夠嗎?昔ri汾陽王力挽狂瀾於將傾也沒有他這份尊榮?”
趙曉道:“恕老臣鬥膽直言,此一時彼一時,那時天下雖亂,天子尚有官心、將心、民心,而今,隻有陽奉yin違了。故而天子更須忍耐,以待時機變化。”
唉……
李涵頹然跌坐在地板上,耷拉著頭,有氣無力地說道:“你這話跟裴度、李德裕說的一樣,朕還能做什麽,繼續忍耐。明ri還要去上陽宮觀博戲,你也早些歇著。”
趙曉應聲說是,又問門外三個宮女怎麽辦。
李涵道:“難得你辛苦一場,讓她都進來。”
安頓好李涵,趙曉退居偏殿,人是越走,腰杆挺的越直,到偏殿門口的時候,已經挺胸抬頭成了一個堂堂正正的人了。
偏殿裏沒有點燈燭,適應了黑夜的眼睛還是能看到錦屏後的一個身影,那人在黑暗中枯坐,雙手按在膝蓋上,呈典型的軍人姿勢。是陳江湖。
“陳將軍大難不死,可喜可賀。”趙曉坐在陳江湖對麵說。
“遲死而已。”陳江湖悶聲回道,他臉上有道很明顯的刀傷。
“嗨,活著就好,人嘛總歸是要死的。”趙曉手腳麻利地給陳江湖弄了壺酒來,斟了一杯放在陳江湖麵前,勸道:“夜裏冷,喝杯酒暖暖身子。”自己倒了一杯,一飲而盡,讚道:“沒想到洛陽宮裏還會藏這麽好的酒。”
陳江湖不喝酒,yin沉著臉。趙曉道:“我還藏有噴香的肉幹,等著啊。”他不辭勞苦地拿來一包放了椒鹽的牛肉幹,攤在桌上,一邊招呼陳江湖,一邊自己先吃上了。趙曉的牙齒很少,咀嚼有力。
“王守澄要殺李少保,明ri博戲時動手。”
趙曉停止了咀嚼,默默取杯喝了口酒,將酒杯重重頓在桌案上,含淚說道:“為一己之私置國家於不顧,萬死,萬死,萬死!”
陳江湖起身離去,趙曉擦了擦淚,收拾了身體幹淨了,又取茶水漱口,哈了一口氣,確認嘴裏沒有異味後,方才走出偏殿,外麵又黑又冷,寒風瑟瑟。
一陣陣尖叫聲隨著夜風傳來,是歡喜放縱的聲音,“愛妃哪走,普天之下莫非王土,這是朕的天子,你能跑出朕的手掌心嗎,哈哈哈……”
趙曉立在宮台下,側耳傾聽著,尖叫聲此起彼伏,撕裂絲帛的聲響異常刺耳,忽然李涵暴叫起來:“噯喲,小王的手,小王的手破了,你個臊x爛貨的賤東西!衛士何在?”
一陣撕心裂肺的尖叫聲後,大殿裏隻剩天子的暴怒聲。
趙曉躲在宮台下的yin影裏,看到衛士拖出三具屍體,看到須發皆白的太醫拎著藥箱飛奔的身影。趙曉忽然冷笑了一聲,默默地回到了偏殿,關上門,和衣安睡下去。
二ri清早,見到李涵手上纏著繃帶,趙曉驚惶請罪,連稱昨夜睡的太死。李涵笑道:“無妨,一點小皮肉傷,是朕自己不慎弄的。你太幸苦了,朕就沒叫你。”
趙曉怒氣哼哼地要去處置那三個服侍的宮女,李涵道:“罷了,朕不怪她們。此事休要再提。隻是朕的手受了傷,今ri就煩你代朕為李少保把酒。”
趙曉跪地道:“理當如此,天子九五至尊,豈可為臣下把酒?”
上陽宮南清思殿前有座球場,此刻修葺一新,大唐天子李涵今天在此設宴款待李熙,朝中五品以上官、內官三品以上悉數到場,飲宴中以博戲助興。
為示榮寵,李熙坐於左行第一位,德高望重的宰相裴度尚且居其下,入席時二人為此還發生過一些小爭執,李熙讓裴度居上,裴度推他居上,二人爭執不下,其他文武官僚隻好站著等,眼見天子將至,在王守澄、趙曉等人的勸和下方才作罷。
席間李涵以手上有傷,讓趙曉代為李熙把酒,李熙大驚,忙離席向天子禮拜,李涵道:“卿家勞苦功高,受得朕這杯酒,請滿飲此杯。”
酒爵是古樸的銅爵,李熙結果酒爵時從趙曉的眼神裏看到了一些異樣的神采,這神采掩飾的很好,一閃即逝,離得遠,不注意根本看不見。
一爵酒飲盡,飲宴繼續,由天子開了個頭,文武官僚紛紛向李熙敬酒。李熙酒量破豪,來者不拒。飲宴最高cháo時,四十名武士上陣來,身披重甲,手持方盾和利刃,踏歌而唱,聲勢極其雄壯。
眾人紛紛叫好,這時天子起身如廁,趙曉陪同離去。仇士良捧杯上前為李熙賀,李熙起身應答,二人寒暄數語,仇士良展掌心給李熙看,掌心內寫著一個“毒”字。
李熙心驚,推辭如廁起身要走,鐵衛忽然翻臉,挺身攔住不放。此刻音樂驟停,眾官吏駭然。堂下踏歌而舞的四十名武士突然撲了過來,踢翻桌案,撞到官吏,大堂之內將李熙團團圍住。李熙有佩刀在手,手按刀柄,喝道:“爾輩yu造反嗎?”
王守澄摔杯大罵道:“要造反的人是你,昨夜你夜闖靜瓷觀逼jiān先皇寵妃,不是造反是什麽?”一言出,四下皆驚,偌大廳堂隻聞呼吸聲。李熙哈哈大笑,姿態輕狂,喝罵道:“鼠輩誣我尚顯不足,連先皇妃也一起玷汙了,爾輩用心何其險惡,萬死難恕其疚。”說罷,忽然“咯”地一聲,頓時臉sè大變,俄而用手扼住喉嚨,臉sè忽然煞白。
李熙戟指王守澄道:“卑鄙,你竟然在酒裏下毒。”
王守澄嘿然冷笑道:“你有‘萬人敵’的美名,身上有帶有兵刃,為策安全,某也隻好出此下策了。”目光一掃,喝命眾武士道:“爾等還等什麽,還不將亂臣賊子拿下。”
眾武士轟然應諾,方盾排列如牆,四麵合圍,將李熙擠壓在長寬不足七尺的陣中。四周文武官吏見勢不妙紛紛向殿外退去,裴度yu待阻喝,亦被門生同僚勸住,架著往外走。
王守澄勝券在握,倒也不急,待殿中大員們走的差不多了,方才把手向下一壓,冷颼颼地說了一個字:殺!
一道寒光化出,三塊用鐵釘釘製的栗木大方盾齊腰折斷,持盾的三名武士兩死一傷,利刃切開他們的胸甲護心鏡,血隨後汩湧而出,一聲悶哼後,兩具屍體倒地,受傷的武士則發出痛徹心肺的慘叫聲,剛才那道寒光將他持盾的手削去了一半,白森森的骨茬,紅豔豔的血肉,現在則全是血。
寒光不斷從李熙配刀上流瀉出,每一刀揮出至少有兩人應聲倒地。
刀快如電,無人能當,王守澄jing心設計的銅牆鐵壁,猝然之間成了一個笑話。
已經退到殿外的文武官僚們被衛士攔住,在王守澄的計劃裏,他還將在此發表一個鋤jiān建功後的演講。以此震懾群臣,獨攬朝政。不過現在,情況有變。在李熙鋒利佩刀的劈砍下,玄甲軍豆腐陣不堪一擊,四十名百裏挑一的壯士,已經死傷大半,剩餘的十幾個人龜縮在自己的盾牌後,等著敵人來砍剁。
能讓這些百戰餘生的勇士猝然失去鬥誌,束手待斃的人哪還能算是一個人,他分明是披著人皮的魔鬼,王守澄認識到這一點後,在親信劉成偕、劉克明的攙扶下,倉皇向外奔逃。
一直關注大殿裏變化的裴度,見王守澄鼠竄,氣的胡子發抖,驀然一聲大吼:“狗賊,哪裏跑。”言訖拽下魚袋用力朝王守澄擲去。這一喊,風向頓變,眼見最後一塊盾牌也被李熙劈爛,大唐的重臣們群情激奮,紛紛摘魚袋,撿石頭去打王守澄。
李熙手提血刀而出,衝著青天先吼三聲,聲若呼嘯。百官震驚,駭然無言。李熙站在王守澄準備發表演講的地方,環目四周,問一群紫袍玉帶的文武官們:“我李熙jing忠報國,何罪之有?天子為何要使王守澄害我?!”連問三聲,裴度出班應道:“天子怎會自折羽翼,害你的是王逆,與天子何幹?少保不可自誤。”
李德裕和道:“裴相所言極是,洛陽靠少保翼護才有今ri,天子怎會自毀棟梁,定是王守澄yin謀做亂,少保當殺此賊,為國除害。”李熙目瞪如銅鈴,逼問李逢吉:“李相怎麽說?”李逢吉顫栗支吾,半晌方回應道:“此輩,此輩不顧國家大勢,蓄意殺害忠良,是反逆無疑,少保當速殺此賊,以安天下。”
李熙吼了一聲:“好!”厲聲問文武諸官:“諸公誰肯與我共討此賊?”
左羽林軍辟杖使仇士良高叫道:“某願追隨少保討賊!”左金吾衛大將軍韓約應道:“某願隨。”左神策軍將軍何文哲、孟文亮一起應道:“我等願隨少保討賊。”
李熙拱手言道:“上陽宮外就是右軍大營,請諸位隨我促請天子移駕城南軍營。”
眾皆駭然,惟仇士良和道:“事不宜遲,當速速奏請天子移駕。”上陽宮內駐守的禁軍以羽林軍為主,用不多時即找到天子所在,李熙領群官叩請天子起駕城南軍營暫避亂軍,李涵驚悚難言,手腳發抖,被趙曉強推上馬。李熙護衛在左,仇士良護衛在右,羽林軍開道,千牛、金吾衛斷後,百官追隨慌慌亂亂向城南武寧軍兵營進發。
因來不及清道,路上但遇人不分好歹一體shè殺。
李涵望著黑黢黢的宮殿,心裏充滿了煩悶,他幽幽一歎,穿著睡袍繼續在空蕩蕩的寢殿裏遊蕩。門開了,先皇留給他的唯一忠心可靠的親隨宦官趙曉帶著三個熟透了的宮女走了進來,三人站成一排,低著頭,挺著胸,戰戰兢兢又興奮異常。
洛陽宮裏的宮女數量並不比大明宮少多少,不過質量就差的多了,玄宗以後,大唐天子長居長安,洛陽這個陪都也就成了擺設,與之相應,宮裏的宮女也就成了擺設。不過矮子裏麵也能挑將軍,幾千宮女裏麵選幾個看的過眼的並非難事。
就眼前這三個宮女來說,也稱得上是國sè天香一類。奈何皇帝並不欣賞,他煩躁地揮揮手,連聲說:“去去去,休在這礙小王的眼。”
趙曉趕緊把三名宮女趕了出去,關了門後,他提醒李涵說:“聖上又口誤了,您是大唐的天子,怎麽還能自稱小王呢。”
李涵歎了口氣,無力地說道:“朕這個天子,哼……總覺得比真天子差了點什麽。”
趙曉伏地跪拜道:“國事維艱,請天子忍耐。”
“忍耐,忍耐,朕除了忍耐還能做什麽,隻有忍耐了。”李涵彎腰扶起趙曉,說:“先皇留給朕的就你一個忠臣了,你推心置腹的說,朕會不會成為大唐的亡國之君?不許敷衍!”
趙曉思忖片刻,回道:“大唐國運急轉之下,隻是近十年間的事,藩鎮割據混戰,然民心並不厭唐,隻要小心維持,大唐不會亡,陛下不會成為亡國之君。”
“小心維持?朕已經很小心維持了,李熙進京,朕恨不住出郭相迎,朕三ri一賜宴,賜他在禁內騎馬,劍履上殿,讚拜不名,這些做的還不夠嗎?昔ri汾陽王力挽狂瀾於將傾也沒有他這份尊榮?”
趙曉道:“恕老臣鬥膽直言,此一時彼一時,那時天下雖亂,天子尚有官心、將心、民心,而今,隻有陽奉yin違了。故而天子更須忍耐,以待時機變化。”
唉……
李涵頹然跌坐在地板上,耷拉著頭,有氣無力地說道:“你這話跟裴度、李德裕說的一樣,朕還能做什麽,繼續忍耐。明ri還要去上陽宮觀博戲,你也早些歇著。”
趙曉應聲說是,又問門外三個宮女怎麽辦。
李涵道:“難得你辛苦一場,讓她都進來。”
安頓好李涵,趙曉退居偏殿,人是越走,腰杆挺的越直,到偏殿門口的時候,已經挺胸抬頭成了一個堂堂正正的人了。
偏殿裏沒有點燈燭,適應了黑夜的眼睛還是能看到錦屏後的一個身影,那人在黑暗中枯坐,雙手按在膝蓋上,呈典型的軍人姿勢。是陳江湖。
“陳將軍大難不死,可喜可賀。”趙曉坐在陳江湖對麵說。
“遲死而已。”陳江湖悶聲回道,他臉上有道很明顯的刀傷。
“嗨,活著就好,人嘛總歸是要死的。”趙曉手腳麻利地給陳江湖弄了壺酒來,斟了一杯放在陳江湖麵前,勸道:“夜裏冷,喝杯酒暖暖身子。”自己倒了一杯,一飲而盡,讚道:“沒想到洛陽宮裏還會藏這麽好的酒。”
陳江湖不喝酒,yin沉著臉。趙曉道:“我還藏有噴香的肉幹,等著啊。”他不辭勞苦地拿來一包放了椒鹽的牛肉幹,攤在桌上,一邊招呼陳江湖,一邊自己先吃上了。趙曉的牙齒很少,咀嚼有力。
“王守澄要殺李少保,明ri博戲時動手。”
趙曉停止了咀嚼,默默取杯喝了口酒,將酒杯重重頓在桌案上,含淚說道:“為一己之私置國家於不顧,萬死,萬死,萬死!”
陳江湖起身離去,趙曉擦了擦淚,收拾了身體幹淨了,又取茶水漱口,哈了一口氣,確認嘴裏沒有異味後,方才走出偏殿,外麵又黑又冷,寒風瑟瑟。
一陣陣尖叫聲隨著夜風傳來,是歡喜放縱的聲音,“愛妃哪走,普天之下莫非王土,這是朕的天子,你能跑出朕的手掌心嗎,哈哈哈……”
趙曉立在宮台下,側耳傾聽著,尖叫聲此起彼伏,撕裂絲帛的聲響異常刺耳,忽然李涵暴叫起來:“噯喲,小王的手,小王的手破了,你個臊x爛貨的賤東西!衛士何在?”
一陣撕心裂肺的尖叫聲後,大殿裏隻剩天子的暴怒聲。
趙曉躲在宮台下的yin影裏,看到衛士拖出三具屍體,看到須發皆白的太醫拎著藥箱飛奔的身影。趙曉忽然冷笑了一聲,默默地回到了偏殿,關上門,和衣安睡下去。
二ri清早,見到李涵手上纏著繃帶,趙曉驚惶請罪,連稱昨夜睡的太死。李涵笑道:“無妨,一點小皮肉傷,是朕自己不慎弄的。你太幸苦了,朕就沒叫你。”
趙曉怒氣哼哼地要去處置那三個服侍的宮女,李涵道:“罷了,朕不怪她們。此事休要再提。隻是朕的手受了傷,今ri就煩你代朕為李少保把酒。”
趙曉跪地道:“理當如此,天子九五至尊,豈可為臣下把酒?”
上陽宮南清思殿前有座球場,此刻修葺一新,大唐天子李涵今天在此設宴款待李熙,朝中五品以上官、內官三品以上悉數到場,飲宴中以博戲助興。
為示榮寵,李熙坐於左行第一位,德高望重的宰相裴度尚且居其下,入席時二人為此還發生過一些小爭執,李熙讓裴度居上,裴度推他居上,二人爭執不下,其他文武官僚隻好站著等,眼見天子將至,在王守澄、趙曉等人的勸和下方才作罷。
席間李涵以手上有傷,讓趙曉代為李熙把酒,李熙大驚,忙離席向天子禮拜,李涵道:“卿家勞苦功高,受得朕這杯酒,請滿飲此杯。”
酒爵是古樸的銅爵,李熙結果酒爵時從趙曉的眼神裏看到了一些異樣的神采,這神采掩飾的很好,一閃即逝,離得遠,不注意根本看不見。
一爵酒飲盡,飲宴繼續,由天子開了個頭,文武官僚紛紛向李熙敬酒。李熙酒量破豪,來者不拒。飲宴最高cháo時,四十名武士上陣來,身披重甲,手持方盾和利刃,踏歌而唱,聲勢極其雄壯。
眾人紛紛叫好,這時天子起身如廁,趙曉陪同離去。仇士良捧杯上前為李熙賀,李熙起身應答,二人寒暄數語,仇士良展掌心給李熙看,掌心內寫著一個“毒”字。
李熙心驚,推辭如廁起身要走,鐵衛忽然翻臉,挺身攔住不放。此刻音樂驟停,眾官吏駭然。堂下踏歌而舞的四十名武士突然撲了過來,踢翻桌案,撞到官吏,大堂之內將李熙團團圍住。李熙有佩刀在手,手按刀柄,喝道:“爾輩yu造反嗎?”
王守澄摔杯大罵道:“要造反的人是你,昨夜你夜闖靜瓷觀逼jiān先皇寵妃,不是造反是什麽?”一言出,四下皆驚,偌大廳堂隻聞呼吸聲。李熙哈哈大笑,姿態輕狂,喝罵道:“鼠輩誣我尚顯不足,連先皇妃也一起玷汙了,爾輩用心何其險惡,萬死難恕其疚。”說罷,忽然“咯”地一聲,頓時臉sè大變,俄而用手扼住喉嚨,臉sè忽然煞白。
李熙戟指王守澄道:“卑鄙,你竟然在酒裏下毒。”
王守澄嘿然冷笑道:“你有‘萬人敵’的美名,身上有帶有兵刃,為策安全,某也隻好出此下策了。”目光一掃,喝命眾武士道:“爾等還等什麽,還不將亂臣賊子拿下。”
眾武士轟然應諾,方盾排列如牆,四麵合圍,將李熙擠壓在長寬不足七尺的陣中。四周文武官吏見勢不妙紛紛向殿外退去,裴度yu待阻喝,亦被門生同僚勸住,架著往外走。
王守澄勝券在握,倒也不急,待殿中大員們走的差不多了,方才把手向下一壓,冷颼颼地說了一個字:殺!
一道寒光化出,三塊用鐵釘釘製的栗木大方盾齊腰折斷,持盾的三名武士兩死一傷,利刃切開他們的胸甲護心鏡,血隨後汩湧而出,一聲悶哼後,兩具屍體倒地,受傷的武士則發出痛徹心肺的慘叫聲,剛才那道寒光將他持盾的手削去了一半,白森森的骨茬,紅豔豔的血肉,現在則全是血。
寒光不斷從李熙配刀上流瀉出,每一刀揮出至少有兩人應聲倒地。
刀快如電,無人能當,王守澄jing心設計的銅牆鐵壁,猝然之間成了一個笑話。
已經退到殿外的文武官僚們被衛士攔住,在王守澄的計劃裏,他還將在此發表一個鋤jiān建功後的演講。以此震懾群臣,獨攬朝政。不過現在,情況有變。在李熙鋒利佩刀的劈砍下,玄甲軍豆腐陣不堪一擊,四十名百裏挑一的壯士,已經死傷大半,剩餘的十幾個人龜縮在自己的盾牌後,等著敵人來砍剁。
能讓這些百戰餘生的勇士猝然失去鬥誌,束手待斃的人哪還能算是一個人,他分明是披著人皮的魔鬼,王守澄認識到這一點後,在親信劉成偕、劉克明的攙扶下,倉皇向外奔逃。
一直關注大殿裏變化的裴度,見王守澄鼠竄,氣的胡子發抖,驀然一聲大吼:“狗賊,哪裏跑。”言訖拽下魚袋用力朝王守澄擲去。這一喊,風向頓變,眼見最後一塊盾牌也被李熙劈爛,大唐的重臣們群情激奮,紛紛摘魚袋,撿石頭去打王守澄。
李熙手提血刀而出,衝著青天先吼三聲,聲若呼嘯。百官震驚,駭然無言。李熙站在王守澄準備發表演講的地方,環目四周,問一群紫袍玉帶的文武官們:“我李熙jing忠報國,何罪之有?天子為何要使王守澄害我?!”連問三聲,裴度出班應道:“天子怎會自折羽翼,害你的是王逆,與天子何幹?少保不可自誤。”
李德裕和道:“裴相所言極是,洛陽靠少保翼護才有今ri,天子怎會自毀棟梁,定是王守澄yin謀做亂,少保當殺此賊,為國除害。”李熙目瞪如銅鈴,逼問李逢吉:“李相怎麽說?”李逢吉顫栗支吾,半晌方回應道:“此輩,此輩不顧國家大勢,蓄意殺害忠良,是反逆無疑,少保當速殺此賊,以安天下。”
李熙吼了一聲:“好!”厲聲問文武諸官:“諸公誰肯與我共討此賊?”
左羽林軍辟杖使仇士良高叫道:“某願追隨少保討賊!”左金吾衛大將軍韓約應道:“某願隨。”左神策軍將軍何文哲、孟文亮一起應道:“我等願隨少保討賊。”
李熙拱手言道:“上陽宮外就是右軍大營,請諸位隨我促請天子移駕城南軍營。”
眾皆駭然,惟仇士良和道:“事不宜遲,當速速奏請天子移駕。”上陽宮內駐守的禁軍以羽林軍為主,用不多時即找到天子所在,李熙領群官叩請天子起駕城南軍營暫避亂軍,李涵驚悚難言,手腳發抖,被趙曉強推上馬。李熙護衛在左,仇士良護衛在右,羽林軍開道,千牛、金吾衛斷後,百官追隨慌慌亂亂向城南武寧軍兵營進發。
因來不及清道,路上但遇人不分好歹一體shè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