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八不是投水自盡,他隻是感到腦子‘混’‘亂’,想跳到水裏清醒一下。從水裏上來,呂八把身上的麻片衣裳扯下來摔在地上,赤條條地站在李熙麵前,李熙趁勢檢查了一下他是否是閹黨一夥。‘侍’從遞給呂八一套青布袍,再把他那濕淋淋的頭發在頭上盤成一個道士髻,瞬間就改換了模樣,猥瑣的乞丐頭目搖身一變成了一位英姿‘挺’拔的神策軍將校。
李熙回到韶州城後,第一時間去了刺史府,剛進‘門’就被帶到了常懷德的書房。
一進刺史府後宅李熙就感到氣氛有些壓抑,心知不太妙,此番來一頓臭罵怕是免不了的了。李熙有些後悔當初不該放周夫人自己走了,要是事先做做她的工作,或許結果會好一點吧。
在刺史的書房裏,常懷德敲著桌案,劈頭蓋臉地把李熙逮到一通臭罵,老太守黑著臉責問他為何把兩個賊收在家裏,意‘欲’何為?果然夫人因此而遇害,你怎麽承擔?
常懷德為周夫人擔心,倒並非是假情假意,他夫妻伉儷情深李熙是早有耳聞,常懷德出身平民子弟,幼時家貧,父母要其務農,他不肯,決心讀書求取仕途,父母責其不務正業,將其趕出家‘門’。常懷德寄居於城中土地廟,替和尚們看守香火,記記賬,求的一日兩餐,稍得閑暇即讀書,土地廟香火雖旺,和尚們待他卻十分苛刻,常書生常常是饑一頓飽一頓,餓的麵黃肌瘦。
落難書生某日餓昏在香堂,被前來進香的周家小娘子發現,周家小娘子舍了他兩個麵餅和一碗熱粥,一段姻緣由此而生,那時周夫人家境也很一般,周夫人的母親也常常為一日兩餐如何填飽家人肚子而犯愁。有一段時間,她發現廚房裏的食物經常失竊,或一張餅,或一個剩飯團,或一盤剩菜。
老母親經過暗中觀察發現了自己‘女’兒和常懷德之間的秘密,‘女’大不中留,‘女’生外向,這些老母親都可以理解,可是讓自己的‘女’兒嫁給一個連一天兩頓飯都顧不住的窮書生,做母親的又哪個願意?思來想去,她就當著自己‘女’兒的麵跟常懷德說:“我們雖非高‘門’大戶人家,不過我也不會把我的‘女’兒嫁給一個不能顧全她衣食的人,你想娶我‘女’兒,可以,不過先取了功名再說。”
那年常懷德十九,周夫人十四。九年後,常懷德考取舉人,又三年中進士,從此踏入仕途,這中間,周夫人對其不離不棄,為助丈夫獵取功名,周夫人不惜絞了頭發冒充男子去工地上抬土搬磚賺一天兩頓飯錢。
常懷德飛黃騰達後,家中‘侍’妾、家妓多達數十人,不過對周夫人始終敬重如一,夫妻間不要說爭吵,就是紅臉的機會也沒有。當然促成二人相敬如賓的原因很複雜,這跟常懷德入仕後夫妻二人長期分居兩地也有關係。
等到常刺史罵完了,氣消了,李熙才開始沉痛地懺悔,承認自己的確‘交’友不慎,不該跟郭尚書的搗蛋兒子郭仲恭‘交’往,更不該相信他說的鬼話,沒有問明白事情原委就把人帶到了嶺南來,此番護衛夫人去南陵寺也不該沒細察他們的底細就稀裏糊塗地把人帶上。
李熙悔恨之餘,涕淚皆下,看的常太守倒是有些不忍了,問明了郭仲恭正是檢校工部尚書、邠寧節度使、駙馬郭釗的兒子,當今皇貴妃郭氏的侄兒後,他扶起李熙說:“我也不是怪你什麽,隻是一聽到在我韶州境內竟然有人光天化日之下公然劫道,心裏氣憤罷了。真是豈有此理嘛!某些人仗著得勢竟置國家法度於不顧,幹出這等傷天害理的事來,我要上折子參他們一本。”
李熙安撫大義凜然的常刺史說:“他們改裝易容而來,身上沒帶神策軍的任何東西,使君參他們怕也是枉然,參之不倒,反助長了小人誌氣。”
常懷德讚道:“有理。”
便就問李熙怎麽安置龍虎兄弟,李熙想了想說打算勸他們離開韶州,薦去幽州,在邊軍效力。常懷德讚了聲好,就說神策八鎮的駐軍皆堪稱國之‘精’銳,這兩個人能任校尉之職,必是將才,白白被小人陷害而不能為國家效力,實在令人扼腕可歎,去幽州為國戍邊也是一個為國養士的法子。
李熙聽常懷德話裏有話,對龍虎兄弟的去路似乎另有考慮,便試探著問能否留他們在韶州聽用,他二人被小人陷害,至今也未定罪名,本是一樁懸案,說起來隻是個不白之身,若在韶州建立功勳,將來也可薦其官複原職,披甲上陣為國出力。
常懷德笑問李熙:“你留兩員神策軍將在土兵中,不怕有人參你個意圖不軌嗎?”
李熙悚然一驚,這一點他倒沒有多想,龍虎兄弟現在身份很敏感,真要把他們留在軍中效力,隻恐難免不被別有用心之人告刁狀,那時候就真是有口難言了。
畢竟韶州跟幽州不同,邊鎮用人不拘一格,隻要確有能力即使是罪犯,隻要不在十惡不赦之列,都是可以酌情任用的,立有軍功的還可以將功折過。幽州地方不遵朝廷號令已久,任你蘇佐明的靠山是誰,在長安的權勢再大也管不到人家頭上。
但韶州不同,韶州還在長安的光輝照耀下,一紙詔令來要你三更死你也活不到五更天,與惡人鬥還要文鬥,還要以智鬥為主,不可假人把柄。
李熙眼珠子骨碌轉了一下,心裏又有了一個計較,他本想說出來,轉念一想又忍住了,有些事做得說不得,得給常太守一個回旋的餘地。他恭敬地向常懷德施禮說:“卑職會妥善安置他二人的,既不生出麻煩,須要他出力的時候,又能派上用場。”
常懷德嗬嗬一笑,什麽也沒說。
除了龍虎兄弟,怎麽安置呂貞也成了一個大難題,本來這個難題是不該李熙來管的,他本來也是不想去管的,怪隻怪自己多了一句話嘴,說了一句無關痛癢的場麵話,沒想到呂貞這家夥就像個狗皮膏‘藥’似的貼了上來,讓李熙叫苦又無奈。
事情的起因是李熙問了呂貞一句話,他問:“你此番差事沒辦成,又跟支使你的人翻了臉,你以後有什麽打算,若有用得著兄弟的地方,盡管開口。”
李熙現在很想扇自己一個嘴巴子,你多什麽嘴呢,他呂貞跟你什麽‘交’情,屁個‘交’情都沒有,非但沒‘交’情,他還差點要了你的命!你多這嘴幹嘛。
呂貞什麽反應呢,他握著李熙的手,熱淚在眼眶裏直打轉,拖著哭腔說:“俺就說你是個好人嘛,你看看,俺們萍水相逢,又不是很熟,俺一落難,就能得你這樣的大貴人幫忙,俺是感‘激’不盡啊,你受俺一拜吧。”
呂貞作勢要拜,李熙等著。
“你咋不攔著俺呢。”
“俺這個人一向不喜歡強人所難。”
“你看看你這個人,真是個直腸子呀,俺這是跟你開玩笑呢,俺們都是好兄弟,磕個啥頭嘛,太俗氣了。”
李熙覺得有些失望。
一個頭沒受他的,卻要幫他的忙,李熙覺得這件事自己辦的實在有些蠢,愚不可及,莫名其妙。真是江湖太險惡,自己又還太單純。
呂貞要求李熙把他藏匿在韶州,說韶州風光好,氣候溫暖,民風淳樸,物產豐富,小吃很可口,他和他的弟兄都很喜歡這裏,打算在這定居了,定居需要改頭換麵,偽造身份,需要起房架屋,買田置地,還需要娶妻生子。
“偽造身份文書對你這位參軍來說不是什麽大問題吧,你給幫幫忙吧;蓋幾所房子置幾畝地,對你這位能娶八個夫人的豪富公子來說也不是個問題吧,你給幫幫忙吧;娶妻……”
李熙趕緊擺手說:“娶妻我幫忙,生子這事還是你們親自來吧,這事我幫忙不合適。”
呂貞盯著李熙瞅了半晌,做了個深呼吸,說:“這個俺們自己來,不必你幫忙。”
除了這幾件事外,呂貞還給了李熙一個地址和一封信,要求他派人去長武把自己的家眷接來,一個瞎眼老娘,一個媳‘婦’,一雙兒‘女’,這一回呂貞真給李熙跪下了,痛哭流涕地拜托他務必要放在心上,自己半生戎馬,虧欠她們的實在太多太多。
李熙很怕一個‘女’人當著自己的麵流淚,因為那會讓他懷疑自己是不是又做了什麽對不起人家的事;李熙更怕一個大男人對著自己眼淚,因為那會讓他懷疑這個男人是不是要做什麽對不起他的事。他趕緊滿口答應了下來,扶呂八起來,給他拭去眼淚,出手稍有點重,疼的呂貞呲牙咧嘴恨不得咬李熙一口才甘心。
打發李十三請個長假去跑一趟吧,旺財走不開,也隻能派他去了,雖然李熙也有些不忍。聽說派的這個李十三是楊參軍的街坊兄弟,家裏的媳‘婦’懷孕八個月即將臨盆,呂貞感動的又是熱淚盈眶,跪在地上嗚哇嗚哇地哭了一通,一邊哭一邊直打擺子,他那腫脹的臉被淚水一浸實在比刀子割還疼。
李熙暗中問他的小兄弟“八大王”為何這麽愛哭,小兄弟回答說老大打小在丐幫長大,前後‘混’過十三年,跪哭是小乞丐入‘門’後的必修課,是立身之本,呂貞勤學苦練十三載,功底十分紮實,他飛黃騰達後也不忘本,時不時地會‘露’上兩手,以資紀念。
“原來大哥你也在丐幫待過,怪不得我一見你就覺得親切呢,緣分啊大哥,我也在丐幫待過。”李熙拍了拍跪在地上哭的稀裏嘩啦的呂貞。
呂貞趕緊擦擦眼淚,改跪為席地而坐,拍在身邊的空地說:“俺就說嘛,你怎麽會丐幫的手勢呢,俺就說你這個人怎麽有點‘門’中弟子的風範呢……唉,你不是平山子嗎,你是朝廷的爵爺呀,你怎麽會在丐幫待過呢,你莫是唬俺呀。”
呂貞發現了李熙話中的破綻,李熙也有些後悔自己一時‘激’動把老底給‘露’了,不過他腦子快有機變,嘻嘻一笑就解釋道:“當年小弟追隨敬國公在西北剿匪,為了偵察匪首染布赤心的下落,我扮成乞丐在丐幫臥底,前後有半年之久呢。”
呂貞信以為真,連聲讚道:“好計謀,天下哪個幫派能有俺們丐幫人多,那兒的消息能有俺們靈通,臥底丐幫打探消息虧你們想的出來呀,真是高明呀。”
又望著李熙歎道:“俺看的出你是個好人,你別不信,俺這個看人很準的,當然俺說的這個好人不是說你就是個道德君子,就從來不幹缺德事,而是說你雖然幹了許多缺德事卻也還保持著一顆赤子之心,本‘性’並不壞,得手時也能幹上一兩件好事。”
李熙眨巴眨巴眼,沒說話,算是默認了。
呂貞提議:“既然俺們對丐幫都這麽有感情,索‘性’在韶州重建丐幫,我來做老大,你來做軍師,咱們兄弟轟轟烈烈幹他一場!廟堂太高太險惡,江湖雖遠天寬地又闊,幹的好,依然可以立不世功,傳萬世名,易如反掌。恰好比小‘雞’燉口蘑,小菜一碟。”
李熙吃驚地問:“你,你不是說笑吧,放著好好的神策軍軍使不做,入賤籍做乞丐,你腦子有‘毛’病吧?”
呂貞長歎一聲,有些蕭索地說:“俺爹是個乞丐,俺娘是個乞丐,俺的姐姐也是個乞丐,向上追溯自打俺曾祖那輩就是乞丐咧。俺也當了十三年乞丐,到十五歲那年,俺不願意再當乞丐了,俺就跑去投軍,年紀小個子小,都不要俺,俺索‘性’找了個胖子揍了他一頓,官差就抓俺送天德軍防秋咧。俺在天德軍防秋,爹生重病昏倒在街頭,讓馬給踩了一腳,丟了‘性’命,姐姐跑回來看望俺爹,走的急。三歲的兒子托鄰居看管,所托非人,讓人拐咧,俺姐夫罵她兩句,她想不開投井死咧。娘日夜哭日夜哭,眼就哭瞎咧。那會兒俺在天德軍硬是沒有回來一趟……”
呂貞眼淚又下來了,李熙勸道:“軍情緊急,你走不開,也是沒法子的事。”
呂貞“哇”地一聲大哭起來,手扯頭發使勁撞地,失聲叫道:“俺他娘的要是真回不來倒好咧,將軍特批俺的假,俺為求進步,俺自個不肯走呀……呀,俺滴爹,俺滴娘,俺滴姐姐,俺那苦命的外甥哦……”
李熙估計他要哭上一會兒,就起身去撒了泡‘尿’。
回來的時候,呂貞不哭了,眼圈卻紅彤彤的,望見李熙他有些不好意思地說:“你莫笑俺一個大老爺們總愛哭,俺一想起這事就心裏針紮似的難過。唉,爹死,姐死,老娘眼瞎了,俺都沒回來,俺進步咧,俺當上了火長,火長又變隊長,隊長又變旅帥,飛黃騰達咧。別人升官是踩著敵人的屍體,俺是踩著親人的屍體呀。你說俺的心有多硬,就為了個火長,俺連親爹都不要了。”
“從那時起,俺就常常在做一個奇怪的夢。俺夢見俺坐在白雪飄飛的長安街頭,四周白茫茫的一片,路上行人匆匆,俺端著個破碗趴在地上一邊給人磕頭一邊說‘行行好吧,施舍俺一口飯吧,俺爹死了,俺娘眼瞎了,俺的姐投井死了,俺那可憐的小外甥讓人拐了’,可是沒有一個人停下腳步看俺一眼。”
李熙問:“你是不是聲音喊的太小了?”
呂貞‘揉’‘揉’眼,無視李熙的搗‘亂’,他繼續說:“一個月前,蘇佐明去長武跟俺說他打聽到張、劉兩個就藏在韶州,人是郭傻子送出來的,他不太好出麵,讓俺來辦,說隻要把這兩個人帶回長安‘交’給他處置,長武城使就是俺的。”
李熙點點頭,說:“為了升官,很好,所以你出賣了自己的靈魂。”
“什麽靈魂不靈魂,俺沒想那麽多,俺就想俺當了八年副使,頂頭上司換了三茬,比俺資曆低的多的人都爬上去了,就俺還窩著,俺心裏也不服啊,可是俺又不能向他們那樣惡貪惡占,傷天害理,做官不夠狠,上頭有沒有人關照,俺怕俺一輩子也就隻能這麽窩著了。蘇佐明一說,俺就心動咧,張、劉和他的恩恩怨怨俺多少也知道一點,若說錯雙方都有錯。俺就昧著良心跟自己說蘇佐明家夥事都給割掉了,虧吃的更大呀,張、劉這兩個家夥也實在太囂張,教訓一下也無妨。
“俺一開頭拿這話說俺,俺自己都覺得臉紅,這分明是顛倒黑白嘛,張、劉落在蘇佐明手裏那還不就是一個死嗎。不瞞你說那陣子俺心裏實在是酸溜溜的不好受,整天價像吊著塊大石頭,連跟媳‘婦’親熱都提不起‘精’神來,那家夥事它硬不起來呀。俺常常半夜三更醒來,睜著眼想心事,一想到這輩子就這麽窩窩囊囊趴在副使的位置上,俺就心驚,俺就害怕,俺連親爹的死都不管,俺都狠下這條心來了,卻就隻能趴在副使位置上,俺實在是不甘心呀。想多了,俺這頭腦裏就有另外一個聲音跟俺說,它說你還矯情個啥咧,你連爹娘姐的死活都不顧,你還顧別人的死活,你就別裝了,人不為己天誅地滅,成者王侯敗者寇,舍出‘性’命去幹吧,幹成了你就得道成仙咧,一切一切的罪過就都贖咧。”
呂貞淚眼汪汪地問李熙:“你說是不是爬到大將軍的位置這一生的罪孽都能洗刷了?”
李熙想了想說道:“這個不好說吧,我也說不清,我也才隻是個九品小官。也許官當的大的人臉皮會更厚點,更能想的開點……想不開,他也爬不上去嘛,對不對?”
呂貞默默無語,他緩緩吐了口氣:“現在說這些都沒意思了,俺都來了,一敗塗地了,你猜的沒錯,那兩個護衛都是蘇佐明派來監視我的,他怕得罪人,不肯出麵,讓俺來,哼,事後再把罪責都推到俺的頭上,拿俺做替死鬼,俺真是蠢呐,這點小伎倆硬是看不明白。”
李熙道:“那你現在看明白了嗎?”
呂貞怪眼一翻:“你是聽不懂人話嗎,俺都說的這麽明白了,你還問,俺要是想不明白,怎麽會殺了那兩個,跟你坐在這閑扯淡?”
李熙笑笑說:“你別‘激’動嘛,我隻是確認一下。”
呂貞翻天望天,幽幽地說:“轉了一大圈,又做回了乞丐,做乞丐也比賣良心強啊。”
李熙拍拍他的肩說:“行啦,一個臭老要飯的,在這裝什麽深沉呢。要做乞丐就好好做,以後不許為非作歹啊,我可是韶州土兵訓練使,肩上擔負著一城百姓的安危呢。”
呂貞嘿嘿冷笑,說:“你就別自吹自擂了,你看看韶州城裏都‘亂’成啥樣了,說到底還不是你們這些當官的無能,你們這些個人俺還不知道嗎,除了吃喝嫖賭貪占拿要閑坐扯淡出‘門’擾民,你們還能幹些什麽,你們盡幹缺德事,何曾幹過一樣人事了?”
李熙大怒,拍地而起:“第一,人不可忘本,你為官多年,就沒嚐過做官的好處嗎?一日不做官了你就罵官,你的人品實在不咋地。其二,求你別當著和尚罵禿驢好不好,好歹我也是個官嘛,多少給我留幾分麵子嘛。”
呂貞嘻嘻一笑,拱手打躬道:“俺錯咧,俺錯咧,俺不該沒有尊卑禮儀,求父母官高抬貴手,給俺們小民百姓一條生路吧。”
李熙嗬嗬一笑,把手豪氣地一揮,說:“行咧,行咧,你看看你這幅模樣,把俺們韶州丐幫的臉都丟盡咧。記住你今天說過的話,洗心革麵做個有良心的人。人可以卑賤如塵,卻不能像狗一樣活著。”
聽了李熙這莫名其妙的一句話,呂貞覺得自己可能請錯了軍師。
半個月後,左神策軍長武行營收到來自韶州曲江縣的一份公函,說在縣境內發現了兩具無頭屍體,身上紋有左軍紋飾,又有長武行營字樣,來函要求行營派人前往辨認、協查。
這份公函被長武城主持軍務的副使派人送入長安,不久得到一份擬好的回函,副使不敢多問直接在擬好的回函上用了印信。
這份給曲江縣的回函說:查左軍長武行營未曾派人到韶州公幹,紋飾等應係偽造。軍政分立乃朝廷法製,左軍不便‘插’手地方司法,雲雲。
李熙回到韶州城後,第一時間去了刺史府,剛進‘門’就被帶到了常懷德的書房。
一進刺史府後宅李熙就感到氣氛有些壓抑,心知不太妙,此番來一頓臭罵怕是免不了的了。李熙有些後悔當初不該放周夫人自己走了,要是事先做做她的工作,或許結果會好一點吧。
在刺史的書房裏,常懷德敲著桌案,劈頭蓋臉地把李熙逮到一通臭罵,老太守黑著臉責問他為何把兩個賊收在家裏,意‘欲’何為?果然夫人因此而遇害,你怎麽承擔?
常懷德為周夫人擔心,倒並非是假情假意,他夫妻伉儷情深李熙是早有耳聞,常懷德出身平民子弟,幼時家貧,父母要其務農,他不肯,決心讀書求取仕途,父母責其不務正業,將其趕出家‘門’。常懷德寄居於城中土地廟,替和尚們看守香火,記記賬,求的一日兩餐,稍得閑暇即讀書,土地廟香火雖旺,和尚們待他卻十分苛刻,常書生常常是饑一頓飽一頓,餓的麵黃肌瘦。
落難書生某日餓昏在香堂,被前來進香的周家小娘子發現,周家小娘子舍了他兩個麵餅和一碗熱粥,一段姻緣由此而生,那時周夫人家境也很一般,周夫人的母親也常常為一日兩餐如何填飽家人肚子而犯愁。有一段時間,她發現廚房裏的食物經常失竊,或一張餅,或一個剩飯團,或一盤剩菜。
老母親經過暗中觀察發現了自己‘女’兒和常懷德之間的秘密,‘女’大不中留,‘女’生外向,這些老母親都可以理解,可是讓自己的‘女’兒嫁給一個連一天兩頓飯都顧不住的窮書生,做母親的又哪個願意?思來想去,她就當著自己‘女’兒的麵跟常懷德說:“我們雖非高‘門’大戶人家,不過我也不會把我的‘女’兒嫁給一個不能顧全她衣食的人,你想娶我‘女’兒,可以,不過先取了功名再說。”
那年常懷德十九,周夫人十四。九年後,常懷德考取舉人,又三年中進士,從此踏入仕途,這中間,周夫人對其不離不棄,為助丈夫獵取功名,周夫人不惜絞了頭發冒充男子去工地上抬土搬磚賺一天兩頓飯錢。
常懷德飛黃騰達後,家中‘侍’妾、家妓多達數十人,不過對周夫人始終敬重如一,夫妻間不要說爭吵,就是紅臉的機會也沒有。當然促成二人相敬如賓的原因很複雜,這跟常懷德入仕後夫妻二人長期分居兩地也有關係。
等到常刺史罵完了,氣消了,李熙才開始沉痛地懺悔,承認自己的確‘交’友不慎,不該跟郭尚書的搗蛋兒子郭仲恭‘交’往,更不該相信他說的鬼話,沒有問明白事情原委就把人帶到了嶺南來,此番護衛夫人去南陵寺也不該沒細察他們的底細就稀裏糊塗地把人帶上。
李熙悔恨之餘,涕淚皆下,看的常太守倒是有些不忍了,問明了郭仲恭正是檢校工部尚書、邠寧節度使、駙馬郭釗的兒子,當今皇貴妃郭氏的侄兒後,他扶起李熙說:“我也不是怪你什麽,隻是一聽到在我韶州境內竟然有人光天化日之下公然劫道,心裏氣憤罷了。真是豈有此理嘛!某些人仗著得勢竟置國家法度於不顧,幹出這等傷天害理的事來,我要上折子參他們一本。”
李熙安撫大義凜然的常刺史說:“他們改裝易容而來,身上沒帶神策軍的任何東西,使君參他們怕也是枉然,參之不倒,反助長了小人誌氣。”
常懷德讚道:“有理。”
便就問李熙怎麽安置龍虎兄弟,李熙想了想說打算勸他們離開韶州,薦去幽州,在邊軍效力。常懷德讚了聲好,就說神策八鎮的駐軍皆堪稱國之‘精’銳,這兩個人能任校尉之職,必是將才,白白被小人陷害而不能為國家效力,實在令人扼腕可歎,去幽州為國戍邊也是一個為國養士的法子。
李熙聽常懷德話裏有話,對龍虎兄弟的去路似乎另有考慮,便試探著問能否留他們在韶州聽用,他二人被小人陷害,至今也未定罪名,本是一樁懸案,說起來隻是個不白之身,若在韶州建立功勳,將來也可薦其官複原職,披甲上陣為國出力。
常懷德笑問李熙:“你留兩員神策軍將在土兵中,不怕有人參你個意圖不軌嗎?”
李熙悚然一驚,這一點他倒沒有多想,龍虎兄弟現在身份很敏感,真要把他們留在軍中效力,隻恐難免不被別有用心之人告刁狀,那時候就真是有口難言了。
畢竟韶州跟幽州不同,邊鎮用人不拘一格,隻要確有能力即使是罪犯,隻要不在十惡不赦之列,都是可以酌情任用的,立有軍功的還可以將功折過。幽州地方不遵朝廷號令已久,任你蘇佐明的靠山是誰,在長安的權勢再大也管不到人家頭上。
但韶州不同,韶州還在長安的光輝照耀下,一紙詔令來要你三更死你也活不到五更天,與惡人鬥還要文鬥,還要以智鬥為主,不可假人把柄。
李熙眼珠子骨碌轉了一下,心裏又有了一個計較,他本想說出來,轉念一想又忍住了,有些事做得說不得,得給常太守一個回旋的餘地。他恭敬地向常懷德施禮說:“卑職會妥善安置他二人的,既不生出麻煩,須要他出力的時候,又能派上用場。”
常懷德嗬嗬一笑,什麽也沒說。
除了龍虎兄弟,怎麽安置呂貞也成了一個大難題,本來這個難題是不該李熙來管的,他本來也是不想去管的,怪隻怪自己多了一句話嘴,說了一句無關痛癢的場麵話,沒想到呂貞這家夥就像個狗皮膏‘藥’似的貼了上來,讓李熙叫苦又無奈。
事情的起因是李熙問了呂貞一句話,他問:“你此番差事沒辦成,又跟支使你的人翻了臉,你以後有什麽打算,若有用得著兄弟的地方,盡管開口。”
李熙現在很想扇自己一個嘴巴子,你多什麽嘴呢,他呂貞跟你什麽‘交’情,屁個‘交’情都沒有,非但沒‘交’情,他還差點要了你的命!你多這嘴幹嘛。
呂貞什麽反應呢,他握著李熙的手,熱淚在眼眶裏直打轉,拖著哭腔說:“俺就說你是個好人嘛,你看看,俺們萍水相逢,又不是很熟,俺一落難,就能得你這樣的大貴人幫忙,俺是感‘激’不盡啊,你受俺一拜吧。”
呂貞作勢要拜,李熙等著。
“你咋不攔著俺呢。”
“俺這個人一向不喜歡強人所難。”
“你看看你這個人,真是個直腸子呀,俺這是跟你開玩笑呢,俺們都是好兄弟,磕個啥頭嘛,太俗氣了。”
李熙覺得有些失望。
一個頭沒受他的,卻要幫他的忙,李熙覺得這件事自己辦的實在有些蠢,愚不可及,莫名其妙。真是江湖太險惡,自己又還太單純。
呂貞要求李熙把他藏匿在韶州,說韶州風光好,氣候溫暖,民風淳樸,物產豐富,小吃很可口,他和他的弟兄都很喜歡這裏,打算在這定居了,定居需要改頭換麵,偽造身份,需要起房架屋,買田置地,還需要娶妻生子。
“偽造身份文書對你這位參軍來說不是什麽大問題吧,你給幫幫忙吧;蓋幾所房子置幾畝地,對你這位能娶八個夫人的豪富公子來說也不是個問題吧,你給幫幫忙吧;娶妻……”
李熙趕緊擺手說:“娶妻我幫忙,生子這事還是你們親自來吧,這事我幫忙不合適。”
呂貞盯著李熙瞅了半晌,做了個深呼吸,說:“這個俺們自己來,不必你幫忙。”
除了這幾件事外,呂貞還給了李熙一個地址和一封信,要求他派人去長武把自己的家眷接來,一個瞎眼老娘,一個媳‘婦’,一雙兒‘女’,這一回呂貞真給李熙跪下了,痛哭流涕地拜托他務必要放在心上,自己半生戎馬,虧欠她們的實在太多太多。
李熙很怕一個‘女’人當著自己的麵流淚,因為那會讓他懷疑自己是不是又做了什麽對不起人家的事;李熙更怕一個大男人對著自己眼淚,因為那會讓他懷疑這個男人是不是要做什麽對不起他的事。他趕緊滿口答應了下來,扶呂八起來,給他拭去眼淚,出手稍有點重,疼的呂貞呲牙咧嘴恨不得咬李熙一口才甘心。
打發李十三請個長假去跑一趟吧,旺財走不開,也隻能派他去了,雖然李熙也有些不忍。聽說派的這個李十三是楊參軍的街坊兄弟,家裏的媳‘婦’懷孕八個月即將臨盆,呂貞感動的又是熱淚盈眶,跪在地上嗚哇嗚哇地哭了一通,一邊哭一邊直打擺子,他那腫脹的臉被淚水一浸實在比刀子割還疼。
李熙暗中問他的小兄弟“八大王”為何這麽愛哭,小兄弟回答說老大打小在丐幫長大,前後‘混’過十三年,跪哭是小乞丐入‘門’後的必修課,是立身之本,呂貞勤學苦練十三載,功底十分紮實,他飛黃騰達後也不忘本,時不時地會‘露’上兩手,以資紀念。
“原來大哥你也在丐幫待過,怪不得我一見你就覺得親切呢,緣分啊大哥,我也在丐幫待過。”李熙拍了拍跪在地上哭的稀裏嘩啦的呂貞。
呂貞趕緊擦擦眼淚,改跪為席地而坐,拍在身邊的空地說:“俺就說嘛,你怎麽會丐幫的手勢呢,俺就說你這個人怎麽有點‘門’中弟子的風範呢……唉,你不是平山子嗎,你是朝廷的爵爺呀,你怎麽會在丐幫待過呢,你莫是唬俺呀。”
呂貞發現了李熙話中的破綻,李熙也有些後悔自己一時‘激’動把老底給‘露’了,不過他腦子快有機變,嘻嘻一笑就解釋道:“當年小弟追隨敬國公在西北剿匪,為了偵察匪首染布赤心的下落,我扮成乞丐在丐幫臥底,前後有半年之久呢。”
呂貞信以為真,連聲讚道:“好計謀,天下哪個幫派能有俺們丐幫人多,那兒的消息能有俺們靈通,臥底丐幫打探消息虧你們想的出來呀,真是高明呀。”
又望著李熙歎道:“俺看的出你是個好人,你別不信,俺這個看人很準的,當然俺說的這個好人不是說你就是個道德君子,就從來不幹缺德事,而是說你雖然幹了許多缺德事卻也還保持著一顆赤子之心,本‘性’並不壞,得手時也能幹上一兩件好事。”
李熙眨巴眨巴眼,沒說話,算是默認了。
呂貞提議:“既然俺們對丐幫都這麽有感情,索‘性’在韶州重建丐幫,我來做老大,你來做軍師,咱們兄弟轟轟烈烈幹他一場!廟堂太高太險惡,江湖雖遠天寬地又闊,幹的好,依然可以立不世功,傳萬世名,易如反掌。恰好比小‘雞’燉口蘑,小菜一碟。”
李熙吃驚地問:“你,你不是說笑吧,放著好好的神策軍軍使不做,入賤籍做乞丐,你腦子有‘毛’病吧?”
呂貞長歎一聲,有些蕭索地說:“俺爹是個乞丐,俺娘是個乞丐,俺的姐姐也是個乞丐,向上追溯自打俺曾祖那輩就是乞丐咧。俺也當了十三年乞丐,到十五歲那年,俺不願意再當乞丐了,俺就跑去投軍,年紀小個子小,都不要俺,俺索‘性’找了個胖子揍了他一頓,官差就抓俺送天德軍防秋咧。俺在天德軍防秋,爹生重病昏倒在街頭,讓馬給踩了一腳,丟了‘性’命,姐姐跑回來看望俺爹,走的急。三歲的兒子托鄰居看管,所托非人,讓人拐咧,俺姐夫罵她兩句,她想不開投井死咧。娘日夜哭日夜哭,眼就哭瞎咧。那會兒俺在天德軍硬是沒有回來一趟……”
呂貞眼淚又下來了,李熙勸道:“軍情緊急,你走不開,也是沒法子的事。”
呂貞“哇”地一聲大哭起來,手扯頭發使勁撞地,失聲叫道:“俺他娘的要是真回不來倒好咧,將軍特批俺的假,俺為求進步,俺自個不肯走呀……呀,俺滴爹,俺滴娘,俺滴姐姐,俺那苦命的外甥哦……”
李熙估計他要哭上一會兒,就起身去撒了泡‘尿’。
回來的時候,呂貞不哭了,眼圈卻紅彤彤的,望見李熙他有些不好意思地說:“你莫笑俺一個大老爺們總愛哭,俺一想起這事就心裏針紮似的難過。唉,爹死,姐死,老娘眼瞎了,俺都沒回來,俺進步咧,俺當上了火長,火長又變隊長,隊長又變旅帥,飛黃騰達咧。別人升官是踩著敵人的屍體,俺是踩著親人的屍體呀。你說俺的心有多硬,就為了個火長,俺連親爹都不要了。”
“從那時起,俺就常常在做一個奇怪的夢。俺夢見俺坐在白雪飄飛的長安街頭,四周白茫茫的一片,路上行人匆匆,俺端著個破碗趴在地上一邊給人磕頭一邊說‘行行好吧,施舍俺一口飯吧,俺爹死了,俺娘眼瞎了,俺的姐投井死了,俺那可憐的小外甥讓人拐了’,可是沒有一個人停下腳步看俺一眼。”
李熙問:“你是不是聲音喊的太小了?”
呂貞‘揉’‘揉’眼,無視李熙的搗‘亂’,他繼續說:“一個月前,蘇佐明去長武跟俺說他打聽到張、劉兩個就藏在韶州,人是郭傻子送出來的,他不太好出麵,讓俺來辦,說隻要把這兩個人帶回長安‘交’給他處置,長武城使就是俺的。”
李熙點點頭,說:“為了升官,很好,所以你出賣了自己的靈魂。”
“什麽靈魂不靈魂,俺沒想那麽多,俺就想俺當了八年副使,頂頭上司換了三茬,比俺資曆低的多的人都爬上去了,就俺還窩著,俺心裏也不服啊,可是俺又不能向他們那樣惡貪惡占,傷天害理,做官不夠狠,上頭有沒有人關照,俺怕俺一輩子也就隻能這麽窩著了。蘇佐明一說,俺就心動咧,張、劉和他的恩恩怨怨俺多少也知道一點,若說錯雙方都有錯。俺就昧著良心跟自己說蘇佐明家夥事都給割掉了,虧吃的更大呀,張、劉這兩個家夥也實在太囂張,教訓一下也無妨。
“俺一開頭拿這話說俺,俺自己都覺得臉紅,這分明是顛倒黑白嘛,張、劉落在蘇佐明手裏那還不就是一個死嗎。不瞞你說那陣子俺心裏實在是酸溜溜的不好受,整天價像吊著塊大石頭,連跟媳‘婦’親熱都提不起‘精’神來,那家夥事它硬不起來呀。俺常常半夜三更醒來,睜著眼想心事,一想到這輩子就這麽窩窩囊囊趴在副使的位置上,俺就心驚,俺就害怕,俺連親爹的死都不管,俺都狠下這條心來了,卻就隻能趴在副使位置上,俺實在是不甘心呀。想多了,俺這頭腦裏就有另外一個聲音跟俺說,它說你還矯情個啥咧,你連爹娘姐的死活都不顧,你還顧別人的死活,你就別裝了,人不為己天誅地滅,成者王侯敗者寇,舍出‘性’命去幹吧,幹成了你就得道成仙咧,一切一切的罪過就都贖咧。”
呂貞淚眼汪汪地問李熙:“你說是不是爬到大將軍的位置這一生的罪孽都能洗刷了?”
李熙想了想說道:“這個不好說吧,我也說不清,我也才隻是個九品小官。也許官當的大的人臉皮會更厚點,更能想的開點……想不開,他也爬不上去嘛,對不對?”
呂貞默默無語,他緩緩吐了口氣:“現在說這些都沒意思了,俺都來了,一敗塗地了,你猜的沒錯,那兩個護衛都是蘇佐明派來監視我的,他怕得罪人,不肯出麵,讓俺來,哼,事後再把罪責都推到俺的頭上,拿俺做替死鬼,俺真是蠢呐,這點小伎倆硬是看不明白。”
李熙道:“那你現在看明白了嗎?”
呂貞怪眼一翻:“你是聽不懂人話嗎,俺都說的這麽明白了,你還問,俺要是想不明白,怎麽會殺了那兩個,跟你坐在這閑扯淡?”
李熙笑笑說:“你別‘激’動嘛,我隻是確認一下。”
呂貞翻天望天,幽幽地說:“轉了一大圈,又做回了乞丐,做乞丐也比賣良心強啊。”
李熙拍拍他的肩說:“行啦,一個臭老要飯的,在這裝什麽深沉呢。要做乞丐就好好做,以後不許為非作歹啊,我可是韶州土兵訓練使,肩上擔負著一城百姓的安危呢。”
呂貞嘿嘿冷笑,說:“你就別自吹自擂了,你看看韶州城裏都‘亂’成啥樣了,說到底還不是你們這些當官的無能,你們這些個人俺還不知道嗎,除了吃喝嫖賭貪占拿要閑坐扯淡出‘門’擾民,你們還能幹些什麽,你們盡幹缺德事,何曾幹過一樣人事了?”
李熙大怒,拍地而起:“第一,人不可忘本,你為官多年,就沒嚐過做官的好處嗎?一日不做官了你就罵官,你的人品實在不咋地。其二,求你別當著和尚罵禿驢好不好,好歹我也是個官嘛,多少給我留幾分麵子嘛。”
呂貞嘻嘻一笑,拱手打躬道:“俺錯咧,俺錯咧,俺不該沒有尊卑禮儀,求父母官高抬貴手,給俺們小民百姓一條生路吧。”
李熙嗬嗬一笑,把手豪氣地一揮,說:“行咧,行咧,你看看你這幅模樣,把俺們韶州丐幫的臉都丟盡咧。記住你今天說過的話,洗心革麵做個有良心的人。人可以卑賤如塵,卻不能像狗一樣活著。”
聽了李熙這莫名其妙的一句話,呂貞覺得自己可能請錯了軍師。
半個月後,左神策軍長武行營收到來自韶州曲江縣的一份公函,說在縣境內發現了兩具無頭屍體,身上紋有左軍紋飾,又有長武行營字樣,來函要求行營派人前往辨認、協查。
這份公函被長武城主持軍務的副使派人送入長安,不久得到一份擬好的回函,副使不敢多問直接在擬好的回函上用了印信。
這份給曲江縣的回函說:查左軍長武行營未曾派人到韶州公幹,紋飾等應係偽造。軍政分立乃朝廷法製,左軍不便‘插’手地方司法,雲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