婆娑渡是一個隻有東西南北四條石板街的山區小鎮,因為集鎮南部有一個叫婆娑的渡口,而得此名,習慣了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山民們某一日忽然驚恐地發現,他們突然處在了一個正在醞釀中的風暴中心,事發突然,讓舉目難望三尺外的升鬥小民猝不及防,待意識到危險來臨時,想走已經來不及了。
眼下的婆娑渡熱鬧的像一個大菜市場,由四縣匯集而來的饑民數以千計,且還有源源不絕之勢,來的人太多,一一核查身份看有沒有官府‘奸’細幾乎是不可能的,可是敞著‘胸’懷讓官軍探子來‘摸’,多收也有些不好意思吧。
雙刀王六的謀士給他出了個餿主意,叫許進不許出,官府的探子你盡管來,英雄不問來路,來了您也別客氣,隨便‘摸’,‘摸’到情報後你要回去報信吧,對不起,許你進不許出,您還是耐心待著,待咱們聚義過後,兵發韶州城那天您再回去請功吧。
這個看似簡單的主意,實際卻很有效用,不過餿主意就是餿主意,從它誕生的那一天起就從內到外散發著濃濃的餿臭味。
幾千號人都窩在婆娑渡這麽個小地方不讓離開,吃喝拉撒睡,皆是大問題,兩天熱鬧勁兒一過去,麻煩事兒就接踵而來,先是糧食不夠吃,繼而柴草、蔬菜也沒了,來此是聚義,為大荒之年的老百姓求條生路,沒吃沒燒拆民房掠民財多少說不過去吧,可不這麽幹,幾千號人餓著肚子在此聚義,是不是顯得有些滑稽呢。
可要真是幹了,就失了道義,到時候不必官軍來剿,自己就潰散了。
李熙認為王六撐不了不久就會拿鎮子裏的富紳富戶乃至小康人家開刀,不這麽幹他的聚義大計就不能實現,誓師討伐韶州城的貪官汙吏,解民於倒懸也會成為一句空話。
所以李熙在成功‘混’入婆娑渡後,並不急著馬上離開,他要看看王六此人見識怎樣,德行如何,是個什麽樣的人。
李熙所料不錯,他到婆娑渡的當天晚上,王六就拿鎮子裏三戶最有錢的鄉紳開了刀,三家的家主都給當惡霸宰了,幹淨利索,連個樣子都不做,直接說是惡霸,然後一夥人手提砍刀踹‘門’進家,搶的搶,殺的殺,‘奸’的‘奸’,拿的拿。糧食充公,家具劈柴燒,金銀珠寶大夥‘私’分,錢留著充作公款。
李熙覺得王六這個人夠手段,應該能成就一番大事,當然前提他能活過今凍,再大的英雄初生時也是脆弱的,別看婆娑渡聚義的有幾千人,聽著唬人,真要打起來,未必敵得過韶州三百土兵,都還是一幫烏合之眾呢。
四處打聽加上遠遠地望過一眼,李熙對王六這個聚義首領也有了一些了解,這廝號稱什麽雙刀,本以為是多大的一個大英雄,實際上就是個殺豬的屠夫,雙刀之名,因為他的屠刀有長短兩把,長刀用來放血,短刀用來分‘肉’,這廝家裏一貧如洗,一身家當就這兩把刀,故此才得了雙刀的諢名。
韶州人戲稱豬為黑麵郎,養的人不多,吃的人也不多,稍有地位的人都不吃豬‘肉’,嫌這種畜生吃的東西髒,生活習‘性’又邋遢,‘肉’雖多卻賤,雖然黑麵君的近親野豬君的‘肉’比牛羊‘肉’高貴一倍,但奈何它一點光也沾不上,這種賤格畜生的‘肉’甚至比魚還便宜。
屠夫也分三六九等,屠龍的肯定排在第一,殺牛的排在第二,宰羊的位列第三,殺豬的僅比殺魚的大嬸略高出半個等級,甚至還要屈居殺‘雞’宰鵝的大嬸之下。
一個殺豬的屠夫能有什麽名堂,還雙刀,就算你雙槍也不好使。
李熙和雙刀王六的第一次邂逅是在一個風和日麗的秋日午後。
僅僅因為說了一句大實話,他被七個熱情的山民兄弟斷定是官府的‘奸’細,他們簇擁著他走進了位於婆娑渡十字街口向北三十步遠的一座大宅子裏,這所宅子的原主人姓林,林員外在婆娑渡開有兩家雜貨店,在韶州城西街他有兩所‘門’麵,他的三兒子還在州衙做官。
做官雲雲其實是林員外欺負鄉鄰不懂大唐官製,在鄉鄰麵前吹的大牛皮。他的兒子就是州衙裏的一個雜役,替新官老吏們跑跑‘腿’,幹點雜活什麽的,連個吏也算不上,每個月飯補一貫二,公差費實報實銷。除此之外什麽都沒有,就算偶爾能報點‘花’賬,每個月的錢還是不夠‘花’,還得從老爹手裏騰挪幾個。
對此林老爺非但不怪,還樂意的很呢,家裏有個在衙‘門’吃官飯的,自己無形中就在鄉鄰族人麵前高出一截來,貼幾個錢又算什麽。
李熙剛到婆娑渡的第一天晚上,林老爺就給雙刀王六的兄弟單刀王七給劈了,王七一手提著林老爺的人頭,一手牽著一根麻繩,從北街走到南街,又從西街走到東街,向驚駭無比的鄉民們解釋說這老朽打算溜進城去跟他三兒子報信,把咱們在這聚義的事捅‘露’出去,為了防止狗官派兵殺過來,我王七先除此害。
王七能說會道,說的聲情並茂,說完就踢了拴在繩子另一頭的林家大公子一腳,林大郎哼哼兩聲,證明說王七說的沒錯,他那個不開眼的爹的確是這麽跟他說的。林大郎的聲音太小,王七很不滿意,隻丟了一個眼神,就有六七個隨從一擁而上,踢打的林公子鬼哭狼嚎,一會呼肋骨斷了,一會呼‘腿’骨也斷了,一會又呼牙掉了。
王七對林大郎的表現很不滿,奪過一根藤條,‘抽’的林大郎滿地打滾,殺豬一般。
打順氣的林大郎現在口齒伶俐地向一起住了幾十年的街鄰揭‘露’他老爹有多麽‘混’賬,大災之年,百姓食不果腹,他竟然還拿吃不完的剩飯喂狗,真是糟蹋糧食!王六兄弟在此聚義為要為百姓謀一條生路,他竟然還拄著拐棍溜出去要告官,這是何等的喪心病狂!
林家大公子發誓說他要跟這樣的爹一刀兩斷,劃清界限,從此他是他,自己是自己。自己代表祖宗不認他這個不孝子孫,死後不讓他進祖墳,把他的屍體丟在‘亂’墳崗,讓野狗撕咬,以此向義軍兄弟表示真誠道歉之決心。
雖然說這番話的是林員外的大兒子,可林家鄉鄰都知道他說的是假的,林員外十年前就癱瘓了,別說拄拐杖溜出去告官了,就是出‘門’遛彎也得靠‘侍’妾二姨用車推著,山裏集鎮街道窄行不得大車,林員外隻能坐在手推車上。
他坐車左邊,‘侍’妾五姨坐右邊,由二姨推著走,林員外脾氣和善,喜歡跟人打招呼,逢人就問吃了沒,他耳背,自己聽不見,以為別人也聽不見,故而打招呼的聲音奇大,因為聽不到別人回話,老頭就生氣,以為別人不尊重他。
我,婆娑渡的首富,我兒子是吃衙‘門’飯的體麵人,我跟你們這幫升鬥小民打招呼,你們還不理睬我,豈有此理,二姨,回家。
壯碩不下男子漢的‘侍’妾二姨瞪他一眼,嘟囔幾句,然後轉彎回家,到了家‘門’口,林員外會大吼一聲我回來了,這時候他大兒子或他大兒媳‘婦’就會出來,用腳踏車子,讓五姨先下,二姨蹲在地上,五姨幫忙把林員外扶上背,一起回家去。
有人說林老爺的‘腿’之所以瘸是因為五姨有一回下車下猛了,車子一下子失去了平衡,害的林老爺一個跟頭摔在地上,頭磕破了,‘腿’又被倒扣過來的車子壓斷。
這種說法流行了幾天後就被人戳破了,謊言就是謊言,禁不起仔細推敲,林老爺‘腿’若是那次壓斷的,那就說明此前他的‘腿’是好的,一個‘腿’好的人坐什麽獨輪車嘛,那玩意坐著難受,出‘門’也不見風光,何苦呢。
有人懷疑說這話是西街開酒肆的蔡二娘編造出來的,目的是為了詆毀五姨。
蔡二娘是婆娑渡本地人,年輕時號稱“婆娑渡一朵‘花’”,老了也俏,在同齡人中間絕對是她稱第二沒人敢認第一,這種優越感一直保持到她四十歲,五姨來了後才終結的。
盡管人們攝於她的刁蠻作風,表麵上還尊稱她為四十歲以上‘婦’‘女’第一名,但‘私’下都認為即便她再年輕二十歲也不是五姨的敵手。
‘女’人嘛,為了一句話都能罵半天街,何況為了關係麵子而編造一個流言?
這些都已經是過去了,從林老爺頭斷的那一刻起,就再沒人提起,詆毀五姨的言論已經有了升級版的。傳言說,林老爺死的當天晚上她就跟王七睡了,為的是感謝王七幫她殺了仇人。林老爺娶她那年她十四歲,父母雙亡,她無依無靠,林員外的年紀可做她爺爺,待她也真如爺爺待孫‘女’,疼愛萬分,嗬護備至。
進入林家十餘年,衣食無憂,又沒有正房夫人管束,上上下下看在老頭麵子上對她都禮敬三分,連林家大郎也對她代之以庶母之禮,論說她跟林員外能有什麽仇呢。
“怎麽沒仇?”蔡二娘俏眉一挑,小嘴一撇,“你當老東西癱的僅僅是兩條‘腿’嗎,錯,絕錯,都癱了,那個也癱了!如‘花’美眷,似水流年,眼睜睜地看著自己的如‘花’貌美被銅鏡磨蝕,纖纖‘玉’指在杯盤中磨粗,一腔幽思在酣睡如黑麵郎的呼嚕聲中流逝,這不是仇嗎,不值得報複嗎,她自己沒本事報複,她還沒本事報答嗎?”
李熙承認這個流言編的比上次那個好,用心更歹毒,更能抓住人們尋幽窺密之心,“好,果然是高手盡在民間。”他拍案讚道,蔡二娘瞄了他一眼,小嘴一撇說:“這位小哥,聽口音你是外地來的嘛。”李熙見這‘女’兒媚眼如絲不懷善意,遂取出一吊錢放在桌上說聲告辭。
蔡二娘堵住李熙,保養的白白嫩嫩的手在李熙‘胸’前一拂,說:“外地不外地的都無所謂,我不說誰知道?”李熙道:“說也無妨,我就是外地來了,外地人就不能趕來聚義嗎?”
蔡二娘道:“你錢袋上有官府的標記,你是官府的探子。”李熙下意識地往錢袋子上窺了一眼,蔡二娘哈哈大笑,說:“我詐你玩的,你緊張什麽。其實你是哪路人馬,與我何幹,我開‘門’做生意嘛,賺的是錢。”李熙道:“錢我已經放下了,你還想怎樣?”
蔡二娘把李熙放下的一吊錢塞回李熙手裏,伏在他‘胸’口說:“錢我也有,還有很多,你想要我都給你。”李熙覷得她一個不留神,一閃身,蔡二娘不方便“咣”地頭撞在了木壁上。李熙趁機跳到街上,向惱羞成怒的蔡二娘揮手說道:“姑娘美意,在下無福消受,後會有期啦。”李熙自認為自己這番話說的很漂亮,既頌揚了蔡二娘“婆娑渡一朵‘花’”的風韻,絲毫未曾因為歲月的流逝而貶損,又表明了自己人在江湖無可奈何的心境。
實際上蔡二娘聽了這句話後也很高興,一腔怨恨化作柔情似水,她一邊‘揉’著腦袋一邊拋了李熙一個幽怨的眼神,並提醒說:“你是官府的‘奸’細,別讓七哥撞見了。”
李熙恨死這句話了,太有欺騙‘性’,太‘陰’狠歹毒!自己隻是稍稍猶豫了一下沒回答,就被一旁路過的七個熱情的鄉民堵住了,七個人臂紮紅‘毛’巾,手持竹簽槍,攔住自己後,渾然不顧自己願不願意,就把自己帶進了林家大宅,‘交’給了雙刀王六的兄弟單刀王七。
林家大院氣勢恢宏,在婆娑渡一片低矮的土草房中絕對稱得上鶴立‘雞’群,即便與韶州城內小康人家的宅院相比也絕不遜‘色’。
“殺的好,殺的妙,這種吃人不吐骨頭的地主老財就應該一刀兩斷,不殺不足以替天行道,不殺不足以平民憤,不殺何以解放廣大受苦受難的‘婦’‘女’兒童,不殺怎能震懾普天之下吸食民脂民膏的貪官汙吏土匪惡霸,好,殺的好……”
“說,繼續往下說。”
幾個熱情的鄉民鼓勵李熙說下去,李熙尷尬地笑了笑,說不下去了,卡文了。
“你這麽有見識怎做了官府的走狗呢。”
“我沒有,我來來投六個聚義的,真的。幾位一定搞錯了。”
李熙想順帶罵兩個蔡二娘,察言觀‘色’後打消了這個念頭,看得出這娘們跟王七有一‘腿’,不必多解釋看他倆眼神就知道,怪不得蔡二娘知道王七把五姨給睡了呢,原來人家是一夥的,說不定那個的時候她還幫著按‘腿’了呢。
“聚義,瞧你這身細皮嫩‘肉’的,敢說你說來聚義的?”
“兄弟這樣說就不好了吧,聚義還分皮白皮黑,又不是選妃。”
“還敢頂嘴,找打!”
“別打,當我沒說。”
“二娘說你醉酒後調戲她,要帶她回韶州吃香喝辣。”
“哦,沒有,那賤……賤人才信口雌黃,胡說八道!真的,七哥,我真的沒說,我就喝醉了酒愛‘亂’說話,以後大家熟悉了,你就了解我了,七哥,我真的不是官府‘奸’細……唉,七哥,你聽我解釋,七哥,我上有八十歲老祖母需要贍養,下有嗷嗷逮捕的三個孩子,我媳‘婦’剛給我生了一個兒子,才六兩重呀,都是餓的,荒年沒吃的,官府還橫征暴斂,地主老財敲骨吸髓,我們老百姓的日子怎麽這麽苦呀……天呐,你睜開你的眼,看看你爹子民吧,你聖慈的光芒何時才能普照大地,溫暖你仆人的冰冷的心呢……”
李熙哭訴的時候,七個山民樂嗬嗬地把他剝光帶到了一口大鐵鍋旁。
那口大鐵鍋吊在一跟橫木上,鍋下架著劈好的木材,還是黃‘花’梨木,好木料。
李熙忙中‘抽’閑讚了一聲,旋即又裂開大嘴準備繼續哭訴,卻忘了剛才哭到那兒了。
他呆怔在那,想詞的時候,七個友善的鄉民已經舉起他,把他扔到了大鐵鍋裏。水溫還有點涼,是不是該點火了呢。李熙剛在心裏發出這個疑問,一個心意相通的鄉民就舉著火把過來了,在李熙注視下坦然地點燃了黃‘花’梨木。多好的木料啊,就這麽燒了,可惜。
一共八個人圍在鍋的周邊,皆笑嗬嗬地望著鍋裏的李熙,看著他的惶急和無奈,一個手持大‘棒’的漢子問‘精’壯如豹子般的王七:“七哥,這家夥沒洗腸胃就開煮,肚子裏會不會不幹淨?”王七道:“不過是煮著玩,又不真吃。”
李熙‘插’話道:“七哥,我能說句話嗎?”
王七忽然收了滿臉的笑容,目光‘陰’狠地望著李熙,說:“有什麽好說的,六兩重的兒子都出來了,你媳‘婦’是貓嗎?”
手握大‘棒’的漢子提醒道:“七哥,貓崽子沒那麽大。”
豹子惡瞪‘插’話者一眼,道:“我說的是大號的貓。”
‘插’話者敵不過豹子的‘陰’冷目光,縮起了脖子,退讓到一邊去了。
豹子回身盯著坐在鍋裏的李熙,嘖嘖嘴:“一張小白臉,手上沒老繭,胡言‘亂’語特能扯,見了‘女’人就湊上前,你還敢說你不是官府的探子?你唬誰呢。”
李熙道:“七哥,我真沒唬你,也許是兄弟我說的不夠清楚,其實我是個吃軟飯的,靠著一張小白臉走村過鄉,騙寡‘婦’過生活。”
“你狠,這種不要臉的話你都敢說。”豹子挑起大拇指讚頌道。
李熙笑笑,臉不禁一紅:“七哥麵前,小弟不敢有所隱瞞。”
一個麵相忠厚的漢子忽然問他:“你說你走村竄鄉,你是冒充遊醫啊,是冒充貨郎呀,還是冒充泥瓦匠?”
李熙知他在考問自己,要說冒充遊醫他會考我診脈,要說泥瓦匠他要我給他盤口灶台,那都得‘露’餡,於是笑道:“貨郎,貨郎,當然是貨郎了,賣些針頭線腦,打這個做幌子穿堂入室,正經人家‘女’子我就賣她些貨,有那狂蜂‘浪’蝶看上我了,我就賺她兩個辛苦錢。都不容易啊,大哥。”
眾人聞言皆哈哈大笑,豹子跨前一步,指著他‘胸’口、肩頭幾塊傷疤喝問道:“還敢說你不是官府的探子,這一身傷疤,不是刀傷?!”又指著李熙的肩頭說:“你說你是貨郎,肩膀怎麽一塊老繭都沒有?!”
眾人大聲鼓噪道:“官府‘奸’細,煮了他。”
傷疤的事還能解釋,可這做貨郎的肩上沒老繭卻是個硬傷啊,就算再下三濫的貨郎,多少也該磨點老皮出來吧?至此李熙才明白那個貌似忠厚老實的漢子,原來是在‘陰’自己,論你說哪個都不好使,根本就不該承認,就一口咬定自己遊手好閑,他們又能把我怎樣?
刁民,刁民,十足的刁民!
‘露’餡了,還能解釋什麽,大鍋裏的水已經四十度朝上了,皮都燙紅了,這口大鐵鍋以前一定是用來燒水燙死豬的,一股子衝天的土腥味‘混’在水蒸氣裏熏的人頭暈腦脹,這麽折騰下去不必水開自己先悶死了。
不過死鴨子嘴也要硬,盡管中計被人看穿,李熙依舊堅持大聲呼救,期待最後一刻奇跡的發生,林家大宅現在是義軍的首腦機關所在地,難道就沒有一個人有點良心的?
“我冤枉啊,我是民,不是官。我冤枉啊!”
王七抹了把剛剃的光頭,惡狠狠地從牙縫裏蹦出一句話:“敢打二娘的主意,就算你是良民,我也把你給煮了。”
幾個漢子一起往鍋下添柴,烈火熊熊,鍋裏湯水急劇升溫,李熙難以支撐,在行將倒下之際,他突然拚盡全身氣力大吼了一聲:“大鍋煮民,不是英雄!替天行道,全是扯淡!冤枉啊!”
垂死之際發出的怒吼,終於感動了天地,在李熙行將倒下的那一刻,耳邊忽然傳來了天籟之音:“鍋裏留人,七哥住手!”聲音尖細,顯得底氣有些不足。
又一個雄渾的聲音響起:“老七,住手!”
鍋下的柴火立即被撤去,蒸騰的霧氣慢慢散開,李熙躺在鍋裏卻不肯起來了,方才危難時節,他窺見一夥人從大‘門’進來朝正堂走去,前呼後擁,氣勢十足,李熙猜想這人應該是饑民的頭頭,得‘弄’點什麽響動引起他的注意,否者自己很快就要煮爛了。
眩暈之際,也不假思考,脫口而出十六字真言,沒想到竟然打動了那個人。天意,天不絕我,憑你光頭七又能把我怎樣?
“怎麽回事,老七?”一個三十多歲的光頭漢子黑著臉喝道,他望了眼躺在鍋裏快熟了的李熙,壓低了嗓子,厲聲斥責光頭老七:“你搞什麽名堂,烹人烹上癮了麽?!上次跟你說過的話,全當耳旁風了?”
來者也是一個光頭,個頭足足高過單刀王七一個頭,膀大腰圓,也大過王七一號,正是此番聚義的召集人雙刀王六。
“大哥,沒有,我這是嚇唬他呢。”豹子滿臉堆笑,由一頭‘精’壯的豹子霎時間縮成了一隻大號的‘花’貓,“我懷疑他是官府的探子,你看看他細皮嫩‘肉’的,莊稼漢哪有這幅好模樣?”
眼下的婆娑渡熱鬧的像一個大菜市場,由四縣匯集而來的饑民數以千計,且還有源源不絕之勢,來的人太多,一一核查身份看有沒有官府‘奸’細幾乎是不可能的,可是敞著‘胸’懷讓官軍探子來‘摸’,多收也有些不好意思吧。
雙刀王六的謀士給他出了個餿主意,叫許進不許出,官府的探子你盡管來,英雄不問來路,來了您也別客氣,隨便‘摸’,‘摸’到情報後你要回去報信吧,對不起,許你進不許出,您還是耐心待著,待咱們聚義過後,兵發韶州城那天您再回去請功吧。
這個看似簡單的主意,實際卻很有效用,不過餿主意就是餿主意,從它誕生的那一天起就從內到外散發著濃濃的餿臭味。
幾千號人都窩在婆娑渡這麽個小地方不讓離開,吃喝拉撒睡,皆是大問題,兩天熱鬧勁兒一過去,麻煩事兒就接踵而來,先是糧食不夠吃,繼而柴草、蔬菜也沒了,來此是聚義,為大荒之年的老百姓求條生路,沒吃沒燒拆民房掠民財多少說不過去吧,可不這麽幹,幾千號人餓著肚子在此聚義,是不是顯得有些滑稽呢。
可要真是幹了,就失了道義,到時候不必官軍來剿,自己就潰散了。
李熙認為王六撐不了不久就會拿鎮子裏的富紳富戶乃至小康人家開刀,不這麽幹他的聚義大計就不能實現,誓師討伐韶州城的貪官汙吏,解民於倒懸也會成為一句空話。
所以李熙在成功‘混’入婆娑渡後,並不急著馬上離開,他要看看王六此人見識怎樣,德行如何,是個什麽樣的人。
李熙所料不錯,他到婆娑渡的當天晚上,王六就拿鎮子裏三戶最有錢的鄉紳開了刀,三家的家主都給當惡霸宰了,幹淨利索,連個樣子都不做,直接說是惡霸,然後一夥人手提砍刀踹‘門’進家,搶的搶,殺的殺,‘奸’的‘奸’,拿的拿。糧食充公,家具劈柴燒,金銀珠寶大夥‘私’分,錢留著充作公款。
李熙覺得王六這個人夠手段,應該能成就一番大事,當然前提他能活過今凍,再大的英雄初生時也是脆弱的,別看婆娑渡聚義的有幾千人,聽著唬人,真要打起來,未必敵得過韶州三百土兵,都還是一幫烏合之眾呢。
四處打聽加上遠遠地望過一眼,李熙對王六這個聚義首領也有了一些了解,這廝號稱什麽雙刀,本以為是多大的一個大英雄,實際上就是個殺豬的屠夫,雙刀之名,因為他的屠刀有長短兩把,長刀用來放血,短刀用來分‘肉’,這廝家裏一貧如洗,一身家當就這兩把刀,故此才得了雙刀的諢名。
韶州人戲稱豬為黑麵郎,養的人不多,吃的人也不多,稍有地位的人都不吃豬‘肉’,嫌這種畜生吃的東西髒,生活習‘性’又邋遢,‘肉’雖多卻賤,雖然黑麵君的近親野豬君的‘肉’比牛羊‘肉’高貴一倍,但奈何它一點光也沾不上,這種賤格畜生的‘肉’甚至比魚還便宜。
屠夫也分三六九等,屠龍的肯定排在第一,殺牛的排在第二,宰羊的位列第三,殺豬的僅比殺魚的大嬸略高出半個等級,甚至還要屈居殺‘雞’宰鵝的大嬸之下。
一個殺豬的屠夫能有什麽名堂,還雙刀,就算你雙槍也不好使。
李熙和雙刀王六的第一次邂逅是在一個風和日麗的秋日午後。
僅僅因為說了一句大實話,他被七個熱情的山民兄弟斷定是官府的‘奸’細,他們簇擁著他走進了位於婆娑渡十字街口向北三十步遠的一座大宅子裏,這所宅子的原主人姓林,林員外在婆娑渡開有兩家雜貨店,在韶州城西街他有兩所‘門’麵,他的三兒子還在州衙做官。
做官雲雲其實是林員外欺負鄉鄰不懂大唐官製,在鄉鄰麵前吹的大牛皮。他的兒子就是州衙裏的一個雜役,替新官老吏們跑跑‘腿’,幹點雜活什麽的,連個吏也算不上,每個月飯補一貫二,公差費實報實銷。除此之外什麽都沒有,就算偶爾能報點‘花’賬,每個月的錢還是不夠‘花’,還得從老爹手裏騰挪幾個。
對此林老爺非但不怪,還樂意的很呢,家裏有個在衙‘門’吃官飯的,自己無形中就在鄉鄰族人麵前高出一截來,貼幾個錢又算什麽。
李熙剛到婆娑渡的第一天晚上,林老爺就給雙刀王六的兄弟單刀王七給劈了,王七一手提著林老爺的人頭,一手牽著一根麻繩,從北街走到南街,又從西街走到東街,向驚駭無比的鄉民們解釋說這老朽打算溜進城去跟他三兒子報信,把咱們在這聚義的事捅‘露’出去,為了防止狗官派兵殺過來,我王七先除此害。
王七能說會道,說的聲情並茂,說完就踢了拴在繩子另一頭的林家大公子一腳,林大郎哼哼兩聲,證明說王七說的沒錯,他那個不開眼的爹的確是這麽跟他說的。林大郎的聲音太小,王七很不滿意,隻丟了一個眼神,就有六七個隨從一擁而上,踢打的林公子鬼哭狼嚎,一會呼肋骨斷了,一會呼‘腿’骨也斷了,一會又呼牙掉了。
王七對林大郎的表現很不滿,奪過一根藤條,‘抽’的林大郎滿地打滾,殺豬一般。
打順氣的林大郎現在口齒伶俐地向一起住了幾十年的街鄰揭‘露’他老爹有多麽‘混’賬,大災之年,百姓食不果腹,他竟然還拿吃不完的剩飯喂狗,真是糟蹋糧食!王六兄弟在此聚義為要為百姓謀一條生路,他竟然還拄著拐棍溜出去要告官,這是何等的喪心病狂!
林家大公子發誓說他要跟這樣的爹一刀兩斷,劃清界限,從此他是他,自己是自己。自己代表祖宗不認他這個不孝子孫,死後不讓他進祖墳,把他的屍體丟在‘亂’墳崗,讓野狗撕咬,以此向義軍兄弟表示真誠道歉之決心。
雖然說這番話的是林員外的大兒子,可林家鄉鄰都知道他說的是假的,林員外十年前就癱瘓了,別說拄拐杖溜出去告官了,就是出‘門’遛彎也得靠‘侍’妾二姨用車推著,山裏集鎮街道窄行不得大車,林員外隻能坐在手推車上。
他坐車左邊,‘侍’妾五姨坐右邊,由二姨推著走,林員外脾氣和善,喜歡跟人打招呼,逢人就問吃了沒,他耳背,自己聽不見,以為別人也聽不見,故而打招呼的聲音奇大,因為聽不到別人回話,老頭就生氣,以為別人不尊重他。
我,婆娑渡的首富,我兒子是吃衙‘門’飯的體麵人,我跟你們這幫升鬥小民打招呼,你們還不理睬我,豈有此理,二姨,回家。
壯碩不下男子漢的‘侍’妾二姨瞪他一眼,嘟囔幾句,然後轉彎回家,到了家‘門’口,林員外會大吼一聲我回來了,這時候他大兒子或他大兒媳‘婦’就會出來,用腳踏車子,讓五姨先下,二姨蹲在地上,五姨幫忙把林員外扶上背,一起回家去。
有人說林老爺的‘腿’之所以瘸是因為五姨有一回下車下猛了,車子一下子失去了平衡,害的林老爺一個跟頭摔在地上,頭磕破了,‘腿’又被倒扣過來的車子壓斷。
這種說法流行了幾天後就被人戳破了,謊言就是謊言,禁不起仔細推敲,林老爺‘腿’若是那次壓斷的,那就說明此前他的‘腿’是好的,一個‘腿’好的人坐什麽獨輪車嘛,那玩意坐著難受,出‘門’也不見風光,何苦呢。
有人懷疑說這話是西街開酒肆的蔡二娘編造出來的,目的是為了詆毀五姨。
蔡二娘是婆娑渡本地人,年輕時號稱“婆娑渡一朵‘花’”,老了也俏,在同齡人中間絕對是她稱第二沒人敢認第一,這種優越感一直保持到她四十歲,五姨來了後才終結的。
盡管人們攝於她的刁蠻作風,表麵上還尊稱她為四十歲以上‘婦’‘女’第一名,但‘私’下都認為即便她再年輕二十歲也不是五姨的敵手。
‘女’人嘛,為了一句話都能罵半天街,何況為了關係麵子而編造一個流言?
這些都已經是過去了,從林老爺頭斷的那一刻起,就再沒人提起,詆毀五姨的言論已經有了升級版的。傳言說,林老爺死的當天晚上她就跟王七睡了,為的是感謝王七幫她殺了仇人。林老爺娶她那年她十四歲,父母雙亡,她無依無靠,林員外的年紀可做她爺爺,待她也真如爺爺待孫‘女’,疼愛萬分,嗬護備至。
進入林家十餘年,衣食無憂,又沒有正房夫人管束,上上下下看在老頭麵子上對她都禮敬三分,連林家大郎也對她代之以庶母之禮,論說她跟林員外能有什麽仇呢。
“怎麽沒仇?”蔡二娘俏眉一挑,小嘴一撇,“你當老東西癱的僅僅是兩條‘腿’嗎,錯,絕錯,都癱了,那個也癱了!如‘花’美眷,似水流年,眼睜睜地看著自己的如‘花’貌美被銅鏡磨蝕,纖纖‘玉’指在杯盤中磨粗,一腔幽思在酣睡如黑麵郎的呼嚕聲中流逝,這不是仇嗎,不值得報複嗎,她自己沒本事報複,她還沒本事報答嗎?”
李熙承認這個流言編的比上次那個好,用心更歹毒,更能抓住人們尋幽窺密之心,“好,果然是高手盡在民間。”他拍案讚道,蔡二娘瞄了他一眼,小嘴一撇說:“這位小哥,聽口音你是外地來的嘛。”李熙見這‘女’兒媚眼如絲不懷善意,遂取出一吊錢放在桌上說聲告辭。
蔡二娘堵住李熙,保養的白白嫩嫩的手在李熙‘胸’前一拂,說:“外地不外地的都無所謂,我不說誰知道?”李熙道:“說也無妨,我就是外地來了,外地人就不能趕來聚義嗎?”
蔡二娘道:“你錢袋上有官府的標記,你是官府的探子。”李熙下意識地往錢袋子上窺了一眼,蔡二娘哈哈大笑,說:“我詐你玩的,你緊張什麽。其實你是哪路人馬,與我何幹,我開‘門’做生意嘛,賺的是錢。”李熙道:“錢我已經放下了,你還想怎樣?”
蔡二娘把李熙放下的一吊錢塞回李熙手裏,伏在他‘胸’口說:“錢我也有,還有很多,你想要我都給你。”李熙覷得她一個不留神,一閃身,蔡二娘不方便“咣”地頭撞在了木壁上。李熙趁機跳到街上,向惱羞成怒的蔡二娘揮手說道:“姑娘美意,在下無福消受,後會有期啦。”李熙自認為自己這番話說的很漂亮,既頌揚了蔡二娘“婆娑渡一朵‘花’”的風韻,絲毫未曾因為歲月的流逝而貶損,又表明了自己人在江湖無可奈何的心境。
實際上蔡二娘聽了這句話後也很高興,一腔怨恨化作柔情似水,她一邊‘揉’著腦袋一邊拋了李熙一個幽怨的眼神,並提醒說:“你是官府的‘奸’細,別讓七哥撞見了。”
李熙恨死這句話了,太有欺騙‘性’,太‘陰’狠歹毒!自己隻是稍稍猶豫了一下沒回答,就被一旁路過的七個熱情的鄉民堵住了,七個人臂紮紅‘毛’巾,手持竹簽槍,攔住自己後,渾然不顧自己願不願意,就把自己帶進了林家大宅,‘交’給了雙刀王六的兄弟單刀王七。
林家大院氣勢恢宏,在婆娑渡一片低矮的土草房中絕對稱得上鶴立‘雞’群,即便與韶州城內小康人家的宅院相比也絕不遜‘色’。
“殺的好,殺的妙,這種吃人不吐骨頭的地主老財就應該一刀兩斷,不殺不足以替天行道,不殺不足以平民憤,不殺何以解放廣大受苦受難的‘婦’‘女’兒童,不殺怎能震懾普天之下吸食民脂民膏的貪官汙吏土匪惡霸,好,殺的好……”
“說,繼續往下說。”
幾個熱情的鄉民鼓勵李熙說下去,李熙尷尬地笑了笑,說不下去了,卡文了。
“你這麽有見識怎做了官府的走狗呢。”
“我沒有,我來來投六個聚義的,真的。幾位一定搞錯了。”
李熙想順帶罵兩個蔡二娘,察言觀‘色’後打消了這個念頭,看得出這娘們跟王七有一‘腿’,不必多解釋看他倆眼神就知道,怪不得蔡二娘知道王七把五姨給睡了呢,原來人家是一夥的,說不定那個的時候她還幫著按‘腿’了呢。
“聚義,瞧你這身細皮嫩‘肉’的,敢說你說來聚義的?”
“兄弟這樣說就不好了吧,聚義還分皮白皮黑,又不是選妃。”
“還敢頂嘴,找打!”
“別打,當我沒說。”
“二娘說你醉酒後調戲她,要帶她回韶州吃香喝辣。”
“哦,沒有,那賤……賤人才信口雌黃,胡說八道!真的,七哥,我真的沒說,我就喝醉了酒愛‘亂’說話,以後大家熟悉了,你就了解我了,七哥,我真的不是官府‘奸’細……唉,七哥,你聽我解釋,七哥,我上有八十歲老祖母需要贍養,下有嗷嗷逮捕的三個孩子,我媳‘婦’剛給我生了一個兒子,才六兩重呀,都是餓的,荒年沒吃的,官府還橫征暴斂,地主老財敲骨吸髓,我們老百姓的日子怎麽這麽苦呀……天呐,你睜開你的眼,看看你爹子民吧,你聖慈的光芒何時才能普照大地,溫暖你仆人的冰冷的心呢……”
李熙哭訴的時候,七個山民樂嗬嗬地把他剝光帶到了一口大鐵鍋旁。
那口大鐵鍋吊在一跟橫木上,鍋下架著劈好的木材,還是黃‘花’梨木,好木料。
李熙忙中‘抽’閑讚了一聲,旋即又裂開大嘴準備繼續哭訴,卻忘了剛才哭到那兒了。
他呆怔在那,想詞的時候,七個友善的鄉民已經舉起他,把他扔到了大鐵鍋裏。水溫還有點涼,是不是該點火了呢。李熙剛在心裏發出這個疑問,一個心意相通的鄉民就舉著火把過來了,在李熙注視下坦然地點燃了黃‘花’梨木。多好的木料啊,就這麽燒了,可惜。
一共八個人圍在鍋的周邊,皆笑嗬嗬地望著鍋裏的李熙,看著他的惶急和無奈,一個手持大‘棒’的漢子問‘精’壯如豹子般的王七:“七哥,這家夥沒洗腸胃就開煮,肚子裏會不會不幹淨?”王七道:“不過是煮著玩,又不真吃。”
李熙‘插’話道:“七哥,我能說句話嗎?”
王七忽然收了滿臉的笑容,目光‘陰’狠地望著李熙,說:“有什麽好說的,六兩重的兒子都出來了,你媳‘婦’是貓嗎?”
手握大‘棒’的漢子提醒道:“七哥,貓崽子沒那麽大。”
豹子惡瞪‘插’話者一眼,道:“我說的是大號的貓。”
‘插’話者敵不過豹子的‘陰’冷目光,縮起了脖子,退讓到一邊去了。
豹子回身盯著坐在鍋裏的李熙,嘖嘖嘴:“一張小白臉,手上沒老繭,胡言‘亂’語特能扯,見了‘女’人就湊上前,你還敢說你不是官府的探子?你唬誰呢。”
李熙道:“七哥,我真沒唬你,也許是兄弟我說的不夠清楚,其實我是個吃軟飯的,靠著一張小白臉走村過鄉,騙寡‘婦’過生活。”
“你狠,這種不要臉的話你都敢說。”豹子挑起大拇指讚頌道。
李熙笑笑,臉不禁一紅:“七哥麵前,小弟不敢有所隱瞞。”
一個麵相忠厚的漢子忽然問他:“你說你走村竄鄉,你是冒充遊醫啊,是冒充貨郎呀,還是冒充泥瓦匠?”
李熙知他在考問自己,要說冒充遊醫他會考我診脈,要說泥瓦匠他要我給他盤口灶台,那都得‘露’餡,於是笑道:“貨郎,貨郎,當然是貨郎了,賣些針頭線腦,打這個做幌子穿堂入室,正經人家‘女’子我就賣她些貨,有那狂蜂‘浪’蝶看上我了,我就賺她兩個辛苦錢。都不容易啊,大哥。”
眾人聞言皆哈哈大笑,豹子跨前一步,指著他‘胸’口、肩頭幾塊傷疤喝問道:“還敢說你不是官府的探子,這一身傷疤,不是刀傷?!”又指著李熙的肩頭說:“你說你是貨郎,肩膀怎麽一塊老繭都沒有?!”
眾人大聲鼓噪道:“官府‘奸’細,煮了他。”
傷疤的事還能解釋,可這做貨郎的肩上沒老繭卻是個硬傷啊,就算再下三濫的貨郎,多少也該磨點老皮出來吧?至此李熙才明白那個貌似忠厚老實的漢子,原來是在‘陰’自己,論你說哪個都不好使,根本就不該承認,就一口咬定自己遊手好閑,他們又能把我怎樣?
刁民,刁民,十足的刁民!
‘露’餡了,還能解釋什麽,大鍋裏的水已經四十度朝上了,皮都燙紅了,這口大鐵鍋以前一定是用來燒水燙死豬的,一股子衝天的土腥味‘混’在水蒸氣裏熏的人頭暈腦脹,這麽折騰下去不必水開自己先悶死了。
不過死鴨子嘴也要硬,盡管中計被人看穿,李熙依舊堅持大聲呼救,期待最後一刻奇跡的發生,林家大宅現在是義軍的首腦機關所在地,難道就沒有一個人有點良心的?
“我冤枉啊,我是民,不是官。我冤枉啊!”
王七抹了把剛剃的光頭,惡狠狠地從牙縫裏蹦出一句話:“敢打二娘的主意,就算你是良民,我也把你給煮了。”
幾個漢子一起往鍋下添柴,烈火熊熊,鍋裏湯水急劇升溫,李熙難以支撐,在行將倒下之際,他突然拚盡全身氣力大吼了一聲:“大鍋煮民,不是英雄!替天行道,全是扯淡!冤枉啊!”
垂死之際發出的怒吼,終於感動了天地,在李熙行將倒下的那一刻,耳邊忽然傳來了天籟之音:“鍋裏留人,七哥住手!”聲音尖細,顯得底氣有些不足。
又一個雄渾的聲音響起:“老七,住手!”
鍋下的柴火立即被撤去,蒸騰的霧氣慢慢散開,李熙躺在鍋裏卻不肯起來了,方才危難時節,他窺見一夥人從大‘門’進來朝正堂走去,前呼後擁,氣勢十足,李熙猜想這人應該是饑民的頭頭,得‘弄’點什麽響動引起他的注意,否者自己很快就要煮爛了。
眩暈之際,也不假思考,脫口而出十六字真言,沒想到竟然打動了那個人。天意,天不絕我,憑你光頭七又能把我怎樣?
“怎麽回事,老七?”一個三十多歲的光頭漢子黑著臉喝道,他望了眼躺在鍋裏快熟了的李熙,壓低了嗓子,厲聲斥責光頭老七:“你搞什麽名堂,烹人烹上癮了麽?!上次跟你說過的話,全當耳旁風了?”
來者也是一個光頭,個頭足足高過單刀王七一個頭,膀大腰圓,也大過王七一號,正是此番聚義的召集人雙刀王六。
“大哥,沒有,我這是嚇唬他呢。”豹子滿臉堆笑,由一頭‘精’壯的豹子霎時間縮成了一隻大號的‘花’貓,“我懷疑他是官府的探子,你看看他細皮嫩‘肉’的,莊稼漢哪有這幅好模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