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熙走出大明宮的時候,頭頂陽光正‘豔’,他又咬了一下舌頭證實自己的確不是再做夢,一時滿意地笑了。有人在向自己打招呼,一看,正是那位朱步亮。朱步亮侯在這是專‘門’向李熙道謝的,感謝他為難時刻替自己求情,又施術救醒自己。
李熙道:“既然是同僚,在下免收朱兄的診費,朱兄不必記在心上。”
朱步亮道:“那怎麽成?若非楊兄仗義相助,我這千年道行才修煉成的人形,轉眼之間又讓人打回去啦。”李熙道:“既然說到這,在下倒要勸朱兄一句,酒這東西小喝怡情,大醉傷身,何苦呢。”
朱步亮道:“這也怪我,意誌薄弱,經不住勸,明知這東西是個禍害,聞著香還是忍不住。一喝起來就沒個深淺,以為自己能扛的足,結果你看,真是丟盡顏麵。”
說了兩句話,還覺投機,李熙和他通了姓名,約定改日再見,二人在大明宮外別過。旺財見李熙手捧寶刀從宮裏出來,驚喜道:“是天子所賜嗎?”
李熙道:“不是天子所賜,難不成還是我從衛士那偷來的嗎?”
旺財碰過寶刀讚不絕口,正要拉開,李熙趕緊奪了過來,喝道:“作死啊你,建福‘門’外你拔刀‘弄’劍的,怕衛士的箭‘射’不中你是怎麽著?”又問旺財塔希爾國在哪裏。
旺財道:“那是極西邊的一個國家,位在吐蕃之西,大食的西北。盛產寶刀,這刀裝飾如此華美,必非凡品。”
李熙道:“那是自然,天子佩刀,豈是凡品。”
李純所賜之刀果然不是凡品,連朱克榮和燕趙十二騎這些人見了也讚不絕口。塔希爾國大約位於今日伊朗高原,東西文化‘交’融,會煉製極上乘的好鋼,作為國禮贈予大唐君主的這口刀自非凡品。眾人驚訝的除了這口刀的本身,還有李純跟李熙說過的一句話:帶著它為朕平定匪患,鎮守南國。
這可不像天子跟一個營指揮使說的話,倒像是天子命將出征時在命將台上該說的內容。是天子懶惰,隨口說來敷衍,還是別有一番深意?
周宛等人揣測天子是另有深意,話可以‘亂’說,刀豈能‘亂’賜,這可是塔希爾王贈送的寶刀,地地道道的國寶,無緣無故地給了他一個七品縣令、營指揮使?太有深意了。
周宛等人‘私’下商議後,勸朱克榮隨李熙一起南下,在保寧軍中任職,憑他們兄弟在燕趙大地、群雄逐鹿中練就的一身好本領,南下平滅幾股盜賊還在話下嗎?
朱克榮問韓氏自己該何去何從,韓氏溫柔地說道:“去哪做什麽,我都不管你,隻要你記著回來就成。”朱克榮道:“二弟幾次三番有恩於我,而今他受命組建新軍平賊,以他那兩下子哪裏能施展的開,我豈可坐視不管?”
韓氏道:“那你就去,南人堅韌勇猛,不可輕敵。”
朱克榮笑道:“夫人的叮囑我謹記在心,我會小心的。”
韓氏道:“我就留在長安,等你平定了‘亂’匪,是留在嶺南還是回幽州,都要記得接我。如果你在嶺南遇見了更中意的‘女’子,也可以忘了我,我也無怨。”
朱克榮道:“你跟沐家夫人相處才多久,怎麽說話的腔調就變的像她了。我聽說昨日他們倆為了這件事還在家裏大動了一場幹戈。你放心吧,我不是他,不會棄你於不顧的。”
韓氏依偎在朱克榮懷裏喃喃道:“其實他也不會的。”
……
嶺南情勢危機,李德裕給李熙一天時間準備行裝,九月六日便要南下,李熙召集了郭仲恭、朱克榮和燕趙十二騎,計議了一番,約定六日晨在延平‘門’外會齊。崔鶯鶯、沐雅馨、韓氏三人留在長安,旺財暫隨李熙南下,待到韶州接了家眷和陳招弟後再回長安。
李熙走的前一天,朱步亮來訪,聞聽李熙要去嶺南監軍,也嚷著要去,李熙道:“朱兄是去喝酒的麽。”
朱步亮道:“無敵兄怎如此小看人,朱謀舊年曾在軍器使司任判官,軍中哪種軍械我不熟悉,嶺南多年未曾用兵,各地武庫賬冊上都是滿滿的,其實拿不出幾樣像樣的武器甲胄,這個我經管武庫多年,最清楚不過了。你若帶我去,我一來‘門’路廣,別人要不到的東西我能給你倒騰來,二來大家都沒有,隻要有鐵有鐵匠,我能打製出來……”
話還沒說完,李熙就讚道:“好,算你一個,不過軍中法紀森嚴,你的酒要戒掉。”
朱步亮拍拍‘胸’脯說:“自從那天的事後,我就悔悟了,從今往後我再也不喝酒了。”朱步亮說話時從容不迫地從袖子裏‘摸’出一個油葫蘆,擰開蓋子喝了一口。望見李熙發直的目光,朱步亮尷尬地笑笑,說:“這是最後一壺,喝完後,我就把它埋了。”
李熙道:“你跟它是兄弟,你埋不埋它是你的事。話我是說清楚了,軍法森嚴,你倒黴碰上了我也沒辦法救你,你掂量著辦吧。”
李熙事後找魏謨打聽了一下,才知道這個朱步亮除了好酒外,其實還真是一個能人,對軍中各種軍械十分熟悉,設計過圖紙,督造過軍械,看守過軍械庫,跟軍械有關的事他都熟悉。酗酒也非天‘性’,而是有不得已的苦衷,他有腰疼病,久治不愈,日夜疼痛。郎中給他開了個‘藥’方用蛇泡酒喝,每日一小杯,起初喝了也有效果,他也遵照醫囑一天一小杯,後來‘藥’‘性’漸漸不靈,他就一天喝兩杯,繼而三杯,四杯,結果病沒治好,酒量去上去了。
終於一次喝酒誤事被革了職,母親因此抑鬱而終,雙重打擊之下,他自暴自棄,終日以酒為伴,生活窮困潦倒。這年夏,當年提攜他的恩師從外藩回京養老,得知他的境遇,叫去一頓狠批,他才有些警醒。那位恩師動用舊日的關係為他在將做監謀了個官職,誰曾想入宮麵聖那天,他又經不住幾個損友勸,喝的酩酊大醉,若非李熙等人替他求親,又有仇士良說話,他自己丟了官職不說,還極有可能連累告仕養老的恩師不得安生。
李熙一向對這種奇人異士感興趣,這日別過魏謨後,他便循告身存根上所載的地址尋到了朱步亮的家。
大業坊位於長安城南,貧民聚居區,朱步亮家有兩重小院,卻破敗不堪。給李熙開‘門’的是一個二十六七歲的‘女’人,高顴骨,尖下巴,有點朝天鼻,眼珠子大而白,看人的時候極不舒服,李熙正思朱步亮品味實在一般時,又一個‘女’人出來了,也是二十六七歲,粗衣布衫,長相算不得驚人,卻氣質娟雅,別有一種風韻,聽開‘門’的‘女’人呼她大娘子,李熙方才知道這位才是朱步亮的妻子。一時不覺對朱步亮刮目相看起來。
通了姓名,朱步亮的妻子桂氏斂容說道:“聽高升提過你,平山侯奉旨南下剿匪,為何非要帶上我們高升呢,他就是一個酒醉後愛說幾句大話的人,其實本事全無。去了軍中也幫不了什麽忙。”
李熙道:“妻子不忍丈夫置身險地,於情於理都說的過去。不過嫂嫂對朱兄的評價未免太低了些,他的確是愛幾杯酒,可我知道他是個有大本事的人,否則我又為何請他做我軍中判官,嫂嫂可知正有兩位駙馬在正爭做我軍中一職呢。”
桂氏幽怨地歎了聲道:“他既然執意要走,我又怎攔得住他,不過是發兩句牢‘騷’罷了。平山侯勿怪。”
開了‘門’放李熙進來,領著李熙來到內院,內院裏開辟了一個菜譜,朱步亮正跪在菜圃裏堆一個土丘,身邊還放著一個木牌。桂氏朝李熙無奈地笑笑說:“他就是這麽一個人。”
朱步亮把他的酒葫蘆埋在了菜圃裏,盤了墳丘,樹了個木牌,上書“顛倒君長眠之丘”。一通忙完了,才過來招呼李熙,引入客堂落座,桂氏去內屋從簸籮裏搜刮了二十七個錢‘交’給那‘女’婢讓她去街心買些‘肉’,賒些酒回來。
‘女’婢有些為難,二十七個錢,著實擺布不開。桂氏於是又從箱底‘摸’出一枚銀簪子悄悄塞到她手裏,銀簪子是桂氏陪嫁之物,‘女’婢看來心不忍,站著不肯走,桂氏急了,捶了她兩拳,趕了出去。
李熙笑嘻嘻地攔住‘女’婢,道:“多買些酒‘肉’,我與朱兄痛飲一杯。”
‘女’婢‘欲’要開口說話,見桂氏淒然的眼神,不忍,低頭出去了。
李熙一頓飯吃掉了桂氏的一根銀簪,朱步亮滴酒未沾,以茶水相陪。
二日清早,旺財送來了三百貫錢,三石米麵,六腔羊和四匹布,說是保安營營官開拔安置費,並鄭重其事地拿出一張回單要朱步亮簽收。
旺財去後,‘女’婢喜滋滋地忙著搬糧牽羊,桂氏卻哭了,朱步亮被她哭的煩躁,道:“好啦,我朱步亮一身本事不值得這些錢糧嗎?擔他的人情將來會還清的,你哭個什麽。”桂氏嚶嚶泣道:“你的心思我看的透透的,你嫌棄我不能生育,找個理由躲開我,走了你還會回來嗎?”朱步亮‘陰’著臉道:“話,我懶得跟你說上第二遍,我回不回來,等著以後再看。”
旺財將朱步亮歉收的回單拿給李熙看,李熙‘揉’成一團丟在地上,問道:“妞兒不肯回來,這小東西究竟在想什麽?”
旺財笑道:“老夫人待她如親祖母,她老人家一故去,這小東西心裏割舍不下,故而才堅持要在藍田守靈。大郎不要怪她。”
李熙道:“我不是怪她,我總覺得哪兒不對勁,奇奇怪怪的,可是哪兒不對勁呢,我又說不清楚,你說一個七八歲的小姑娘她懂什麽……”
‘門’外沐雅馨接話道:“喲,楊‘門’家主又在謀算那個七八歲的小姑娘呢。”
李熙一聽這話悶頭就往外走,沐雅馨攔住去路。李熙道:“跟我去嶺南是不可能的,除此之外有話說話,別擋著我的路。”
沐雅馨道:“我想通了,我不去嶺南了,打打殺殺的的確不是‘女’人該沾邊的。”
李熙讚道:“這就對了嘛,你有此覺悟不枉我平日對你的一番教導,眼睛紅了,哭過?怎麽了?”
沐雅馨的眼圈有些紅紅的,情緒也很低落,她喃喃說道:“我剛剛做了個夢,夢見招弟‘挺’著個老大的肚子被賊兵追,我使勁喊她,她卻聽不見,跑著跑著就沒了蹤跡。嚇出我一身熱汗來。神通廣大的楊掌‘門’,你快快回韶州把我的招弟妹妹送還回來吧。”
李熙道:“罷了,難得你還這麽記掛著她,我就不計較你烏鴉嘴‘亂’說話了。我到韶州就讓她回來。放心,放心,放心吧!”李熙在沐雅馨圓潤翹‘臀’上輕輕拍了一巴掌,樂滋滋地去準備他的平山侯受封大典了。
“封個侯也這麽麻煩,若是將來封王還不得把我煩死?真是的。”李熙樂滋滋地想。
九月初六,長安城延平‘門’外,崔‘玉’棟、魏謨、朱羽、梅榕、汪覆海一行人來給李熙送行,前一天李德裕已經離京,李熙因為刺封侯爵的儀式耽誤了一天。
杯中又盛滿送別酒,眾人互道保重。汪覆海已經認仇士良為義父,此番來也是奉仇士良之命給李熙送行,敬過酒後,汪覆海托出一個絹帕,說道:“義父贈予平山侯的,希望有所助益。”李熙要打開,汪覆海攔阻了。
喝完最後一杯送別酒,李熙翻身騎上“寶馬”,向眾人拱一拱手,雙‘腿’一夾馬腹,寶馬絕塵而去。
李熙道:“既然是同僚,在下免收朱兄的診費,朱兄不必記在心上。”
朱步亮道:“那怎麽成?若非楊兄仗義相助,我這千年道行才修煉成的人形,轉眼之間又讓人打回去啦。”李熙道:“既然說到這,在下倒要勸朱兄一句,酒這東西小喝怡情,大醉傷身,何苦呢。”
朱步亮道:“這也怪我,意誌薄弱,經不住勸,明知這東西是個禍害,聞著香還是忍不住。一喝起來就沒個深淺,以為自己能扛的足,結果你看,真是丟盡顏麵。”
說了兩句話,還覺投機,李熙和他通了姓名,約定改日再見,二人在大明宮外別過。旺財見李熙手捧寶刀從宮裏出來,驚喜道:“是天子所賜嗎?”
李熙道:“不是天子所賜,難不成還是我從衛士那偷來的嗎?”
旺財碰過寶刀讚不絕口,正要拉開,李熙趕緊奪了過來,喝道:“作死啊你,建福‘門’外你拔刀‘弄’劍的,怕衛士的箭‘射’不中你是怎麽著?”又問旺財塔希爾國在哪裏。
旺財道:“那是極西邊的一個國家,位在吐蕃之西,大食的西北。盛產寶刀,這刀裝飾如此華美,必非凡品。”
李熙道:“那是自然,天子佩刀,豈是凡品。”
李純所賜之刀果然不是凡品,連朱克榮和燕趙十二騎這些人見了也讚不絕口。塔希爾國大約位於今日伊朗高原,東西文化‘交’融,會煉製極上乘的好鋼,作為國禮贈予大唐君主的這口刀自非凡品。眾人驚訝的除了這口刀的本身,還有李純跟李熙說過的一句話:帶著它為朕平定匪患,鎮守南國。
這可不像天子跟一個營指揮使說的話,倒像是天子命將出征時在命將台上該說的內容。是天子懶惰,隨口說來敷衍,還是別有一番深意?
周宛等人揣測天子是另有深意,話可以‘亂’說,刀豈能‘亂’賜,這可是塔希爾王贈送的寶刀,地地道道的國寶,無緣無故地給了他一個七品縣令、營指揮使?太有深意了。
周宛等人‘私’下商議後,勸朱克榮隨李熙一起南下,在保寧軍中任職,憑他們兄弟在燕趙大地、群雄逐鹿中練就的一身好本領,南下平滅幾股盜賊還在話下嗎?
朱克榮問韓氏自己該何去何從,韓氏溫柔地說道:“去哪做什麽,我都不管你,隻要你記著回來就成。”朱克榮道:“二弟幾次三番有恩於我,而今他受命組建新軍平賊,以他那兩下子哪裏能施展的開,我豈可坐視不管?”
韓氏道:“那你就去,南人堅韌勇猛,不可輕敵。”
朱克榮笑道:“夫人的叮囑我謹記在心,我會小心的。”
韓氏道:“我就留在長安,等你平定了‘亂’匪,是留在嶺南還是回幽州,都要記得接我。如果你在嶺南遇見了更中意的‘女’子,也可以忘了我,我也無怨。”
朱克榮道:“你跟沐家夫人相處才多久,怎麽說話的腔調就變的像她了。我聽說昨日他們倆為了這件事還在家裏大動了一場幹戈。你放心吧,我不是他,不會棄你於不顧的。”
韓氏依偎在朱克榮懷裏喃喃道:“其實他也不會的。”
……
嶺南情勢危機,李德裕給李熙一天時間準備行裝,九月六日便要南下,李熙召集了郭仲恭、朱克榮和燕趙十二騎,計議了一番,約定六日晨在延平‘門’外會齊。崔鶯鶯、沐雅馨、韓氏三人留在長安,旺財暫隨李熙南下,待到韶州接了家眷和陳招弟後再回長安。
李熙走的前一天,朱步亮來訪,聞聽李熙要去嶺南監軍,也嚷著要去,李熙道:“朱兄是去喝酒的麽。”
朱步亮道:“無敵兄怎如此小看人,朱謀舊年曾在軍器使司任判官,軍中哪種軍械我不熟悉,嶺南多年未曾用兵,各地武庫賬冊上都是滿滿的,其實拿不出幾樣像樣的武器甲胄,這個我經管武庫多年,最清楚不過了。你若帶我去,我一來‘門’路廣,別人要不到的東西我能給你倒騰來,二來大家都沒有,隻要有鐵有鐵匠,我能打製出來……”
話還沒說完,李熙就讚道:“好,算你一個,不過軍中法紀森嚴,你的酒要戒掉。”
朱步亮拍拍‘胸’脯說:“自從那天的事後,我就悔悟了,從今往後我再也不喝酒了。”朱步亮說話時從容不迫地從袖子裏‘摸’出一個油葫蘆,擰開蓋子喝了一口。望見李熙發直的目光,朱步亮尷尬地笑笑,說:“這是最後一壺,喝完後,我就把它埋了。”
李熙道:“你跟它是兄弟,你埋不埋它是你的事。話我是說清楚了,軍法森嚴,你倒黴碰上了我也沒辦法救你,你掂量著辦吧。”
李熙事後找魏謨打聽了一下,才知道這個朱步亮除了好酒外,其實還真是一個能人,對軍中各種軍械十分熟悉,設計過圖紙,督造過軍械,看守過軍械庫,跟軍械有關的事他都熟悉。酗酒也非天‘性’,而是有不得已的苦衷,他有腰疼病,久治不愈,日夜疼痛。郎中給他開了個‘藥’方用蛇泡酒喝,每日一小杯,起初喝了也有效果,他也遵照醫囑一天一小杯,後來‘藥’‘性’漸漸不靈,他就一天喝兩杯,繼而三杯,四杯,結果病沒治好,酒量去上去了。
終於一次喝酒誤事被革了職,母親因此抑鬱而終,雙重打擊之下,他自暴自棄,終日以酒為伴,生活窮困潦倒。這年夏,當年提攜他的恩師從外藩回京養老,得知他的境遇,叫去一頓狠批,他才有些警醒。那位恩師動用舊日的關係為他在將做監謀了個官職,誰曾想入宮麵聖那天,他又經不住幾個損友勸,喝的酩酊大醉,若非李熙等人替他求親,又有仇士良說話,他自己丟了官職不說,還極有可能連累告仕養老的恩師不得安生。
李熙一向對這種奇人異士感興趣,這日別過魏謨後,他便循告身存根上所載的地址尋到了朱步亮的家。
大業坊位於長安城南,貧民聚居區,朱步亮家有兩重小院,卻破敗不堪。給李熙開‘門’的是一個二十六七歲的‘女’人,高顴骨,尖下巴,有點朝天鼻,眼珠子大而白,看人的時候極不舒服,李熙正思朱步亮品味實在一般時,又一個‘女’人出來了,也是二十六七歲,粗衣布衫,長相算不得驚人,卻氣質娟雅,別有一種風韻,聽開‘門’的‘女’人呼她大娘子,李熙方才知道這位才是朱步亮的妻子。一時不覺對朱步亮刮目相看起來。
通了姓名,朱步亮的妻子桂氏斂容說道:“聽高升提過你,平山侯奉旨南下剿匪,為何非要帶上我們高升呢,他就是一個酒醉後愛說幾句大話的人,其實本事全無。去了軍中也幫不了什麽忙。”
李熙道:“妻子不忍丈夫置身險地,於情於理都說的過去。不過嫂嫂對朱兄的評價未免太低了些,他的確是愛幾杯酒,可我知道他是個有大本事的人,否則我又為何請他做我軍中判官,嫂嫂可知正有兩位駙馬在正爭做我軍中一職呢。”
桂氏幽怨地歎了聲道:“他既然執意要走,我又怎攔得住他,不過是發兩句牢‘騷’罷了。平山侯勿怪。”
開了‘門’放李熙進來,領著李熙來到內院,內院裏開辟了一個菜譜,朱步亮正跪在菜圃裏堆一個土丘,身邊還放著一個木牌。桂氏朝李熙無奈地笑笑說:“他就是這麽一個人。”
朱步亮把他的酒葫蘆埋在了菜圃裏,盤了墳丘,樹了個木牌,上書“顛倒君長眠之丘”。一通忙完了,才過來招呼李熙,引入客堂落座,桂氏去內屋從簸籮裏搜刮了二十七個錢‘交’給那‘女’婢讓她去街心買些‘肉’,賒些酒回來。
‘女’婢有些為難,二十七個錢,著實擺布不開。桂氏於是又從箱底‘摸’出一枚銀簪子悄悄塞到她手裏,銀簪子是桂氏陪嫁之物,‘女’婢看來心不忍,站著不肯走,桂氏急了,捶了她兩拳,趕了出去。
李熙笑嘻嘻地攔住‘女’婢,道:“多買些酒‘肉’,我與朱兄痛飲一杯。”
‘女’婢‘欲’要開口說話,見桂氏淒然的眼神,不忍,低頭出去了。
李熙一頓飯吃掉了桂氏的一根銀簪,朱步亮滴酒未沾,以茶水相陪。
二日清早,旺財送來了三百貫錢,三石米麵,六腔羊和四匹布,說是保安營營官開拔安置費,並鄭重其事地拿出一張回單要朱步亮簽收。
旺財去後,‘女’婢喜滋滋地忙著搬糧牽羊,桂氏卻哭了,朱步亮被她哭的煩躁,道:“好啦,我朱步亮一身本事不值得這些錢糧嗎?擔他的人情將來會還清的,你哭個什麽。”桂氏嚶嚶泣道:“你的心思我看的透透的,你嫌棄我不能生育,找個理由躲開我,走了你還會回來嗎?”朱步亮‘陰’著臉道:“話,我懶得跟你說上第二遍,我回不回來,等著以後再看。”
旺財將朱步亮歉收的回單拿給李熙看,李熙‘揉’成一團丟在地上,問道:“妞兒不肯回來,這小東西究竟在想什麽?”
旺財笑道:“老夫人待她如親祖母,她老人家一故去,這小東西心裏割舍不下,故而才堅持要在藍田守靈。大郎不要怪她。”
李熙道:“我不是怪她,我總覺得哪兒不對勁,奇奇怪怪的,可是哪兒不對勁呢,我又說不清楚,你說一個七八歲的小姑娘她懂什麽……”
‘門’外沐雅馨接話道:“喲,楊‘門’家主又在謀算那個七八歲的小姑娘呢。”
李熙一聽這話悶頭就往外走,沐雅馨攔住去路。李熙道:“跟我去嶺南是不可能的,除此之外有話說話,別擋著我的路。”
沐雅馨道:“我想通了,我不去嶺南了,打打殺殺的的確不是‘女’人該沾邊的。”
李熙讚道:“這就對了嘛,你有此覺悟不枉我平日對你的一番教導,眼睛紅了,哭過?怎麽了?”
沐雅馨的眼圈有些紅紅的,情緒也很低落,她喃喃說道:“我剛剛做了個夢,夢見招弟‘挺’著個老大的肚子被賊兵追,我使勁喊她,她卻聽不見,跑著跑著就沒了蹤跡。嚇出我一身熱汗來。神通廣大的楊掌‘門’,你快快回韶州把我的招弟妹妹送還回來吧。”
李熙道:“罷了,難得你還這麽記掛著她,我就不計較你烏鴉嘴‘亂’說話了。我到韶州就讓她回來。放心,放心,放心吧!”李熙在沐雅馨圓潤翹‘臀’上輕輕拍了一巴掌,樂滋滋地去準備他的平山侯受封大典了。
“封個侯也這麽麻煩,若是將來封王還不得把我煩死?真是的。”李熙樂滋滋地想。
九月初六,長安城延平‘門’外,崔‘玉’棟、魏謨、朱羽、梅榕、汪覆海一行人來給李熙送行,前一天李德裕已經離京,李熙因為刺封侯爵的儀式耽誤了一天。
杯中又盛滿送別酒,眾人互道保重。汪覆海已經認仇士良為義父,此番來也是奉仇士良之命給李熙送行,敬過酒後,汪覆海托出一個絹帕,說道:“義父贈予平山侯的,希望有所助益。”李熙要打開,汪覆海攔阻了。
喝完最後一杯送別酒,李熙翻身騎上“寶馬”,向眾人拱一拱手,雙‘腿’一夾馬腹,寶馬絕塵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