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一夜撫州城中有多少破家百姓已經無從統計,事態發展到最後已經完全不在李熙的控製之中,他就像一葉扁舟被滔天濁‘浪’推著,隻能乘風而行,半點由不得自己。
天明時分,下了一場雨,雨勢不斷小,卻還是難以剿滅城中的大火,望著被火舌吞沒的家園,數千百姓嚎啕大哭,類似的情形李熙已經見的夠多,他悄悄給阮承梁、‘毛’樂等人使個眼‘色’準備在大規模的殺戮開始前悄悄溜走。
阮承梁及時響應,‘毛’樂卻站著不動。李熙讓陳蘇去拉他表哥一把,陳蘇抗聲道:“為何要走,他們要殺的是當官的,咱們是救撥他們的神,是大英雄。”
李熙道:“糊塗的東西,殺人太多,早晚得報應。”
陳蘇咧嘴笑道:“人這一輩子有這一次風光就夠了,死也值當了。”
陳蘇、‘毛’樂都不肯走,不僅自己要當救苦救難的神仙,還要拽著李熙一起陪當神仙。周邊都是憤怒的眼睛發紅的神徒,李熙可沒膽量拿出總旗主的威風來嗬斥部屬,半推半就後他被數千誠心伏拜的百姓推舉為“臨川水仙”。李熙大叫:“我是火德星君座下護法神君的使者,我是火‘性’神仙,不是水神,更不是水仙!”
沒人理睬他,撫州城外臨江處有一座水仙廟,廟裏供著一位‘性’別和姓名皆不詳的神仙,據說能保佑大江上的船隻平安。在臨川縣百姓心目中地位很高,僅次於城隍廟裏的城隍爺和佛道兩家正神。
有了神後,有人就口宣神諭,處決了捕獲的三百二十九名洪州籍男‘女’,這其中有八十三人是被捕獲的洪州兵,其餘的多是洪州籍商人,還有部分曾在洪州做官或經商的本地人。
李熙‘弄’不明白撫州人為何恨近鄰洪州人如此之深,以至於莫名其妙的就要以神的名義去處決他們,他雖是神,此刻卻無法阻止信徒以他的名義興起的殺戮。
殺戮場擺在江邊,砍掉的人頭擺在水仙廟外祭奠神仙,屍體拋入江中,隨‘波’北去。
因為天上有黑雲,又起了大風,江麵上‘波’濤翻卷,似有一條巨龍伏在水麵下潛行,發出狀若牛吼的嗚咽聲。
李熙一夜間成了擁有六千信徒的“宰相”,打下吉州後,幾個擁眾超過三千人的總旗主自稱宰相,以示顯示自己超凡入聖的尊貴,張孝先等人默許了,有此先例,諸位總旗主紛紛效法,拉一千人,敢稱將軍,兩千人稱大將軍,三千稱宰相。
李熙的明火旗因為隻有三十人,所以隻能稱總旗。
但是現在一切都變了,失去財產和家園的六千撫州百姓要追隨他繼續北上去弘法救人,由不得他拒絕。相比李水仙的消息怠慢,原明火旗人馬卻都表現的十分興奮,一個個上竄下跳,四處張羅,在成就李熙神位的同時,也成就了他們自己。
雖然還得在一個鍋裏吃飯,做不得將軍、大將軍,但不是有那句話嗎,宰相家人七品官,家業大了,老大出人頭地了,即便是跟班小弟也跟著風光嘛。
把老大往死裏吹,則自己也跟著沾光。
消極抵製了兩天後,李熙默認了自己的神位,大不了下次見到“火德星君”時跟他陪個不是,化“水火不相容”為“水深火熱”,尊重他的火神正位,緩和內部矛盾,把水火之力加於貪官汙吏身上,讓他們知道什麽叫“水火無情”,什麽叫“水深火熱”。
撫州城破後,近郊南豐、南城、崇仁等縣陸續又有信徒趕來入教,人數增至七千人。‘毛’樂、陳蘇等人得意忘形,在信徒中散布說要攻打洪州,一時群情‘激’奮。李熙將二人叫來一通斥罵,陳蘇不以為然道:“洪州城裏不過三千駐軍,我七千人兩個打一個,還有一千人觀戰,怕他怎地?”
李熙道:“若說行軍打仗,你們這兩個王八蛋給老子提鞋的資格都沒有,打仗光人多就行嗎,你那七千人都是些什麽,老弱病殘孕占了多少,能戰的不過兩三千,都上過戰場嗎?別跟他提太平坊那會兒,那是街頭群毆,跟打仗不是一回事。”
陳蘇麵紅耳赤,心中不服。李熙令‘毛’樂將他看守在營中,不讓其外出。
‘毛’樂禁不住陳蘇蠱‘惑’,故意網開一麵,任陳蘇脫了身,陳蘇走入大營,宣稱是奉李熙之命來宣示神諭來日攻打洪州城,要各營準備竹槍木棍,紮製竹排。
李熙大怒,喝命‘毛’樂去把人帶回來,‘毛’樂去後被扣,李熙‘欲’親自去找陳蘇,阮承梁勸道:“那廝跟‘毛’樂不同,心腸歹毒著咧,他如今跟你對著幹,你去了恐被他加害。”
李熙大叫:“他敢對我這個水仙下手?”
阮承梁道:“未必不敢,他如今已經號稱贛江龍王,神位不在你之下。”
李熙默然半晌,頹然說道:“這廝要壞大事的。”
阮承梁卻勸李熙道:“探子來報,洪州城裏軍民都‘亂’成麻‘花’了,駐軍大營每日脫逃著不下數十人。這樣的城我看是守不住的。”
李熙道:“你看守不住,我看是守的住的!這種人命關天的事能你以為,我以為,是要血流成河的。大哥。”
阮承梁嬉笑道:“你別生氣嘛,我就是隨便說說。”
營外終聲喧嘩,探頭一看,幾十個人抬著一張‘門’板,‘門’板上坐著一個身穿華麗袈裟,頭戴直腳硬襆頭的人,仔細一看卻是陳蘇,他正雙手合十,閉目默念經文。簇擁在他身邊的人有數百,打百十麵大旗,個個情緒‘激’狂,如瘋似顛。
阮承梁指著陳蘇笑話李熙說:“人家比你會裝,我看用不了幾天,你的神位就被他奪去了。”李熙苦笑,把頭直搖,十分無奈。
“陳龍王”剛過去,又有一群人揪著兩個小吏過來,男人拳腳相向,‘婦’‘女’手持荊棘條死命‘抽’打小吏的臉,打一下罵一句狗官,罵時咬牙切齒,罵的李熙心驚‘肉’跳。
這兩個小吏都是豐城縣的衙役,奉命入洪州城送信,在城外被擒拿。豐城縣令在信中說管內發現‘亂’賊,請求觀察使派軍彈壓。眾人恨“彈壓”二字,毆打時格外手狠。
兩個小吏起先還哀聲告求饒命,後知難免一死,忽然發起狠來,抱住一個漢子的腦袋,拚命撕咬,那漢子麵頰‘肉’盡去,殺豬般慘叫,四眾驚走奔散,互相踩踏,哭爹叫娘,慘呼不絕。二小吏趁機脫身,將到營‘門’處,體力不支倒地,十幾個大漢提棍追上,發狂搗做爛泥。
李熙煩躁地走來走去,指示阮承梁說:“準備幾匹快馬,備好幹糧,準備幾套便衣,還有一些零錢。”
阮承梁驚道:“這是做什麽,準備跑路嗎?”
李熙指著營外的‘亂’象道:“就這群烏合之眾能打個屁仗!早作準備,事到臨頭,溜之乎也。”阮承梁張著嘴嘴巴說不出話來。
洪都南昌縣駐軍派使者來營求見尊長,守‘門’者問:“我們這現有兩位尊長,你要見哪位?”使者答兩位都見。
守‘門’者先領其去見陳蘇,陳蘇正忙著裝神‘弄’鬼,沒有閑暇,便又帶來見李熙。李熙一心正想著晚上跑路,讓阮承梁去敷衍,阮承梁被使者三言兩語就問出破綻,不得已隻好帶來見李熙。使者表示要投效在神的旗幟下,弘法佛法。
李熙耷拉著眼皮道:“我們是火德星君的信徒,我本人是臨川縣的水仙,你弘揚佛法找錯‘門’了。”使者眨眨眼,嘻嘻一笑道:“都一樣,都一樣,是神就行。世道太‘亂’啦,民不聊生啊,其實又何止小民難過,我們這些當兵吃糧的日子也不好熬,欠餉八個月,所給衣糧不足以飼養妻子,日子沒法過了。願追隨神使掃平天下。”
李熙道:“神有廣大‘胸’懷接納他的信徒,哪怕他是一根草。你們願意改邪歸正,我可以請示神接納你們,不過……你們總要表達一下真心吧。”
使者道:“這個我們有預備。”打個響指,‘侍’從捧上一盒珠寶。李熙讓阮承梁收下,對使者道:“請回稟你家將軍,我們三日後攻打洪州,請他從側翼配合。事成,我保你家將軍青雲直上仙界,明年去赴蟠桃宴。”
使者大喜,約定暗號後回營。
阮承梁驚問李熙道:“你不是說這城打不得嗎,怎麽又改變主意了?”
李熙哈哈大笑道:“我晃點他的,哪有一箭不發就來投降的,分明有詐嘛。”
阮承梁將信將疑,問下一步如何辦,李熙道:“傳神諭,大軍繞道洪州向北,直取江州。”阮承梁驚道:“洪州不打去打江州,萬一腹背受敵,豈非死路一條。”
李熙讚道:“阮大將軍還會用兵了,我豈不知這樣會腹背受敵?我故意哄他們的,他們都是些安份的老百姓,跟著咱們把命丟了不合適。等明日他們發現我這個神不見了,人心就散了,人也就散了,官軍要抓的是你我,還能把幾千百姓們都砍了腦袋?”
李熙讓阮承梁收拾細軟,入夜後以察看地形為名出營,一去不複返。
臨走前李熙讓阮承梁放出風聲,暗示今年天相有異,十分不順,各位宜早回家鄉,待明年‘春’暖‘花’開日才做計較,同時他放風說“火德星君”是道家神仙,做法時不披袈裟,也不合十念經,暗示陳蘇是個水貨,休要被他‘蒙’騙了。
到的第二日,眾信徒找不到他們的“正神”時,一部分人心存懷疑,陸續開始踏上回鄉的路程。
陳蘇大怒,指斥這些人其心不夠虔誠,與妖魔一家,不殺之,恐禍‘亂’天下。
殺戮驟然而起,那些打起行囊準備回鄉的人忽然驚恐地發現他們的回鄉路變成了斷頭路,昔日的鄉鄰故友一霎那間成了徹底的陌生人,他們舉起木棍,‘挺’起竹槍,紅著眼睛,以神的名義對他們肆意屠殺。
回鄉的路封死了,人心也在那一刹那潰散,潰散如決堤之水。
已經成神的陳蘇看不到這一切,他抬起手臂,氣勢十足地朝晨霧中的洪州城一指:“掃清妖氛,天下太平。殺!”‘潮’水般的人湧向洪州城,被阻隔於寬闊的護城河外,看似平靜的水麵下‘插’滿了竹簽,布滿了鐵鉤,而城頭飛出的如雨點一般密集的箭矢,讓數以百計的神兵來不及舉起盾牌即命喪西天。
陳蘇知道攻城時,守城一方會施放弓箭,壓製城頭弓箭手的最有效辦法,是己方的弓箭手放出更多的箭,但是他的七千大軍裏隻有一百名弓箭手,所用的獵弓也無法適應戰場。
為了能發揮出人數上的優勢,他告訴他的信徒,可以在木質盾牌上畫上神符,妖兵見到神符會筋軟骨麻拉不動弓‘射’不出箭。所以不要嫌盾牌太小,隻要有這個符,哪怕拿個鍋蓋衝上去也不會有事。
陳蘇相信人都是有點血‘性’的,一旦被‘逼’急了,爆發出的潛能是異常可怕的。讓他們看到父兄子侄的鮮血,那會‘激’發起他們的鬥誌,使得他們即便被神拋棄後,也能憑著人的一腔血氣之勇,勇往直前,爬上洪州那區區四丈五的土牆,一舉殲滅守軍,建立不朽的功業。
為了掃清妖氛,使得天下太平,死上幾百個人是值得的。
一將功成萬骨枯,這個道理,早在他十二歲那年就聽說書先生說過了。
親人的血‘激’發了人們隱藏於心底深處的勇悍,數以百計的人丟掉沒用的盾牌,拔掉身上的箭矢,撲下護城河,用血‘肉’之軀堆起一道道堤壩,把他們的父兄和子侄送到高大的洪州城下。數百架用以登城的雲梯豎了起來,有點小意外。
四丈五的洪州城牆一夜之間增高了四尺!
絕望瞬間襲來,仇恨和熱血‘激’發的勇悍抵不住冰冷的刀槍和鋒利的箭矢的不斷侵蝕,第一次攻城失敗了,城下丟下上千具屍體。
陳龍王給他的信徒們鼓勁,告訴他們,本來他算無遺策,可是戰事剛起,從贛江裏忽然跳出一隻巨蟹來,化作一陣妖風進了洪州城,這妖‘精’以闔城百姓為人質,讓他不能施展五雷法,一擊除之。故而造成此番攻城失敗。
“不過現在我已經請下師兄,鄱陽湖老龍王,請他來此坐鎮,待那巨蟹現身,便一擊除之,到那時,城必破,妖必除,太平盛世指日可待!”
陳蘇說的慷慨‘激’昂,說罷倒地,口吐白沫,渾身‘抽’搐,‘毛’樂大呼:“龍王現身啦。”伏地叩拜,額頭瞬間見血。
四眾叩拜者數以千計,屏息不敢高聲。陳蘇‘抽’搐一陣後,突然坐正,喝道:“師弟好憊賴,三百年了,你的‘肉’身還無長進,害吾如鑽蟹殼,好不苦也。”
‘毛’樂大呼:“懇請龍王搭救生靈。”
陳蘇揮手道:“爾等休要囉嗦,快去攻城,待引出那孽障,吾施法擊殺,城必破矣。”
‘毛’樂起身大呼:“龍王坐鎮,洪州必破!”
一時應著如雲,聲震天際。
過午之後,神火兵再次攻城,有龍王做後盾,神兵視死如歸。此刻護城河已經被填塞出幾十道人‘肉’堤壩,城頭箭矢消耗殆盡,雲梯再起,城頭守卒施放滾石擂木,傷亡仍舊巨大,眾神兵正期盼著龍王趕緊做法滅了那巨蟹。
驀然間,天空烏雲翻卷,雷聲滾滾,一股‘陰’風驟然從北方襲來,攻城的守城的莫不都打了各寒噤,“喀嚓”一聲巨響,一道閃電劃過天邊,如同天被撕開了一道裂縫。人們還沒有從這異象中回過神來,忽然之間,城內城外上萬人驚聲齊呼,聲音震天動地。
坐在神台上的陳龍王大驚失‘色’,急問‘毛’樂:“哎呀,表哥,又出了啥事了?這一驚一乍的,我的心都快震碎了。”
‘毛’樂張目四顧,嘀咕道:“好像是滕王閣讓雷劈塌了。”
陳蘇“噗通”一聲跌坐在地,麵容慘白如紙,嘴‘唇’顫抖著,許久方掛著哭腔道:“媽呀,這世上還真有神仙啊。”
滕王閣是洪州的吉祥之物,民謠有雲:“藤斷葫蘆剪,塔圮豫章減。”“藤”與“滕”諧音,指的就是滕王閣,塔指的是繩金塔,滕王閣和繩金塔倒塌之日,即是洪州衰敗之日。而今滕王閣遭雷擊倒塌,實乃大凶之兆。
天明時分,下了一場雨,雨勢不斷小,卻還是難以剿滅城中的大火,望著被火舌吞沒的家園,數千百姓嚎啕大哭,類似的情形李熙已經見的夠多,他悄悄給阮承梁、‘毛’樂等人使個眼‘色’準備在大規模的殺戮開始前悄悄溜走。
阮承梁及時響應,‘毛’樂卻站著不動。李熙讓陳蘇去拉他表哥一把,陳蘇抗聲道:“為何要走,他們要殺的是當官的,咱們是救撥他們的神,是大英雄。”
李熙道:“糊塗的東西,殺人太多,早晚得報應。”
陳蘇咧嘴笑道:“人這一輩子有這一次風光就夠了,死也值當了。”
陳蘇、‘毛’樂都不肯走,不僅自己要當救苦救難的神仙,還要拽著李熙一起陪當神仙。周邊都是憤怒的眼睛發紅的神徒,李熙可沒膽量拿出總旗主的威風來嗬斥部屬,半推半就後他被數千誠心伏拜的百姓推舉為“臨川水仙”。李熙大叫:“我是火德星君座下護法神君的使者,我是火‘性’神仙,不是水神,更不是水仙!”
沒人理睬他,撫州城外臨江處有一座水仙廟,廟裏供著一位‘性’別和姓名皆不詳的神仙,據說能保佑大江上的船隻平安。在臨川縣百姓心目中地位很高,僅次於城隍廟裏的城隍爺和佛道兩家正神。
有了神後,有人就口宣神諭,處決了捕獲的三百二十九名洪州籍男‘女’,這其中有八十三人是被捕獲的洪州兵,其餘的多是洪州籍商人,還有部分曾在洪州做官或經商的本地人。
李熙‘弄’不明白撫州人為何恨近鄰洪州人如此之深,以至於莫名其妙的就要以神的名義去處決他們,他雖是神,此刻卻無法阻止信徒以他的名義興起的殺戮。
殺戮場擺在江邊,砍掉的人頭擺在水仙廟外祭奠神仙,屍體拋入江中,隨‘波’北去。
因為天上有黑雲,又起了大風,江麵上‘波’濤翻卷,似有一條巨龍伏在水麵下潛行,發出狀若牛吼的嗚咽聲。
李熙一夜間成了擁有六千信徒的“宰相”,打下吉州後,幾個擁眾超過三千人的總旗主自稱宰相,以示顯示自己超凡入聖的尊貴,張孝先等人默許了,有此先例,諸位總旗主紛紛效法,拉一千人,敢稱將軍,兩千人稱大將軍,三千稱宰相。
李熙的明火旗因為隻有三十人,所以隻能稱總旗。
但是現在一切都變了,失去財產和家園的六千撫州百姓要追隨他繼續北上去弘法救人,由不得他拒絕。相比李水仙的消息怠慢,原明火旗人馬卻都表現的十分興奮,一個個上竄下跳,四處張羅,在成就李熙神位的同時,也成就了他們自己。
雖然還得在一個鍋裏吃飯,做不得將軍、大將軍,但不是有那句話嗎,宰相家人七品官,家業大了,老大出人頭地了,即便是跟班小弟也跟著風光嘛。
把老大往死裏吹,則自己也跟著沾光。
消極抵製了兩天後,李熙默認了自己的神位,大不了下次見到“火德星君”時跟他陪個不是,化“水火不相容”為“水深火熱”,尊重他的火神正位,緩和內部矛盾,把水火之力加於貪官汙吏身上,讓他們知道什麽叫“水火無情”,什麽叫“水深火熱”。
撫州城破後,近郊南豐、南城、崇仁等縣陸續又有信徒趕來入教,人數增至七千人。‘毛’樂、陳蘇等人得意忘形,在信徒中散布說要攻打洪州,一時群情‘激’奮。李熙將二人叫來一通斥罵,陳蘇不以為然道:“洪州城裏不過三千駐軍,我七千人兩個打一個,還有一千人觀戰,怕他怎地?”
李熙道:“若說行軍打仗,你們這兩個王八蛋給老子提鞋的資格都沒有,打仗光人多就行嗎,你那七千人都是些什麽,老弱病殘孕占了多少,能戰的不過兩三千,都上過戰場嗎?別跟他提太平坊那會兒,那是街頭群毆,跟打仗不是一回事。”
陳蘇麵紅耳赤,心中不服。李熙令‘毛’樂將他看守在營中,不讓其外出。
‘毛’樂禁不住陳蘇蠱‘惑’,故意網開一麵,任陳蘇脫了身,陳蘇走入大營,宣稱是奉李熙之命來宣示神諭來日攻打洪州城,要各營準備竹槍木棍,紮製竹排。
李熙大怒,喝命‘毛’樂去把人帶回來,‘毛’樂去後被扣,李熙‘欲’親自去找陳蘇,阮承梁勸道:“那廝跟‘毛’樂不同,心腸歹毒著咧,他如今跟你對著幹,你去了恐被他加害。”
李熙大叫:“他敢對我這個水仙下手?”
阮承梁道:“未必不敢,他如今已經號稱贛江龍王,神位不在你之下。”
李熙默然半晌,頹然說道:“這廝要壞大事的。”
阮承梁卻勸李熙道:“探子來報,洪州城裏軍民都‘亂’成麻‘花’了,駐軍大營每日脫逃著不下數十人。這樣的城我看是守不住的。”
李熙道:“你看守不住,我看是守的住的!這種人命關天的事能你以為,我以為,是要血流成河的。大哥。”
阮承梁嬉笑道:“你別生氣嘛,我就是隨便說說。”
營外終聲喧嘩,探頭一看,幾十個人抬著一張‘門’板,‘門’板上坐著一個身穿華麗袈裟,頭戴直腳硬襆頭的人,仔細一看卻是陳蘇,他正雙手合十,閉目默念經文。簇擁在他身邊的人有數百,打百十麵大旗,個個情緒‘激’狂,如瘋似顛。
阮承梁指著陳蘇笑話李熙說:“人家比你會裝,我看用不了幾天,你的神位就被他奪去了。”李熙苦笑,把頭直搖,十分無奈。
“陳龍王”剛過去,又有一群人揪著兩個小吏過來,男人拳腳相向,‘婦’‘女’手持荊棘條死命‘抽’打小吏的臉,打一下罵一句狗官,罵時咬牙切齒,罵的李熙心驚‘肉’跳。
這兩個小吏都是豐城縣的衙役,奉命入洪州城送信,在城外被擒拿。豐城縣令在信中說管內發現‘亂’賊,請求觀察使派軍彈壓。眾人恨“彈壓”二字,毆打時格外手狠。
兩個小吏起先還哀聲告求饒命,後知難免一死,忽然發起狠來,抱住一個漢子的腦袋,拚命撕咬,那漢子麵頰‘肉’盡去,殺豬般慘叫,四眾驚走奔散,互相踩踏,哭爹叫娘,慘呼不絕。二小吏趁機脫身,將到營‘門’處,體力不支倒地,十幾個大漢提棍追上,發狂搗做爛泥。
李熙煩躁地走來走去,指示阮承梁說:“準備幾匹快馬,備好幹糧,準備幾套便衣,還有一些零錢。”
阮承梁驚道:“這是做什麽,準備跑路嗎?”
李熙指著營外的‘亂’象道:“就這群烏合之眾能打個屁仗!早作準備,事到臨頭,溜之乎也。”阮承梁張著嘴嘴巴說不出話來。
洪都南昌縣駐軍派使者來營求見尊長,守‘門’者問:“我們這現有兩位尊長,你要見哪位?”使者答兩位都見。
守‘門’者先領其去見陳蘇,陳蘇正忙著裝神‘弄’鬼,沒有閑暇,便又帶來見李熙。李熙一心正想著晚上跑路,讓阮承梁去敷衍,阮承梁被使者三言兩語就問出破綻,不得已隻好帶來見李熙。使者表示要投效在神的旗幟下,弘法佛法。
李熙耷拉著眼皮道:“我們是火德星君的信徒,我本人是臨川縣的水仙,你弘揚佛法找錯‘門’了。”使者眨眨眼,嘻嘻一笑道:“都一樣,都一樣,是神就行。世道太‘亂’啦,民不聊生啊,其實又何止小民難過,我們這些當兵吃糧的日子也不好熬,欠餉八個月,所給衣糧不足以飼養妻子,日子沒法過了。願追隨神使掃平天下。”
李熙道:“神有廣大‘胸’懷接納他的信徒,哪怕他是一根草。你們願意改邪歸正,我可以請示神接納你們,不過……你們總要表達一下真心吧。”
使者道:“這個我們有預備。”打個響指,‘侍’從捧上一盒珠寶。李熙讓阮承梁收下,對使者道:“請回稟你家將軍,我們三日後攻打洪州,請他從側翼配合。事成,我保你家將軍青雲直上仙界,明年去赴蟠桃宴。”
使者大喜,約定暗號後回營。
阮承梁驚問李熙道:“你不是說這城打不得嗎,怎麽又改變主意了?”
李熙哈哈大笑道:“我晃點他的,哪有一箭不發就來投降的,分明有詐嘛。”
阮承梁將信將疑,問下一步如何辦,李熙道:“傳神諭,大軍繞道洪州向北,直取江州。”阮承梁驚道:“洪州不打去打江州,萬一腹背受敵,豈非死路一條。”
李熙讚道:“阮大將軍還會用兵了,我豈不知這樣會腹背受敵?我故意哄他們的,他們都是些安份的老百姓,跟著咱們把命丟了不合適。等明日他們發現我這個神不見了,人心就散了,人也就散了,官軍要抓的是你我,還能把幾千百姓們都砍了腦袋?”
李熙讓阮承梁收拾細軟,入夜後以察看地形為名出營,一去不複返。
臨走前李熙讓阮承梁放出風聲,暗示今年天相有異,十分不順,各位宜早回家鄉,待明年‘春’暖‘花’開日才做計較,同時他放風說“火德星君”是道家神仙,做法時不披袈裟,也不合十念經,暗示陳蘇是個水貨,休要被他‘蒙’騙了。
到的第二日,眾信徒找不到他們的“正神”時,一部分人心存懷疑,陸續開始踏上回鄉的路程。
陳蘇大怒,指斥這些人其心不夠虔誠,與妖魔一家,不殺之,恐禍‘亂’天下。
殺戮驟然而起,那些打起行囊準備回鄉的人忽然驚恐地發現他們的回鄉路變成了斷頭路,昔日的鄉鄰故友一霎那間成了徹底的陌生人,他們舉起木棍,‘挺’起竹槍,紅著眼睛,以神的名義對他們肆意屠殺。
回鄉的路封死了,人心也在那一刹那潰散,潰散如決堤之水。
已經成神的陳蘇看不到這一切,他抬起手臂,氣勢十足地朝晨霧中的洪州城一指:“掃清妖氛,天下太平。殺!”‘潮’水般的人湧向洪州城,被阻隔於寬闊的護城河外,看似平靜的水麵下‘插’滿了竹簽,布滿了鐵鉤,而城頭飛出的如雨點一般密集的箭矢,讓數以百計的神兵來不及舉起盾牌即命喪西天。
陳蘇知道攻城時,守城一方會施放弓箭,壓製城頭弓箭手的最有效辦法,是己方的弓箭手放出更多的箭,但是他的七千大軍裏隻有一百名弓箭手,所用的獵弓也無法適應戰場。
為了能發揮出人數上的優勢,他告訴他的信徒,可以在木質盾牌上畫上神符,妖兵見到神符會筋軟骨麻拉不動弓‘射’不出箭。所以不要嫌盾牌太小,隻要有這個符,哪怕拿個鍋蓋衝上去也不會有事。
陳蘇相信人都是有點血‘性’的,一旦被‘逼’急了,爆發出的潛能是異常可怕的。讓他們看到父兄子侄的鮮血,那會‘激’發起他們的鬥誌,使得他們即便被神拋棄後,也能憑著人的一腔血氣之勇,勇往直前,爬上洪州那區區四丈五的土牆,一舉殲滅守軍,建立不朽的功業。
為了掃清妖氛,使得天下太平,死上幾百個人是值得的。
一將功成萬骨枯,這個道理,早在他十二歲那年就聽說書先生說過了。
親人的血‘激’發了人們隱藏於心底深處的勇悍,數以百計的人丟掉沒用的盾牌,拔掉身上的箭矢,撲下護城河,用血‘肉’之軀堆起一道道堤壩,把他們的父兄和子侄送到高大的洪州城下。數百架用以登城的雲梯豎了起來,有點小意外。
四丈五的洪州城牆一夜之間增高了四尺!
絕望瞬間襲來,仇恨和熱血‘激’發的勇悍抵不住冰冷的刀槍和鋒利的箭矢的不斷侵蝕,第一次攻城失敗了,城下丟下上千具屍體。
陳龍王給他的信徒們鼓勁,告訴他們,本來他算無遺策,可是戰事剛起,從贛江裏忽然跳出一隻巨蟹來,化作一陣妖風進了洪州城,這妖‘精’以闔城百姓為人質,讓他不能施展五雷法,一擊除之。故而造成此番攻城失敗。
“不過現在我已經請下師兄,鄱陽湖老龍王,請他來此坐鎮,待那巨蟹現身,便一擊除之,到那時,城必破,妖必除,太平盛世指日可待!”
陳蘇說的慷慨‘激’昂,說罷倒地,口吐白沫,渾身‘抽’搐,‘毛’樂大呼:“龍王現身啦。”伏地叩拜,額頭瞬間見血。
四眾叩拜者數以千計,屏息不敢高聲。陳蘇‘抽’搐一陣後,突然坐正,喝道:“師弟好憊賴,三百年了,你的‘肉’身還無長進,害吾如鑽蟹殼,好不苦也。”
‘毛’樂大呼:“懇請龍王搭救生靈。”
陳蘇揮手道:“爾等休要囉嗦,快去攻城,待引出那孽障,吾施法擊殺,城必破矣。”
‘毛’樂起身大呼:“龍王坐鎮,洪州必破!”
一時應著如雲,聲震天際。
過午之後,神火兵再次攻城,有龍王做後盾,神兵視死如歸。此刻護城河已經被填塞出幾十道人‘肉’堤壩,城頭箭矢消耗殆盡,雲梯再起,城頭守卒施放滾石擂木,傷亡仍舊巨大,眾神兵正期盼著龍王趕緊做法滅了那巨蟹。
驀然間,天空烏雲翻卷,雷聲滾滾,一股‘陰’風驟然從北方襲來,攻城的守城的莫不都打了各寒噤,“喀嚓”一聲巨響,一道閃電劃過天邊,如同天被撕開了一道裂縫。人們還沒有從這異象中回過神來,忽然之間,城內城外上萬人驚聲齊呼,聲音震天動地。
坐在神台上的陳龍王大驚失‘色’,急問‘毛’樂:“哎呀,表哥,又出了啥事了?這一驚一乍的,我的心都快震碎了。”
‘毛’樂張目四顧,嘀咕道:“好像是滕王閣讓雷劈塌了。”
陳蘇“噗通”一聲跌坐在地,麵容慘白如紙,嘴‘唇’顫抖著,許久方掛著哭腔道:“媽呀,這世上還真有神仙啊。”
滕王閣是洪州的吉祥之物,民謠有雲:“藤斷葫蘆剪,塔圮豫章減。”“藤”與“滕”諧音,指的就是滕王閣,塔指的是繩金塔,滕王閣和繩金塔倒塌之日,即是洪州衰敗之日。而今滕王閣遭雷擊倒塌,實乃大凶之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