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興陽部到舒州後,李熙是曾下過一道命令,讓他把船全部燒毀,營造出與城共存亡的悲壯氣氛,但那隻是擺一個姿態,表明自己與城共存亡的決心,提振軍心士氣,而不是真的要把退路斷掉。人都是怕死的,麵對死亡的威脅,誰能靜下心來指揮打仗?至少李熙覺得他做不到。舒州城能否守住,李熙覺得希望還是很大的,但凡事都有例外,萬一不能呢?
難道真的要與城共存亡?
“總主,你怎麽啦?”白興陽看李熙打跌,嚇了一大跳。
“我被你氣死了,白興陽啊白興陽,跟我這麽多年,怎麽一點長進都沒呢。怎麽可以那麽死心眼呢,‘留得青山在不愁沒柴燒’這個道理你不明白嗎?你把船都燒了,打算讓我鳧水過江嗎?”
白興陽道:“總主,都這個節骨眼上了,您還想著逃呀,讓將士們知道會寒心的。”
“你不說誰會知道?大哥!”李熙怒斥道,“留條船難道隻是我一個人用嗎?打不過就跑,跑不了就降,保存實力才有翻身的機會!我當年是怎麽教你們的?!我開堂講課的時候你究竟在幹什麽,晃著耳朵扇蒼蠅還是忙著看閑書或睡覺?‘亂’逞英雄!想死還不容易啊,眼一閉,腳一蹬就去了,想覓個有意義的死法難嗎,不難,忠君,報國,拯救世界都是很好的理由!難的是活著,堅強不屈地活著,人生不到絕望時不要輕言放棄,即使陷入絕境也不要輕易放棄,忍辱負重地活著,像狗一樣的活著,卑賤如蛆蟲一樣活著,人隻能被衰朽的軀體打敗,絕不能被‘精’神和‘精’神病打垮,絕不能垮!要活著,活著才有機會,才能做更多的事!天下‘亂’成了這個樣子,我輩輕擲一死,圖了一時快活去死,誰來救天下?古往今來,成就大事業者唯一共同的特點就是他們都活著完成了他們的大功業,而今你我功不成名不就,稀裏糊塗的就死在這個山清水秀的鬼地方,你對得起誰?我對得起你麽?怎麽得了?氣死我了。”
李熙罵了白興陽一盞茶的功夫,阮承梁終於找到‘插’話的機會:“其實,我……我們還有一條船。”
“還有船?”
“船不大,但坐五六個人還是可以的,被我藏在江邊的蘆‘花’‘蕩’裏,沒人知道。”
“你丫不早說,害的我丟人顯眼。”李熙眉‘花’眼笑,追打著阮承梁出了‘門’。
白興陽搖搖腦袋還是一頭霧水,不過有件事他‘弄’明白了,總主把他當自己人了,否則不會這麽跟他掏心窩子,白興陽覺得這趟舒州城沒白來,太值得了。他祈求上天說別讓他死在了這,他還要好好活著追隨總主開創一番豐功偉業呢。
李海山得知出城的百姓中‘混’有神火兵後,一拍額頭,自言道:“我怎麽能相信那個王八蛋,真是失策。”他立即下令將出城百姓一律格殺勿論。
虞侯石破山提醒道:“‘射’殺百姓,萬一讓監軍知道會很麻煩的。”
李海山眼一瞪,哼道:“那你說怎麽辦,問問他們誰是百姓,誰是賊兵?百姓助賊兵那就是賊,我殺幾個賊有錯嗎?石虞侯?”
石破山連連擺手說:“我不是那意思,大哥,我真沒那意思……”
一旁護將王武嘿然笑道:“什麽二哥,大哥的,注意你的言辭,這裏是中軍大帳,要叫將軍。”石破山忙賠笑改口叫將軍,石破山就是原來是小石頭,從軍做了虞侯後,改了個大名叫石破山。
李海山擺擺手,不耐煩地嚷道:“嗨,講究那玩意幹啥,此間又無外人,就咱們弟兄麽。”眉頭忽又一皺:“我說這虎校尉搞什麽名堂,叫他出去查個敵情,怎麽比吃泡屎都難。”王武道:“嗨,說不定又跟那老娘們滾‘床’去了。”
剛說完,外人就有人一迭連聲喊道:“大哥,我回來啦。”
校尉黑虎身穿麻布衣衫,扮作一個漁夫,滿頭大漢地闖進中軍帳來,手裏提著把斧頭。李海山盯著他手中的斧子,撇撇嘴,不滿意地皺起了眉頭。王武譏笑道:“就算沒做過漁夫,也不該拿著把斧子吧,南方人打漁能用得著斧子嗎,你這幅模樣‘混’過江去沒被抓起來真該燒柱高香。”
黑虎掂掂手中的斧頭,咧嘴一笑道:“本來是想找根魚叉的,沒找著,順手我就撈了把斧子,反正也沒人。江南沿江多少裏都沒人,真是個千裏無人煙呐。”
石破山道:“宣州原本有十幾萬戶的,如今卻千裏無人煙,賊凶不除,國家何日才能安寧,百姓何日才能安居樂業。”
“石虞侯何日才能回襄陽抱卿卿先生。”王武學著石破山的腔調接道。石青青是襄陽名妓,又名卿卿先生,石破山在襄陽時,跟她打的火熱。
“滾,無聊。”
篤篤篤,李海山指節敲敲桌案,咳嗽了一聲。王武和石破山停止鬥嘴。
“潤州那邊沒有動靜,隻有駐守在南陵縣的一千兵拔營出動,應該已經進了城。賊兵這回拉的太開了,到處都缺人,連駐守潤州城的左右佑聖軍都有好幾座營空了。”
“大哥,幹吧。”王武跳起來說。
“幹吧,大哥。”石破山道。
“舒州已成孤城,我看可以下手了。”黑虎道。
“幹!”李海山以手擊案。用力過猛,疼的他一咧嘴。
山南軍預備攻城之際,城內正在動員百姓上城。城外唐軍‘射’殺逃難百姓的一幕不止一個人看到了,僥幸逃回來的人逢人即大哭唐軍言而無信。
“他們說,你們這些死賊囚,附逆做‘亂’,統統該死。不問青紅皂白,不管男‘女’老幼,逮著就‘射’殺,毫不容情呀,老天爺呐,我們該怎麽辦呀……”
“幸運者”們在城裏四處遊‘蕩’,現身說法,加之有人在背後推‘波’助瀾,很快的,舒州城就籠罩在一片‘迷’茫、恐慌和絕望中,人人心頭都壓著一塊巨石,壓的他們喘不過氣來。
這個時候傳來一個消息,大聖國的聖王派了聖使帶著一隊金盔金甲的武士進了舒州城,他們是來宣讀聖王的詔令的,宣讀完畢後,聖使和這些金盔金甲的武士就留了下來。他們決心與舒州城共存亡。
路人某說:“看來城是能守的住的,否則他們怎麽不走?”
貨郎某說:“城裏還有位王,這城一定是能守住的,否則他為何要來送死?”
挑夫某說:“不得了,你們知道麽,那位王一上岸就把座船燒了,這叫破釜沉舟,是要跟城共存亡,看來城不一定能保得住,他們真的是來送死了。”
牙婆某說:“唐國要咱們死,他們陪咱們死,我們還戀這個大唐做什麽?”
智者某說:“狗咬狗一嘴‘毛’,打來打去不還是咱們小老百姓遭殃嗎,讓他們打去,同歸於盡最好。”
智者妻說:“好個屁,官軍進來是要殺人的,趕盡殺絕,一個不留!”
蔑匠某盯著智者妻的‘胸’前,不懷好意地說:“男人他們一刀一個,全劈了,‘女’人嘛,嘿嘿,想死也沒那麽容易。”
蔑匠老爹喝道:“胡言‘亂’語!想當年玄宗皇帝那會兒……”
眾人齊道:“玄宗孫子都死光了。”
卦師某說:“打來打去,吃虧的都是咱們老百姓,不過話又說回來了,某夜觀天象,東南之地有人主當立,若是大聖國合當興盛,嘿嘿,各位都可平安無憂也。”
路人某道:“先生您那卦準嗎?”
貨郎某道:“準,他還在這,投軍去多好,還能奔個前程。”
挑夫某道:“東南之地有人主當立,這話我兩年前就聽說了,一年前還真應驗了。聖京城裏如今不是聖王坐龍椅嗎,他老人家是火德星君轉世,當年在韶州有人要害他,十條天龍在空中護衛,晴空一道霹靂,把劊子手給劈死了。”
牙婆某道:“嗨,這話你們可別不信,城東的張家有個嬸子就在韶州,當年可是親眼目睹的,晴空萬裏無雲,喀嚓一個霹靂,劊子手就死啦。”
智者某道:“那有甚稀奇,當年城裏這位王領兵攻打洪州時,你們猜怎麽了,烏雲蓋頂,一個悶雷把滕王閣給劈了。滕王閣是豫章的風水塔,昔日滕王所建,它倒了,豫章大地就由唐家改姓了趙家,這都是天意呀。”
智者妻道:“跟你這麽多年,就這句話不酸。”
蔑匠某道:“這要是真的咱們還等什麽,索‘性’同去投軍,也好謀個前程。”
蔑匠爹道:“逆子,這是造反,造反是要滅九族的!與其讓你連累我,辱沒祖宗,我先滅了你!”
眾人齊道:“老爺子,你養的雀兒讓貓給撲了。”
“我‘操’他娘的!”
卦師某忽然一躍而起,把台子一掀,把長袍扯下來往地上一摜,挽了挽袖子,揚天一陣大笑道:“空談百年不如起身一搏,成了我命,敗了我運。諸位鄉鄰,某投軍去了。”
一個卦師去投軍算不得什麽,一群卦師都跑去投軍,事情就有了蹊蹺了。舒州城裏就有一群卦師去投軍,鬧的沸沸揚揚。李熙卻不肯讓什麽卦師投軍,他逢人便說:“打仗是當兵的事,你們這些小民百姓懂得什麽,上了戰場眾聲一喊,你們就傻啦,憑白丟了‘性’命。要想報效朝廷,有錢的出錢有力的出力,不必趕著去送死。”
百姓們議論紛紛,認為這位東南王話雖然說的不中聽,卻還是很有道理的。現今舒州城被圍的水泄不通,有錢也買不到東西,與其出錢不如出力出物,青壯居民不論男‘女’都被動員起來,用於運送磚石、箭矢,老弱者則集中在內城。
名為保護,實則扣押為人質,以防戰事‘激’烈時出現動搖者。百姓畢竟沒有經過訓練,又未曾經曆戰陣,心裏承受能力自然不如士卒。
由聖京城來舒州的聖使叫陳楚,來此名為慰勞大軍,實則是監軍,李熙對此人很反感,結果聖諭和神諭後就把他晾在了一邊,同時將他用於護身的三十名‘侍’衛打散編製,分配到各軍聽命,隻留了一人在身邊。這個‘侍’衛的名字叫陳海道。
因為有姚素的“關照”陳海道高升到拱辰軍,職位還是隊副,不過拱辰軍是禁軍,禁軍的軍官待遇比六軍要優厚的多,而且升遷極快。姚素的確是很給李熙麵子。
陳海道對李熙把他留在中軍公然表示不滿,李熙先是把他晾了兩天,待一日巡城時又見他擰著眉頭,一副不情不願地的樣子,李熙突然發火道:“身為一名軍人服從命令是天職,軍隊是什麽,軍隊就是一把殺人刀,如臂使指才能殺人護身,手指不聽手臂使喚,手臂不聽人的使喚,要之何用?舒州現在是戰場,你是禁軍也好,是其他什麽軍也好,到這個地方來就要聽我這個最高統帥的命令,我調你在中軍,自有我的道理,你愁眉苦臉給誰看?給一位王做‘侍’衛,委屈你了嗎?縱然你對我有一萬個成見,現在都給我打起‘精’神來,不要讓我以違抗軍令的罪名處置你。”
陳海道像被毒蜂蜇了一樣,頓時‘挺’‘胸’抬頭,目光炯炯,與剛才判若兩人。
李熙道:“我現在任你為參軍,隨我左右,隨時參謀軍事。”
陳海道吼雷似的應了聲:“得令。”
李熙道:“稍息吧。”
陳海道有些犯‘迷’糊,身體依舊繃的緊緊的,李熙道:“稍息就是不要這麽繃著,你入伍的時候教官怎麽教你的,沒給你們喊稍息、立正、向左向右看齊嗎?你連這些都不懂,你是怎麽做的軍官,打仗不能光靠一股悍勇,要多動動腦子。”
陳海道嘴‘唇’動了一下,沒敢吭聲,“稍息”後,對李熙的態度恭順多了。李熙問他話時,陳海道認真地說出自己的見解,李熙不時點撥幾句。熟讀兵書、擁有豐富作戰經驗的的東南王,指點一個小小的禁軍隊副還是很有自信的,一時妙語連珠,說起兵書頭頭是道,講起戰例異彩紛呈,唬的陳海道一愣一愣,對李熙的態度頓時有了極大的改觀。
李熙在他心目中一改貪財、好‘色’、卑劣、無情、膽小如鼠又貪生怕死的形象,轉而變得睿智、犀利、才華橫溢且謙虛低調。不過隨著認識的深入,陳海道對自己的姐夫是越來越看不明白了,他發現在李熙的身上善與惡並存、高尚與卑劣同在、睿智與愚蠢常可做同義詞解,他的身上藏著太多的秘密了,他究竟是怎樣的一個人呢?
隨著了解的深入,李熙對陳海道卻是越來越欣賞了,這小哥,怎麽說呢,若是好好培養培養或許能成為霍去病第二。當然也許用衛青第二來形容更加貼切,但,那樣會不會讓人誤認為李熙心懷不軌想謀朝篡位呢?
低調,要低調啊。
難道真的要與城共存亡?
“總主,你怎麽啦?”白興陽看李熙打跌,嚇了一大跳。
“我被你氣死了,白興陽啊白興陽,跟我這麽多年,怎麽一點長進都沒呢。怎麽可以那麽死心眼呢,‘留得青山在不愁沒柴燒’這個道理你不明白嗎?你把船都燒了,打算讓我鳧水過江嗎?”
白興陽道:“總主,都這個節骨眼上了,您還想著逃呀,讓將士們知道會寒心的。”
“你不說誰會知道?大哥!”李熙怒斥道,“留條船難道隻是我一個人用嗎?打不過就跑,跑不了就降,保存實力才有翻身的機會!我當年是怎麽教你們的?!我開堂講課的時候你究竟在幹什麽,晃著耳朵扇蒼蠅還是忙著看閑書或睡覺?‘亂’逞英雄!想死還不容易啊,眼一閉,腳一蹬就去了,想覓個有意義的死法難嗎,不難,忠君,報國,拯救世界都是很好的理由!難的是活著,堅強不屈地活著,人生不到絕望時不要輕言放棄,即使陷入絕境也不要輕易放棄,忍辱負重地活著,像狗一樣的活著,卑賤如蛆蟲一樣活著,人隻能被衰朽的軀體打敗,絕不能被‘精’神和‘精’神病打垮,絕不能垮!要活著,活著才有機會,才能做更多的事!天下‘亂’成了這個樣子,我輩輕擲一死,圖了一時快活去死,誰來救天下?古往今來,成就大事業者唯一共同的特點就是他們都活著完成了他們的大功業,而今你我功不成名不就,稀裏糊塗的就死在這個山清水秀的鬼地方,你對得起誰?我對得起你麽?怎麽得了?氣死我了。”
李熙罵了白興陽一盞茶的功夫,阮承梁終於找到‘插’話的機會:“其實,我……我們還有一條船。”
“還有船?”
“船不大,但坐五六個人還是可以的,被我藏在江邊的蘆‘花’‘蕩’裏,沒人知道。”
“你丫不早說,害的我丟人顯眼。”李熙眉‘花’眼笑,追打著阮承梁出了‘門’。
白興陽搖搖腦袋還是一頭霧水,不過有件事他‘弄’明白了,總主把他當自己人了,否則不會這麽跟他掏心窩子,白興陽覺得這趟舒州城沒白來,太值得了。他祈求上天說別讓他死在了這,他還要好好活著追隨總主開創一番豐功偉業呢。
李海山得知出城的百姓中‘混’有神火兵後,一拍額頭,自言道:“我怎麽能相信那個王八蛋,真是失策。”他立即下令將出城百姓一律格殺勿論。
虞侯石破山提醒道:“‘射’殺百姓,萬一讓監軍知道會很麻煩的。”
李海山眼一瞪,哼道:“那你說怎麽辦,問問他們誰是百姓,誰是賊兵?百姓助賊兵那就是賊,我殺幾個賊有錯嗎?石虞侯?”
石破山連連擺手說:“我不是那意思,大哥,我真沒那意思……”
一旁護將王武嘿然笑道:“什麽二哥,大哥的,注意你的言辭,這裏是中軍大帳,要叫將軍。”石破山忙賠笑改口叫將軍,石破山就是原來是小石頭,從軍做了虞侯後,改了個大名叫石破山。
李海山擺擺手,不耐煩地嚷道:“嗨,講究那玩意幹啥,此間又無外人,就咱們弟兄麽。”眉頭忽又一皺:“我說這虎校尉搞什麽名堂,叫他出去查個敵情,怎麽比吃泡屎都難。”王武道:“嗨,說不定又跟那老娘們滾‘床’去了。”
剛說完,外人就有人一迭連聲喊道:“大哥,我回來啦。”
校尉黑虎身穿麻布衣衫,扮作一個漁夫,滿頭大漢地闖進中軍帳來,手裏提著把斧頭。李海山盯著他手中的斧子,撇撇嘴,不滿意地皺起了眉頭。王武譏笑道:“就算沒做過漁夫,也不該拿著把斧子吧,南方人打漁能用得著斧子嗎,你這幅模樣‘混’過江去沒被抓起來真該燒柱高香。”
黑虎掂掂手中的斧頭,咧嘴一笑道:“本來是想找根魚叉的,沒找著,順手我就撈了把斧子,反正也沒人。江南沿江多少裏都沒人,真是個千裏無人煙呐。”
石破山道:“宣州原本有十幾萬戶的,如今卻千裏無人煙,賊凶不除,國家何日才能安寧,百姓何日才能安居樂業。”
“石虞侯何日才能回襄陽抱卿卿先生。”王武學著石破山的腔調接道。石青青是襄陽名妓,又名卿卿先生,石破山在襄陽時,跟她打的火熱。
“滾,無聊。”
篤篤篤,李海山指節敲敲桌案,咳嗽了一聲。王武和石破山停止鬥嘴。
“潤州那邊沒有動靜,隻有駐守在南陵縣的一千兵拔營出動,應該已經進了城。賊兵這回拉的太開了,到處都缺人,連駐守潤州城的左右佑聖軍都有好幾座營空了。”
“大哥,幹吧。”王武跳起來說。
“幹吧,大哥。”石破山道。
“舒州已成孤城,我看可以下手了。”黑虎道。
“幹!”李海山以手擊案。用力過猛,疼的他一咧嘴。
山南軍預備攻城之際,城內正在動員百姓上城。城外唐軍‘射’殺逃難百姓的一幕不止一個人看到了,僥幸逃回來的人逢人即大哭唐軍言而無信。
“他們說,你們這些死賊囚,附逆做‘亂’,統統該死。不問青紅皂白,不管男‘女’老幼,逮著就‘射’殺,毫不容情呀,老天爺呐,我們該怎麽辦呀……”
“幸運者”們在城裏四處遊‘蕩’,現身說法,加之有人在背後推‘波’助瀾,很快的,舒州城就籠罩在一片‘迷’茫、恐慌和絕望中,人人心頭都壓著一塊巨石,壓的他們喘不過氣來。
這個時候傳來一個消息,大聖國的聖王派了聖使帶著一隊金盔金甲的武士進了舒州城,他們是來宣讀聖王的詔令的,宣讀完畢後,聖使和這些金盔金甲的武士就留了下來。他們決心與舒州城共存亡。
路人某說:“看來城是能守的住的,否則他們怎麽不走?”
貨郎某說:“城裏還有位王,這城一定是能守住的,否則他為何要來送死?”
挑夫某說:“不得了,你們知道麽,那位王一上岸就把座船燒了,這叫破釜沉舟,是要跟城共存亡,看來城不一定能保得住,他們真的是來送死了。”
牙婆某說:“唐國要咱們死,他們陪咱們死,我們還戀這個大唐做什麽?”
智者某說:“狗咬狗一嘴‘毛’,打來打去不還是咱們小老百姓遭殃嗎,讓他們打去,同歸於盡最好。”
智者妻說:“好個屁,官軍進來是要殺人的,趕盡殺絕,一個不留!”
蔑匠某盯著智者妻的‘胸’前,不懷好意地說:“男人他們一刀一個,全劈了,‘女’人嘛,嘿嘿,想死也沒那麽容易。”
蔑匠老爹喝道:“胡言‘亂’語!想當年玄宗皇帝那會兒……”
眾人齊道:“玄宗孫子都死光了。”
卦師某說:“打來打去,吃虧的都是咱們老百姓,不過話又說回來了,某夜觀天象,東南之地有人主當立,若是大聖國合當興盛,嘿嘿,各位都可平安無憂也。”
路人某道:“先生您那卦準嗎?”
貨郎某道:“準,他還在這,投軍去多好,還能奔個前程。”
挑夫某道:“東南之地有人主當立,這話我兩年前就聽說了,一年前還真應驗了。聖京城裏如今不是聖王坐龍椅嗎,他老人家是火德星君轉世,當年在韶州有人要害他,十條天龍在空中護衛,晴空一道霹靂,把劊子手給劈死了。”
牙婆某道:“嗨,這話你們可別不信,城東的張家有個嬸子就在韶州,當年可是親眼目睹的,晴空萬裏無雲,喀嚓一個霹靂,劊子手就死啦。”
智者某道:“那有甚稀奇,當年城裏這位王領兵攻打洪州時,你們猜怎麽了,烏雲蓋頂,一個悶雷把滕王閣給劈了。滕王閣是豫章的風水塔,昔日滕王所建,它倒了,豫章大地就由唐家改姓了趙家,這都是天意呀。”
智者妻道:“跟你這麽多年,就這句話不酸。”
蔑匠某道:“這要是真的咱們還等什麽,索‘性’同去投軍,也好謀個前程。”
蔑匠爹道:“逆子,這是造反,造反是要滅九族的!與其讓你連累我,辱沒祖宗,我先滅了你!”
眾人齊道:“老爺子,你養的雀兒讓貓給撲了。”
“我‘操’他娘的!”
卦師某忽然一躍而起,把台子一掀,把長袍扯下來往地上一摜,挽了挽袖子,揚天一陣大笑道:“空談百年不如起身一搏,成了我命,敗了我運。諸位鄉鄰,某投軍去了。”
一個卦師去投軍算不得什麽,一群卦師都跑去投軍,事情就有了蹊蹺了。舒州城裏就有一群卦師去投軍,鬧的沸沸揚揚。李熙卻不肯讓什麽卦師投軍,他逢人便說:“打仗是當兵的事,你們這些小民百姓懂得什麽,上了戰場眾聲一喊,你們就傻啦,憑白丟了‘性’命。要想報效朝廷,有錢的出錢有力的出力,不必趕著去送死。”
百姓們議論紛紛,認為這位東南王話雖然說的不中聽,卻還是很有道理的。現今舒州城被圍的水泄不通,有錢也買不到東西,與其出錢不如出力出物,青壯居民不論男‘女’都被動員起來,用於運送磚石、箭矢,老弱者則集中在內城。
名為保護,實則扣押為人質,以防戰事‘激’烈時出現動搖者。百姓畢竟沒有經過訓練,又未曾經曆戰陣,心裏承受能力自然不如士卒。
由聖京城來舒州的聖使叫陳楚,來此名為慰勞大軍,實則是監軍,李熙對此人很反感,結果聖諭和神諭後就把他晾在了一邊,同時將他用於護身的三十名‘侍’衛打散編製,分配到各軍聽命,隻留了一人在身邊。這個‘侍’衛的名字叫陳海道。
因為有姚素的“關照”陳海道高升到拱辰軍,職位還是隊副,不過拱辰軍是禁軍,禁軍的軍官待遇比六軍要優厚的多,而且升遷極快。姚素的確是很給李熙麵子。
陳海道對李熙把他留在中軍公然表示不滿,李熙先是把他晾了兩天,待一日巡城時又見他擰著眉頭,一副不情不願地的樣子,李熙突然發火道:“身為一名軍人服從命令是天職,軍隊是什麽,軍隊就是一把殺人刀,如臂使指才能殺人護身,手指不聽手臂使喚,手臂不聽人的使喚,要之何用?舒州現在是戰場,你是禁軍也好,是其他什麽軍也好,到這個地方來就要聽我這個最高統帥的命令,我調你在中軍,自有我的道理,你愁眉苦臉給誰看?給一位王做‘侍’衛,委屈你了嗎?縱然你對我有一萬個成見,現在都給我打起‘精’神來,不要讓我以違抗軍令的罪名處置你。”
陳海道像被毒蜂蜇了一樣,頓時‘挺’‘胸’抬頭,目光炯炯,與剛才判若兩人。
李熙道:“我現在任你為參軍,隨我左右,隨時參謀軍事。”
陳海道吼雷似的應了聲:“得令。”
李熙道:“稍息吧。”
陳海道有些犯‘迷’糊,身體依舊繃的緊緊的,李熙道:“稍息就是不要這麽繃著,你入伍的時候教官怎麽教你的,沒給你們喊稍息、立正、向左向右看齊嗎?你連這些都不懂,你是怎麽做的軍官,打仗不能光靠一股悍勇,要多動動腦子。”
陳海道嘴‘唇’動了一下,沒敢吭聲,“稍息”後,對李熙的態度恭順多了。李熙問他話時,陳海道認真地說出自己的見解,李熙不時點撥幾句。熟讀兵書、擁有豐富作戰經驗的的東南王,指點一個小小的禁軍隊副還是很有自信的,一時妙語連珠,說起兵書頭頭是道,講起戰例異彩紛呈,唬的陳海道一愣一愣,對李熙的態度頓時有了極大的改觀。
李熙在他心目中一改貪財、好‘色’、卑劣、無情、膽小如鼠又貪生怕死的形象,轉而變得睿智、犀利、才華橫溢且謙虛低調。不過隨著認識的深入,陳海道對自己的姐夫是越來越看不明白了,他發現在李熙的身上善與惡並存、高尚與卑劣同在、睿智與愚蠢常可做同義詞解,他的身上藏著太多的秘密了,他究竟是怎樣的一個人呢?
隨著了解的深入,李熙對陳海道卻是越來越欣賞了,這小哥,怎麽說呢,若是好好培養培養或許能成為霍去病第二。當然也許用衛青第二來形容更加貼切,但,那樣會不會讓人誤認為李熙心懷不軌想謀朝篡位呢?
低調,要低調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