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色下的徐州城恬靜如晚妝剛罷的美麗少婦,優雅而迷人,在家中悶頭抖了一天的百姓紛紛走出家門走在街道上,互相茫然地打望著,城外戰鼓停了,號角停了,喊殺聲也消失在夜霧茫茫中。
“城破了嗎?”一個顫抖的聲音問。
沒人回答,各自驚恐,夜霧中一騎飛奔入城,連聲大呼:“吳軍大勝,吳軍大勝!”城內頓時歡騰一片,這聲音越過高大厚實的徐州城牆飄落在慘烈的戰場上,鑽入田弘正的耳中。老將停住腳步,回首望了眼被鮮血浸透的戰場和分立兩邊卻仍敵視的士兵,他將手高高拱起,向己方士卒,也向吳軍士卒作揖道歉。
當!一名士卒手中的刀掉在了地上。當!當!更多的武器丟在了地上。
“拿起你們的武器,你們沒有戰敗,大帥與吳軍議和休戰,魏博沒有敗!”蘇操揮舞著手臂衝著悲憤的士卒高聲叫嚷道,回應他的是一陣嗚嗚的啜泣,如野獸在哀鳴。
這場仗輸的太冤枉,明明取勝在即,主帥卻讓人家俘虜了,這仗還怎麽打?
“興兵犯境錯在我一人,萬千的錯我一人來承擔,與他們無幹。”田弘正青麵如寒冰,話說來冷冰冰的像塊鐵。嗷!旁邊一名血染戰袍的魏博將軍扶著刀劍跪了下去,士卒成片跪地,一腔悲怨直衝天際,聞者落淚,知者傷悲。
李熙道:“我國受大唐天子相邀出兵討賊,因誤會而生殺戮,如今誤會已經解除,吳國願意與大唐將士化幹戈為玉帛,捐棄前嫌。諸位將軍請約束部屬到城北紮營軍需糧用由我軍供應。”諸將不應。田弘正道:“傳我軍令:退兵十裏在柳莊紮營。各軍謹守營寨,無我軍令不得外出半步。”
號角再起,魏博兵在月色下整隊向北撤退,一萬多人轟轟鏘鏘,半個時辰內全部撤離戰場,田弘正佇立如木樁,目送駐軍安然撤退後,方轉身對李熙說道:“天色不早了,你不請我進去歇歇腳嗎?”
李熙道:“接風晚宴已備好,李熙謹率吳軍上下恭請大唐中書令入城。”
天已黑透,街道上狂歡的人群被魏博軍撤軍的號角驚走。田弘正拒絕蘇操的攙扶,將一杆長槍折斷,用半截木杆做了個拐杖,一瘸一拐地走進了徐州牙城,他望著那高大厚實的城牆,發了會呆,忽然自嘲地說:“我還以為徐州的牆塌了呢。”
聞聽父親入城,田萁和田箜早早地迎候在牙城門外,夜霧中見李熙陪著魏博一幹將領信步走來,除了田弘正腿腳有些不利索,略顯狼狽外,其餘的不管是參謀蘇操還是軍將,都衣著齊整,甲胄鮮明,蘇操戴著他高聳的道士冠,武將們也仍舊腰懸佩刀,看起來絲毫沒有戰敗被俘的跡象,隻是走近後才能感受到他們身上難掩的沮喪。
望著田弘正,田萁隻是流淚,一句話也說不出,田箜則跪地請罪,田弘正扶起田箜,大聲言道:“你有何罪,我和我女婿打著玩,要你攙和什麽?你不攙和是對的,攙和了我以後就不能和你做兄弟了。”
田弘正把手在戰袍上用力蹭了蹭,為女兒揩去臉上的淚水,拍拍她的肩,強作笑顏道:“爹給你選的這個女婿還不錯吧,沒有辱沒你,你的脾氣要改改,你爹我玩心眼尚不及他,你就更不是對手啦。論打架,你怕也鬥不過他。”田萁含淚道:“女兒寧可死,也不跟這個畜生過,他欺負爹就是女兒的仇人。”
田弘正道:“胡說,誰欺負我啦?!這徐州城我來不得嗎?哦,我這腰,我這腰是你蘇伯伯害的,我女婿請我進城看女兒,他偏拉著我走,結果就摔了一跤。嘿喲,又疼起來。”田萁忙鑽到田弘正的腋下架起父親,田弘正回頭招呼諸將都打起精神,一麵強裝歡笑隨著女兒進了牙城。
當夜所設的接風宴堪稱奢華,水八珍,山八珍,禽八珍,草八珍,琳琅滿目,熊掌燕窩,駝峰鹿尾,魚翅烏參,多數菜是田弘正聞所未聞,見所未見,嚐一嚐,驚愕難言,連問是誰掌勺,答曰是李熙親自下廚烹飪,田弘正不覺動容,魏博軍將亦大驚失色。
酒過三巡後,田弘正主動邀李熙喝了杯酒,蘇操、田箜等魏博將吏也一改肅容,主動向吳軍將領敬酒,觥籌交錯間,敵意稍消,氣氛稍稍熱烈。
田弘正年紀大了,打了一天仗,早已精疲力竭,宴散後即由田萁服侍去休息,諸將亦各自去歇息。蘇操求單獨見李熙,被引入書房,見禮已畢,蘇操道:“敗於你手,無話可說,你打算怎麽處置我們。”
李熙道:“田公本答應嫁女與我,我想就在徐州完婚,請先生做證婚人。婚禮結束後,田公去留兩便,三娘子若想回魏州小住自也使得。江南少馬,請田公將所攜軍馬賜我,權當是田萁的嫁妝。”
蘇操道:“魏州方經一場大亂,實力空虛,請西王放魏博將士回去,願以曹州、濮州相謝。”李熙道:“濮州、曹州我無興趣,請將田箜老將軍留下指導我組建馬軍,三年期滿,自當禮送回魏州。”蘇操道:“田箜是魏博老將,三娘子的族叔,留下他對你未必有好處。你放老將軍回來,其餘將領悉數給你留下,權當是三娘子的嫁妝吧。”
李熙大喜,又問蘇操所占鄭、滑、汴三地將如何處置,蘇操卻反問李熙有何主張。李熙道:“汴州若失,恐朝廷將汴宋理所移至宋州,宋州距離我徐州太近,讓我難以防備,請先生勸服田公讓出汴州,減輕我徐州側翼的壓力。”蘇操道:“如此,我代田公也請西王幫個忙,助我奪取兗州,以拱衛河南新取之地。其實兗州掌握在田公手裏,對你也是有好處的嘛。”兗州在徐州正北偏東,距離藤縣太近,威脅甚大,握於田弘正之手,比握在淄青鎮手中對李熙要有利的多。李熙欣然應允。
遂聘蘇操為婚證,擇日在徐州城內為李熙和田萁完婚。婚後,李熙接收了兩千魏博傷兵在城內養傷,劃撥糧草軍械助魏博軍北上攻取兗州。李熙沒有直接出兵,他讓張龍從沂州出兵聲勢浩大地殺奔密州,以幹擾烏重胤的判斷,待烏重胤醒悟過來,兗州城已經被魏博軍團團圍住,兗州刺史不戰而降。烏重胤派人責問主將田箜因何犯境,田箜笑答:“魏博在武寧吃了虧,不取兗州補補虛怎麽有臉回家鄉?”
使者又羞又惱,摔袖恨恨而去。兗州城破第三日,密州城被東路軍馬鬱部會同親軍馬軍營攻破,城破當晚馬軍營策動叛亂衝入馬鬱營中亂刀砍死馬鬱,占據了密州城,宣布密州歸屬魏博,兵變第二日張龍所遣何人龍部進抵密州城下,築壘圍城,親軍馬軍營指揮使田讓領軍出戰,何人龍堅守不出,田讓率部衝營被何人龍擊退,其本人亦中箭受傷。
李熙聞之變故,問蘇操作何解,蘇操勸田弘正下道手令給田讓,讓其獻城歸順李熙。田萁道:“他殺了馬鬱,怎肯束手歸降?讓女兒去走一遭,帶他來見父親。”
田讓聞聽田萁到城下,趕忙率眾開門迎入,田萁一言不發抽刀劈倒田讓。眾皆駭然,田萁斬田讓人頭提在手中,喝道:“我田家與揚州李熙訂有盟約,爾等不知道嗎?如今老帥人在徐州,爾等在此叛亂,欲置老帥於死地嗎?”問了兩遍,無人敢應,田萁即令馬軍營退出密州,將城交給何人龍。帶著田讓的人頭回徐州見田弘正。
田讓為田弘正族侄,一向十分看重,見了他的人頭,田弘正哭笑不得,連呼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一出家門胳膊肘就往外拐。
李熙的北伐軍中有兩個將領叫馬鬱,一人在中軍為軍供院判官,一人就是被田讓砍殺的這個馬鬱。田萁肯為自己殺人奪城,讓李熙倍感欣慰,對這位新婚妻子的好感大增,因此當她提出要陪送父親田弘正回魏州時,李熙滿口答應下來,田萁感動的隻掉眼淚,擦幹淚水後,她向李熙保證說:“我回去住些日子,等父親的病好些再回來。”
李熙道:“無妨,多住些時日,以後在父母身邊盡孝道的機會越來越少了。”
田萁淚眼婆娑地望著李熙,說:“我以前看錯了你。父親老年得女,把我寵溺壞了,我脾氣不好,常說些傷你的話,做些傷你的事,你不要見怪。”
李熙微笑道:“別傻了,一家人不說兩家話。都是夫妻了。”
李熙讓阮承梁、李四為護送使,帶著數百車禮物護送田萁陪著她父親回魏州去。行前阮承梁勸李熙道:“田中書身子骨並無大礙,魏州也不是很遠,你們這新婚燕爾的,何苦呢。”李熙知道他想說什麽,微微一笑道:“放心吧,她會回來的,頂多是耽擱些時日。”
田萁陪著田弘正離開徐州時已過中秋,天氣依然炎熱,彭城縣境內因為兵火,糧食絕收,但遠郊的豐縣、沛縣依然是一派豐收的景象,雖然曆經兵火,百姓們還是頑強地奪得了中和元年的一個大豐收,隻是武寧軍管內州縣的官吏們有些苦惱,今年的兩稅該向誰交呢。
“城破了嗎?”一個顫抖的聲音問。
沒人回答,各自驚恐,夜霧中一騎飛奔入城,連聲大呼:“吳軍大勝,吳軍大勝!”城內頓時歡騰一片,這聲音越過高大厚實的徐州城牆飄落在慘烈的戰場上,鑽入田弘正的耳中。老將停住腳步,回首望了眼被鮮血浸透的戰場和分立兩邊卻仍敵視的士兵,他將手高高拱起,向己方士卒,也向吳軍士卒作揖道歉。
當!一名士卒手中的刀掉在了地上。當!當!更多的武器丟在了地上。
“拿起你們的武器,你們沒有戰敗,大帥與吳軍議和休戰,魏博沒有敗!”蘇操揮舞著手臂衝著悲憤的士卒高聲叫嚷道,回應他的是一陣嗚嗚的啜泣,如野獸在哀鳴。
這場仗輸的太冤枉,明明取勝在即,主帥卻讓人家俘虜了,這仗還怎麽打?
“興兵犯境錯在我一人,萬千的錯我一人來承擔,與他們無幹。”田弘正青麵如寒冰,話說來冷冰冰的像塊鐵。嗷!旁邊一名血染戰袍的魏博將軍扶著刀劍跪了下去,士卒成片跪地,一腔悲怨直衝天際,聞者落淚,知者傷悲。
李熙道:“我國受大唐天子相邀出兵討賊,因誤會而生殺戮,如今誤會已經解除,吳國願意與大唐將士化幹戈為玉帛,捐棄前嫌。諸位將軍請約束部屬到城北紮營軍需糧用由我軍供應。”諸將不應。田弘正道:“傳我軍令:退兵十裏在柳莊紮營。各軍謹守營寨,無我軍令不得外出半步。”
號角再起,魏博兵在月色下整隊向北撤退,一萬多人轟轟鏘鏘,半個時辰內全部撤離戰場,田弘正佇立如木樁,目送駐軍安然撤退後,方轉身對李熙說道:“天色不早了,你不請我進去歇歇腳嗎?”
李熙道:“接風晚宴已備好,李熙謹率吳軍上下恭請大唐中書令入城。”
天已黑透,街道上狂歡的人群被魏博軍撤軍的號角驚走。田弘正拒絕蘇操的攙扶,將一杆長槍折斷,用半截木杆做了個拐杖,一瘸一拐地走進了徐州牙城,他望著那高大厚實的城牆,發了會呆,忽然自嘲地說:“我還以為徐州的牆塌了呢。”
聞聽父親入城,田萁和田箜早早地迎候在牙城門外,夜霧中見李熙陪著魏博一幹將領信步走來,除了田弘正腿腳有些不利索,略顯狼狽外,其餘的不管是參謀蘇操還是軍將,都衣著齊整,甲胄鮮明,蘇操戴著他高聳的道士冠,武將們也仍舊腰懸佩刀,看起來絲毫沒有戰敗被俘的跡象,隻是走近後才能感受到他們身上難掩的沮喪。
望著田弘正,田萁隻是流淚,一句話也說不出,田箜則跪地請罪,田弘正扶起田箜,大聲言道:“你有何罪,我和我女婿打著玩,要你攙和什麽?你不攙和是對的,攙和了我以後就不能和你做兄弟了。”
田弘正把手在戰袍上用力蹭了蹭,為女兒揩去臉上的淚水,拍拍她的肩,強作笑顏道:“爹給你選的這個女婿還不錯吧,沒有辱沒你,你的脾氣要改改,你爹我玩心眼尚不及他,你就更不是對手啦。論打架,你怕也鬥不過他。”田萁含淚道:“女兒寧可死,也不跟這個畜生過,他欺負爹就是女兒的仇人。”
田弘正道:“胡說,誰欺負我啦?!這徐州城我來不得嗎?哦,我這腰,我這腰是你蘇伯伯害的,我女婿請我進城看女兒,他偏拉著我走,結果就摔了一跤。嘿喲,又疼起來。”田萁忙鑽到田弘正的腋下架起父親,田弘正回頭招呼諸將都打起精神,一麵強裝歡笑隨著女兒進了牙城。
當夜所設的接風宴堪稱奢華,水八珍,山八珍,禽八珍,草八珍,琳琅滿目,熊掌燕窩,駝峰鹿尾,魚翅烏參,多數菜是田弘正聞所未聞,見所未見,嚐一嚐,驚愕難言,連問是誰掌勺,答曰是李熙親自下廚烹飪,田弘正不覺動容,魏博軍將亦大驚失色。
酒過三巡後,田弘正主動邀李熙喝了杯酒,蘇操、田箜等魏博將吏也一改肅容,主動向吳軍將領敬酒,觥籌交錯間,敵意稍消,氣氛稍稍熱烈。
田弘正年紀大了,打了一天仗,早已精疲力竭,宴散後即由田萁服侍去休息,諸將亦各自去歇息。蘇操求單獨見李熙,被引入書房,見禮已畢,蘇操道:“敗於你手,無話可說,你打算怎麽處置我們。”
李熙道:“田公本答應嫁女與我,我想就在徐州完婚,請先生做證婚人。婚禮結束後,田公去留兩便,三娘子若想回魏州小住自也使得。江南少馬,請田公將所攜軍馬賜我,權當是田萁的嫁妝。”
蘇操道:“魏州方經一場大亂,實力空虛,請西王放魏博將士回去,願以曹州、濮州相謝。”李熙道:“濮州、曹州我無興趣,請將田箜老將軍留下指導我組建馬軍,三年期滿,自當禮送回魏州。”蘇操道:“田箜是魏博老將,三娘子的族叔,留下他對你未必有好處。你放老將軍回來,其餘將領悉數給你留下,權當是三娘子的嫁妝吧。”
李熙大喜,又問蘇操所占鄭、滑、汴三地將如何處置,蘇操卻反問李熙有何主張。李熙道:“汴州若失,恐朝廷將汴宋理所移至宋州,宋州距離我徐州太近,讓我難以防備,請先生勸服田公讓出汴州,減輕我徐州側翼的壓力。”蘇操道:“如此,我代田公也請西王幫個忙,助我奪取兗州,以拱衛河南新取之地。其實兗州掌握在田公手裏,對你也是有好處的嘛。”兗州在徐州正北偏東,距離藤縣太近,威脅甚大,握於田弘正之手,比握在淄青鎮手中對李熙要有利的多。李熙欣然應允。
遂聘蘇操為婚證,擇日在徐州城內為李熙和田萁完婚。婚後,李熙接收了兩千魏博傷兵在城內養傷,劃撥糧草軍械助魏博軍北上攻取兗州。李熙沒有直接出兵,他讓張龍從沂州出兵聲勢浩大地殺奔密州,以幹擾烏重胤的判斷,待烏重胤醒悟過來,兗州城已經被魏博軍團團圍住,兗州刺史不戰而降。烏重胤派人責問主將田箜因何犯境,田箜笑答:“魏博在武寧吃了虧,不取兗州補補虛怎麽有臉回家鄉?”
使者又羞又惱,摔袖恨恨而去。兗州城破第三日,密州城被東路軍馬鬱部會同親軍馬軍營攻破,城破當晚馬軍營策動叛亂衝入馬鬱營中亂刀砍死馬鬱,占據了密州城,宣布密州歸屬魏博,兵變第二日張龍所遣何人龍部進抵密州城下,築壘圍城,親軍馬軍營指揮使田讓領軍出戰,何人龍堅守不出,田讓率部衝營被何人龍擊退,其本人亦中箭受傷。
李熙聞之變故,問蘇操作何解,蘇操勸田弘正下道手令給田讓,讓其獻城歸順李熙。田萁道:“他殺了馬鬱,怎肯束手歸降?讓女兒去走一遭,帶他來見父親。”
田讓聞聽田萁到城下,趕忙率眾開門迎入,田萁一言不發抽刀劈倒田讓。眾皆駭然,田萁斬田讓人頭提在手中,喝道:“我田家與揚州李熙訂有盟約,爾等不知道嗎?如今老帥人在徐州,爾等在此叛亂,欲置老帥於死地嗎?”問了兩遍,無人敢應,田萁即令馬軍營退出密州,將城交給何人龍。帶著田讓的人頭回徐州見田弘正。
田讓為田弘正族侄,一向十分看重,見了他的人頭,田弘正哭笑不得,連呼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一出家門胳膊肘就往外拐。
李熙的北伐軍中有兩個將領叫馬鬱,一人在中軍為軍供院判官,一人就是被田讓砍殺的這個馬鬱。田萁肯為自己殺人奪城,讓李熙倍感欣慰,對這位新婚妻子的好感大增,因此當她提出要陪送父親田弘正回魏州時,李熙滿口答應下來,田萁感動的隻掉眼淚,擦幹淚水後,她向李熙保證說:“我回去住些日子,等父親的病好些再回來。”
李熙道:“無妨,多住些時日,以後在父母身邊盡孝道的機會越來越少了。”
田萁淚眼婆娑地望著李熙,說:“我以前看錯了你。父親老年得女,把我寵溺壞了,我脾氣不好,常說些傷你的話,做些傷你的事,你不要見怪。”
李熙微笑道:“別傻了,一家人不說兩家話。都是夫妻了。”
李熙讓阮承梁、李四為護送使,帶著數百車禮物護送田萁陪著她父親回魏州去。行前阮承梁勸李熙道:“田中書身子骨並無大礙,魏州也不是很遠,你們這新婚燕爾的,何苦呢。”李熙知道他想說什麽,微微一笑道:“放心吧,她會回來的,頂多是耽擱些時日。”
田萁陪著田弘正離開徐州時已過中秋,天氣依然炎熱,彭城縣境內因為兵火,糧食絕收,但遠郊的豐縣、沛縣依然是一派豐收的景象,雖然曆經兵火,百姓們還是頑強地奪得了中和元年的一個大豐收,隻是武寧軍管內州縣的官吏們有些苦惱,今年的兩稅該向誰交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