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於算是辦妥了一件大事,這下子該清靜了。林楓轉過身來,歡喜地看著丫丫:“丫丫,怎麽樣,這一段時間住得還習慣吧?”
“嗯,謝謝林大哥。我在這裏非常開心,有大哥您照顧我,有陳飛他們陪我玩,我開心極了。”丫丫滿麵笑容地說,喪母的陰霾正漸漸從她的世界裏散去。
林楓摸了摸小家夥的頭,正準備說話,隻聽得剛剛關上的大門被拍得啪啪作響,同時傳來了魏三的粗嗓門:“林先生,在家嗎?”
魏三對於林楓來說,亦師亦友,可以說是他到南唐後的第一個真正意義上的大哥。林楓一麵嘴裏麵高聲回應道:“魏大哥,快請進,我在家呢。”一邊拉著丫丫的手,向門口趕去。
“哈,你果然在家。快跟我走,有大事!”魏三一把推開門,衝著丫丫擠了一下眼睛,拉起林楓的手轉身就走。
“怎麽啦?”林楓一麵問,一麵向丫丫擺擺手作別,快步跟上魏三。
“上午,鄭王跟你出去回來後,換了衣服就進宮了。就在剛才,鄭王從宮中讓人捎回信來,說讓快點準備好接聖旨的香案,還讓快點找到你。”魏三興奮地說,他跟鄭玉琮、趙讚挺等幾個侍衛都猜測著,一定是有關林先生的好事兒!
哦,林楓口中沒有應聲,腳下步子不停。結合韓熙載的推測,這聖旨十有**是給自己封官的。看來,這李璟終於下定了決心,要嚐試變革啦。
這十來天的時間拖延,正在林楓的意料之中,也讓林楓徹底放下心來,變革,影響巨大,牽扯巨多,必須有破釜沉舟、不破樓蘭誓不還的決心和勇氣才行。如果那天晚上李璟聽林楓一忽悠,立刻大手一揮,輕率地說,行啊,咱們現在就開始吧。林楓隻會做一件事:回家收拾東西,與陳飛他們連夜逃之夭夭。無他,可以輕率決定就可以輕率更改,到時,李璟迫於壓力,再大手一揮,更弦易轍,他林楓到時能做一個保存全屍的替罪羊都算他八輩子祖宗燒了高香。
想到這兒,林楓長出一口氣,又深吸一口氣。至此,自己已是開弓沒有回頭箭,隻能向前衝啦。
林楓在鄭王府下人的一路恭喜聲中,趕到了王府正堂。一進門,他看到的正如戲文裏描述得那樣:正廳正中央已經擺好了香案,一名年輕的太監正由李福陪著說話,兩名宮中侍衛各端著一個盤子,上麵各有一套深綠色的官服。
看到林楓進來,李福趕緊向那名太監陪笑道:“公公,林楓已到。”
那名太監轉過頭來,盯著林楓問道:“你就是林楓?”那聲音有些尖利刺耳,在故意放慢顯示威嚴的刻意下,頗有些扭捏作態。
林楓拱手施禮道:“草民正是林楓。”
“跪下接旨吧。”那名太監淡淡地說道,看著林楓雙膝著地,上身挺得板直,滿意地點了點頭,緩緩展開了手中的聖旨,顫聲念道:
“奉天承運,皇帝敕曰:國之發展,人才為先。爾邢州保義平民林楓,順歸大唐,心憂國家,忠言以諫,赤誠之心足現,朕實嘉之。今特征爾為奉議郎,期盡顯才學,秉言朝政,欽哉。敕命唐保大八年四月三日之寶”
奉議郎是郎官的一種。奉在這裏是“賜予、授予”的意思。議郎從秦朝起設置,主要為顧問應對,多征賢良方正之士任之。議郎屬於光祿勳,秩為比六百石,與中郎相同,高於侍郎、郎中,日常毋須輪流當值、充當守衛門戶等工作,可參預朝政。
林楓心中感歎一聲,從此,咱就是一個六品官啦,雖然隻是一個文散官,但那梟雄曹操不也是從一個小小的議郎幹起來的嗎?
“臣接旨,謝恩。”林楓叩謝後,恭敬地雙手高舉過頭接過聖旨,在站起的同時,順勢往小太監手中塞了一塊金餅。然後,從那兩名侍衛手中接過了兩套深綠色的官服,並當麵一一清點了六品官員的公服:單衣、白裙襦、革帶、假帶、方心、烏皮履。
綠袍是六品及七品的公服,唐元稹在《酬翰林自學士代書一百韻》中寫道:“綠袍因醉典,烏帽逆風遺。”韋莊《送崔郎中往使西川行在》也有:“新馬杏花色,綠袍春草香”的詩句,都是說得這種官服。原本,唐代紫(三品以上)、緋(四品、五品)、綠、青(八品、九品)四種公服色彩,區分得並不嚴格。安史之亂後,唐朝又規定,在原來的顏色上分出深淺來,同樣是綠色,六品用深綠,七品用淺綠。南唐自稱為大唐之延承,自然這種公服未作變化。
是一個知情知趣的人。小太監在心中暗讚一聲,不動聲色地將金餅揣進懷裏,繼續顫著嗓子說道:“臨來之時,陛下特意吩咐灑家,問一下林議郎,可有什麽疏、劄子之類的需要傳遞?”
早就等著這樁事呢。林楓從懷中拿出了十餘張密密麻麻寫滿字的白紙,遞了過去:“勞煩公公啦。”這紙正是他這段時間內寫的,一直揣在身上。
“嗯,不錯,陛下特意吩咐,林議郎明日參加早朝。”小太監將紙張仔細揣入懷中,輕拍兩下。至此,他順利完成了自己的差事,語氣也放緩了起來。
“臣遵旨。”林楓躬身應道。
在恭送那名太監走出鄭王府時,林楓再次往小太監和侍衛手裏分別塞了一貫錢,喜得那名小太監眉飛色舞。本來想著這次隻是封一介草民,沒有什麽油水,倒想不到還有如此收獲。
林楓倒是平靜如水地看著那名小太監和兩名侍衛走遠。南唐建國以來,當政者深為詬病前朝大唐時常出現的太監、後宮亂政等現象,對後宮、太監控製特別嚴厲,嚴禁他們參政議政,太監的影響力在南唐十分微弱。但在林楓看來,小人不足以成事,但足以敗事,這樣的小太監本來無關緊要,但日常也沒有必要得罪。
林楓剛扭轉身子,“嗵”的一聲,魏三重重一拳打在他胸前,伴隨著他那粗嗓子:“怎麽樣,我們猜得沒錯吧。林先生,不,林議郎,恭喜啊!”
“恭喜林先生!”一直遠遠在旁邊看著熱鬧的王府下人全部擁了過來,滿臉笑容地道喜。
“哈哈,林某能有今日,全賴平日裏大家幫襯。魏三,我這裏隻有這幾貫錢啦,你給大家均分了吧?”林楓笑著說道,將身上的錢傾囊而出。
“謝謝林議郎!”大家想不到林楓如此大方,更加歡喜不禁。
轉過一道走廊,鄭玉琮等七名參加集訓的侍衛一字排開,齊齊抱拳賀道:“恭喜林先生!賀喜林先生!”
“哈哈,我身上這會兒可沒錢啦。晚上,咱們兄弟們一起吃個飯吧。”林楓攥緊拳頭逐個打了過去,順勢把在魏三身上吃得虧撈了回來。
“那敢情好。”侍衛們相互看了看,發現大家都在擠眉弄眼。看來,大家心意相通啊!這十來天,林楓每天早上把大家整得夠嗆,今天晚上怎麽也得還回去。
向大家環禮之後,林楓懷揣著聖旨向自己的小家奔去,高興的事情,怎麽也得先跟家人分享才對。魏三端著兩套公服跟在後麵,他心裏著實得意於自己那超前的判斷眼光,這個兄弟認得真好啊,這才幾天,六品官都當上啦,前程無量啊!他那嘴高興得一直合不上,腳下步子邁得可謂是趾高氣揚,仿佛是他自己接到聖旨一般。
“嗯,謝謝林大哥。我在這裏非常開心,有大哥您照顧我,有陳飛他們陪我玩,我開心極了。”丫丫滿麵笑容地說,喪母的陰霾正漸漸從她的世界裏散去。
林楓摸了摸小家夥的頭,正準備說話,隻聽得剛剛關上的大門被拍得啪啪作響,同時傳來了魏三的粗嗓門:“林先生,在家嗎?”
魏三對於林楓來說,亦師亦友,可以說是他到南唐後的第一個真正意義上的大哥。林楓一麵嘴裏麵高聲回應道:“魏大哥,快請進,我在家呢。”一邊拉著丫丫的手,向門口趕去。
“哈,你果然在家。快跟我走,有大事!”魏三一把推開門,衝著丫丫擠了一下眼睛,拉起林楓的手轉身就走。
“怎麽啦?”林楓一麵問,一麵向丫丫擺擺手作別,快步跟上魏三。
“上午,鄭王跟你出去回來後,換了衣服就進宮了。就在剛才,鄭王從宮中讓人捎回信來,說讓快點準備好接聖旨的香案,還讓快點找到你。”魏三興奮地說,他跟鄭玉琮、趙讚挺等幾個侍衛都猜測著,一定是有關林先生的好事兒!
哦,林楓口中沒有應聲,腳下步子不停。結合韓熙載的推測,這聖旨十有**是給自己封官的。看來,這李璟終於下定了決心,要嚐試變革啦。
這十來天的時間拖延,正在林楓的意料之中,也讓林楓徹底放下心來,變革,影響巨大,牽扯巨多,必須有破釜沉舟、不破樓蘭誓不還的決心和勇氣才行。如果那天晚上李璟聽林楓一忽悠,立刻大手一揮,輕率地說,行啊,咱們現在就開始吧。林楓隻會做一件事:回家收拾東西,與陳飛他們連夜逃之夭夭。無他,可以輕率決定就可以輕率更改,到時,李璟迫於壓力,再大手一揮,更弦易轍,他林楓到時能做一個保存全屍的替罪羊都算他八輩子祖宗燒了高香。
想到這兒,林楓長出一口氣,又深吸一口氣。至此,自己已是開弓沒有回頭箭,隻能向前衝啦。
林楓在鄭王府下人的一路恭喜聲中,趕到了王府正堂。一進門,他看到的正如戲文裏描述得那樣:正廳正中央已經擺好了香案,一名年輕的太監正由李福陪著說話,兩名宮中侍衛各端著一個盤子,上麵各有一套深綠色的官服。
看到林楓進來,李福趕緊向那名太監陪笑道:“公公,林楓已到。”
那名太監轉過頭來,盯著林楓問道:“你就是林楓?”那聲音有些尖利刺耳,在故意放慢顯示威嚴的刻意下,頗有些扭捏作態。
林楓拱手施禮道:“草民正是林楓。”
“跪下接旨吧。”那名太監淡淡地說道,看著林楓雙膝著地,上身挺得板直,滿意地點了點頭,緩緩展開了手中的聖旨,顫聲念道:
“奉天承運,皇帝敕曰:國之發展,人才為先。爾邢州保義平民林楓,順歸大唐,心憂國家,忠言以諫,赤誠之心足現,朕實嘉之。今特征爾為奉議郎,期盡顯才學,秉言朝政,欽哉。敕命唐保大八年四月三日之寶”
奉議郎是郎官的一種。奉在這裏是“賜予、授予”的意思。議郎從秦朝起設置,主要為顧問應對,多征賢良方正之士任之。議郎屬於光祿勳,秩為比六百石,與中郎相同,高於侍郎、郎中,日常毋須輪流當值、充當守衛門戶等工作,可參預朝政。
林楓心中感歎一聲,從此,咱就是一個六品官啦,雖然隻是一個文散官,但那梟雄曹操不也是從一個小小的議郎幹起來的嗎?
“臣接旨,謝恩。”林楓叩謝後,恭敬地雙手高舉過頭接過聖旨,在站起的同時,順勢往小太監手中塞了一塊金餅。然後,從那兩名侍衛手中接過了兩套深綠色的官服,並當麵一一清點了六品官員的公服:單衣、白裙襦、革帶、假帶、方心、烏皮履。
綠袍是六品及七品的公服,唐元稹在《酬翰林自學士代書一百韻》中寫道:“綠袍因醉典,烏帽逆風遺。”韋莊《送崔郎中往使西川行在》也有:“新馬杏花色,綠袍春草香”的詩句,都是說得這種官服。原本,唐代紫(三品以上)、緋(四品、五品)、綠、青(八品、九品)四種公服色彩,區分得並不嚴格。安史之亂後,唐朝又規定,在原來的顏色上分出深淺來,同樣是綠色,六品用深綠,七品用淺綠。南唐自稱為大唐之延承,自然這種公服未作變化。
是一個知情知趣的人。小太監在心中暗讚一聲,不動聲色地將金餅揣進懷裏,繼續顫著嗓子說道:“臨來之時,陛下特意吩咐灑家,問一下林議郎,可有什麽疏、劄子之類的需要傳遞?”
早就等著這樁事呢。林楓從懷中拿出了十餘張密密麻麻寫滿字的白紙,遞了過去:“勞煩公公啦。”這紙正是他這段時間內寫的,一直揣在身上。
“嗯,不錯,陛下特意吩咐,林議郎明日參加早朝。”小太監將紙張仔細揣入懷中,輕拍兩下。至此,他順利完成了自己的差事,語氣也放緩了起來。
“臣遵旨。”林楓躬身應道。
在恭送那名太監走出鄭王府時,林楓再次往小太監和侍衛手裏分別塞了一貫錢,喜得那名小太監眉飛色舞。本來想著這次隻是封一介草民,沒有什麽油水,倒想不到還有如此收獲。
林楓倒是平靜如水地看著那名小太監和兩名侍衛走遠。南唐建國以來,當政者深為詬病前朝大唐時常出現的太監、後宮亂政等現象,對後宮、太監控製特別嚴厲,嚴禁他們參政議政,太監的影響力在南唐十分微弱。但在林楓看來,小人不足以成事,但足以敗事,這樣的小太監本來無關緊要,但日常也沒有必要得罪。
林楓剛扭轉身子,“嗵”的一聲,魏三重重一拳打在他胸前,伴隨著他那粗嗓子:“怎麽樣,我們猜得沒錯吧。林先生,不,林議郎,恭喜啊!”
“恭喜林先生!”一直遠遠在旁邊看著熱鬧的王府下人全部擁了過來,滿臉笑容地道喜。
“哈哈,林某能有今日,全賴平日裏大家幫襯。魏三,我這裏隻有這幾貫錢啦,你給大家均分了吧?”林楓笑著說道,將身上的錢傾囊而出。
“謝謝林議郎!”大家想不到林楓如此大方,更加歡喜不禁。
轉過一道走廊,鄭玉琮等七名參加集訓的侍衛一字排開,齊齊抱拳賀道:“恭喜林先生!賀喜林先生!”
“哈哈,我身上這會兒可沒錢啦。晚上,咱們兄弟們一起吃個飯吧。”林楓攥緊拳頭逐個打了過去,順勢把在魏三身上吃得虧撈了回來。
“那敢情好。”侍衛們相互看了看,發現大家都在擠眉弄眼。看來,大家心意相通啊!這十來天,林楓每天早上把大家整得夠嗆,今天晚上怎麽也得還回去。
向大家環禮之後,林楓懷揣著聖旨向自己的小家奔去,高興的事情,怎麽也得先跟家人分享才對。魏三端著兩套公服跟在後麵,他心裏著實得意於自己那超前的判斷眼光,這個兄弟認得真好啊,這才幾天,六品官都當上啦,前程無量啊!他那嘴高興得一直合不上,腳下步子邁得可謂是趾高氣揚,仿佛是他自己接到聖旨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