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韓,此話如何講起?城門失水啦,你找池魚的麻煩,是不是有點不太對啊?”林楓故作不解地問道。
一句“老韓”把韓熙載的怒火泄去不少,他有些失落地放下手,長籲短歎道:“唉,我老韓本來哀莫大於心死,想著瀟灑餘生呢,可你這個小子來啦,被你一鼓動,我就想著可以發揮一下餘熱,再鬧騰一番,誰知道又出了這樣一檔子事兒。你真的不知道皇上為什麽質問那件事嗎?”
“真的不知。我隻是與陛下和幾位王爺準備明日的辯論賽,皇上不知從何處翻出一張紙,臉色一變,突然就傳你進宮啦。”林楓堅持不說,他知道,自己托夢之名引出韓熙載與李穀對話這件事沒法對外說,相信李景遂他們更不會說出去,那就讓它徹底成為一樁懸案吧。
林楓看到韓熙載仍然是一副喪氣模樣,不由得笑了,安慰他道:“老韓,你怕過啥呀?我跟你說吧,你走後,陛下就把那張紙給撕了,看來是不會再追求這件事了,你就放心吧。”
“真的?我一直繞在雲裏霧裏的,那件事隻有我和李穀兩人知道,我從未向任何人提過,相信李穀也不會無聊到告發我的地步。這真是奇怪。”韓熙載還是鬱悶無比。
林楓心裏一軟,這事兒本來就怨自己,於是拍拍韓熙載的肩膀說:“老韓,別失落啦,明天就要正式開始強國三疏辯論賽啦,你得打起精神來。我看好你喲!這樣吧,我給你寫一首詞,安慰安慰你受傷的心靈,怎麽樣?”
“少來了。”韓熙載被氣樂了,用力打了林楓一巴掌:“你小子上次升官時還欠我一首呢。不行,今天,我這麽受傷,你得給我寫兩首才行。”
“不行!你真以為我是出口成章的詩人啊。你也是文人,自然應該知道,作文作詩都是需要心境的,都是需要有所感的,我這一會兒可沒有‘才思如泉湧’的感覺。”林楓眉頭一皺,這種贈人詩詞的口子從一開始都得紮緊,要不然,自己就成了職業的盜詞人,遲早會給人逼得“林郎才盡”的!
“那先來一首,其他的回頭再說。”韓熙載也不再糾纏數目,逼著林楓進屋寫詩。
林楓拉著自進院來就一直在旁邊笑著看戲的丫丫,走進屋中,明亮的燭光早已被勤快的丫丫點起來了。
林楓略作思索狀,抬頭看了看月亮還沒有升起來的天空,揮毫寫道: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
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願人長久,千裏共嬋娟。”
正是蘇軾的千古名作《水調歌頭》,也算是能契合韓熙載以前的生活和心境吧。
韓熙載埋頭低吟了兩遍,眼角掠過一絲悲傷,緩慢地說道:“知我者,林楓也!這首詞不由地讓我想起此前酒終人散後,鬱結於心頭的悲苦、憤怒和寂寞,那是深入骨髓的失望啊!幸好,現在,終於讓我看到了一絲曙光,謝謝你,林楓!”韓熙載說完,深深一躬下去。
“不敢,韓大人。請相信,轉機就在此時,你我共同努力,一定可以給頭頂這片天,腳下這片地一些希望!”林楓也有些對不住韓熙載的意思,竭力勸導他。
“……”韓熙載眼角含著眼花,用力拍了林楓肩膀一下,嘴張了半天,也沒有說出一個字。
“好了,老韓,你在我這兒候了大半天,你家的侍妾都該等急了,快回吧,讓美人久候是一種罪過啊。再說了,說不定陛下的聖旨這會兒就快該到了。”林楓開著玩笑,努力想讓韓熙載從悲傷中走出來。
“好,韓某告辭!”韓熙載轉頭就走,口中開始緩慢而低沉吟道:“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待他走到院門處,正好吟道:“此事古難全”,那聲音已經變得鏗鏘有力起來。
亥時,金陵城宮門大開,一群宣旨太監蜂湧而出,然後就炸窩了,乘車的乘車、騎馬的騎馬,開始將一道道聖旨傳向了金陵城的各處,把這個正在慢慢變得濡熱的初夏之夜攪得更不平靜了。一幕幕的悲喜劇開始金陵城各處上演了:
一個入宮時間最短的小太監倒了黴,被分派去尋找廖居素。他在夜色中跌跌撞撞地七問八問,用了將近一個時辰才找到了遠離秦淮河岸一個簡陋的房屋,一名三十餘歲的儒生聞到屋外馬蹄聲,不慌不亂地打開了聊勝於無的破柴門。
小太監實在是氣惱無比,一看這人的窮酸樣就知道自己今天算是白跑了,隻得恨恨地問道:“你可是校書郎廖居素?”
“在下正是。不知公公有何貴幹?”那名讀書人麵如重棗,在鄰家昏暗的燈籠映射下竟似黝黑的井水般無甚波動,那不亢不卑的神態讓小太監的語氣也不由地放得平和了一點兒:“聖上有旨,請接聖旨吧。”
就像平地起大雷,廖居素立刻變了臉色,迅速跪伏在地。
聖旨其實非常簡單的一句話:“著校書郎廖居素明日進宮共商國是,欽此。”時間太緊了,而要通知的大臣不少,這道聖旨自然擬得簡潔無比。
但是,對於所有目睹南唐變革前後的朝臣來講,這道太過簡單的聖旨反而因其重要意義而顯得最不簡單,從此就成為了廖居素這樣的大臣們最珍貴的寶物,當晚好多這樣的聖旨成為了這些家庭的傳家之寶。
小太監宣完旨,立刻逃也似地走了,因為他看到廖居素已經瘋了。那廖居素跪在地上,不停仰天大喊:“謝主隆恩、蒼天有眼、大唐萬歲”之類的口號,那聲嘶力竭地喊聲伴著小太監逃離的腳步在夜空裏傳出去很遠很遠。
如果聖旨對廖居素來說是驚喜劇的話,宋齊丘家中就有點像驚悚劇啦!
宋齊丘倒是不動聲色地接過聖旨,重謝了宣旨太監。太監一離開院子,屋內已經轉出了魏岑、李征古、查文徽等幾個人,個個臉上都帶著疑慮和驚懼。他們幾個人先後提到線報,林楓又進宮了,他們剛剛聚齊宋府,宣旨太監就來了。
“據報,今日那林楓又入宮,居然待了一整天,隻知殿中有陛下、齊王、楚王、燕王、鄭王幾人。但那人卻堅持不肯多說一句內容,說聖上有嚴令,敢泄露一字者誅九族。現在,聖旨已下,看來陛下是真的要變革啦!”說話者正是魏岑,語氣慌亂,手在不住地發抖。
“朝中大小事項,陛下從來都是與我等商定方行,如今,如此大事,我等卻均被排斥在外,這可如何是好?”查文徽的臉色益加鐵青,手不由地握緊了拳頭。靠拍馬屁伺候人上位的人,自然最怕自己連伺候也沒有資格啦。
李征古沒有說話,隻是無精打采地連連搖頭。
“你們不聽我說,早點把那林楓幹掉不是什麽事情都沒有了嗎?”查文徽狠狠地咬牙說道。
“宋公,你倒是說句話啊。”魏岑不由得催促道。
宋齊丘眼光翻轉,狠狠地瞪了魏岑一眼,平靜地說道:“慌什麽,你們別忘了,你們都是朝廷重臣,得有一個重臣的氣度和修養來。記住一條,隻要聖上還認可我們,一切都自平安無事。我等明日起,務必要認準皇上認可的事情。你們都回吧,隻怕聖旨也都在家中候著呢。”
幾個人如火燒屁股的貓一樣散了,那些背影離去時竟然有些淒慘的感覺,完全沒有了平日揮斥方遒的意氣風發。
看著這些人倉皇的背影,宋齊丘的眉頭也皺了起來。
這邊廂,林楓草草吃了些食物,剛要準備睡下,就聽見院外有輕輕的叩門聲,還伴著一聲清脆而嬌媚的呼聲:“林議郎在家吧?賤妾肖菲兒求見。”
一句“老韓”把韓熙載的怒火泄去不少,他有些失落地放下手,長籲短歎道:“唉,我老韓本來哀莫大於心死,想著瀟灑餘生呢,可你這個小子來啦,被你一鼓動,我就想著可以發揮一下餘熱,再鬧騰一番,誰知道又出了這樣一檔子事兒。你真的不知道皇上為什麽質問那件事嗎?”
“真的不知。我隻是與陛下和幾位王爺準備明日的辯論賽,皇上不知從何處翻出一張紙,臉色一變,突然就傳你進宮啦。”林楓堅持不說,他知道,自己托夢之名引出韓熙載與李穀對話這件事沒法對外說,相信李景遂他們更不會說出去,那就讓它徹底成為一樁懸案吧。
林楓看到韓熙載仍然是一副喪氣模樣,不由得笑了,安慰他道:“老韓,你怕過啥呀?我跟你說吧,你走後,陛下就把那張紙給撕了,看來是不會再追求這件事了,你就放心吧。”
“真的?我一直繞在雲裏霧裏的,那件事隻有我和李穀兩人知道,我從未向任何人提過,相信李穀也不會無聊到告發我的地步。這真是奇怪。”韓熙載還是鬱悶無比。
林楓心裏一軟,這事兒本來就怨自己,於是拍拍韓熙載的肩膀說:“老韓,別失落啦,明天就要正式開始強國三疏辯論賽啦,你得打起精神來。我看好你喲!這樣吧,我給你寫一首詞,安慰安慰你受傷的心靈,怎麽樣?”
“少來了。”韓熙載被氣樂了,用力打了林楓一巴掌:“你小子上次升官時還欠我一首呢。不行,今天,我這麽受傷,你得給我寫兩首才行。”
“不行!你真以為我是出口成章的詩人啊。你也是文人,自然應該知道,作文作詩都是需要心境的,都是需要有所感的,我這一會兒可沒有‘才思如泉湧’的感覺。”林楓眉頭一皺,這種贈人詩詞的口子從一開始都得紮緊,要不然,自己就成了職業的盜詞人,遲早會給人逼得“林郎才盡”的!
“那先來一首,其他的回頭再說。”韓熙載也不再糾纏數目,逼著林楓進屋寫詩。
林楓拉著自進院來就一直在旁邊笑著看戲的丫丫,走進屋中,明亮的燭光早已被勤快的丫丫點起來了。
林楓略作思索狀,抬頭看了看月亮還沒有升起來的天空,揮毫寫道: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
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願人長久,千裏共嬋娟。”
正是蘇軾的千古名作《水調歌頭》,也算是能契合韓熙載以前的生活和心境吧。
韓熙載埋頭低吟了兩遍,眼角掠過一絲悲傷,緩慢地說道:“知我者,林楓也!這首詞不由地讓我想起此前酒終人散後,鬱結於心頭的悲苦、憤怒和寂寞,那是深入骨髓的失望啊!幸好,現在,終於讓我看到了一絲曙光,謝謝你,林楓!”韓熙載說完,深深一躬下去。
“不敢,韓大人。請相信,轉機就在此時,你我共同努力,一定可以給頭頂這片天,腳下這片地一些希望!”林楓也有些對不住韓熙載的意思,竭力勸導他。
“……”韓熙載眼角含著眼花,用力拍了林楓肩膀一下,嘴張了半天,也沒有說出一個字。
“好了,老韓,你在我這兒候了大半天,你家的侍妾都該等急了,快回吧,讓美人久候是一種罪過啊。再說了,說不定陛下的聖旨這會兒就快該到了。”林楓開著玩笑,努力想讓韓熙載從悲傷中走出來。
“好,韓某告辭!”韓熙載轉頭就走,口中開始緩慢而低沉吟道:“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待他走到院門處,正好吟道:“此事古難全”,那聲音已經變得鏗鏘有力起來。
亥時,金陵城宮門大開,一群宣旨太監蜂湧而出,然後就炸窩了,乘車的乘車、騎馬的騎馬,開始將一道道聖旨傳向了金陵城的各處,把這個正在慢慢變得濡熱的初夏之夜攪得更不平靜了。一幕幕的悲喜劇開始金陵城各處上演了:
一個入宮時間最短的小太監倒了黴,被分派去尋找廖居素。他在夜色中跌跌撞撞地七問八問,用了將近一個時辰才找到了遠離秦淮河岸一個簡陋的房屋,一名三十餘歲的儒生聞到屋外馬蹄聲,不慌不亂地打開了聊勝於無的破柴門。
小太監實在是氣惱無比,一看這人的窮酸樣就知道自己今天算是白跑了,隻得恨恨地問道:“你可是校書郎廖居素?”
“在下正是。不知公公有何貴幹?”那名讀書人麵如重棗,在鄰家昏暗的燈籠映射下竟似黝黑的井水般無甚波動,那不亢不卑的神態讓小太監的語氣也不由地放得平和了一點兒:“聖上有旨,請接聖旨吧。”
就像平地起大雷,廖居素立刻變了臉色,迅速跪伏在地。
聖旨其實非常簡單的一句話:“著校書郎廖居素明日進宮共商國是,欽此。”時間太緊了,而要通知的大臣不少,這道聖旨自然擬得簡潔無比。
但是,對於所有目睹南唐變革前後的朝臣來講,這道太過簡單的聖旨反而因其重要意義而顯得最不簡單,從此就成為了廖居素這樣的大臣們最珍貴的寶物,當晚好多這樣的聖旨成為了這些家庭的傳家之寶。
小太監宣完旨,立刻逃也似地走了,因為他看到廖居素已經瘋了。那廖居素跪在地上,不停仰天大喊:“謝主隆恩、蒼天有眼、大唐萬歲”之類的口號,那聲嘶力竭地喊聲伴著小太監逃離的腳步在夜空裏傳出去很遠很遠。
如果聖旨對廖居素來說是驚喜劇的話,宋齊丘家中就有點像驚悚劇啦!
宋齊丘倒是不動聲色地接過聖旨,重謝了宣旨太監。太監一離開院子,屋內已經轉出了魏岑、李征古、查文徽等幾個人,個個臉上都帶著疑慮和驚懼。他們幾個人先後提到線報,林楓又進宮了,他們剛剛聚齊宋府,宣旨太監就來了。
“據報,今日那林楓又入宮,居然待了一整天,隻知殿中有陛下、齊王、楚王、燕王、鄭王幾人。但那人卻堅持不肯多說一句內容,說聖上有嚴令,敢泄露一字者誅九族。現在,聖旨已下,看來陛下是真的要變革啦!”說話者正是魏岑,語氣慌亂,手在不住地發抖。
“朝中大小事項,陛下從來都是與我等商定方行,如今,如此大事,我等卻均被排斥在外,這可如何是好?”查文徽的臉色益加鐵青,手不由地握緊了拳頭。靠拍馬屁伺候人上位的人,自然最怕自己連伺候也沒有資格啦。
李征古沒有說話,隻是無精打采地連連搖頭。
“你們不聽我說,早點把那林楓幹掉不是什麽事情都沒有了嗎?”查文徽狠狠地咬牙說道。
“宋公,你倒是說句話啊。”魏岑不由得催促道。
宋齊丘眼光翻轉,狠狠地瞪了魏岑一眼,平靜地說道:“慌什麽,你們別忘了,你們都是朝廷重臣,得有一個重臣的氣度和修養來。記住一條,隻要聖上還認可我們,一切都自平安無事。我等明日起,務必要認準皇上認可的事情。你們都回吧,隻怕聖旨也都在家中候著呢。”
幾個人如火燒屁股的貓一樣散了,那些背影離去時竟然有些淒慘的感覺,完全沒有了平日揮斥方遒的意氣風發。
看著這些人倉皇的背影,宋齊丘的眉頭也皺了起來。
這邊廂,林楓草草吃了些食物,剛要準備睡下,就聽見院外有輕輕的叩門聲,還伴著一聲清脆而嬌媚的呼聲:“林議郎在家吧?賤妾肖菲兒求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