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雲南唐54_風雲南唐全文免費閱讀_第五十四章大唐科學院構想(一)來自網()
其實,郭新興那天的直覺很準,最後壓軸的街舞加武術表演節目是臨時加上去的,表演者正是林楓本人。【百度搜索網會員登入網】
這一段時間來,林楓一天早朝也沒有上,白天跟著禁軍精銳進行訓練,晚上則是回到府上奮筆疾書,然後讓舒雅、伍喬給譽寫一遍。那天晚上,林楓本來是去超級市場察看夜間運作情況的,一時衝動之下,將自己跳一回舞的欲望給釋放了出來。麵具,是林楓臨時拿了一塊薄木板製作的,現場沒有一個人知道他就是最後的那名舞者。
保大八年七月十四日,林楓終於上早朝了。簡短的朝會過後,他又被悄悄叫到了禦書房。這早在林楓的預料之中,這幾天來他一直不露麵,掄才大典、變革措施等諸多大事,隻怕他再不上朝,李璟就該派人去訓練場喊他了。
禦書房中,依然隻有李璟和齊王李景遂兩個人。
看到林楓,李璟微笑著吩咐其免禮,將案頭的一份奏章遞給了林楓。
林楓快速瀏覽一遍,奏章是由江文蔚和遊簡言兩個禮部侍郎聯名上奏的,內文正是關於掄才大典的整體設想。不過,這個方案依林楓來看,就是一份虎頭蛇尾,本末倒置的方案,掄才大典的啟動儀式非常隆重,李璟當天要祭天、告祖、禮賢,整個繁瑣禮式下來至少得半天時間,而後麵的掄才設置得非常中規中矩,現場接受招賢十題前三題的文章,擇其合意者進行當麵質詢;其他七題則由各部考官聯合一一現場測試比較,選擇最適宜合意者。
林楓看完,不置可否,輕輕將奏章放在禦書案上,伸手入懷,拿出了一厚疊紙張,恭敬地遞給了李璟。
李璟拿過一看,第一張上隻有一行漂亮的大字:“大唐科學院設想”,立刻提起了興趣,迅速翻閱了一遍,並隨手遞給了一臉期待的李景遂。
李璟眼睛看向了林楓,示意其坐下慢慢講來。
林楓規規矩矩地坐好,輕聲說道:“陛下、齊王,在微臣看來,掄才隻是起步,如何使用這些人才方是最關鍵的,微臣建議現在起開始籌備大唐科學院,作為此次所選人才的主要安置處。”
李景遂將手中的紙張輕輕放下,也看到了林楓。
“就大唐科學院的整體架構來說,微臣建議科學院下設三個研究部,分別為戰爭研究部、經濟研究部和科學研究部。
戰爭研究部下設三個項目司,分別為兵器司、作戰司、軍情司。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微臣首先談談這兵器司,我們的軍隊要想橫掃天下,若有利器則可事半功倍。微臣想用一個人來比喻整個軍隊,那麽兵器司的主要目的就是如何讓一個人打得快、打得遠、打得準、打得猛,如何讓一個人聽得遠、看得遠。本著這些目的,微臣建議兵器司主要鑽研這幾個方向:火藥、望遠鏡、槍炮、弓弩。”
弓弩倒在兩個聽者的意料之中,但另外三樣則讓兩人有些目瞪口呆,稀罕物件啊!
林楓趕緊解釋道:“微臣昔日曾聽番僧說過,以硝石、硫磺、木炭三者以適合比例配合,可以製作出一種劇烈爆炸的大殺器,聲震如雷,威力巨大,屆時,必可令敵聞風喪膽,就算是騎兵也不足懼了!”
林楓所說的正是火藥。早在漢朝以前,火藥的主要成分硝石、硫黃作為金石藥物已為人們所知,不過,火藥卻是一直是“明珠暗投”,被煉丹術士發現,也一直隻是被用來煉丹。
在秦漢之間成書的《神農本草經》曾記載曰:“消石,味苦,寒,主五髒積熱……煉之如膏。”“石流黃,味酸,溫,……能化金銀銅鐵,奇物。”消石即硝石,石流黃即硫黃;在中唐以後成書的《真元妙道要略》則記載:“有以硫黃、雄黃合硝石並蜜燒之,焰起燒手、麵及燼屋舍者。”這個時候才發現這兩種物品混在一起可以起燃。
火藥的早期軍事應用正是在10世紀。在北宋初官修的《武經總要》中曾記載有蒺藜火和毒藥煙等火藥配方,是世界曆史上最早冠以火藥名稱,並直接應用於實戰的。當然,這個時候的火藥,因為硝含量低,還含有大量其他成分,通常隻能速燃,用以縱火、發煙或散毒,還是一種低級火藥,隻是近代火藥的雛形罷了。此後的四個世紀,由於戰爭頻繁,火藥性能得以不斷提高,火藥技術得以不斷改進,火藥兵器才得以發展。
對林楓來說,火藥這個大殺器從認識硝、硫性質,再到發現起火現象,最後到成熟應用於軍事,經曆了一個太過漫長的曆史過程,他既然來到了這個時代,就是準備要縮短這個漫長過程的!
李景遂站起身來,摩拳擦掌地問道:“這真的可行嗎?”由於北方王朝和更北方蠻族的刻意阻撓和設絆,馬匹是一直是南唐較缺的戰略物資,因此南唐的騎兵發展一直比較緩慢,是軍隊建設中的一個大弱項。李景遂作為天下兵馬元帥,自然希望能有克敵製勝的絕招。
當然可行!騎兵喪失其戰場至關重要作用,並逐漸退出曆史舞台,就是因為熱兵器的發明和普及啊!林楓微笑著說道:“沒有問題,相信微臣很快就可以鼓搗出!”
李景遂大喜過望,立刻催促林楓道:“至善請繼續講!”
“至於望遠鏡,微臣了解道,用最純淨的水晶磨成特定形狀,組合在一起,就可以將遠處的東西拉到眼前來,我們就可以隨時提前發現敵人!”林楓微笑著說道。望遠鏡其實很簡單,就是一個凸透鏡片加一個凹透鏡片,但對於這個水晶尚且是珍稀品的時代來說,代價就有些昂貴了。
李景遂不由在禦書房內急轉了兩圈,發覺自己有點失態後,又馬上轉了回來,站到了林楓麵前,催他快講下去。
“弓弩自不用微臣多講,我們的目的是如何讓其射弩箭更快,可裝弩箭更多,殺傷麵積更大,而上弦則更省力。至於槍炮,這要等待到我們的炸藥、煉鋼技術大進步之後,槍可以由一個人手持,將濃縮後的炸藥發射出去,殺來敵於遠方;炮就要由幾個人來操作,將炸彈發射至遠方,在敵群中爆炸,殺傷力更大。”林楓微笑著繼續忽悠,槍炮隻是一個未來的發展方向,依現在的科技,高強度鋼鐵、壓鑄技術、子彈製作、點火裝置,需要解決的問題太多太多了!
“那作戰司呢?”李璟開口問道,雖然他剛才沒有太大的反應,但潮紅的臉已經說明了他內心的激動。
“兵器是死的,而人是活的,兵器再好,利用不好也是白搭。”林楓直言不諱地說道,曆史上,宋代的科技發達,武器先進,不照樣被四周的蠻子揍得滿地找牙?
“所以,微臣考慮成立作戰司,其主要研究方向暫時定為兩個:一是研究自古以來的戰場實例,尋找最適合現時的作戰方式、作戰陣形等作戰理論;二是研究所有兵器,特別是最新兵器的最佳使用方式和最佳使用效果。以上所有的研究成果必須經得起實戰檢驗。”林楓加重了語氣,說道。
“兩軍作戰,軍情為要。如果想做到知己知彼,百戰不殆,微臣認為就離不開軍情司了。軍情司微臣建議目前也暫定兩個方向:一是進行國與國之間的形勢分析,為我國對外交往提供合理、正確、科學的決策建議。昔日班定遠一怒定西域的例子就說明了,外交的力量和效果其實不弱於軍事;二是偵察對方軍情,招募大量適合作間之人和善於偵察之人,提前將敵方情況摸清,到作戰之時,我們就如明眼人打瞎眼者,占盡優勢!”
偵察敵情是自古以來的常規做法,但林楓提出建設常設機構卻是從未有過的,一下子讓兩個上位者陷入了沉思。
風雲南唐54_風雲南唐全文免費閱讀_第五十四章大唐科學院構想(一)更新完畢!
其實,郭新興那天的直覺很準,最後壓軸的街舞加武術表演節目是臨時加上去的,表演者正是林楓本人。【百度搜索網會員登入網】
這一段時間來,林楓一天早朝也沒有上,白天跟著禁軍精銳進行訓練,晚上則是回到府上奮筆疾書,然後讓舒雅、伍喬給譽寫一遍。那天晚上,林楓本來是去超級市場察看夜間運作情況的,一時衝動之下,將自己跳一回舞的欲望給釋放了出來。麵具,是林楓臨時拿了一塊薄木板製作的,現場沒有一個人知道他就是最後的那名舞者。
保大八年七月十四日,林楓終於上早朝了。簡短的朝會過後,他又被悄悄叫到了禦書房。這早在林楓的預料之中,這幾天來他一直不露麵,掄才大典、變革措施等諸多大事,隻怕他再不上朝,李璟就該派人去訓練場喊他了。
禦書房中,依然隻有李璟和齊王李景遂兩個人。
看到林楓,李璟微笑著吩咐其免禮,將案頭的一份奏章遞給了林楓。
林楓快速瀏覽一遍,奏章是由江文蔚和遊簡言兩個禮部侍郎聯名上奏的,內文正是關於掄才大典的整體設想。不過,這個方案依林楓來看,就是一份虎頭蛇尾,本末倒置的方案,掄才大典的啟動儀式非常隆重,李璟當天要祭天、告祖、禮賢,整個繁瑣禮式下來至少得半天時間,而後麵的掄才設置得非常中規中矩,現場接受招賢十題前三題的文章,擇其合意者進行當麵質詢;其他七題則由各部考官聯合一一現場測試比較,選擇最適宜合意者。
林楓看完,不置可否,輕輕將奏章放在禦書案上,伸手入懷,拿出了一厚疊紙張,恭敬地遞給了李璟。
李璟拿過一看,第一張上隻有一行漂亮的大字:“大唐科學院設想”,立刻提起了興趣,迅速翻閱了一遍,並隨手遞給了一臉期待的李景遂。
李璟眼睛看向了林楓,示意其坐下慢慢講來。
林楓規規矩矩地坐好,輕聲說道:“陛下、齊王,在微臣看來,掄才隻是起步,如何使用這些人才方是最關鍵的,微臣建議現在起開始籌備大唐科學院,作為此次所選人才的主要安置處。”
李景遂將手中的紙張輕輕放下,也看到了林楓。
“就大唐科學院的整體架構來說,微臣建議科學院下設三個研究部,分別為戰爭研究部、經濟研究部和科學研究部。
戰爭研究部下設三個項目司,分別為兵器司、作戰司、軍情司。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微臣首先談談這兵器司,我們的軍隊要想橫掃天下,若有利器則可事半功倍。微臣想用一個人來比喻整個軍隊,那麽兵器司的主要目的就是如何讓一個人打得快、打得遠、打得準、打得猛,如何讓一個人聽得遠、看得遠。本著這些目的,微臣建議兵器司主要鑽研這幾個方向:火藥、望遠鏡、槍炮、弓弩。”
弓弩倒在兩個聽者的意料之中,但另外三樣則讓兩人有些目瞪口呆,稀罕物件啊!
林楓趕緊解釋道:“微臣昔日曾聽番僧說過,以硝石、硫磺、木炭三者以適合比例配合,可以製作出一種劇烈爆炸的大殺器,聲震如雷,威力巨大,屆時,必可令敵聞風喪膽,就算是騎兵也不足懼了!”
林楓所說的正是火藥。早在漢朝以前,火藥的主要成分硝石、硫黃作為金石藥物已為人們所知,不過,火藥卻是一直是“明珠暗投”,被煉丹術士發現,也一直隻是被用來煉丹。
在秦漢之間成書的《神農本草經》曾記載曰:“消石,味苦,寒,主五髒積熱……煉之如膏。”“石流黃,味酸,溫,……能化金銀銅鐵,奇物。”消石即硝石,石流黃即硫黃;在中唐以後成書的《真元妙道要略》則記載:“有以硫黃、雄黃合硝石並蜜燒之,焰起燒手、麵及燼屋舍者。”這個時候才發現這兩種物品混在一起可以起燃。
火藥的早期軍事應用正是在10世紀。在北宋初官修的《武經總要》中曾記載有蒺藜火和毒藥煙等火藥配方,是世界曆史上最早冠以火藥名稱,並直接應用於實戰的。當然,這個時候的火藥,因為硝含量低,還含有大量其他成分,通常隻能速燃,用以縱火、發煙或散毒,還是一種低級火藥,隻是近代火藥的雛形罷了。此後的四個世紀,由於戰爭頻繁,火藥性能得以不斷提高,火藥技術得以不斷改進,火藥兵器才得以發展。
對林楓來說,火藥這個大殺器從認識硝、硫性質,再到發現起火現象,最後到成熟應用於軍事,經曆了一個太過漫長的曆史過程,他既然來到了這個時代,就是準備要縮短這個漫長過程的!
李景遂站起身來,摩拳擦掌地問道:“這真的可行嗎?”由於北方王朝和更北方蠻族的刻意阻撓和設絆,馬匹是一直是南唐較缺的戰略物資,因此南唐的騎兵發展一直比較緩慢,是軍隊建設中的一個大弱項。李景遂作為天下兵馬元帥,自然希望能有克敵製勝的絕招。
當然可行!騎兵喪失其戰場至關重要作用,並逐漸退出曆史舞台,就是因為熱兵器的發明和普及啊!林楓微笑著說道:“沒有問題,相信微臣很快就可以鼓搗出!”
李景遂大喜過望,立刻催促林楓道:“至善請繼續講!”
“至於望遠鏡,微臣了解道,用最純淨的水晶磨成特定形狀,組合在一起,就可以將遠處的東西拉到眼前來,我們就可以隨時提前發現敵人!”林楓微笑著說道。望遠鏡其實很簡單,就是一個凸透鏡片加一個凹透鏡片,但對於這個水晶尚且是珍稀品的時代來說,代價就有些昂貴了。
李景遂不由在禦書房內急轉了兩圈,發覺自己有點失態後,又馬上轉了回來,站到了林楓麵前,催他快講下去。
“弓弩自不用微臣多講,我們的目的是如何讓其射弩箭更快,可裝弩箭更多,殺傷麵積更大,而上弦則更省力。至於槍炮,這要等待到我們的炸藥、煉鋼技術大進步之後,槍可以由一個人手持,將濃縮後的炸藥發射出去,殺來敵於遠方;炮就要由幾個人來操作,將炸彈發射至遠方,在敵群中爆炸,殺傷力更大。”林楓微笑著繼續忽悠,槍炮隻是一個未來的發展方向,依現在的科技,高強度鋼鐵、壓鑄技術、子彈製作、點火裝置,需要解決的問題太多太多了!
“那作戰司呢?”李璟開口問道,雖然他剛才沒有太大的反應,但潮紅的臉已經說明了他內心的激動。
“兵器是死的,而人是活的,兵器再好,利用不好也是白搭。”林楓直言不諱地說道,曆史上,宋代的科技發達,武器先進,不照樣被四周的蠻子揍得滿地找牙?
“所以,微臣考慮成立作戰司,其主要研究方向暫時定為兩個:一是研究自古以來的戰場實例,尋找最適合現時的作戰方式、作戰陣形等作戰理論;二是研究所有兵器,特別是最新兵器的最佳使用方式和最佳使用效果。以上所有的研究成果必須經得起實戰檢驗。”林楓加重了語氣,說道。
“兩軍作戰,軍情為要。如果想做到知己知彼,百戰不殆,微臣認為就離不開軍情司了。軍情司微臣建議目前也暫定兩個方向:一是進行國與國之間的形勢分析,為我國對外交往提供合理、正確、科學的決策建議。昔日班定遠一怒定西域的例子就說明了,外交的力量和效果其實不弱於軍事;二是偵察對方軍情,招募大量適合作間之人和善於偵察之人,提前將敵方情況摸清,到作戰之時,我們就如明眼人打瞎眼者,占盡優勢!”
偵察敵情是自古以來的常規做法,但林楓提出建設常設機構卻是從未有過的,一下子讓兩個上位者陷入了沉思。
風雲南唐54_風雲南唐全文免費閱讀_第五十四章大唐科學院構想(一)更新完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