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雲南唐114_風雲南唐全文免費閱讀_第一百一十四章招賢麵試(四)來自網()
保大八年(公元950年)八月四日一大早,當身著便裝的林楓帶著盧絳、舒雅、伍喬三人步行趕至金陵學宮,發現眼前的情景大大迥異於前一天,看熱鬧的人群圍滿了門前廣場,分成一堆一堆地,話題基本上都是昨日分米的盛況。【網高品質更新】
林楓一行人從側麵繞到學宮門口外,正要進門,恰好好聽見兩人的大聲交談,林楓悄然放慢了腳步。
“昨天分米那個場麵你沒見,特別是下午,人山人海,人家方家是來者不拒,那叫一個豪氣!”一個壯漢粗聲歎道。
“怎麽,你今天還想著有這樣的好事啊?”他旁邊的一個漢子調笑道。他昨天沒有在城裏,沒有分到占城稻種,現在還在懊惱。
“當然不是了!你想想,林楓林大人搞出來的事兒,哪一件事不熱鬧,錯過了一定後悔!”頭前的壯漢神秘地說道。
“就是,超級市場、禁軍比武、掄才大典,嘖嘖,看人家的出手,不服不行啊!”較瘦的漢子接道。
林楓不由地笑了,低頭叮囑了盧絳他們幾句,轉身邁步進入了學宮。把門的禁軍自然已經認得林楓,稍稍一愣後立刻放行。
那名壯漢抬頭看到了這一幕,一把抓住較瘦的漢子,低聲說道:“剛才進去的年輕人,總不會就是林楓林大人吧,這會兒進去的可基本上都是考官啊。”
較瘦的漢子使勁盯看了林楓的背影,不由地笑道:“別做夢了,你哪有那麽好的命,隨隨便便就能碰林大人?那可是天上的文曲星下凡啊!”
林楓可沒有聽到後麵的對話,徑直走進了誌道齋,發現隻差司徒周宗一人尚未到。因為昨晚的周府便宴,一群考官已經熟絡親近了許多,立刻相互開起對方酒量的玩笑來。
不一會兒,主考官周宗到了。
一陣寒喧過後,招賢第八題的麵試開始進行,征集天下最鋒利的武器。一名禁軍按照林楓的吩咐,先取了十來把禁軍腰刀放在旁邊的書案上。
頭前進來的兩名漢子裝束外貌都差不多,一樣又黑又髒的衣服,上麵不時有一兩個明顯為火燒出來的小洞;一樣的黑紅臉龐、青筋暴起的雙手,露在衣服外麵的小臂、胸口都顯肌肉隆起。
林楓上前一問,果然都是日常打鐵出身。不過,一個是淮北中原來的,叫嶽勝,拿來的是一把沉甸甸的刀,一個則是從鄰國吳越來的,叫王越,拿的則是一把輕靈的劍,刀劍一出鞘,乍一看均是寒光閃閃。
林楓示意他們稍候片刻,接著誌道齋門外又進來三個人,手中分別捧著一把刀,最後一位正是高大帥氣的趙斌。
林楓示意三人逐一介紹自己的刀,第一名高瘦漢子上前一步,將略有些弧度的刀刃朝上,伸手拔了一根頭發,在刀身上方鬆手,飄落的頭發碰到刀刃,幹脆利落地斷為兩截,那名漢子方才揚聲說道:“來自東土扶桑的寶刀,刀可瞬間斷發,削鐵如泥!”
考官們立刻挺直了身體,這個秀看起來很是眩目啊。林楓卻心中曬笑,好戲在後頭呢!
第二名漢子將手中的刀抽出刀鞘,慢慢舞動了兩個刀花,黝黑的刀身轉動之間閃出奪目的寒光。漢子冷聲說道:“镔鐵寶刀!”
林楓來了興趣,上前捧過那把刀仔細觀看起來,刀身在側轉之際,流水紋路似隱似現,泛出冷光,仿佛刀身上蘊藏了千年的寒冰。
關於古代珍貴冷兵器的材質,林楓在後世曾專門搜索過,詳細了解過。其實,古時由波斯、罽賓(今克什米爾)傳入中國的镔鐵,還有歐洲人推崇的“大馬士革鋼”、俄國人說的“布拉特鋼”,這些都屬於花紋鋼。花紋鋼在中國古代又稱為“花鐵”、“文鐵”。把花紋鋼表麵打磨光淨,或者再腐蝕一下,花紋就會顯示出來,其花紋形態無外乎流水、彩雲、菊花、木紋等常見幾種。
“好刀!不知此刀來自北方還是海外?”林楓突然問道。
那名漢子一愣,竟然一時沒有說話。
林楓口中的北方意指很明顯,就是北方的遼國,也就是契丹族。據《金史?太祖紀》記載:“遼以镔鐵為號,取其堅也。”“契丹”兩個字的本意即為镔鐵,表示堅固。契丹本屬東胡族係,是鮮卑的一支,4世紀中從鮮卑族中分離出來;唐太宗貞觀年間,契丹部落聯盟背棄突厥,歸附唐朝;公元907年,契丹建立了政權;公元916年,契丹族首領那律阿保機創建契丹國;公元947年,太宗耶律德光改國號為遼,其疆域最大時東至大海,西至流沙,南越長城,北絕大漠,盛絕一時。
不過,林楓對遼國的镔鐵技術還略有印象,契丹此時的冶煉技術尚處於坑冶法,比較原始,溫度不可能太高;且他們的鐵礦石主產區在現鞍山地區,鐵礦石品位不會太高。所以遼產“镔鐵”其實充其量隻能算是表麵退火鋼或者某種低碳鋼,並不能和真正的大馬士革鋼、唐刀等高碳鋼相提並論。
“寶馬為祖上所傳,具體來源已無法確知。家父推測說應該來自海外。”那名漢子稍停後說道。
中國古代來自海外的镔鐵主要原產波斯(今伊朗)、罽賓(今克什米爾)、印度等地,約在南北朝時傳入中國。镔鐵製作的刀劍極其鋒利,有“吹毛透風”之譽。镔鐵應是由高碳鋼和熟鐵疊打而成,這種製煉技術隨後也被中國工匠所掌握。
林楓心中了然,略有失望。他出這道題的本意其實是尋找高效煉鋼的方法和能人,到了大規模廝殺的戰場上,一兩把流傳的寶刀並不能改變什麽啊!
輪到了趙斌,他上前一步,將包刀的布解去,亮出了一把光亮嶄新的刀,介紹道:“孫錯孫大師煉製的最新寶刀!”
在場的周宗、魏岑等人立刻興奮起來,他們可是親眼見過林楓刀砍禁軍腰刀好戲的。
林楓一指書桌上的一字排開的五把禁軍腰刀,大聲說道:“大家所持均為寶刀,為世所罕見,但終有高下之分。此為當今禁軍所用製式佩刀,請各位大師上前,用自家寶刀狠斫此腰刀,損傷效果最大、自身損傷最小者自然為天下最鋒利之兵!”
林楓說完,直接盯向了那名拿小日本唐刀的漢子。那名漢子怫然變色,竟然向後退了一步。
林楓不由地笑了。
小日本的倭刀偷學自中國唐代的橫刀,隻不過是結合日本人體形矮的特點,將原唐刀的直刃變成了帶有一定弧度的刃,也可以算是一種改進。但是,有一點是小鬼子無法學習的:唐刀主要使用“百煉鋼”和“包鋼”兩種,這兩種做法即耗時又費力,以至於唐末好多節度使被一把唐刀耗空了實力,而到了地域小、資源少的扶桑小國,倭刀主要使用技術上要低一等的“夾鋼”技術,極少數的百煉倭刀一般都歸了大名、武士等權貴階層,很少在世人麵前顯露的。
曆史上,倭刀的名聲主要是由小鬼子吹出來的。倭刀的確在硬度上有所提高,但是魚肉和熊掌不可兼得,刀一硬自然就變脆,一脆,刀身就易折斷,其耐用度就要大打折扣。而且,這種高碳鋼打出來的倭刀易氧化鏽蝕,所以,後世電影電視上經常看到鬼子武士有事沒事就拿塊白布擦來擦去,你以為他想啊,那是沒辦法,刀太容易生鏽了!
據史載,之所以明朝士兵起初與持倭刀的倭寇作戰時兵器吃虧,那是因為中國士兵大多用木柄的長予,一劈就斷。但是到了後來,明軍用上了沸油泡過的竹槍,立刻就占了上風!再後來,倭寇碰上了少林寺僧人的鐵棍,那可就連人帶刀都被打爛了!再往後講,到了八年抗戰,為什麽西北軍大刀隊讓鬼子武子心驚膽戰,脖子上甚至圍上了“鐵製狗項圈”?那是因為每把大刀重達二十斤,是倭刀的十倍,再加上由眾多中國武術名家集體精心淬煉出來的“破鋒八刀”技法,其中最常用最有效的一招,作戰時將刀鋒向下拖在身側,倭刀劈砍過來,刀身猛地上撩,厚重的刀背一下子就可以磕飛倭刀,然後再借勢猛力斜劈下來,連鬼子頭都可以砍下的,這自然讓信奉所謂“天照大神”、寧可剖腹不敢掉頭的小鬼子嚇得屁滾尿流!
那名漢子終於大聲急急喊道:“寶刀應該珍惜保護,豈能行此等粗鄙損傷之法,我不比了!”說完,抱刀跑了出去。
林楓不由地哈哈大笑起來,麵向均是一頭霧水的老少考官解釋道:“所謂東土寶刀,其身甚脆,最忌刀口相格,硬碰硬!據聞其試刀時隻敢用死人屍體試刀,而我民族刀劍因為要麵對鐧、槊、錘等重兵器,碰撞次數也高,因此試刀時是以刃口砍石頭,以不卷刃為標準,這是假郎中遇到了真大夫,不得不跑啊!”
林楓的俏皮話立刻引起了滿堂哄笑。
&nnsp;
風雲南唐114_風雲南唐全文免費閱讀_第一百一十四章招賢麵試(四)更新完畢!
保大八年(公元950年)八月四日一大早,當身著便裝的林楓帶著盧絳、舒雅、伍喬三人步行趕至金陵學宮,發現眼前的情景大大迥異於前一天,看熱鬧的人群圍滿了門前廣場,分成一堆一堆地,話題基本上都是昨日分米的盛況。【網高品質更新】
林楓一行人從側麵繞到學宮門口外,正要進門,恰好好聽見兩人的大聲交談,林楓悄然放慢了腳步。
“昨天分米那個場麵你沒見,特別是下午,人山人海,人家方家是來者不拒,那叫一個豪氣!”一個壯漢粗聲歎道。
“怎麽,你今天還想著有這樣的好事啊?”他旁邊的一個漢子調笑道。他昨天沒有在城裏,沒有分到占城稻種,現在還在懊惱。
“當然不是了!你想想,林楓林大人搞出來的事兒,哪一件事不熱鬧,錯過了一定後悔!”頭前的壯漢神秘地說道。
“就是,超級市場、禁軍比武、掄才大典,嘖嘖,看人家的出手,不服不行啊!”較瘦的漢子接道。
林楓不由地笑了,低頭叮囑了盧絳他們幾句,轉身邁步進入了學宮。把門的禁軍自然已經認得林楓,稍稍一愣後立刻放行。
那名壯漢抬頭看到了這一幕,一把抓住較瘦的漢子,低聲說道:“剛才進去的年輕人,總不會就是林楓林大人吧,這會兒進去的可基本上都是考官啊。”
較瘦的漢子使勁盯看了林楓的背影,不由地笑道:“別做夢了,你哪有那麽好的命,隨隨便便就能碰林大人?那可是天上的文曲星下凡啊!”
林楓可沒有聽到後麵的對話,徑直走進了誌道齋,發現隻差司徒周宗一人尚未到。因為昨晚的周府便宴,一群考官已經熟絡親近了許多,立刻相互開起對方酒量的玩笑來。
不一會兒,主考官周宗到了。
一陣寒喧過後,招賢第八題的麵試開始進行,征集天下最鋒利的武器。一名禁軍按照林楓的吩咐,先取了十來把禁軍腰刀放在旁邊的書案上。
頭前進來的兩名漢子裝束外貌都差不多,一樣又黑又髒的衣服,上麵不時有一兩個明顯為火燒出來的小洞;一樣的黑紅臉龐、青筋暴起的雙手,露在衣服外麵的小臂、胸口都顯肌肉隆起。
林楓上前一問,果然都是日常打鐵出身。不過,一個是淮北中原來的,叫嶽勝,拿來的是一把沉甸甸的刀,一個則是從鄰國吳越來的,叫王越,拿的則是一把輕靈的劍,刀劍一出鞘,乍一看均是寒光閃閃。
林楓示意他們稍候片刻,接著誌道齋門外又進來三個人,手中分別捧著一把刀,最後一位正是高大帥氣的趙斌。
林楓示意三人逐一介紹自己的刀,第一名高瘦漢子上前一步,將略有些弧度的刀刃朝上,伸手拔了一根頭發,在刀身上方鬆手,飄落的頭發碰到刀刃,幹脆利落地斷為兩截,那名漢子方才揚聲說道:“來自東土扶桑的寶刀,刀可瞬間斷發,削鐵如泥!”
考官們立刻挺直了身體,這個秀看起來很是眩目啊。林楓卻心中曬笑,好戲在後頭呢!
第二名漢子將手中的刀抽出刀鞘,慢慢舞動了兩個刀花,黝黑的刀身轉動之間閃出奪目的寒光。漢子冷聲說道:“镔鐵寶刀!”
林楓來了興趣,上前捧過那把刀仔細觀看起來,刀身在側轉之際,流水紋路似隱似現,泛出冷光,仿佛刀身上蘊藏了千年的寒冰。
關於古代珍貴冷兵器的材質,林楓在後世曾專門搜索過,詳細了解過。其實,古時由波斯、罽賓(今克什米爾)傳入中國的镔鐵,還有歐洲人推崇的“大馬士革鋼”、俄國人說的“布拉特鋼”,這些都屬於花紋鋼。花紋鋼在中國古代又稱為“花鐵”、“文鐵”。把花紋鋼表麵打磨光淨,或者再腐蝕一下,花紋就會顯示出來,其花紋形態無外乎流水、彩雲、菊花、木紋等常見幾種。
“好刀!不知此刀來自北方還是海外?”林楓突然問道。
那名漢子一愣,竟然一時沒有說話。
林楓口中的北方意指很明顯,就是北方的遼國,也就是契丹族。據《金史?太祖紀》記載:“遼以镔鐵為號,取其堅也。”“契丹”兩個字的本意即為镔鐵,表示堅固。契丹本屬東胡族係,是鮮卑的一支,4世紀中從鮮卑族中分離出來;唐太宗貞觀年間,契丹部落聯盟背棄突厥,歸附唐朝;公元907年,契丹建立了政權;公元916年,契丹族首領那律阿保機創建契丹國;公元947年,太宗耶律德光改國號為遼,其疆域最大時東至大海,西至流沙,南越長城,北絕大漠,盛絕一時。
不過,林楓對遼國的镔鐵技術還略有印象,契丹此時的冶煉技術尚處於坑冶法,比較原始,溫度不可能太高;且他們的鐵礦石主產區在現鞍山地區,鐵礦石品位不會太高。所以遼產“镔鐵”其實充其量隻能算是表麵退火鋼或者某種低碳鋼,並不能和真正的大馬士革鋼、唐刀等高碳鋼相提並論。
“寶馬為祖上所傳,具體來源已無法確知。家父推測說應該來自海外。”那名漢子稍停後說道。
中國古代來自海外的镔鐵主要原產波斯(今伊朗)、罽賓(今克什米爾)、印度等地,約在南北朝時傳入中國。镔鐵製作的刀劍極其鋒利,有“吹毛透風”之譽。镔鐵應是由高碳鋼和熟鐵疊打而成,這種製煉技術隨後也被中國工匠所掌握。
林楓心中了然,略有失望。他出這道題的本意其實是尋找高效煉鋼的方法和能人,到了大規模廝殺的戰場上,一兩把流傳的寶刀並不能改變什麽啊!
輪到了趙斌,他上前一步,將包刀的布解去,亮出了一把光亮嶄新的刀,介紹道:“孫錯孫大師煉製的最新寶刀!”
在場的周宗、魏岑等人立刻興奮起來,他們可是親眼見過林楓刀砍禁軍腰刀好戲的。
林楓一指書桌上的一字排開的五把禁軍腰刀,大聲說道:“大家所持均為寶刀,為世所罕見,但終有高下之分。此為當今禁軍所用製式佩刀,請各位大師上前,用自家寶刀狠斫此腰刀,損傷效果最大、自身損傷最小者自然為天下最鋒利之兵!”
林楓說完,直接盯向了那名拿小日本唐刀的漢子。那名漢子怫然變色,竟然向後退了一步。
林楓不由地笑了。
小日本的倭刀偷學自中國唐代的橫刀,隻不過是結合日本人體形矮的特點,將原唐刀的直刃變成了帶有一定弧度的刃,也可以算是一種改進。但是,有一點是小鬼子無法學習的:唐刀主要使用“百煉鋼”和“包鋼”兩種,這兩種做法即耗時又費力,以至於唐末好多節度使被一把唐刀耗空了實力,而到了地域小、資源少的扶桑小國,倭刀主要使用技術上要低一等的“夾鋼”技術,極少數的百煉倭刀一般都歸了大名、武士等權貴階層,很少在世人麵前顯露的。
曆史上,倭刀的名聲主要是由小鬼子吹出來的。倭刀的確在硬度上有所提高,但是魚肉和熊掌不可兼得,刀一硬自然就變脆,一脆,刀身就易折斷,其耐用度就要大打折扣。而且,這種高碳鋼打出來的倭刀易氧化鏽蝕,所以,後世電影電視上經常看到鬼子武士有事沒事就拿塊白布擦來擦去,你以為他想啊,那是沒辦法,刀太容易生鏽了!
據史載,之所以明朝士兵起初與持倭刀的倭寇作戰時兵器吃虧,那是因為中國士兵大多用木柄的長予,一劈就斷。但是到了後來,明軍用上了沸油泡過的竹槍,立刻就占了上風!再後來,倭寇碰上了少林寺僧人的鐵棍,那可就連人帶刀都被打爛了!再往後講,到了八年抗戰,為什麽西北軍大刀隊讓鬼子武子心驚膽戰,脖子上甚至圍上了“鐵製狗項圈”?那是因為每把大刀重達二十斤,是倭刀的十倍,再加上由眾多中國武術名家集體精心淬煉出來的“破鋒八刀”技法,其中最常用最有效的一招,作戰時將刀鋒向下拖在身側,倭刀劈砍過來,刀身猛地上撩,厚重的刀背一下子就可以磕飛倭刀,然後再借勢猛力斜劈下來,連鬼子頭都可以砍下的,這自然讓信奉所謂“天照大神”、寧可剖腹不敢掉頭的小鬼子嚇得屁滾尿流!
那名漢子終於大聲急急喊道:“寶刀應該珍惜保護,豈能行此等粗鄙損傷之法,我不比了!”說完,抱刀跑了出去。
林楓不由地哈哈大笑起來,麵向均是一頭霧水的老少考官解釋道:“所謂東土寶刀,其身甚脆,最忌刀口相格,硬碰硬!據聞其試刀時隻敢用死人屍體試刀,而我民族刀劍因為要麵對鐧、槊、錘等重兵器,碰撞次數也高,因此試刀時是以刃口砍石頭,以不卷刃為標準,這是假郎中遇到了真大夫,不得不跑啊!”
林楓的俏皮話立刻引起了滿堂哄笑。
&nnsp;
風雲南唐114_風雲南唐全文免費閱讀_第一百一十四章招賢麵試(四)更新完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