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愛卿,趕快起來,給朕詳細講來。”李璟再度坐下,開口說道。


    此時的天色已經全黑了,齊王李景遂轉頭吩咐太監趕緊送幾樣簡單的飯菜進來。一直在等著的太監們立刻將一碟碟精致的飯菜端了進來。


    林楓緩緩起身,鄭重說道:“聖上、齊王,北方漢國的事情您必定已經知曉了吧?”


    李璟立刻神色一肅,與李景遂互望一眼,直直盯著林楓。此前,林楓曾經預測過北方必有大變亂。現在,北方傳來的消息已經應驗了林楓的預言,郭威代漢而立已經是必然發生的事實,這對南唐本身就是一個重大的政治考驗。


    “人無遠慮,必有近憂!當今的北方,郭威大勢已成,隻怕登基也是須臾之間的事情。這對於我大唐來講,就是當前最大的危機!”林楓手指北方,振聲說道。


    “此話怎講?”李璟立刻悚然而驚,麵容更加嚴肅。李景遂麵容更是凝若冰霜。


    林楓沉聲說道:“郭威威望高,野心重,天雄軍實力雄厚,戰將如雲,登基之後必然發憤圖強,必然圖謀對外攻擊。客觀地講,麵對北方的遼國,他們隻能被動防禦,西邊的蜀國、南邊的南平有地利可依仗,如果他們鐵了心要老頭吃柿子——揀軟的捏,我們大唐必首當其衝!”


    “至善,你再想想。如果郭威自立,那劉贇怎麽辦?劉贇之父——河東節度使、中書令劉崇豈能善罷甘休?那劉贇離開的徐州會如何反應?到時候,北方隻怕是外患未除,內憂又生,一時半會兒顧不上對外攻擊吧?”李景遂立刻提出了反對意見。


    “齊王分析得十分準確透徹!小臣佩服。”林楓大聲誇讚道。李景遂這個分析合情合理。在曆史上,郭威登基之後,很快就將滯留宋州(今河南商丘)的劉贇及其親隨董裔、賈貞一並殺死。河東節度使兼中書令劉崇於郭威登基當天即宣告自立,立國號為漢,史稱北漢(公元951年-979年),聯合契丹與後周、北宋糾纏了近三十年;而被劉贇安排留守徐州的留右都押衙鞏廷美、元從教練楊溫也在第一時間宣布與郭威誓不兩立,誓為劉贇報仇。


    而事實上,後周也是直到保大十三年(公元955年)才得以抽出兵力,開始南下攻擊南唐淮南江北地區。但是到了現在,因為自己這隻蝴蝶煽動的小翅膀,天下各地的實力對比在悄然發生變化,誰敢保證曆史一定會按原來的軌跡前進呢?


    “齊王,請恕小臣就事論事地分析一下。鞏廷美、楊溫之流實力太過弱小,就算反抗郭威也隻是螳臂擋車,隻怕郭威出動數千兵馬即可一戰而定;至於劉崇,據守‘表裏山河’之太原,本就與遼國互為倚角,其實無論劉崇反不反,太原也從來都不是郭威的勢力範圍。其實,郭威在北麵早就被遼國和劉崇徹底困住了。


    設想一下,如果楚國歸降我國的消息傳開,郭威不會看不到,我們事實上已經成為他在南方最大的敵人,他在南麵也將被徹底困死!困獸必起而噬人,他會選擇誰下手?不用說,必然是在他眼中弱點甚多但發展勢頭甚猛的我們!”林楓沉聲分析道。


    一番話說出來,頓時將兩位大佬方才的興奮勁打得一個七零八落,全都沉思不語。


    林楓朗聲說道:“遠交近攻,自古之常理!微臣建議,由微臣帶著聖上的旨意,挑選少數精銳部隊現在即乘船北上遼國,若有機會再拜訪劉崇,鼓動他們不斷地從北方進攻郭威,讓郭威無暇南顧,大損其實力。而我們埋頭積蓄實力,此消彼長之下,他日怯而退卻者必是郭威!”


    李璟、李景遂一起輕輕搖頭,南唐與遼國自南唐李昪當皇帝時起即多有來往,但以往的曆史告訴了他們一個事實:北方的少數民族向來貪婪成性,翻臉毀約跟吃飯一樣輕鬆,遼人又怎會輕易聽從南唐的指揮?


    據史載,天顯十二年(公元937年)五月,南唐代吳前夕,已經成為楊吳實際統治者的徐知浩“用宋齊丘之策,欲結契丹以取中國,遣使以美女、珍玩,泛海修好,契丹主亦遣使報之。”八月,南唐使者抵達契丹,契丹很快派遣直裏古回訪南唐,雙方正式建立交聘關係。直至應曆七年(公元957年)南唐最後一次派遣使者出使契丹。在這21年間,雙方往來共計41次,其中,契丹出使南唐12次,南唐出使契丹遼朝29次。


    但是,說實在話,南唐和契丹隻有很短的密月期,會同元年(公元938年)八月,當契丹遣燕人高霸來聘時,“唐主厚賄之,俟至淮北,潛遣人殺之,欲以間晉”,以此促使契丹繼續加強對後晉的軍事行動。這就是曆史上有名的“高霸事件”。


    對於“高霸事件”,契丹和南唐都心知肚明,但雙方均未說破,仍然保持往來,但卻轉以經濟貿易為主要表現形式,這也是南唐司徒周宗得以致富天下的曆史大背景。


    不過,自保大五年(公元947年)二月到應曆七年(公元957年),南唐曾16次派使者泛海北上,但遼朝出使南唐人隻有1次。按照陸遊《南唐書》的說法,自始至終,“契丹利其貨”,“相結約摳撓中原皆虛辭,非能為南唐助也”。也就是說,契丹一直隻是借機在南唐身上“揩油”罷了!


    正是因為吃過遼朝的軟硬釘子,李璟才會有如此的表現,他對遼朝根本沒有信心。李璟指指桌案上的禦膳,示意林楓一齊坐下吃,但說實在話,三人此刻都沒了多少食欲。


    “聖上,世間事皆在人為!三個多月前,我們絕不敢想象整個楚國會歸順我朝?但現在,這個事實就擺在麵前!那麽,我們能不能將契丹玩弄於指掌之上,微臣認為可以!”林楓依然語不驚人誓不休,朗聲說道。


    “哦,此話怎講?”李璟吃驚地抬頭,有些不敢相信地看著林楓,莫不成林楓又要搞出什麽驚人的承諾不成?


    “遼人本性殘暴蠻橫,是由其非勝即死即奴的草原滅族戰爭特性所決定的。所以,在他們的心裏,他們根本看不起南方的漢人,永遠認為我們怯懦,我們隻是供他們隨時擄掠的草穀而已!”林楓大聲說道。


    從內心深處,林楓十分鄙夷華夏民族自古以來,一些上位者老想著將美女、錢財送到北方,再美其名曰“和親”、“盟約”,就想著能買來一時平安!但他們一直不肯直麵一個鐵一般的事實:北方的遊牧民族從來不認什麽“拿人手軟、吃人嘴短”的“潛規則”,在他們看來,拳頭就是理!騎兵就是理!鋼刀就是理!


    “所以,這一次,微臣不準備帶任何美女、財貨,隻準備帶幾把刀和幾十號人,贏回我大唐本來該有的尊重,本來該有的平等,就要促成與遼朝共同進退的政治協議!”林楓沉聲說道。


    李景遂站了起來,疑惑地問道:“幾把刀,至善可是指我們冶煉出來的神兵利器?至善就不怕機密外露,壯大了敵人?”


    林楓微笑說道:“我們隻以兵器換北方駿馬、皮毛,絕不教其冶煉方法。另者,小臣還請齊王對我們的科學院多些信心,等真正的神兵利器一出世,再好的刀劍全是白搭!”


    “至善這麽有信心?”李璟依然不敢相信這種事。


    “臣敢再立軍令狀!”林楓沉聲說道。


    “不行!”李璟再腹黑再厚黑,也不好意思再給林楓加壓了,林楓剛剛謀楚成功,這天大的功勞還沒有獎賞呢,他十分和氣地說道,


    “此事待朕與齊王再議議。就算北上,也不會給愛卿再立什麽具體目標。至善,現在可以告訴朕是誰收買盤龍了吧,不管是誰,朕絕不輕饒他!”


    李璟、李景遂一起盯住了林楓,等待他說出答案。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風雲南唐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夜聽雨過聲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夜聽雨過聲並收藏風雲南唐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