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五日一大早,林楓就趕到了刺史府前門,將提前趕到的陳飛鴻一家迎入了刺史府內一間偏室,開始進行“庭前和解”。


    林楓拿出了自己當初畫的那幅人體構造圖,將阿迪勒、楊千方兩人做出解剖屍體瘋狂舉動的最初起因講了一遍,指指坐在角落裏的兩個二貨,極為誠懇地勸說道:


    “林某成立科學院民生司,專門設立醫學研究小組,正是想通過深入研究了解人體的運作機製,探究各類疾病的發生機理,最終讓醫學解決世間萬疾,讓世人脫離病痛傷害。這兩個人是我發掘出來的中外醫術高手,也是最有希望迅速取得醫學突破的人。但這兩個人太專注於醫學,都是醫術瘋子,不諳世事,才闖下了此等大禍。今天,林某代表科學院誠摯向你們道歉!”


    陳飛鴻坐在那裏向林楓拱了拱手,兩行清淚汩汩流下。


    “請問,令尊逝世前是不是已經臥床不起,還發生過尿血的情況?日常如果進食,情況還會惡化?”林楓竭力回憶著後世腎衰竭的症狀,詢問道。


    陳飛鴻驚訝地抬頭:“林大人,您怎麽會知道這些?”


    林楓指指阿迪勒、楊千方兩個人,解釋道:“這些都是這兩個人解剖時發現的,令尊的腎髒已經開始萎縮,失去了化解食物毒性、輸送精氣的作用,令尊身體內的毒素越積越多,一旦進食反而會加重病情。”


    一下子,包括阿迪勒、楊千方兩人在內,室中所有人都抬頭盯向這位神奇的“林醫生”。陳飛鴻瞪大了雙眼,完全是一副匪夷所思的表情。


    林楓滿麵沉痛之色,向陳飛鴻拱手道:“通過對令尊病症的分析,為今後解決同類病人的病痛立下了大功。林某深表感謝,特別代表科學院向陳家送上感謝金一百貫。同時,代表這兩個混蛋向陳家賠償一百貫!”


    一具屍體竟然要賠兩百貫?這個數目讓屋中人心神俱顫,陳飛鴻“豁”地站了起來,表情複雜地看向林楓,張口欲言。


    林楓伸手止住了陳飛鴻,誠懇說道:“對於陳府不幸的遭遇,本來多少錢財均不能彌補你們心中的傷悲,林某隻希望這些錢財可以幫忙你們未來生活稍為安寧順暢一些,以告慰令尊的在天之靈。”


    陳飛鴻再度落淚,說不出一個字。


    “走吧,咱們出去參加公開審判吧!”林楓伸手請陳家人一同出去。


    此時的刺史府正堂,被林楓鼓搗成了一個多了旁聽席、撤了觀眾席的法庭現場。壽州大小官員全部坐在了左側的旁聽席,而右側,有十二張空座位空在那裏。


    林楓讓各等相關人員各就其位後,人邁步走出了正堂,穿過了堂前空地,來到了刺史府門前。


    府門外,照樣圍了不少聞訊趕來看熱鬧的壽州百姓,正探頭探腦地向門內觀看,突然看到林楓快步走出來,好多人嚇了一大跳,全是“兩股戰戰、幾欲先走”的架勢。


    沒辦法,在過去的十來天時間內,林楓出手整治圍觀儲彥能掃地人群的趣事兒早就傳遍了整個城池,這些人現在又來圍觀,不心生膽怯就怪了!


    “大家不要擔心,我想邀請十二名為人正直、處事公正的壽州百姓到正堂參加百姓審判團。事先聲明,沒有任何報酬。請問,有沒有樂意參與的鄉親?”林楓揚聲說道。


    一名胡須花白的老漢率先舉起了,不少人隨即舉起了手異世之魂武震天全文閱讀。


    林楓微笑著拱手表示感謝,然後逐個詢問各人的職業,分別從不同年齡段,隨機選擇了街邊小販、手工作坊工人、一般居民和農戶等身份的人員入內,並邀請其他圍觀的人進入內場現場旁聽。


    當十二名陪審員忐忑不安地在大小壽州官員對麵坐下,林楓走上了正堂桌案後,揚聲說道:“現在,我們公開審理阿迪勒、楊千方盜取陳飛鴻之父屍體並進行解剖一案。因兩名案犯均為壽州科學院人員,為確保整個審判過程公正無偏倚,特別邀請了十二名壽州百姓進行旁聽,行使監督、提供宣判建議之責。”


    本來就有些莫名其妙的壽州大小官員全部瞪大了雙眼。啥?官府斷案竟然要讓一群百姓來監督,還提建議?林楓是不是出去了一圈,回來後人真的變瘋了?


    今天的一切,林楓正是借鑒大陸法係的陪審團製度。當然了,在中國官員、百姓全無民主意識的時代背景下,林楓不會直接讓陪審團現場進行最終判決,而是采取逐步放權的方式推行,先讓所有人了解到世間不隻有官員依律自主斷案,還可以有這樣一種民主、公開、公正的判案方式再說!


    林楓不顧台下滿場的驚疑眼光,繼續說道:“大家請靜一靜,我先介紹一下整體案情。”


    隨後,林楓將事情的前因後果解釋了一遍,當場帶著阿迪勒和楊千方鄭重向陳家人道歉,並表示將向陳家贈送、賠償共計二百貫,頓時惹得現場人麵麵相覷。二百貫賠償一具屍體?這絕對是一個讓人聞之咋舌的數目。


    現場靜寂一片的時候,壽州司法參軍竇山峰站了起來,拱手禮道:“林大人,依大唐律,盜竊屍首者須入獄一年以上。阿、楊二人身為科學院官員,不僅盜竊屍首,且肆意**,被發現後又從現場脫逃,理應罪加一等。”


    司法參軍主管一地之刑獄,類似於現代一個地市的公安局長。


    林楓沉吟了片刻,沉聲說道:“阿、楊二人一心鑽研精深醫學,本意不是辱屍;昨日他們二人誠摯道歉,恢複、清洗了屍首,跪送受害者重新入柩,且已賠償被傷害者,應該可酌情減刑。”


    竇山峰聲音略略提高,拱手說道:“那依林大人的意思,隻要事後出具了一些錢財,犯法者就可以輕鬆逃過律法處置了?這豈不是以錢買罪嗎?”


    “當然不是這樣!”林楓應聲接道,走到了一眾陪審團麵前,拱手禮道,“各位鄉親,阿、楊二人是真正鑽研醫學的醫生,情急之下動了歪念,事後也發現了陳父的病由所在,為醫學發展做出了一定貢獻,且已誠意致歉,取得了陳家人的諒解。


    林某有一個折衷的建議:阿、楊兩人必須身著號衣一年,期間不得離開壽州;從明日起在壽州街頭做義工一個月,再免費為壽州百姓義診一個月,不知大家意下如何?”


    刺史大人是真的請咱們窮哈哈拿主意作決定呢!十二名一直有些局促不安的陪審員瞬間被這個幸福的念頭擊倒了,再仔細考慮一下林楓的建議,對壽州百姓有利,再說了,人家主家都不追究了,咱們還起什麽哄啊!十二個人不約而同地齊齊點頭。


    林楓伸手止住了欲再說話的竇山峰,高聲說道:“根據各位百姓審判員的意見,對阿、楊的處罰就依此議。本官宣布,本案正式結案!”


    就這樣,林楓快刀斬亂麻地將這場解剖奇案給當場斷案了。


    “相比以後的案子,林楓發起的第一次陪審團斷案顯得無比簡陋、粗鄙和可笑。但是,陪審團製是壽州司法乃至大唐司法,由律條判案轉向案例法的第一次嚐試,當初隻是感覺新奇好玩古怪的壽州人、乃至大唐人,都想不到的是,這一次司法嚐試竟然是此後曆經數年、席卷朝野的司法、治學、治吏乃至國家製度、體製大爭論的引爆物。而這一切,我認為是由林楓蓄意引爆的。”


    ,,摘自南唐史官石硯《南唐書?林楓大事記》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風雲南唐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夜聽雨過聲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夜聽雨過聲並收藏風雲南唐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