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參戰兵力


    於是界橋會戰爆發。公孫瓚參戰兵力三萬,袁紹比他多點,大約三萬五千人左右。


    公孫瓚有騎兵一萬,其中包括令人聞風喪膽的重甲騎兵。同時代的歐洲戰場,那是不可想象的戰鬥力量。其根本,是因為中國在東漢時期就掌握了灌鋼法,使得生產高品質鐵器的效率,大大優於歐洲,這個領先一直保持到工業革命之前。


    百煉鋼,固然好,但是要百煉,製造成本就十分高昂。灌鋼法,雖然生產出來的鋼鐵質量不如百煉鋼,但成本大大降低。所以後來中國的軍隊,魚鱗甲多,這是灌鋼法的缺陷,無法整體製造。西方的甲胄是按照體型的整塊鋼板,但是這種方法成本極高,所以甲胄隻有貴族武士才穿得起。所以才歐洲的小說故事裏,才有了家族傳承的劍和鎧甲。


    戰場裝備,若是不具備一定的數量,對作戰的影響也就不大了。而中國的冶煉厲害之處是能大規模生產。尤其是重鎧甲的馬隊,不怕弩箭,衝鋒起來,簡直就是坦克方陣。


    公孫瓚除了有重騎兵,還有輕騎兵。這些長期在燕代和匈奴作戰的軍隊,叫白馬義從,騎shè工夫,不下於胡人。這個力量,是甚至董卓的西涼騎兵可能都不具備。


    袁紹主要是步兵,且缺乏鎧甲,糧草,他隻有和公孫瓚決一死戰,才能保住冀州。而公孫瓚剛破黃巾,人口,地盤,糧草,士氣,都比袁紹有優勢。


    當時公孫瓚天下強兵,隻有董卓的西涼騎兵可以匹敵。後來袁紹的兵馬強盛,主要是靠滅了公孫瓚所獲。再後來這個強騎兵又被曹cāo所繼承,成了曹cāo的安家立身之根本。


    四、界橋會戰


    界橋會戰發生在初平三年,也就是公元192年。這是三國史唯一的一次,史料上有排兵布陣記載的會戰。


    雙方都是兩翼騎兵,中間步兵。公孫瓚騎兵富裕,兩翼騎兵重裝,還在中間的步兵方陣用了白馬義從,加強衝鋒。袁紹的部署是,中間步兵,兩翼騎兵。


    界橋會戰一開始,是公孫瓚氣勢如虹的進攻。兩翼中間,都是氣勢洶洶。兩翼,公孫瓚的重騎兵迅速擊潰了袁紹的騎兵,采取鉗形攻勢,攻擊後方主帥。而中間,白馬義從當先,步兵在後,一起發動進攻。


    袁紹的步兵按理說也抵擋不住,但是中間的指揮官麹義,是長期在涼州作戰的英雄,他率領步兵,采用長盾防守,並且支架長矛,抵住了騎兵的進攻。


    其實他這個步兵方陣的背後有一千張強弩躲藏在內。等到白馬義從衝鋒逼近,萬弩齊發。當然,白馬義從也不是蓋的,他們能騎shè,於是大家對shè。用來抵住白馬衝鋒的步兵,盾兵,長槍兵……損失不少,但是給弓弩兵爭取了時間。弩的威力大,且弩手有大盾保護。於是雙方對shè的階段,袁紹的步兵方陣取得了優勢。


    如果他也采取攻勢,雙方在對接情況下,袁紹的步兵毫無勝算。因為大盾很重,加上長槍,弓弩,推進會很慢,所以他在中間擺了個鐵桶陣,來對付公孫瓚中間可能出現的快攻騎兵。但是大盾有其缺點,不容易移動,所以隻能蹲點防守,把長槍支在外麵。


    弓弩的殺傷力,是大於弓箭的。我們都知道,弓弩的力量不一定是靠手臂去發shè的,有的甚至靠足踏或則腰開弩,這就能充分利用人的全身力量。隻有強弩,可以擊潰帶著鐵甲的馬隊。但是,強弩也很笨重,不易進攻,如果對方用步兵方陣帶著盾牌一點點推進,那麽他的戰術就失敗了。所以麹義把強弩隱藏在大盾之後,不讓公孫瓚看見。而公孫瓚果然迫不及待的用白馬義從快速進攻,於是正中了袁紹的下懷。


    公孫瓚的中路指揮官嚴綱被弓弩shè死,白馬義從遭遇到了強弩的狙擊,抵擋不住,於是回撤,衝潰了後麵跟隨的步兵,公孫瓚的中路大軍,徹底亂了陣腳。


    於是麹義率領jing銳步兵拋棄大盾強弩,開始轉入進攻。


    另一方麵,公孫瓚兩翼包抄的騎兵,已經擊潰袁紹的騎兵,殺到了袁紹的跟前。戰爭進入白熱化。


    這裏說一下古代戰爭的規矩。主將一般在後麵高台或者高地用旗號指揮。公孫瓚騎兵從兩翼包抄,直接越過中軍大陣,進攻到袁紹身邊。袁紹身邊,隻有衛士百人,強弩幾十張。這時候,其實是一場時間的賽跑,袁紹步兵,爭分奪秒攻擊公孫瓚的大營,而公孫瓚的騎兵,努力衝擊袁紹的指揮台。


    田豐一看情勢危急,勸袁紹趕快躲避以保全自己。袁紹反而把保護自己的的頭盔扔在地上,說大丈夫應該死於陣前。你別看富幾代,關鍵時候,袁老大還是很有氣魄的。


    袁紹率領自己手裏可憐的一點點衛士,死戰。對方的騎兵畏懼袁紹的強弩,沒有拚命進攻。最後,麹義先破公孫瓚大旗,公孫瓚騎兵撤走,袁紹大獲全勝。


    總結,各方影響


    袁紹


    獲得立足之地,改變了公孫強袁弱的軍事格局,打破四麵楚歌的被動局麵,雙方整體開始形成均勢,是袁紹稱雄河北的關鍵戰役,他遏製了公孫瓚南下的野心並使其在袁紹的麵前采取守勢,迫使其在幽州內部發展勢力。不久他就打敗並殺害了上司劉虞,獨力控製幽州。該行為引起公憤,公孫瓚越來越失去人心。而袁紹卻因此戰鞏固了自己在冀州的勢力,不久就依靠劉和招撫不滿公孫瓚的劉虞故吏製造公孫瓚內部的混亂。之後袁紹穩據冀州之地,向四方拓展,最終擊滅公孫瓚等河北諸侯。


    公孫瓚


    白馬義從全軍覆沒,實力大為削弱,銳氣被挫,公孫瓚的雄心也因此大為減退,不久後修建易京樓,yu自守幽州塚。


    曹cāo


    避免了被袁術、陶謙、公孫瓚三路夾擊的局麵出現,同時因為有袁紹這個強援的存在,可以安心征伐河南各路諸侯。曹cāo當時屬人數不占多數之勢,為後來的統一北部適當留下了實力。


    袁術


    袁孫陶聯盟的實力被削弱,袁術、陶謙也被曹cāo各個擊破,也袁術yu稱帝的第一次重大打擊。z!。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三國之北地梟雄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閩南愚客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閩南愚客並收藏三國之北地梟雄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