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正如銀鎖所料,蕭荀手下死了一人,為免引起太大的動靜,不得已得先將人丟到亂葬崗去,再行往前直追,如此一來,耽擱了不少時候。請記住本站的網址:。


    他們這一群人有十來個,為免引起注意,平日都分成兩隊前進,此番雖然追到了正主,但也打草驚蛇,沒將人拿下,反而讓兩個都跑了。蕭荀神色陰沉,離開官道,下令安營紮寨,先吃午飯。


    “蕭校尉,還有什麽良策嗎?”


    蕭荀反問道:“元大師,她人在何處?”


    那元大師體型微胖,帶著個鬥笠,一群人喝著肉湯,隻有他一個人在旁吃酵餅。他神情恭敬,卻並不答話,而是很虔誠地把餅慢慢咽下去,才道:“天太亮,老衲看不見。”


    旁有一人,留著一圈短髭,忽然跳將起來,拉了拉蕭荀,指著旁邊的土丘低聲道:“蕭校尉,後麵有人。”


    蕭荀雙眼一眯,做了個手勢,眾人立刻分頭行動,或包抄到山後,或拔刀衝上山頂,擺出陣勢,準備一戰。


    蕭荀當先拔刀衝上去,土丘下的六人已完成包圍之勢,那人走到土丘頂上,占據了最高一點,並沒打算逃走。


    眾人持刀在前,將那人團團圍住。


    來人乃是個黑衣少女,牽著兩匹馬,膚色雪白,眉色鴉黑,一點朱唇極是晃眼,神色淡漠,目光炯炯,盯著蕭荀,喚道:“義兄。”


    眾人見兩人是舊識,都看著蕭荀。


    蕭荀鬆了口氣,道:“這是我義妹。怎麽是你?你要做什麽?所圖何為?一一交代,如若我不滿意,就算爹娘都拉著我,我也要砍了你。”


    金鈴神色依舊淡漠,似乎並未聽見他的威脅。


    蕭荀見她就來氣,重又舉起刀指著她,道:“莫以為我同你講笑話,我稱你一聲鈴鐺小妹妹,不過是逗我娘開心——我隻有一個妹妹,她早十幾年就死了。”


    金鈴微微拱手,道:“我奉父母之命,前來保護你。”


    蕭荀一聽,嗤笑出聲,道:“你連我也打不過,談何保護我?”


    金鈴從袖中掏出幾封家書,遞給蕭荀。


    蕭荀見她臉上毫無表情,哼了一聲,接過信封,挑開火漆,還刀入鞘,展開箋紙,細細閱讀。


    讀完一張,他收到懷中,又開另一封,一一讀完,全都收到懷中,眯眼對著金鈴道:“我不知道你在爹娘麵前耍了什麽花招,爹竟然會讓你一介弱質女流保護我……但願你不是來耍花招的!”


    金鈴淡淡道:“我自小在外闖蕩,不會拖你後腿。義兄,爹娘囑托,不敢有違。”


    蕭荀盯著她看了一會兒,道:“我這是公事,你跟著我,成什麽話?”


    金鈴拱手道:“義兄有什麽事,盡管吩咐。”


    蕭荀道:“李見,你怎麽說?”


    被他叫住名字的人立刻道:“蕭校尉乃此次統帥,某盡聽蕭校尉吩咐!”


    金鈴見蕭荀仍然盯著她,又微微欠身。


    蕭荀沒抓到人,心情本來不好,在此次行動之中,唯一陣亡的士兵又是己方的人。誠如南平王信中所說,若是此次行動之中有人要出賣他,可謂防不勝防。而偏偏就有那麽三四個人,並不知根知底。


    他知自己這條命能換許多錢,不得不小心翼翼。而這區區十個人之中,便牽扯了三方乃至四方勢力,叫他時不時頭痛一下。


    若將金鈴留下,她武功和自己相仿,又從小闖蕩江湖,確乎是個助力……


    他於是點頭道:“既然是爹的命令,好吧。”


    便在這個時候,有個聲音陰惻惻道:“她到底是什麽底細,有什麽目的,總得搜搜身吧?這不是軍營的規矩嗎,蕭校尉?”


    他兄妹二人一齊扭過頭來,看著方才說話的元大師。


    那叫李見的部下插話道:“你去搜?”


    元大師一聲嗤笑,道:“出家人不近女色,鄧二郎,你來搜。”


    鄧昭業剛才就已察覺是金鈴,為免有人問到兩人如何相識,便裝作不認識金鈴,並未出言招呼。此時聽到元大師叫他的名字,愣了一下,衝金鈴微微點頭,道:“不幹。”


    剩下兩人雖不是蕭荀部署,但見鄧昭業表態,便也跟著搖頭,道:“不幹,我可不是小卒子,搜身這等事情,自降身份。”


    蕭荀一掃他身邊兵卒,這些手下人不但武功高強,看眼色的本事也是一等一的,蕭荀眼色過來,幾人馬上單膝跪下,道:“小郡主千金貴體,屬下不敢。”


    蕭荀不耐煩地擺手,道:“得得得,我來我來。”


    他走到金鈴麵前,道:“得罪。”


    金鈴張開雙臂,蕭荀深恐她回家告狀,當然沒敢仔細摸,隨便在身側拍了兩下,示意無事,又叫她打開行囊。


    金鈴解開行囊,裏麵是女兒家換洗衣物,蕭留夷以身體擋住旁人,粗粗瞟了一眼,便讓她關上。


    他轉身道:“得了,跟著我便是。”


    元大師又陰惻惻道:“蕭校尉打算往哪追?”


    蕭荀笑道:“自然是往洛陽,她日出之前往西北邊去,那麽不論是要西出函穀關,還是北過黃河,都是往洛陽方向,待到我們追到洛陽,也早該過了一晚,元大師那時再看看,不就立了大功嗎?”


    元大師哼了一聲,拍拍手,前去一旁牽馬。


    眾人紛紛翻身上馬,朝洛陽方向馳騁。


    蕭荀有心看看金鈴的本事,調了一下馬頭,靠近金鈴身邊,一鞭子抽在她坐騎的屁股上。


    那匹“紫飛燕”吃痛驚起,金鈴立刻夾緊馬腹,伏低身子,紫飛燕不愧良駒,聽了她的指示,往前竄出一大截,蕭荀跟了上來,道:“比一場。”


    金鈴一手掀開鬥笠,道:“如何比?”


    蕭荀指著遠處一片土丘,金鈴亦順著他馬鞭指的方向望過去。那處乃是一片土坡,路切著土坡過去就轉了彎,一根樹幹倒伏下來,橫在凹口上方。


    蕭荀道:“你看到那根倒下來的樹幹了嗎?我們誰先跑到那裏,誰就贏了。”


    金鈴點頭道:“好。”


    蕭荀拉來鄧昭業,央求他喊個開始。


    鄧昭業見二人齊頭並進,討了個巧,一匹馬抽一鞭子,兩匹馬吃痛,發瘋似地往前跑去。


    突然加速,兩騎士均是一驚。饒是蕭荀弓馬嫻熟,也站立不穩,花了一番功夫才讓坐騎跑平。他打算考驗金鈴,是以自己控馬,也不忘分心去看金鈴如何。


    不料金鈴隻是晃了一晃,便穩住重心,催馬加速往前跑。蕭荀心裏嘀咕:我屯騎校尉本就是騎兵統領,日日操習,勤練不輟,雖刮風下雨落雪猶不敢斷,控馬之術雖不說勇冠三軍,但也少有人能敵,何以一個江湖人士能跟我比較?


    他卻不知控馬之術誠然有許多技巧,亦要十分了解馬的習性,然而要做到人馬合一,說到底不過是將馬兒動作裏的勁力“聽”出來,騎士再跟著調整自己的重心,隨馬而動。如此便可安身馬背之上,又不給馬兒增加負擔。


    金鈴生在建業,長在荊襄地區,本也不擅長騎馬,在上庸一戰當中還被銀鎖搶了馬,拐了人。可就因為銀鎖與她同乘一騎,又要製住她,又要控製坐騎,須得將她扣在懷中。由是兩人貼合緊密,銀鎖每一個動作,她都體會得清清楚楚。


    旁人都不知何以她的騎術突飛猛進,就連向碎玉問起,她也隻是含糊地回答說長途騎馬奔襲,有許多體會。在向碎玉心中,她從小就是個十分聰明的孩子,若說沿途五百餘裏路騎馬騎下來,會有許多旁人沒有的心得體會,也未必不可能,還誇讚了她幾句。


    這與看會的又不同,簡直是銀鎖手把手在教她。銀鎖到底是塞外血統,趕車騎馬騎駱駝是天生的本事,她又師承騎術大家陸亢龍,是以金鈴的騎術,乃是正宗的遊牧騎術。


    連銀鎖也猜不到金鈴竟有如此本事,隨她同乘一騎就將她的騎術學走。


    隻是金鈴想起此事,免不了心中一陣晃蕩。她聽方才蕭荀對鄧昭業說的一番話,顯然是已經捉到了尾巴,隻待自己親眼確認到底是不是銀鎖本人。她麵上並無表現,但心裏的期待,甚至比蕭荀之流等著捉銀鎖立功的人更甚。


    蕭荀炸雷般的嗓門忽然在她耳邊響起:“喂,想什麽呢!看腳下!”


    金鈴回過神來,往後瞟了一眼,原是地上泥土泡過水流下的泥濘大坑。


    蕭荀十分不可思議,他自己方才是溜邊過來的,金鈴不知在想什麽,竟然直直衝過去。她身下的馬也十分了得,不必騎手下令,自己一撒蹄子跳了過來。


    須知水潭泥潭這樣的地方對馬兒十分危險,高速跑動之中,倘若路途不平,便是人來跑,也極有可能崴了腳,像是紫飛燕這等馬兒重逾四百斤,加上金鈴的體重,若是對腳下深淺判斷不對,甚或可能連馬腿一起折了。常人絕不敢在大雨天泥濘路上跑得飛快,隻有銀鎖這等技藝高超經驗豐富,還有那麽一點點靈覺同時兼備的人,才敢在雨天裏在山道上任意馳騁。


    蕭荀哼了一聲,道:“你一來,家裏人都偏心你,駱叔叔竟然連馬都給你了。”


    金鈴臉上一片淡漠,道:“承蒙關照。”


    蕭荀道:“駱叔叔很寶貝這匹馬,你最好用心照顧它。”


    “不勞費心。”


    作者有話要說:今天帝國鏟屎官(就是我)回辦公室給三千萬們鏟出了一公斤便便,又回家給大爺鏟便便。


    大爺在家兩天了,我回去發現這個蠢貨把杯子碰灑了,結果就沒有水喝啦~\(≧▽≦)/~


    看她這麽可憐就給她吃了牛肉罐頭,走的時候跟她說了好幾遍“我要走了”


    蠢大爺好像終於聽懂了,跑過來蹭了我兩下


    頓時覺得#哦靠蠢貨也不是沒有心太感動了#


    但她就蹭了兩下就又去吃罐頭了_(:3∠)_


    回家的時候碰到一隻好大的井汪,大概是我手上還有牛肉罐頭的味道,井汪嗅著我不肯走……


    好大好可愛_(:3∠)_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銀鎖金鈴記gl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黃連苦寒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黃連苦寒並收藏銀鎖金鈴記gl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