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決定人格,人格決定命運。兒童需要安全穩定的關愛。頻繁更換保姆、將孩子送到老家、寄宿製幼兒園或保姆處、躲藏超生、隱匿私生子女,在孩子的解讀裏,都是遺棄,成年後在親密關係、身份認同、穩定的客體關係、安全感、信任感方麵會產生諸多心理健康問題,會發展出特別多自我欺騙的方式,甚至可能導致自毀或攻擊行為。


    家庭是個人成長的搖籃,也是塑造人格的基地,而人格又決定了人的命運。關於家庭與個人的關係,本體心理學認為:家庭需要每個健全的個體所組成,隻有個體發展了,健康了,整個家庭才能健全。然而,家庭中的問題是最多的,誤區也最多,最難解決的是人格衝突,尤其是關於兩價人格(依賴人格)。


    心理的解放之所以困難,是因為它需要人格的改變、修複,要衝出“家庭人格”的桎梏(以及社會麵具人格的束縛,參考電影《麵具人》)。人生要想達到成功,頭等重要的是從所有那些屬於家庭規條化的東西中解脫出來,從而得到心靈的自由與淨化。


    在家庭中,最令人痛心的重大誤區和悲劇是――隔代寄養造成的嚴重心理問題。本來,有老人相助帶幼兒是正常的事,但這隻是表麵的人之常情,很難把握分寸,往往是父母把孩子推給老人,自己不負責任。這也許是父母本人的依賴,或是過分注重自我發展,而忽略了孩子的心身需要和成長的關鍵期的任務。


    一位老醫生,有兩個兒子。長子生了一個女兒,自出生那天,媽媽以剖腹產為理由就沒有帶孩子,沒有喂奶,一直是奶奶日日夜夜當自己的“親生女兒”帶大的,直到孩子六、七歲。六年日日夜夜培養的感情可想而知。孩子對奶奶的喜怒哀樂、一舉一動都非常的熟悉和適應,奶奶對孫女的嬉笑怒罵、一聲一息更是心有靈犀。這樣形成了一種更強的、變異的“戀母”情結,即“戀奶奶”情結。這種心理扭曲很難糾正。一個幼年的孩子,在心靈上無法整合自己人格模式的衝突。她隻能選擇親近熟悉的、安全的,對她有利的一種,這似乎是不可抗拒的,不可教化的自然選擇。她與奶奶結成了堅不可摧的“聯盟”,逆反抗拒著父母。雖然父母都是老師輔導,孩子學習是專長,可是孩子也不願聽家長輔導。試想這個孩子長大後將是什麽樣子?她將如何選擇學業、職業、戀人、朋友?


    一、隔代寄養對孩子成人後心理上的影響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麵:


    1.感情扭曲:有70%~80%的人可能仍然沿用幼年的方式,甚至去尋找“爺爺、奶奶”一樣的戀人,一樣的公公、婆婆。一個年輕女子,可能愛上比自己大十幾歲。幾十歲的男人。


    2.人格扭曲:她的人格可能永遠保持幼稚的、過分渴望關愛和讚賞的自戀的狀態。不願意長大,不願意承擔個人應有的責任,自我中心,懶惰,仍會幻想周圍充滿了眾星捧月般的關愛。他們會充滿浪漫幻想。脫離實際生活,似乎一切都可以得到滿足。


    3.角色錯位:有時他們似乎很懂事,懂得關愛老人,這僅限於他們特別依賴的人:而去關愛更多的人,他們會感到是負擔,反而更需要別人來關愛自己。實際上,他們會在“無私奉獻”與“極端自私”的兩極中掙紮。他們可能在爺爺奶奶麵前扮演一個兒子、女兒的角色。替代了父母,淩駕於父母之上。所以他們會排斥父母,總認為父母不孝順老人,不如他們能陪伴老人。他們也的確更能理解、滿足隔代寄養老人的需要。


    4.人際衝突:個性的偏激與角色的錯位,使他們有恃無恐,如果老一輩人是單親的會更糟糕。這個孩子會替代了老爺爺、老奶奶的位置,居高臨下的對待所有人。當然,他們有小大人一樣懂事的一麵,有共情的能力,較重親情。在人際交往中了解老少雙方的需要。


    家庭關係中到處充滿著這樣的陷阱:父母和孩子都可能陷入自欺狀態。信誓旦旦地說著謊而自己卻不知;孩子認真的扮演自己心中的角色,扮演著“愛的天使”去孝敬祖父母,卻傷害著自己的父母及更多的人;父母苦苦地嗬護著自己的孩子,傻傻地期盼著建立一種親密感情,卻不知早已錯過了最佳時機了;這一切付出與收獲不能成正比的悲劇究竟為什麽呢?就是因為人格的偏差,是幼年母子、親子關係的失衡所造成的。


    5.行為偏差:還有一些既依賴又逆反的人,(被動-攻擊人格)他們在生活上處處需要家長照顧,可是又處處不滿意,挑剔,發脾氣。他們可能會過度迷戀一些什麽人,什麽事,什麽嗜好,如煙、酒、毒品、網絡遊戲等。一旦形成雙重的被動-攻擊人格,他們需要緊緊抓住一個可以依賴的人,依賴的事,然後又陷入矛盾中,以自我為中心的態度去排斥攻擊別人、傷害別人。極端者,在他們失望之後,可以把失去愛的創傷,失去心愛之物的挫折,發泄到親人身上,甚至虐待家長及親人。他們遇到嚴厲老人時會多了更多的禁忌,失去孩子的天真,自由與創造力。


    6.心身障礙:因他們人格和心理的極度依賴,可能會患各種心身疾病、神經症等等。如頭痛、胸痛、哮喘、鼻炎、甚至血液病;以及抑鬱、焦慮、恐懼、疑病、神經衰弱、強迫症等精神心理疾病。長大之後,女性可能會患婦科疾病,如痛經、不孕、卵巢腫物等。(例,某位女教師:戀父――晚婚――卵巢囊腫,童年母女關係很不好)


    7.終極關懷失衡:他們會對生命擔心、厭倦,甚至輕生、自殺,因為他們有與親人“共生共死”的感覺,想去殉道,尤其是當他們尚未成年。祖父母就較早離開人世時。有一個中專生,由姥姥,姥爺帶大,每天下學回家一進樓道就會喊:姥爺。我回來了/。十三歲時姥爺去世,後來她時常發作嘔吐,且有三、四年從來不叫媽媽,閉口無言,陷入憂鬱。


    這時需要讓她宣泄情感和悲傷,繼續緬懷和祭奠姥爺。為什麽母親反而沒事?因為已經獨立了,盡了孝心,在生理上已經分化了。還有一些人雖然不是隔代寄養,但有嚴重“戀父”或“戀母”情結,也會出現相似的心理問題。例如:王某。女性,某院設計師,抑鬱症。小時和父親很好,十歲時父親突然去世,悲痛無法宣泄和麵對。十幾年來一直否認父親的去世,在心裏幻想著他的重生,填表時從不填寫父親死去,也不能充分體會善良母親的愛。她往往愛得很偏執,而排斥其他人。


    8.心理基因的變異:幼年時,當一個孩子選擇了某個親近人的感情,便同時模仿、認同了這個人的行為模式和價值觀。他會排斥其他人的意見和行為方式。比如,一旦認同了奶奶,就會排斥父母,一旦認同了父親,就可能排斥母親。因為青少年在感性發展時期還不會進行理性的整合,他們喜歡並且習慣用自動化的、安全的思維模式。(似乎跟隔代的老人是最安全的、舒適的)。


    更具深意的是:當孩子遺傳了父親、母親的兩種人格基因後。如果在平衡完整的關愛和教養方式中,本來是可以漸漸向雙向發展的。但在偏愛的關係中,孩子往往選擇了對自己最親近的人,無條件關注自己的人,那麽他與之相適應的那部分基因人格也被激活、被打開、並促使這部分過度發展;而另一部分陌生的、有距離的、沒有足夠條件去打開、去發展的心理基因及人格特質。就會被壓抑、埋沒、阻抗了;漸漸的,這部分心理基因和能量隻能用病態的方式去表達、釋放,從而引起自己和自己做對,不接受自己的另一麵,並且投射到父母身上,拚命反抗,所有人過分逆反時,有時反而會反掉了自己的特性和需要。鑒於以上原因,在偏愛的教養環境中成長的孩子成年後可能會出現過激的人格偏差和不良行為,也會出現奇怪的難治之症。一些癌症患者,多是早年失去過父母或過早成為單親家庭者。這些人忽略了自己一部分潛能,內心充滿矛盾衝突,自我抗拒、自我傷害、甚至不接受自己,要麽自卑,要麽求完美,理想化,總想做另外一個自己,甚至想做變性手術。


    電影《沉默的羔羊》中的連環殺手,就屬於“戀母”情節過重,過分認同了女性形象,過分激發了女性的那部分基因,不能接受自己是男人的現實。幻想被自己殺死的女人會變成自己的母親,穿上她們的皮膚做成的衣服後,自己可以變成女人;還幻想自己死後可以變成蝴蝶去追尋母親的靈魂。在他身上,男人個性的那部分基因被壓抑,不能完全打開,使他無法享受一個男人的自信和快樂。當然,也有“戀父”而不過分或升華後正常發展的,如《沉默的羔羊》中的女偵探,所依戀的父親是警察,她長大後也選擇了同一行業。


    二、調試方法


    1.及早讓孩子與隔代老人分開,但要保持適當的聯係及情感的溝通。


    2.父母要多盡些職責,多關心體貼孩子,給他們安全感、信任感。


    3.父母要盡量與隔代老人搞好關係,以減少與孩子的對立衝突。在孩子麵前不要過多指責老人的教育方法,私下裏可以與老人商討、建議,請老人理解與孩子分離以及轉變教養方式的重要性。


    4.充分認識到老人與孩子分離的困難性。因為雙方均投注了過多的感情,彼此會產生過度的相互依戀,這種情感臍帶很難剪斷。


    5.了解三代人各自的心理需要,感情需要。每一代人都要承擔好自己的責任,避免角色混亂,避免替代他人的角色,同時還要防止自己應有的角色感缺失及角色累贅。


    6.請專業心理醫生協助做心理分析、人格分析、角色分析,做係統的家庭治療,以促進個人與家庭成員的共同成長。


    7.積極尋找家庭中有利於成長的資源,把關愛當成動力,接受特定成長環境的現實與問題,積極去解決。


    三、個案分析


    某女,28歲,教師,恐懼婚姻十年。表現在三個方麵:


    (1)談戀愛七年,同居五年,無法結婚,害怕婚姻,害怕生活負擔,怕生小孩負擔不起,怕丈夫不可靠。


    (2)與父母關係不好,從小被父母嫌棄,恨父親,又討厭母親。


    (3)與爺爺關係很好,老人今年已去世。小時候跟爺爺長大,沒有奶奶,祖孫倆相依為命。


    診斷:角色混亂,人格偏差。


    背景:畫家譜圖時發現了家族中的許多問題――爺爺:中年喪妻,晚年喪子(小兒子28歲時意外死亡);父親:早年喪母,中年離異,後來又與前妻同居但不複婚。母親:生下來時就有分離焦慮,因孿生姐姐出生後去世。母親也體弱多病,依賴;谘客:早年跟父母和爺爺一起長大,備受爺爺疼愛。後父母離異對其打擊很大,開始恨怨父母,從此扮演了奶奶的角色,關照爺爺,訓斥父母,也照顧父母。


    分析:三代人的生活都不完整,角色都有混亂,人格都有偏差,家庭序位不對,造成一代一代的惡性循環。每個人都強烈的渴望家庭溫暖,可每個人都在相互傷害,相互抱怨,每個人都已失去自我,扭曲了人性。


    通過對第三代人――大女兒的谘詢治療,使她認清了自己,認清了爺爺和父母究竟是什麽樣的人,究竟在渴求什麽?為什麽有那麽多不同於其他家庭的問題和特殊表現?使她從角色混亂、心靈扭曲中走出來,在爺爺臨終前與之做了深層次的心靈溝通,告訴爺爺自己一直在扮演著一個替代“奶奶”的角色;告訴爺爺,從此自己完成了特殊使命,以後要真正地開始做自己,走自己的路。並與父親也做了敞開心扉的溝通,消除了幾十年的積怨障礙。她開始嚐試重新定位自己,重新選擇生活方式,重新看待自己和親人,找回真正的自己,並決定與男友結婚。


    事實告訴我們,個人需要心靈的溝通與成長,家庭更需要彼此共同理解、共同成長。


    請問各位家長:您是否在與孩子一起經曆心靈的成長?您是否真正對自己,對孩子的心靈負責?您是否真正讓自己和孩子都感到心靈快樂?


    讓我們放下虛榮和過分的自尊,反省一下自己的心靈世界,屈尊去為孩子和自己多做一些心靈成長的努力,去發掘家庭內部的心理基因寶庫,充分實現全家人的生命價值,達到成功而健康,成功而自在的美好狀態。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異能人的前世今生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夢影3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夢影3並收藏異能人的前世今生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