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人身心靈合一會所針對教師的成長,與中國nlp公益聯合會合作,在p市教育局的大力支持下,推出了一個nlp教師專業成長公益活動,其主旨在於成長一個老師,幸福千萬個家庭和孩子!提升教師的全麵素養,踐行中國教育之夢。
這次在p市針對教師成長的公益活動,取得了圓滿的成功,天地人身心為合一會所的高層決策者們及活動的組織者們,因為本次的公益活動取得了巨大的反響而倍受鼓舞,繼而把這次活動又推向了全國,每到一個地方,就在那個地方掀起了學習nlp的學習熱潮。
黑龍江省龍江縣七棵樹鎮中心學校嶽慧老師的分享:
為期四天的“nlp”培訓活動圓滿結束了,期間收獲了太多太多,這些收獲如能應用於我的工作生活當中,足以讓我受益終生,因此在這裏我要感謝很多人,很多事,很多精彩的瞬間。
收獲一:關於肯定。
我在這和大家分享一個真實的案例。第一天學習結束後,正趕上讀三年級的兒子取回期末考試成績。成績很不理想,數學97,語文85.5,在班級裏排到了第24名。按照往常的慣例,我會大發雷霆,兒子會被我訓得痛哭流涕,然後一家人在極不和諧的氛圍裏度過一段極不愉快的時光。但通過學習,我知道這樣的做法於事無補,而如果我能換個角度,從肯定的層麵出發,我和孩子可能都會有意想不到的驚喜。反複翻看試卷,發現數學試卷工整又清晰,每個步驟都恰到好處,雖然因為馬虎丟了三分,但瑕不掩瑜;語文分數不高,不過以獅子、狐狸、兔子為主角編寫的童話作文情節曲折、人物對話生動具體。通篇沒有錯別字,得了滿分;聽著我肯定的評價,看著我肯定的眼神,孩子的沮喪一掃而光。胖胖的小手摟緊我的脖子悄悄趴在我耳邊說:“媽媽,本來我心情特別不好,還以為你會打我的,可你卻鼓勵我,表揚我,我可真是有個好媽媽呀!媽媽,我以後做數學題再也不馬虎了,語文生字生詞記得不熟,從今天開始就每天寫兩行,寫熟為止……”
其實每個孩子都是敏感而又聰慧的。他會理解你滿滿的期待,他會用他的方式反饋你的關愛。“肯定”是個神奇的工具,它能更好地激發孩子的潛能,進而創造出更有利於孩子成長的氛圍。這個經驗推廣到教育教學工作當中,我相信我和我的學生都能體驗到更多的幸福。
收獲二:關於理解的六個層次。
作為老師。我們麵對學生的錯誤時,最常見的做法就是“就事論事”,很多時候看似學生知錯了,但真實的情況是這樣嗎?可能我們一個武斷的評判就抹殺了孩子本性中最美好的一些東西,比如堅持,比如正義,比如批判……通過學習。我知道了理解的六個層次,環境、行為、能力、信念價值、身份和係統。再次麵對學生的問題時,首先我們應該了解在問題發生時學生如何定位自己的身份,他們有著怎樣的內心信念,為了堅守這個信念,他采取了哪些行動。獲得了哪些能力,接下來,我們再去揣摩學生當時的心理和動作就會理解得更深刻,更透徹,站在學生的角度看問題。和學生一起找到“n”種解決的方法!再將這個經驗推而廣之,和家人、朋友、同事甚至陌生人相處時,我學會了從更深層次去考慮對方的感受,學會換位思考,這也就是我們老話所說的“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吧。
收獲三:關於時間和生命的認識。
在關於時間線的培訓過程中,景萬象導師讓我們列出對個人來說最重要的10個事項,然後他又提出了一個假設,假如你的生命還剩下20年,你會怎麽排序這些事項,你會舍棄哪些?假如,你的生命剩下5年,對你來說最重要的是什麽?假如生命還剩下1個月,還剩下1天,你又會做什麽?一直以來,我都以為時間是如此的充裕,生命是如此的漫長,可當景導的問題直逼心靈時,我慌了。第一個直覺是:時間都去哪兒了?第二個直覺是我要善待生命,善待自己,隻有“我”好好的,圍繞我的幸福才會好好的,於是在大家的注視下,我舉起手,將自己的感悟總結成一句話,我說:“如果幸福是一張網,那我就是網中最重要的一個結,如果我散了,圍繞我的幸福也就散了。”
通過這個培訓,我更懂得如何合理規劃人生,如何分配時間。健康其實是第一位的,就像老生常談的那個關於健康是“1”,財富是“0”的比喻,道理我們都懂,但真正觸動心靈的時刻卻是難得。從這一天起,我將重新規劃我的時間和生命,養成健康的生活習慣,給家人更多的理解和陪伴,用更樂觀的態度麵對生活,追求高效率的工作,享受教書育人的快樂時光。
收獲四:關於人生定位。
每次上課前,來自哈爾濱潘慶軍助教都會帶我們做一段小小的熱身活動,他那極富煽動力的神情語態、極其飽滿的熱情活力以及那些簡單實用的小遊戲每一次都能讓我們驚喜萬分,讓疲憊和困倦一掃而光,取而代之的是以更高的學習熱情和更加全身心的投入。他的小小舉動又帶給我許多靈感,如果在課前或者是學生學習處於疲勞期時,我帶著他們做這樣一段小小的遊戲,學生不是一樣能被調動起來嗎,新的學期,我一定會給學生新的驚喜,相信我!
學以致用,關於收獲,我更多的是想反饋給我的學生,這又讓我想起在培訓的最後,景導一連串輕聲的追問,關於人生,關於價值,關於我們會成為什麽樣的人……閉上眼睛,腦海裏有森林,有小溪,有蟲鳴。有鳥語,還有一幅幅關於學生的畫麵不斷閃現,教室裏談笑、操場上蹦跳、課堂上傾聽、課間時嬉鬧……一個念頭無比堅定地紮根於心靈:我要做一名充滿職業幸福感的教師,我就要成為這樣的人!
短短的幾段文字根本不足以表達我收獲的萬一。這是一次讓人終生難忘的精神洗禮。再一次表示感謝,感謝孟淑芬老師將nlp培訓引入我們七棵樹小鎮,你的良苦用心,你的分享我們收到了,如果不是怕你哭,我會送你大大的擁抱,我會對你說“辛苦了!”感謝助教團隊所有成員,你們分享快樂,傳遞真情,將公益進行到底。感謝三天來一直陪伴的隊友們。我們一起設計隊名,一起喊出口號,一起學習分享,一起擊掌歡呼,當我們從陌生到熟悉。友誼已生根發芽。最要感謝的是景萬象導師,您用最凝煉的語言將人生的真諦傳遞給我們,遇到真正的智者是我們一生的幸運,而您就是用生命喚醒生命的人。
嶽慧老師的分享贏得了大家熱烈的掌聲。
來自nlp專業導師的建議:孩子在6-12歲年齡階段,稱為兒童中期和兒童後期,是基礎教育的小學階段。此階段,孩子的心理發展處於關鍵時期。也是最易出現行為問題的時期。麵對行為問題中常見的厭學、脾氣暴躁、逆反、任性、拖拉、膽怯、敵對、衝動等現象,父母們常常感到一籌莫展。子女教育谘詢中最常發現,父母反應(確切的說是母親在反應)孩子最多的是:“我感到惱火的是孩子做什麽事情都拖遝得很!”或“我最頭疼的是我的孩子太任性了”。
我們看,父母在麵對孩子的拖踏、任性問題時,他們明顯的情緒態度是“惱火”、“頭疼”!這就說明,父母在當時非常生氣。處在“拿他或她真沒辦法”的無奈中。
其實,兒童所有的行為問題,不管是好的壞的都反映著我們父母的行為方式。兒童自出生時,如果我們把他看成是一張白紙,那麽。最早在白紙上麵繪畫的是我們父母。白紙上逐漸增多起來的圖案,就是兒童逐漸表現出來的行為現象。如果圖案很清晰、明朗,讓人喜愛,那說明繪畫人的藝術水平高;如果圖案看起來晦暗、紊亂,讓人心煩,那還是說明繪畫人的水平低。因此,孩子種種行為問題(白紙上的圖案),是我們成人製造(繪製)出來的,而成人中最主要的就是孩子的父母。從這個角度說明,要改變孩子不好的行為,父母首先要找淮你在“白紙”上繪製畫的過程中,問題出在哪裡?是落筆太輕、還是太重?是你情緒抑鬱時選擇的色彩太灰暗、還是你脾氣暴躁時胡亂作畫……
從以下方麵來分析,孩子的拖遝、任性與父母行為模式的關係:
第一,孩子“拖遝”與“任性”之間的關聯和它們所表達的意義:
詞義上理解,“拖遝”是做事情拖拉、沒效率,“任性”是不聽別人意見、執坳。看起來這兩者有明顯區別,但這兩種現象有著相關性,即任性與拖遝是反映同一種教育方式下的兩個不同側麵。拖遝是在父母控製下孩子較“軟性”的對抗,而任性是在父母控製下孩子較“生硬”的對抗。雖然在有些孩子身上,這兩種現象都很明顯,在有些孩子身上,似乎隻存在其一。不過,看似隻表現了其中之一問題的孩子身上,同時也隱含著另一種問題的性質。就是說看起來很拖遝的孩子,其實是在用脫遝的手段,說明他的任性:不想按你說的那樣做!很任性的孩子,總要以某種或多種方式來表達他的這種固執個性:要麽不等父母話說完,他扭頭就走;要麽就是你說你的,我拖拉我的;要麽就發脾氣;要麽就是不吭聲……因此說,孩子的拖遝就是他的任性,孩子的任性可以用拖遝來表現。
在孩子們言談舉動裏,經常有我們需要解讀的密碼。可惜,我們許多父母總以自己成人的見解去論說孩子的問題,說孩子有問題。但父母一點不清楚,孩子的問題往往隱藏著他們真實的擔憂、憤怒、失望、傷心等。孩子的心理和情緒狀態,受經驗和知識的局限而很難用語言表明,他們主要是依靠行為語言來表達。比如說,性格孤僻的孩子偏愛獨自一人玩耍,但往往也產生生動的幻想,也會熱衷於電視和遊戲。因為這裏麵有他忠實的夥伴可免除他的孤獨;有些孩子常愛挖他的鼻孔、吸吮拇指、咬指甲、玩弄性器官等,這些動作本身,說明與孩子嬰兒期(口唇期)滿足缺失有關;有些孩子有偏食或拒絕吃飯的行為,多半是通過這些行為懲罰關係人:他們的父母。因為他心裏有來自關係人某種方式或態度的傷害;有些孩子總是表現出對玩具的破壞、惡作劇、搗亂等攻擊行為,這說明孩子內心有憤怒和傷心,而造成憤怒和傷心的可能性卻很多:或許他在同伴中從沒得到過重要角色,或許遊戲中玩輸了,等等。那麽,總表現得拖拉或任性的孩子,其內心是無助的、情緒是不愉快的,他這種行為背後的無意識語言在說“我鬥不過你,我就要這樣才舒服。”拖遝的信息裏,隱藏有孩子對父母總是“催促”的不滿與報複;任性的種種表現的信息裏。隱藏有孩子不得不反抗的敵意,而敵意說明父母與孩子的交流中,父母很少甚至沒有承認或接受過孩子的情感,而是對孩子過多的幹涉。
第二,拖遝與任性的孩子的父母。或有其以下行為模式:
性格急躁、思維反應快、處事較果斷、高價值觀、高期望值、講究效率、喜歡操控和教導人。他們養育孩子的方式,主要以說教、給現成的答案、命令“你要…”“你應該…”“你不應該…”等。在這種行為模式下,孩子體驗的是:總有人為我安排、操心、做事,而不必獨立思考。因而難以養成對自己行為的責任能力。
嘮叨型的父母,以成人的行為標準要求孩子。有關日常生活上的事,小孩子不可能很快地、熟練地掌握技巧,他們需要花很長的時間逐漸快速地穿衣服、吃飯、做手工、做上學前的準備工作。對他們最好的幫助就是你的態度:耐心的等待。對任務的困難進行一點評價。如“收拾好床鋪很不容易”、“一個小時做好這個模型很難”等。這樣的評價對孩子有潛在的鼓勵,不管他們的努力是失敗了還是成功了。如果孩子成功了,他們知道一件很難的事情被征服了,會有滿足感;如果孩子失敗了,父母知道這件事很難,他們會感到安慰。這樣,孩子感覺到了理解和支持,這會加深父母和孩子之間的親密感。而持成人觀念的父母,特別是嘮叨型的母親,在孩子做某件事情失敗時。或孩子沒按她的時間要求做某件事情時,一般從來不允許孩子說出他們的想法,而是以不停的嘮叨和不滿意的情緒態度,數落和要求孩子(此時的孩子,感覺到的是自己能力不夠)。如果重複的是這種行為模式,孩子的“無能感”會導致退縮行為。可以這樣說,拖遝、任性孩子的父母,一定是用成人對效率的要求在“訓練”孩子。但孩子的生活是不可能被大人對效率的需要所控製的,因為效率對孩子來說,是束縛、是敵人。就孩子的情感而言,效率的代價很高,它可能耗損孩子的才智、抑製興趣,可能會造成情感的壓抑和性格的極端任性。因為孩子需要試驗、探索、努力的機會,也需要耐性(耐性意味著給他人時間),需要在沒有催促和訓斥的情況下學習。所以,大多數孩子的動作慢,就是被大人對效率的一味要求弄出來的。
由此,我們看出,父母的行為模式決定著孩子的行為表現。因此,要改變孩子的拖遝與任性,父母首先應正視自己的行為方式。如果你是容易激惹、看不慣孩子動作慢、難以自控情緒等,那麽,在要求孩子之前,先學會處理自己的情緒態度,避免給予孩子不信任和不耐煩。其次,要學會給予孩子成長的空間。這意味著父母的行為模式應符合孩子的心智成長的規律。
對此建議是:
1、去掉對孩子太多的關注和要求。
比如,孩子在吃方麵出現的問題,通常是父母太關注造成的。因父母在孩子的口味上總是加入太多自己的喜好,而且嘮叨地讓孩子“應該吃什麽”、“多吃什麽”、“快點吃”之類。這會影響孩子的思維和自己的選擇,製約味覺和嗅覺神經感受,而不能體味食物的美感,孩子會慢慢的以厭食對抗你的關注。父母最好的態度是,一貫地采取合理提供用餐內容、用餐時間、給孩子表現出愉快而津津有味的吃飯的榜樣即可。
2、提供給孩子判斷和選擇的機會。
孩子之所以依賴、無助、拖遝,主要因為父母的行為完全代替了孩子自己的思考和判斷,沒有從小開始培養他們的責任能力。孩子的責任感,就是要在跟他們有關係的事情上讓他們有發言的機會,並讓他們學會自己選擇。比如,在穿衣、玩、做家庭作業等事情上,孩子從小學一年級開始,父母就因該表現出這樣的行為態度:“我們給你提供了很多選項,具體選擇怎樣(或什麽時間)是你自己的事。”如果父母在孩子做什麽上嘮叨不休、命令要求,甚至使用“罰你寫10篇小字”的處罰手段,孩子則可能把“拖延做事”作為手中的武器用來懲罰、勒索、利用父母。
3、合理滿足孩子的要求、合理規範孩子的行為、一貫堅定地執行規範。
在孩子的行為上,哪些是可接受的,哪些是不可接受的,孩子需要一個明確的界限。當他們知道允許的行為的邊界時,他們會覺得安全,並會養成行為上的自律性。我們應該清楚,父母可限製孩子的行為,但不能限製孩子的願望和情緒。對於孩子的願望、感受、情緒,不管是積極的還是消極的,內容如何,都因該接納並得到理解和尊重,而行為可以限製和糾正。以培養“準時”為例,給他們一個現實的時間限製,把守時間的任務則應交給他們自己:“離上學還有10分鍾”、“隻要你準備好了,你可以看卡通片,直到我們吃晚飯,”等等。這種簡短陳述的目的是要告訴孩子,我們希望,也認為他們會準時。始終用這種正麵的預期方式,才可望當孩子覺得倉促時,他們會自己抓緊時間。
做父母的,需要懂得孩子正常的活動方式,更多的時候是跑而不是走、好動而不是安靜、吃飯時哼著歌或敲打著碗而不是專心之致、鏡子是用來做鬼臉而不是為打扮等等,這樣才不至於帶著成人經驗而看不慣孩子的種種行為而遷怒自己。誠然,決定孩子健康成長的因素很多,父母好的行為模式也不勝枚舉。為人父母的,都希望自己孩子安全、快樂、並成為一個品質高潔、有憐憫之心、有責任心、有勇氣、有能力而正直的人。為了能達到這些人性的目的,父母需要學習人性的方法。光有愛是不夠的,還必須有幫助孩子成長的特別技能。如何獲得技能,父母需要學習。需要通過自學,或通過接受專業幫助而獲得教育子女的特別技能。
這次在p市針對教師成長的公益活動,取得了圓滿的成功,天地人身心為合一會所的高層決策者們及活動的組織者們,因為本次的公益活動取得了巨大的反響而倍受鼓舞,繼而把這次活動又推向了全國,每到一個地方,就在那個地方掀起了學習nlp的學習熱潮。
黑龍江省龍江縣七棵樹鎮中心學校嶽慧老師的分享:
為期四天的“nlp”培訓活動圓滿結束了,期間收獲了太多太多,這些收獲如能應用於我的工作生活當中,足以讓我受益終生,因此在這裏我要感謝很多人,很多事,很多精彩的瞬間。
收獲一:關於肯定。
我在這和大家分享一個真實的案例。第一天學習結束後,正趕上讀三年級的兒子取回期末考試成績。成績很不理想,數學97,語文85.5,在班級裏排到了第24名。按照往常的慣例,我會大發雷霆,兒子會被我訓得痛哭流涕,然後一家人在極不和諧的氛圍裏度過一段極不愉快的時光。但通過學習,我知道這樣的做法於事無補,而如果我能換個角度,從肯定的層麵出發,我和孩子可能都會有意想不到的驚喜。反複翻看試卷,發現數學試卷工整又清晰,每個步驟都恰到好處,雖然因為馬虎丟了三分,但瑕不掩瑜;語文分數不高,不過以獅子、狐狸、兔子為主角編寫的童話作文情節曲折、人物對話生動具體。通篇沒有錯別字,得了滿分;聽著我肯定的評價,看著我肯定的眼神,孩子的沮喪一掃而光。胖胖的小手摟緊我的脖子悄悄趴在我耳邊說:“媽媽,本來我心情特別不好,還以為你會打我的,可你卻鼓勵我,表揚我,我可真是有個好媽媽呀!媽媽,我以後做數學題再也不馬虎了,語文生字生詞記得不熟,從今天開始就每天寫兩行,寫熟為止……”
其實每個孩子都是敏感而又聰慧的。他會理解你滿滿的期待,他會用他的方式反饋你的關愛。“肯定”是個神奇的工具,它能更好地激發孩子的潛能,進而創造出更有利於孩子成長的氛圍。這個經驗推廣到教育教學工作當中,我相信我和我的學生都能體驗到更多的幸福。
收獲二:關於理解的六個層次。
作為老師。我們麵對學生的錯誤時,最常見的做法就是“就事論事”,很多時候看似學生知錯了,但真實的情況是這樣嗎?可能我們一個武斷的評判就抹殺了孩子本性中最美好的一些東西,比如堅持,比如正義,比如批判……通過學習。我知道了理解的六個層次,環境、行為、能力、信念價值、身份和係統。再次麵對學生的問題時,首先我們應該了解在問題發生時學生如何定位自己的身份,他們有著怎樣的內心信念,為了堅守這個信念,他采取了哪些行動。獲得了哪些能力,接下來,我們再去揣摩學生當時的心理和動作就會理解得更深刻,更透徹,站在學生的角度看問題。和學生一起找到“n”種解決的方法!再將這個經驗推而廣之,和家人、朋友、同事甚至陌生人相處時,我學會了從更深層次去考慮對方的感受,學會換位思考,這也就是我們老話所說的“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吧。
收獲三:關於時間和生命的認識。
在關於時間線的培訓過程中,景萬象導師讓我們列出對個人來說最重要的10個事項,然後他又提出了一個假設,假如你的生命還剩下20年,你會怎麽排序這些事項,你會舍棄哪些?假如,你的生命剩下5年,對你來說最重要的是什麽?假如生命還剩下1個月,還剩下1天,你又會做什麽?一直以來,我都以為時間是如此的充裕,生命是如此的漫長,可當景導的問題直逼心靈時,我慌了。第一個直覺是:時間都去哪兒了?第二個直覺是我要善待生命,善待自己,隻有“我”好好的,圍繞我的幸福才會好好的,於是在大家的注視下,我舉起手,將自己的感悟總結成一句話,我說:“如果幸福是一張網,那我就是網中最重要的一個結,如果我散了,圍繞我的幸福也就散了。”
通過這個培訓,我更懂得如何合理規劃人生,如何分配時間。健康其實是第一位的,就像老生常談的那個關於健康是“1”,財富是“0”的比喻,道理我們都懂,但真正觸動心靈的時刻卻是難得。從這一天起,我將重新規劃我的時間和生命,養成健康的生活習慣,給家人更多的理解和陪伴,用更樂觀的態度麵對生活,追求高效率的工作,享受教書育人的快樂時光。
收獲四:關於人生定位。
每次上課前,來自哈爾濱潘慶軍助教都會帶我們做一段小小的熱身活動,他那極富煽動力的神情語態、極其飽滿的熱情活力以及那些簡單實用的小遊戲每一次都能讓我們驚喜萬分,讓疲憊和困倦一掃而光,取而代之的是以更高的學習熱情和更加全身心的投入。他的小小舉動又帶給我許多靈感,如果在課前或者是學生學習處於疲勞期時,我帶著他們做這樣一段小小的遊戲,學生不是一樣能被調動起來嗎,新的學期,我一定會給學生新的驚喜,相信我!
學以致用,關於收獲,我更多的是想反饋給我的學生,這又讓我想起在培訓的最後,景導一連串輕聲的追問,關於人生,關於價值,關於我們會成為什麽樣的人……閉上眼睛,腦海裏有森林,有小溪,有蟲鳴。有鳥語,還有一幅幅關於學生的畫麵不斷閃現,教室裏談笑、操場上蹦跳、課堂上傾聽、課間時嬉鬧……一個念頭無比堅定地紮根於心靈:我要做一名充滿職業幸福感的教師,我就要成為這樣的人!
短短的幾段文字根本不足以表達我收獲的萬一。這是一次讓人終生難忘的精神洗禮。再一次表示感謝,感謝孟淑芬老師將nlp培訓引入我們七棵樹小鎮,你的良苦用心,你的分享我們收到了,如果不是怕你哭,我會送你大大的擁抱,我會對你說“辛苦了!”感謝助教團隊所有成員,你們分享快樂,傳遞真情,將公益進行到底。感謝三天來一直陪伴的隊友們。我們一起設計隊名,一起喊出口號,一起學習分享,一起擊掌歡呼,當我們從陌生到熟悉。友誼已生根發芽。最要感謝的是景萬象導師,您用最凝煉的語言將人生的真諦傳遞給我們,遇到真正的智者是我們一生的幸運,而您就是用生命喚醒生命的人。
嶽慧老師的分享贏得了大家熱烈的掌聲。
來自nlp專業導師的建議:孩子在6-12歲年齡階段,稱為兒童中期和兒童後期,是基礎教育的小學階段。此階段,孩子的心理發展處於關鍵時期。也是最易出現行為問題的時期。麵對行為問題中常見的厭學、脾氣暴躁、逆反、任性、拖拉、膽怯、敵對、衝動等現象,父母們常常感到一籌莫展。子女教育谘詢中最常發現,父母反應(確切的說是母親在反應)孩子最多的是:“我感到惱火的是孩子做什麽事情都拖遝得很!”或“我最頭疼的是我的孩子太任性了”。
我們看,父母在麵對孩子的拖踏、任性問題時,他們明顯的情緒態度是“惱火”、“頭疼”!這就說明,父母在當時非常生氣。處在“拿他或她真沒辦法”的無奈中。
其實,兒童所有的行為問題,不管是好的壞的都反映著我們父母的行為方式。兒童自出生時,如果我們把他看成是一張白紙,那麽。最早在白紙上麵繪畫的是我們父母。白紙上逐漸增多起來的圖案,就是兒童逐漸表現出來的行為現象。如果圖案很清晰、明朗,讓人喜愛,那說明繪畫人的藝術水平高;如果圖案看起來晦暗、紊亂,讓人心煩,那還是說明繪畫人的水平低。因此,孩子種種行為問題(白紙上的圖案),是我們成人製造(繪製)出來的,而成人中最主要的就是孩子的父母。從這個角度說明,要改變孩子不好的行為,父母首先要找淮你在“白紙”上繪製畫的過程中,問題出在哪裡?是落筆太輕、還是太重?是你情緒抑鬱時選擇的色彩太灰暗、還是你脾氣暴躁時胡亂作畫……
從以下方麵來分析,孩子的拖遝、任性與父母行為模式的關係:
第一,孩子“拖遝”與“任性”之間的關聯和它們所表達的意義:
詞義上理解,“拖遝”是做事情拖拉、沒效率,“任性”是不聽別人意見、執坳。看起來這兩者有明顯區別,但這兩種現象有著相關性,即任性與拖遝是反映同一種教育方式下的兩個不同側麵。拖遝是在父母控製下孩子較“軟性”的對抗,而任性是在父母控製下孩子較“生硬”的對抗。雖然在有些孩子身上,這兩種現象都很明顯,在有些孩子身上,似乎隻存在其一。不過,看似隻表現了其中之一問題的孩子身上,同時也隱含著另一種問題的性質。就是說看起來很拖遝的孩子,其實是在用脫遝的手段,說明他的任性:不想按你說的那樣做!很任性的孩子,總要以某種或多種方式來表達他的這種固執個性:要麽不等父母話說完,他扭頭就走;要麽就是你說你的,我拖拉我的;要麽就發脾氣;要麽就是不吭聲……因此說,孩子的拖遝就是他的任性,孩子的任性可以用拖遝來表現。
在孩子們言談舉動裏,經常有我們需要解讀的密碼。可惜,我們許多父母總以自己成人的見解去論說孩子的問題,說孩子有問題。但父母一點不清楚,孩子的問題往往隱藏著他們真實的擔憂、憤怒、失望、傷心等。孩子的心理和情緒狀態,受經驗和知識的局限而很難用語言表明,他們主要是依靠行為語言來表達。比如說,性格孤僻的孩子偏愛獨自一人玩耍,但往往也產生生動的幻想,也會熱衷於電視和遊戲。因為這裏麵有他忠實的夥伴可免除他的孤獨;有些孩子常愛挖他的鼻孔、吸吮拇指、咬指甲、玩弄性器官等,這些動作本身,說明與孩子嬰兒期(口唇期)滿足缺失有關;有些孩子有偏食或拒絕吃飯的行為,多半是通過這些行為懲罰關係人:他們的父母。因為他心裏有來自關係人某種方式或態度的傷害;有些孩子總是表現出對玩具的破壞、惡作劇、搗亂等攻擊行為,這說明孩子內心有憤怒和傷心,而造成憤怒和傷心的可能性卻很多:或許他在同伴中從沒得到過重要角色,或許遊戲中玩輸了,等等。那麽,總表現得拖拉或任性的孩子,其內心是無助的、情緒是不愉快的,他這種行為背後的無意識語言在說“我鬥不過你,我就要這樣才舒服。”拖遝的信息裏,隱藏有孩子對父母總是“催促”的不滿與報複;任性的種種表現的信息裏。隱藏有孩子不得不反抗的敵意,而敵意說明父母與孩子的交流中,父母很少甚至沒有承認或接受過孩子的情感,而是對孩子過多的幹涉。
第二,拖遝與任性的孩子的父母。或有其以下行為模式:
性格急躁、思維反應快、處事較果斷、高價值觀、高期望值、講究效率、喜歡操控和教導人。他們養育孩子的方式,主要以說教、給現成的答案、命令“你要…”“你應該…”“你不應該…”等。在這種行為模式下,孩子體驗的是:總有人為我安排、操心、做事,而不必獨立思考。因而難以養成對自己行為的責任能力。
嘮叨型的父母,以成人的行為標準要求孩子。有關日常生活上的事,小孩子不可能很快地、熟練地掌握技巧,他們需要花很長的時間逐漸快速地穿衣服、吃飯、做手工、做上學前的準備工作。對他們最好的幫助就是你的態度:耐心的等待。對任務的困難進行一點評價。如“收拾好床鋪很不容易”、“一個小時做好這個模型很難”等。這樣的評價對孩子有潛在的鼓勵,不管他們的努力是失敗了還是成功了。如果孩子成功了,他們知道一件很難的事情被征服了,會有滿足感;如果孩子失敗了,父母知道這件事很難,他們會感到安慰。這樣,孩子感覺到了理解和支持,這會加深父母和孩子之間的親密感。而持成人觀念的父母,特別是嘮叨型的母親,在孩子做某件事情失敗時。或孩子沒按她的時間要求做某件事情時,一般從來不允許孩子說出他們的想法,而是以不停的嘮叨和不滿意的情緒態度,數落和要求孩子(此時的孩子,感覺到的是自己能力不夠)。如果重複的是這種行為模式,孩子的“無能感”會導致退縮行為。可以這樣說,拖遝、任性孩子的父母,一定是用成人對效率的要求在“訓練”孩子。但孩子的生活是不可能被大人對效率的需要所控製的,因為效率對孩子來說,是束縛、是敵人。就孩子的情感而言,效率的代價很高,它可能耗損孩子的才智、抑製興趣,可能會造成情感的壓抑和性格的極端任性。因為孩子需要試驗、探索、努力的機會,也需要耐性(耐性意味著給他人時間),需要在沒有催促和訓斥的情況下學習。所以,大多數孩子的動作慢,就是被大人對效率的一味要求弄出來的。
由此,我們看出,父母的行為模式決定著孩子的行為表現。因此,要改變孩子的拖遝與任性,父母首先應正視自己的行為方式。如果你是容易激惹、看不慣孩子動作慢、難以自控情緒等,那麽,在要求孩子之前,先學會處理自己的情緒態度,避免給予孩子不信任和不耐煩。其次,要學會給予孩子成長的空間。這意味著父母的行為模式應符合孩子的心智成長的規律。
對此建議是:
1、去掉對孩子太多的關注和要求。
比如,孩子在吃方麵出現的問題,通常是父母太關注造成的。因父母在孩子的口味上總是加入太多自己的喜好,而且嘮叨地讓孩子“應該吃什麽”、“多吃什麽”、“快點吃”之類。這會影響孩子的思維和自己的選擇,製約味覺和嗅覺神經感受,而不能體味食物的美感,孩子會慢慢的以厭食對抗你的關注。父母最好的態度是,一貫地采取合理提供用餐內容、用餐時間、給孩子表現出愉快而津津有味的吃飯的榜樣即可。
2、提供給孩子判斷和選擇的機會。
孩子之所以依賴、無助、拖遝,主要因為父母的行為完全代替了孩子自己的思考和判斷,沒有從小開始培養他們的責任能力。孩子的責任感,就是要在跟他們有關係的事情上讓他們有發言的機會,並讓他們學會自己選擇。比如,在穿衣、玩、做家庭作業等事情上,孩子從小學一年級開始,父母就因該表現出這樣的行為態度:“我們給你提供了很多選項,具體選擇怎樣(或什麽時間)是你自己的事。”如果父母在孩子做什麽上嘮叨不休、命令要求,甚至使用“罰你寫10篇小字”的處罰手段,孩子則可能把“拖延做事”作為手中的武器用來懲罰、勒索、利用父母。
3、合理滿足孩子的要求、合理規範孩子的行為、一貫堅定地執行規範。
在孩子的行為上,哪些是可接受的,哪些是不可接受的,孩子需要一個明確的界限。當他們知道允許的行為的邊界時,他們會覺得安全,並會養成行為上的自律性。我們應該清楚,父母可限製孩子的行為,但不能限製孩子的願望和情緒。對於孩子的願望、感受、情緒,不管是積極的還是消極的,內容如何,都因該接納並得到理解和尊重,而行為可以限製和糾正。以培養“準時”為例,給他們一個現實的時間限製,把守時間的任務則應交給他們自己:“離上學還有10分鍾”、“隻要你準備好了,你可以看卡通片,直到我們吃晚飯,”等等。這種簡短陳述的目的是要告訴孩子,我們希望,也認為他們會準時。始終用這種正麵的預期方式,才可望當孩子覺得倉促時,他們會自己抓緊時間。
做父母的,需要懂得孩子正常的活動方式,更多的時候是跑而不是走、好動而不是安靜、吃飯時哼著歌或敲打著碗而不是專心之致、鏡子是用來做鬼臉而不是為打扮等等,這樣才不至於帶著成人經驗而看不慣孩子的種種行為而遷怒自己。誠然,決定孩子健康成長的因素很多,父母好的行為模式也不勝枚舉。為人父母的,都希望自己孩子安全、快樂、並成為一個品質高潔、有憐憫之心、有責任心、有勇氣、有能力而正直的人。為了能達到這些人性的目的,父母需要學習人性的方法。光有愛是不夠的,還必須有幫助孩子成長的特別技能。如何獲得技能,父母需要學習。需要通過自學,或通過接受專業幫助而獲得教育子女的特別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