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數孩子在學齡前都會自主學習,學語言,學成人的各種動作行為,喜歡探究和刨根問底。.tw[]這不奇怪,因為學習是孩子的天性之一。為什麽很多孩子在上學之後會厭學?會丟棄自己的天性?
小學階段學校教育的根本是什麽呢?被譽為全美最優教師的羅恩?克拉克,也算是西半球比較嚴格的小學教師了,他成功地將很多基礎很差的孩子送到了自己都想不到的高度,最終有所成就。采訪過無數名人的奧普拉評價他為“最了不起的人”。羅恩在談到自己的成功經驗時說:“我不僅僅關注學生的學習,更重要的是我希望他們熱愛學習,並且有誌於成為一個終身的學習者。”在談到中國教育的問題時,他說“在中國,如果老師強迫孩子去學一些很難懂的概念和知識時,你卻不為這些概念和知識增加樂趣和實踐機會,那麽你們就會錯失讓孩子一生熱愛學習的機遇。”美國教育學家杜威先生說過這樣的一句話:“你可以將一匹馬牽到河邊,但是你絕不可能按著馬頭讓它喝水。”
羅恩教學的出發點就是絕不能讓枯燥進入課堂,要通過自己――一位教師,把任何知識、技能的有趣點展示給孩子們。在講雨中的小樹林野營的一課時,他覺得這個故事實在很枯燥,便讓孩子們第二天帶傘上學,關上燈,放上雨打在篷布上的錄音,在這個情境中,把這課上完了。這節課對孩子們來講好短好快。
李蔭蓮校長講過,小學階段的那點學習內容,你現在不教他,到了一定年齡,他自己也會懂的。因此,我們相信,小學階段的學習重點絕不在學習內容本身上。關鍵是學習行為,要讓孩子們建立學習興趣,培養學習習慣,讓他們成為一個終身學習的人。這才是小學教育給人生的大禮。而不是加減乘除或之乎者也。然而,現實卻是怎樣的呢。
80%孩子厭學――北京某所知名初中的一位學生說,孩子80%厭學,也許不得不學,等到上了大學就去放鬆,或者等到畢業了再也不要去看書!因為夠了!因為從小到大受到的壓抑已經讓這些孩子對學習夠了!
在為了提高一兩分而努力的教學模式下,老師們不可能有精力關注孩子們的興趣。而學生們呢,在一種長期的、慢性的壓力之下,這是一種痛苦的心理體驗,厭學是正常的。不可能誕生什麽興趣,更重要的是,這還將造成他們一生的厭學情緒。
或許也有例外,個別好勝心強的孩子能為了分數而學習,但這種學習的興趣點也是指向學習內容以外的。不可能長久,當失去競爭環境,他的學習興趣也會大減。拿奧數來講,據統計,自1986年我國正式參加國際奧數競賽到2009年,共有10名選手獲得金牌,近年更連續6屆獲得團體冠軍。但迄今為止這些金牌選手當中,沒有一個人獲得菲爾茲獎(青年數學家的國際大獎)。奧數熱並沒有為中國選拔出真正的教學人才。一些奧數班裏出來的優秀小學生,在後來的成長過程中都失去了對數學的興趣。如果從一開始就從興趣入手進行教學,短期成績可能不會那麽“輝煌”,但最終的結局可能會是驚人的。
而對大多數好勝心不強的孩子來講,隻為了分數和競爭而學習。是對學習興趣的極大摧殘,對學習內容本身提不起興趣,學習排名又不好,他們會變得意誌消沉,生活灰暗。這些孩子將來也很可能會失去對學習的興趣。甚至會變得不自信,對這代人來講,這才是最致命的!一個不能進行終身學習的人,他很難適應生活和工作的變化。而不自信的人,他的一生也會是被動的、消極的,他們將來要花費很大的力氣來自我調整。
總之,今天的教師們必須有這樣的責任心:千萬不要拿孩子做工具,來成全自己的職業成就。今天的家長們也必須意識到:孩子小學階段的學習要注重興趣,要給他們充分的自主性,不要拔苗助長。
如果我們不能減低社會競爭給教育帶來的壓力,我們是不是可能先隔離出一塊淨土,讓小學階段的孩子能靜靜地、快樂地、符合規律地成長,等到了中學,甚至高中再讓他們去打拚吧。這樣做的孩子能積蓄後勁,長遠的未來會充滿光明。
芬蘭教育據說是全世界第一,“給孩子最好的教育,就是給他最好的人生”,芬蘭前總理阿赫的這句話,讓人深有感慨。陳之華在《芬蘭教育全球第一的秘密》中指出,芬蘭教育以“平等”和“珍視每個孩子”為最大特點,從更健康、更人文的深度去厘定教育理念與方法,根本目的是造就人格完善、具備終生學習能力的公民,這樣才能形成世代良善的文化循環,最終成就國與民的共同繁盛。“芬蘭教育不相信考試”,這是一篇文章的標題,此文頗新穎,特抄錄如下:
芬蘭教授帕思-薩爾博格曾應邀到新加坡發表演講。他透露,芬蘭法律規定,學生在六年級之前,都不能以等級或分數來評斷他們。他說:“我們要求用文字描述,詳細說明,而不是簡單地用分數或等級來評斷。因為每個孩子各有所長,教師隻有通過種種活動來了解學生,發掘他們的潛力。”
他說:“我們不相信考試。學生讀書12年,唯一的考試是在十八九歲,進大學前的高考。沒有考試的學習生涯讓教師和學生有更多時間學習他們愛學、想學的東西。我們教育製度的優點,就是把合作而非競爭的精神植入其內。我們不怕學生畢業離開學校時會對充滿競爭的現實社會感到恐慌無助。我們相信俄羅斯一位心理學家的話:‘學生今天學會合作,明天就有競爭能力’。”
芬蘭學校不考核教師,也沒有教師評鑒報告,教育部官員認為,如果一個社會體製對自己教師的最基本信任都沒有的話,那還談什麽教育呢?
芬蘭的教育著實讓人開了眼界,聯想到我們中國教育,考試幾乎是一個法寶,不但有期中期末考試,平時還有單元考試、月考等,用分數或等級來評斷學生,由此產生所謂“分數崇拜”,讓教師和學生深陷分數的泥潭而不能自拔,難以體現教育要培養人的根本目的。甚至,通過數字評價,教師也被用分數或等級來評斷,讓教育更加數字化,和芬蘭的教育更難以比較了。當然,中國的國情與芬蘭不同,教育體製也有區別,但是,“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芬蘭的教育確實值得我們思考和借鑒。
奧馬爾是一個有作為的皇帝。他的頭腦裏充滿了智慧,而且穩健、博學,為人們所敬仰。有一次,一個年輕人問他:”您是如何做到這一切的,剛―開始您是否就已經製定了―生的計劃了呢?“奧馬爾微笑著說:”到了現在這個年紀,我才知道製定計劃是沒有用的。“當我20歲的時候我對自己說:”我要用20歲以後的第一個10年學習知識;第二個10年去國外旅行;第三個10年,我要和一個漂亮的姑娘結婚並且生幾個孩子。
在最後的10年裏,我將在鄉村地區,過著隱居生活,思考人生。“終於有一天,在前10年的第7個年頭,我發現自已什麽也沒有學到,於是我推遲了旅行的安排。在以後的4年時間裏,我學習了法律。並且成了這一領域舉足輕重自的人物,人們把我當作楷模。這個時候我想要出去旅行了,這是我心儀已久的願望。但是各種各樣的事情讓我無法抽身離開。我害怕人們在背後斥責我不負責任,後來我隻好放棄旅行的想法。等到我40歲的時候,我開始考慮自己的婚姻了。但總是找不到自己以前想像中那樣美麗的姑娘。直到62歲的時候,我還是單身一個人,那時候我為自己這麽大一把年紀還想結婚而感到羞愧。於是我又放棄了找到這樣一個姑娘並且和她結婚的想法。後來我想到了最後一個願望,那就是找一個僻靜的地方隱居下來。但是我一直沒有找到這樣一個地方,如果患上疾病,我連這個願望都完成不了。這就是我一生的計劃,但是一個也沒有實現。”年輕人,不要把時間放在製定漫長的計劃上,隻要你想到要做一件事就馬上去做。放棄計劃,立刻行動吧!“奧馬爾最後說。
在孩子學習的過程中,與其給孩子製定漫長的學習計劃,不如督促孩子立即開始行動,把握好當下的時光。在具體行動中,或許會有新的發現,或許會有新的想法。如果適時做出調整,或許能夠找到更適合自己孩子成長、發展的新辦法和新途徑。
美國教育家杜威認為學生的親身活動是獲取知識最主要的途徑,隻有通過自己動手實踐,才能促進大腦思維的發展。這一理論的實質是以學生為中心,“從做中學”。他認為教學過程是一個學生參與的過程,因此教學不應該隻是講和聽,而必須通過做去感受、發現和升華。這樣做的目的是以解決問題為中心,注重學生的親身實踐,著眼於創造能力和意誌力的培養。
小學階段學校教育的根本是什麽呢?被譽為全美最優教師的羅恩?克拉克,也算是西半球比較嚴格的小學教師了,他成功地將很多基礎很差的孩子送到了自己都想不到的高度,最終有所成就。采訪過無數名人的奧普拉評價他為“最了不起的人”。羅恩在談到自己的成功經驗時說:“我不僅僅關注學生的學習,更重要的是我希望他們熱愛學習,並且有誌於成為一個終身的學習者。”在談到中國教育的問題時,他說“在中國,如果老師強迫孩子去學一些很難懂的概念和知識時,你卻不為這些概念和知識增加樂趣和實踐機會,那麽你們就會錯失讓孩子一生熱愛學習的機遇。”美國教育學家杜威先生說過這樣的一句話:“你可以將一匹馬牽到河邊,但是你絕不可能按著馬頭讓它喝水。”
羅恩教學的出發點就是絕不能讓枯燥進入課堂,要通過自己――一位教師,把任何知識、技能的有趣點展示給孩子們。在講雨中的小樹林野營的一課時,他覺得這個故事實在很枯燥,便讓孩子們第二天帶傘上學,關上燈,放上雨打在篷布上的錄音,在這個情境中,把這課上完了。這節課對孩子們來講好短好快。
李蔭蓮校長講過,小學階段的那點學習內容,你現在不教他,到了一定年齡,他自己也會懂的。因此,我們相信,小學階段的學習重點絕不在學習內容本身上。關鍵是學習行為,要讓孩子們建立學習興趣,培養學習習慣,讓他們成為一個終身學習的人。這才是小學教育給人生的大禮。而不是加減乘除或之乎者也。然而,現實卻是怎樣的呢。
80%孩子厭學――北京某所知名初中的一位學生說,孩子80%厭學,也許不得不學,等到上了大學就去放鬆,或者等到畢業了再也不要去看書!因為夠了!因為從小到大受到的壓抑已經讓這些孩子對學習夠了!
在為了提高一兩分而努力的教學模式下,老師們不可能有精力關注孩子們的興趣。而學生們呢,在一種長期的、慢性的壓力之下,這是一種痛苦的心理體驗,厭學是正常的。不可能誕生什麽興趣,更重要的是,這還將造成他們一生的厭學情緒。
或許也有例外,個別好勝心強的孩子能為了分數而學習,但這種學習的興趣點也是指向學習內容以外的。不可能長久,當失去競爭環境,他的學習興趣也會大減。拿奧數來講,據統計,自1986年我國正式參加國際奧數競賽到2009年,共有10名選手獲得金牌,近年更連續6屆獲得團體冠軍。但迄今為止這些金牌選手當中,沒有一個人獲得菲爾茲獎(青年數學家的國際大獎)。奧數熱並沒有為中國選拔出真正的教學人才。一些奧數班裏出來的優秀小學生,在後來的成長過程中都失去了對數學的興趣。如果從一開始就從興趣入手進行教學,短期成績可能不會那麽“輝煌”,但最終的結局可能會是驚人的。
而對大多數好勝心不強的孩子來講,隻為了分數和競爭而學習。是對學習興趣的極大摧殘,對學習內容本身提不起興趣,學習排名又不好,他們會變得意誌消沉,生活灰暗。這些孩子將來也很可能會失去對學習的興趣。甚至會變得不自信,對這代人來講,這才是最致命的!一個不能進行終身學習的人,他很難適應生活和工作的變化。而不自信的人,他的一生也會是被動的、消極的,他們將來要花費很大的力氣來自我調整。
總之,今天的教師們必須有這樣的責任心:千萬不要拿孩子做工具,來成全自己的職業成就。今天的家長們也必須意識到:孩子小學階段的學習要注重興趣,要給他們充分的自主性,不要拔苗助長。
如果我們不能減低社會競爭給教育帶來的壓力,我們是不是可能先隔離出一塊淨土,讓小學階段的孩子能靜靜地、快樂地、符合規律地成長,等到了中學,甚至高中再讓他們去打拚吧。這樣做的孩子能積蓄後勁,長遠的未來會充滿光明。
芬蘭教育據說是全世界第一,“給孩子最好的教育,就是給他最好的人生”,芬蘭前總理阿赫的這句話,讓人深有感慨。陳之華在《芬蘭教育全球第一的秘密》中指出,芬蘭教育以“平等”和“珍視每個孩子”為最大特點,從更健康、更人文的深度去厘定教育理念與方法,根本目的是造就人格完善、具備終生學習能力的公民,這樣才能形成世代良善的文化循環,最終成就國與民的共同繁盛。“芬蘭教育不相信考試”,這是一篇文章的標題,此文頗新穎,特抄錄如下:
芬蘭教授帕思-薩爾博格曾應邀到新加坡發表演講。他透露,芬蘭法律規定,學生在六年級之前,都不能以等級或分數來評斷他們。他說:“我們要求用文字描述,詳細說明,而不是簡單地用分數或等級來評斷。因為每個孩子各有所長,教師隻有通過種種活動來了解學生,發掘他們的潛力。”
他說:“我們不相信考試。學生讀書12年,唯一的考試是在十八九歲,進大學前的高考。沒有考試的學習生涯讓教師和學生有更多時間學習他們愛學、想學的東西。我們教育製度的優點,就是把合作而非競爭的精神植入其內。我們不怕學生畢業離開學校時會對充滿競爭的現實社會感到恐慌無助。我們相信俄羅斯一位心理學家的話:‘學生今天學會合作,明天就有競爭能力’。”
芬蘭學校不考核教師,也沒有教師評鑒報告,教育部官員認為,如果一個社會體製對自己教師的最基本信任都沒有的話,那還談什麽教育呢?
芬蘭的教育著實讓人開了眼界,聯想到我們中國教育,考試幾乎是一個法寶,不但有期中期末考試,平時還有單元考試、月考等,用分數或等級來評斷學生,由此產生所謂“分數崇拜”,讓教師和學生深陷分數的泥潭而不能自拔,難以體現教育要培養人的根本目的。甚至,通過數字評價,教師也被用分數或等級來評斷,讓教育更加數字化,和芬蘭的教育更難以比較了。當然,中國的國情與芬蘭不同,教育體製也有區別,但是,“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芬蘭的教育確實值得我們思考和借鑒。
奧馬爾是一個有作為的皇帝。他的頭腦裏充滿了智慧,而且穩健、博學,為人們所敬仰。有一次,一個年輕人問他:”您是如何做到這一切的,剛―開始您是否就已經製定了―生的計劃了呢?“奧馬爾微笑著說:”到了現在這個年紀,我才知道製定計劃是沒有用的。“當我20歲的時候我對自己說:”我要用20歲以後的第一個10年學習知識;第二個10年去國外旅行;第三個10年,我要和一個漂亮的姑娘結婚並且生幾個孩子。
在最後的10年裏,我將在鄉村地區,過著隱居生活,思考人生。“終於有一天,在前10年的第7個年頭,我發現自已什麽也沒有學到,於是我推遲了旅行的安排。在以後的4年時間裏,我學習了法律。並且成了這一領域舉足輕重自的人物,人們把我當作楷模。這個時候我想要出去旅行了,這是我心儀已久的願望。但是各種各樣的事情讓我無法抽身離開。我害怕人們在背後斥責我不負責任,後來我隻好放棄旅行的想法。等到我40歲的時候,我開始考慮自己的婚姻了。但總是找不到自己以前想像中那樣美麗的姑娘。直到62歲的時候,我還是單身一個人,那時候我為自己這麽大一把年紀還想結婚而感到羞愧。於是我又放棄了找到這樣一個姑娘並且和她結婚的想法。後來我想到了最後一個願望,那就是找一個僻靜的地方隱居下來。但是我一直沒有找到這樣一個地方,如果患上疾病,我連這個願望都完成不了。這就是我一生的計劃,但是一個也沒有實現。”年輕人,不要把時間放在製定漫長的計劃上,隻要你想到要做一件事就馬上去做。放棄計劃,立刻行動吧!“奧馬爾最後說。
在孩子學習的過程中,與其給孩子製定漫長的學習計劃,不如督促孩子立即開始行動,把握好當下的時光。在具體行動中,或許會有新的發現,或許會有新的想法。如果適時做出調整,或許能夠找到更適合自己孩子成長、發展的新辦法和新途徑。
美國教育家杜威認為學生的親身活動是獲取知識最主要的途徑,隻有通過自己動手實踐,才能促進大腦思維的發展。這一理論的實質是以學生為中心,“從做中學”。他認為教學過程是一個學生參與的過程,因此教學不應該隻是講和聽,而必須通過做去感受、發現和升華。這樣做的目的是以解決問題為中心,注重學生的親身實踐,著眼於創造能力和意誌力的培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