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活在別人的價值觀裏。討好者為“寄生依賴者”――企圖憑借外在的人和事來提升自我的價值。
也許,你在工作上是一個全心投入的人,而且幾乎是到了鞠躬盡瘁的地步。主管交給你的任務,你從來不打馬虎眼;要求你額外超時加班,你也毫無怨言;同事拜托你的事,不管是不是你分內的職責,你總是不忍拒絕。其實,你早已忙得分身乏術,焦頭爛額,但你還是強打精神說:“沒事!沒事!”沒有人知道你累得半死,但是,你就是不願開口對人說“不!”
大多數的時候,我們是礙於情麵而不敢說“不”,或者因為不好意思說“不”,結果很多原本明明不該是自己的事,統統落在自己頭上。要不就是所做的事大大超過自己的能力負荷,讓自己麵臨崩潰的邊緣。
做老板的都喜歡全力拚搏的員工,但你可知道,如果你一心講究犧牲奉獻,處處想討好別人,做一般人心目中的模範員工,最後你可能會喪失自我。
最明顯的現象莫過於:你總是強迫自己做一些你並不想做的事,即使有不滿的情緒,你也強忍去做。你認為別人把這些事情交給你做,是因為看得起你,信任你的能力。如果你一旦拒絕,別人就會怪罪你,批評你不善於與人合作,使你產生一種罪惡感。總而言之,你不希望你的印象被別人大打折扣。
在一個團體中,這種“討好”的心理是可以理解的。行為心理學家稱這種舉動為“寄生依賴者”――企圖憑借外在的人和事來提升自我的價值。然而,行為心理專家發現,絕大多數寄生依賴者都不快樂,他們內心很容易焦慮。這種人往往過度依賴別人的期望,活在別人的價值觀裏。渴求別人讚美來尋求自己的定位。如果不能得到好評,他們就會自責,懷疑自己是不是出了什麽差錯?根據分析。很多“工作狂”都是寄生依賴者,他們每天工作動輒超過十幾個小時。就連節假日也不放過,他們兢兢業業,犧牲了個人的休閑以及與家人相處的時間。在他們全心全力投入工作之際,卻日漸疏離了與家人的關係。這種過度依存於工作的工作狂,就像是沉迷於賭博或宗教信仰一樣,行為完全被控製。
對工作狂而言,一旦不必工作,擁有了自由。就好像是遭人遺棄。所以,任何事他都想一手包辦,那樣可以讓他覺得被人愛戴,代表自己是不可或缺的。你勸他:“何必那麽累?有些事可以交給別人做嘛!”他會用更堅定的語氣回答你:“我不做不行!除了我,還有誰能做?”表麵看來,工作雖然是束縛,捆綁他動彈不得,其實反而讓他覺得安慰,令他產生被人關心、被人需要的滿足。因為他相信,當他工作賣力的時候。別人才會注意到他的一言一行。
還有的人,則是缺乏自信,擔心拒絕別人。好像就表示自己太懶惰,太不通情理,會遭受責罵。他們害怕別人的權威,為了博取好感,維持與別人的關係,即使是無理的要求,也隻得點頭說“好”。
心理專家同時指出,比較起來,女性似乎比男性更容易成為寄生依賴者。因為女性從小就被教導要“服從”“聽話”“溫順”。當別人有所要求時,“拒絕”是一種不禮貌的行為。因此。很多女性長大以後,周旋在丈夫、兒女、公婆、老板之中。她們極力扮演好各種角色,處處討好別人,一旦發現自己力不從心,就會陷入極度沮喪的情緒中。
事實上,我們常常過度在乎自己對別人的重要性。我們常常聽到調侃別人的一句話:“沒有你,地球照樣在轉動。”這句話的意思是說,沒有什麽人是不能被取代的。如果你把每一件事都看成是你的責任,妄想完成每一件事,這根本是在自找苦吃。你真正該盡的責任是,對你自己負責,而不是對別人負責。你首先應該認清自己的需求,重新排列價值觀的優先順序,確定究竟哪些對你才是真正重要的。把自己擺在第一位,這絕不是自私,而是表明你對自己的認同。
你雖然讚成這種說法,可是覺得還是有些為難,你不知道該如何開口說“不”。真有那麽困難嗎?其實那是我們人的本能。心理學家說,人類所學的第一個抽象概念就是用“搖頭”來說“不”。譬如,一歲多的幼兒就會用搖頭來拒絕大人的要求或者命令,這個象征性的動作,就是“自我”概念的起步。
“不”固然代表“拒絕”,但也代表“選擇”,一個人通過不斷的選擇來形成自我,界定自己。因此,當你說“不”的時候,就等於說“是”,你是一個不想成為什麽樣子的人。
勇敢說“不”,這並不一定會給你帶來麻煩,反而是給你減輕壓力。如果你現在不願說“不”,繼續積壓你的不快,有一天忍耐到了極限,你失控地大吼:“不”,麵對難以收拾的殘局,別人可能會反過頭來不諒解地問你:“你為什麽不早說?”
如果你想活得自在一點,有時候,你可以勇敢地站出來說“不”。記住,你不必內疚,因為那是你的基本權利。
拋棄掉這個錯誤信念:隻有討好別人才能讓自己感覺到安全。
安全感作為一個重要概念,見諸眾多的心理學理論觀點之中。對於安全感的描述也因理論學派的觀點不同而有所不同。精神分析理論、人本主義心理學理論中的安全感理論進行總結,並探討與精神障礙特別是神經症的關係,提出安全感的定義。
一、精神分析理論關於安全感的研究
安全感作為一個重要的概念,最早見於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的理論研究。弗洛伊德(sigmundfreud)很早就注意到個體的弱小、男孩的閹割焦慮以及自卑情結對一個人成長及成人以後心理健康和神經症的產生有著重要的影響。弗洛伊德假定:當個體所接到的刺激超過了本身控製和釋放、能量的界限時,個體就會產生一種創傷感、危險感,伴隨這種創傷感、危險感出現的體驗就是焦慮。由此弗洛伊德提出了“信號焦慮”、“分離焦慮”、“閹割焦慮”以及“超我的焦慮”。後來的精神分析研究者按照精神分析的觀點,總結出神經症症狀的形成過程,認為:由於現實衝突的無法解決而產生焦慮情緒,進而退行到幼年的某種行為中,以期得到某種安慰、平衡。換句話說,在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論中,衝突、焦慮、防禦機製等都是由個人幼年及成年階段某種欲望的控製與滿足方麵缺乏安全感造成的。
人本主義精神分析學家弗洛姆主張兒童人格的形成複演著人類心理的發展過程。在幼年時期,兒童完全依賴父母,父母給兒童施加種種界限和禁忌。此時的兒童雖然沒有自由,卻有著非常穩定的歸屬感和安全感。隨著年齡的增長,兒童變得越來越獨立,同父母的聯係日益減少,這一發展過程的直接結果是兒童的歸屬感和安全感的喪失,因為他要單獨的麵對社會,他要對自己的行為負責任。按照弗洛姆的觀點:現代社會給人們以極大的自由,但與此同時,由於自由的增大,使得現代人與社會、與他人的聯係日益減少,個人的責任日益增大。現代人日益缺乏歸屬感,經常體驗到孤獨和不安全。
社會文化精神分析的代表霍尼(y)深受弗洛伊德理論的影響,但她特別反對弗洛伊德的本能決定論觀點,她認為兒童在早期有兩種基本的需要:安全的需要和滿足的需要,這兩種需要的滿足完全依賴於父母,當父母不能滿足兒童這兩個需要時,兒童就會產生基本焦慮。“當父母對兒童實施直接或間接的支配;冷漠或怪癖行為;對兒童個人的需要缺乏尊敬;缺乏真誠的指導;輕蔑的態度;過分頌揚或缺乏讚揚;缺乏令人信賴的溫暖;使兒童在父母的爭吵中選擇一方;負擔過多的責任或不負責任;偏袒、隔絕同其他兒童的交往;不公正、歧視、不守信用;充滿敵意的氣氛”等等方式來對待兒童時,兒童就會對父母產生一種基本敵意。但由於兒童自身的渺小和無助,兒童又必須依賴父母,因而必須壓抑對父母的敵意,這種壓抑的直接結果導致兒童把敵意投向整個世界和整個社會,使兒童認為世間的一切任何事物對他們來說都充滿了危險,這就導致了不安全感的產生並進而轉化為基本焦慮。
精神病學人際關係理論的代表人物沙利文特別重視人際關係對於個體心理發展的影響。依照沙利文的觀點,人類滿足生理需求的方式是受社會製約的,兒童會在成長的過程中意識到,有些滿足生理需求的方式不是父母所讚許的,兒童必須調節自己的行為,適應父母的標準,以獲得安全。隨著兒童的成長,不僅父母,教師和其他一些社會力量的代表如“警察”等會使兒童體驗到不安全感,而且其追求滿足的要求可能被社會拒絕也會使之體驗到不安全感和不舒適感,或被稱之為焦慮。(未完待續)
也許,你在工作上是一個全心投入的人,而且幾乎是到了鞠躬盡瘁的地步。主管交給你的任務,你從來不打馬虎眼;要求你額外超時加班,你也毫無怨言;同事拜托你的事,不管是不是你分內的職責,你總是不忍拒絕。其實,你早已忙得分身乏術,焦頭爛額,但你還是強打精神說:“沒事!沒事!”沒有人知道你累得半死,但是,你就是不願開口對人說“不!”
大多數的時候,我們是礙於情麵而不敢說“不”,或者因為不好意思說“不”,結果很多原本明明不該是自己的事,統統落在自己頭上。要不就是所做的事大大超過自己的能力負荷,讓自己麵臨崩潰的邊緣。
做老板的都喜歡全力拚搏的員工,但你可知道,如果你一心講究犧牲奉獻,處處想討好別人,做一般人心目中的模範員工,最後你可能會喪失自我。
最明顯的現象莫過於:你總是強迫自己做一些你並不想做的事,即使有不滿的情緒,你也強忍去做。你認為別人把這些事情交給你做,是因為看得起你,信任你的能力。如果你一旦拒絕,別人就會怪罪你,批評你不善於與人合作,使你產生一種罪惡感。總而言之,你不希望你的印象被別人大打折扣。
在一個團體中,這種“討好”的心理是可以理解的。行為心理學家稱這種舉動為“寄生依賴者”――企圖憑借外在的人和事來提升自我的價值。然而,行為心理專家發現,絕大多數寄生依賴者都不快樂,他們內心很容易焦慮。這種人往往過度依賴別人的期望,活在別人的價值觀裏。渴求別人讚美來尋求自己的定位。如果不能得到好評,他們就會自責,懷疑自己是不是出了什麽差錯?根據分析。很多“工作狂”都是寄生依賴者,他們每天工作動輒超過十幾個小時。就連節假日也不放過,他們兢兢業業,犧牲了個人的休閑以及與家人相處的時間。在他們全心全力投入工作之際,卻日漸疏離了與家人的關係。這種過度依存於工作的工作狂,就像是沉迷於賭博或宗教信仰一樣,行為完全被控製。
對工作狂而言,一旦不必工作,擁有了自由。就好像是遭人遺棄。所以,任何事他都想一手包辦,那樣可以讓他覺得被人愛戴,代表自己是不可或缺的。你勸他:“何必那麽累?有些事可以交給別人做嘛!”他會用更堅定的語氣回答你:“我不做不行!除了我,還有誰能做?”表麵看來,工作雖然是束縛,捆綁他動彈不得,其實反而讓他覺得安慰,令他產生被人關心、被人需要的滿足。因為他相信,當他工作賣力的時候。別人才會注意到他的一言一行。
還有的人,則是缺乏自信,擔心拒絕別人。好像就表示自己太懶惰,太不通情理,會遭受責罵。他們害怕別人的權威,為了博取好感,維持與別人的關係,即使是無理的要求,也隻得點頭說“好”。
心理專家同時指出,比較起來,女性似乎比男性更容易成為寄生依賴者。因為女性從小就被教導要“服從”“聽話”“溫順”。當別人有所要求時,“拒絕”是一種不禮貌的行為。因此。很多女性長大以後,周旋在丈夫、兒女、公婆、老板之中。她們極力扮演好各種角色,處處討好別人,一旦發現自己力不從心,就會陷入極度沮喪的情緒中。
事實上,我們常常過度在乎自己對別人的重要性。我們常常聽到調侃別人的一句話:“沒有你,地球照樣在轉動。”這句話的意思是說,沒有什麽人是不能被取代的。如果你把每一件事都看成是你的責任,妄想完成每一件事,這根本是在自找苦吃。你真正該盡的責任是,對你自己負責,而不是對別人負責。你首先應該認清自己的需求,重新排列價值觀的優先順序,確定究竟哪些對你才是真正重要的。把自己擺在第一位,這絕不是自私,而是表明你對自己的認同。
你雖然讚成這種說法,可是覺得還是有些為難,你不知道該如何開口說“不”。真有那麽困難嗎?其實那是我們人的本能。心理學家說,人類所學的第一個抽象概念就是用“搖頭”來說“不”。譬如,一歲多的幼兒就會用搖頭來拒絕大人的要求或者命令,這個象征性的動作,就是“自我”概念的起步。
“不”固然代表“拒絕”,但也代表“選擇”,一個人通過不斷的選擇來形成自我,界定自己。因此,當你說“不”的時候,就等於說“是”,你是一個不想成為什麽樣子的人。
勇敢說“不”,這並不一定會給你帶來麻煩,反而是給你減輕壓力。如果你現在不願說“不”,繼續積壓你的不快,有一天忍耐到了極限,你失控地大吼:“不”,麵對難以收拾的殘局,別人可能會反過頭來不諒解地問你:“你為什麽不早說?”
如果你想活得自在一點,有時候,你可以勇敢地站出來說“不”。記住,你不必內疚,因為那是你的基本權利。
拋棄掉這個錯誤信念:隻有討好別人才能讓自己感覺到安全。
安全感作為一個重要概念,見諸眾多的心理學理論觀點之中。對於安全感的描述也因理論學派的觀點不同而有所不同。精神分析理論、人本主義心理學理論中的安全感理論進行總結,並探討與精神障礙特別是神經症的關係,提出安全感的定義。
一、精神分析理論關於安全感的研究
安全感作為一個重要的概念,最早見於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的理論研究。弗洛伊德(sigmundfreud)很早就注意到個體的弱小、男孩的閹割焦慮以及自卑情結對一個人成長及成人以後心理健康和神經症的產生有著重要的影響。弗洛伊德假定:當個體所接到的刺激超過了本身控製和釋放、能量的界限時,個體就會產生一種創傷感、危險感,伴隨這種創傷感、危險感出現的體驗就是焦慮。由此弗洛伊德提出了“信號焦慮”、“分離焦慮”、“閹割焦慮”以及“超我的焦慮”。後來的精神分析研究者按照精神分析的觀點,總結出神經症症狀的形成過程,認為:由於現實衝突的無法解決而產生焦慮情緒,進而退行到幼年的某種行為中,以期得到某種安慰、平衡。換句話說,在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論中,衝突、焦慮、防禦機製等都是由個人幼年及成年階段某種欲望的控製與滿足方麵缺乏安全感造成的。
人本主義精神分析學家弗洛姆主張兒童人格的形成複演著人類心理的發展過程。在幼年時期,兒童完全依賴父母,父母給兒童施加種種界限和禁忌。此時的兒童雖然沒有自由,卻有著非常穩定的歸屬感和安全感。隨著年齡的增長,兒童變得越來越獨立,同父母的聯係日益減少,這一發展過程的直接結果是兒童的歸屬感和安全感的喪失,因為他要單獨的麵對社會,他要對自己的行為負責任。按照弗洛姆的觀點:現代社會給人們以極大的自由,但與此同時,由於自由的增大,使得現代人與社會、與他人的聯係日益減少,個人的責任日益增大。現代人日益缺乏歸屬感,經常體驗到孤獨和不安全。
社會文化精神分析的代表霍尼(y)深受弗洛伊德理論的影響,但她特別反對弗洛伊德的本能決定論觀點,她認為兒童在早期有兩種基本的需要:安全的需要和滿足的需要,這兩種需要的滿足完全依賴於父母,當父母不能滿足兒童這兩個需要時,兒童就會產生基本焦慮。“當父母對兒童實施直接或間接的支配;冷漠或怪癖行為;對兒童個人的需要缺乏尊敬;缺乏真誠的指導;輕蔑的態度;過分頌揚或缺乏讚揚;缺乏令人信賴的溫暖;使兒童在父母的爭吵中選擇一方;負擔過多的責任或不負責任;偏袒、隔絕同其他兒童的交往;不公正、歧視、不守信用;充滿敵意的氣氛”等等方式來對待兒童時,兒童就會對父母產生一種基本敵意。但由於兒童自身的渺小和無助,兒童又必須依賴父母,因而必須壓抑對父母的敵意,這種壓抑的直接結果導致兒童把敵意投向整個世界和整個社會,使兒童認為世間的一切任何事物對他們來說都充滿了危險,這就導致了不安全感的產生並進而轉化為基本焦慮。
精神病學人際關係理論的代表人物沙利文特別重視人際關係對於個體心理發展的影響。依照沙利文的觀點,人類滿足生理需求的方式是受社會製約的,兒童會在成長的過程中意識到,有些滿足生理需求的方式不是父母所讚許的,兒童必須調節自己的行為,適應父母的標準,以獲得安全。隨著兒童的成長,不僅父母,教師和其他一些社會力量的代表如“警察”等會使兒童體驗到不安全感,而且其追求滿足的要求可能被社會拒絕也會使之體驗到不安全感和不舒適感,或被稱之為焦慮。(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