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大宏朝和戎國的分界線,而且還是路最好走,距離兩國最繁華的區域也是最近,又是最重要的商道的天關,毫無疑問,是兩國邊境線上最重要的一個節點。


    而天關的北關,也就是戎國控製的這一邊,其實堅固程度遠遠不及南關。很重要的一個原因,就是戎國的經濟實力,要遠比大宏朝差了非常多。


    要知道,建設關防,可是要花錢的。雖然,兩國對於天關關防的重視程度差不多,但,打個不算太恰當的比方,奇瑞汽車和大眾汽車各自推出一款各自非常重視的主打車型,奇瑞的主打車,可能和大眾的主打車相提並論麽?


    同理,北關的堅固程度,自然和南關沒有可比性。


    所以,通常,兩國一旦在天關發生戰事,北關被攻破的幾率可要比南關被攻破的幾率高了好幾個數量級。


    不過,一般情況下,大宏朝軍隊在北關占便宜的時候,反而要比相反情況少得多。很重要的一個原因,戎國幾乎是全員騎兵。可以說戎國什麽都缺,但就是不缺馬匹。他們哪怕是剛入伍的小兵,甚至是一些號稱窮苦的牧民,全家每人一匹馬,基本都是可以保證的。


    至於騎手,這樣的民族,這樣的國家,對於這些剛會走就開始騎馬的戎國人來說,可能缺少騎手麽?可能缺少騎兵麽?


    雖然綜合戰力來看,戎國軍隊其實比大宏朝軍隊要差很多,無論裝備、軍紀、士氣,都要差一些來自東方的造船師。但,就是因為騎兵,和戎國打仗時候,大宏朝從來沒占過太大便宜。這也造成了。其實南關被攻破的次數,其實比北關被攻破的次數反而還要多一些。


    不過,這次沈文飛帶領的大軍,卻很輕鬆的就攻破的北關。


    沈文飛帶的軍隊,並不是大宏朝最精銳的禦林軍。而人數方麵,其實也不是曆來攻打北關的大宏朝軍隊最多的一次。但,沈文飛卻很輕鬆就拿下了北關。


    其實,這其中,還有不少沈奕鶴的功勞。


    作為一個特別喜歡軍工的機械工程係高材生,在軍事方麵。沈奕鶴也是一直很關注的。許多後世的軍事理念,以及許多後世的經典戰例,他可以說是如數家珍。


    那次家庭會議之後。沈奕華、沈奕鶴等人,開始搞起實驗室的時候,其實沈文飛並沒有太在意。畢竟,作為一個一直生活在古代的人來說,沈文飛根本意識不到。近代、現代科技,對於軍事方麵的深遠影響。


    但,在沈奕鶴和沈奕全合作之下,做出的一柄利劍,和一柄組合式長槍,讓沈文飛異常驚豔。


    利劍就不說了。其鋒利程度,雖然讓沈文飛很滿意,但和倚天劍相比。還是要差一些的。但那柄槍,就讓慣用長槍的沈文飛,投入了很大的注意力。


    其實,這也不是什麽出奇的東西。類似的東西,讀者們肯定也沒少見過。比如。台球上常見的加長杆,你家裏組合杆拖把。而沈奕鶴做出的長槍。其實跟這些東西差不多。


    一根常常的長槍,可以擰下槍頭,裝在槍杆尾部。或者,將槍杆從中間擰開,同時要是準備兩個槍頭,那就化身成了兩柄短槍。而且擰下的槍頭,甚至還能當匕首用。


    這麽方便的東西,讓沈文飛驚豔無比。於是,他也開始經常跑到實驗室去,號稱參觀,其實也是搜羅一下,看看有沒有什麽比較順眼的好東西。


    在這個過程中,他也沒少和沈奕華、沈奕鶴等人聊天。無意中,沈奕鶴就將後世的一些軍事理論,當成談資,跟沈文飛嘮。說者無心聽者有意,沈奕鶴嘴裏的坦克飛機大炮什麽的,沈文飛聽不懂,也不關心。但,那特種部隊的概念,卻讓沈文飛很受啟發。


    於是,他還在京城的時候,就特別訓練了一支隻有三百多人的小部隊。這支部隊,全部都是從軍中特別挑選出來的精英士兵組成的,各個武藝高強不說,還都必須有一技之長,比如特別擅長潛伏,或是特別擅長追蹤,或是輕功非常好,或是箭法百步穿楊。而且,還有一條準則,那就是必須是經曆過血戰之後,活下來的士兵。


    不得不說,能夠在殘酷的戰場上活下來的士兵,往往都有其過人之處。更何況,還有其他標準。


    在選出這些士兵之後,沈文飛又是狠狠地操練。最後,這幫士兵都被沈文飛練得差不多可以以不到四百人的兵力,擊敗五千禦林軍。這支隊伍,被沈文飛命名為突襲營。


    這次到邊關去,沈文飛就帶著突襲營一起去了。而奪取北關一戰中,突襲營摸進北關關城,打掉北關城守府,可謂居功至偉。


    輕鬆拿下北關之後,沈文飛長驅直入,直接威脅到了戎國腹地。其實他也知道孤軍深入的危害,但,在東部,還有許多地方,其實戎國都可以威脅到大宏朝。他在戎國腹地這麽一折騰,戎國就不可能顧及到其他地方了。老窩鬧鬼,怎麽還有心思管其他地方呢?


    但,戎國調集大軍,卻拿沈文飛這支其實總數也不過三萬多人的軍隊毫無辦法。因為,沈文飛的這支並不龐大的軍隊,實在是太滑溜了。


    他們就好像泥鰍一樣,一旦聞到有龐大的戎國軍隊靠近,馬上就消失得無影無蹤,追都追不上花開幾度。特別是在他們突襲了一個小部落後,有了超過五萬匹駿馬之後。


    而一旦戎國軍隊放鬆警惕,或是露出疲態,在他們最意想不到的地方,沈文飛的軍隊,就會馬上蹦出來,給他們狠狠一擊!


    戎國疆域,地廣人稀,其實總麵積比大宏朝還要大很多,但總人口卻隻有大宏朝十分之一還不到。所以,許多無人區,為沈文飛提供了許多藏身之所。


    同時,戎國遍地的灘塗,也活躍著眾多的群居動物。眾多的野生動物,包括許多大規模的野牛群之類,也給沈文飛的軍隊提供了天然的軍糧。


    其實,沈文飛的打法,一點都不新鮮。那著名的十六字真言――敵退我進,敵進我退,敵駐我擾,敵疲我打,其實也是沈文飛從沈奕鶴那裏聽來的。以他的軍事才能,對這十六字的理解,完全不是沈奕鶴這種業餘愛好者所能比擬的。


    就這樣,沈文飛就好像是鑽進鐵扇公主肚子裏的孫悟空,將戎國鬧得天翻地覆。一封封捷報,讓大宏朝皇帝笑得合不攏嘴。


    然而,沈文飛一貫的毛病,也開始顯露出來。


    作為一名將軍,沈文飛絕對是絕世名將。然而,作為一名政客,沈文飛根本不及格。隨著他的功勞越來越大,皇帝雖然沒覺得怎樣,但很多人,開始對他忌憚起來。於是,很多人開始打起了歪主意。


    於是,沈文飛的突襲營中,一個來自某個大家族旁支的人,就玩了一把大宏朝版本的無間道。而其結果,就是造成了沈文飛的三萬大軍,被圍困在了戎國一個叫做向龍坡的地方。


    這個地方,其實也是沈文飛的秘密基地。


    其實,在戎國的版圖之中,這個地方被稱為降龍坡。一百多年前,就在這裏,戎國軍隊打敗了大宏朝的軍隊,奪取了翔龍坡為中心的一大片土地。也是經此一役,原本隻是二流國家的戎國,開始正式走上了強國之路。在這個似乎是三國鼎立的時代,他們也最終成為最靠北的一支鼎足,同時也是大宏朝最痛恨的敵人。


    為了嘲諷宏朝,戎國將這個地方更名為降龍坡。因為,龍是大宏朝的皇家圖騰,是大宏朝的標誌。降龍坡的含義,就是他們在這裏降服了龍。


    但,這裏滯留的原大宏朝居民,卻對戎國沒什麽好感。已然是百年之後了,但這裏的居民仍然以大宏朝臣民自居。針對戎國更改地名之事,他們也在私下裏把這裏改了名字,不過,卻是改成了向龍坡,立意向往大宏朝之意。


    而沈文飛選擇這裏作為大本營,也是因為大宏朝軍隊,在這個地方能夠得到民眾的支持。到底,沈奕鶴的人民戰爭理論,對沈文飛也產生了一定影響。而且,在這兒也可以得到一定的後勤補給,甚至是兵源補充。


    就在一個昏暗的淩晨,沈文飛軍中的那個無間道,偷偷向戎國軍隊報信,並提供了沈文飛大軍具體在向龍坡出沒的一些規律。戎國軍隊得到這些消息之後,簡直是如獲至寶,按著這份情報,做了一定偵查之後,就趁著沈文飛不備,將他的三萬大軍團團圍住!


    當時,沈文飛軍中還有琴姬。在大軍被圍之後,琴姬還打算刺殺戎國帶隊將領。但,在一次刺殺成功之後,她就沒有機會了。因為,戎國後來的繼任將領,都極其小心地躲在大軍之中,讓琴姬根本沒有下手的機會。


    琴姬雖然武藝高強,劍法通玄,但,她到底不是軍人,不懂馬上戰鬥倒也罷了,對軍隊之中的各種規章,對於戰場上的各種經驗等,也都是兩眼一抹黑。於是,在這個時候,沈文飛認為她留下也沒有多大用,便強令她回去報信。


    但,琴姬這一去,也是如石沉大海,了無音訊了。而沈文飛的大軍,也在向龍坡被重重圍困,已然二十餘天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家門幸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慕白羽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慕白羽並收藏家門幸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