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後在帝後大婚的第二日便下旨晉升後宮諸人的位分,所以朱宜修起了個大早,將內務府送來的貴妃禮服穿戴整齊,華服上每一羽翟鳳翠羽均用暗金絲線細細繡成,就是最上等的繡娘也需數月方可完成。
剪秋繪春為朱宜修更衣,而繡夏將按製的側鳳五尾珠釵等林林總總的十六支簪子一一給主子戴上,邊修飾邊輕聲不平道,“娘娘本該穿正紅色,戴九尾金鳳釵才是……”
“事到如今,多說無益。你且用心點,別叫你主子我出醜。”朱宜修扶著剪秋的手,後頭繡夏和染冬替她牽著裙裾,一行人浩浩蕩蕩出了昭陽殿。
先往太廟行冊封正禮,再去參拜帝後,叩謝恩聖。
因太後不許宜修搬出鳳儀宮,知道封後一事讓母子關係出現緊張的玄淩便退讓一步,將靠近儀元殿的舊宮室命工部日夜加班重新修葺,趕在大婚前完成,重新名為甘泉宮作為朱柔則的宮殿。
端坐於正殿的朱柔則初為人婦,眉梢眼角還殘留著昨日的春情,少女的氣質襯托著冊封妃嬪所穿的大袖紫金百鳳禮服尚顯稚嫩。初次麵對這種場合叫她心中發慌,轉過頭看了一眼身邊的玄淩,後者眼中的濃情蜜意令她放鬆了些許。
李長宣讀聖旨:仰承皇太後慈諭,晉嫻妃朱氏為嫻貴妃,端貴嬪齊氏為端妃,甘婕妤為修儀,苗婉儀為容華,湯良娣為愨嬪,欽哉。
苗氏一貫眼高於頂,又自負姿色遠在甘,湯二人之上,聽得自己不過升了半級,而甘氏卻成了從二品修儀,連最看不上的湯氏都有了封號,格外氣憤,臉色頓時就僵了下來,惹得玄淩冷冷睨了她一眼。
之後眾人轉到重華宮接受朝賀,席間苗氏多喝了幾杯酒,熏得臉蛋緋紅,借著酒勁兒站起來對坐在皇後下首第一個的朱宜修道,“嬪妾敬賀嫻貴妃榮升。”
朱宜修舉杯回應,“多謝妹妹。”語罷,一飲而盡。
玄淩笑道,“愛妃好酒量!”
朱宜修輕笑道,“臣妾今日忘形了,還望陛下莫怪。”
玄淩舉杯示意,道,“愛妃素來沉穩持重,難得也有這樣隨性的時候,朕也與你同飲一杯,還望愛妃今後與宛宛共同打理好這後宮,和睦眾人才是。”
一個叫“愛妃”,一個叫“宛宛”,親疏立現。
朱柔則也起身,向朱宜修敬酒,道,“我也和妹妹飲一杯,多謝妹妹照顧四郎。”
皇後當眾稱皇帝“四郎”,惹得諸妃側目,看來帝後果真是情深意厚,連如此親昵的稱呼也敢張口就喚。
“臣妾不過恪盡後妃本分,姐姐言重了。”朱宜修喝了半杯,剩下的都攏進袖中的帕子。
苗氏忽的起身,嬌笑道,“皇後娘娘與貴妃姐妹情深,真叫人羨慕,古時有娥皇女英共侍一夫,眼前咱們大周朝也出了如此典範,實在可喜可賀。”苗氏本就生的漂亮,掐出水的嬌嫩,一番奉承之詞說出來倒讓玄淩把剛才對她的不滿去了一半兒。
坐在一旁的端妃臉上閃過一抹憂色,飛快隱去了。
隻聽苗氏接著朗聲道,“聽聞皇後娘娘入宮前,六宮事務皆有嫻貴妃打理,不知可曾交還給皇後了?”
此話一出,全場噤聲,無數目光集中於朱宜修的身上,後者莞爾一笑,道,“苗妹妹真是個急性子的人。”微微側臉,低聲喚道,“剪秋。”
剪秋自朱宜修身後上前一步,對著玄淩柔則躬身行禮,然後恭敬稟告,道,“回皇上,皇後,貴妃已將後宮諸事皆造成冊,稍後席畢就會給皇後娘娘送去。”說得不帶絲毫猶疑,全然沒有怯場,語畢退回原位。
朱宜修起身,盈盈對柔則道,“姐姐莫怪,最近為了封後之事,到處都忙得千頭萬緒,妹妹我昨兒連夜命人趕了出來,原想等宴席散了親自給姐姐送去珠光殿,不想苗妹妹心急先代姐姐問了,若有疏漏的地方還望姐姐恕罪。”
柔則哪裏會真的責怪她,忙道,“叫妹妹勞累了,原也不過是些俗事,哪裏需要請罪這麽嚴重。妹妹若不提這個事情,我還想不起來呢。”
“姐姐貴為皇後,六宮之主,後宮大小諸事皆有姐姐裁奪,妹妹原不過是暫時當這個掌櫃,既然姐姐已入宮,自然該物歸原主,聽命於皇後。”朱宜修的態度謙柔恭順,叫人挑不出半分毛病。
玄淩很是滿意,和顏悅色道,“貴妃一向聰穎明慧,善識大體。皇後初來乍到,想來會有不明的地方,依朕看,就賜協理六宮之權給貴妃,你們姐妹互相幫襯可好?”
柔則,宜修齊齊向玄淩施禮,“臣妾遵旨。”
玄淩親手扶起柔則,道,“莫要再多行虛禮,白白耽誤了這喜慶時光。”
原本想造成皇後與貴妃的嫌隙,沒料到三言兩語被宜修輕易化解,沒人再理的苗氏自討沒趣兒,冷哼了一聲坐下。
裝飾一新的重華宮內,絲竹管弦熱鬧非凡,紅紗飛揚,彩燈閃耀,妃嬪們各色的釵環珠飾隨著行動叮當作響,空氣裏漂浮著濃濃的脂粉氣。
朱宜修位居貴妃,僅在皇後之下,諸妃之首。端妃於對麵的座上遠遠向她舉杯微笑,身旁的甘修儀亦是滿臉堆笑的敬酒。其他的妃嬪在朱宜修眼中也個個都是如花笑靨,但個中有幾分真實,自可思量。
端坐於前,桌上的玲瓏酒杯注滿佳釀,飲下去未覺甘甜,隻有淡淡的苦澀。
等朝賀已接近黃昏時分,朱宜修等新晉四人各自回宮更衣,又接著出席晚些的合宮夜宴。夜宴多是些宗親誥命,女眷居多,故此也不必穿正裝,隻需合了身份即可。
在重華宮裏笑了半天,臉皮子都快僵了,等終於回到昭陽殿,乳母正在哼童謠哄予灃入眠,朱宜修動作輕柔的在他腦門上親了一口,便回內室,脫下一身沉重,換上輕薄的寬袖長衣,叫繡夏重新打水淨麵,剪秋和繪春則在清點各府送來的賀禮。
朱宜修倚在貴妃榻上抿了一口茶湯,先前來者不拒,喝酒喝的舌頭都快麻了,嚐什麽都是一個味兒。
繪春一一報出賀禮的名字及送禮的人家,剪秋如數登記在冊,兩人合作默契。
繪春把一盒子南海珍珠遞到朱宜修麵前,道,“這是苗將軍家送來的,娘娘可要麽?”
繡夏給朱宜修新調了玫瑰汁子,化在水裏,用毛巾浸透了遞給主子,氣道,“哼,那個苗容華心眼忒壞,竟敢給娘娘使絆子,誰稀罕她家的東西,指不定是摻了毒的呢。”
朱宜修瞅了一眼,道,“色澤均勻細膩,顆顆皆是上品,倒是難為苗夫人找來這些。留下吧,物盡其用,以後賞人用得著。”
六宮的賬冊都送到了柔則的珠光殿,宜修不在其位不謀其政,偷得浮生半日閑。每天逗逗兒子,和端妃下棋閑話,倒也不覺得無聊。
午後,剪秋進來回稟,道,“娘娘,文太醫來請平安脈了。”
“往日給本宮請脈的不是張太醫麽,何時來了個文太醫?算了,就先叫他進來吧。”朱宜修從榻上坐起,左手靠在幾上,一副端莊沉靜的貴妃模樣。
太醫跟隨剪秋入內,手裏提著藥箱,跪地朝朱宜修行禮,“微臣文世清給貴妃娘娘請安。”
“文太醫不必多禮,本宮瞧你眼生的很,過去從未見過。”
文太醫忙回道,“回娘娘,微臣是新進調入太醫院的。”
“哦,原先是在哪兒供職呢?”朱宜修打量了他幾眼,覺得似曾相識,可一時半刻也想不起是在哪兒見過。
“微臣師從林太醫,早前在京中濟仁堂坐診,因老師告老還鄉故而被推薦入宮。”文世清說話倒是斯斯文文,不似作假,但額上密密的沁出一層薄汗,不知是因屋中炭火太熱還是初次當值太緊張。
“原來是前院丞的高徒,你且起來說話。”
“謝娘娘。”文世清先將看診的軟墊放在幾上,又拿了塊幹淨的絲帕鋪在宜修腕上,才開始切脈,道,“娘娘生下皇子後調養的很好,隻是近來天冷有些貪睡,並無大礙。”
“有勞太醫了。”
朱宜修一個眼色,剪秋抓了一把金瓜子放進荷包,塞到文世清手裏,道,“太醫,我們娘娘請您喝茶。”
“不敢當,不敢當……”文世清見推辭不過,隻得收了,朝朱宜修拜謝,道,“微臣謝娘娘賞賜,微臣告退。”
“剪秋,送文太醫出去。”
過了一會兒,剪秋回來,朱宜修吩咐道,“你著人去查一下這位文太醫,本宮要知道他的話有幾分可信。”
剪秋領命而去,前腳剛走,後腳染冬進來,低頭回話道,“娘娘,江福海回來了。”
“叫他進來。”
剪秋繪春為朱宜修更衣,而繡夏將按製的側鳳五尾珠釵等林林總總的十六支簪子一一給主子戴上,邊修飾邊輕聲不平道,“娘娘本該穿正紅色,戴九尾金鳳釵才是……”
“事到如今,多說無益。你且用心點,別叫你主子我出醜。”朱宜修扶著剪秋的手,後頭繡夏和染冬替她牽著裙裾,一行人浩浩蕩蕩出了昭陽殿。
先往太廟行冊封正禮,再去參拜帝後,叩謝恩聖。
因太後不許宜修搬出鳳儀宮,知道封後一事讓母子關係出現緊張的玄淩便退讓一步,將靠近儀元殿的舊宮室命工部日夜加班重新修葺,趕在大婚前完成,重新名為甘泉宮作為朱柔則的宮殿。
端坐於正殿的朱柔則初為人婦,眉梢眼角還殘留著昨日的春情,少女的氣質襯托著冊封妃嬪所穿的大袖紫金百鳳禮服尚顯稚嫩。初次麵對這種場合叫她心中發慌,轉過頭看了一眼身邊的玄淩,後者眼中的濃情蜜意令她放鬆了些許。
李長宣讀聖旨:仰承皇太後慈諭,晉嫻妃朱氏為嫻貴妃,端貴嬪齊氏為端妃,甘婕妤為修儀,苗婉儀為容華,湯良娣為愨嬪,欽哉。
苗氏一貫眼高於頂,又自負姿色遠在甘,湯二人之上,聽得自己不過升了半級,而甘氏卻成了從二品修儀,連最看不上的湯氏都有了封號,格外氣憤,臉色頓時就僵了下來,惹得玄淩冷冷睨了她一眼。
之後眾人轉到重華宮接受朝賀,席間苗氏多喝了幾杯酒,熏得臉蛋緋紅,借著酒勁兒站起來對坐在皇後下首第一個的朱宜修道,“嬪妾敬賀嫻貴妃榮升。”
朱宜修舉杯回應,“多謝妹妹。”語罷,一飲而盡。
玄淩笑道,“愛妃好酒量!”
朱宜修輕笑道,“臣妾今日忘形了,還望陛下莫怪。”
玄淩舉杯示意,道,“愛妃素來沉穩持重,難得也有這樣隨性的時候,朕也與你同飲一杯,還望愛妃今後與宛宛共同打理好這後宮,和睦眾人才是。”
一個叫“愛妃”,一個叫“宛宛”,親疏立現。
朱柔則也起身,向朱宜修敬酒,道,“我也和妹妹飲一杯,多謝妹妹照顧四郎。”
皇後當眾稱皇帝“四郎”,惹得諸妃側目,看來帝後果真是情深意厚,連如此親昵的稱呼也敢張口就喚。
“臣妾不過恪盡後妃本分,姐姐言重了。”朱宜修喝了半杯,剩下的都攏進袖中的帕子。
苗氏忽的起身,嬌笑道,“皇後娘娘與貴妃姐妹情深,真叫人羨慕,古時有娥皇女英共侍一夫,眼前咱們大周朝也出了如此典範,實在可喜可賀。”苗氏本就生的漂亮,掐出水的嬌嫩,一番奉承之詞說出來倒讓玄淩把剛才對她的不滿去了一半兒。
坐在一旁的端妃臉上閃過一抹憂色,飛快隱去了。
隻聽苗氏接著朗聲道,“聽聞皇後娘娘入宮前,六宮事務皆有嫻貴妃打理,不知可曾交還給皇後了?”
此話一出,全場噤聲,無數目光集中於朱宜修的身上,後者莞爾一笑,道,“苗妹妹真是個急性子的人。”微微側臉,低聲喚道,“剪秋。”
剪秋自朱宜修身後上前一步,對著玄淩柔則躬身行禮,然後恭敬稟告,道,“回皇上,皇後,貴妃已將後宮諸事皆造成冊,稍後席畢就會給皇後娘娘送去。”說得不帶絲毫猶疑,全然沒有怯場,語畢退回原位。
朱宜修起身,盈盈對柔則道,“姐姐莫怪,最近為了封後之事,到處都忙得千頭萬緒,妹妹我昨兒連夜命人趕了出來,原想等宴席散了親自給姐姐送去珠光殿,不想苗妹妹心急先代姐姐問了,若有疏漏的地方還望姐姐恕罪。”
柔則哪裏會真的責怪她,忙道,“叫妹妹勞累了,原也不過是些俗事,哪裏需要請罪這麽嚴重。妹妹若不提這個事情,我還想不起來呢。”
“姐姐貴為皇後,六宮之主,後宮大小諸事皆有姐姐裁奪,妹妹原不過是暫時當這個掌櫃,既然姐姐已入宮,自然該物歸原主,聽命於皇後。”朱宜修的態度謙柔恭順,叫人挑不出半分毛病。
玄淩很是滿意,和顏悅色道,“貴妃一向聰穎明慧,善識大體。皇後初來乍到,想來會有不明的地方,依朕看,就賜協理六宮之權給貴妃,你們姐妹互相幫襯可好?”
柔則,宜修齊齊向玄淩施禮,“臣妾遵旨。”
玄淩親手扶起柔則,道,“莫要再多行虛禮,白白耽誤了這喜慶時光。”
原本想造成皇後與貴妃的嫌隙,沒料到三言兩語被宜修輕易化解,沒人再理的苗氏自討沒趣兒,冷哼了一聲坐下。
裝飾一新的重華宮內,絲竹管弦熱鬧非凡,紅紗飛揚,彩燈閃耀,妃嬪們各色的釵環珠飾隨著行動叮當作響,空氣裏漂浮著濃濃的脂粉氣。
朱宜修位居貴妃,僅在皇後之下,諸妃之首。端妃於對麵的座上遠遠向她舉杯微笑,身旁的甘修儀亦是滿臉堆笑的敬酒。其他的妃嬪在朱宜修眼中也個個都是如花笑靨,但個中有幾分真實,自可思量。
端坐於前,桌上的玲瓏酒杯注滿佳釀,飲下去未覺甘甜,隻有淡淡的苦澀。
等朝賀已接近黃昏時分,朱宜修等新晉四人各自回宮更衣,又接著出席晚些的合宮夜宴。夜宴多是些宗親誥命,女眷居多,故此也不必穿正裝,隻需合了身份即可。
在重華宮裏笑了半天,臉皮子都快僵了,等終於回到昭陽殿,乳母正在哼童謠哄予灃入眠,朱宜修動作輕柔的在他腦門上親了一口,便回內室,脫下一身沉重,換上輕薄的寬袖長衣,叫繡夏重新打水淨麵,剪秋和繪春則在清點各府送來的賀禮。
朱宜修倚在貴妃榻上抿了一口茶湯,先前來者不拒,喝酒喝的舌頭都快麻了,嚐什麽都是一個味兒。
繪春一一報出賀禮的名字及送禮的人家,剪秋如數登記在冊,兩人合作默契。
繪春把一盒子南海珍珠遞到朱宜修麵前,道,“這是苗將軍家送來的,娘娘可要麽?”
繡夏給朱宜修新調了玫瑰汁子,化在水裏,用毛巾浸透了遞給主子,氣道,“哼,那個苗容華心眼忒壞,竟敢給娘娘使絆子,誰稀罕她家的東西,指不定是摻了毒的呢。”
朱宜修瞅了一眼,道,“色澤均勻細膩,顆顆皆是上品,倒是難為苗夫人找來這些。留下吧,物盡其用,以後賞人用得著。”
六宮的賬冊都送到了柔則的珠光殿,宜修不在其位不謀其政,偷得浮生半日閑。每天逗逗兒子,和端妃下棋閑話,倒也不覺得無聊。
午後,剪秋進來回稟,道,“娘娘,文太醫來請平安脈了。”
“往日給本宮請脈的不是張太醫麽,何時來了個文太醫?算了,就先叫他進來吧。”朱宜修從榻上坐起,左手靠在幾上,一副端莊沉靜的貴妃模樣。
太醫跟隨剪秋入內,手裏提著藥箱,跪地朝朱宜修行禮,“微臣文世清給貴妃娘娘請安。”
“文太醫不必多禮,本宮瞧你眼生的很,過去從未見過。”
文太醫忙回道,“回娘娘,微臣是新進調入太醫院的。”
“哦,原先是在哪兒供職呢?”朱宜修打量了他幾眼,覺得似曾相識,可一時半刻也想不起是在哪兒見過。
“微臣師從林太醫,早前在京中濟仁堂坐診,因老師告老還鄉故而被推薦入宮。”文世清說話倒是斯斯文文,不似作假,但額上密密的沁出一層薄汗,不知是因屋中炭火太熱還是初次當值太緊張。
“原來是前院丞的高徒,你且起來說話。”
“謝娘娘。”文世清先將看診的軟墊放在幾上,又拿了塊幹淨的絲帕鋪在宜修腕上,才開始切脈,道,“娘娘生下皇子後調養的很好,隻是近來天冷有些貪睡,並無大礙。”
“有勞太醫了。”
朱宜修一個眼色,剪秋抓了一把金瓜子放進荷包,塞到文世清手裏,道,“太醫,我們娘娘請您喝茶。”
“不敢當,不敢當……”文世清見推辭不過,隻得收了,朝朱宜修拜謝,道,“微臣謝娘娘賞賜,微臣告退。”
“剪秋,送文太醫出去。”
過了一會兒,剪秋回來,朱宜修吩咐道,“你著人去查一下這位文太醫,本宮要知道他的話有幾分可信。”
剪秋領命而去,前腳剛走,後腳染冬進來,低頭回話道,“娘娘,江福海回來了。”
“叫他進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