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節1
鄧九公帥府大殿,一傳旨官正幽幽的念著帝辛旨意,鄧九公同諸將心懷忐忑的跪地接旨。[想看的書幾乎都有啊,比一般的小說網站要穩定很多更新還快,全文字的沒有廣告。]
“西岐姬發呂尚,倒行逆施,反叛不法,太師征伐未果,命喪岐山,天子震怒,鄧九公,居功至偉,安守邊疆,退鄂順之反叛,奏捷甚速,今姬賊不道,納亡招叛,大肆猖獗,累勤問罪之師,彼反抗軍而樹敵,致王師累辱,大損國威,深為不法,朕之惡心。特命卿前去,相機而進,務擒首惡,解闕獻俘,以正國典,欽此!”
鄧九公躬身接過旨意,升帳商議軍機,眾人爭論不以,都說此行太過艱難,西岐兵鋒正盛,不宜征伐,鄧九公拍案而起,力排眾議,傳令不祭祀不擇吉日,立即出兵。剛要點將祭旗,忽然有一府衛進來通報道:
“啟稟將軍,府門外有一道士模樣的孩童持書求見。”
鄧九公本來不想理睬,但聽聞是求道之士,恐是高人,便傳令引進帥府偏廳接見。他等候片刻,便看見來人確實有點矮,看著雖說是孩子模樣,但又十分成熟,來人躬身施禮,說話卻是粗聲粗氣,和成人一樣。兵士將書呈上,鄧九公拆開觀看了,竟是申公豹所書,此子原來叫土行孫,有意效勞他麾下,立功受封。鄧九公看土行孫那個模樣,不想收留,但又不想得罪申公豹,因為這人雖沒有官職,但深得帝辛和蘇貴妃寵幸,也不得不收了土行孫。思前想後,若要用他,不成規矩,給了他一個催糧官做了。鄧九公高聲喝道:
“土行孫!既申道兄薦你,吾不敢負命。後軍糧草缺少,用你為五軍督糧使。”
土行孫哪裏知道官大官小,樂顛的謝恩。鄧九公又帶他回了正殿,開始點將。正副先行官,各路將官一一點俱,最後點到土行孫,眾人都吃驚的看著這個洋洋得意的娃娃將官,都不知道從哪裏冒出這麽一個三寸釘矮樹墩一樣的人物。鄧嬋玉剛要發問就被鄧九公揮手暗示,到嘴邊的話又憋了回去。(..tw無彈窗廣告)當日正午鄧元帥就已經調派好了人馬,發兵十五,大軍整裝齊備。往西進發,一路上旌旗蕩蕩,殺氣騰騰。探馬先行,而後是才是三軍列隊而行,最後是運糧隊。和當時的其他軍隊一樣,號稱十萬的其實真正的精兵也就一萬,打雜的民伕奴隸倒是有好幾萬,大商最精銳的兵士是聞太師所統領的大軍,即便是那樣的大軍,真正的精兵也不過兩萬而已。鄧九公的這點人馬長途奔襲,比起西岐大軍就遜了一籌,再加上聞仲的敗亡。又遜了一籌,如果打攻城戰,一萬人馬那是說沒就沒的。鄧九公雖然毅然決然,但他的心中也沒有把握,呂尚的詭異戰法,自他學成為將也從未曾聽說過,完全不按常理國禮軍禮來打,聞仲那樣的奇人,又有道友鑲助。一樣潰敗,鄧九公怎麽可能不憂心呢?
不知道為了什麽。鄧九公領軍在路上足足行進了有一個多月的時間,這才來到西岐境內。來到岐山,探馬報入中軍,跪道:
“啟元帥!前麵再有十裏就到西岐邊城東門,請令定奪。”
鄧九公歎了口氣,心想終究還是到了,傳令道:
“再行五裏後安營紮寨,各營嚴防死守,擇吉日祭祀,下戰書,糧草營居中,而後依戰力層層安排,做好久戰之備!”
各將領命而出,依令而行。
西岐自從破了聞太師大軍之後,天下諸侯紛紛響應依附,形式一片大好,但呂尚沒有誌得意滿,輔佐武王,勤政愛民,中規中矩表麵上依然奉帝辛為主,雖然不斷有上表請求武王去帝辛之位代之,但都石沉大海杳無音訊崎嶇人生路最新章節。依靠天宮的硬件支持,呂尚雖然足不出戶,但知曉天下事,他運籌帷幄,做好了應對一切的準備,如此的料事如神,惹得西岐上至武王百官下至販夫走卒都待他如神明一般。探馬報入相府的時候,呂尚正和諸將議論三山關鄧九公其人。
“不知鄧九公其人如何?”
“鄧九公,將才也。行軍布陣頗有其法。”
“最近鄧九公新勝鄂侯,氣勢正盛。”
呂尚聽言笑道:
“將才好破,左道難破也。其人如何?他無故拖延行軍不知為何?”
“丞相竟知此事,鄧九公為人公正,無論朝野俱對鄧九公稱讚不以。”
“…………”
小節2
次日清晨,鄧九公傳令出戰,下了戰書,引軍至城下,對身邊將領說道:
“哪員戰將願先往西岐,為本帥打頭陣?”
鄧九公麾下先行官太鸞應聲而出,率本部人馬出列,擺開陣勢,率眾齊聲大呼道:
“西岐反叛,出來應戰!莫做縮頭烏龜!西岐反叛,出來應戰,莫做縮頭烏龜……”
城上兵士急忙點烽火,同時派飛騎報入相府,而呂尚此時正率眾將趕來。得報後,他問左右將領道:
“鄧九公派人求戰,誰去打頭陣!”
南宮一馬當先,施禮說道:
“末將懇請領令出戰!”
呂尚揮手說道:
“準!”
南宮提刀疾出,引兵打開城門,呐喊搖旗,衝出陣來,見對麵軍陣有一將耀武揚威,青麵獠牙,好似凶神惡煞。南宮伸手一指,大呼道:
“來者何人?報上名來!”
太鸞冷哼一聲答道:
“吾乃三山關總兵鄧帥麾下先行官太鸞是也。今奉旨西征討賊,爾等不守臣節,招納叛亡,無故造反,特強肆暴,壞朝廷之大臣,藐天朝之使命,殊為可恨。鄧帥引兵來除叛惡,爾等可下馬受縛,免爾等死罪,隻將姬發,呂尚,黃飛虎。一行人解往朝歌,免生靈塗炭。如再執迷,悔之無及。”
南宮橫刀挽須笑道:
“太鸞!爾不知聞大師、魔家四將、張桂芳等興不義之師。落得焚身斬首,片甲不歸。料爾等米粒之珠,光明不大,蠅翅飛騰,去而不遠,速速早回,免遭屠戮。”
太鸞大怒,吹胡子瞪眼騎馬殺來,手中大斧劈頭砍來。南宮縱騎上前,架刀相迎,這一斧似有千鈞之力,南宮揮刀撥開,略顯吃力,太鸞所使的大斧是大石斧包以青銅,其勢難擋,南宮則以輕快見長,一場大戰。來往衝突,三十幾個回合。南宮刀快人更快,馬上馬下閃展騰挪,刀斧相交火星四濺。他抖擻精神,越殺越勇,一改剛交手時的劣勢。太鸞怒不可遏,環眼雙睜,笨重的石斧被他揮舞的如秋風掃落葉一般,眼看自己的招式用了一個循環,他找準機會,賣一個破錠,按下手中機括。大喝一聲:
“著!”
石斧頭飛了出來,直奔腦袋天庭清潔工最新章節。南宮因占了上風小覷了太鸞,不曾在意。南宮著忙叫聲,不好,彎身低頭急閃而過,石斧擊中左肩,把護肩甲打飛了,南宮受傷不敢再戰,引兵回城,太鸞趕殺周兵,直至城下,這才收兵回營,回了中軍帳,單膝拜了鄧九公,匯報道:
“今逢南宮大戰,被末將打中左肩,但不能梟首,請令定奪。”
鄧九公扶起他,笑道:
“首功居上,雖不能斬南宮之首,但已挫周將之銳,亦算大功一件。”
一番勉勵之後,眾人便在中軍帳研究商議下一步的對策。
南宮回城之後,因一戰失利無顏麵見呂尚,單膝跪地不語,呂尚親手將其扶起,安慰道:
“勝敗乃軍家之常事,為將者務要見機而行,進退有據,勝不驕敗不餒,不必爭一時之長短,將軍且速速查看傷勢,不必介懷。”
南宮退去之後,呂尚傳令三軍戒備,不可懈怠,又是一場大戰在即,對於這次戰爭,他還是胸有成竹的。
初戰之後的第二日,鄧九公傳令三軍列隊齊出,戰甲兵器寒光閃現,精兵列陣盡顯其軍威,三軍將士踴躍,喊殺之聲振天,三軍行至城下,鄧九公點名要呂尚下城答話。兵士將此情況報入相府,呂尚吩咐將士道:
“先調大隊人馬出城,吾親自會會鄧九公。”
將士得令而出,緊急集結兵士。兩扇城門大開,大隊人馬齊出。鄧九公定睛觀看,隻見旌旗招展飄飄而來,引出一大隊人馬,分為前隊,有穿紅周將,壓住陣腳,將領們橫排列於陣前,鄧九公看了陣型,點頭對諸將說道:
“呂尚用兵,紀律嚴明,如山之形若水之勢,果有將才。”
就在這時,杏黃大旗飄出,上書一薑字,引出一大隊人馬,有二十四員戰將,俱是金盔金甲,紅袍畫戟,左右分十二騎,中間四不像上,端坐著呂尚,雖然其人老邁,但鶴發童顏,甚是氣概軒昂,兵威嚴肅。鄧九公看盡西岐兵士陣型,進退紓徐,紀律嚴肅,井井有條,兵威整齊。和己方陣營比起來,有過之無不齊。不覺點頭嗟歎道:
“果然話不虛傳。無怪先來將士,損兵折將,真勁敵也。”
於是縱馬向前,施軍禮言道:
“呂丞相有禮了!”
呂尚欠身還禮答道:
“鄧元帥卑職少禮。”
鄧九公又道:
“姬發收納反叛,戧害忠良,你乃明士,為何不知人臣之體?大敗綱常,法紀安在?天子震怒,興師問罪,尚敢逆天拒敵,爾必有大敗之愆,不守國規,自有戮身之苦。今天吾兵至此,爾等急早下馬受縛,以免滿城生靈塗炭,如抗吾言,那時城破被擒、玉石俱焚,悔之晚矣!”
呂尚笑道:
“鄧將軍!你這篇言詞,真如癡人說夢,今天下歸周,人心思岐,前數次兵來,俱全軍覆沒,片甲無回,今將軍將不過十員,兵不過十萬,其如群羊鬥虎,以卵擊石,未有不敗者也。依吾愚見,不若速回兵馬,轉達天聽,西岐並未有不臣之心。各守邊境,真是美事,若是執迷不悟,恐蹈聞太師之轍,那時才真是悔之晚矣。”
鄧九公大怒,對手下將領說道:
“似此賣麵小人,敢觸犯天朝大將,不殺此村夫,怎消此恨!隨吾殺將過去,生擒此賊!”(未完待續)
鄧九公帥府大殿,一傳旨官正幽幽的念著帝辛旨意,鄧九公同諸將心懷忐忑的跪地接旨。[想看的書幾乎都有啊,比一般的小說網站要穩定很多更新還快,全文字的沒有廣告。]
“西岐姬發呂尚,倒行逆施,反叛不法,太師征伐未果,命喪岐山,天子震怒,鄧九公,居功至偉,安守邊疆,退鄂順之反叛,奏捷甚速,今姬賊不道,納亡招叛,大肆猖獗,累勤問罪之師,彼反抗軍而樹敵,致王師累辱,大損國威,深為不法,朕之惡心。特命卿前去,相機而進,務擒首惡,解闕獻俘,以正國典,欽此!”
鄧九公躬身接過旨意,升帳商議軍機,眾人爭論不以,都說此行太過艱難,西岐兵鋒正盛,不宜征伐,鄧九公拍案而起,力排眾議,傳令不祭祀不擇吉日,立即出兵。剛要點將祭旗,忽然有一府衛進來通報道:
“啟稟將軍,府門外有一道士模樣的孩童持書求見。”
鄧九公本來不想理睬,但聽聞是求道之士,恐是高人,便傳令引進帥府偏廳接見。他等候片刻,便看見來人確實有點矮,看著雖說是孩子模樣,但又十分成熟,來人躬身施禮,說話卻是粗聲粗氣,和成人一樣。兵士將書呈上,鄧九公拆開觀看了,竟是申公豹所書,此子原來叫土行孫,有意效勞他麾下,立功受封。鄧九公看土行孫那個模樣,不想收留,但又不想得罪申公豹,因為這人雖沒有官職,但深得帝辛和蘇貴妃寵幸,也不得不收了土行孫。思前想後,若要用他,不成規矩,給了他一個催糧官做了。鄧九公高聲喝道:
“土行孫!既申道兄薦你,吾不敢負命。後軍糧草缺少,用你為五軍督糧使。”
土行孫哪裏知道官大官小,樂顛的謝恩。鄧九公又帶他回了正殿,開始點將。正副先行官,各路將官一一點俱,最後點到土行孫,眾人都吃驚的看著這個洋洋得意的娃娃將官,都不知道從哪裏冒出這麽一個三寸釘矮樹墩一樣的人物。鄧嬋玉剛要發問就被鄧九公揮手暗示,到嘴邊的話又憋了回去。(..tw無彈窗廣告)當日正午鄧元帥就已經調派好了人馬,發兵十五,大軍整裝齊備。往西進發,一路上旌旗蕩蕩,殺氣騰騰。探馬先行,而後是才是三軍列隊而行,最後是運糧隊。和當時的其他軍隊一樣,號稱十萬的其實真正的精兵也就一萬,打雜的民伕奴隸倒是有好幾萬,大商最精銳的兵士是聞太師所統領的大軍,即便是那樣的大軍,真正的精兵也不過兩萬而已。鄧九公的這點人馬長途奔襲,比起西岐大軍就遜了一籌,再加上聞仲的敗亡。又遜了一籌,如果打攻城戰,一萬人馬那是說沒就沒的。鄧九公雖然毅然決然,但他的心中也沒有把握,呂尚的詭異戰法,自他學成為將也從未曾聽說過,完全不按常理國禮軍禮來打,聞仲那樣的奇人,又有道友鑲助。一樣潰敗,鄧九公怎麽可能不憂心呢?
不知道為了什麽。鄧九公領軍在路上足足行進了有一個多月的時間,這才來到西岐境內。來到岐山,探馬報入中軍,跪道:
“啟元帥!前麵再有十裏就到西岐邊城東門,請令定奪。”
鄧九公歎了口氣,心想終究還是到了,傳令道:
“再行五裏後安營紮寨,各營嚴防死守,擇吉日祭祀,下戰書,糧草營居中,而後依戰力層層安排,做好久戰之備!”
各將領命而出,依令而行。
西岐自從破了聞太師大軍之後,天下諸侯紛紛響應依附,形式一片大好,但呂尚沒有誌得意滿,輔佐武王,勤政愛民,中規中矩表麵上依然奉帝辛為主,雖然不斷有上表請求武王去帝辛之位代之,但都石沉大海杳無音訊崎嶇人生路最新章節。依靠天宮的硬件支持,呂尚雖然足不出戶,但知曉天下事,他運籌帷幄,做好了應對一切的準備,如此的料事如神,惹得西岐上至武王百官下至販夫走卒都待他如神明一般。探馬報入相府的時候,呂尚正和諸將議論三山關鄧九公其人。
“不知鄧九公其人如何?”
“鄧九公,將才也。行軍布陣頗有其法。”
“最近鄧九公新勝鄂侯,氣勢正盛。”
呂尚聽言笑道:
“將才好破,左道難破也。其人如何?他無故拖延行軍不知為何?”
“丞相竟知此事,鄧九公為人公正,無論朝野俱對鄧九公稱讚不以。”
“…………”
小節2
次日清晨,鄧九公傳令出戰,下了戰書,引軍至城下,對身邊將領說道:
“哪員戰將願先往西岐,為本帥打頭陣?”
鄧九公麾下先行官太鸞應聲而出,率本部人馬出列,擺開陣勢,率眾齊聲大呼道:
“西岐反叛,出來應戰!莫做縮頭烏龜!西岐反叛,出來應戰,莫做縮頭烏龜……”
城上兵士急忙點烽火,同時派飛騎報入相府,而呂尚此時正率眾將趕來。得報後,他問左右將領道:
“鄧九公派人求戰,誰去打頭陣!”
南宮一馬當先,施禮說道:
“末將懇請領令出戰!”
呂尚揮手說道:
“準!”
南宮提刀疾出,引兵打開城門,呐喊搖旗,衝出陣來,見對麵軍陣有一將耀武揚威,青麵獠牙,好似凶神惡煞。南宮伸手一指,大呼道:
“來者何人?報上名來!”
太鸞冷哼一聲答道:
“吾乃三山關總兵鄧帥麾下先行官太鸞是也。今奉旨西征討賊,爾等不守臣節,招納叛亡,無故造反,特強肆暴,壞朝廷之大臣,藐天朝之使命,殊為可恨。鄧帥引兵來除叛惡,爾等可下馬受縛,免爾等死罪,隻將姬發,呂尚,黃飛虎。一行人解往朝歌,免生靈塗炭。如再執迷,悔之無及。”
南宮橫刀挽須笑道:
“太鸞!爾不知聞大師、魔家四將、張桂芳等興不義之師。落得焚身斬首,片甲不歸。料爾等米粒之珠,光明不大,蠅翅飛騰,去而不遠,速速早回,免遭屠戮。”
太鸞大怒,吹胡子瞪眼騎馬殺來,手中大斧劈頭砍來。南宮縱騎上前,架刀相迎,這一斧似有千鈞之力,南宮揮刀撥開,略顯吃力,太鸞所使的大斧是大石斧包以青銅,其勢難擋,南宮則以輕快見長,一場大戰。來往衝突,三十幾個回合。南宮刀快人更快,馬上馬下閃展騰挪,刀斧相交火星四濺。他抖擻精神,越殺越勇,一改剛交手時的劣勢。太鸞怒不可遏,環眼雙睜,笨重的石斧被他揮舞的如秋風掃落葉一般,眼看自己的招式用了一個循環,他找準機會,賣一個破錠,按下手中機括。大喝一聲:
“著!”
石斧頭飛了出來,直奔腦袋天庭清潔工最新章節。南宮因占了上風小覷了太鸞,不曾在意。南宮著忙叫聲,不好,彎身低頭急閃而過,石斧擊中左肩,把護肩甲打飛了,南宮受傷不敢再戰,引兵回城,太鸞趕殺周兵,直至城下,這才收兵回營,回了中軍帳,單膝拜了鄧九公,匯報道:
“今逢南宮大戰,被末將打中左肩,但不能梟首,請令定奪。”
鄧九公扶起他,笑道:
“首功居上,雖不能斬南宮之首,但已挫周將之銳,亦算大功一件。”
一番勉勵之後,眾人便在中軍帳研究商議下一步的對策。
南宮回城之後,因一戰失利無顏麵見呂尚,單膝跪地不語,呂尚親手將其扶起,安慰道:
“勝敗乃軍家之常事,為將者務要見機而行,進退有據,勝不驕敗不餒,不必爭一時之長短,將軍且速速查看傷勢,不必介懷。”
南宮退去之後,呂尚傳令三軍戒備,不可懈怠,又是一場大戰在即,對於這次戰爭,他還是胸有成竹的。
初戰之後的第二日,鄧九公傳令三軍列隊齊出,戰甲兵器寒光閃現,精兵列陣盡顯其軍威,三軍將士踴躍,喊殺之聲振天,三軍行至城下,鄧九公點名要呂尚下城答話。兵士將此情況報入相府,呂尚吩咐將士道:
“先調大隊人馬出城,吾親自會會鄧九公。”
將士得令而出,緊急集結兵士。兩扇城門大開,大隊人馬齊出。鄧九公定睛觀看,隻見旌旗招展飄飄而來,引出一大隊人馬,分為前隊,有穿紅周將,壓住陣腳,將領們橫排列於陣前,鄧九公看了陣型,點頭對諸將說道:
“呂尚用兵,紀律嚴明,如山之形若水之勢,果有將才。”
就在這時,杏黃大旗飄出,上書一薑字,引出一大隊人馬,有二十四員戰將,俱是金盔金甲,紅袍畫戟,左右分十二騎,中間四不像上,端坐著呂尚,雖然其人老邁,但鶴發童顏,甚是氣概軒昂,兵威嚴肅。鄧九公看盡西岐兵士陣型,進退紓徐,紀律嚴肅,井井有條,兵威整齊。和己方陣營比起來,有過之無不齊。不覺點頭嗟歎道:
“果然話不虛傳。無怪先來將士,損兵折將,真勁敵也。”
於是縱馬向前,施軍禮言道:
“呂丞相有禮了!”
呂尚欠身還禮答道:
“鄧元帥卑職少禮。”
鄧九公又道:
“姬發收納反叛,戧害忠良,你乃明士,為何不知人臣之體?大敗綱常,法紀安在?天子震怒,興師問罪,尚敢逆天拒敵,爾必有大敗之愆,不守國規,自有戮身之苦。今天吾兵至此,爾等急早下馬受縛,以免滿城生靈塗炭,如抗吾言,那時城破被擒、玉石俱焚,悔之晚矣!”
呂尚笑道:
“鄧將軍!你這篇言詞,真如癡人說夢,今天下歸周,人心思岐,前數次兵來,俱全軍覆沒,片甲無回,今將軍將不過十員,兵不過十萬,其如群羊鬥虎,以卵擊石,未有不敗者也。依吾愚見,不若速回兵馬,轉達天聽,西岐並未有不臣之心。各守邊境,真是美事,若是執迷不悟,恐蹈聞太師之轍,那時才真是悔之晚矣。”
鄧九公大怒,對手下將領說道:
“似此賣麵小人,敢觸犯天朝大將,不殺此村夫,怎消此恨!隨吾殺將過去,生擒此賊!”(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