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打發走了周媽媽,若雅心裏就極不踏實,總覺得事情不會就這麽完結。
林氏則不停地埋怨,嫌她性子太過倔強,得罪了周媽媽,就是得罪了盛氏。一個女孩兒家,若是沒了家族的支撐,能嫁個什麽樣的人家呢?
到時候總不能就隨隨便便地像村子裏的女孩兒一樣嫁給莊稼漢子啊,那她這輩子苦熬到如今還有什麽盼頭?
望著林氏那雙因為熬夜加上流淚而紅得嚇人的眼睛,若雅心裏頓覺一股刺痛,可是就這麽丟下林氏,自己一個人跑到丞相府去,就算盛氏真能給自己找個好人家嫁了,她就能過得安穩嗎?
何況盛氏安的什麽心她們也不知道,萬一拿她當棋子怎麽辦?
可是到時候林氏也跟著去了,依照她現在的能力,又能如何照顧林氏呢?
她不由陷入深深的惆悵中,任憑林氏數落來數落去。
夜裏,她躺在外間簡陋的用兩條長凳搭起的硬板床上,聽著對麵傳來陳媽媽的鼾聲,她翻來覆去地怎麽都睡不著。
說來說去,還是沒錢!這年頭,少了什麽都不能少了錢,還是錢在作怪。
要是有了錢,娘也能過得更好一點,就算是古木時一輩子都不見娘,娘心裏不痛快,可至少能吃得起補藥,能錦衣玉食地過著。
再退一步講,有了錢,她能帶著娘離開這個地方,離古木時遠遠地,既然他那麽絕情,就當沒有他這個人好了,何必在這個地方心心念念的?林氏的心病說不定到江南水鄉就能好了呢。
一晚上,她睡得都不踏實,睡裏夢裏都是白花花的銀子。
第二日一大早,若雅睜著熊貓眼起來,陳媽媽已經煮好了稀粥,熬好了藥。
她給林氏端進去,見林氏雙眼下也是淤青一片,顯然一夜也沒睡好。不過她們也是見怪不怪了,林氏自從被古木時和盛氏趕出來,夜裏就沒痛痛快快地睡過。
服侍林氏喝過了藥,又吃了粥,若雅才小心地陪笑說自己想到城裏一趟。
林氏聽了倒沒怎麽著,陳媽媽卻在外間裏喊著:“姑娘是什麽身份的人,怎能一個人拋頭露麵的?”
若雅不由苦笑:都混到這個地步了,還有那麽多的窮講究!
她低聲冷哼:“媽媽,我們的日子都過成這樣了,總不能坐吃山空等死吧?我采了那麽多的藥草,若是到城裏能賣了,好歹也能換點兒銀錢,家裏也不至於如此困窘!”
陳媽媽聽了還要說什麽,林氏卻開口道:“雅兒說得也是,再這樣下去可怎麽得了?”隻是絕口不提她進城的話。
陳媽媽一挑簾子從外間進來了,站在床前給林氏身下塞了個大靠枕,才絮絮叨叨地說道:“姑娘好歹是丞相家的大小姐,又到了說親的年紀,萬一傳出什麽風言風語的,日後可就沒有人家來求親了。”
林氏也微微頷首,似乎很讚同她的話。不管怎麽樣,在她心裏,若雅是古木時的女兒,就得有一個大家閨秀的樣子。
在村子裏住著,若雅平日裏也不避嫌,上山采藥,在村裏給人給牲畜治病,也是迫不得已。
眼下周媽媽來了一趟,已經透露了說親的意思,若是再讓女兒出去瘋跑,被丞相府的人知道了該說自己不懂規矩,教出來的女兒沒個姑娘樣。
見她沉吟不語,若雅急了,上前抱了林氏的胳膊晃著,“娘,我才不想嫁人呢。就算是丞相府來人給我說親,依照我們的地位,還能好到哪兒去?我才不讓他們擺布我呢。”
“胡說什麽呢。”林氏瞪眼輕斥,“姑娘家家的說什麽嫁人不嫁人的,害不害臊?”
望著若雅委屈地撇了撇嘴,林氏又緩了緩語氣,“你爹再怎麽心狠,你畢竟是他的親生骨肉。還能不給你找門好親事嗎?從今兒起,你就在家裏學學女紅,別再往外頭跑了,也該有個姑娘樣兒了。把臉上那東西給我揭下來,好好的臉幹嘛非得扮個醜八怪?要是讓府上的太太知道了,還怎麽給你議親去?”
議親議親,就知道議親。若雅心裏暗暗想著,還不知道被人家給賣到哪裏呢,在這兒還一頭熱乎著。
但是這話她知道跟林氏說不通,在林氏腦子裏,就是一個觀念:虎毒不食子。古木時能絕情對她,但絕不會絕情對待他的女兒的。
若雅實在是難以和這兩個古人溝通,憋著一肚子的氣來到了外間,找了一個布袋,就到院子裏把自己常年曬幹積攢下的蒲公英、紫花地丁、苦地丁、益母草等在山上挖來的藥草裝進去。
不多時就聽二妮在外頭喊:“若雅姐,弄好了嗎?”
若雅一聲不吭地背起了背篼,裏頭放著那個布口袋,就要出門。
陳媽媽急了,立時趕出去,喊著,“姑娘,這是要到哪裏去?”
若雅沒好氣地回道:“到城裏轉轉,看看藥鋪裏收不收草藥!”
林氏在屋裏聽了也急道:“你這丫頭,難道娘剛才說過的話都成了耳旁風了嗎?”
若雅回過頭笑了笑,大聲答道:“娘,您別急,我就是想出去賣點兒藥草,說不定能得幾個錢呢。咱們總不能就這麽等著挨餓啊,命都不保了還議什麽親!活人還能讓尿憋死不成?”
陳媽媽站在門口正要追過去,卻被這一句話給驚得愣在那裏,雙手合十念佛:天爺,她們家姑娘什麽時候變得這麽粗俗了?
林氏在床上隻覺得心口憋得難受,雙手不由揪著領口,暗自掉眼淚:閨女大了不由娘了,管不住了。
若雅卻沒這麽多的心思,她現在就一個念頭:賺錢。沒了錢什麽都幹不成,眼看著家裏就揭不開鍋了還要那個身份做什麽?
說穿了,她和二妮有什麽區別?人家至少還有爹有娘有姐妹兄弟的,家裏日子就算是清苦,好歹能有個盼頭。將來就算是嫁人,也嫁個老老實實清清白白的人家。
哪像她,明明是人家遺棄不要的,她娘還總是報著一絲希望,還以為她們是大戶人家出來的,終究還是和這些村裏的姑娘不同的。
她嘴角掛著一抹譏諷的笑,為林氏,也為自己的無能為力。
林氏則不停地埋怨,嫌她性子太過倔強,得罪了周媽媽,就是得罪了盛氏。一個女孩兒家,若是沒了家族的支撐,能嫁個什麽樣的人家呢?
到時候總不能就隨隨便便地像村子裏的女孩兒一樣嫁給莊稼漢子啊,那她這輩子苦熬到如今還有什麽盼頭?
望著林氏那雙因為熬夜加上流淚而紅得嚇人的眼睛,若雅心裏頓覺一股刺痛,可是就這麽丟下林氏,自己一個人跑到丞相府去,就算盛氏真能給自己找個好人家嫁了,她就能過得安穩嗎?
何況盛氏安的什麽心她們也不知道,萬一拿她當棋子怎麽辦?
可是到時候林氏也跟著去了,依照她現在的能力,又能如何照顧林氏呢?
她不由陷入深深的惆悵中,任憑林氏數落來數落去。
夜裏,她躺在外間簡陋的用兩條長凳搭起的硬板床上,聽著對麵傳來陳媽媽的鼾聲,她翻來覆去地怎麽都睡不著。
說來說去,還是沒錢!這年頭,少了什麽都不能少了錢,還是錢在作怪。
要是有了錢,娘也能過得更好一點,就算是古木時一輩子都不見娘,娘心裏不痛快,可至少能吃得起補藥,能錦衣玉食地過著。
再退一步講,有了錢,她能帶著娘離開這個地方,離古木時遠遠地,既然他那麽絕情,就當沒有他這個人好了,何必在這個地方心心念念的?林氏的心病說不定到江南水鄉就能好了呢。
一晚上,她睡得都不踏實,睡裏夢裏都是白花花的銀子。
第二日一大早,若雅睜著熊貓眼起來,陳媽媽已經煮好了稀粥,熬好了藥。
她給林氏端進去,見林氏雙眼下也是淤青一片,顯然一夜也沒睡好。不過她們也是見怪不怪了,林氏自從被古木時和盛氏趕出來,夜裏就沒痛痛快快地睡過。
服侍林氏喝過了藥,又吃了粥,若雅才小心地陪笑說自己想到城裏一趟。
林氏聽了倒沒怎麽著,陳媽媽卻在外間裏喊著:“姑娘是什麽身份的人,怎能一個人拋頭露麵的?”
若雅不由苦笑:都混到這個地步了,還有那麽多的窮講究!
她低聲冷哼:“媽媽,我們的日子都過成這樣了,總不能坐吃山空等死吧?我采了那麽多的藥草,若是到城裏能賣了,好歹也能換點兒銀錢,家裏也不至於如此困窘!”
陳媽媽聽了還要說什麽,林氏卻開口道:“雅兒說得也是,再這樣下去可怎麽得了?”隻是絕口不提她進城的話。
陳媽媽一挑簾子從外間進來了,站在床前給林氏身下塞了個大靠枕,才絮絮叨叨地說道:“姑娘好歹是丞相家的大小姐,又到了說親的年紀,萬一傳出什麽風言風語的,日後可就沒有人家來求親了。”
林氏也微微頷首,似乎很讚同她的話。不管怎麽樣,在她心裏,若雅是古木時的女兒,就得有一個大家閨秀的樣子。
在村子裏住著,若雅平日裏也不避嫌,上山采藥,在村裏給人給牲畜治病,也是迫不得已。
眼下周媽媽來了一趟,已經透露了說親的意思,若是再讓女兒出去瘋跑,被丞相府的人知道了該說自己不懂規矩,教出來的女兒沒個姑娘樣。
見她沉吟不語,若雅急了,上前抱了林氏的胳膊晃著,“娘,我才不想嫁人呢。就算是丞相府來人給我說親,依照我們的地位,還能好到哪兒去?我才不讓他們擺布我呢。”
“胡說什麽呢。”林氏瞪眼輕斥,“姑娘家家的說什麽嫁人不嫁人的,害不害臊?”
望著若雅委屈地撇了撇嘴,林氏又緩了緩語氣,“你爹再怎麽心狠,你畢竟是他的親生骨肉。還能不給你找門好親事嗎?從今兒起,你就在家裏學學女紅,別再往外頭跑了,也該有個姑娘樣兒了。把臉上那東西給我揭下來,好好的臉幹嘛非得扮個醜八怪?要是讓府上的太太知道了,還怎麽給你議親去?”
議親議親,就知道議親。若雅心裏暗暗想著,還不知道被人家給賣到哪裏呢,在這兒還一頭熱乎著。
但是這話她知道跟林氏說不通,在林氏腦子裏,就是一個觀念:虎毒不食子。古木時能絕情對她,但絕不會絕情對待他的女兒的。
若雅實在是難以和這兩個古人溝通,憋著一肚子的氣來到了外間,找了一個布袋,就到院子裏把自己常年曬幹積攢下的蒲公英、紫花地丁、苦地丁、益母草等在山上挖來的藥草裝進去。
不多時就聽二妮在外頭喊:“若雅姐,弄好了嗎?”
若雅一聲不吭地背起了背篼,裏頭放著那個布口袋,就要出門。
陳媽媽急了,立時趕出去,喊著,“姑娘,這是要到哪裏去?”
若雅沒好氣地回道:“到城裏轉轉,看看藥鋪裏收不收草藥!”
林氏在屋裏聽了也急道:“你這丫頭,難道娘剛才說過的話都成了耳旁風了嗎?”
若雅回過頭笑了笑,大聲答道:“娘,您別急,我就是想出去賣點兒藥草,說不定能得幾個錢呢。咱們總不能就這麽等著挨餓啊,命都不保了還議什麽親!活人還能讓尿憋死不成?”
陳媽媽站在門口正要追過去,卻被這一句話給驚得愣在那裏,雙手合十念佛:天爺,她們家姑娘什麽時候變得這麽粗俗了?
林氏在床上隻覺得心口憋得難受,雙手不由揪著領口,暗自掉眼淚:閨女大了不由娘了,管不住了。
若雅卻沒這麽多的心思,她現在就一個念頭:賺錢。沒了錢什麽都幹不成,眼看著家裏就揭不開鍋了還要那個身份做什麽?
說穿了,她和二妮有什麽區別?人家至少還有爹有娘有姐妹兄弟的,家裏日子就算是清苦,好歹能有個盼頭。將來就算是嫁人,也嫁個老老實實清清白白的人家。
哪像她,明明是人家遺棄不要的,她娘還總是報著一絲希望,還以為她們是大戶人家出來的,終究還是和這些村裏的姑娘不同的。
她嘴角掛著一抹譏諷的笑,為林氏,也為自己的無能為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