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若雅同著二妮急匆匆地出了城門,才長長地舒了一口氣。幸好走得快,差點兒就被關進城裏了。
回到家裏的時候,天都黑透了,陳媽扶著林氏倚在門口正著急地張望著,見她來了,林氏也顧不得身子不好,幾步就跨上前,拉著她的手幾乎都要哭出來了,“到底出了什麽事兒了?怎麽這麽晚才回來?”
二妮也被她娘和弟弟拉著給接回家去了,因為二妮不知道當時若雅在城裏遇到了丞相府小姐的事兒,若雅就沒敢跟林氏說,隻把她遇到難產的婦人伸了把手的事兒給說了。
林氏和陳媽聽了都雙手合十念佛,林氏還埋怨她,“你一個姑娘家家的,怎麽能接這樣的事兒?沒的壞了名聲。那產婦既然不行了,萬一要是鬧出一屍兩命的事,你可怎麽辦?”
陳媽也念念叨叨地說著什麽小姐就要及笄了,丞相府近期必會來人接回去的,日後就不要亂跑了的話……聽得若雅是一個腦袋兩個大。
更把和廣元堂掌櫃的約定給壓了下去,要是林氏和陳媽知道她一個姑娘家到人家藥鋪子裏當坐堂大夫,還不得把她給鎖在家裏啊。
這事兒還是先瞞下吧。
在外頭忙活了一天,又遇上那些事兒,古若雅早就餓壞了,見桌上還留著飯,早就顧不得了,坐下來就大吃起來。
野菜餅子就黑疙瘩鹹菜,喝著雜合麵糊糊,她隻覺得從未嚐過如此美味!
林氏慈愛地坐在她對麵,不忘了提醒她慢些吃。
陳媽又絮絮叨叨地提醒她姑娘家得有個姑娘樣兒,尤其是很快就要回丞相府,那就是大小姐了,更得有個矜貴得體的體態才是。
一頓飯她愣是沒吭一聲,吃完了簡單地洗漱了就躺在硬板床上睡下了。
以後終於有出路了,除了上山采藥賣藥,還能坐診看病,這麽說,一個月下來就能有一兩多銀子的收入,一年就能有十幾兩。
自己一家子日後衣食就不用愁了。
真是越想越美!
她樂滋滋地盤算著,用不了兩三年,她家裏就能過上小康生活,再攢些銀子她就能在城裏租一個門麵做藥鋪,反正她既能采藥又能看病,何愁賺不來銀子?
以後丞相府就跟她沒有瓜葛了。誰稀罕他們的親事?自己這輩子要是嫁人也得嫁個自己喜歡的,哪用得著他們硬塞一個不明不白的男人?
想想就惡心!
美美地睡了一夜,第二日一早起來,她就迫不及待地要上山采藥。這些藥都是銀子啊,就是她們一家賴以生存的東西啊。她能沒有幹勁嗎?
誰知道大門一開,門外已經堵上了幾輛馬車,為首的還是那天來過的周媽媽。
若雅心裏嚇了一跳,他們動作倒是夠快的!
趕忙退到院裏去,周媽媽已經跟了進來,身後還跟著幾個粗壯的仆婦。
“姑娘這麽勤快啊,真是受苦了。”周媽媽貓哭耗子假慈悲,喝命著仆婦,“還不把姑娘背上的筐子給卸下來。”
仆婦們七手八腳地接過背篼扔在院子裏,周媽媽已經滿臉堆笑地拉過若雅的手摩挲著,“哎呀,姑娘這些年可是受罪了,瞧這小手粗的。這就好了,回去就是大小姐,就能過上好日子了。”
古若雅聽得一愣一愣的,這麽說,她今兒來是打算帶她走了?
不行,自己不能離開林氏。有她照顧著,林氏還能多活兩年,要是她走了,林氏的病誰來醫治?
下意識地,她抽回自己的手,倔強的嘴巴緊緊地抿著,一臉肅正地看著周媽媽,“上次你也聽到了,我不能和我娘分開。她身子弱,陳媽年紀也大了,照顧不過來。”
“哎呀,姑娘想哪裏去了?自然是連夫人一起都接回去的。”周媽媽放下她的手,扯開大嗓門就朝屋裏喊著,“夫人,老奴給您道喜了。這不,上次我回去把話給太太一說,太太立即慈心大發,說是既然姑娘舍不得親娘,那就一同接回來才是常理。”
這話是太太說的?鬼才相信!太太巴不得她們死在外頭才好!
古若雅壓根兒不相信,腦子裏飛速地想著脫身的法子。
這才和廣元堂的掌櫃的說好了,過五日就去坐診了,要是進了丞相府,她還能隨便出入嗎?
再說,他們十五年都沒有理會過自己和林氏,這會子失急忙慌地跑來硬要接她們回去,絕不會是什麽好事兒。
他們會那麽好心給自己說一門好親事?
隻是目前這架勢,林氏看樣子是願意的,若是她為了自己的親事回去,自己也不得不回去了。
眼瞅著林氏和陳媽媽忙忙亂亂地收拾著東西,若雅隻覺得內心從未有過的慌亂。
這一去,該何去何從?
屋裏陳媽媽早就聽明白了,頓時麵露喜色迎了出去,周媽媽見了林氏就行了一個大禮,“哎呀,夫人真是有福了,這一回去,姑娘嫁個好人家,夫人就跟著過好日子吧。”
林氏枯槁的臉上微微地露出了一絲笑,兩隻枯瘦的手往腦後攏了攏散亂下來的半蒼的頭發,淡淡說道,“有勞周媽媽了。隻要姑娘能嫁個好人家,我就心滿意足了。我這把年紀了,好日子壞日子的怎麽過都成!”
聽著這話,古若雅直撓頭皮:完了完了,就知道她娘盼著這麽一天,也不想想既然她爹能遺棄她們娘倆另娶高門,又怎麽會良心發現忽然想起女兒來了?
不用古若雅出動,周媽媽就順利地把林氏扶上了馬車,親娘都去了,她怎麽能不跟上?
不過她在上馬車後轉身的一刹那,卻在周媽媽眼裏發現了一絲嘲諷。看吧,人家分明是瞧不起她們的。
被攆出去十五年了,就這麽服服帖帖地回去,就連下人也瞧不起。
不過又有什麽法子?
林氏是個古代的婦人,奉行的就是“嫁雞隨雞嫁狗隨狗”的理念,縱然古木時拋棄了她,她為了女兒也寧可隱忍。
一路上,古若雅魂不守舍,不時地撩了簾子朝外看。
看在周媽媽眼裏,還以為這個從小兒在鄉下長大的丫頭沒見過世麵,被城裏的繁華景象給吸引了呢。
殊不知,若雅正暗暗地觀察著,怎麽才能在五日後到廣元堂去。
回到家裏的時候,天都黑透了,陳媽扶著林氏倚在門口正著急地張望著,見她來了,林氏也顧不得身子不好,幾步就跨上前,拉著她的手幾乎都要哭出來了,“到底出了什麽事兒了?怎麽這麽晚才回來?”
二妮也被她娘和弟弟拉著給接回家去了,因為二妮不知道當時若雅在城裏遇到了丞相府小姐的事兒,若雅就沒敢跟林氏說,隻把她遇到難產的婦人伸了把手的事兒給說了。
林氏和陳媽聽了都雙手合十念佛,林氏還埋怨她,“你一個姑娘家家的,怎麽能接這樣的事兒?沒的壞了名聲。那產婦既然不行了,萬一要是鬧出一屍兩命的事,你可怎麽辦?”
陳媽也念念叨叨地說著什麽小姐就要及笄了,丞相府近期必會來人接回去的,日後就不要亂跑了的話……聽得若雅是一個腦袋兩個大。
更把和廣元堂掌櫃的約定給壓了下去,要是林氏和陳媽知道她一個姑娘家到人家藥鋪子裏當坐堂大夫,還不得把她給鎖在家裏啊。
這事兒還是先瞞下吧。
在外頭忙活了一天,又遇上那些事兒,古若雅早就餓壞了,見桌上還留著飯,早就顧不得了,坐下來就大吃起來。
野菜餅子就黑疙瘩鹹菜,喝著雜合麵糊糊,她隻覺得從未嚐過如此美味!
林氏慈愛地坐在她對麵,不忘了提醒她慢些吃。
陳媽又絮絮叨叨地提醒她姑娘家得有個姑娘樣兒,尤其是很快就要回丞相府,那就是大小姐了,更得有個矜貴得體的體態才是。
一頓飯她愣是沒吭一聲,吃完了簡單地洗漱了就躺在硬板床上睡下了。
以後終於有出路了,除了上山采藥賣藥,還能坐診看病,這麽說,一個月下來就能有一兩多銀子的收入,一年就能有十幾兩。
自己一家子日後衣食就不用愁了。
真是越想越美!
她樂滋滋地盤算著,用不了兩三年,她家裏就能過上小康生活,再攢些銀子她就能在城裏租一個門麵做藥鋪,反正她既能采藥又能看病,何愁賺不來銀子?
以後丞相府就跟她沒有瓜葛了。誰稀罕他們的親事?自己這輩子要是嫁人也得嫁個自己喜歡的,哪用得著他們硬塞一個不明不白的男人?
想想就惡心!
美美地睡了一夜,第二日一早起來,她就迫不及待地要上山采藥。這些藥都是銀子啊,就是她們一家賴以生存的東西啊。她能沒有幹勁嗎?
誰知道大門一開,門外已經堵上了幾輛馬車,為首的還是那天來過的周媽媽。
若雅心裏嚇了一跳,他們動作倒是夠快的!
趕忙退到院裏去,周媽媽已經跟了進來,身後還跟著幾個粗壯的仆婦。
“姑娘這麽勤快啊,真是受苦了。”周媽媽貓哭耗子假慈悲,喝命著仆婦,“還不把姑娘背上的筐子給卸下來。”
仆婦們七手八腳地接過背篼扔在院子裏,周媽媽已經滿臉堆笑地拉過若雅的手摩挲著,“哎呀,姑娘這些年可是受罪了,瞧這小手粗的。這就好了,回去就是大小姐,就能過上好日子了。”
古若雅聽得一愣一愣的,這麽說,她今兒來是打算帶她走了?
不行,自己不能離開林氏。有她照顧著,林氏還能多活兩年,要是她走了,林氏的病誰來醫治?
下意識地,她抽回自己的手,倔強的嘴巴緊緊地抿著,一臉肅正地看著周媽媽,“上次你也聽到了,我不能和我娘分開。她身子弱,陳媽年紀也大了,照顧不過來。”
“哎呀,姑娘想哪裏去了?自然是連夫人一起都接回去的。”周媽媽放下她的手,扯開大嗓門就朝屋裏喊著,“夫人,老奴給您道喜了。這不,上次我回去把話給太太一說,太太立即慈心大發,說是既然姑娘舍不得親娘,那就一同接回來才是常理。”
這話是太太說的?鬼才相信!太太巴不得她們死在外頭才好!
古若雅壓根兒不相信,腦子裏飛速地想著脫身的法子。
這才和廣元堂的掌櫃的說好了,過五日就去坐診了,要是進了丞相府,她還能隨便出入嗎?
再說,他們十五年都沒有理會過自己和林氏,這會子失急忙慌地跑來硬要接她們回去,絕不會是什麽好事兒。
他們會那麽好心給自己說一門好親事?
隻是目前這架勢,林氏看樣子是願意的,若是她為了自己的親事回去,自己也不得不回去了。
眼瞅著林氏和陳媽媽忙忙亂亂地收拾著東西,若雅隻覺得內心從未有過的慌亂。
這一去,該何去何從?
屋裏陳媽媽早就聽明白了,頓時麵露喜色迎了出去,周媽媽見了林氏就行了一個大禮,“哎呀,夫人真是有福了,這一回去,姑娘嫁個好人家,夫人就跟著過好日子吧。”
林氏枯槁的臉上微微地露出了一絲笑,兩隻枯瘦的手往腦後攏了攏散亂下來的半蒼的頭發,淡淡說道,“有勞周媽媽了。隻要姑娘能嫁個好人家,我就心滿意足了。我這把年紀了,好日子壞日子的怎麽過都成!”
聽著這話,古若雅直撓頭皮:完了完了,就知道她娘盼著這麽一天,也不想想既然她爹能遺棄她們娘倆另娶高門,又怎麽會良心發現忽然想起女兒來了?
不用古若雅出動,周媽媽就順利地把林氏扶上了馬車,親娘都去了,她怎麽能不跟上?
不過她在上馬車後轉身的一刹那,卻在周媽媽眼裏發現了一絲嘲諷。看吧,人家分明是瞧不起她們的。
被攆出去十五年了,就這麽服服帖帖地回去,就連下人也瞧不起。
不過又有什麽法子?
林氏是個古代的婦人,奉行的就是“嫁雞隨雞嫁狗隨狗”的理念,縱然古木時拋棄了她,她為了女兒也寧可隱忍。
一路上,古若雅魂不守舍,不時地撩了簾子朝外看。
看在周媽媽眼裏,還以為這個從小兒在鄉下長大的丫頭沒見過世麵,被城裏的繁華景象給吸引了呢。
殊不知,若雅正暗暗地觀察著,怎麽才能在五日後到廣元堂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