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謙勳扶著奶奶去佛堂,薛謙勳也不在板著臉不說話,態度謙和的對老太君解釋說:“奶奶,我現在還不想成親,而且我自知是什麽命,我也不想有人因為我而喪命,在說好男兒自在四方,孫子還想去四處看看,多了解一些風土人情,對家裏的生意也會有幫助的,”
“好好,你若這麽想,才是我們薛家的好男兒,奶奶也不逼你,一切都看你自己的意願,隻要能讓奶奶在閉眼之前能看到你娶親生子就行,我便能安心的去地下同你爺爺交代,”薛老太太看著長孫,勳兒從小在她身邊長大,模樣性格都肖似其祖父,在加上孫子是克妻命,就更加的心疼這個孫子,對於他的如此懇求的話,她隻能點頭答應。
薛謙勳送奶奶到佛堂後,便出去等她,隻留下奶奶和清遠方丈說話,清遠方丈微笑的對薛老太太說:“薛施主,老衲給你賀壽了,”
“哎!方丈不瞞您說,我本不想過壽誕,後來想為孫子相個女娃做媳婦,這才臨時起意的,剛才勳兒對我說他現在還沒有成家的打算,我便打消了這個念頭,”薛老太太親自為清遠倒了杯茶水。
“薛老施主,其實我這次來為你賀壽,給你帶了件讓你高興的事情,昨日我掐指替你孫子算了一命,你孫子的命格正在慢慢的改變,你孫子與命定之人已經相遇,若與此人經常在一起,也會沾染她的福氣,”
薛老太太急忙問道:“方丈能否推算出來此人是誰?家在何處?”
清遠方丈含笑不語道:“這是天機,不可泄露,一切隨緣,該遇到的擋也擋不住,不該遇到的,就是連在一起也成不了夫妻,老衲寺裏還有事情,這就告辭了,”
薛老太太挽留清遠方丈,奈何清遠去意已決,便起身相送,走到門口,清遠看見立在門口的薛謙勳,衝薛老太太頷首道:“薛老施主您留步,不如讓你的孫子送我吧,”
薛老太太哪有不同意的,便對孫子說:“勳兒,你替我送送方丈大師吧,”
薛謙勳以前也經常陪奶奶山上進香,對清遠方丈很是尊敬,清遠方丈知識淵博,見識獨到,又是一副菩薩心腸,每當薛謙勳心情不好時,便會去山上和清遠大師談心或是下棋,淨化心中鬱悶之事。
薛謙勳衝清遠方丈苦笑說:“大師,幸虧今天你來了,要不然我都不知道怎麽收場,”
清遠搖了搖頭說:“出家人不打誑語,我對薛老施主說的並非是假話,我看你的麵相有異,你確實已經遇上了你命定之人,唯有此人能解了你克妻命,”
薛謙勳為這事早已不放在心上,無謂道:“大師,俗話說的好,命裏有時終須有,命裏無時莫強求,”
清遠也不在多說什麽,便由薛謙勳送到門口離開。
薛謙勳回到正廳,讓三順開了幾壇棗酒給爹爹、二叔、奶奶他們那桌送去,蔣氏正再給婆婆布菜,沈氏把送來的酒斟了一杯給婆婆,嘴上還笑著說:“娘,這是勳兒不知道從哪裏淘來的棗酒,就為了在您壽辰這天給你嚐嚐鮮。”
薛老太太聞言笑的合不融嘴道:“還是勳兒有心,那我就淺嚐一口吧,也不枉他這份心思,”嚐到嘴裏,甘甜的酒味異常甜美,讓人喝了一口,還想再喝的欲望,直說:“不錯,這酒真是不錯,你們妯娌不用伺候我,快坐下一起吃飯吧,我有丫鬟服侍我,”又對身後的貼心丫鬟春心和春月說:“你們去伺候大夫人和二夫人吃飯,我這裏由阿桃伺候就行了,”
又吩咐春心給沈氏和蔣氏及其他夫人小姐斟滿酒杯說:“我老太婆子嚐這酒非常好喝,你們也來嚐嚐,”
沈氏和蔣氏分別嚐了一口,確實不錯,紛紛讚道:“這酒真是不錯,喝到嘴裏讓你覺得回味無窮,”
薛老太太今天特別高興,不由得多喝了幾杯,沈氏、蔣氏忙起身說:“娘,您可不許再貪杯了,我讓桃姨送您回去休息吧!”
薛老太太點了點頭,便扶著桃姨和其他丫鬟的胳膊離開,留下沈氏和蔣氏照顧桌上的各家夫人及小姐。
年關越來越近,唐鐵柱和李氏也越來越心急,不是心急買年貨,而是想拿著銀票去鎮上錢莊兌換銀子。
小年這天,李氏留下唐青兒在家裏照顧弟妹,她和唐鐵柱把埋藏在凳子下麵的銀票拿出來,唐鐵柱把銀票揣在懷裏,這才和李氏一起去了鎮上。
到了鎮上總算找人打聽到巨峰錢莊在哪裏,看錢莊的人不多,兩人才走進去,店小二熱情的招呼道:“客人,你是存錢還是取錢啊,”
唐鐵柱擔心懷裏的銀票是假的,磕磕巴巴的說:“我是來兌換銀子的,”又從懷裏拿出銀票說:“這是一百兩的銀票,你看下,”
店小二看了一眼說:“這是我們錢莊的銀票,請問官人是準備都取走,還是取出多少,”
唐鐵柱和李氏互相對視了一眼,被對方的話給鎮住了,唐鐵柱示意李氏該取多少錢,李氏緩了緩神,稍微有些口吃的說:“這一百兩……一百兩銀子,分成……分成兩個三十兩的銀票,剩下的四十兩是現銀,我們拿走,”
店小二給唐鐵柱和李氏到了兩杯茶,讓他們稍等片刻,便去鋪子後麵去找掌櫃的,不到兩刻鍾,店小二拿著兩張三十兩的銀票和四十兩的碎銀,遞給唐鐵柱,李氏特意看了一眼銀票上的數值,和唐青兒寫的一樣,印上的官印也和一百兩銀子的官印一樣,這才對唐鐵柱頷首,兩人分別把錢踹到懷裏,這才走出去。
唐鐵柱、李氏興奮壞了,但也不敢太張揚,衝衝忙忙的雇個牛車回家了,懷裏踹了這麽多錢不安全,還是快些到家才是,這才雇了牛車回家,當然這些都是唐青兒對李氏說的,不怕一萬就怕萬一。
倆人終於到家,唐青兒看著爹娘紅光滿麵的進了屋裏,猜到銀票必定是真的,她高興的都要跳起來,拉著她娘的手說:“娘,銀票是真的,真的兌換成銀子了,”
李氏含笑的點點頭,唐鐵柱更是興奮的一把抱起閨女,放在肩頭說:“棗酒能賣如此多的錢,都是閨女的功勞,我閨女就是咱家的福星,嗬嗬。”。
“爹,哪裏是我的功勞,難道您和娘沒有幫忙嗎?”唐青兒可不敢居功,忙把功勞分散給大家。
屋外寒風冽厲,張氏獨自一個人在屋裏呆著,覺得有些冷,自從冬天來了,三媳婦馬氏懷孕已經四個多月,幾乎不怎麽出屋,她屋裏的炕成天燒的暖和和的,便在屋裏給將要出生的娃子做些小物件,張氏便想去馬氏和她說說話,披上一件厚的舊棉襖便去馬氏屋裏。
經過老大家的屋子,聽到裏麵笑聲連連,悄悄的走到窗下貓起來,豎起耳朵偷聽,由於外麵風聲太大,張氏聽得斷斷續續,剛想在走近些聽,卻不小心被腳下的樹枝拌了一下,臉直接貼上了冰冷的牆麵,唐青兒被她爹抱在懷裏,恰巧聽見外麵好像有聲音,便靠著她爹的肩膀撐起來看了看外麵,正好看見她奶經常穿的那件紅色棉襖的肩頭,便對她爹咬耳朵說:“爹,我看見奶奶在外麵偷聽呢?”
“什麽?你奶在外麵偷聽,”唐鐵柱被閨女的弄得愣住了,又回頭對李氏用下巴指了指窗外,無聲的張著口型說:“娘,”
李氏隻能搖頭苦笑,按下心中不滿換話題說:“還有幾天就要過年了,棗酒也賣了一些錢,明天我在去鎮上給爹娘做套衣服穿吧,還得給周夫子買些東西,過年的對聯都是周夫子幫著寫的。”
“對,對,這事趕緊宜早不宜晚,明天我和你在去鎮上買些過年用的東西吧,”唐鐵柱知道這話是說給張氏聽的。
果不其然,外麵偷聽的張氏,聽到過年老大家要給她和老頭子做身衣服,臉上就露出了笑容,也就不再蹲牆角,偷偷的貓腰走了。
唐青兒見奶奶走了,悄聲的對他爹娘說:“奶奶走了,”然後捂著嘴說:“奶奶和我一樣,都愛聽牆角,”
說者無心聽者有意,唐鐵柱把閨女放在地上,和李氏說:“這都是什麽事情啊,自家人還貼牆腳偷聽咱們說話,這說出去多讓人笑話。”
李氏倒是想得開,寬慰當家的道:“我們現在手頭也有錢,過完年,你就去裏正家,和他說說關於買地號的事情,咱們把銀票一半都已經兌換成銀子,你看我是現在給二弟送去還是過些日子再給他送,”
唐鐵柱想了想還是決定現在送去,畢竟這些錢放在家裏不安全,張氏都能貼牆腳偷聽他們說話,保不齊趁他們不在家,進屋翻東西,唐青兒和她爹的想法不謀而合。
李氏把錢裝在針線框裏去二弟家裏,孫氏拿著件舊衣服在縫補,唐鐵雄正在和孩子們在炕上說話,看見大嫂過來,忙下地穿鞋,李氏揮了揮手手說不用折騰,讓他在炕上坐著,從針線框裏把錢都拿出來放在炕上,唐鐵雄夫婦倆被大嫂這一舉動給弄懵了,目不轉睛的盯著放在炕上的銀子。
“好好,你若這麽想,才是我們薛家的好男兒,奶奶也不逼你,一切都看你自己的意願,隻要能讓奶奶在閉眼之前能看到你娶親生子就行,我便能安心的去地下同你爺爺交代,”薛老太太看著長孫,勳兒從小在她身邊長大,模樣性格都肖似其祖父,在加上孫子是克妻命,就更加的心疼這個孫子,對於他的如此懇求的話,她隻能點頭答應。
薛謙勳送奶奶到佛堂後,便出去等她,隻留下奶奶和清遠方丈說話,清遠方丈微笑的對薛老太太說:“薛施主,老衲給你賀壽了,”
“哎!方丈不瞞您說,我本不想過壽誕,後來想為孫子相個女娃做媳婦,這才臨時起意的,剛才勳兒對我說他現在還沒有成家的打算,我便打消了這個念頭,”薛老太太親自為清遠倒了杯茶水。
“薛老施主,其實我這次來為你賀壽,給你帶了件讓你高興的事情,昨日我掐指替你孫子算了一命,你孫子的命格正在慢慢的改變,你孫子與命定之人已經相遇,若與此人經常在一起,也會沾染她的福氣,”
薛老太太急忙問道:“方丈能否推算出來此人是誰?家在何處?”
清遠方丈含笑不語道:“這是天機,不可泄露,一切隨緣,該遇到的擋也擋不住,不該遇到的,就是連在一起也成不了夫妻,老衲寺裏還有事情,這就告辭了,”
薛老太太挽留清遠方丈,奈何清遠去意已決,便起身相送,走到門口,清遠看見立在門口的薛謙勳,衝薛老太太頷首道:“薛老施主您留步,不如讓你的孫子送我吧,”
薛老太太哪有不同意的,便對孫子說:“勳兒,你替我送送方丈大師吧,”
薛謙勳以前也經常陪奶奶山上進香,對清遠方丈很是尊敬,清遠方丈知識淵博,見識獨到,又是一副菩薩心腸,每當薛謙勳心情不好時,便會去山上和清遠大師談心或是下棋,淨化心中鬱悶之事。
薛謙勳衝清遠方丈苦笑說:“大師,幸虧今天你來了,要不然我都不知道怎麽收場,”
清遠搖了搖頭說:“出家人不打誑語,我對薛老施主說的並非是假話,我看你的麵相有異,你確實已經遇上了你命定之人,唯有此人能解了你克妻命,”
薛謙勳為這事早已不放在心上,無謂道:“大師,俗話說的好,命裏有時終須有,命裏無時莫強求,”
清遠也不在多說什麽,便由薛謙勳送到門口離開。
薛謙勳回到正廳,讓三順開了幾壇棗酒給爹爹、二叔、奶奶他們那桌送去,蔣氏正再給婆婆布菜,沈氏把送來的酒斟了一杯給婆婆,嘴上還笑著說:“娘,這是勳兒不知道從哪裏淘來的棗酒,就為了在您壽辰這天給你嚐嚐鮮。”
薛老太太聞言笑的合不融嘴道:“還是勳兒有心,那我就淺嚐一口吧,也不枉他這份心思,”嚐到嘴裏,甘甜的酒味異常甜美,讓人喝了一口,還想再喝的欲望,直說:“不錯,這酒真是不錯,你們妯娌不用伺候我,快坐下一起吃飯吧,我有丫鬟服侍我,”又對身後的貼心丫鬟春心和春月說:“你們去伺候大夫人和二夫人吃飯,我這裏由阿桃伺候就行了,”
又吩咐春心給沈氏和蔣氏及其他夫人小姐斟滿酒杯說:“我老太婆子嚐這酒非常好喝,你們也來嚐嚐,”
沈氏和蔣氏分別嚐了一口,確實不錯,紛紛讚道:“這酒真是不錯,喝到嘴裏讓你覺得回味無窮,”
薛老太太今天特別高興,不由得多喝了幾杯,沈氏、蔣氏忙起身說:“娘,您可不許再貪杯了,我讓桃姨送您回去休息吧!”
薛老太太點了點頭,便扶著桃姨和其他丫鬟的胳膊離開,留下沈氏和蔣氏照顧桌上的各家夫人及小姐。
年關越來越近,唐鐵柱和李氏也越來越心急,不是心急買年貨,而是想拿著銀票去鎮上錢莊兌換銀子。
小年這天,李氏留下唐青兒在家裏照顧弟妹,她和唐鐵柱把埋藏在凳子下麵的銀票拿出來,唐鐵柱把銀票揣在懷裏,這才和李氏一起去了鎮上。
到了鎮上總算找人打聽到巨峰錢莊在哪裏,看錢莊的人不多,兩人才走進去,店小二熱情的招呼道:“客人,你是存錢還是取錢啊,”
唐鐵柱擔心懷裏的銀票是假的,磕磕巴巴的說:“我是來兌換銀子的,”又從懷裏拿出銀票說:“這是一百兩的銀票,你看下,”
店小二看了一眼說:“這是我們錢莊的銀票,請問官人是準備都取走,還是取出多少,”
唐鐵柱和李氏互相對視了一眼,被對方的話給鎮住了,唐鐵柱示意李氏該取多少錢,李氏緩了緩神,稍微有些口吃的說:“這一百兩……一百兩銀子,分成……分成兩個三十兩的銀票,剩下的四十兩是現銀,我們拿走,”
店小二給唐鐵柱和李氏到了兩杯茶,讓他們稍等片刻,便去鋪子後麵去找掌櫃的,不到兩刻鍾,店小二拿著兩張三十兩的銀票和四十兩的碎銀,遞給唐鐵柱,李氏特意看了一眼銀票上的數值,和唐青兒寫的一樣,印上的官印也和一百兩銀子的官印一樣,這才對唐鐵柱頷首,兩人分別把錢踹到懷裏,這才走出去。
唐鐵柱、李氏興奮壞了,但也不敢太張揚,衝衝忙忙的雇個牛車回家了,懷裏踹了這麽多錢不安全,還是快些到家才是,這才雇了牛車回家,當然這些都是唐青兒對李氏說的,不怕一萬就怕萬一。
倆人終於到家,唐青兒看著爹娘紅光滿麵的進了屋裏,猜到銀票必定是真的,她高興的都要跳起來,拉著她娘的手說:“娘,銀票是真的,真的兌換成銀子了,”
李氏含笑的點點頭,唐鐵柱更是興奮的一把抱起閨女,放在肩頭說:“棗酒能賣如此多的錢,都是閨女的功勞,我閨女就是咱家的福星,嗬嗬。”。
“爹,哪裏是我的功勞,難道您和娘沒有幫忙嗎?”唐青兒可不敢居功,忙把功勞分散給大家。
屋外寒風冽厲,張氏獨自一個人在屋裏呆著,覺得有些冷,自從冬天來了,三媳婦馬氏懷孕已經四個多月,幾乎不怎麽出屋,她屋裏的炕成天燒的暖和和的,便在屋裏給將要出生的娃子做些小物件,張氏便想去馬氏和她說說話,披上一件厚的舊棉襖便去馬氏屋裏。
經過老大家的屋子,聽到裏麵笑聲連連,悄悄的走到窗下貓起來,豎起耳朵偷聽,由於外麵風聲太大,張氏聽得斷斷續續,剛想在走近些聽,卻不小心被腳下的樹枝拌了一下,臉直接貼上了冰冷的牆麵,唐青兒被她爹抱在懷裏,恰巧聽見外麵好像有聲音,便靠著她爹的肩膀撐起來看了看外麵,正好看見她奶經常穿的那件紅色棉襖的肩頭,便對她爹咬耳朵說:“爹,我看見奶奶在外麵偷聽呢?”
“什麽?你奶在外麵偷聽,”唐鐵柱被閨女的弄得愣住了,又回頭對李氏用下巴指了指窗外,無聲的張著口型說:“娘,”
李氏隻能搖頭苦笑,按下心中不滿換話題說:“還有幾天就要過年了,棗酒也賣了一些錢,明天我在去鎮上給爹娘做套衣服穿吧,還得給周夫子買些東西,過年的對聯都是周夫子幫著寫的。”
“對,對,這事趕緊宜早不宜晚,明天我和你在去鎮上買些過年用的東西吧,”唐鐵柱知道這話是說給張氏聽的。
果不其然,外麵偷聽的張氏,聽到過年老大家要給她和老頭子做身衣服,臉上就露出了笑容,也就不再蹲牆角,偷偷的貓腰走了。
唐青兒見奶奶走了,悄聲的對他爹娘說:“奶奶走了,”然後捂著嘴說:“奶奶和我一樣,都愛聽牆角,”
說者無心聽者有意,唐鐵柱把閨女放在地上,和李氏說:“這都是什麽事情啊,自家人還貼牆腳偷聽咱們說話,這說出去多讓人笑話。”
李氏倒是想得開,寬慰當家的道:“我們現在手頭也有錢,過完年,你就去裏正家,和他說說關於買地號的事情,咱們把銀票一半都已經兌換成銀子,你看我是現在給二弟送去還是過些日子再給他送,”
唐鐵柱想了想還是決定現在送去,畢竟這些錢放在家裏不安全,張氏都能貼牆腳偷聽他們說話,保不齊趁他們不在家,進屋翻東西,唐青兒和她爹的想法不謀而合。
李氏把錢裝在針線框裏去二弟家裏,孫氏拿著件舊衣服在縫補,唐鐵雄正在和孩子們在炕上說話,看見大嫂過來,忙下地穿鞋,李氏揮了揮手手說不用折騰,讓他在炕上坐著,從針線框裏把錢都拿出來放在炕上,唐鐵雄夫婦倆被大嫂這一舉動給弄懵了,目不轉睛的盯著放在炕上的銀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