豎日,馬氏夫婦被唐鐵柱從外麵喚醒,馬氏摸了一下懷裏小兒的額頭,確實不發燒了,擔心了一夜,如今心跳總算能恢複正常了。


    吃過早飯後,唐鐵柱想想開口道:“濤兒已經沒事了,你們是不是要家去啊,”


    唐鐵峰猶豫了一下兒,正要說啥,被馬氏在桌子底下踢了一腳,臉不由得皺了一下,看向婆娘,馬氏緩緩氣,慢慢道:“大哥大嫂,我和當家的商量了一下,想在叨擾你們一段時間。”


    聞言,李氏冷著臉看唐鐵峰兩口子道:“好倒是好,可是昨個聽你大哥說,你們家好像被淹了,不是得回去修葺嗎?”


    馬氏笑容一僵道:“大哥說的對,家裏確實住不了人,如今濤兒還在生病,我們也不敢貿然帶他回村裏,萬一……”


    李氏道:“既然你們有打算回去修理房子的想法,便早早回去吧!那裏住不下,可以去爹娘那,他們空屋子多,怎麽都能住下,再說娘又那麽歡喜濤兒,本想讓你住在家裏,可是從村裏到鎮上來回折騰也不是回事,你們說呢?”


    馬氏苦著臉道:“大嫂說的是,”其實來時,她把家裏值錢的東西都帶來了,心想若是她和當家的苦苦窮,裝裝可憐,便想在大哥家住著不走。


    李氏又道:“你放心,你們走時,我會給你拿幾包藥拿回去煎著,給濤兒喝的。”


    多麽明顯的攆人,馬氏臉皮再厚也不能再往下說什麽,尷尬的點頭謝道。


    唐鐵峰夫婦在唐鐵柱家又待了兩個時辰,後被唐鐵柱牽著牛車送回去,李氏出門相送,馬氏臉色不好,連搭理都沒搭理她,李氏也不在乎,反正瘟神一走,唐家村所有的人都不會找來她家的麻煩。


    一直都擔心唐家人,沒有去娘家看看,待當家的回來,李氏對他道:“今兒天有點晚,明天咱們去我娘家看看,也不知道下這麽大的雨,他們是怎樣情形?”


    李氏從木櫃裏拿出給她爹娘新做的衣服,以前是沒有錢盡這個孝,如今可算是遂了心願,另外準備了一籃子雞蛋,幾斤豬肉,幾袋糧食及風寒的藥,第二天唐鐵柱早起把牛車拴好,唐青兒兼著家裏所有的娃歡歡喜喜的向李家村使去,路上遇到熟人,也捎帶了他們一程,大家都有些羨慕李氏,看看人家的日子,過的比以前好多了,原本還笑話她嫁了個窮戶,如今兒女成群,三個兒子更是都考上童生,在唐家村蓋了新房不說,還搬到鎮上去住,眼光瞥向牛車上的糧食,這節骨眼誰家糧食都短缺,她卻拿了好幾袋糧食去娘家,真是孝順。


    有些人知道唐家的事,猜想莫非真像別人道的那樣,李氏婆婆命裏克人,要不然不能唐鐵柱家一搬走,這日子越過越好,反觀她自己那兩個兒子,要麽日子不好過,要麽至今沒有子嗣。


    李氏娘見老閨女一家子來高興得不行,芋頭現在越長越胖,很是惹人喜愛,她抱在手裏就舍不得放下,唐青兒看表嫂在一旁看到甚是羨慕,還偷偷的摸了摸她的肚子,大舅母把她娘迎到了屋子裏,然後告訴她一個好消息,秋哥媳婦懷孕了。


    “大嫂,這可真是個天大的喜事,咱們李家後繼有人啦!”李氏也很激動,秋哥媳婦在一邊不好意思,李氏拉著她的手說道:“秋哥媳婦要想吃啥同姑姑說,下次我給你買來,這可是咱們老李家第一個曾孫啊。”


    秦氏在一旁笑著說道:“我也是讓她想吃什麽都說出來,不過這娃就是老實。”


    秋哥媳婦忙道:“娘、姑姑,我就是和平時一樣,沒有啥想吃的,我要是真想吃,不會不同你們說的。”


    李氏娘見孫媳有些臉紅,道:“秋哥媳婦是個直爽的性子,你們都別瞎操心,等你下次再來,把芋頭的小衣服拿過來幾件,到時可以給我曾孫子穿。”最後這句是對李氏說的。


    “對對,下次來定要把芋頭的小衣拿過來。”秦氏忙道。


    唐青兒在一旁看著秋哥,發現他一直在傻笑,不由得走過去,拍拍他的肩膀道:“表哥高興傻了吧!”


    李氏瞪了瞪她道:“說什麽呢?沒大沒小的,秋哥,她在笑話你,你替姑姑教訓她,”


    秋哥撓了撓頭道:“姑姑,我可不敢,表妹厲害著呢?”一屋人聽完都哈哈大笑起來。


    李氏娘道:“你怎麽想起這時候來,如今下雨路不好走,滿路都是乞討的人,若是遇到些危險可怎麽整。”


    “沒事,車上還有村裏的人,大雨過後,公婆家的房子倒是沒怎麽受損,就是三弟家的房子被水淹了,如今住不了人,我們住在鎮上倒是沒有什麽事,這不是擔心你們,所以同當家的商量,過來看看你和爹。”


    “你又不是不知道,咱家地勢高,根本不能進水,就是今年的地可能顆粒無收,還好斌哥考上秀才,不用交賦稅,要不然真是不知該該怎麽活了,”李氏娘愁眉不展道,老天爺就不能讓他們過個舒服日子。


    唐鐵柱道:“娘,牛車上我拉來幾袋糧食,一會兒我和秋哥給你們搬進來。”


    李氏娘道:“家裏還有糧食,你們留著吃便是,家裏娃子那麽多,還惦記我們做什麽?”


    “娘,我家這兩年地多,趕上那兩年風調雨順,種什麽都高產,除了交賦稅,還剩下很多糧食,一直也沒有賣,如今都放在鎮上的地窖裏,足夠咱們吃得,”李氏見她娘一臉擔憂的表情,忙安撫道。


    “就該這樣,家裏就該留些糧食,若是趕上如今的時節,可真是米比金貴啊,”想到前兩天秋哥對她說,如今糧鋪的糧食賣價越來越高。


    “是啊,娘,”李氏點頭。


    吃過豐盛的中飯,李氏娘倆說私房話,李氏娘想到祥哥的那個事,對閨女道:“你可知,薛家鋪子缺不缺人手?”


    李氏道:“娘怎麽這麽問?”


    李氏娘道:“唉!如今世道不好,祥哥本來在鎮上學木匠,誰知那家人看吃不飽,掙不到錢,便去南方,祥哥這手藝學的半成半不成,想找個活計,又沒人肯招,”


    “這樣啊,我也不知道,要不然等我回鎮上,勳兒家去時我問問他,”大哥家三個兒子,斌哥還好,早晚當官,秋哥成親有子,隻有祥哥這些年一直在外學手藝,誰承想會這樣,連忙對她娘說道。


    唐青兒在一旁道:“娘,要不然讓表哥跟我們一起去鎮上吧!咱爹如今不是收舊東西,如果收到就木櫃,便讓表哥在家幫著爹修理,他去收東西豈不是正好,”


    李氏沒想到這方麵,眼睛發亮道:“是啊,青兒說得對,祥哥有手藝,學了這麽多年也不能半途而廢,還不如幫他姑父修理木櫃之類的東西。”


    李氏娘激動道:“聽你這麽說還真的不錯,好吧,那就讓他跟著你們一起回鎮上,幫著鐵柱忙活忙活,要是真的成,就給你們幹活,不成便讓他回來。”


    李氏責怪道:“娘,您說什麽呢?即使真的不成,我也讓勳兒在他家鋪子裏給他尋一個活計,祥哥也這麽大了,再過一年也該成親了,我想若是木匠手藝學成,將來不愁養家,”


    “是啊,誰不說的,”誰能想到那家人要去南方,生生的折斷祥哥的後路。


    李氏繼續道:“娘,你就放心吧!祥哥是我看著長大的,是個穩妥的娃,待將來定能越來越好的。”


    兩個人商議完畢,李氏把大哥大嫂叫過來,把同她娘商量這事告訴他們,秦氏知曉後樂的合不攏嘴,直接讓祥哥過來給他姑姑和姑父跪下磕頭,嘴裏還道:“姑、姑父,以後我一定會好好做事,絕對不辜負你們的一片心。”


    李氏連忙拉起他道:“磕什麽頭,一家人還弄得這麽見外,你這娃是不是在外麵呆的有些傻了,”說完還笑嗬嗬的摸著他的頭。


    李老大知道二兒子有了活計,心裏歎了一口氣,總算這些年沒有白學,還是有用的。


    看時辰不早,唐鐵柱對李氏道:“咱們還是早些回去吧!路上不好走,萬一天黑,路更加難走了,”


    這時秦氏也把祥哥的衣服裝好放在包裹裏,對他道:“去你姑家,多幫著你姑姑和姑父幹活,別沒有眼力價,曉得不。”


    祥哥還沒說什麽,李氏卻道:“大嫂,你說什麽呢?”


    秦氏道:“唉,以前想著他手藝學成,找到活計,能在鎮上生活,娶妻生子該有多好,誰料……”


    唐青兒在一旁快聲道:“這有什麽,表哥跟著我爹幹,早晚都能在鎮上買房子,娶媳婦,接您過去享福,你就等著吧!大舅母。”


    李氏也附和道:“就是,就是,你啊,就別操心了,萬事有我們,”


    唐青兒見她娘讓表哥去她家幫忙時,心裏就有一個想法,隻是不知道能不能行,一切還是等到了鎮上,看看表哥的手藝在說。


    就這樣回去時又多了一個人,不過家裏人一向同李家人親近,雖然表哥長時間不在家,見麵的次數又少,卻絲毫不影響他們之間的感情。


    ------題外話------


    本來今天早上的那章是昨天晚上的,誰料過了十二點,不給審批,今早起來一看,竟是八點發布!額!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農家清平樂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忽然飛了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忽然飛了並收藏農家清平樂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