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園賞花會的第二天,宮中嬪以上的妃子,就可以召見三至五個姑娘到殿閣來,品茗聊天。
嬪妃們的態度非常和善,召見後,也都會賞賜東西,這令姑娘們生出無限的企盼。
二十日這天,吃過早膳,沒有宮女過來,持續了六天的召見終於結束,容嬤嬤請姑娘們回房休息。安意鬆了口氣,應酬太勞神勞力,讓人不勝其煩。
午後,太後娘娘派人傳來口諭,明天巳時初,丹若園尋芳。
丹若乃石榴的別名,丹若園實際就是石榴園,石榴多籽,是多子多福的象征,五月又是石榴的花期,紅花奇豔,灼灼似火。
姑娘們從西門進園,公子們從東門進園,站在三條路的路口,六個宮女分別展示三道謎題,
左邊的謎麵是:雲淡風輕近半天,傍花垂柳絲線牽。時人不時仰頭看,將謂偷行二月天。
中間的謎麵是:烽火連燒不夜城,將軍鏖戰肅宵征,銜枚臥鼓空馳逐,不滅煙塵不解兵。
右邊的謎麵是:周瑜算計破曹營,孔明台上借東風,龐統去獻連環計,三人想的一樣同。
“猜出一道,請走左邊這條路,猜出兩道,請走中間這條路,猜出三道,請走右邊這麽路。”宮女把規矩說了出來。
“那要是一道也猜不出來,走哪條路?”問話的是陳玫玫。
宮女看著陳玫玫,麵無表情地道:“如果姑娘一道也猜不出來,就請姑娘原路返回春禧宮。”
陳玫玫訕笑了兩聲,道:“那我回春禧宮了。”
和陳玫玫一起轉身的還有安意,出了園門,陳玫玫問道:“你也猜不出來。”
“嗯。”安意輕哼一聲。
回到春禧宮,芳蓉不死心地追問道:“姑娘你真的一道謎語也猜不出來?”
安意挑了挑眉,笑道:“第一個的謎底是風箏,第二是走馬燈,第三個是字謎,三火焱。”
“奴婢就知道姑娘是故意不猜的。”芳蓉笑道。
安意接過香芹遞來的茶杯,抿了一口,道:“猜出來沒什麽好處,太陽這麽大,去逛園子,不但累得慌,萬一曬得中暑怎麽辦?”
丹若園尋芳,依然設有三關,安意和陳玫玫被第一關難住了,第二關的射覆,又讓六位姑娘返回春禧宮;第三關是藏鉤,又有五位姑娘離開丹若園,其餘的人盡歡而散。
姑娘們在房休養生息兩天。
二十四日,賢妃娘娘的芳辰,姑娘們備上禮物,前往鹹福宮祝壽。
太後因為卿奚的死,病倒取消了壽宴,在這個當頭,賢妃也不敢擺什麽壽宴,隻是讓禦膳房,在午膳時,給過各位姑娘加了兩道菜和一碗壽麵。
半夜時分,安意正睡得香甜,被紅菱給推醒了,“姑娘,姑娘你快醒醒,醒醒啊。”
安意睜開雙眼,目光迷朦地看著紅菱,“紅菱?什麽事?”
“是奴婢,姑娘,你快起來,太妃娘娘來了。”
“啊?誰來了?”安意坐了起來,驚訝地問道。
“小師妹,是我。”惇王太妃從外室走了進來。
安意眨了眨眼,借著牆角那盞小油燈散發出來的微弱光芒,看清惇王太妃穿著一身普通宮女的服飾,皺眉問道:“大師姐,出什麽事了?”
“你快穿衣服,硯遒受了重傷,等著你去救命。”惇王太妃道。
這個烏鴉嘴。
安意暗罵了一句,急忙下床穿好衣服和鞋子,抱起放在床頭的木跟著惇王太妃往外走。出了門,惇王太妃伸手摟住安意的腰,足尖一點,躍上屋頂。
“大師姐,你是要帶我出宮嗎?”安意問道。
“硯遒現在衍慶宮。”惇王太妃道。
安意驚愕地扭頭看著惇王太妃,“他在宮裏?”
“硯遒的傷勢很重,還中了毒,本來不宜移動,可是王府的郎中已束手無策,你又無法出宮,隻能冒險把他送進宮裏來,讓你給他解毒療傷。”惇王太妃解釋道。
“把我送出宮去,不是更簡單些嗎?”安意道。
惇王太妃帶著安意,穩穩地落在春禧宮的宮牆外,道:“你是備選秀女,每天都要在眾人麵前出現,你一不出現,別人就能發現你不在宮中。”
安意想起上次衛暘溜進宮的事,道:“宮裏的守衛太鬆懈了,一個重傷之人,也能這麽輕易地送進宮來,誰要是刺殺皇上,真是易如反掌。”
“乾清宮周圍有影龍衛,想接近皇上可不是件容易的事。這次為了送硯遒進宮,動用了兩條線上的人,如今這兩條線上的人,暫時都不能用了。”惇王太妃拉著安意的手,帶著她在地麵上飛奔,雖然這裏離乾清宮較遠,但是從半空中飛掠而過,萬一被影龍衛看到,就大事不妙了,還是小心為上。
在路上,看到了三次巡邏的內侍衛,躲過他們後,兩人很快就到了漆黑一片的衍慶宮外,惇王太妃又摟住安意的腰,帶著她飛過了高高的宮牆,進入了宮裏。
衍慶宮是離乾清宮最遠的宮殿之一,兩年前,住在這裏的李貴人突然發瘋砍殺了喬昭容後,自刎而死,趙美人和周禦女害怕,百般央求遷居其他宮殿後,此宮已無有嬪妃居住,隻留下幾個太監打掃庭院。
惇王太妃帶著安意直奔園中石亭,旋轉亭邊左邊的燈塔,亭中的石桌緩緩地移開,地麵上露出一個洞,洞中有微弱的光線透出來。
衍慶宮地下秘室的秘道直通景祺閣,從景祺閣出去,就是神武門的右側門,方便進出,這也是惇王太妃把小龔爺送進宮來的原因之一。
安意跟著惇王太妃進了洞,惇王太妃觸動石壁上的機關,讓石桌回歸原位。向下走了二十層階梯,進入地道,地道幹爽通風,沒有濕氣和異味,走了約有二十多步,拐了一個彎,就看到一間石室。
小龔爺躺在石室的木榻,雙眼緊閉,臉色發黑,嘴唇呈現烏紅色,氣息微弱,胸口上綁著的厚厚的紗布,紗布上隱約能看到從傷口滲出來的血。
安意對小龔爺這樣半死不活的樣子習慣了,放下木匣,去給他診了脈,摸了摸他的額頭,拔開他的眼皮,看了看,解開紗布,用紗布擦去藥膏,打開木匣,從暗格裏取出一個瓷盒,擰開,把瓷盒裏的藥膏全挖出來抹在傷口處,“有幹淨的紗布嗎?”
“有。”守在小龔爺身邊的護衛之一,拿來幹淨的紗布。
安意重新幫小龔爺包紮好傷口,從暗格裏又拿出一個瓷瓶,從裏麵倒出一枚藥丸,塞進小龔爺的嘴裏。
小龔爺已經昏厥,不知吞咽。
“拿杯水來。”安意道。
“姑娘沒有水。”守在小龔爺身邊的護衛之一小聲道。剛把人運進來,有些東西沒一起帶進來。
安意看了看三個護衛,又看了看惇王太妃,救命要緊,顧不得那麽多了,權當人要呼吸,把藥含進嘴裏,讓藥丸變軟,扶住小龔爺的頭,按住幾個穴道,令他的嘴微微張開,俯身吻在小龔爺的唇上,用舌頭小心翼翼的將口中的藥,一點一點的喂進小龔爺的嘴裏,迫使他吞咽下去。
惇王太妃看到這一幕,先是一愣,接著就笑了,她家小師妹以口喂藥,等小龔爺清醒,必要讓他知曉她家小師妹待他之情。
安意喂完藥,抬頭看到惇王太妃似笑非笑地盯著她,臉一下紅了,忙用帕子擦了擦嘴角,道:“大師姐,刺傷函王爺的劍上焠的毒,是由多種毒藥糅雜而成,毒素已深入肌膚,普通的解毒方法無用,必須讓他全身浸泡在藥水裏,泡兩個時辰後,我再用針法幫他拔毒。”
惇王太妃見她紅了臉,知她害羞,把打趣她的話咽了回去,笑道:“需要哪些藥材?你說,我想辦法運藥材進宮。”
“金錢草、土茯苓、地稔藤、鴨腳木、積雪草、細葉黃桅子、杏樹皮、萱草根、粉防已、蘿芙木、半邊蓮、紫雲英和玉珊瑚根。一共十三味藥,每樣至少需要三斤。”
惇王太妃驚問道:“怎麽需要這麽多?”
“藥水泡過一次以後,就不能用,函王爺的毒,要泡三次到五次。”安意道。
惇王太妃有些為難地皺緊雙眉,運人進來很麻煩,運這麽多藥進來,同樣麻煩,“禦藥房裏的藥材又多又齊全,要是能從禦藥房裏拿藥,就不用舍近求遠了。”
安意沉吟片刻,道:“大師姐,我有個法子,可以名正言順的從禦藥房裏拿藥。”
“什麽法子?你快說。”惇王太妃問道。
“我為定遠候府的大少奶奶配了一瓶求嗣丸,讓她順利懷孕,卿奚死了,嵐漪公主一定還想再生一個兒子,大師姐明天去公主府勸勸她,讓她進宮來找我。”
惇王太妃笑道:“這個法子好。”
“可是湯藥要在哪裏熬煮呢?”解決了藥材,安意又想到了另一個問題。
“弄兩個炭爐進來,不是難事。”
“不行,這裏空間太窄,會二氧化碳中毒的。”
“熬煮湯藥也會中毒?”惇王太妃問道。
“不是熬煮湯藥會中毒,而是……”安意不知道要怎麽解釋,“熬煮湯藥時,找個通風的地方,不要在石室裏熬。”
過了一刻鍾,小龔爺的臉色稍有好轉,安意又給他診了脈,脈象有了點變化,不再時斷時續,知他有所好轉,這才放心,囑咐了那三個護衛幾句,隨惇王太妃離開秘室,返回春禧宮。
第二天,安意用過午膳後,才等來慈寧宮的人,容嬤嬤道:“安姑娘,太後娘娘召見你。”
安意帶著芳蓉和紅菱,匆匆趕去慈寧宮,“小女見過太後娘……”
“安姑娘,你給梁大奶奶配的求嗣丸,馬上給我配一些出來。”嵐漪長公主不等安意給太後行完禮,一把抓住她的肩膀,急切地道。
安意抬頭看去,數日不見,嵐漪長公主蒼老不少,雙眼紅腫如桃,布滿了血絲,圓潤的臉頰凹陷了下去,額頭和眼角全是細紋。
中年喪子,對嵐漪長公主是一個重大的打擊。卿奚死有餘辜,但嵐漪長公主雖然曾想過利用她,但是畢竟沒有做出什麽實際危害她的事,安意對嵐漪長公主沒有多少怨恨,看她這樣,到有一絲憐憫,“公主是想再生個孩子嗎?”
“是,我要懷孕,我要再生個兒子。”嵐漪長公主肯定地道。
“小女先給公主診脈。”安意給嵐漪長公主診完脈,微微蹙眉:“公主的年紀不輕,孕育孩子是件很辛苦的事……”
“本宮不怕辛苦,你馬上給本宮配藥,隻要能懷上孩子,我什麽都不怕。”嵐漪長公主情緒激動的連自稱都混亂了。
太後輕輕一歎道:“安丫頭,你幫公主配藥吧。”
“公主在懷孩子之前,要讓心情變得輕鬆,否則,就算吃了求嗣丸,懷上了孩子,隻怕也保不住。”
“這個本宮知道,你趕緊去給本宮配藥。”
“太後娘娘,這求嗣丸是小女師門傳下來的秘方,懇請太後娘娘準許小女出宮,為公主配藥。”安意跪下道。
“你是備選秀女,現在是不能出宮,你需要什麽藥材,就去禦藥房去拿。”太後娘娘目光一閃,“你要是不想讓別人知道你的秘方,你可多取些其他藥材,擾亂他們的視線就是了。”
“謝太後娘娘恩典。”安意要得就是太後娘娘這句話,看了眼坐在一旁的惇王太妃,唇角微揚,隨方女官去禦藥房拿藥。
有太後娘娘的話,禦藥房的提督太監也不敢多嘴,任由安意取用了三十多種藥材,並且還應她的要求把藥碾子等製藥工具送去了春禧宮。
安意沒有馬上為嵐漪長公主配求嗣丸,而是把為小龔爺解毒的藥分揀出來包好。
戌時末亥時初,各宮熄燈落鑰,惇王太妃來接安意。姐妹倆一路小心避開巡邏的內侍衛,進入衍慶宮的秘室。
惇王太妃還是想辦法運進來了一些藥材,依舊處於昏迷狀態的小龔爺半躺在藥水裏。
“泡了多久了?”安意問道。
“還有一刻鍾,就到兩個時辰了。”護衛之一道。
一刻鍾過後,護衛們把小龔爺從木盆撈出來,擦去藥水,幫他換上幹淨的中褲,放在木榻上,請安意和惇王太妃進去。
嬪妃們的態度非常和善,召見後,也都會賞賜東西,這令姑娘們生出無限的企盼。
二十日這天,吃過早膳,沒有宮女過來,持續了六天的召見終於結束,容嬤嬤請姑娘們回房休息。安意鬆了口氣,應酬太勞神勞力,讓人不勝其煩。
午後,太後娘娘派人傳來口諭,明天巳時初,丹若園尋芳。
丹若乃石榴的別名,丹若園實際就是石榴園,石榴多籽,是多子多福的象征,五月又是石榴的花期,紅花奇豔,灼灼似火。
姑娘們從西門進園,公子們從東門進園,站在三條路的路口,六個宮女分別展示三道謎題,
左邊的謎麵是:雲淡風輕近半天,傍花垂柳絲線牽。時人不時仰頭看,將謂偷行二月天。
中間的謎麵是:烽火連燒不夜城,將軍鏖戰肅宵征,銜枚臥鼓空馳逐,不滅煙塵不解兵。
右邊的謎麵是:周瑜算計破曹營,孔明台上借東風,龐統去獻連環計,三人想的一樣同。
“猜出一道,請走左邊這條路,猜出兩道,請走中間這條路,猜出三道,請走右邊這麽路。”宮女把規矩說了出來。
“那要是一道也猜不出來,走哪條路?”問話的是陳玫玫。
宮女看著陳玫玫,麵無表情地道:“如果姑娘一道也猜不出來,就請姑娘原路返回春禧宮。”
陳玫玫訕笑了兩聲,道:“那我回春禧宮了。”
和陳玫玫一起轉身的還有安意,出了園門,陳玫玫問道:“你也猜不出來。”
“嗯。”安意輕哼一聲。
回到春禧宮,芳蓉不死心地追問道:“姑娘你真的一道謎語也猜不出來?”
安意挑了挑眉,笑道:“第一個的謎底是風箏,第二是走馬燈,第三個是字謎,三火焱。”
“奴婢就知道姑娘是故意不猜的。”芳蓉笑道。
安意接過香芹遞來的茶杯,抿了一口,道:“猜出來沒什麽好處,太陽這麽大,去逛園子,不但累得慌,萬一曬得中暑怎麽辦?”
丹若園尋芳,依然設有三關,安意和陳玫玫被第一關難住了,第二關的射覆,又讓六位姑娘返回春禧宮;第三關是藏鉤,又有五位姑娘離開丹若園,其餘的人盡歡而散。
姑娘們在房休養生息兩天。
二十四日,賢妃娘娘的芳辰,姑娘們備上禮物,前往鹹福宮祝壽。
太後因為卿奚的死,病倒取消了壽宴,在這個當頭,賢妃也不敢擺什麽壽宴,隻是讓禦膳房,在午膳時,給過各位姑娘加了兩道菜和一碗壽麵。
半夜時分,安意正睡得香甜,被紅菱給推醒了,“姑娘,姑娘你快醒醒,醒醒啊。”
安意睜開雙眼,目光迷朦地看著紅菱,“紅菱?什麽事?”
“是奴婢,姑娘,你快起來,太妃娘娘來了。”
“啊?誰來了?”安意坐了起來,驚訝地問道。
“小師妹,是我。”惇王太妃從外室走了進來。
安意眨了眨眼,借著牆角那盞小油燈散發出來的微弱光芒,看清惇王太妃穿著一身普通宮女的服飾,皺眉問道:“大師姐,出什麽事了?”
“你快穿衣服,硯遒受了重傷,等著你去救命。”惇王太妃道。
這個烏鴉嘴。
安意暗罵了一句,急忙下床穿好衣服和鞋子,抱起放在床頭的木跟著惇王太妃往外走。出了門,惇王太妃伸手摟住安意的腰,足尖一點,躍上屋頂。
“大師姐,你是要帶我出宮嗎?”安意問道。
“硯遒現在衍慶宮。”惇王太妃道。
安意驚愕地扭頭看著惇王太妃,“他在宮裏?”
“硯遒的傷勢很重,還中了毒,本來不宜移動,可是王府的郎中已束手無策,你又無法出宮,隻能冒險把他送進宮裏來,讓你給他解毒療傷。”惇王太妃解釋道。
“把我送出宮去,不是更簡單些嗎?”安意道。
惇王太妃帶著安意,穩穩地落在春禧宮的宮牆外,道:“你是備選秀女,每天都要在眾人麵前出現,你一不出現,別人就能發現你不在宮中。”
安意想起上次衛暘溜進宮的事,道:“宮裏的守衛太鬆懈了,一個重傷之人,也能這麽輕易地送進宮來,誰要是刺殺皇上,真是易如反掌。”
“乾清宮周圍有影龍衛,想接近皇上可不是件容易的事。這次為了送硯遒進宮,動用了兩條線上的人,如今這兩條線上的人,暫時都不能用了。”惇王太妃拉著安意的手,帶著她在地麵上飛奔,雖然這裏離乾清宮較遠,但是從半空中飛掠而過,萬一被影龍衛看到,就大事不妙了,還是小心為上。
在路上,看到了三次巡邏的內侍衛,躲過他們後,兩人很快就到了漆黑一片的衍慶宮外,惇王太妃又摟住安意的腰,帶著她飛過了高高的宮牆,進入了宮裏。
衍慶宮是離乾清宮最遠的宮殿之一,兩年前,住在這裏的李貴人突然發瘋砍殺了喬昭容後,自刎而死,趙美人和周禦女害怕,百般央求遷居其他宮殿後,此宮已無有嬪妃居住,隻留下幾個太監打掃庭院。
惇王太妃帶著安意直奔園中石亭,旋轉亭邊左邊的燈塔,亭中的石桌緩緩地移開,地麵上露出一個洞,洞中有微弱的光線透出來。
衍慶宮地下秘室的秘道直通景祺閣,從景祺閣出去,就是神武門的右側門,方便進出,這也是惇王太妃把小龔爺送進宮來的原因之一。
安意跟著惇王太妃進了洞,惇王太妃觸動石壁上的機關,讓石桌回歸原位。向下走了二十層階梯,進入地道,地道幹爽通風,沒有濕氣和異味,走了約有二十多步,拐了一個彎,就看到一間石室。
小龔爺躺在石室的木榻,雙眼緊閉,臉色發黑,嘴唇呈現烏紅色,氣息微弱,胸口上綁著的厚厚的紗布,紗布上隱約能看到從傷口滲出來的血。
安意對小龔爺這樣半死不活的樣子習慣了,放下木匣,去給他診了脈,摸了摸他的額頭,拔開他的眼皮,看了看,解開紗布,用紗布擦去藥膏,打開木匣,從暗格裏取出一個瓷盒,擰開,把瓷盒裏的藥膏全挖出來抹在傷口處,“有幹淨的紗布嗎?”
“有。”守在小龔爺身邊的護衛之一,拿來幹淨的紗布。
安意重新幫小龔爺包紮好傷口,從暗格裏又拿出一個瓷瓶,從裏麵倒出一枚藥丸,塞進小龔爺的嘴裏。
小龔爺已經昏厥,不知吞咽。
“拿杯水來。”安意道。
“姑娘沒有水。”守在小龔爺身邊的護衛之一小聲道。剛把人運進來,有些東西沒一起帶進來。
安意看了看三個護衛,又看了看惇王太妃,救命要緊,顧不得那麽多了,權當人要呼吸,把藥含進嘴裏,讓藥丸變軟,扶住小龔爺的頭,按住幾個穴道,令他的嘴微微張開,俯身吻在小龔爺的唇上,用舌頭小心翼翼的將口中的藥,一點一點的喂進小龔爺的嘴裏,迫使他吞咽下去。
惇王太妃看到這一幕,先是一愣,接著就笑了,她家小師妹以口喂藥,等小龔爺清醒,必要讓他知曉她家小師妹待他之情。
安意喂完藥,抬頭看到惇王太妃似笑非笑地盯著她,臉一下紅了,忙用帕子擦了擦嘴角,道:“大師姐,刺傷函王爺的劍上焠的毒,是由多種毒藥糅雜而成,毒素已深入肌膚,普通的解毒方法無用,必須讓他全身浸泡在藥水裏,泡兩個時辰後,我再用針法幫他拔毒。”
惇王太妃見她紅了臉,知她害羞,把打趣她的話咽了回去,笑道:“需要哪些藥材?你說,我想辦法運藥材進宮。”
“金錢草、土茯苓、地稔藤、鴨腳木、積雪草、細葉黃桅子、杏樹皮、萱草根、粉防已、蘿芙木、半邊蓮、紫雲英和玉珊瑚根。一共十三味藥,每樣至少需要三斤。”
惇王太妃驚問道:“怎麽需要這麽多?”
“藥水泡過一次以後,就不能用,函王爺的毒,要泡三次到五次。”安意道。
惇王太妃有些為難地皺緊雙眉,運人進來很麻煩,運這麽多藥進來,同樣麻煩,“禦藥房裏的藥材又多又齊全,要是能從禦藥房裏拿藥,就不用舍近求遠了。”
安意沉吟片刻,道:“大師姐,我有個法子,可以名正言順的從禦藥房裏拿藥。”
“什麽法子?你快說。”惇王太妃問道。
“我為定遠候府的大少奶奶配了一瓶求嗣丸,讓她順利懷孕,卿奚死了,嵐漪公主一定還想再生一個兒子,大師姐明天去公主府勸勸她,讓她進宮來找我。”
惇王太妃笑道:“這個法子好。”
“可是湯藥要在哪裏熬煮呢?”解決了藥材,安意又想到了另一個問題。
“弄兩個炭爐進來,不是難事。”
“不行,這裏空間太窄,會二氧化碳中毒的。”
“熬煮湯藥也會中毒?”惇王太妃問道。
“不是熬煮湯藥會中毒,而是……”安意不知道要怎麽解釋,“熬煮湯藥時,找個通風的地方,不要在石室裏熬。”
過了一刻鍾,小龔爺的臉色稍有好轉,安意又給他診了脈,脈象有了點變化,不再時斷時續,知他有所好轉,這才放心,囑咐了那三個護衛幾句,隨惇王太妃離開秘室,返回春禧宮。
第二天,安意用過午膳後,才等來慈寧宮的人,容嬤嬤道:“安姑娘,太後娘娘召見你。”
安意帶著芳蓉和紅菱,匆匆趕去慈寧宮,“小女見過太後娘……”
“安姑娘,你給梁大奶奶配的求嗣丸,馬上給我配一些出來。”嵐漪長公主不等安意給太後行完禮,一把抓住她的肩膀,急切地道。
安意抬頭看去,數日不見,嵐漪長公主蒼老不少,雙眼紅腫如桃,布滿了血絲,圓潤的臉頰凹陷了下去,額頭和眼角全是細紋。
中年喪子,對嵐漪長公主是一個重大的打擊。卿奚死有餘辜,但嵐漪長公主雖然曾想過利用她,但是畢竟沒有做出什麽實際危害她的事,安意對嵐漪長公主沒有多少怨恨,看她這樣,到有一絲憐憫,“公主是想再生個孩子嗎?”
“是,我要懷孕,我要再生個兒子。”嵐漪長公主肯定地道。
“小女先給公主診脈。”安意給嵐漪長公主診完脈,微微蹙眉:“公主的年紀不輕,孕育孩子是件很辛苦的事……”
“本宮不怕辛苦,你馬上給本宮配藥,隻要能懷上孩子,我什麽都不怕。”嵐漪長公主情緒激動的連自稱都混亂了。
太後輕輕一歎道:“安丫頭,你幫公主配藥吧。”
“公主在懷孩子之前,要讓心情變得輕鬆,否則,就算吃了求嗣丸,懷上了孩子,隻怕也保不住。”
“這個本宮知道,你趕緊去給本宮配藥。”
“太後娘娘,這求嗣丸是小女師門傳下來的秘方,懇請太後娘娘準許小女出宮,為公主配藥。”安意跪下道。
“你是備選秀女,現在是不能出宮,你需要什麽藥材,就去禦藥房去拿。”太後娘娘目光一閃,“你要是不想讓別人知道你的秘方,你可多取些其他藥材,擾亂他們的視線就是了。”
“謝太後娘娘恩典。”安意要得就是太後娘娘這句話,看了眼坐在一旁的惇王太妃,唇角微揚,隨方女官去禦藥房拿藥。
有太後娘娘的話,禦藥房的提督太監也不敢多嘴,任由安意取用了三十多種藥材,並且還應她的要求把藥碾子等製藥工具送去了春禧宮。
安意沒有馬上為嵐漪長公主配求嗣丸,而是把為小龔爺解毒的藥分揀出來包好。
戌時末亥時初,各宮熄燈落鑰,惇王太妃來接安意。姐妹倆一路小心避開巡邏的內侍衛,進入衍慶宮的秘室。
惇王太妃還是想辦法運進來了一些藥材,依舊處於昏迷狀態的小龔爺半躺在藥水裏。
“泡了多久了?”安意問道。
“還有一刻鍾,就到兩個時辰了。”護衛之一道。
一刻鍾過後,護衛們把小龔爺從木盆撈出來,擦去藥水,幫他換上幹淨的中褲,放在木榻上,請安意和惇王太妃進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