約莫過了一盞茶時分,俞三白吐了一口長氣,緩緩轉過身來,笑道:“鳳生,俞伯伯這幾路書法如何?”
林鳳生定睛一看,大石上工工整整的刻著“此水啞毒,過往行人不可飲”幾個大字,筆意通暢,深入寸許,便如斧刻刀削一般,喜道:“寥寥數語,澤及路人,好字好字。”走過去撫摸著石上文字,兀自有些難以置信。
妙樂等人常年在外行走多少懂得一些武功,見俞三白露了這一手功夫俱是一臉敬色,七嘴八舌地大讚他武功了得、菩薩心腸。
林鳳生從俞三白手中取過鐵筆,學著他的樣子在大石上用力劃了幾筆,卻連印痕都劃不起絲毫,不覺長長歎了口氣,眾人見了忍不住又笑了起來。
林鳳生道:“相傳大書法家王羲之寫字筆力蒼勁,入木三分,然而終究隻是傳說,小侄此前頗覺有誇張之嫌,今日親眼見到俞伯伯刻石留字,才知什麽叫做盛名之下無虛士。王羲之號稱書聖,那自然是筆力如神、毋庸置疑了。俞伯伯有書劍雙絕的雅號,自也是名符其實、非同凡響。書法一道侄兒當真是望塵莫及了。”
妙樂也忙道:“正是正是,前輩書道精絕,連小侄這等粗魯之人也是佩服得五體投地。”
另一趕馬漢子豎起大拇指道:“俞前輩這手字當真漂亮得緊,刻寫的手段更是高明之極,了不起之至,了不起之至。”其他馬幫漢子也圍上去觀賞讚歎。
俞三白笑道:“雖說木板與岩石材質有別,但王羲之用毛筆,老夫用的卻是鐵筆,此節已然抵過。加之老夫粗通些兒內功,在力道上卻是占了極大的便宜。而且他的字跡行雲流水、瀟灑美妙,勝我何止百倍。硬要相比那也是相去甚遠,不可並論。”
林鳳生道:“那王羲之官拜右軍將軍,想必總也是有些武功的。俞伯伯也不必太過謙卑了。”
一旁幾名漢子也附和道:“林公子說得極是,那姓王的既是做過將軍那定然是武功極高的,前輩一點便宜也沒占著,所以寫字的功夫自是不相上下的了,又或前輩比那姓王的還要高明幾分也未可知。”
俞三白聽幾人為奉承自己,竟對一代書法大家頗有貶低之意,心下頗有些不悅,沉聲道:“爾等不可胡言,更不可對前輩先賢有半點不敬之意。想那《蘭亭序》有‘天下第一行書’之稱,書法之妙端的是曠古絕今、無人可及,以後這等話再也休提!”幾人見他生氣,幹咳幾聲,低著頭不敢說話。
妙樂見狀忙罵道:“你們幾個不成器的東西,連鬥大的字都識不得一筐,也配來指點俞前輩和古人的書法麽!還不快滾回自己的馬屁股後麵去!”說著在一年輕漢子屁股上踢了一腳。幾人見馬鍋頭發怒,更是大氣也不敢出,一溜煙跑回馬隊裏去了。
妙樂又向俞三白陪笑道:“鄉野粗人不懂事理,前輩千萬別往心裏去。”
俞三白擺手笑道:“賢侄不必動怒。好教他們明白尊賢重道的道理也就是了。”
林鳳生看到這裏忍不住噗嗤一聲笑了出來,心道:“俞伯伯這番說教,倒真像是書塾裏的老學究。”
俞三白白了他一眼,正色道:“我等今日刻石留字,也算是功德一件,然此乃我輩分所當為之事,也不必太過留連了,這便趕路罷。”
馬幫的漢子們心下歡喜,高唱著趕馬調子,繼續前行。絲毫不以方才之事為忤。唱詞雲:“頭馬打扮琉璃鏡,千珠穿滿馬套頭。一朵紅纓遮吃口,腦門心上紮繡球……”
又行了一程,山路越來越是崎嶇,一行人馬爬上一個陡坡,眼前道路突然斷絕,盡頭處是個突兀的懸崖。崖下是個峽穀,便如是鬼斧神工硬生生從這大山之中掘出來的一般,雲封霧繞,深不見底。
兩岸高崖對峙,其間相隔數十丈,隻剩下左邊崖壁上一條三尺餘寬的石道通向彼端。林鳳生乍見如此險峻的地勢,不禁倒抽了一口涼氣,不由得止住腳步不敢向前。
妙樂撮唇打了個呼哨,眾人和馬匹便都停了下來。一名漢子從頭馬的鞍上取下一隻犛牛號角來,走到崖邊嗚嗚嗚的吹了起來,驚得一群禽鳥鳴叫著四散飛去。
俞三白和林鳳生都是初次與馬幫同行,不禁有些不明所以,妙樂便解釋道:“這是在試探另一頭是否有馬幫過來,若有人馬正在通行,便也會吹角回應。”
林鳳生甚覺新奇,道:“原來如此,這倒也是個好法子。這石道如此狹窄,若是中途遭遇確是難以避讓。”
過了片刻,並不聞有角聲回應,隻聽得幾聲猿鳴般的叫聲在穀間回蕩。妙樂高聲道:“眾位弟兄打起精神,照應好各自的馬匹,過鳥道嘞。”眾人哄然答應。
吹角的漢子拉著頭馬當先走上石道,其餘馬匹一匹接著一匹緩緩跟了上去。林鳳生夾在俞三白和妙樂中間走在最末,一眼也不敢向外多看,緊緊跟住俞三白的腳步。這條鳥道固然凶險,但馬幫眾人來來回回已走了不下數十趟,自已是習以為常了,一路倒也相安無事。
大約走了一頓飯的工夫,石道轉了一個大彎,前麵的人馬轉過山石便都不見了。妙樂道:“這條鳥道共有三裏多長,另一邊的崖道比這邊的要長一些。由於過去的人馬被山崖遮住,從後麵看倒像是憑空消失了一般,是以前輩趕馬人便將這條石道喚作‘藏馬鳥道‘”。
俞三白頷首道:“你常年往返於此處,遇到過的危險想必不少罷?”
妙樂道:“新入幫的馬匹膽小浮躁,亂闖亂撞,掉下深穀那也是常有的事。我們吃這碗飯的艱難險阻見得多了,那也沒什麽。”說著又高聲唱道:“路邊山高石崖陡,大鈴回頭響箐間。去時騾馬三十個,回來到此隻九雙……”
林鳳生初時甚是害怕,一句話也不敢多說,雙眼隻是盯著俞三白的腳後跟。走著走著膽子便也漸漸大了起來,聽得妙樂的山歌,笑道:“妙大哥,你這唱詞應當改上一改,‘來時騾馬三十個,過了此處隻九雙’,這才符合此地之險。”
俞三白罵道:“胡說八道,你這不是咒你妙大哥麽,可別犯了人家幫中的禁忌。”
妙樂爽朗一笑,道:“前輩不必多心,我的馬匹那都是在道上走慣了的,有道是老馬識途,來時是三十個,出去還是三十個,一個都少不了。那是百無禁忌。”三人一起哈哈大笑。
妙樂又道:“林兄弟這詞改得好啊!哥哥我記在心上了。往後走到艱險之處我便讓眾兄弟高唱這兩句調子,也好提醒大夥小心在意。”
三人轉過彎,見前麵的人馬不知為何都停了下來,妙樂叫道:“磨磨蹭蹭的幹甚麽,要歇也得等走出這鬼地方,不要停下,抓緊往前走!”
走在最末的漢子道:“走不成,前麵堵住了。”
妙樂道:“傳話上去,問問怎麽回事。”
由於馬多人少,五六匹馬後才有一名趕馬漢子照管,首尾間相距頗遠,故此如要得知前麵的情況,便隻能一個一個依次傳問上去。那漢子朝他前方一人道:“喂,大鍋頭問你們前麵怎麽回事?”那人又再向前麵的人喊話。
不一會兒又由前往後逐一傳了下來,最後一名漢子聽完道:“大鍋頭,聽說是對麵來了個幫擋住了去路,來順和他們吵起來啦。”
前麵第二個漢子傳話時甚是大聲,妙樂早已聽在耳中,怒道:“老子早他媽聽見了,是誰這麽大膽子,敢跟老子搶道。”向俞三白和林鳳生道:“前輩和林兄弟稍等片刻,待我上去瞧瞧。”從馬馱中抽出一把單刀,躬身鑽過馬腹往前麵去了。
俞三白道:“看這架勢一場爭鬥是免不了的了,我們也瞧瞧去。”
林鳳生道:“說的也是,此路如此危險,可別鬧出什麽亂子來。”
俞三白道:“照這麽從馬腹下一匹匹鑽過去,隻怕前麵早已鬧得不成樣子啦。”說罷伸手托住林鳳生腋下,雙足在地上一點,身子便向前躥出。
林鳳生一聲驚呼,身子已在半空,斜眼一看右麵,仍舊下臨深穀,頭腦一陣眩暈,不敢再看,連忙將眼睛閉上,雙手緊緊揪住俞三白的衣衫。
俞三白施展輕功,依靠馬背借力,在馬隊上縱躍如飛,一起一落便是數丈遠近,當真是如履平地一般。
林鳳生隻聽得耳畔呼呼風響,身子忽高忽低,心裏害怕之極,一遍遍默念著阿彌陀佛,菩薩保佑。也不知道念了多少遍阿彌陀佛,風聲忽止,身體緩緩下落,接著雙腳踏上了實地,隻聞叫罵聲夾雜著金鐵交擊之聲不絕於耳。
心知已到了兩幫爭執之處,這才睜開眼來,回想適才情形兀自心有餘悸,身子忍不住微微發顫,手心裏淨是冷汗。
林鳳生定睛一看,大石上工工整整的刻著“此水啞毒,過往行人不可飲”幾個大字,筆意通暢,深入寸許,便如斧刻刀削一般,喜道:“寥寥數語,澤及路人,好字好字。”走過去撫摸著石上文字,兀自有些難以置信。
妙樂等人常年在外行走多少懂得一些武功,見俞三白露了這一手功夫俱是一臉敬色,七嘴八舌地大讚他武功了得、菩薩心腸。
林鳳生從俞三白手中取過鐵筆,學著他的樣子在大石上用力劃了幾筆,卻連印痕都劃不起絲毫,不覺長長歎了口氣,眾人見了忍不住又笑了起來。
林鳳生道:“相傳大書法家王羲之寫字筆力蒼勁,入木三分,然而終究隻是傳說,小侄此前頗覺有誇張之嫌,今日親眼見到俞伯伯刻石留字,才知什麽叫做盛名之下無虛士。王羲之號稱書聖,那自然是筆力如神、毋庸置疑了。俞伯伯有書劍雙絕的雅號,自也是名符其實、非同凡響。書法一道侄兒當真是望塵莫及了。”
妙樂也忙道:“正是正是,前輩書道精絕,連小侄這等粗魯之人也是佩服得五體投地。”
另一趕馬漢子豎起大拇指道:“俞前輩這手字當真漂亮得緊,刻寫的手段更是高明之極,了不起之至,了不起之至。”其他馬幫漢子也圍上去觀賞讚歎。
俞三白笑道:“雖說木板與岩石材質有別,但王羲之用毛筆,老夫用的卻是鐵筆,此節已然抵過。加之老夫粗通些兒內功,在力道上卻是占了極大的便宜。而且他的字跡行雲流水、瀟灑美妙,勝我何止百倍。硬要相比那也是相去甚遠,不可並論。”
林鳳生道:“那王羲之官拜右軍將軍,想必總也是有些武功的。俞伯伯也不必太過謙卑了。”
一旁幾名漢子也附和道:“林公子說得極是,那姓王的既是做過將軍那定然是武功極高的,前輩一點便宜也沒占著,所以寫字的功夫自是不相上下的了,又或前輩比那姓王的還要高明幾分也未可知。”
俞三白聽幾人為奉承自己,竟對一代書法大家頗有貶低之意,心下頗有些不悅,沉聲道:“爾等不可胡言,更不可對前輩先賢有半點不敬之意。想那《蘭亭序》有‘天下第一行書’之稱,書法之妙端的是曠古絕今、無人可及,以後這等話再也休提!”幾人見他生氣,幹咳幾聲,低著頭不敢說話。
妙樂見狀忙罵道:“你們幾個不成器的東西,連鬥大的字都識不得一筐,也配來指點俞前輩和古人的書法麽!還不快滾回自己的馬屁股後麵去!”說著在一年輕漢子屁股上踢了一腳。幾人見馬鍋頭發怒,更是大氣也不敢出,一溜煙跑回馬隊裏去了。
妙樂又向俞三白陪笑道:“鄉野粗人不懂事理,前輩千萬別往心裏去。”
俞三白擺手笑道:“賢侄不必動怒。好教他們明白尊賢重道的道理也就是了。”
林鳳生看到這裏忍不住噗嗤一聲笑了出來,心道:“俞伯伯這番說教,倒真像是書塾裏的老學究。”
俞三白白了他一眼,正色道:“我等今日刻石留字,也算是功德一件,然此乃我輩分所當為之事,也不必太過留連了,這便趕路罷。”
馬幫的漢子們心下歡喜,高唱著趕馬調子,繼續前行。絲毫不以方才之事為忤。唱詞雲:“頭馬打扮琉璃鏡,千珠穿滿馬套頭。一朵紅纓遮吃口,腦門心上紮繡球……”
又行了一程,山路越來越是崎嶇,一行人馬爬上一個陡坡,眼前道路突然斷絕,盡頭處是個突兀的懸崖。崖下是個峽穀,便如是鬼斧神工硬生生從這大山之中掘出來的一般,雲封霧繞,深不見底。
兩岸高崖對峙,其間相隔數十丈,隻剩下左邊崖壁上一條三尺餘寬的石道通向彼端。林鳳生乍見如此險峻的地勢,不禁倒抽了一口涼氣,不由得止住腳步不敢向前。
妙樂撮唇打了個呼哨,眾人和馬匹便都停了下來。一名漢子從頭馬的鞍上取下一隻犛牛號角來,走到崖邊嗚嗚嗚的吹了起來,驚得一群禽鳥鳴叫著四散飛去。
俞三白和林鳳生都是初次與馬幫同行,不禁有些不明所以,妙樂便解釋道:“這是在試探另一頭是否有馬幫過來,若有人馬正在通行,便也會吹角回應。”
林鳳生甚覺新奇,道:“原來如此,這倒也是個好法子。這石道如此狹窄,若是中途遭遇確是難以避讓。”
過了片刻,並不聞有角聲回應,隻聽得幾聲猿鳴般的叫聲在穀間回蕩。妙樂高聲道:“眾位弟兄打起精神,照應好各自的馬匹,過鳥道嘞。”眾人哄然答應。
吹角的漢子拉著頭馬當先走上石道,其餘馬匹一匹接著一匹緩緩跟了上去。林鳳生夾在俞三白和妙樂中間走在最末,一眼也不敢向外多看,緊緊跟住俞三白的腳步。這條鳥道固然凶險,但馬幫眾人來來回回已走了不下數十趟,自已是習以為常了,一路倒也相安無事。
大約走了一頓飯的工夫,石道轉了一個大彎,前麵的人馬轉過山石便都不見了。妙樂道:“這條鳥道共有三裏多長,另一邊的崖道比這邊的要長一些。由於過去的人馬被山崖遮住,從後麵看倒像是憑空消失了一般,是以前輩趕馬人便將這條石道喚作‘藏馬鳥道‘”。
俞三白頷首道:“你常年往返於此處,遇到過的危險想必不少罷?”
妙樂道:“新入幫的馬匹膽小浮躁,亂闖亂撞,掉下深穀那也是常有的事。我們吃這碗飯的艱難險阻見得多了,那也沒什麽。”說著又高聲唱道:“路邊山高石崖陡,大鈴回頭響箐間。去時騾馬三十個,回來到此隻九雙……”
林鳳生初時甚是害怕,一句話也不敢多說,雙眼隻是盯著俞三白的腳後跟。走著走著膽子便也漸漸大了起來,聽得妙樂的山歌,笑道:“妙大哥,你這唱詞應當改上一改,‘來時騾馬三十個,過了此處隻九雙’,這才符合此地之險。”
俞三白罵道:“胡說八道,你這不是咒你妙大哥麽,可別犯了人家幫中的禁忌。”
妙樂爽朗一笑,道:“前輩不必多心,我的馬匹那都是在道上走慣了的,有道是老馬識途,來時是三十個,出去還是三十個,一個都少不了。那是百無禁忌。”三人一起哈哈大笑。
妙樂又道:“林兄弟這詞改得好啊!哥哥我記在心上了。往後走到艱險之處我便讓眾兄弟高唱這兩句調子,也好提醒大夥小心在意。”
三人轉過彎,見前麵的人馬不知為何都停了下來,妙樂叫道:“磨磨蹭蹭的幹甚麽,要歇也得等走出這鬼地方,不要停下,抓緊往前走!”
走在最末的漢子道:“走不成,前麵堵住了。”
妙樂道:“傳話上去,問問怎麽回事。”
由於馬多人少,五六匹馬後才有一名趕馬漢子照管,首尾間相距頗遠,故此如要得知前麵的情況,便隻能一個一個依次傳問上去。那漢子朝他前方一人道:“喂,大鍋頭問你們前麵怎麽回事?”那人又再向前麵的人喊話。
不一會兒又由前往後逐一傳了下來,最後一名漢子聽完道:“大鍋頭,聽說是對麵來了個幫擋住了去路,來順和他們吵起來啦。”
前麵第二個漢子傳話時甚是大聲,妙樂早已聽在耳中,怒道:“老子早他媽聽見了,是誰這麽大膽子,敢跟老子搶道。”向俞三白和林鳳生道:“前輩和林兄弟稍等片刻,待我上去瞧瞧。”從馬馱中抽出一把單刀,躬身鑽過馬腹往前麵去了。
俞三白道:“看這架勢一場爭鬥是免不了的了,我們也瞧瞧去。”
林鳳生道:“說的也是,此路如此危險,可別鬧出什麽亂子來。”
俞三白道:“照這麽從馬腹下一匹匹鑽過去,隻怕前麵早已鬧得不成樣子啦。”說罷伸手托住林鳳生腋下,雙足在地上一點,身子便向前躥出。
林鳳生一聲驚呼,身子已在半空,斜眼一看右麵,仍舊下臨深穀,頭腦一陣眩暈,不敢再看,連忙將眼睛閉上,雙手緊緊揪住俞三白的衣衫。
俞三白施展輕功,依靠馬背借力,在馬隊上縱躍如飛,一起一落便是數丈遠近,當真是如履平地一般。
林鳳生隻聽得耳畔呼呼風響,身子忽高忽低,心裏害怕之極,一遍遍默念著阿彌陀佛,菩薩保佑。也不知道念了多少遍阿彌陀佛,風聲忽止,身體緩緩下落,接著雙腳踏上了實地,隻聞叫罵聲夾雜著金鐵交擊之聲不絕於耳。
心知已到了兩幫爭執之處,這才睜開眼來,回想適才情形兀自心有餘悸,身子忍不住微微發顫,手心裏淨是冷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