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霏和牛二公子的婚事終究是定了下來。盡管雨瀾再三拜托了馬芸娘,通過馬夫人間接提醒了牛夫人找好提親的對象,牛夫人還是隔了幾日就再次登門,話裏話外透出想要和楊府大房結親的意思。對象卻是七姑娘。
期間牛夫人請了大太太到府上吃茶,牛二公子牛征當日“恰巧”休沐呆在家中,便出來拜見。大太太見了,第一眼便有些失望,牛二公子長相實在平庸。好在接觸下來知書達理,進退之間頗有法度,他生於武將之家卻不愛武裝愛書本,年紀輕輕已經考取了舉人的功名,再打熬個幾年,金榜題名金殿傳臚怕也不是難事!
難怪牛夫人敢打首輔孫女的主意!
反正也不是給親生女兒挑女婿,大太太覺得牛二公子馬馬虎虎可以考慮。
不過牛夫人一開口就要雨瀾做兒媳婦,大太太見牛夫人有些不上道,她也不含糊,以雨瀾上邊還有兩位姐姐親事未定為借口,輕輕推卻了。牛家隻是從三品,雨霏品貌皆不出色,嫁入這樣的門第已經是低嫁了,雨瀾年紀漸大,已初現絕色姿容,加上琴棋書畫樣樣來得,雖然生母身份卑微,卻也不是牛家這樣的人家能夠妄想的。
牛夫人鬧了個沒臉,怏怏回家,牛大人聽說之後就把老婆狠狠罵了一頓,他也是一門心思想要和楊家做成親事,他在北鎮撫司已經幹了十年,雖身為皇上的親信,但人往高處走,誰不想百尺竿頭更進一步!要是和首輔攀上了親戚關係,那對他的仕途的好處自然不言而喻。
牛夫人隻好帶著禮物厚著臉皮再次登門,這回話風一轉,結親的對象從七姑娘變成了四姑娘,這一次大太太沒有當場推卻,隻說家裏還有老太太,要和老太太請示一番。
所謂抬頭娶婦,低頭嫁女,牛夫人知道大太太沒有當場推辭那就是有戲。這個時候拿拿架子也是應該的,也就隻好忐忑地回府等候消息了。
大太太倒也沒有誆她,牛夫人走後她就到了鬆鶴堂求見老太太。本來以牛夫人這朝三暮四的態度,依著大太太的性子,是不屑於和她結親的,可雨霏實在是拖不起了,老太太給她的壓力也是越來越大。大太太也就把牛家這門親事當成了救命稻草――先拿著應付過去再說。
到了鬆鶴堂,大太太將牛家的情況一說,老太太心裏一盤算:楊家是文官之首,牛家屬於武將係統。自古文武相交是朝中大忌,不過牛二公子不是嫡長子,雨霏又是不出挑的庶女,牛二公子走得又是科舉正途,倒也沒有大的妨礙。
老太太對於孫女的婚事就比大太太上心,又再請了牛夫人牛二公子上門拜見,一見之下對於牛征大為滿意。當場就流露出滿意的意思來。牛夫人回到家裏就請了大媒上門,兩家換了庚帖合了八字。這門親事就這麽定下來了。
如此這般一番,唯獨沒有人問過四姑娘雨霏是否願意。本來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根本也沒有她插足的份。那日老夫人宴請牛夫人牛二公子,雨霏到底冒險偷偷看了一眼,回去之後就關上秋香閣的門狠狠發作了一番。
那牛征不要說和葉敏淳這種頂級帥哥相比,就是家中一個仆役小廝也生得比他好看些。雨霏又怎麽能甘心!更何況牛家隻是從三品,同品級的武官比之文官又低了一頭,一心想要嫁入高門的雨霏自然看不上眼。把大太太恨毒了,這時府裏又傳出牛家一開始求的是七姑娘,雨霏一腔怨氣更是全發到了雨瀾身上。“賤人!”“□養的小蹄子!”罵了整整一個時辰方才歇嘴。
雨瀾聽說了之後卻深為雨霏高興。牛家品級雖低,卻是天子親信,牛大人執掌“詔獄”權勢滔天,牛夫人見過一麵看得出來並不十分難伺候,牛二公子年紀輕輕就中了舉,更是前途一片大好。武將之家裏頭的彎彎繞繞肯定比文官要少的多,這樣的門第,如果可能的話她寧願代替雨霏嫁進去!
幾家歡喜幾家愁。雨霏也好,雨瀾也罷,誰也改變不了這個既成事實。
這門親事定下之後雨霏便不再去閨學上學,整日躲在秋香閣繡嫁妝。在大太太的強烈要求下,雨霏的婚事定在明年的三月間,時間十分緊迫。大太太一邊忙著準備她的婚事,更糟心的卻是雨馨的婚事。
自進入冬天以來,太後的身體一天不如一天,尤其是晉王妃白氏的去世,給了老太後以沉重的打擊。大太太每日求神拜佛,希望太後她老人家長命百歲――至少也得等雨馨當上太子妃您老人家再蹬腿啊!
慈寧宮。
慈孝皇太後躺在大迎枕上,臉色蠟黃,屋內數盆炭火熊熊燃燒,溫暖如春,太後卻依舊覺得冷。她知道自己的命不久矣,想起自己十四歲嫁給太宗皇帝,一生無出,為了丈夫,為了兒子,為了帝國付出了一生心血,可是直到今日大楚依舊國中有國,統一無期,皇上昏聵,太子懦弱,愈發顯得晉王卓爾不群,能力出眾!當年太宗皇帝為了登上帝位,親手鴆殺了哥哥太祖皇帝,這是報應嗎?
若是皇帝之位重回太祖一支,是不是這個國家能夠好一點兒?開工沒有回頭箭,這一切都已不可能了!
皇太後一陣咳嗽,一旁服侍的老嬤嬤連忙輕輕拍打她的後背,端來痰盂,太後吐出一口痰,精神好了一些。老嬤嬤小心服侍她躺下,太後睜開渾濁的雙眼:“我的日子不多了,咱們是該見一見景陽宮裏的那位了!”
老嬤嬤是姓薑,跟了太後已經三十年了,深受太後的信任和倚重,聽了太後的話不由雙目含淚:“太後,您老人家福澤綿長,一定能夠長命百歲的。您放寬了心,病自然也就好了!”
太後喘了一口氣道;“你也不用安慰我,我的身體我知道。趁我現在還明白,趕緊把能辦的事兒都給辦了!我倒是不怕死,我就是擔心皇上,擔心太子,擔心大楚的江山啊……”
太後聲音悲切,老嬤嬤已是老淚縱橫。
太後道;“現在不是哭的時候,近些日子我身子一日不如一日,連精神頭也差了好多,你跟了我這麽多年,一雙眼睛鮮少看錯人,你覺得,慧妃是個怎樣的人?”
老嬤嬤擦擦眼淚道:“老奴覺得,慧妃娘娘是個、是個聰明的!”
“聰明!聰明!”太後喃喃咀嚼著這兩個字,緩緩道:“是啊!在跋扈的蕭妃眼皮底下,以一介青樓女子身份,一步步從低等宮嬪升到四妃之首;不但生下了兒子,還能護著兒子健康長大;這樣的女子,又豈止是聰明!”
“這些年來,她巧妙周旋在皇後和蕭妃之間,雖然和誰走得都不近,卻讓兩個人都沒有把她當做潛在對手加以打壓。這種手段,真真連我都自愧不如!”
老嬤嬤聽得全身一抖。這種女人實在是太可怕了!
太後歇了一會,才繼續道:“蕭家勢力太大,皇後又是那麽個綿軟的性子,哀家這一去,恐怕後宮就要落入蕭妃的掌握之中了,太子的地位也要因此不穩。若有慧妃在一旁協助,或許皇後還能與蕭妃分庭禮抗。隻不過,慧妃的性子哀家始終摸不透,希望這一次不是引狼入室吧!她畢竟還有一個兒子,難保她不會生出野心……”
老嬤嬤道:“慧妃娘娘在朝中毫無根基,皇五子又沒有外家可以依靠,她應該不會這麽糊塗吧……“
太後長長歎了一口氣:“但願如此!好了,去叫她進來見我吧!”
是夜,慧妃連夜入覲慈寧宮,與太後密談了一個時辰,方才神色凝重地返回景陽宮。第二日,皇太後頒下懿旨,給了慧妃協理六宮之權。明眼人都知道慧妃與太後達成了某種協議,蕭皇貴妃得知消息之後暴怒異常,想到皇太後命在旦夕,終於生生忍下了這一口氣。
當月,蜀漢大軍集結,蠢蠢欲動,舉國震動,正統皇帝親率趙王葉敏瑜視察長江防務,內閣首輔楊培實隨行,太子留在京師監國。
這一日,大太太入宮,先是拜見了太後,又去景陽宮拜見慧妃,回到楊府,大太太一掃往日的陰鬱,變得滿麵春風。
當晚就將八姑娘雨馨叫到跟前,叫她速速準備,明日帶她前往西山靈光寺進香。八姑娘聽了自然高興。
第二日,雨馨收拾停當到正房來見大太太,卻見大太太病懨懨歪在羅漢床上,隻說自己染了風寒,八姑娘心下失望,以為西山靈光寺自己是去不成了。誰知大太太竟允了她獨自前去,隻派了吳媽媽隨行。
隨著年紀漸長,大太太對雨馨的管束也是越來越嚴。今日肯如此安排,雨馨真是喜出望外,於是喜滋滋地帶著丫鬟婆子出了楊府。一行人行出數裏,出了城門,快要到靈光寺的時候斜刺裏衝出一夥黑巾蒙麵的盜匪,將雨馨乘坐的馬車團團圍住。雨馨那麽大膽的性子也嚇得頭皮發麻。
恰巧這一日太子葉敏舒到京師五大團營視察軍務,走到西山處恰逢匪人劫道。太子率領一幹家將輕易將盜匪擊潰,救下了雨馨。
當太子護送雨馨回到楊家的時候,稀裏糊塗的雨馨還沒有意識到,她的這一生,已經和太子葉敏舒緊緊聯係在了一起。
期間牛夫人請了大太太到府上吃茶,牛二公子牛征當日“恰巧”休沐呆在家中,便出來拜見。大太太見了,第一眼便有些失望,牛二公子長相實在平庸。好在接觸下來知書達理,進退之間頗有法度,他生於武將之家卻不愛武裝愛書本,年紀輕輕已經考取了舉人的功名,再打熬個幾年,金榜題名金殿傳臚怕也不是難事!
難怪牛夫人敢打首輔孫女的主意!
反正也不是給親生女兒挑女婿,大太太覺得牛二公子馬馬虎虎可以考慮。
不過牛夫人一開口就要雨瀾做兒媳婦,大太太見牛夫人有些不上道,她也不含糊,以雨瀾上邊還有兩位姐姐親事未定為借口,輕輕推卻了。牛家隻是從三品,雨霏品貌皆不出色,嫁入這樣的門第已經是低嫁了,雨瀾年紀漸大,已初現絕色姿容,加上琴棋書畫樣樣來得,雖然生母身份卑微,卻也不是牛家這樣的人家能夠妄想的。
牛夫人鬧了個沒臉,怏怏回家,牛大人聽說之後就把老婆狠狠罵了一頓,他也是一門心思想要和楊家做成親事,他在北鎮撫司已經幹了十年,雖身為皇上的親信,但人往高處走,誰不想百尺竿頭更進一步!要是和首輔攀上了親戚關係,那對他的仕途的好處自然不言而喻。
牛夫人隻好帶著禮物厚著臉皮再次登門,這回話風一轉,結親的對象從七姑娘變成了四姑娘,這一次大太太沒有當場推卻,隻說家裏還有老太太,要和老太太請示一番。
所謂抬頭娶婦,低頭嫁女,牛夫人知道大太太沒有當場推辭那就是有戲。這個時候拿拿架子也是應該的,也就隻好忐忑地回府等候消息了。
大太太倒也沒有誆她,牛夫人走後她就到了鬆鶴堂求見老太太。本來以牛夫人這朝三暮四的態度,依著大太太的性子,是不屑於和她結親的,可雨霏實在是拖不起了,老太太給她的壓力也是越來越大。大太太也就把牛家這門親事當成了救命稻草――先拿著應付過去再說。
到了鬆鶴堂,大太太將牛家的情況一說,老太太心裏一盤算:楊家是文官之首,牛家屬於武將係統。自古文武相交是朝中大忌,不過牛二公子不是嫡長子,雨霏又是不出挑的庶女,牛二公子走得又是科舉正途,倒也沒有大的妨礙。
老太太對於孫女的婚事就比大太太上心,又再請了牛夫人牛二公子上門拜見,一見之下對於牛征大為滿意。當場就流露出滿意的意思來。牛夫人回到家裏就請了大媒上門,兩家換了庚帖合了八字。這門親事就這麽定下來了。
如此這般一番,唯獨沒有人問過四姑娘雨霏是否願意。本來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根本也沒有她插足的份。那日老夫人宴請牛夫人牛二公子,雨霏到底冒險偷偷看了一眼,回去之後就關上秋香閣的門狠狠發作了一番。
那牛征不要說和葉敏淳這種頂級帥哥相比,就是家中一個仆役小廝也生得比他好看些。雨霏又怎麽能甘心!更何況牛家隻是從三品,同品級的武官比之文官又低了一頭,一心想要嫁入高門的雨霏自然看不上眼。把大太太恨毒了,這時府裏又傳出牛家一開始求的是七姑娘,雨霏一腔怨氣更是全發到了雨瀾身上。“賤人!”“□養的小蹄子!”罵了整整一個時辰方才歇嘴。
雨瀾聽說了之後卻深為雨霏高興。牛家品級雖低,卻是天子親信,牛大人執掌“詔獄”權勢滔天,牛夫人見過一麵看得出來並不十分難伺候,牛二公子年紀輕輕就中了舉,更是前途一片大好。武將之家裏頭的彎彎繞繞肯定比文官要少的多,這樣的門第,如果可能的話她寧願代替雨霏嫁進去!
幾家歡喜幾家愁。雨霏也好,雨瀾也罷,誰也改變不了這個既成事實。
這門親事定下之後雨霏便不再去閨學上學,整日躲在秋香閣繡嫁妝。在大太太的強烈要求下,雨霏的婚事定在明年的三月間,時間十分緊迫。大太太一邊忙著準備她的婚事,更糟心的卻是雨馨的婚事。
自進入冬天以來,太後的身體一天不如一天,尤其是晉王妃白氏的去世,給了老太後以沉重的打擊。大太太每日求神拜佛,希望太後她老人家長命百歲――至少也得等雨馨當上太子妃您老人家再蹬腿啊!
慈寧宮。
慈孝皇太後躺在大迎枕上,臉色蠟黃,屋內數盆炭火熊熊燃燒,溫暖如春,太後卻依舊覺得冷。她知道自己的命不久矣,想起自己十四歲嫁給太宗皇帝,一生無出,為了丈夫,為了兒子,為了帝國付出了一生心血,可是直到今日大楚依舊國中有國,統一無期,皇上昏聵,太子懦弱,愈發顯得晉王卓爾不群,能力出眾!當年太宗皇帝為了登上帝位,親手鴆殺了哥哥太祖皇帝,這是報應嗎?
若是皇帝之位重回太祖一支,是不是這個國家能夠好一點兒?開工沒有回頭箭,這一切都已不可能了!
皇太後一陣咳嗽,一旁服侍的老嬤嬤連忙輕輕拍打她的後背,端來痰盂,太後吐出一口痰,精神好了一些。老嬤嬤小心服侍她躺下,太後睜開渾濁的雙眼:“我的日子不多了,咱們是該見一見景陽宮裏的那位了!”
老嬤嬤是姓薑,跟了太後已經三十年了,深受太後的信任和倚重,聽了太後的話不由雙目含淚:“太後,您老人家福澤綿長,一定能夠長命百歲的。您放寬了心,病自然也就好了!”
太後喘了一口氣道;“你也不用安慰我,我的身體我知道。趁我現在還明白,趕緊把能辦的事兒都給辦了!我倒是不怕死,我就是擔心皇上,擔心太子,擔心大楚的江山啊……”
太後聲音悲切,老嬤嬤已是老淚縱橫。
太後道;“現在不是哭的時候,近些日子我身子一日不如一日,連精神頭也差了好多,你跟了我這麽多年,一雙眼睛鮮少看錯人,你覺得,慧妃是個怎樣的人?”
老嬤嬤擦擦眼淚道:“老奴覺得,慧妃娘娘是個、是個聰明的!”
“聰明!聰明!”太後喃喃咀嚼著這兩個字,緩緩道:“是啊!在跋扈的蕭妃眼皮底下,以一介青樓女子身份,一步步從低等宮嬪升到四妃之首;不但生下了兒子,還能護著兒子健康長大;這樣的女子,又豈止是聰明!”
“這些年來,她巧妙周旋在皇後和蕭妃之間,雖然和誰走得都不近,卻讓兩個人都沒有把她當做潛在對手加以打壓。這種手段,真真連我都自愧不如!”
老嬤嬤聽得全身一抖。這種女人實在是太可怕了!
太後歇了一會,才繼續道:“蕭家勢力太大,皇後又是那麽個綿軟的性子,哀家這一去,恐怕後宮就要落入蕭妃的掌握之中了,太子的地位也要因此不穩。若有慧妃在一旁協助,或許皇後還能與蕭妃分庭禮抗。隻不過,慧妃的性子哀家始終摸不透,希望這一次不是引狼入室吧!她畢竟還有一個兒子,難保她不會生出野心……”
老嬤嬤道:“慧妃娘娘在朝中毫無根基,皇五子又沒有外家可以依靠,她應該不會這麽糊塗吧……“
太後長長歎了一口氣:“但願如此!好了,去叫她進來見我吧!”
是夜,慧妃連夜入覲慈寧宮,與太後密談了一個時辰,方才神色凝重地返回景陽宮。第二日,皇太後頒下懿旨,給了慧妃協理六宮之權。明眼人都知道慧妃與太後達成了某種協議,蕭皇貴妃得知消息之後暴怒異常,想到皇太後命在旦夕,終於生生忍下了這一口氣。
當月,蜀漢大軍集結,蠢蠢欲動,舉國震動,正統皇帝親率趙王葉敏瑜視察長江防務,內閣首輔楊培實隨行,太子留在京師監國。
這一日,大太太入宮,先是拜見了太後,又去景陽宮拜見慧妃,回到楊府,大太太一掃往日的陰鬱,變得滿麵春風。
當晚就將八姑娘雨馨叫到跟前,叫她速速準備,明日帶她前往西山靈光寺進香。八姑娘聽了自然高興。
第二日,雨馨收拾停當到正房來見大太太,卻見大太太病懨懨歪在羅漢床上,隻說自己染了風寒,八姑娘心下失望,以為西山靈光寺自己是去不成了。誰知大太太竟允了她獨自前去,隻派了吳媽媽隨行。
隨著年紀漸長,大太太對雨馨的管束也是越來越嚴。今日肯如此安排,雨馨真是喜出望外,於是喜滋滋地帶著丫鬟婆子出了楊府。一行人行出數裏,出了城門,快要到靈光寺的時候斜刺裏衝出一夥黑巾蒙麵的盜匪,將雨馨乘坐的馬車團團圍住。雨馨那麽大膽的性子也嚇得頭皮發麻。
恰巧這一日太子葉敏舒到京師五大團營視察軍務,走到西山處恰逢匪人劫道。太子率領一幹家將輕易將盜匪擊潰,救下了雨馨。
當太子護送雨馨回到楊家的時候,稀裏糊塗的雨馨還沒有意識到,她的這一生,已經和太子葉敏舒緊緊聯係在了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