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瀾倚在屏風後麵聽著耿太太先是恭喜五太太懷孕,又彼此聊了一會兒養兒經,都是人精子,她自也知道屏風後頭有人,說不了幾句話題就扯到了雨瀾和謝之遠的婚事上頭。先是把雨瀾裏裏外外誇了個遍,又說起自己兒子的好。


    雨瀾心裏一陣茫然,兩個大丫鬟卻支楞著耳朵聽得興致盎然。雨瀾看著不由有些好笑,皇帝不太監急,自己尚未有什麽表現呢,她們倒是上心。總這麽聽著也不是個事兒,雨瀾給兩個丫鬟使了一個眼色,伸手指了指裏間,拉著兩個意猶未盡的丫頭進了裏間。


    屋裏耿太太和五太太對視一眼,露出一個心領神會地神色,耿太太便和五太太商量道:“我家老爺已使人請好了大媒,不日便上門提親。媒人是我家老爺的上峰大理寺卿孟大人,隻是……”耿太太頓了頓,有些擔心地道:“怕委屈了七姑娘,莫要日後姑娘怨我慢怠了她,你是看著她長大的,也幫嬸子拿個主意!”說罷目光炯炯地看著五太太。大理寺卿官位從三品,又是外廷小九卿之一,給普通官宦人家的女兒當保山,就是嫡女也足夠了。


    可耿太太卻聽說了,楊府幾位姑娘裏頭,八姑娘是皇上指婚,無需媒人上門,再撇開四姑娘不算,大姑娘、二姑娘的大媒,不是閣老便是公侯,雖說是嫡庶有別,耿太太還是擔心雨瀾表麵不說,心裏暗暗怨恨。


    五太太笑道:“嬸子無須擔心這個,我家瀾姐兒最是知書明禮,從不計較這些個虛套子,嬸子您隻要按照禮數來,是錯不了的!日後嬸子對她寬厚一點,比什麽都強!”耿太太鬆了一口氣,她就怕這相府的小姐從小錦衣玉食慣了,別到了謝家這個也挑那個也嫌,到時候她是娶了媳婦過去還是娶了個祖宗過去?


    耿太太見過雨瀾幾次,覺得她大氣溫婉,五太太又對她讚不絕口,耿太太對於這個侄女還是有所了解的,雖然處處謙退溫和,骨子裏卻頗為驕傲,能得她的讚譽絕對不是一般人。如今聽五太太這樣一說,更是放下了一件心事。


    這麽想著就愈加滿意了,耿太太看著自己的兒子,也長成大小夥子了,不由道:“若不是看著大太太忙得腳不沾地,也不知何時能騰出空來張羅遠兒和七姑娘的婚事?”


    五太太灑然一笑道:“嬸子,看把你心急的,生怕瀾姐兒跑了不成!依我看,等大太太忙完了八姑娘的婚事,您隻管使人說媒便是,都是說定了的事情,再也沒有不成的!”


    耿氏喝了口茶,臉上笑意彌漫,開口道:“說得正是呢!真想立刻就把七姑娘娶了回去,遠兒屋裏有了人,日子過起來,我也就可以放心了。我也可把管家理事的事情早點給了她,自己享享清福了!”


    謝之遠也跟著笑了起來,隻是那笑容有些靦腆。


    直到五太太送走了耿太太和謝之遠,雨瀾和兩個大丫鬟才從裏間款款走出。


    五太太見雨瀾有點心不在焉,全當她是見了未來夫君的羞赧和出神,還打趣了她幾句。


    雨瀾雖然心裏五味雜陳,臉上卻還是淡淡含著笑,與五太太又說了一會子話,才帶著曉月和曉玉離開了及春軒。


    一路上,兩個大丫鬟嘰嘰喳喳說個沒完網遊之零紀元。


    曉月心直口快道:“那謝公子生得雖然不如晉王爺和表少爺,倒也是一表人才。”


    曉玉看了雨瀾一眼道:“看其行為舉止便知是極有家教的,姑娘是個有福的!”


    雨瀾卻沒頭沒腦地道:“人生豈能事事順遂,且一切由它去吧!”兩個大丫鬟隻聽得一頭霧水,對望了一眼,誰也沒聽懂雨瀾話裏意思。人家的姑娘聽見議論自己的親事,總要紅著臉嬌羞一下下的,可咱這位姑娘,說她高興吧,好像沒有,說她不高興吧,好像也沒有,這反應也太奇怪了吧……


    紫禁城,正統皇帝在文華殿見完了幾位內閣大臣,回到乾清宮又心不在焉地看了一會兒折子,忙了一天人也乏了。這日在乾清宮值上的是內廷的二號人物東廠提督王英,他連忙親自捧了沏好的毛尖上來,八分燙剛好就是皇上最喜歡的火候。“皇上,看了這麽多折子,您也累了,先喝杯茶吧!”說著就吩咐小太監將早就準備好的點心端了上來。


    紫禁城裏的太監沒有一萬也有八千,能在這許多閹人中混到司禮監的二號人物,並且手握東廠大權,這王英也不是個簡單人物。他的後台便是承乾宮的蕭皇貴妃。


    正統皇帝這個龍位得來的蹊蹺,剛開始的時候誰都沒成想這位爺能當上皇帝,年紀小的時候,因為資質一般,太宗皇帝對他的要求也就沒有那麽嚴格,所以他驟然得了大位,無論學識能力都十分欠佳,好在有太後力挺,又有楊培實重臣支持,這才坐穩了皇位。直到今天,他這皇帝也是當得馬馬虎虎,好在大楚立國尚不足一甲子,太祖太宗留下了不少文武人才,官場雖然腐敗卻還沒敗壞到亡國的地步,內閣裏又有楊培實這樣老成謀國的老臣,他這皇位坐得也算穩當。


    他也知道自己的威嚴和權力比起太祖太宗那是差得遠,可是內閣那群老頭子都是年紀胡子一大把,有幾個還做過他的老師,一個個每天板著臉孔,張口聖人閉口先皇,他為人最是懦弱,雖然很想把權力把在自己手中,可他要能力沒能力,要魄力沒魄力,竟然是狗咬烏龜無從下手。


    他也想到過要學前朝那樣,培養內廷來牽製外廷,誰知道卻沒有那識人之明,親手提拔了一個司禮監的掌印太監張衝,給了他批紅之權,本想讓他牽製外廷權力,誰知這家夥除了挑唆著皇上整日吃喝玩樂,權力卻是一點沒能搶得回來。這個王英倒是一個懂得抓權的,又懂得投其所好,進獻給他的仙丹美女童男都甚合他意,在他身邊慢慢得用了起來,他便慢慢疏遠了張衝,準備好好栽培王英。


    不想太後知道了,又將他叫去慈寧宮,將曆朝曆代太監禍國亂政的事情好好跟他說了一遍,正統皇帝聽過之後毛骨悚然,便又猶豫了起來。


    這位皇帝就是這麽一個缺乏主見,容易受人影響的人。


    王英叫太監上了禦膳房剛剛做好的十六色點心,正統皇帝吃了幾塊點心。問道:“今日還有什麽重要的折子嗎?”


    王英這才從懷裏掏出一份折子,恭恭敬敬雙手遞上前去:“這是禮部上奏太子大婚的折子。”太子大婚不是小事,禮部不敢專擅,自然要事事請示皇帝。


    正統皇帝接過這份折子。之前也看過幾個類似的折子,大多沒有什麽了不起的事情,大楚立朝六十年,太宗時各項禮儀製度便已粗定,又經過楊培實的增補完善,已非常完善,按照既定的步驟進行便是,正統皇帝工作了幾個小時也覺得累了。便吩咐王英道:“你來念!”


    王英答應一聲,跪在地上念了起來。念著念著,王英品出這折子不對勁兒了,簡而言之,這是一份向皇上要錢的折子。


    太子大婚,按製應該由朝廷出錢,所以禮部這個折子上得也是有道理的。可皇帝聽了禮部索取銀兩的數量,臉色立刻就有些不好看了。


    ――八十萬兩!


    前些日子正統皇帝想在大內動工造個園子,工部核算需耗銀一百萬兩,卻被楊培實帶著幾個內閣大臣硬是勸得打消了念頭,朝廷每年的收入尚不足千萬兩白銀,且國家尚未統一,每一年的軍費支出就占了三分之二,皇帝拿出一百萬銀子來,國庫立刻就要立刻空了一半重生之格鬥少年。


    如今太子大婚竟然跟他要八十萬兩銀子?!將楊家八姑娘指婚給太子是太後的意思,正統皇帝原本就不怎麽願意,太子本來就是除了他之外朝廷理所當然的二把手,楊培實論資曆論威望又牢牢掌控了內閣,他又想起蕭皇貴妃的話:太子和楊家結了親,將置皇上於何地?


    這強強聯合的確是讓人生出許多疑慮,好在太子雖然即將成了楊培實的孫女婿,楊培實卻並無向他靠攏的意思。太後又一力支持這門親事,正統這才稍稍放下心來。


    正統皇帝便問:“楊先生可有擬票?”


    王英翻了翻那折子,抬起頭來看了皇上一眼,趕緊低頭道:“元輔的票擬是:照準!”王英貌似不經意地說了一句:“八十萬銀子就這麽被元輔‘照準’去了,太子就照準!皇上您想修個園子就推三阻四……”


    正統皇帝本就心中不悅,這時隻覺怒氣上湧,騰地站了起來。屋子裏伺候著的一群大小太監忽地一聲全都跪了下去,拚命低下頭,恨不得縮到地縫裏去。王英慌得以頭觸地:“奴才胡言亂語,有汙聖聽,請皇上責罰!”


    皇上臉色鐵青地看了他一會兒,淡淡地道:“起來吧!不幹你的事!”王英這才小心翼翼地爬起來,扶著正統重新坐下,又小心翼翼地問:“皇上,這折子……”


    皇上不耐地揮揮手:“你替朕來批,八十萬兩過於靡費,就打個對折,叫戶部撥出四十萬兩太倉銀吧!”


    王英答應一聲:“是!”他低著頭,正統並沒有看見他臉上一閃而過的喜色。他心想,有自己和蕭皇貴妃這樣挑撥著,倒要看看太子還能在這個位子上坐多久!


    內閣值房位於太和、保和、中和三大殿南邊,兩個月前剛剛進入內閣的丁閣老捧著皇上批回來的奏折來找楊培實:“元輔,您快來看看,皇上把太子大婚的費用砍掉了一半,如今隻剩下四十萬兩,這麽點錢如何能夠?你看,我們是不是馬上遞牌子求見皇上?”這位丁閣老便是二太太的親家,二姑娘的公爹,如今終於進了內閣,靠得當然不是和楊培實的裙帶關係,而是本身他便能力出眾,進入內閣也是眾望所歸。


    他在內閣分管著禮部,太子大婚的費用,就是他帶著禮部大小官員,會同了內務府等幾個衙門熬了幾個通宵共同議定的。太子大婚和皇上修個園子又不同,園子可修可不修,太子婚卻必須得結,有些錢可花可不花,有些錢卻非花不可,連當朝儲君大婚都摳摳搜搜的,那豈不是整個朝廷都跟著丟臉,皇家臉上也不會好看。所以楊培實才在禮部的奏折上擬了個“照準!”


    皇上當年大婚的時候花得可不隻這麽點錢!


    可如今……楊培實又怎麽會不明白皇上的心意。如果現在自己就帶著幾個閣老去找皇上理論,那豈不是有逼宮的嫌疑了?


    哎,這門親事結得,真是各種難受!


    楊培實揉了揉酸痛的老腰,疲憊道:“蓋上內閣的大印,發到禮科去遵照執行吧!”


    “元輔!”丁閣老叫了一聲,他能理解楊培實此刻的尷尬。“可是這麽點銀子如何夠用?戶部又不是拿不出八十萬兩銀子!”


    楊培實道:“所以你趕緊去把禮部和內務府的人都叫來,大家議一議這四十萬兩應該怎麽樣個花法?雖然隻有這麽點銀子,可也不能把太子的大婚辦得太潦草!”


    毓慶宮裏,太子的貼身太監剛戰戰兢兢地把大婚費用減半這個消息告訴太子。葉敏舒臉色鐵青,心裏一片冰涼。連婚都結不起的太子,自己大概是大楚王朝空前絕後的一個吧?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庶女繼妃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彩田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彩田並收藏庶女繼妃最新章節